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抗拒与变迁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8年4月
ISBN:9787300002231
作者:(以)S.N.艾森斯塔德(S.N.Eisenstadt)
页数:186页页

作者简介

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现代化社会的主要特征和问题。并着重介绍、比较、分析了现代化过程的失败与成功的状况。

内容概要

S.N.艾森斯塔特(1923-),享有国际声誉的以色列社会学家,新功能主义和现代化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现为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社会学系荣休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帝国的政治体制》(1963)、《现代化:社会的分析和分层》(1966)、《政治社会学》(1970)、《社会的分析和分层》(1971)、《传统·变迁·现代性》(1970)、《革命与社会转变:文明的比较研究》(1978)等等。


 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世界上还有局部地区发生着热战——越南战争、苏联侵入阿富汗、古巴核导弹危机,世界主要国家内部也正在酝酿着改革——美国新左派运动、人权运动,中国的反右倾、大跃进、文革,苏联内赫鲁晓夫正在实施改革,西欧正走在一体化道路上,英国的福利国家也出现各种弊端。这个时候美国邀请众多现代化理论家写了一套关于“现代化”的丛书,艾森斯塔德也参与其中,写下了这本书。彼时他还在以色列,在动荡的中东时局里,写下了他对现代化以及现代化社会的思考。还有一点,那个时代,正是社会学专业化最强烈的时候,艾森斯塔德在书中用了很多社会学的专业术语。艾森斯塔德从社会学的角度构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政治是他主要关注的地方。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中,人们所承担的绝大多数旧的社会、经济、心理义务受到侵蚀而崩溃,并获得新的社会化模式和行为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比较突出的两个个方面就是:人们的社会角色越来越与血缘、地缘、种姓或等级等先赋性的因素分离开来;处于边缘的群体逐渐参与到社会中心来。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除了旧的社会问题,还有新的社会问题浮现出来,新旧问题纠结在一起,社会上出现了抗拒变迁或要求改革的声音,于是各种各样的要求便通过主要的政治组织表达和汇聚起来,对一个国家的制度能力提出了挑战。此时,一个国家的精英如何引导一个国家来处理这些声音,就决定了现代化的特点和成败。在现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形成一个“有弹性的”制度来容纳变迁。欧洲、美国作为现代化的发源地,现代化也是最成功的,作者把这些国家的现代化称作“持续多元型”的现代化;亚洲、非洲则是欧洲现代化的学步者,作者称这种类型为“分裂型现代化”,因为国内传统的与现代化群体的对立,导致社会问题不断,只有笼络好这二元,才能保证国家不会崩溃与倒退。用作者的理论框架也可以来解释“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她们的成败都由于改革,而经济领域的改革又居于首要地位,还有“统治精英对变迁的指导、操纵和控制,以及将各种群体对这类变迁作出反应的实际政治表达减少到最低限度”这种制度的灵活性和能力。作者虽然推崇欧洲的限度化模式,但也指出,由于历史起点不同、现代化中的精英取向不同,决定了现代化结构的多样性。
  •     对“现代化”下定义是很困难的,但一些基本特征还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如社会动员和结构分化,经济指数的增长,产权和经济组织的发展,城市化等等。但这些只是对“现代化”一般特征的描述,而没有给出持续发展,或者说现代化持续扩展的原因。艾森斯塔德用其“抗拒与变迁”理论给出了一个尝试性答案。首先,艾森斯塔德从结构功能论的角度出发,表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持续不断的分化和变迁。这方面例子很多,小的方面,如个人身份的分化,有经济角色,政治角色,而这两者并不与传统的血缘有直接必然的联系,或者至少不如传统社会那样强烈;大的方面,各种专业的经济政治组织的出现,它们功能明确,专业性强。在分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总体来看可以分为精英阶层和普通大众,其中精英在现代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一社会分化的过程必不可免地造成了各群体原有生活方式的解体,打破了社会各阶层的传统封闭性,使他们以各种形式相互紧密联系起来,逐渐被纳入一个共同而又相互作用的框架。在这一过程中,彼此间的摩擦不断增加,造成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即各种“抗拒”取向。由于传统的框架被打破,这种抗拒需要用新的秩序标准来整合,这里突出地表现出一种大众偕同倾向,即各社会阶层在经济、政治参与、文化等各方面要求平等的权利,其中政治领域要求政治参与权的扩大最为典型。这样,广大社会阶层不断对社会精英阶层或社会中心领域造成冲击和挑战。这些冲击和挑战,或者说“抗拒取向”有两个共同点:首先,取向的目的在于改造新兴的政治和社会的中心、象征、以及更为广泛的社会结构;其次,它在社会的主要群体和阶层中广为扩展,群众基础越来越广。面对这种冲击和挑战,精英们有两种选择:一是压制这种挑战,减少广大阶层所从事的具有潜在破坏性的社会运动和政治活动。但这将加强社会的结构二元性,即精英阶层和普通阶层的对立,在社会中心领域不断分化和现代化的同时,下层群体保持较低的分化和低层次的相互关系,这是不利于现代化的持续扩展的。第二个选择是将他们的要求纳入自己的制度框架,将双方利益在某种层面上统一起来。这就是作者提出的办法。但是,现代化是一个持续分化和变迁的过程,这是其本身固有的趋势,因此社会问题的出现也是一个持续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述精英阶层吸纳广大群体的“抗拒”要求就不能是一种暂时的妥协,而必须形成一种持续性的制度安排。因此,现代化的中心课题和挑战就是形成一种能够容纳持续变迁的问题与要求的制度结构。这种制度结构具有两种基本类型——1,建立某些比较有效的制度框架和能够调节它们的组织,并提供充分的行政服务与指令来调节不同群体间日益增长的冲突;2,拟定出为维护产生于这个制度框架之中的各种规章与指令的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价值观与象征。(与迪尔凯姆的契约性要素和约前要素很像)为了现代化的持续推进,两种类型是缺一不可的。首先,在构建社会的中心象征时,要充分考虑各阶层的利益,就像把公平、正义等写入《宪法》一样,使中心象征获得最大范围的拥护。这是把社会各阶层纳入共同框架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还要构建一套相应的弹性制度,来处理群体间的各种矛盾。形成这种机制最重要的途径是各种一般性交换媒介的出现,如以货币为中心的市场机制,有选举权的政党系统等等。这类机制在现代已经有很好的发展,主要有:1,法律体系;2,录用型的大型科层组织;3,各种社团组织与专业组织;4,市场机制;等等。这些机制在社会各个领域构筑了一种共同的框架,可以把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体吸纳进来,将他们之间各种各样的矛盾在机制内解决,而不会对机制本身造成挑战。接着,作者提出,这类机制的建立与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精英的取向有着极大的关系。以西欧为例,作者认为它们的现代化是内源性的土生土长的现代化,普通大众在政治上开始活跃和提出较高期望之前,已经被纳入这一进程中。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党和各种政治活动,与其说有其自身的政治目标,不如说他们是根据普通大众的政治取向来确定自己的目标的。作者将此称为“政治制度的弹性”,称为“政治和社会精英对持续变化着的各种要求和政治组织形式的敏感性”。因此,西欧社会的结构二元性并不突出,社会各阶层间紧密联系,大众被很好地整合进了社会的共同框架,在框架内将各种问题吸收和解决。最终形成一种能够持续解决变迁问题的制度结构。与此相反,西欧以外地区大部分是外生性的现代化,社会精英阶层主导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社会中心区域促成了高度的分化,构建了现代化的制度框架。但是对社会的广大层面却只愿触及经济、行政、文化等领域的现代化构建,很少愿意改变现有的政治结构,相反的,对各种试图要求扩大政治参与权的抗拒运动都采取打压态势,或只在很小的限度内予以接受。但是,随着经济的现代化,下层群体对政治的要求会越来越强烈,对社会中心领域的冲击也会越来越大,这就会造成持续的社会动乱甚至崩溃。因此,作者在给出现代化持续增长原因的同时,也解释了不同国家现代化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这是很有启发性的。最后,再简要地总结一下这本书的思路,伴随着现代化而来持续不断的社会分化和变迁,以及将社会各阶层纳入共同框架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下层群体不断对中心领域造成冲击,精英阶层必须构建出一种能够得到广大民众认同的共同象征和一套具体的弹性制度,来容纳这些持续不断的抗拒取向,将广大阶层的要求化为自己的内在目标,从而缓解冲击,以获得现代化的持续推进。作者在这本书中没有描述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和特征,而是从动态的角度解释现代社会如何才能获得持续增长的问题。这是一个互动的问题,一方面是广大社会阶层自主的现代化取向和对社会中心领域的持续冲击,一方面是社会中心的弹性和容纳持续变迁的能力,二者的力量消长造成了各国现代化的或快或慢,或成功或失败。精英阶层虽然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普遍下层群体的力量也不容小视。上文虽然提到精英阶层可以打压下层群体的抗拒取向,但从根本上来看这种取向是不可抗拒的,因为这是现代化的固有趋势。如果不主动容纳变迁,那么就要在人民大众的冲击下被动地接受变迁。主动或者被动,我想,这也是中国的统治精英应该考虑的问题。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读得好糟心。
  •     对于1966年的著作来说四星。一部在现在看来基于经验与洞见但远非细致和技巧的全景画;译文有的地方因为刻板而不准确
  •     译者再发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