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徒的礼物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1
ISBN:9787506065245
作者:[美] 肯尼斯·霍博,[美] 威廉·霍博
页数:300页

作者简介

《清教徒的礼物》这本书追溯了美国管理文化的起源及特性。在三个世纪的时间内,这种文化将一小部分低微的美国殖民者变成了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本书主张,文化核心的活力、社会流动性、竞争力和创新力,其源头是某个民族的纪律及精神特质。该民族就是美国的第一批欧洲移民——清教徒。
作者认为,目前商业社会的一切问题,皆源于商业本身背离了清教徒精神。他们提出警告,当美国疏远在19世纪和20世纪支撑其商业与经济成功的核心价值观时,也将自己未来的繁荣和稳定置于险境之中。
本书也研究了美国的管理文化如何普及到世界各地,特别探讨了美国占领日本期间,对后者的社会及制造业造成的影响。作者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应该叫作中日工业革命,因为它起源于日本、兴盛于中国。中国公司可能会在一代之内主导世界所有重大制造行业,甚至还有许多服务行业。
这是一部美国社会史,也是一部管理文化论。每一个关心资本主义体系或者身居高位的企业人都应该阅读。

书籍目录

中文版推荐序一
中文版推荐序二
英文版序
前言
引言 一封来自麦克阿瑟的电报
第一篇
渊源
第一章
美国管理文化的清教渊源
第二章
17世纪30年代的清教徒移民浪潮
第三章
“帝国西进”
第四章
法国技术的普遍影响
第二篇
美国作为工业强国的崛起
第五章
罗斯维尔上校设计原型
第六章
英国不再是“世界工厂”
第七章
麦卡勒姆创建M型公司
第八章
泰勒改革工场
第九章
皮埃尔创建现代制造公司
第十章
美国管理黄金时代(1920-1970)
第十一章
去日本的西方三贤士
第三篇
万恶的“专家”崇拜
第十二章 “专家”崇拜的起源和本质
第十三章 “专家”崇拜对龙头企业的影响
第十四章 商学院:“专家”崇拜的庙宇
第十五章 “专家”崇拜对社会的影响
第十六章 蝗灾年代(1971-1995)
第十七章 戴明相救不及(1980-1993)
第十八章 虚假的曙光(1996-2000)
第十九章 第一缕真正的曙光(2001- )
结语 第三次(或中日)工业革命
附录 管理岗黄金时代优秀实务背后的25条原理
致谢

内容概要

肯尼斯·霍博,霍博兄弟中的哥哥。1926年出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终生致力于不同国家的制造业文化研究。他对美国工厂管理文化起源及其对战后日本管理文化影响的研究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在制造与管理方面发表了众多影响深远的专业论文。肯尼斯和他弟弟威廉都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 鲁克的生前好友。他同时还是一位技艺出众的机械工程师,曾任宝洁公司的部门经理。他做过几十年商业管理和研究咨询工作,曾帮助爱尔兰政府和制造业重组,以适应共同市场的竞争,为经济奇迹“凯尔特之虎”的出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威廉·霍博, 霍博兄弟中的弟弟。生于1929年,现代语言学家、投资银行家,曾经作为保守党候选人当选过欧洲议会议员,为欧洲经济政策的制订提供指导。他是跨党派经济政策研究机构——伦敦财政研究学院的创办人、主席。他的职业生涯始于纽约W.R.Grace & Co.公司的金融分析师,后成为伦敦S.G.Warburg公司的总经理,现居伦敦。曾获雷鸟国际管理学院私募股权终身成就奖(2010)和《专业投资人》(Institutional Investor)杂志颁发的“年度交易奖”(1976)。


 清教徒的礼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四个清教徒的特点:1、不管人生目标多么模糊,归根结底都是建造人间天国的坚定信念;2、拥有机械天赋、喜欢亲力亲为的技师精神;3、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道德观念;4、能够根据大大小小的目的协调各种财力、物力和人力的组织能力。p9:笼统而论,它表现为一种对社会未来坚定不移的乐观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世界各国中独一无二(细想儒教国家之类似红楼梦诸般故事是纷繁杂乱的混沌中无一例外抽离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观主旨,近代的各种尝试不停地堕入幻灭,日本维新之前也是百转千回,传统与现代,自身与外部,矛盾万千。英格兰福泽下的土地坚信自身的正确并确实贴近正确是何等的幸运)——并坚信难题之所以出现是为了得到解决。(谷歌等硅谷的改变世界之号召背后的清教徒氛围非常明显,叹中国文革后已无此等超我自我合二为一之可能,明末东林复社且有程朱理学与政治运动之结合而迸发出超然的能量,但于国计民生却于事无补,在市场经济实打实的基础之上则无如基督般裨益,维新之后日本舍弃武士道也如这般,道德律始终没有与自我充分结合,追逐金钱始终被视为苟且小人,超我层次的社会氛围不改,潜力始终会被束缚,拜金主义至今被批驳可见一斑,未来会有怎样的金钱自洽哲学诞生在东亚诸国值得观察。)p10:约翰柯敦的布道,手工艺和神圣性紧密相连、观察和行动密不可分。(有这样的牧师是新英格兰之幸,在亚当斯密还未诞生之前已经认识到大分工是社会财富增加的根本而将神圣性与匠人精神结合,对未来和社会的运作有深邃的考察,放弃自身包干一切的自循环而将擅长技艺做到极致并纳入到市场大循环之中是资本主义崛起的微观表现,而个中心法,则是约翰诸般牧师之功)p11:自己动手,亲力亲为,这一差异相较于欧洲国家,新大陆的社会阶层化较不明显。(分工平权化社会扁平化)清教徒的集体主义精神,是极少被人提及的。韦伯认为自殖民地时代流传于美国社会的只有张扬而自私的个人主义,但是真相要更复杂,更令人欣慰,清教徒在释放个人活力的同时,还天生擅长把个人团结在一起为共同目标奋斗。培根“在孤独中自得其乐的,不是野兽就是上帝”人群与社区有本质的区别。爱是把个人聚成社区的东西 。世俗的社会好过孤独的隐居。p12:新教徒一群群一社区一社区的移民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需要组织力的属性(后世日本移民满洲亦是如此,按村整体移民就是为了处处保留凝结核,防止原子化,明治以来对西方考察之细可见一斑,张作霖整火车皮从关内无差别运人,有多少仍是流民,又有多少参与市场,政府管理成本因之增加几何,皆未可知。或许工业社会更需原子个人且打散市民社会是一贯的中国政治惯性,其优劣如何待以后读书多多注意)分层级是优秀组织的必要条件。宗教教义、动手能力、集体观念、组织能力之间的联系源自人们的一个信念:物质世界是邪恶的,精神世界是美好的。这样去神圣化后,物质世界就成了可利用的资源。(乍看没头脑,细读有意思,满清之铁路坏风水,大坝斩龙脉可见拜物教之缩影,日本亦如是,对物的神圣化往往阻碍人对其利用和改造)p13:圣经赋予人用物的权柄,自己有义务充分利用上帝的作品为自己谋幸福,让上帝显得伟大,二者并不矛盾。p17:新教与资本主义与其说是因果,不如说是共生,在美国,他们是同一现象的不同方面。麦库洛克认为清教提倡社区,资本主义否定社区(同感,满洲国两种移民方式孰优孰劣本质上也是这个问题)美国工商界的核心,既尊重个人的权利又尊重集体的权利,而且把二者兼顾的很好——用管理术语来说,就是共治。共治带来一个新的,生机勃勃的总体上是良性的文明社会,即市场经济(根本不外产权二字,依法治国的根本也是保证产权,在产权的基础上才有一切可能性,保证社会的绝大多数有恒产而有恒心是也)p20:组织者要求三分之一的人集中精力寻找金银以及通往南部海域的航道。这个指示并不好,因为当务之急是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去、栽种粮食。舒舒服服待在伦敦的组织者各出这样离谱的指示,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管理。领导者的身份直到最后登录才披露,这意味着途中没有人全权负责,从而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路上奢侈的用完了珍贵的给养。p22:一个正在形成之中的国家横渡大西洋,指引这次行动的是一个强大的信念,即坚信这次行动的神圣意义领导这次行动的是有财产、有教养的中产阶级,他们受过一定政治培训,头脑冷静且固执己见。p23:使命宣言:清教徒奉上帝旨意去新英格兰建造人间天国。作为商人,他们还必须让投资有回报。这两个目标并行不悖,马克思认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动力完全是个人和集体的贪婪。这一看法过于简单,另一个动力就是建造人间天国。p24:计划做得好,执行才会快,快的至今都令人惊叹。p25:法律性质的关键决策:1、在远航队起航之前,温斯罗普及其同伴就获得了马萨诸塞海湾公司的所有股份,所以英格兰就没有留下什么股东机构通过分红或者其他方式干涉大移民。2、马萨诸塞海湾公司的执照和总部随着远征队一起转移到了新英格兰。(权利完全由行动主体掌握,随机便宜行事,与真实环境所需决策产生尽量少的偏差也是产权保护产生效益的实质)p28:乔治华盛顿在从军以及任首届总统期间特别擅长授权委责、解决争议,这两个都是优秀管理者的特征。没有哪位国父像汉密尔顿那样就美国未来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描述出一幅如此清晰,如此超前的愿景,也没有哪位国父像汉密尔顿一样设计出如此巧妙地机制把国家团结起来。美国宪法在诞生时就完全成型,后期只需小幅调整,对比之下美国企业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才达到了最佳状态p29:既然没有人知道所有答案,也没人拥有所有技能,那么一群能干的、博识的、敬业的人围绕相关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就最有可能产生好政策。接下来的两百年里,互补与共治是美国管理团队经常表现的一种孪生特征。但20世纪晚期这对特质消失了,因为一种灾难性的制度出现了,那就是首席执行官制度,这个制度有一个站不住脚的假定:“帝王般的”首席执行官一个人就知道所有答案。集成决策含义:计划者和执行者包含同一群人,这样计划和执行才能连贯起来呢;认真总结前人经验(不管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经验)把犯错的可能性降至最小;只要条件许可就做试点;任何重要提议,都要构思好实施细节,才决定是否通过;做好二手准备,以应对决策的某些原始假定不正确的情况。采用这种模式,决策往往慢的让人痛苦,不过执行反而很快。集成决策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清教社会从上至下都“亲力亲为”——这个特点强调责任到人传统欧洲决策模式可称为分层决策,意味着:计划职能和执行技能分数不同人群,不同人群往往来自不同社会阶层;没有构想好实施细节,就“原则上”决定是否通过提议;几乎不防备意外。采用该模式,决策往往很快,但执行很可能出奇的慢、频繁出错。“原则上”是最危险的词语之一。(08年格鲁吉亚看准奥运机会与南奥塞梯开火,梅德韦杰夫迅速决策闪电暴打格军,整个北约阵营无法及时作出有效应对,究其因由多处于此制度,战事瞬息万变于分层制尚可及时应对,但这是在权利中枢判断正确的前提之下,若不然,则将重蹈二战德军闪电突袭苏军措不及防的悲剧,动员力和行动力是否与决策模式相关还要再考究,尤其冷战东西方阵营的模式看来似乎共产主义的极端分层制和权力集中制的行动力更强~但要注意,这种行动力是以牺牲有效信息为代价的,作为权利中心的观察往往不如分布式决策的信息充分和真实,分层制决策中每个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不会比集成决策更高,若是在错误的方向上狂飙突进还不如不行动的好,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就是286考察到了权利中心的问题从而要求多搜集信息并审慎决策的忠告)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模式是美国企业和整个社会1630至1970间成功的核心秘诀集成决策有一重要先例:温斯罗普及其同事不是在出航之前而是在作出出航决定之前就详细的计划了清教徒移民的整个方案。汉密尔顿及其朋友为共和国的建立做准备时也遵守了这种规则。澳大利亚的高水平生活来自不顾将来的挥霍资本。西班牙殖民者统治下形成的社会,在经济和政治上患有残疾。门诺派拥有清教徒的四个特点。凭借辛苦劳作,把荒原变成农业枢纽
  •     此书前一部分给4星,主要考虑将美国精神通过清教徒的特质进行了精炼的归纳:创造理想国,工匠精神,集体主义和管理天赋。虽然有片面和自我吹捧的嫌疑,但视角独特,还能当个有意思的美国史看。但后一部分实在读不下去,能给一两个星就不错了。特别是在抨击专家崇拜中,无视大市场环境变迁,忽略破坏性创新的威力,不提资本市场的贪婪,诋毁品牌价值的重要,贬低社会精细化分工,片面狭隘的分析公司的成败原因,误导后人,遗祸无穷,给三星都是高抬了。任何种族和文化都有他的独特优势和价值,自我感觉良好无可厚非,但以偏概全,混淆视听就不好了。所以我觉得,这也不过是一个种族脑残粉写的一本伪经济书罢了。
  •     霍博兄弟带给中国的礼物——–阿凯读《清教徒的礼物》有感六个月前我在网上同霍博兄弟相识,起因是1926年代的哥哥肯尼斯.霍博在Linkedin网我管理的中国工业工程研究会讨论组介绍《清教徒的礼物》一书,并提到即将出中文版。几个月来我们就此书涉及的话题用近三十多封电邮进行了深入交流。此书正式出版后,我等不及肯尼斯请出版社寄赠的样书,第一时间自己购买来阅读。该书堪称一本世界管理文化发展简史,贯穿此书的主线英格兰移民清教徒精神包括建造人间天国的坚定信念、拥有机械天赋、喜欢亲力亲为的技师精神、先集体后个人的道德观念、非凡的组织能力这四个特点,再加上后来从法国传来的重视技术和尊重技术人员的特点,正是这些真正推动美国社会成为现代管理技术发源地,促成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美国龙头企业的“黄金时代”。美国管理技术向亚洲的传播是在四十年代美国占领日本期间,在麦克阿瑟将军领导下的民用通信部门(简称CCS)三位卓越的工程师主导了对日本管理者的管理技术培训,把美国制造系统原理和实务传授给日本人,与后来彼得.德鲁克和爱德华.戴明的努力一并促成了日本丰田精益生产模式的形成与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后来美国企业管理界远离了清教徒的精神,忽视了技术管理的力量,“营销人”和“财务人”成为公司的主导力量,使美国企业进入了“蝗灾年代”,并最终导致2008年的金融经济危机。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将一个个历史管理案例娓娓道来,生动有趣,毫不晦涩。他将温斯罗普以建造圣经中“山巅之城”为信念强力组织下的成功移民经历与前两次詹姆斯顿殖民和朝圣先辈远征的失败进行了鲜明对比。书中有多处举例证明亲力亲为的技师精神如何融入了美国人的血液,比如美国的国父华盛顿曾管理过一个小村庄并发明过一种农用的犁,《独立宣言》起草者的富兰克林既是政治家也是发明家,曾有过避雷针等多种发明。书中还形象地介绍了朴茨茅斯军部滑块厂最早的工厂流水线、麦卡勒姆建立的实现分部型与直线职能型相结合的早期现代企业雏形伊铁,以及法国皮埃尔创建的高度重视研发的现代制造公司杜邦。该书对自泰勒以来的几乎所有管理理论与方法均有批判式的评论,虽是一家之言却值得参考。在肯定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同时作者批评了泰勒试图将其管理方法泛化应用于全社会而形成的新泰勒主义,将其视为所谓“专家”崇拜的源头。还批评美国管理史上的人际关系运动和财务工程导向,使传统的重视技术和产品质量的“自下而上”基于领导团队的“共治式”管理,逐步被盲目追逐财务利润和品牌效应的“帝王式”首席执行官的“专家”管理所代替。在“蝗灾年代”大行其道的商学院和MBA教育偏重管理理论而忽视实践,进一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为所谓“专家”崇拜的庙宇,是后来毁掉美国经济的罪魁祸首。我在2006年访问美国纳西大学时也曾发现此苗头,那时作为支持制造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学科工业工程学科已在美式微,很多院校都在逐步撤并该科系,而争相开设MBA学位教育课程。商学院的流毒甚至传到了日本,很多日本高管已经对具有行业针对性的详细技术不再感兴趣。曾经创造出精益生产模式的日本丰田汽车由于以财务利润为导向,追求高市场份额和低成本快速扩张,忽视质量,在2010年爆出“刹车门”事件。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在美国作证时承认:”以前丰田考虑问题的顺序是安全性、质量、产量,但如今这些优先顺序模糊了,我们未能像过去一样停下来,思考和改进,我们倾听客户声音的能力被消弱了。” 与之对比,早年伟大的美国统计学家休哈特与工程师们则是怀着提高电话设备质量的愿望倾听“流程的声音”。本书结尾欣慰得看到经济危机过后以清教徒价值观为基础的优秀管理方式逐渐回归,在金融废墟上重拾传统的美国梦。我个人认为苹果的乔布斯可以作为典范,他既是管理者、推销者,又是专业的产品经理,痴迷于伟大产品的设计,为用户创造出最好的产品。作者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大洋的彼岸,提到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好叫中日工业革命,因为它起源于日本、必将兴盛于中国。肯尼斯在给我的邮件中多次提到两件事情,一是中国需要有类似CCS那样的政府组织来强力指导和推动管理技术在中国企业的普及,应把管理技术视作现代文明的支柱,并把这一观念灌输给企业和政府的各个层级;二是在报纸上了解到由于大学扩招造成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他建议大学生应到工厂一线去工作并锻炼,他称在美国黄金时代中很多龙头企业的总裁都是从车间一线的工长起步,一步步成长起来,中国企业也应为车间里的大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在认识到盲目效法西方追求GDP增长带来的先污染后治理恶果后,为了避免重蹈西方管理领域的误区和爆发金融经济危机,我建议每一位中国企业家和政府官员都应读一下《清教徒的礼物》。习总在访美时曾说过,中国梦和美国梦是相通的。中华民族传统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华罗庚、刘源张等老一辈科学家在推广“双法”管理科学中深入工程一线,亲力亲为的精神,甚至李瑞环、李长春等老同志早年自己亲手打造木质家具的技工精神均可与美国的清教徒精神相媲美。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重拾国家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么打人脸好吗
  •     管理方法和另一种思考和解读,很受启发。
  •     经济好难,实在不适合头脑简单的我。。。
  •     oh American dream !
  •     勤俭持家,亲力亲为,集体主义,组织能力,技术革新。这些特点,原来无论东西方都在各自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     不错,篇幅不长,半天就看完了,觉得清教徒和本杰明•富兰克林对美国的影响这些内容讲的特别好,前面部分比后面部分有趣。后面有点无聊了,主要是都是一些类似于案例分析一样的经济学方面内容,我也不熟悉这些例子
  •     清教徒的简朴、协作、匠人、及强烈的逐利精神引领了人类大航海时代来临,及以后美国式发展的奇迹。如今,这种精神却在渐渐被人遗忘。
  •     前半段写的还是蛮精彩的,后半部分就像记流水账一样,感觉不是一个作者翻译的,文风不一样。但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了美国制造业强大的原因,美国清教徒到底源于什么,遵循着什么样的精神信念。此书没有给到答案,
  •     自律才有前途
  •     对商学院的批判有点意思
  •     现在感觉自己也具有清教徒精神,亲身参与业务一线,对工作的追求不是薪资待遇,而是精神层面-感兴趣或者喜欢。
  •     重视技术,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
  •     这个描述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新颖独特,也更了解了清教徒的美好品质。 第一,建设人间天国的信念;第二,亲力亲为的技师精神;第三,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体利益之上;第四,组织能力。
  •     有点像 资本主义与新教了
  •     请与罗伯特议事规则和打破罗伯特规则两本书同时食用
  •     上下班路上看完的。
  •     1、解释了二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的原因。 2、自下而上的管理 3、反MBA,专家崇拜
  •     在中国,工人没地位,随时被下岗,“匠人精神”与天朝无缘,活该Made in China 成为“劣质”的代名词。
  •     看对成本削减的那段描述简直要笑崩
  •     第一财经 2013年推荐书籍
  •     牛头不对马嘴的书名。企业管理的历史,跟人文无关。
  •     让人更好的理解那段时期的历史与管理
  •     建立清教徒式的核心价值观,实施自下而上的共治式管理,着眼于企业的长期繁荣,利用而不是仰仗非技术领域专家的工作,打造杰出的产品。 按照这个标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似乎Google和Tesla已经做得比Apple要好了。
  •     验证了我对自己两年搬砖生涯的意义的怀疑;然而我还是要去接受这种纸上谈兵的文凭洗礼= =
  •     一部美国企业管理史,也是一部美国社会史,详细展现了支撑美国现代工业崛起的清教精神,以及美国管理黄金时代后的专家崇拜批判
  •     得民心者得天下,唯爱与光不可辜负。在孤独中自得其乐的,不是野兽就是上帝,而想当上帝的人必然会当撒旦。
  •     种族脑残粉写的伪经济书,后面是越看越觉得不可理喻。前面还可以,当个美国史,从民族精神的角度去看美国没啥笑傲世界还是不错的。
  •     老板买来送我...啥意思
  •     清教徒的精神给了美国前进的力量,后来也是因为对该精神的摈弃,使美国进入了黯淡的萧条时期,原来在美国人眼里,中国确实是个很大的竞争对手,美国人的警惕心里,中国人更要不甘落后,加油
  •     美国梦,工匠文化的源头
  •     抨击了商学院 特别是“财经人”对现代管理制度的破坏性。所谓绩效管理 种种制度,都是多余的,都只是增加负担。其实,大道极简,就是勤勤恳恳地工作。#20161122
  •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清教徒的四大特点,和是不是清教徒无关。这本书倒是给人一种介绍美国简史的感觉,特别是殖民时期的故事激发人的兴趣。
  •     写的一般,观点也跟个人
  •     经历、理解、知识有限,不能理解更多。清教精神,无论是在管理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的彼此相处中,都值得我们学习、流传下去。无比佩服作者信手拈来庞大的信息量,知识点太多,还会再看。
  •     有点夸大了“清教徒”在美国黄金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但结果我是同意的。包括清教徒的四个习惯,而且这些优秀的传统是不只被美国人遗失了,而是被全世界遗失着。
  •     值得一读的书
  •     对主流的量化管理思想的大抨击。反讽MBA。黑泰勒。清教徒精神。中层领导。但事例描写多而不够具体。
  •     试图融合美国宗教人文和近现代管理史的作品,融合度不太完美,略生硬,时不时有部分内容为了论点硬塞有利己方的论据。
  •     有启发,回顾资本主义精神的起源,解答了困惑我好久的问题,为什么进步时代的很多企业家都是清教徒;无结果,我们真的还回得去那个清教徒的时代吗?
  •     信息量大,个人学识储备不扎实及管理经验甚少以至于目前无法很好吸收书中精华。留着过几年再看。
  •     书写的很好读,很流畅,读起来不想放下,论点很真实,人无论干什么都需要内心的信仰支撑,其实清教徒的精神价值我们中国人是非常认同的,只是有时候没有提升到终极信仰的程度,我们很多时候在摇摆,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坚定了我们自己优良传统的一方面。好书!
  •     1.清教徒,武士道的启示,产品型,通识型,有清教徒品格的人才;2包括了,几百年,企业组织架构,以及管理架构,领导架构的变化,让我们从历史中,学习什么适合自己,各个的优势
  •     美国管理思想史,但非常偏颇
  •     说实话,我觉得这本书写得一般。全书很重要的一个核心就是说美国曾经的辉煌是清教徒的那四种精神促成的,可是只有单方面描写、列举各种例子而根本没有从本质上说明为什么这样,而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又是怎样的。 作者是想写美国工业与系统工程(这是现在的叫法,书中写的是美国新方法论和工程系统,泰勒称之为科学管理)的诞生与发展的历史,并试图列举很多历史细节来充实丰富,但是显得零碎和全而不深,很多问题并没有深入探究和剖析。
  •     火车上,一位不知名的朋友突然拿出几本书,借给我读。于是,在昏暗的灯光下,我一口气读完了此书。在系统学习过管理学理论的14年后,偶然读到一本对美国管理文化追根溯源的书,不能不说是一种必然的缘分。 http://www.puritangift.com/en/
  •     很喜欢作者对商学院和MBA的批判。然而不知道MBA神话何时才能被打破。
  •     痛批商学院,推崇技术为纲,宣扬1673年移民到美的清教徒的人生信条。但真的读得好艰难,我是咬着牙一页一页读完的,千真万确。#经验教训就是吴伯凡推荐的书悠着点看#
  •     作者的牛逼之处在于点名道姓的指出专家学者教育机构的荒唐与错误。踏实肯干的精神,清教徒自助者天助之的宗教信仰,是这个数据时代的最大礼物。
  •     这本书既是一本对美国管理史发展的回顾 又是一本对今日美国式管理专家崇拜的批判 就我而言 我非常赞同作者 我第一次知道大学专门有教管理的专业的时候 就觉得非常奇怪 在我看来 是很难有抽象的管理的 而且如果在某行业待的时间够长 自然会管理 最多找些书学习一点小技巧 而不会有完全不了解一个行业时的抽象管理
  •     与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起读 什么是真正的清教徒精神?在《清教徒的礼物》里,作者总结了四条特质。 1. 建设理想国的信念 2. 勤勉致富的工作伦理,亲力亲为的技师精神 3. 个人的活力与集体主义精神 4. 超凡的组织能力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