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荒漠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3
ISBN:SH10256-52
作者:莫里亚克
页数:444页

作者简介

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1970)的作品无情的揭露了社会现实的丑恶、虚伪和不公正,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结构谨严,文字简练,尤长于心理刻画。195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本书所选三部小说,都是莫里亚克的代表作。
《爱的荒漠》(1925)是奠定莫里亚克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的作品,描写“那些因血缘及婚姻机遇而构成家庭的人们的孤独与隔绝”,曾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苔蕾丝•德斯盖鲁》(1927)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上半期法国最佳小说之一,表现女主人公不甘于“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庸碌命运,而与家庭展开的一场殊死斗争。
《昔日一少年》(1969)是作者的最后一部小说,带有自传性,表现的仍是作者的传统主题:外省生活,家庭,童年,情欲,善与恶,天性与神恩……整部作品具有一种扑朔迷离的朦胧气氛。

书籍目录

爱的荒漠
苔蕾丝•德斯盖鲁
昔日一少年


 爱的荒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受奖辞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你们正在给予荣誉的这位文人,他应该触及的最后话题,我想,是他本人和他的创作。我的思想怎能摆脱那种创作和那个人,那些贫乏的故事和那个平凡的法国作家?由于瑞典学院的恩宠,他突然发现自己享有过高的荣誉,几乎不知所措。不,我不认为那是出于虚荣心,我才回顾这段漫长的道路:从一个无名的孩子直至今晚在你们中间占据这一席位。在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从未想到这个幸存在我的作品中的小小世界,这个我在那里度过学校假期而几乎连法国人自己也不知道的外省角落,居然会引起外国读者的兴趣。我们一向相信我们的独特性;我们忘记:那些迷住我们的作品,乔治.艾略特和狄更斯、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塞尔玛.拉格洛夫的小说,描写的是与我们迥然不同的国家,描写的是另一种族和另一宗教的人类。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迷上它们,仅仅因为我们从中发现了我们自己。整个人类展示在我们出生地的农民中,世界地平线内所有农村通过我们童年的眼光呈现。我们出生在狭小的世界,在那里学会爱和忍受;小说家的天才就在于他能揭示这个狭小世界的普遍性。对于法国内外许多读者,我的世界似乎是忧郁的。我会说这一直使我感到惊讶吗?凡人,因为他们终有一死,所以害怕提及死亡;那些从不爱人也不被人爱的人,那些已经被人抛弃或背叛的人,或者还有一些人,他们徒劳地追求不可企及者,不屑于看上一眼追求他们而不为他们所爱的可怜者——所有这些人,一旦读到一部小说作品描写爱之心的孤独,就会感到震惊和愤慨。犹太人对先知以赛亚说:“告诉我们愉快的事情,用惬意的谎言欺骗我们。”是的,读者要求用惬意的谎言欺骗他们。尽管如此,活在人类记忆中的作品是那些完整地描写人类戏剧的作品,不回避无法治疗的孤独。我们人人都必须在孤独中面对自己的命运,直至死亡——这是最终的孤独,因为我们最终都将孤独地死去。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小说家的世界。这是你们伟大的斯特林堡引导我们进入的世界。如果不是为了那个无限的希望,这也将是我的世界,因为自从我领悟到自觉的生活,我实际上已经迷上那个无限的希望。它以一线光明穿透我所描写的黑暗,我的色彩是黑暗的,我被认定是黑暗的,而不是穿透黑暗并在那里秘密燃烧的光明。每当某个法国女人企图毒死她的丈夫或勒死她的情人,人们就告诉我说:“这是你的题材。”他们以为我开着一个恐怖博物馆,我是一个怪物专家。然而我的人物与当代小说中的大多数人物有一个本质不同:他们感到自己有灵魂。在这个尼采之后的欧洲,仍能听到琐罗亚斯德呼叫“上帝死了”的反响,仍能见到这一反响的可怕后果。我的人物或许不全相信上帝还活着,但是,他们全都有一颗道德心,知道他们存在中的一部分认识罪恶,不可能犯罪。他们全部隐隐约约感到他们是他们的行为的奴隶,在别的命运中有反响。对于我的那些或许是可怜的主角,生活是无限运动的经验,一种无限地超越自身的经验。人,只要不怀疑生活有方向和目标,就不会绝望。现代人的绝望产生于世界的荒谬;他们的绝望以及对于代理神话的屈从:这种荒谬使人变成非人。当尼采宣告上帝死亡,他也宣告在我们曾经生活和我们仍然必须生活的时代里,人失去自己的灵魂,因而也失去个人的命运,变成驮畜,受到纳粹分子和今日使用纳粹手段的那些人的虐待。一匹马、一头骡和一头牛有市场价格,但是,由于一种有组织、有系统的清洗,不用破费就可以获得人这种动物,从中榨取利润,直至它枯竭而死。任何一个作家,如果他把依据上帝形象创造的、得到耶稣基督拯救和受到灵圣启示的人作为他的创作中心,按照我的观点,他就不能被认为是绝望的作家,即使他的画面始终这样忧郁。他的画面之所以忧郁,那是因为在他看来,人的本性如果不是受到腐化,也是受到伤害。不待说,一个基督教小说家不能依据田园诗叙述人类历史,因为他无须避开罪恶的秘密。但是,念念不忘罪恶也是念念不忘纯洁和童年。令我伤心的是,过于草率的批评家和读者没有认识到儿童在我的故事中占据的地位。在我的所有作品中间,有个儿童在梦想。它们含有儿童们的爱、最初的亲吻和最初的孤独,含有我所珍爱的莫扎特音乐中的一切东西。人们已经注意到我的作品中的毒蛇,但是没有注意到鸽子在不止一章中筑窝,因为在我的作品中,童年是失去的乐园,它介绍罪恶的秘密。罪恶的秘密,对待它们有两种方法。当它出现在我们之中和之外——出现在我们的个人生活、我们的激情以及渴望权力的帝国用人血书写的历史中,我们要末拒绝它,要末接受它。我一向认为,在个人的和集体的罪行之间有着密切关联;作为一个新闻作家,我只是日复一日在政治历史的恐怖中,揭示出发生在心底暗处的无形历史的有形结果。为了证实罪恶是罪恶,我们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我们头顶上的天空至今还漂浮着焚尸炉的烟雾。我们已经亲眼目睹它们吞噬千百万无辜者,甚至儿童。而历史按照同样的方式延续着。集中营制度已经在一些古老的国家中扎根,而多少世纪以来,基督曾在那里受到热爱、崇拜和侍奉。我们恐惧地注视着世界的那一部分:在那里,人们仍然享受着人的权利,人的思想仍然保持自由,但是,它正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日益缩小,犹如巴尔扎克小说中的“驴皮”。
  •     授奖词瑞典学院常务秘书安德斯•奥斯特林研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作品的学者,一开始就会获得这种印象:莫里亚克一贯致力于描绘一个明确的环境——人们能在法国地图上指出的一角。他的小说情节展开的背景,几乎总是在纪尤德省波尔多地区,或者在朗德省。前者是古老的葡萄之乡,布满大大小小的葡萄园;后者是松林和牧场之乡,寂寞的空间颤动着蝉儿的歌声,大西洋传来远方的雷鸣。这是莫里亚克的故乡。他把描绘这个独特的地区和人民,尤其是那些土地占有者,看做是自己内心的召唤;可以说,他的个人风格是严谨和无情的透彻,犹如扭转葡萄藤的控制力和从灼热的天空撒下的光线。在此意义上,这位读者遍布全球的作家,明显地、无可否认地是一个乡下人,但是,他的乡下气并不排斥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人类问题。谁要想开掘得深,他就必须首先和始终有一块他能下镐的基地。莫里亚克从小受到特别严格的管教;他是在一个强烈地受母系影响的环境中长大的,这种影响不断地对他青少年时期的敏感性发生作用。有理由相信,他后来一旦与外界接触,曾产生一种痛苦的惊骇。在此之前,他接受虔诚的教诲,从未料到罪恶支配现实达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遍及一切单调和琐碎的日常生活。他生来就是天主教徒,在天主教的气氛中长大;这种气氛成了他的精神之乡,总之,他从无必要对教会作出抉择。但是,他有几次重新审查和公开说明他的基督教立场,主要是为了探讨现实主义立场对于作家的要求能否与教会的戒律协调一致。撇开这些不可避免和无法解决的二律背反,莫里亚克作为一个作家,他利用小说阐明人类生活的一个特殊方面,其中,天主教的思想和感受,既是背景,又是要旨。因此,他的非天主教的读者,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感到自己在观看一个陌生的世界;但是,若要理解莫里亚克,人们必须记住这一事实:他不属于改变信仰的作家群,否则,对他的理解就不可能完全。他本人意识到赋予他那些根底的力量;当他探究被错误的重担压倒的人们的灵魂,考察他们的秘密意图时,那些根底允许他引证一个伟大而严厉的传统。莫里亚克如此长久和如此毫无疑义地在现代文学领域确保中心地位,以致教派的隔阂几乎已经全然无足轻重。由于他那一代许多昙花一现的作家今天几乎已被忘却,他的形象在这几年中越来越鲜明突出。就他的情况而言,名声的取得不是以迁就为代价的,因为他那忧郁和严峻的世界观很难取悦他的同代人。他始终怀抱高远的目标。他竭尽全力,坚忍不拔,在他的现实主义小说中继承诸如帕斯卡尔、拉布吕耶尔和博絮埃这样一些伟大的法国道德家的传统。对此,我们可以补充一点:他代表一种宗教灵感的倾向;这种宗教灵感,尤其在法国,一向是精神结构中的极端重要的因素。如果我可以在这里提一下作为著名新闻作家的莫里亚克,那么,为了欧洲思想的利益,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他在这一领域的工作,他对日常事件的评论,他的值得公众尊重的文学活动的这一侧面。但是,他今天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显然主要是由于他的令人钦佩的小说创作。列举这几部杰作也就够了,如《爱的荒漠》(1925)、《苔蕾丝•德斯盖鲁》(1927)及其续集《黑夜的终止》(1935)、《法利赛女人》(1941)和《蝮蛇结》(1932)。在莫里亚克的一系列小说中,充满令人难以忘却的情景、对话和紧张场面,它们的启示如此神秘和残酷。同一主题的重复可能会产生某种单调感,但是,他那敏锐的分析和真实的笔触,随同每种新的冲突,唤起同样的钦佩。莫里亚克的语言无可匹敌,简洁而富有表现力。他的散文能以暗示性的短短几行,说清楚最复杂和最困难的事情。他的最著名的作品都具有逻辑的纯正和古典式的措辞简练,令人想起拉辛的悲剧。无声的青春焦虑、罪恶的深渊及其呈现的永恒威胁,虚妄的肉体诱惑,物欲横流,自满和伪善泛滥,这些是经常出现在莫里亚克笔下的主题。不足为怪,由于他使用这样一套颜料,有些人便指责他无故丑化主题,像厌世者那样写作。而他的答复是:相反,如果一个作家以圣宠作为他的世界观基础,认为人类的最高庇护是上帝的爱,那么,他会感到自己怀着一种希望和信任的精神从事创作。我们无权怀疑这一表白的真诚,但是,在实践中,邪恶显然比清白更引起他的注意。他憎恶训诲;他不知疲倦地描绘沉溺罪恶、遭受天罚的灵魂,但是,一旦灵魂意识到自己的苦难,即将忏悔和得救,他一般就喜欢在这时拉下帷幕。这位作家将自己的见证作用限制在这种进化的否定方面,而将肯定方面全部留给未必会写小说的牧师。莫里亚克本人曾经说过,人人都可以在一种美化生活和允许我们逃避现实的文学中寻求满足,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这种文学的偏爱,不应该造成我们歧视那些以了解人类为天职的作家。惟独那些不敢正视生活、从而歪曲生活的人,才仇恨生活。真正热爱生活的人,热爱生活的原貌。他们逐一剥去生活的假面,把心交给这个最后被剥得精光的怪物。在与安德烈•纪德的一次论争中,他回到他的思想基点,断言彻底的真诚是与作家行业相联系的荣誉形式。通常,答尔丢夫被穿上宗教的服装,但是,莫里亚克肯定地告诉我们,这类人物更经常出现在那些支持唯物主义进步理论的人们中。嘲笑道德原则是容易的,但是,莫里亚克反对这种嘲笑。他曾经十分简要地宣称:“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够变得比目前更少一些罪恶。”这句简短的话语或许是个关键,能揭开莫里亚克创作中的善的秘密,忧郁的热情和微妙的失调的秘密。他纵身人类的弱点和邪恶之中,并非出于追求艺术绝技的狂热。即使在他无情地分析现实的时候,莫里亚克也始终确信,有一种超越理解的爱。他不提倡绝对;他知道它并不有效地存在于纯粹状态,因而他不以宽容的眼光看待那些自称虔诚的人。他忠于已经化为自己血肉的真理,竭力按照人物的本来面目看待他们,描写他们;这些人物将会悔恨交加,希望自己变得即使不是更好,至少更少一些罪恶。他的小说可以比作是窄口的深井,在底部能看到一泓神秘的活水在黑暗中闪烁。亲爱的先生和同事,在这供我驱使的短短时间内,我只能简略地谈论您的创作。我知道您的创作值得大加赞美;我也知道对您的创作作出充分的评价,既有一般陈述,又不忽略具体特点,是多么困难。“鉴于您在您的小说中深入刻画了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瑞典学院决定授予您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最后,我谨代表瑞典学院——你们的年高德劭的法兰西学院的妹妹,向您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并请您从国王陛下手中接受奖金。林凡 译  
  •     这部小说奠定了莫里亚克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并且获得了法兰西学士院小说大奖。小说描写了“那些因皿缘及婚姻机遇而构成家庭的人们的孤独与隔绝”,主要通过沉溺于巴黎夜生活的主人公雷蒙·库莱热恍惚的回忆,展现了他在波尔多度过的青春时期,以及他的父亲的为人和遭遇,追述了父子二人因同时热变寡妇玛丽亚·克鲁斯所发生的戏剧性冲突。通篇除了运用追叙和内心独白外,还吸收了莫里亚克十分推崇的作家普鲁斯特的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把往事和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写得哀婉动人,别开生面。为什么这么多所谓名作家,我都看不出什么好来?为什么??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1952 黄金枷 蝮蛇结 爱的荒漠
  •     暑假所读,我最喜欢的。
  •     只看了《苔蕾丝•德斯盖鲁》一篇。一般
  •     只看过爱的荒漠~就不想再继续读下去了~
  •     刚读了爱的渴望再读这个就觉得糙
  •     本书收录爱的荒漠、苔蕾丝德斯盖鲁和昔日一少年。最爱爱的荒漠,内容饱满,往昔纷纭浮现,很有法国范儿。形式上,倒叙中有倒叙,长回忆中夹有短回忆,艺术表现力精湛,娓娓道来,很舒服。像法国文艺片。爱法国的一切!
  •     且不说内容如何,选择的题材都是我最近想看的
  •     你需要什么?
  •     纠结的阅读,数次想放下。但他的言说方式,气质又吸引着我。气味相投,那些言语没有任何障碍,就可以入眼入心。可是,老人家也太过沉溺。就像是一个深度醉酒之人的倾诉,有些不胜其烦。内心的弥漫,导致物质世界的迷离,稀薄,终究算不上我理想的小说吧。
  •     燃烧的小说。。。我的焦虑也来自于我即将被排斥于转瞬即逝的青年一代之外了。
  •     生命的绵延不断,然而无法摆脱的是永恒不变的寂寞
  •     我发誓我绝对读完了这几个小说,就是现在半点内容都想不起。。。
  •     莫里亚克。喜欢前两个故事。读来具有深深的回味。
  •     好不容易在文院资料室找到这本书,《爱的荒漠》成为三岛由纪夫写作《爱的饥渴》的致敬项目,但我更有感于《昔日一少年》。
  •     桂裕芳老师的译本值得信赖
  •     总感觉,爱的荒漠仅仅这一篇来说,深度有点欠缺,大多是零散式的感悟。
  •     莫里亚克让我见识到了陀氏之外另一种心理分析。
  •     爱的荒漠是什么,是对方形象在爱中的偏差。莫里亚克在其中深入探讨了爱情和命运的联系,没有任何爱情能够掠过我们的命运而不促使它永远定型。而此时我们的爱的人是我们的作品,我们无法认识。在爱中要的是什么,就是能跨越两个人中间间隔的拥抱,即两个人灵魂的互通,而不存在爱的荒漠。
  •     爱的荒漠1925
  •     敏锐
  •     可繁殖的知识量,思考的频次。李小龙说:不怕一个人会100种功夫,只怕一个人把一个招式练100遍。练100种功夫只能浅尝辄止,不能实战。把一招练100遍往往可以一招致命。
  •     特别好看。
  •     “具有逻辑的纯正和古典式的措辞简练“,婉转、晦涩的细致情绪, 古典,深沉的。
  •     两个主题:除了钟爱的有着荒原般辽阔额头的女人,还有荒原——土地,捆绑于土地上的财富,罪恶,这基本贯穿了莫里亚克的写作。《昔日一少年》稍弱,弱在结尾,这在其他篇目《黑天使》《蛇结》中也存在。“觉悟”与“救赎”确实是挑战,且很容易程序化。就像那句话说的:在不是天主教徒的读者看来,这就像是异域景观。
  •     《母亲大人》才是他的杰作。
  •     非常非常喜欢的作家,但是被人提起不多,很奇怪
  •     莫里亚克真有才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