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这样残忍

出版社:周慕白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2-08出版)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304057084
作者:周慕白
页数:272页

作者简介

《历史总是这样残忍》内容简介: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焉不知读史更使人垂泪!真实的历史其实像《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暴君的统治、盛世的噩梦、女子的哀伤、薄命的红颜、残酷的刑罚、历史的悲凉,等等。
《历史总是这样残忍》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事件来揭示历史的暗角,抒发人文关怀;以隐忍悲戚的笔调书写下那些被历史遗忘的人和事,视野着力于宏观历史下微观的生命,以人本主义的立场记录了当权者的残忍、封建礼教的嗜血、战争的残酷、百姓生命的轻贱……以最富人文关怀的文字向大历史主义挑战,通过那些鲜为人知的沉痛来警示当代的人们,试图对人们有所启迪。

书籍目录

朱元璋是个大魔头 安禄山:大唐帝国的噩梦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明皇朱棣活剐三千宫女 王安石因变法而毁誉千年 宫怨与《何满子》 杨广的“大头症” 史上最让人痛惜的投降——李陵兵败 自古红颜多薄命 历史上文人的非正常死亡 古人对生命的漠视 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从《水浒》中的女子地位说起 贞节牌坊下的徽州女人 圆明园的无声哭泣 清朝的文字狱 说一说那些变态的古代刑罚 江山变故与女子之笑 惨绝人寰的“人殉”和“人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由小人引起的国破家亡 敌国破,谋臣亡 “色”字头上一把刀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说一说中国历史上的那些乱世 袁崇焕含冤受“磔刑” 被流放的文明 岳飞:青山有幸埋忠骨 封建礼教害死人 李香君血染桃花扇 一个道士与敦煌的灾难

编辑推荐

《杂史馆系列丛书:历史总是这样残忍》以最富人文关怀的文字向大历史主义挑战,通过那些鲜为人知的沉痛来警示当代的人们,试图对人们有所启迪。

前言

不知从何时起,网络上掀起了一股“趣说历史”的风潮,其语言风趣幽默,生动多彩,将多数人原本都不爱看的历史典籍写成了动人的文字,谈笑间便将严肃的历史事件娓娓道来,甚至就连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也大抵如此。这对于普及大众的历史知识自然是有益的。笔者也是爱读史籍之人,只是看多了史书之后,才猛然发现,原来真实的历史竟是血淋淋的,丝毫没有风趣幽默可言。    的确,真实的历史更像是《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称鲍小姐为“真理”,因为真理都是赤裸裸的,而真相也往往比人们想象的要残酷,历史尤为如此。    暴君的统治、盛世的噩梦、女子的哀伤、薄命的红颜、残酷的刑罚等等,大量充斥于历史当中,让人猝不及防,更让人痛心疾首。    对于笔者来说,历史已不再轻松,不再幽默,它变得狰狞,变得可怕。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体制下,人性的丑恶与破坏的欲望被无限放大,暴君们轮番登场,为了一己之私,不惜陷万民于水火,置国家于不顾,这尤以乱世为甚。即便到了大一统时代,暴君也还是有的,比如患有“大头症”的杨广,在他的几番折腾之下,昔日强大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明太祖朱元璋一统九州,建立大明王朝,谁知竟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其子朱棣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曾下令活剐三千宫女。    在这种人治的体制下,国家强盛安定与否,完全依赖于君主是否英明,可是多数君主是无法做到善始善终的,即便是那缔造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也不例外。晚年的唐玄宗只知道一味地享乐,竟让胡人出身的安禄山有了可乘之机,将一个好好的大唐盛世给葬送了,那“盛唐气象”也一去不复返了。    也许在那个人治的时代,谈人权是荒谬的,谈男女平等更是奢侈的。女子在那个时代可谓是倍受欺凌,历朝历代的宫女们,终其一生也无法与亲人相见。而对于那些世俗的女子们来说,有封建礼教这样的大山在压着她们,红颜们更是成为你争我夺的“物件”、政治的牺牲品,其薄命的下场当然是注定的了。    为了加强自己的专制统治,维护自己的权威,统治者们更是不惜使用残酷的刑罚,摧残那些原本美好的生命,凌迟、剥皮、车裂等酷刑,至今让人不寒而栗。    除此之外,历史上还充斥着数不清的暗角:对生命的漠视、视人命如草芥、人殉以及人祭制度……    汉武帝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年年用兵,倒是成就了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千古名将。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他们身后,躺着的是数以万计的累累白骨。汉武帝终究还是醒悟了,并颁下“罪己诏”,承认自己为政的讨失。    此外,还有清朝大兴的文字狱,它将一个个良善的读书人迫害致死,导致文化的荒芜。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封建时代的文字狱甚至连大文豪苏轼都未能幸免。    如果说对待乞丐的态度体现一个民族的良心,那么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则标志着一个民族文明的程度。不知那些不可一世的君王们可曾听到饱受冤狱流放边疆的知识分子的哀鸣!    那些糊涂的君王们根本不可能听到,他们偏听偏信小人们的谗言,致使国家败亡,忠臣含冤,让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    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岂不知读史更使人垂泪!    历史不容忘记,因为它浸染了先辈们的鲜血;历史更不容篡改,因为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用累累白骨书写成的。    笔者有一个心愿,就是想通过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事件,来揭示历史的暗角,抒发人文关怀;通过那些鲜为人知的沉痛,来警示当代的人们,因为历史的悲剧不应再重演。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谢谢!    周慕白    2012年4月19日于桐城

内容概要

周慕白,原名用丛林,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有多篇文章散见于报纸、杂志,著有长篇小说《颓废的年代》。后又潜心对大唐诗人作另类解读,读来别具风情,著成《唐朝诗人那些事儿》系列。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当然,朱棣的丧心病狂还远不止这些。说到朱棣最残忍的事迹,莫过于活剐三千宫女了。 这是一桩很明显的冤案,它缘于朱棣的丧心病狂,缘于他的阳痿或者说性无能。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朱棣的原配夫人是徐皇后,也就是中山靖王徐达的女儿。不幸的是,徐皇后于永乐五年病逝。朱棣与徐皇后感情很好,在徐氏死后,朱棣一直未立新的皇后。当时,后宫之中有一位权贤妃,是从朝鲜选来的秀女,最受朱棣的宠幸了。这位权贤妃也确有过人之处,不仅长得美艳动人,而且还善于吹箫,史书上说她“姿质浓粹”。 当时的宁王朱权就写有一首《宫词》,来赞美他这位嫂子的箫声: 忽闻天外玉箫声,花下听来独自行。 三十六宫秋一色,不知何处月偏明。 朱棣一生五出漠北,即便是征战,朱棣也会带上这位贤妃,宠爱之心不言而喻。只可惜好景不长,永乐八年,就在朱棣北征凯旋回京的途中,这位权贤妃病死于山东临城,年仅22岁。朱棣悲痛万分,为她的离世掉下了几滴泪水,将她葬于临城。 正当朱棣为痛失爱妃悲伤之际,有宫女揭发说,权贤妃乃是吕妃串通太监和银匠用砒霜毒死的。朱棣大怒,不经细查,便将下毒的太监与银匠一并处死,对吕氏则采用酷刑,用烙铁直烙了一个月才赐死。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位吕氏也是一位从朝鲜选来的秀女,而那位揭发吕氏毒死权妃的人也姓吕,也来自朝鲜,是一位朝鲜商家的女儿,故史书称其为“贾吕”。 从朝鲜选秀女人宫的传统源于元朝,当时朱棣的后宫之中就有五位朝鲜妃子,这位贾吕因嫉恨吕氏故而陷害她,才酿成了这一冤案,只不过这场冤案才刚刚拉开了序幕: 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朱棣宠幸的王贵妃不幸去世,朱棣又一次沉浸在悲伤之中。恰在这时,后宫内有人告发贾吕、鱼氏与宦官“通奸”。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通奸又称为“对食”,就是宫女与宦官之间结为夫妇一样的伴侣,相互之间取悦照顾对方,并无实质上的性行为。明朝的皇帝一般对这类事件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明熹宗甚至还亲自将宫女与宦官结为对食。朱棣听后却勃然大怒。 有吕氏那残酷的例子在前,这位贾吕和鱼氏为免受皮肉之苦,提前自缢身亡了。 朱棣并未罢休,他下令拘捕与贾吕亲近的侍婢,并亲自审讯,看看这个贾吕可还有其他什么阴谋。这些弱女子哪经历过这般阵势,在酷刑之下,开始语无伦次了,竟诬称后宫有人要谋害皇帝。


 历史总是这样残忍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里面有些文章还是挺贴合教科书思想,但是有些,读完,真的会让你知道真实的残忍的历史,除此之外,就是书的装订不太喜欢,感觉没必要弄个硬壳书皮
  •     严谨的著作看多了 看这个就当个小说
  •     很好的书,犀利,视角独特,立荐一下~
  •     一般般的,评论历史
  •     就当作是简要评析一段一段的历史史实吧,不要受题目的诱惑。我原以为书中会分为好多章节,具体讲解或是分析历史中的残忍事情有哪些,比如酷刑,比如计谋,可是,连戚夫人的故事都没有,这哪里称得上是残忍呢?介绍中说的倒是好:“内容简介: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焉不知读史更使人垂泪!真实的历史其实像《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暴君的统治、盛世的噩梦、女子的哀伤、薄命的红颜、残酷的刑罚、历史的悲凉,等等。”其实啊,看书吧,就当是看个乐呵,知道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这样就行了吧。看完后感觉没记住多少,这也是正常啊,要是一遍就全都记住了,那也太神了吧。前几日在老家的时候,没有花多少时间读完了。历史总是这样残忍,这名字还真是起得不错,只是这内容,呵呵!Now, 18:53, August 31st, 2016。
  •     不为人知的历史一面,我们都教科书教导了太多的正面事实,却从未有人提起负面事实。不为人知的一面,读完这本书,开始懂得了解历史不能太片面,试着多角度看问题
  •     杂史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