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营销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111539044
作者:秋叶,秦阳,陈慧敏
页数:258页

作者简介

互联网正从“物以类聚”,走向“人以群分”的时代。
秋叶等人的“社群营销”,并非单纯靠社群卖东西,而是建立一种去中心化的、自行运转的生态。让“同好”们形成紧密的联系,创造出海量营销机会。
主要内容:
【从0到1】回归本源:再论,什么是社群?精准定位:5W1H梳理社群目标建群实践:走好关键的四步【从小到大】步步为营:避开扩张的五大陷阱团结协作:打造高效运营团队人气至上:保持社群活跃度打通线下:打造落地核心团队【社群经济】关键抉择:免费社群与付费社群变现实操:社群营销的七种战术未来之路:通往社群的新阶段

书籍目录

再版前言
前言 这本书没有水分,很干
第一章 什么是社群 / 1
1.1 社群运营之惑 / 3
1.1.1 人性中的社交连接需求 / 4
1.1.2 随着互联网连接方式进化的营销方式 / 4
1.1.3 “三个月”亲密关系魔咒 / 5
1.1.4 建群只是手段,不是解决方案 / 8
1.1.5 关于“社群经济”的探讨 / 9
1.2 社群的五大构成元素 / 12
1.2.1 同好 / 13
1.2.2 结构 / 14
1.2.3 输出 / 15
1.2.4 运营 / 16
1.2.5 复制 / 17
1.3 用ISOOC 模型评估社群的质量 / 19
1.3.1 罗辑思维 / 19
1.3.2 秋叶PPT / 22
1.3.3 新生大学 / 25
1.3.4 十点读书会 / 28
第二章 从0 到1 社群的诞生 / 33
2.1 用5W1H 方法梳理你的社群运营目标 / 35
2.1.1 【Why】为什么要建立社群 / 35
2.1.2 【What】这个社群能带来什么价值 / 38
2.1.3 【Where】在哪里建社群 / 41
2.1.4 【Who】社群里面应该有哪些人 / 45
2.1.5 【When】什么时候开始建,计划运营多久 / 49
2.1.6 【How】建立了社群,你准备怎样变现 / 51
2.2 如何从0 到1 构建你的第一个社群 / 55
2.2.1 【同好】落实你的社群价值观 / 55
2.2.2 【结构】形成你的社群规则 / 64
2.2.3 【运营】吸收第一批种子用户 / 77
2.2.4 【输出】形成社群输出推广矩阵 / 80
第三章 从小社群到大社群 / 87
3.1 什么时候就可以开始做规模了 / 89
3.1.1 是否已经做好扩大运营的准备 / 89
3.1.2 是否已经形成了亚文化 / 90
3.2 从小社群到大社群会遇到哪些坑 / 91
3.2.1 失焦 / 91
3.2.2 无首 / 92
3.2.3 暴政 / 93
3.2.4 无聊 / 94
3.2.5 蒸发 / 94
3.3 如何打造线上高效运营团队 / 95
3.3.1 中心化管理VS 去中心化管理 / 95
3.3.2 如何构建线上运营团队的组织架构 / 99
3.3.3 线上团队如何有效沟通 / 101
3.3.4 如何发现值得培养的社群运营新人 / 111
3.3.5 如何培养社群运营新人 / 114
3.3.6 如何吸引各种优秀人才加入团队 / 120
3.3.7 社群核心团队成员流失的原因 / 125
3.3.8 如何留住社群核心成员 / 126
3.3.9 社群运营KPI 该如何设置 / 130
3.4 如何保持社群活跃度 / 133
3.4.1 如何评估一个社群的质量 / 133
3.4.2 社群一定要保持那么高的活跃度吗 / 139
3.4.3 如何做一场高质量的在线群分享 / 141
3.4.4 产品化:围绕产品建设活跃社群更容易成功 / 150
3.4.5 亚文化:打造群内专用表情包 / 152
3.4.6 线下化:创造面对面的接触 / 153
3.4.7 品牌化:要让社群的活动持续运营形成品牌 / 155
3.5 打造落地核心团队 / 156
3.5.1 为什么要发展线下 / 156
3.5.2 初期如何找到合适的线下负责人 / 158
3.5.3 如何组建落地核心团队 / 159
3.5.4 如何为线下团队提供支持 / 161
3.5.5 如何邀请大咖嘉宾来社群分享 / 164
3.5.6 如何让大咖愿意多次合作 / 167
3.5.7 寻找线下场地的四种攻略 / 170
3.5.8 如何举办一场线下沙龙活动 / 173
3.5.9 线下沙龙活动团队常见分工配置 / 181
3.5.10 如何打造社群人才储备梯队 / 182
3.5.11 复制活动经验到更多城市 / 184
3.5.12 务必重视社群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 187
3.5.13 把线下内容作为线上传播的引爆点 / 189
第四章 从社群到社群经济 / 193
4.1 从兴趣社群到商业社群要突破的关键瓶颈 / 195
4.2 社群可视化 / 197
4.3 付费社群应该如何运营 / 202
4.3.1 免费社群与付费社群的利弊 / 202
4.3.2 付费社群有哪些激励付费的收费方式 / 204
4.4 社群营销的七种战术 / 206
4.4.1 头狼战术 / 206
4.4.2 蚂蚁战术 / 212
4.4.3 攻城战术 / 216
4.4.4 悬赏战术 / 220
4.4.5 诱饵战术 / 232
4.4.6 定点战术 / 233
4.4.7 降维战术 / 236
4.5 社群经济的未来之路通向何方 / 238
4.5.1 信任效应 / 241
4.5.2 连接效应 / 242
4.5.3 标签效应 / 245
4.5.4 口碑效应 / 246
4.5.5 羊群效应 / 246
第五章 常用社群管理工具 / 249
5.1 内容发布平台 / 251
5.2 社交分享平台 / 251
5.3 社群表单工具 / 255
后记 / 257

内容概要

@秋叶(张志)
秋叶,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中欧商学院私享会导师,网易云课堂在线教育受欢迎课程开发者。
@秦阳(老秦)
秦阳,新媒体专家、PPT达人、畅销书作者,已出版过《如何打造超级IP》《说服力3》等书籍。现任秋叶PPT团队营销总监,目前其团队所运营的秋叶系列课程付费人数已超过5万人。
@三月巢北(陈慧敏)
社群BetterMe大本营创始人。BetterMe大本营是以“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为理念的互联网学习社群,成立三个月即发展为全国性社群,运营团队超过百人,受到媒体广泛报道。


 社群营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5条)

  •     看完《社群营销2》之后,只想说一句:这本书很干,没有水分。第一次读一本方法类的书会产生这样的共鸣,很多时候方法类的书每次看都:“哇!这个我怎么没想到。”、“这个他们怎么能做到的呢?我也照着做了,为什么差距那么大?”......但是读完《社群营销2》这本书反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社群就该这样玩!亲测有效!其实很早之前写过关于BM的文章,一路见证BetterMe大本营从刚开始到现在,也从普通的群成员到管理人员,从小组成员到城市营营长,可以说快一年的时间,我成长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从第一次邀请嘉宾做线上分享,第一次建立主题营做营长,第一次办线下活动......太多太多的第一次,可以说我和BM一起长大。看完这本书,很多回忆一涌而出,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办杭州营的线下活动,我还记得是3月27日。那时候老秦从苏州参加完TEDx来杭州,知道后就立刻和老秦约了分享时间。其实我能说从活动的预热时间才3天吗?而且我们安排的时间是在周日的晚上,这个时间的话还是比较尴尬的,很多人周一要上班,周日晚上出来参加活动的很少。但是我们这次报名人数远远超过预期,原定30人的分享,报名超过了50多。中间确定场地、活动流程以及工作人员都还是比较顺利的,虽然大家之前没有见过面,但是在线上已经聊得很嗨了,而且场地是很早之前就跑了很多地方看过的,确定了之后立即和老板娘预约了,还好一切都来得及。这次活动虽然比较仓促,但是也受到了很多好评。之后的复盘总结有以下几个原因:1、老秦长得帅讲的又好!2、BM杭州营群成员+老秦的秦友团+秋大团队的朋友圈。通知一出,很多人立刻就报名了,一些人是在线上聊得很好,希望面基的,也有一些人是为了老秦来的,当然大家都是为了学习干货!(这一点可以和大叔在书里说到的社群矩阵有关系。BM社群+秦友团+秋叶团队)3、推文一出全体转发,引起朋友圈效应。那时候我的朋友圈基本上是被这条刷屏的,很多同学也都帮忙转了。因为在杭的同学、朋友帮转的话,有效度更高。4、活动流程直接复制了广州营的活动流程,广州营营长美人做的活动流程非常具体,让我这个从来没办过线下活动的小白也能直接上手,说明这种活动经验是可以直接复制的,而且也为之后其他城市营开营做了很多铺垫。(在此再次感谢我们的美人营长~)5、线下工作人员很给力。虽然大家线下还没见过,但是在线上已经很有共鸣了,恨不得快面基,而且大家都很有责任心,自觉领任务,担责任,满满都是爱~从线上到线下,不止要投入时间精力,更需要投入体力,办一次线下活动其实真的没那么容易,但是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当然也不难啦!在这本书里,敏妈(BM创始人陈慧敏)把如何举办线下活动以及如何打造落地核心团队的很多内容都写出来了,大家可以直接借鉴~我们就是那么有底气。武汉营营长付月的工作手册是我看着她做的,为了办武汉营开营活动,她基本上都是通宵。还记得我在武汉的三天都没出去玩,也一直在帮着做这个,凌晨一点的时候,老秦还和我们在对接流程,仔细到哪个点做什么,哪些槽点可以用......我怀疑网黑是不是处女座。不过付出是有回报的,武汉营的开营活动很成功,而且武汉营的经验在之后其他城市营新营建立的时候也直接引用了,听说谁用谁知道~不久之前听一个小伙伴说她报了一个线上课程关于如何运营社群的,收费是499。听到之后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为什么那么贵?运营社群还需要开课吗?看大叔的《社群营销》就好啦!而且她身边有我们呀,怎么说也是玩了好几个社群的,之前也对比了很多社群的优劣和玩法,该懂的也都懂了。然后和她简单说了一下,她立刻就去退课了,我们的经验还是很有效的。近一年的锻炼让我们真的学到了很多。另外,真的是不懂的人总觉得别人怎么这么厉害,做这么好,如果你也参与其中,你会发现一切都那么简单。现在大叔、老秦和敏妈把关于社群的方方面面都写出来了,可以说是一本实操手册,如果你想建立自己的社群,完全可以照着做嘛!比你参加那个499的课程好太多了!不过现在的社群也越来越多,大家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不知道未来的发展会不会是整合?在杭州这边,我们有把杭州知名的社群负责人加在一起,但是还没有进行资源整合,这一块还是存在很大困惑的。大家的定位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也有可以融合的地方吧,还在探索中~最后呢,强烈推荐一下这本书,很干的实操手册,如果你想做自己的社群,请仔细参照书中写的一步步做,那你一定可以哒,亲测有效!(回头看看,原来自己也做了这么多事,也学了那么多。一步一个脚印,时间看得见。)
  •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呢?想通过加入一个社群,寻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链接到更大的世界,看到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刚进入时大家热闹的灌水,一会不看几千条信息,光爬楼看消息都够有意思。看的时间一久,似乎就没有想爬楼的想法了;设置了屏蔽,再过段时间进去看,除了抢红包,打广告,大家没有其他的沟通了,再后来,这个群对你来说可有可无,所以就退掉了。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触呢?做为社群的缔造者,感觉自己尽心尽力的做事,社群的运营者也深度的参与,大家都想着怎么变现;咦,为什么一提到钱,大部分的人都离开了呢?为什么一提到钱,连核心的骨干也感觉呆不下去了呢?做为传统行业的经营者,很想通过互联网的风潮带来更多的流量,推广更多的产品,带来销售额的突破与提升;可是为什么一到卖产品,大家就反抗情绪特别严重呢?百思不得其解?完全不得章法?那,你知道什么是社群吗?你觉得做一个社群,需要些什么呢?你觉得是不是非要建一个社群才能满足你的需求呢?秋叶大叔,秦阳,陈慧敏写的这本《社群营销-方法、技巧与实践》会带给你答案。读完这本书,运营好社群不再是梦想,已经在运营的社群会实现突破与飞跃。一、99%的社群都是伪社群!?!首先,我们需要先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社群?从本质上讲,社群是人性中的社交连接需求。社群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更新而进化的一种营销的方式及手段。想要销售额再增加20%?想要找到更多的同好?想要在社群里一展身手?不要着急。先弄懂概念再说。那你能回答刚才的提问吗?为什么说99%的社群都是伪社群呢?不是拉几个人聊个天灌个水就是社群,没有长期可交流的话题。二、99%的分享都是独角戏构成社群有五大元素,你具备了吗?(ISOOC模型)-同好-结构-输出-运营-复制听着似乎并不太清晰,举一个例子来做的分析:我曾经参与运营的某社群,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退出,借以此机会复盘,看到底是哪里出现问题。某依托于精神领袖创办的本地女性读书会。我作为读书爱好者参与进去。经过积极主动的提建议,进入管理团队,参与社群运营。具体的细节与书中第三章的实战方法所描述的大概类似,暂不做展开。同好(1.7)社群的成型源自某精神领袖以及他所提倡的理念。进入社群(当时的承载方式为QQ群)大家都是基于对于精神领袖的认同,了解加入的。随着活动的开展等,人数不断扩大(QQ群一度达到500人),很多三观相似的人也加入进来。组织活动,热闹的在群里灌水、讨论、激发新的观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1.7分是基于当时我在读书会里作为运营者也作为深度参与者的评价,含一定的主观色彩。结构(1.3)读书会因为人数的激增,曾经删除过一批长久潜水不冒泡,且未按要求修改群名片的人。后期再加进来的人,需要按照群规先做自我介绍,修改群名片等操作。核心一些的成员,则加入了一个相对来说,环境更开放的小群。在群规中,对于一些行为,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要求,或者形成要求之后,经过一些时间或者人员的更替,并没有很好的遵守(比如,上班时间不聊天,不能发红包,不能打广告等)输出(1)在输出上(不管是线下的活动还是线上的讨论),没有形成体系,没有鼓励大家做输出,一般就是想到什么话题聊什么话题,有新的新闻点,扔到群里进行讨论,并没有组织复盘,做系统的输出,同时也没有组织一些有成效的黏性活动,比如共同阅读,打卡激励等。而且在聊天讨论时,没有边界与话事人,导致有几次的讨论,因为聊天者的观点差异,有一些情绪的波动。看似群里热闹,其实只是几个人在聊天灌水而已,大家打开看后没有有价值的话题与收获,慢慢就屏蔽掉了。运营(1.5)仪式感:新人进群后,首先按照要求,先改群名片,因是本地社群,大家可以有效且迅速的得到有效的链接(同行业同职业同区域等)。参与感:对于新人的加群有欢迎仪式(刷屏搞笑,是为破冰)组织感:平均一个月(最多时两个周)举行一次线下活动,有读书分享,换书会,徒步活动,丰富有趣有料。归属感:在参与活动时,有徽章,有旗帜,结束时鼓励拍照分享朋友圈。综上,我个人认为,读书会在运营方面,可打分1.5。复制(1)由于是本地的读书会,并没有太多可复制的资源。作为运营者,我从中吸收了经验当然也走了很多弯路,现在运用到当下的社群中,并可以分享给他人。从我个人的角度分析,有经验的复制。而从社群角度来看,基于标签式与精神领袖的号召力,在当地重新办一个类同的读书会,可复制能力很弱。在全国范围来看,这个可复制性可打1分。大家基于同样的爱好兴趣价值观来到社群,并有效与之联接。综上,我曾经参与运营的读书会,是一个在运营上有温度,需要提升组织结构与输出能力的读书会。基于我对他的感情,给它做的ISOOC分析分数是:6.5分。现在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为什么99%分享都是独角戏呢?基于社群四感的运营角度分析,没有可持续的输出,大家的观点不能有效的产生碰撞,没有火花,没有回应,如同在深海中扔进的小石子,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个人的独角戏。三、99%的群规都是假群规使用5W1H的方法来梳理你的社群运营目标。当目标清晰了,群规即变成可落地的方式来被他人采纳与接受。WHY:为什么要建立社群WHAT:你能给社群带来什么价值?是基于能力才能构建,而非出自热情或者愿景。WHERE:在哪里建社群?QQ群,微信群WHO:社群里应该有哪些人?创建者管理者参与者开拓者分化者合作者付费者WHEN:什么时候开始建,计划运营多久?四、99%的想法都是不落地很多人开始做社群时,是基于兴趣爱好,并没有长久的规划。这本书里讲了太多一步步的可实行的操作方法来教你如何将社群的思路落地成一场场活动。五、99%的结局都是无变现如何从小群变成大群?如何引导他人付费呢?1,有专业能力打底2,你要喜欢这个人3,传达概念:真爱要付费(不断暗示)培养信任感,快乐专业美好形成有质量的消费在这样的社群里,拓宽自己的眼界视野,分享的内容让人感觉有很大的世界,提供多元化信息的可能性,分享大家互相交流勾搭。不再累述,用秦阳的一张脑图来示意本书的结构。最后,我只想由衷的评价一句:这本书没有水分,很干。
  •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社群营销二》一如既往的干货,下午花时间读完了整本书,第二版更具实操性,BetterMe大本营的从0到1,更具有借鉴性。整本书从建立群、维护群到群变现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可以帮我们避免在社群运营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坑,诚意推荐!!书中着重强调了一个社群产品化的重要性,想知道为什么的话,可以去看看这本书,相信会找到你的答案。
  •     这本书不仅系统拆解了社群的形成,社群的定义和评价标准,你如何组建一个社群,如何从0-1再从1到万,还讲到了很多知识结构。能否从本书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要看自己阅读时所带着的问题。从这本书我看到了团队管理和人员培养,看到了制度化和标准化,看到了职业化与社会化的融合……这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也许我们都无法做到一口气读完,因为实在太过于干货,总是得喝点水来补充体力再接着阅读吗。
  •     从0到1和从1到N,每一步都不是看上去那么容易。
  •     实用,可操作。
  •     亲眼见证了Better Me从第一天建立到现在的一步步扩大,也见证了社群营销2这本书的诞生,好奇妙的感觉~这个时代,不给自己一个机会,永远没法进步。有想法并没有什么用,行动才是关键!
  •     除了方法论之外,也爆了娱乐圈的小部分内幕,
  •     完全对得起书名,手把手教你怎么建立社群,怎么去玩儿,还有大量案例,不信你看不懂~~
  •     有点意思,迅速了解什么是社群,目前有什么热门社群。但有些分析流于表面,明显是涉世未深的人所写。对秋叶社群和十点读书盲目乐观,对新生大学的描述是网上内容照抄,对得到的分析更旧。
  •     一本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书,里面用案例来教你一步步来从0到1,从1-10的发展社群,给人很大的启发。
  •     这本书里是三位作者对于社群的干货总结,你关于社群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在此书中找到解答,而且此次再版,增添了几个新的案例,也让本书中的内容不落后于现实。如果你有意或正在运营社群,那么此书应该是你必读书目之一。
  •     组织比较乱,有深入见解
  •     玩转社群全靠它!!!干而不腻易操作!!!
  •     这本书很干,没有水分哦!一本书带你玩转社群,真的很良心,什么都说出来了。
  •     几个社群营销者的经验总结,内容结构也挺好的,指导书。
  •     是对社群认识和组建,运营非常有指导价值的书,很值得一读。读完也很有收获。
  •     读了这本书,对社群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大家都是这么玩儿的啊~~ 满满的都是干货,足见作者的诚意~ 从0到1,看了书之后感觉按照书上的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具清晰~ 墙裂推荐~
  •     还不错,给网络小白恶补一下~ 浅显易懂,可操作性强。拓展了思维,还介绍了一些新工具,试了一下,有的真不错哦。虽然仅是根据一个网络社群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作为扫盲书够了…… 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社群大有可为!
  •     秋叶参与的书,自然是买买买。这本书非常“干”,有大量的理论和生动案例(作者们亲历)。问题是我不做这方面,也没有要做的意图,再加上个人本身就不是擅长做这一类的(明明是借口),所以只是大致过了一遍,了解了一下他们做社群的思路(←也是3星来源,主观很大的)。如果有人做社群的,这将成为极好的参考书。
  •     这本书是最真实的案例,也是最毫无保留的社群营销实操。你还只是拉了个群?那你真的不要错过本书,让社群营销实践变得更加简单。在better me社群收获良多,原来成长真的可以这么多人陪伴!
  •     强势安利,拥有一手经验,深耕在社群化大潮一线的三位作者,有的是被实践经验过的理论,两者相互对照,在运营中不断修缮迭代,形成文字,化作原力,非常棒的一次阅读,对社群这个新事物感兴趣的值得深度阅读。
  •     非常棒
  •     满满的干货,受益匪浅!
  •     估计这本又是凑单买的。不过还真是术业有专攻啊,玩个微信也有这么多门道,挺有意思的
  •     干货满满的书,在BM这样高质量的社群成长了很多,感恩~
  •     秋叶大叔在本书的前言标题是《这本书没有水分,很干》,等我看完这本书回头再看回前言,不得不赞同:这本书真的很干,没有水分!
  •     全书的重点就是首章五要点 同好 结构 输出 运营 复制。内容有点重复拖沓。个人认为自我推销意识极强 似乎有点一家之言 希望能了解更多种社群运营方式。 千万别以为社群是什么很高级的东西 它可以是社团 可以是团队等等
  •     社群营销
  •     内容无法匹配这么大的标题,充其量只能是“互联网学习型社群营销”吧。这部分还算有诚意。 但作者对自己的营销方法总结却又不准透彻
  •     很实战,细致到连怎么取群昵称都替你想好了。现在,我就差发现一个大商机了。
  •     从BetterMe社群,秋叶大叔的网易云公开课看过来的。觉得他们都是很用心,脚踏实地做实事儿的人。写的书也一定会用心,有干货还有满满诚意。毕竟现在在互联网,社群大热的先锋人物,是会爱惜自己的羽毛。
  •     来自有真正成功社群运营经验的人的干货。
  •     术的层面确实有较多的描述,道层面还可以继续提炼。好书!
  •     和第一版相比,收获不多。且排版的体验实在是差,三级标题的字号小于正文,且行间距相同,找起来真心痛苦。
  •     可能是目前对社群运营最全的解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