师从弗洛伊德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
ISBN:9787561744741
作者: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页数:215页

作者简介

从文化史料建设或者远距离窥视伟人私生活尤其是婚恋生活的角度,莎乐美与弗洛伊德等人的通信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给本书添加了无穷的趣味。但我最喜欢的,是她所记的学习心得,那是老师巨子们讲课内容的浓缩,也是她个人思想的结晶,里面有疑问、感叹、比较和分析,袒露的既有学习的过程,也有思想的练习。它们犹如一篇篇隽永的思想随笔,给了我陌生的精神启迪和盎然的审美愉悦。莎乐美思想之勤快、文笔之精美尽在于斯。
莎乐美身上最闪光的,或者说,最让我辈钦佩的,是她永远不知疲倦的学习精神。为了学习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学术思想,她到处拜师。哪位大师的思想最前沿,她就去哪儿程门立雪。 1911年秋天,在魏玛举行的精神分析学大会上,她与弗洛伊德谋面。她强烈要求跟弗洛伊德学习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却嘲笑了她,因为那时没有一个人在思考这门学科的教育问题,直到后来才在柏林和维也纳为年轻的一代建立了一些教育机构。由于弗洛伊德拒绝收她当徒弟,年过半百的莎乐美一开始只好自学,她相信,只要她自己先把精神分析学学好了,就有向弗洛伊德学习的资格,弗洛伊德就会对她另眼相看。靠着超群的悟性,她花了六个月,居然就学完了精神分析学的基础课程。1912年春天,她去维也纳拜访弗洛伊德,再次提出拜师的要求。她提出,同时想跟阿尔弗雷德·阿戴勒学习。她不知道,精神分析学领域当时已经门派林立,壁垒森严,老师们甚至狭隘到不让学生互相串门,弗洛伊德就是如此。荣格、陶斯克等都曾是他的高足,但在他们提出自己与他相左的理论之时,他们都成了他的敌人。他那时与阿戴勒也已经对立,谁要想跟着阿戴勒学习。就休想在弗洛伊德门下注册。因此,在莎乐美在弗洛伊德面前说要以阿戴勒为师,这无疑使弗洛伊德的颜面尽失。但或许是弗洛伊德被莎乐美迷惑住了,他居然对这样一个在自己面前不识抬举的冒失鬼网开一面,没有发怒。他先是笑而不答,进而原谅了莎乐美的天真,几乎是无法自控地,他把莎乐美收做了及门弟子。莎乐美本身的思想缺乏总体意义上的独创性,但她能理解大师们超前的奇思妙想或奇谈怪论,经过消化容纳之后,她又能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把大师们的言论复述出来。当然,这并非说她是传声筒、复印机,她在学习传播大师们的学术精髓时,对他们的大手笔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或疑问。在相互斗争的学术流派和相互矛盾的学术观点之间,她有过动摇和苦恼,但最终有她自己的选择,而且她会说明自己的选择的理由。有时,她在老师们的夹缝中,感到了无所适从的痛苦;因为她的选择不仅是学术思想的选择,也是人际关系的选择。这种种情况在本书,尤其是莎乐美与弗洛伊德、阿戴勒等人的几封信函中有原生态的展现。 从文化史料建设或者远距离窥视伟人私生活尤其是婚恋生活的角度,莎乐美与弗洛伊德等人的通信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给本书添加了无穷的趣味。但我最喜欢的,是她所记的学习心得,那是老师巨子们讲课内容的浓缩,也是她个人思想的结晶,里面有疑问、感叹、比较和分析,袒露的既有学习的过程,也有思想的练习。它们犹如一篇篇隽永的思想随笔,给了我陌生的精神启迪和盎然的审美愉悦。莎乐美思想之勤快、文笔之精美尽在于斯。

书籍目录

前言:像莎乐美学习大师一样地学习莎乐美第一部分 书信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通信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912年9月27日哥廷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致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1912年10月1日维也纳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致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1912年11月4日维也纳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致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1912年11月10日维也纳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致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1913年3月2日维也纳与阿尔弗雷德·阿戴勒的通信阿尔弗雷德·阿戴勒致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1912年8月6日维也纳阿尔弗雷德·阿戴勒致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1912年10月29日维也纳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致阿尔弗雷德·阿戴勒/1913年8月12日哥根廷阿尔弗雷德·阿戴勒致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1913年8月16日哥根廷第二部分 讲座、讨论、报告、心得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圈子里讲座开始:1912年10月26日星期六维也纳讨论之夜:神经官能症的本质——阿戴勒的阐释/1912年10月30日星期三维也纳讲座之二:“潜意识”、情结、本能/1912年11月2目星期六维也纳讨论之夜:施虐受虐狂/1912年11月6日星期三维也纳讨论之夜:一个分析/1912年11月13日星期三维也纳讲座之四:梦的象征/1912年11月16日星期六维也纳陶斯克举办的精神分析讲座/1912年11月19日星期二维也纳讨论之夜:弗洛伊德关于斯沃博达/1912年11月20日星期三维也纳陶斯克的讲座:性和自我/1912年11月26曰维也纳讨论之夜:自恋,方法论/1912年11月27日维也纳讲座之五:愿望之梦,厌恶感和性/1912年11月30日星期六维也纳讨论之夜:弗洛伊德关于阿戴勒/1912年12月4日星期三维也纳拜访弗洛伊德:自然科学,人文科学/1912年12月8日星期六维也纳讨论之夜:哲学中的个性/1912年12月l1日星期三维也纳讲座之七:神经症的治疗,感情转移,智性和情感/1912年12月14日星期六维也纳精神分析家和被分析的人/维也纳斯宾诺莎/维也纳酒和同性恋/维也纳讲座之八:梦和童话/1913年1月11日星期六维也纳讨论之夜:巫术和宗教/1913年1月15日星期三维也纳讲座之九:儿童的谎言二则/维也纳女人的文明问题/1913年1月21日星期二维也纳讨论之夜:法兰的矿工/维也纳讲座之十:神经症患者,健康的人/1913年1月25日星期六维也纳性和自我/维也纳陶斯克的讲座:审查的概念/1913年1月28日星期二维也纳讨论之夜:周期性,对象性爱和主体性爱,象征的形成/1913年1月29日星期三维也纳拜访弗洛伊德,自恋的猫,心理分析的馈赠/1913年2月2日星期日维也纳讨论之夜:幼儿性欲,肌肉性爱/1913年2月5日星期三维也纳讲座之十二:儿童的梦/1913年2月8日星期六维也纳童年,自我和世界/维也纳讨论之夜:普特纳姆批判,弗洛伊德和陶斯克/1913年2月12/13日星期三/四维也纳《关于自慰的讨论》:男人和女人/维也纳讲座之十三:双性人,神经症和性欲,梦的解析/1913年2月15日星期六维也纳拜访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和哲学/1913年2月23日星期日维也纳和陶斯克在一起,童年经历/1913年3月2日星期日维也纳讨论之夜:自恋/1913年3月5日星期三维也纳陶斯克讲座:强迫性神经症,空缺的意义/维也纳讨论之夜:精神分析和发展学说/1913年3月12日星期三/1913年3月14日星期五维也纳陈词滥调,男人和女人/维也纳前期快感和终极快感/维也纳巴洛克/维也纳倒错/维也纳不忠/维也纳讨论之夜:告别/1913年4月2日星期三维也纳最后一次拜访弗洛伊德/1913年4月6日星期天维也纳回顾/维也纳大会/1913年9月7/8日慕尼黑在阿尔弗雷德·阿戴勒的圈子里拜访阿尔弗雷德·阿戴勒/1912年10月28日星期一维也纳在阿戴勒的圈子里/1912年11月7日星期四维也纳阿戴勒在医生学会上的报告/1912年11月12日星期二维也纳在阿戴勒的圈子内:同性恋,斯特克尔/1912年11月21日星期四维也纳肉体的和精神的/维也纳阿戴勒和弗洛伊德/1912年12月9日星期一维也纳阿尔弗雷德·阿戴勒/1913年3月21日星期五维也纳第三部分 莎乐美和她的师友圣诞节/维也纳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力比多/维也纳和费伦齐在一起/布达佩斯露芙里德,圣灵降临节(关于里尔克)/1913年5月11日哥廷根布罗伊勒,我向思维/哥廷根菜纳/1913年7月9至21日哥廷根自恋与盖布萨特尔在一起,艺术和生活(关于里尔克)/慕尼黑维克多·陶斯克/维也纳和费伦齐在一起/1913年9月10/11日慕尼黑马科思·谢勒/1913年9月29/30日慕尼黑对马科思·谢勒的补充/慕尼黑莱纳和他的母亲/1913年10月初慕尼黑莱纳和韦尔弗/1913年10月5日至7日德累斯顿,海雷兰菜纳/1913年10月10日至16日巨人山脉莱纳的梦境/巨人山脉第四部分 主题惩罚的特征梦的技术和清醒技术,创作技术/维也纳男性和女性/维也纳南斯拉夫叙事诗/维也纳电影/维也纳倒错/维也纳分化和整合/维也纳过错机制/哥廷根暴行,同情/哥廷根现实/哥廷根升华/哥廷根矛盾心理/哥廷根被魔化的/哥廷根关于“力比多”/哥廷根关于弗洛伊德/慕尼黑关于自恋/1913年8月底维也纳玄学/1913年9月17日慕尼黑性/德累斯顿男人和女人,双性人/德累斯顿抗拒和压抑/1913年10月底柏林“上帝”/1913年11月初哥廷根结束语/1913年11月哥廷根附录1937年2月,弗洛伊德为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写的悼词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的精神分析文献

编辑推荐

  从文化史料建设或者远距离窥视伟人私生活尤其是婚恋生活的角度,莎乐美与弗洛伊德等人的通信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给本书添加了无穷的趣味。但我最喜欢的,是她所记的学习心得,那是老师巨子们讲课内容的浓缩,也是她个人思想的结晶,里面有疑问、感叹、比较和分析,袒露的既有学习的过程,也有思想的练习。它们犹如一篇篇隽永的思想随笔,给了我陌生的精神启迪和盎然的审美愉悦。莎乐美思想之勤快、文笔之精美尽在于斯。

内容概要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这位19世纪晚期欧洲大陆知识沙龙所共享的玫瑰,甚至可以说是”女神”。其实她吸引尼采、里尔克和弗洛伊德等文化名流的,与其说是美貌,还不如说是才华;与其说是才华,还不如说是气质。她融贵族小姐的高雅、知识女性的独立与交际花的放浪于一身,而最典型的气质特征还是高雅。

图书封面


 师从弗洛伊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酒和同性恋>p49:和陶斯克一起讨论了酒徒的特征:同性恋、不手淫、野蛮、对待妇女暴躁易怒,特点和下面一类人很像:自爱、自恋、不忠诚、性欲很淡,只不过前者会引起酒精效应,而后者在这一方面很正常。对这个问题人们可以这样来看,酒精可以提高个人自信,可以战胜阻力、消除沮丧感。……酒徒所表现出来的同性恋倾向是否和真正的同性恋有些差别,他与其说是对女性身体不感兴趣,毋宁说是为了想要找寻对自身的兴趣并在同类身上获得对自己的自信感。……弗洛伊德:“我认为,神经症和歇斯底里的区别不应该从本能生命上而用从心理状态上去寻找。”<讨论之夜:巫术和宗教>p51:我认为宗教思想的本质是,在宗教中的人们能够达到自身和外部力量的统一。只要人类的意识使他与外部世界产生距离,人类就必须这样做;而动物则和外部世界仍处于本能的统一状态。……从本质上讲,二者都是一种创造性、自信心的迸发,至于它所导致的凭空虚构才能给人类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提供庇佑和支撑。<讲座之九:儿童的谎言二则>p53:体罚和温柔的性(扭打)的混淆<女人的文明问题>p54:女人会将自己全部的文明力量投注在上面,是这一过程“文明”起来,以期使自己的全部冲动都能得以吸收。<讨论之夜:法兰西矿工>p55:根据“大地母亲”(在这里毫发无损地接受了死者)原初的真正内涵,埋葬可以理解为返回青春。<讲座之十:神经症患者,健康的人>p56:弗洛伊德在周三的讨论中提到了“野蛮人”,他们的原始状态似乎和他们的性本能没有收到压抑有关,就像有些青少年在过了青春期之后,由于早期性欲的旺盛和丰盈,其思维活动性就会锐减。……通过隐晦的罪恶感来抵制纵情享受,力求权衡自然和文明两个方面。只不过健康的发展中,文明不应该做为自然的对立面而出现,而是二者应该达到和谐统一。<性和自我>p58:就像所有创造过程一样,在性的范围内,快乐和痛苦相互更迭;无性生活和性冷谈的人们通过对痛苦感觉较为迟钝,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同时也无法享受到神秘的慰藉。就像所有对立物一样,快乐和痛苦原本就是统一的,对于这一点,自恋的人有着最为切实的体验。同样当痛苦过于强烈时,就只能是一次包含了痛苦的情感发作,而不再是一种灾难了;当幸福发展到极致,人们便也无法享受幸福了。正如歌德所说:“神给予他的宠儿一切/一切都是无限/所有的快乐,无限/所有的痛苦,无限。”自我本能可以否定痛苦,但是当自我本能无法发挥其效能时,性本能就会显现,把痛苦转化为肉欲,把死亡囊括于爱欲的范围。因此,每一个过于强烈的高潮点,包括最没有兴致的高潮点都会对性产生影响。幸福对自我本能只能产生较短时间的作用,然后就变得和痛苦相似了。<拜访弗洛伊德,自恋的猫,心理分析的馈赠>p63:弗洛伊德和猫的不平等关系p64:或许,不论是幸福还是痛苦,只有当它们从我们的潜意识中升腾出来,变成我们的体验时,我们才能感到它们竟然如此之强烈。……就人类的情感生命来说,曾经的虚构——天堂和地狱——作为永恒的真实被保存在潜意识之中。<讲座之十二:儿童的梦>p67:天性—文明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单个人的自由解放只会导致他的人格走向分裂,只有在所有人都获得自由的条件下,自由才可以发挥其作用。<童年,自我和世界>p69:人们反复讨论的一个主题,即对父母之间的同房关系的初次认识对一个人的童年具有重大意义。p71:所谓憎恨,即指从团聚中清醒过来对不能继续再爱的一种失望心情。p71:只有当人类不去解释,而是去爱、去找回人类自身的时候,才会进行人格化和肯定。p71:同时,世界也不情愿地变成了早期的、无条件的真实,我们将其作为一切建构的基础。由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就像对其他对象的认识一样,也需要从外向内,因此,当世界一直蔓延到人类自身的身体时,我们就会同样在这个分割的链条上发现自己,并发出疑问:人类是从哪个点开始产生的,又是在何处被作为“灵魂”和“精神”被吸收进来的……《关于自慰的讨论》:男人和女人p75:女性自身才知道究竟怎样才算做“相互依偎”,比如互相在对方身体上能够获得安宁,或者只是纯粹的相拥而眠。两人之间是能够互相刺激对方引起兴奋,还是在相互存在中感觉到和平宁静,这是两种极为不同的爱人关系。在第一种情况中,性欲对自我生命和白天社会效益构成了威胁,而在第二种情况下,性爱之夜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并激励每个人以双倍的精力投入到白天的工作中。一个从未体验过这种宁静和谐、从未感觉到自己精力百倍的男人,要么轻视女性,要么对女性理想化,关键在于究竟他的自我本能占据上风,还是性本能占上风。这样的男人精神上空虚贫瘠、了无生趣,性生活乏味而粗暴,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只有男人才可能是个荒淫无度的禁欲者。而对于女性来说,性是精神的表达,精神容纳性的成分,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只有当女性被剥夺了其女性特征时,她才会演变成上面的状态。<讲座之十三:双性人,神经症和性欲,梦的解析>p77:弗洛伊德:反向的性别因素永远隐藏在潜意识之中<拜访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和哲学>p78:弗洛伊德对纯粹哲学的抵触。他认为,人们必须从根本上和那种想要找到事物之间的最终统一的想法作斗争。其一,这种想法来自于神、人同形同性论的根源和习惯;其二,它对科学积极研究具有阻碍或者扰乱作用。他说,他从来都没有那种一劳永逸的要求。接着,我们谈到了生命中伴随着经验的增加,即使在有利的命运下也会逐渐产生的沉重和忧郁,谈到了渐渐稀少的欢欣。那么在渐渐稀少的统一要求和欢欣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呢?弗洛伊德承认,统一的力量最终产生于自怜——但是按照他自己的猜测,人类生活的勇气也从那里产生。p79:在经历了青少年对哲学和艺术的狂热之后,戛然放弃不仅仅意味着疲劳无力,更会由于在科学或者实践中的过分投入而造成某种眩晕。这是一种由于听天由命而产生的对自身的一种压抑形式。<和陶斯克在一起,童年经历>p82:E女士童年时过生日得到了一个漂亮的木偶,她很喜欢,但她当时唯一的行为是把这些木偶扎起来放置一边,不再注意它们。她把它们扔在一个黑洞洞的房间里的一个大箱子后面。然后又开始悲伤后悔起来,渴望幸福——而在当时,她还不知道如何安置幸福。<讨论之夜:自恋>p83:弗洛伊德:只有当自恋对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时,它才表现出病理的症候;这一点和同性恋相似,同性恋在一般情况下也只会起到充盈自我的作用。弗洛伊德:为什么艺术家都处于自恋状态、,发展未受阻碍,原因在于,艺术创作需要自恋、需要在思想上具有幼儿自恋式的无限权威。p84:弗洛伊德:就像对女性的爱一样,他永远在追求新的对象,以使整个世界和自己成为一体;因此,他也强烈的渴望被爱,如果得不到对方的爱,就会变得愤世嫉俗。p84:对于自恋的人来说,他对性伴侣的感谢并非由于对方的爱,而是因为他感觉自己有能力教给对方怎样去爱。然而正是这种诚挚的感谢,才能比爱本身还能持续更长久一些。在自恋的人身上,自私的爱和无私的爱同时纠结在一起,二者是同一的。p86:自恋的三个方面含义:第一个含义指爱上了镜子中的自己(只有在神经症的驱使下显出这种症候时,才算是悲伤的——如传说中的那样);第二种自恋其实有点名不副实,因为自恋形体并不来自于镜子的反射,而是来自于自身,由自己臆造出来的——从精神分析学的象征角度来讲,“水中的影子”。现在有了第三个内涵,指发现式的对象为自身的自恋,自我认同者。<陶斯克讲座:强迫性神经症,空缺的意义>p87:“礼仪”是“恐怖”的前奏。所有的魔术和誓言都产生于在模仿或者虚构自然法则的过程中对生命威胁所感到的恐惧,自然法则和人类意志联系在一起。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控制世界的能力逐渐呈现借些话递增的趋势,而一些看起来难以把握的东西,倘若存在于外部世界中,则被认为是有趣的现象,倘若出现在某个人的精神中,则会被认为天才。而与之相反,对于过去的人们来说,他们对世界的印象仍处于混沌状态,所有的拯救内容和类似上帝的形象都必须一种立体的、固定的形式来展现;在这个混沌状态中,人类的命运和世界的变迁紧紧捆绑在一起。在过去所有的艺术和宗教形式中,礼仪都被看做是一种寻求庇佑、统一和整合的礼仪。原罪代表着世界进程的断裂,而不是像我们今天所认为的那样(带有一定的感伤情绪),罪恶是外部生命进程的某些行为状态。p88:我们的几个有限的感官不仅受到客观世界的局限,同时必须借助于空缺来完成对世界的构建,就像孩子搭积木时要把一个一个的积木交错搭在一起。<讨论之夜:精神分析和发展学说>p91:创造性的人将会从深渊底处对每一个时刻进行再创造。<陈词滥调,男人和女人>p92:所谓陈词滥调,并不是因为它缺乏精神内容,而是因为它缺乏生命力。p93:女人是幸福的动物。她就像神经症那样倒退到自恋的状态……从根本上来讲,神经症患者想要变成女性的愿望其实就是一种追求健康的愿望表达,并且是一种追求幸福的愿望。因为,只有那样,性欲才不会意味着放弃自我的界限,才不是一种分裂,而仍然属于个性的家园。注:莎乐美《关于女性特征》:女性通过她的成熟达到自我控制、自我保留,她被终极发展排除在外。事实上,女性的特殊品德就在这里,它们从性别角度属于否定的品德。当女性的自我意识在人类成就方面和男性进行竞争时,她们正是从这些品德中获得解放式的休整。^^在我看来,我们与其把这些称为美德和成就,还不如称其为幸福。
  •     其实是只写了一半的读后感.....没有见到她的照片之前,只有尼采的描述:“目锐似鹰,勇猛如狮,尽管如此,还是个孩子气的姑娘,”“是目前我所认识的最聪明的人。”而众所周知的尼采那句:“到女人那里去,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据说就是他在向莎乐美求婚遭遇拒绝,从而变成一个憎恶女性者之后说的。尼采对于她外貌的描述令我好奇,可是我想,那样的外貌也许是与纯粹的美而绝缘的。直到我翻开莎乐美的《师从费洛伊德——我的私人笔记》的扉页,才知道原来这样的想法是多么大的一个误解。照片上的莎乐美,看不出具体的年龄,但应该是等同于玫瑰刚刚到达全盛,而最微细的枯萎尚未来临时的那一个状态。在我的心里,其实一直把一个人的外在和内心是分开的,一如我可以欣赏明星的脸,但永远不会指望去欣赏她们的心灵,反之,我欣赏一些人的心灵,而深知他们的外貌必将令我失望,这是通过一次次的经验和教训得来的,这些经验教训的载体包括了现实、网络和书籍。然而,见到莎乐美影像的瞬间,我所辛苦建立起来的这些由痛苦至习以为常的经验,便已轰然坍塌。她把一种纯洁的、几乎无瑕的俄罗斯血统惊人的美貌,与五官中透射出的超越常人的坚定、睿智、知性,这两大类的特质,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统一在一起,让我这样隔了一个世纪后的同性也不由自主地一见钟情,毫无抵抗的余地,难怪她同时代的那些男人们了。而此时,我尚未真正了解她的思想,但却可以肯定,她绝不会让我失望。果然,我听到她就她自己高贵的出身,并不感到多么骄傲自得——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即使是我所非常喜爱的作家阿加莎,在对自己寒微的出身上,也是暗地里耿耿于怀的——而是说:“从完满的宇宙掉入这个世界,就像掉入一个正在剥夺你的神圣性的空间。”“在出生前一秒钟,我们是一切,和一切事物都没有区别。”我透过译者写就的那个漂亮的前言,看到早期的她是怎么样孜孜不倦地在宗教和哲学的领域学习和探索,然后又带着同样的执着和悟性走进弗洛伊德与他的精神分析学领域。在弗洛伊德给她的信中,我为一个微妙的表白会心地微笑起来。这位精神分析学大师写道:“我上课时有一个坏习惯,眼睛总是看着讲堂里的某一个人,昨天眼睛就像着迷似地老是盯着您的空位子。”“因为没有看到固定的人出现,我讲话甚至有些心不在焉,所幸这是最后的一次课了。”在继续看下去之前,我特意翻开另一本关于里尔克生平的书,上面有莎乐美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所写的与里尔克有关的句子。“我可以用你曾向我表白时所说的话,一个字一个字向你坦白:‘只有你才是真的。’”我无可救药地爱上这个女人。只有她才是真的。且待我一天天地走进她罢。
  •     这本书虽说是评论日记,但内容非常理论派,洋溢着通篇的晦涩术语,语句结构复杂精密,没有一点生活的气息。对学术著作和理性思维望而却步的人,规劝不要选择这本书。但它,却是能让人静下心来一点点钻进去的好书。初看很懵懂,慢慢深入了,会忘记时间的消失和周围的环境。莎乐美是很聪明很低调的女性,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字里行间真诚而谦虚的品质,让人向往。她的善于思考的习惯,具有很深的非性别特征。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莎乐美是个谜样的女人。
  •     翻译很谜,逻辑几乎理不清。内容无他,好学生而已。浓浓"我都是用脑子想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嘛不过,如果我是尼采,八成也会变成尼采。
  •     太私人化了。
  •     看不懂。随便翻了翻作罢。
  •     以半日记的形式纪录从师于弗洛伊德
  •     术语太多,粗略翻了一遍。。莎乐美的学习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
  •     忘记了……无法评价……随大流了。注释:2010-09-28添加的均为往事。
  •     这个续梅姐姐就是要逼死我的口译老师。。不过人很好。。
  •     书信,传记性质
  •     不好看
  •     我读书从来不看序言。。除非是作者本人写的。。这本书的序言就是屎啊。。。
  •     心理
  •     羡慕这个女人。
  •     心理学家多角恋爱8挂史
  •     作为哲学家我个人认为一般,她原创理论很少,大部分是归总他人的理论。但作为一名知识女性她她确实有吸引人的一面。
  •     买不到
  •     第一手的资料,欧洲近代思想之母也。
  •     莎美乐的日记
  •     还是由于笔记的原因吧,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没有上下文,感觉真的很难读!
  •     去年读的 不错的一本书!!
  •     因为RILKE。。。。
  •     莎乐美已经成了符号……“聪明女子”+“希罗神话人物”,用这个icon看起来很有趣
  •     薛定谔的周边 围笑
  •     一个征服了男人们的女人。
  •     自学半年后,莎洛美被接纳参加当时的精神分析研讨会。她与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等不同成员的交流书信和独立思考的课后笔记,碎片式鲜活见证了一个早期学派的凝聚,差异,丰富,分裂,矛盾过程。具备一定的历史和心理学背景知识,对此书的阅读会有帮助。
  •     最好先阅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著作,才能更好理解
  •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     081211暂时读完,先放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