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44747239
作者:花如掌灯
页数:276页

作者简介

本书为作者非虚构类长篇小说,以浙江沿海的岛城为背景,以“外婆”“来因”“花粉”三人生命轨迹与体验为主线,讲述了作者曾经身边那些奇人的奇异生活。这本书里,氤氲着作者对人生与世界的独特思考,告诉我们生命的另一种状态和可能。

书籍目录

目 录
自序:美枝叶 / 1
玄衣 / 1
人的长大就像远行,是离开原来的地方越走越远。
我姨买屋这件事,使我觉得幸福就像热水,是可以从热水瓶倒入杯子里的,也可以从茶壶倒入热水瓶。我姨没从茶壶和热水瓶中得到热水,但倒来倒去,她从屋子那里得到了幸福。
来因 / 75
我二舅这样的人对快乐的感觉是超过别人的,他的心智已经被调整得会压缩痛苦,又会放大快乐。别人的小欢喜在他是大欢喜,别人的大不幸在他是小不幸。这也是阔气,我二舅本就是个阔气的人。
其实,到处都有人所感觉不到的疼痛,疼痛触及“我”,才成为“我”的疼痛。疼痛是生的感觉和死的味道。
花粉 / 163
辱是内心自觉着的低贱招来的,人之可怜源于此,当人在某一个片刻忘记自己,人的笑是好看的。
黄昏一降临,睡意就来。睡意有人世的亲切。雨天要比晴天亲切,夜里要比白天亲切。人只有在睡着时,是自己的,醒着的时候没有片刻不被打搅。

内容概要

花如掌灯,曾是山中一少年,现为城中一花农。
本名方平,又名方平直。1963年3月生,浙江舟山人,男。闲人,养兰为生。著有长篇小说《奇花》,散文集《故乡有灵》。《故乡有灵》获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奖。


 青绿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我的理想是吃素,但至今仍吃荤。我是一个想过如同做过的人,幸福主要来自想象。不知为什么,我会把那些不自在的记忆自动删除。生一场病,或者一觉醒来,许多记忆就平白无故没了。没了自己并不知道。经常是见到一些从前的人,根本就记不起名字来,你谁?谁就会觉着这是奇耻大辱,这样的忽略无礼之极。这就很少主动与人打招呼,除非确认这人我记得。日子一久,人以为这是傲慢,其实不是的,就像一个没手的人见了面无法与你握手一样,不是无礼,是因为他没手了,他有欠缺。没有芜杂很干净,可这是欠缺,学识与做人都无法完整,不是整个的。住在城外,躲在家里,很少出门去。见人做事举止是失常的,但大多数时候有大多数人没有的闲。我很闲,闲得你想象不出来。好比缺月它想圆,虽然圆了不见得有意思。做很多梦,会幻想出一些奇奇怪怪的细节,填沟塞壑。很熟很熟的朋友就大惊:你记性为什么这么好,我都忘记了。能记起来都是有过的,于是我一直说,这些都是真事,不是杜撰。有些事是别人无法知道的,一个人的时候发生的经历,那么就只有自己相信了。有一年的有一天下大雨,也是梅季,檐雨哗啦哗啦,雨水发白,那年我七岁。门对着曲尺形一个过道,桌子对着门,老屋在雨季非常晦暗,一个人坐在桌前端着碗吃蚕豆,一刻间大雨突然没了声音,聋了似的安静。惊诧间抬头,过道中一团大火球浮着,样子就像海上刚跃出的日头,很圆很大很红,很安静。那个红火球迎面缓缓浮过来,好像可以触摸。我盯着它慢慢靠近,直到碰到我捧着的蓝边瓷碗。这是一团光滑的色调殷红的不炙热的大脸盆似的圆火,我下意识里惊恐而缩手,瓷碗跌落,落地有声,是巨响。闭了眼睛尖叫,叫完睁眼,只有一屋子雨声,圆火不见了,寻觅也没有,地上的碎碗片很白,四散着。它们是没处可去的。门外檐水下洗螺的母亲与姐姐闻声进来。我姐刚从青天湾的海边捡了一桶黄螺,她们才洗了一半。她们没看见,如果没看见只是听说,我也不信,这样的事情别人不会信。但我看见了,不知道是什么,它很美,它表达过一种意思,想路过躲一下雨。四年前没事干,去考证一个荒废了六百年的古寺遗迹,名叫吉祥寺。这个地方我熟,童年就在那长大。小时候足迹能到的地方都是遗址,一个中唐到明初的大丛林,废墟有六百亩。经常会有事没事开车去转悠,有一天又漫无目的地一个人去,车窗大开着,放着梵乐,是一个阴天的午后。接下去看见的匪夷所思,并非神奇,只是很巧。有一块小小的云移过,天上露出一个大而圆的太阳,可迎面看,因为还有云雾薄薄地蒙着阳光,于是天顶现旭日,在云缝中,活像一只美瞳。只几秒,那块云又移过去把太阳盖好。整个天空就像是开眼眨了一下,接着又是没发生过一样阴蒙着的天。路上田野都没人。我没事看天干什么?而恰巧我看了,天正好这时开眼。这是有意思的,但想了三天,想不出意思来。最节外生枝是以前每年都会做的一个梦,地点季节场景人物都一样。如果我有些高贵,底气都来自那个梦。无数次地重复梦见,梦变成了比现实更为真实的经历。一条河谷,四周古木参天,大树下河面上有一个桥一样石砌的大平台,白石围栏。我在凭栏望水。梦中的我是一个人到中年的胖子,穿古时的大红锦袍,大树的碧绿树叶拂着台下的急流,是盛夏,在纳凉。有五个彩衣华服的女人端坐着看着我,水气扑面,能看到树叶上溅起的水珠,然后一下子觉着水冰凉,就惊醒了。这可能是我的前生。后来不做这梦了,如果确是前生,相比较,今生就非常落魄,可以算是阔过,你也没什么话好说。人都有不经意的枝节横生,大多无用但历历在目,能够取舍收拾是好的,这本书叫《青绿》,就是这样的枝叶,它是发生在吉祥寺废墟上的故事。这些人和事是真实存在过的,有些还在。
  •     白石街、和尚山、花粉山,这些曾经在那个海岛存在过的地名我一个都没有听说过,我只知道那儿的生煎包子确实很好吃,所以不管是二叔还是花农自己,都把能吃上生煎包子当做了生命中一个伟大的梦想。书里面的许多事情只是花农一个人的记忆,若是再找出另一个人,比如太平,比如驼背,你问问他们,是不是当年那个地方真的有那么奇妙,兴许是,也兴许不是。因为就像花农自己所说,现在凭着记忆找到的东西已经不是原来的故事,已经是另一个时空的故事了,这些东西可能存在,也可能根本不存在。白石街离海涂有十里路,其实也不算远,但对一个小岛来说,爬上一座山就能望见整座岛的二分之一时,你就会觉得,十里路还是一个遥远的距离,况且这个村子似乎没有我所熟悉的鱼腥味,没有海塘边家家妇女戴着宽边的帽子,给一张张蓝绿色的渔网缝缝补补,也没有一到冬天就狂风呼号那种彻骨的寒冷。白石街这个村庄,几乎和一般的江南小地方没有任何差异:这里有阿罗的善良,有他对孩子和小辈近乎神圣的好;有太婆那种不近人情之极,却在村子这个小圈子里你就是得敬重她的女人;也有很多的驼背、花粉、大无阿连、葫芦,以及连带着的那种荒诞、每日如日落日升一般再普通不过的日子。那么姑且就称它为江南吧。书名为《青绿》,但读的时候眼前一直冒出一种很像黄昏时的太阳光的色彩。每次听妈妈讲她小时候村子里男人在河那边种地,女人在河这边做油豆腐和米糕糖,她和舅舅两个人激动地看着快落泪的故事时,我的眼前就会出现这种色彩;每次听爸爸讲他年轻时也是一个船夫,没日没夜地在各条江上漂,在他七岁时就得一步一步走上十几里路,去给修桥的爷爷送饭,然后自己再饿着肚子回来时,我的眼前也会出现这种色彩;每次奶奶给我讲那时候一到夏天,姑姑们和几个姑娘不得不在闷热的夜晚熬着油灯拼命纺纱,白天还得排着队到竹林里领全家一天的粥时,我的眼前也会出现这种色彩;每次在小时候看到爷爷干枯到可以望见青经和黑斑的手,用藤条编织出紧实的躺椅、竹篮,以及他在门口教我劈柴的情景时,我的眼前也会出现这种色彩;每次读许三观给儿子们描述炒河虾口水四溢的样子、李光头的妈妈守寡之后一生都没有把头发再挽下来样子的时候,我的眼前也会出现这样的色彩。这些东西与其说是一种颜色,更像是一种实际经历过的东西,他们也都近乎不约而同地发生在同一个时空,尽管我从没有进入过那个时空,但也是真实的梦呓吧。
  •     文/夏丽柠比起陈忠实的白鹿原,我更喜欢贾平凹的清风街。可是,我对于花如掌灯的白石街近乎于一种迷恋,像一个喝醉酒的路人立于街边看着白石街上的人来人往,沉醉却渴望探究因由。花如掌灯出版过三部作品,写蓝花的《奇花》,写故土的《故乡有灵》,还有这本写家族片断史的《青绿》。为什么说是片断史?因为我完全无法顺畅地把书中《玄衣》、《来因》和《花粉》这三个故事串联在一起,它们是并连的关系,就像三朵在黑暗里开放的睡莲。故事里呈现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扑朔迷离。有时,我会觉得迎面走来的男男女女可能是性格冷漠的太婆,是慈悲心肠的外婆,是浪荡公子来因,还是消失在记忆里的花粉?我深陷在阅读的虚空里,假亦真来真亦假。描摹那些真实存在的岁月和人即简单也难。简单于不用再去创造他们的身材长相,甚至脾气秉性。难的是不论什么都在时间的浸染下变了颜色。记性会出错,性情会改变,评判对错越来越难。 作者是以一种虔诚的心态抚慰家族的历史。董桥说,“所谓故事,刊不刊登不要紧,要紧的是听了这些故事,我们心里少了那份虚空,多了份踏实。”我想花如掌灯的写作人生里便一直坚持用踏实消灭虚空。他在自序里写道:我是一个想过如同做过的人,幸福主要来自于想象。善于想象的人都不擅长写苦,稍稍会有点涩,而且是那种带着眼泪的涩,以为人生就是一个大玩笑。玩笑开完了,人生也就完了。偶尔,玩笑开过了头,你就好似比别人多了些痛苦,其实,细细想来,承受苦难便等同于多了些斗升的幸福也说不定。当我读到书中“太婆做人坚忍冷漠,她是明白人,她的坚忍与明白都是为她自己”的时候,我忍不住乐了。太婆不仅是明白人,而且是个活得明白的人,花如掌灯是个看得明白的人。白石街上多几个这样的明白人便不会再寂寞。躲藏在冷漠里的明白,隐秘而伟大。《玄衣》里呈现的是谜一样的人物,让我忍不住想起了《百年孤独》。每个家族的秘密都是被风雕刻过的叶子,吹落在树下,埋葬在泥土里,腐烂发酵,等待日月雨水分散消解,等待像花如掌灯这样的后辈用笔让家族的游魂显灵。读这本书,有种特别有趣的阅读现象:那就是遗忘。遗忘情节,遗忘人物,遗忘之处一片荒凉。读《来因》时,我完全忘记《玄衣》里的大舅。二舅来因把我抓得太紧了,我被他的命运生死握得屏住呼吸,全然不顾大舅被外婆从武汉生母处抱到白石街骨肉分离的厄运。可是被父母遗弃由外婆抱养的来因,一辈子想肉吃的馋痨鬼却出奇地惹人爱。我并没有使用怜这样的字,我觉得来因不需要怜,他的骄傲都刻在骨头上。来因用骄傲击退不堪的宿命。宿命是贯穿于花如掌灯的文字里的魂,他管这个叫缘。在他的书里是读不到恩仇的,只有血脉。他说那是人欠人的情。我问方平为什么取花如掌灯这么个笔名?他说这是个和尚的名字。信缘之人,内心平静。他的语言仿佛是跃在纸上的一盏盏微明的灯,摸索着字里行间的空白,当其是人生路径。书里最美的句子莫过于:雪花随风飘过来,在火里销魂。这是种不是漂亮的美,一白一红,一动一静,连人心都被美得融化了。一座江浙的小岛,一户桑姓人家,几段家族往事,全然像波斯的宫廷细密画,描在其中的尽是踏实。三个故事宛若白石街的三张白描,都是唤不回来的乡愁,醒不来的梦。转载请告知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外婆的念佛声,二舅来因不知从何而来的穷阔气,太平、花粉、驼背的过家家让我回忆起了自己的小时候。一样在海岛的乡村长大。虽然,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未曾经历饥荒,但是小岛的闭塞并没有改变人们的个性。一样有大无,一样有砂锅,一样有念佛的老婆婆。人生百态,真是丝毫未变。
  •     诗一般的小说
  •     书名就很喜欢,青绿这种色调是所有颜色中最心仪的,文字风格也倾向于清雅疏淡;三个章节的串联和独立,构成一个家族一个世纪的风雨飘摇;以散文为载体,以故事为经络,好看易懂,兼满口余香,用字极贴,心思繁密,草木气扑面,烟火味扑鼻,真好像江南任何一户寻常人家都曾体验过的悲欢,都曾有过的幸福和不幸,它们或许真实存在,或许只是记忆使然。
  •     想回到小时候
  •     花农写的真好。
  •     舟山花如掌灯继《奇花》、《故乡有灵》的又一新作,文字纯净一如既往,乡土气息依然浓郁。这部小说所标榜的“非虚构类”,在文史类文字都充斥个人臆想的今日,更有理由让我喜欢。
  •     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故事有点久远,读起来会有点吃力,不过看完之后心真的会变柔软,对人这个个体的思考较深刻,喜欢!
  •     读老师的作品,总能体会到一种克制,语言的洗炼,我也喜欢。莫名地,一边读一边竟想起了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每个家族都有说不完的秘密。
  •     很不错 想起了小时候家门的桐花
  •     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尤其是那个距今并不遥远却又继承着传统的年代;没有波澜壮阔,平淡干净简单的文字,赤子般的真挚,依然充满吸引力;一定要将这些曾经甚至仍然青绿、崭新的枝蔓收拾整理出来,这些看似无用的枝节横生,才不会再从记忆中流逝了;新菜“芝麻炒盐”是道幽默的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自然流露的幽默;很多接地气的江南乡村轶事,干净单纯,就像书中无处不在的乡村景色,怎样的水土养育着怎样的人;万物皆有灵性,要心怀敬畏;作者有颗敏感的心;这是让人觉得读了这本书前和之后是不同的两个人的那种书,心变的柔软,敏感,对生的敬畏。
  •     安静稳笃、万物有灵。写家乡,那是真切地思,思的是“灵魂的归地”,写人,模样、性情没有不活的,抖落出来,像树的枝叶一样,青青绿绿的。读来会失神。白石街上的人事本来离我是远着,但是现在我觉着外婆、阿罗、大舅、来因、太平、花粉都真实而确切地长在那过去时光里,长在六百四十四块白石板上,把一个家族的片段史笃笃悠悠地交待了。先生若是不把这些平实或奇绝的故事写下来,它们将永远是虚空,或被当下和未来一点点消解。这么冷门的作品能在少数人手里捂热了,视若珍宝地揣着,明明白白地稀罕着,就是极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