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的故乡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62489963
作者:王小帅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先锋导演王小帅的私人笔记,无故乡时代的故乡情结,献给所有回不去故乡的人们。
苏童、杜琪峰、刘小东、高圆圆推荐珍藏
█ 编辑推荐
★ 柏林银熊奖、戛纳评审团奖得主王小帅的“三线”记忆
★ 《青红》《我11》《闯入者》创作背后的真实故事
◆模糊的回忆、幸存的老照片、儿时的画 、家书、剧照、几经手改的文稿,订成一本私人笔记。
◆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迁徙流变,勾画出一代人的集体遭遇:一群没有 故乡的人仅以留存的记忆碎片。
█ 媒体评论与名人推荐
他用电影的方式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带给未来以无穷希望。
——美国《商业周刊》“亚洲之星”称号授予评语
作为1990年代出现的大陆新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王小帅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法国世界报》
王小帅透过镜头,描绘人在不同地域间的移动流离,从乡村到城市、自中国到西方,显现出他对中国社会变迁改貌的厚实观察。”
——第14届台北电影节
我看过这部电影《十七岁的单车》并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我想他的确受到了《温别尔托·D》的一些影响。我觉得巴赞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理论,他们对于长镜头的倡导,帮中国导演挣脱了社会主义文化所倡导的那些美学作品,《十七岁的单车》就是其中之一。
——达德利·安德鲁(美国影评人)
尽管该片情节缓慢,但却让人始终全神贯注。导演王小帅将会让自己的导演之路更加开阔,因为这部影片证明,他是一个让任何人都能信任的导演。”
——雷·本内(戛纳影评人)
█ 内容简介
导演王小帅一直说不清自己是哪里人。在上海出生4个月后,他跟随父母来到贵阳“支援三线”,13岁因父亲工作调动迁到武汉,15岁考上央美附中来到北京,23岁北影毕业后分配到福建,两年后无片可拍的他逃离体制,开始他的“北漂”和独立电影创作生涯。
从《青红》到《我11》、《闯入者》,他一遍遍在光影中回望他的童年所在地贵阳,作为一个“三线子弟”,他对讲述和发现这段历史有着无法释怀的责任感。
但这本《薄薄的故乡》却无关宏观历史。这本书中的文字、无意中幸存下来的老照片、儿时的素描、父母的家书等,装订而成的,是一个无故乡的人的精神故乡,是一个四口之家颠沛流离的命运。与其说它是在向读者讲述,不如说它是作者的私人笔记——在撰写整理这本笔记的过程中,他让自己沉浸到往事中,他发现自己不免絮叨,更加发现回忆的不可靠;他意外地找到以为早已丢失的照片和画,惊喜地知晓了一直好奇的谜底。
现在这本笔记已经完成,如一部最终剪辑而成影片,不再私有。

书籍目录


镜中无光
湖边青年
城域边缘
电影中的乡愁
父亲
母亲
信件、日记、剧本
附录:王小帅父母回忆“三线”

内容概要

中国独立电影先锋导演。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导演之一。
生于1966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26岁的王小帅自编自导了他的首部长片《冬春的日子》(1993年),该片成为中国独立电影开篇作之一,并于次年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此后,王小帅凭借其强烈的个人色彩与人文关怀、坚持不懈的独立创作精神,成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中享誉国际的标签式人物。2001年,他凭借《十七岁的单车》斩获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银熊奖。2005年,电影《青红》又令他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的获得者,该片也首次把“三线建设”带入观众视野。近年来,他相继导演了电影《左右》、《日照重庆》、《我11》,并于2010年获得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一直到最新作品《闯入者》,王小帅仍坚持不走随波逐流的创作路线,在保持一脉相承的创作风格的同时,一方面力求电影语言的创新,另一方面敏锐捕捉时代脉搏。
2014年,新作《闯入者》作为唯一一部华语影片入围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王小帅也因此成就了第六代导演中的首位“大满贯”。


 薄薄的故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王小帅在一席上的演讲,题目是“闯入他乡的人”,这不免引起我这个长期异乡人的某些共鸣。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发现了这本书,除了依然有共鸣的书名外,我还因为此书的颜值而将它入手(没错,这个看脸的社会就是如此残酷,连书都要靠脸搏出位了)。要知道,我已经八百年没在书店买书了(*/ω\*)。先来聊聊此书的颜值。当我因为书名捧起这本书,碰到封面那一层硫磺纸时,内心某处突然就被触动了,这一层半透明的纸,掀开时能听到一阵清脆,似乎就在暗示着书中所要诉说的,关于故乡的记忆,模糊又脆弱。书的封面有两层,它们可以独立存在,又能在融合中创造小心机。硫磺纸上的一条条黑线,看似装饰线,其实是一条条删除线。删除了第二封面对应文字后,呈现出的是导演更为简练的,对故乡的解读,这也是第一层封面使用半透明纸的另一个原因。翻阅内页,你会发现里面有许多涂抹的痕迹,以及导演的手记。内文版式的设计抛开了传统的单一死板的样式,将印刷字体与手记相结合,更突出了这本书的核心——它是一本回忆录。回忆不会是完美的,难免有偏差,难免会遗漏,用这样的形式展现一个人的记忆,带给读者一种真实的体验,仿佛作者就在你面前,絮叨他的往事。按照本书设计者孙晓曦的话来说,它是作者一个二次编辑的过程。如果留心观察,书的页眉设计也颇有特色。若对电影了解的人,也许能看出,这样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电影开始时那些向上无限循环滚动的数字。孙晓曦认为,这样的设计,也更加符合导演的身份。当然这样的内页设计也可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困扰。由于章节内的段落并没有明显的区分,一些插图随机分布在文章中间。有时候你看完有配文的插图页再看下一页正文时,经常会忘记前面讲到哪了……这个,大家就自行克服吧┑( ̄Д  ̄)┍看完书的脸,咱再来走走心。在阅读完整本书之后,我发现,书的内容其实与我先前预想的略有不同。本以为会较多地提到因为“故乡情薄”而衍生的感伤情怀,但它并没有。也许是因为,导演的异乡比较彻底,在他的生命里似乎不存在一个具象的“故乡”,反而成长过程中“流浪”的每一处,都成为了他“薄薄的故乡”。书的内容,是导演目前为止人生的回忆录,颠沛流离的异乡生活,使他一直无法在某个地方成功获得“归属感”。从上海到贵阳,到武汉,到北京,再到福州,这一切经历缘于大环境的驱使。他许很希望落脚于某处做一个安静的美导演,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当时的他只能听从时代的召唤,直到那次“离经叛道”地逃离福州,回到北京,开启人生新篇章。书里有一章,叫“电影里的乡愁”,里面讲述了生命三部曲——《青红》、《我11》、《闯入者》的创作过程和解读。在他最小的时候,因为某个计划他被迫开始没有故乡的人生,而在那一个三线城市里,当时曾命运与共的一些人就一直生活在了那里,手里同样握着“薄薄的故乡”。也许,这也是他执着于拍有关三线城市电影的一个原因吧。另外,本书内容的珍贵之处在于,里面有许多导演的照片资料、图画作品(包括他给父亲的肖像,他按照回忆画出的童年生活场景等),还有当时与父母、好友的信件往来、日记、剧本……这些翻箱倒柜出来的宝贝用实拍印刷的方式呈现在书里,让大家看到一份真切、诚挚的回忆。诚如导演所说,现在人们的故乡感已经越来越淡了,更多故乡的意味都只能在记忆中去寻找,保存记忆其实就是在保存精神上的故乡。因此,你可以失去故乡,但不可以失去记忆。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记忆回到故乡,无论你身在何时,何处。更多内容请参见“都好”公众平台(ID:everythingallk)~
  •     家人在哪儿,哪里就是故乡——评《薄薄的故乡》/By Rene-summer曾经我就想过一个问题,我是河北人,老公是湖北人,如果我有孩子了,孩子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那么孩子的故乡该是哪里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很纠结,直到我看到了王小帅的《薄薄的故乡》,我心中的谜团才解开,原来故乡就是少年时那段抹不去的记忆。《薄薄的故乡》是先锋导演王小帅的私人笔记,是一种无故乡时代的故乡情结,是献给所有回不去故乡的人们。这本书很是特别,随手涂改的文字,空白地方的批注,无意中幸存下来的老照片、儿时的素描、父母的家书等。这是一个无故乡的人的精神故乡,是一个四口之家颠沛流离的命运。这本书与其说是在讲述故乡,不如说是王小帅在回忆过去。《镜中无光》是写在贵阳的生活。记忆中一群孩子们在山上采摘板栗、戏逗蜻蜓玩耍,门前的小河里抓鱼,偷翻坐在一起一伏的车架后面,这些都是儿时最美好的记忆。说到贵阳,自然提到贵阳的美食,王小帅最喜欢的油饼和牛肉粉。香香的油饼,吸足了锅里的油,里面是葱花、肉末还混杂着切成小丁的粉条的馅儿。牛肉粉是一视同仁的,几片牛肉,提前加好的辣椒,不管你能不能吃辣。这让我想起了那句俗话,“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贵州人辣不怕。” 由此看来,贵州人辣不怕的传闻还真是如此。这一篇章用了颇多的文字,乃至于他拍了三部电影还没有说完,他的童年,他最深刻的一段记忆。《湖边青年》是写在武汉的生活。当时他们家住在南望山,三面被东湖环绕。初来武汉的不适,让一个外乡客在陌生城市找不到归属感,但能听懂的武汉话,和一直在说的贵阳话竟然有些相近的地方,这是完全不同于上海话的语言,让王小帅完全没有了陌生感。这让我想起了我第一次到武汉的时候,把风光村听成了中关村,语言上差异也曾让我一度想离开武汉,放弃求学之路。《城域边缘》是写在福建的生活。当时的王小帅电影学院已经毕业,被分配到了福建电影制片厂。又一次的别离,很可能是永远的离开这个城市。三天三夜的火车,从北京到福州,漫长的旅途,仿佛没有尽头。那段日子,是他最苦闷的时候,从最初的招待所里的铁床还有发霉的墙,到后来住到厂里宿舍,无事可做的时候,吃喝占了绝大多数,过着结结实实的福建人生活。但后来厂领导的一句话,“现在的大学生还年轻,要想独立工作恐怕还要锻炼五年”,这句话成了激发王小帅北漂的动力。想想我工作之初,领导也说过类似的话,要真正做业务,至少需要三五年,现在想想也只能呵呵了。上海出生,贵阳长大,随母亲到武汉,求学在北京,工作在福建,最后又北漂,不得不说,王小帅在很多城市生活过,确实说不上故乡是哪里。像这样的例子,随着工作变动频繁,以后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故乡在哪里,但无论如何,只要家人在哪儿,哪里就是故乡。
  •     其实我都不怎么看书的..最近偶然去了一次图书馆竟然有了看书的行为..也好。之前看不下去一直,闲置这样也不错呢感觉很写实。贵阳和武汉那两部分看得很认真,也许是因为贵阳的露天电影,上学路上坐在马拉车上一颠一颠那些情节像我小时候,武汉的南望山是我经常路过的地方吧!父亲和母亲的那两段就是那个年代的缩影,看着那些黑白照片不禁想到了家里爸爸妈妈黑白照片里面那青春洋溢的脸庞。父亲那一章让孩子记路的细节感觉很写实,这些是生活中确实存在但是大家都不以为意的事情。母亲那一章振臂高呼类似红卫兵运动的情节,我的妈妈也对我讲过。书的版面也很有特点,笔记的形式。2015年11月26日00:59:59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朋友推荐我看的。这本书特别有设计感。书中的内容也让人唏嘘,透过王小帅一家的起起伏伏,三线建设这段尘封的历史在我脑海里有了模糊的印象。
  •     很亲切的类似物回忆录的书物,特别是武汉部分,倍感家乡亲切。版面字体等设计都很特别,让人更有共鸣了。
  •     导演的心路历程,电影作品的跋
  •     有故事、有情怀、对生活有深刻体会的导演拍出来的作品都不会差。(装帧好丑,我到底看的是书还是草稿纸哇-_-||)
  •     真实真挚真切。我们都一样,漂泊着故乡也是薄薄的。
  •     没有故乡的人写的故乡的书
  •     边看边哭
  •     铅字,笔记和涂黑存在于一张纸上,和闯入者中“现在”中层累“过去”的手法是一样的。只是父亲和母亲两个章节中不少内容和前面重复了,是拓写
  •     回想着自己义无反顾地奔向中国地图上最偏远的那个省份,那个之前几乎没在意过的城市,以为电影的大门会为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敞开,而现实是,你几乎用生命跟自己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如今没人能够拯救你了,学校跟你的关系结束了,朋友也都一样年轻迷茫,这天下只剩这么一个幼稚无知的大傻子了。在那个深夜,我咒骂着自己的愚蠢。但这不是最后,生命和世界都还没有结束,明天天还会亮,你还要离开这个旅店,在街上寻找下一个可能免费的床铺,你必须做点什么!我是干什么的?我想干什么?
  •     冬春的日子,刘小东,喻红。解禁。同学娄烨。打四星是给舒服的装帧和无处不在的手写体。
  •     薄薄的书皮 薄薄的故乡 到底是人造就历史还是历史塑造人呢?说不清楚。
  •     记忆
  •     我们都是没有故乡的人…
  •     三线。父母。时代
  •     帅哥
  •     很多地方感同身受
  •     那么多手写批注。不得不说,作家王小帅也是那么厉害。三线建设始终贯穿王小帅的作品中,无论是电影还是自传。电影足够精彩,自传更让人刮目相看。
  •     比贾樟柯浅了一点,然而回忆很有味道。
  •     百分之七十是冲设计买的 了解了一个被忽视的历史事件 错别字不少 还需要多校对
  •     据说是年度最美的图书,封面和内页设计都很别致。适度的留白,又勾引起读者说话的欲望。故乡,是个年轻时想逃离,临老了又想归去的地方。现代人的痛楚是,并没有一个故乡可以等你回去。天翻地覆的时代,被撕扯的人,痛感是剧烈的,那点过去的温情,是否足以疗愈?
  •     总结而言这本书是王小帅个人回忆录。我手上的这本居然还有大导演的亲笔签名。曾经和盼盼聊过,说到他的电影总喜欢从小人物身上映射大时代。这本书就讲述了他对“三线”题材电影的情怀。着重介绍了三线三部曲《青红》~~《我11》~~《闯入者》~~看完这本书可以重温一下电影。
  •     几十年前的只言片语星星点点竟能通过一层荧幕纸轻轻捅破,故乡虽薄,经不起考证和辩解,但记忆永恒,
  •     在旧天堂书店种草的一本至少外表上让我很有欲望去读的书。因为已经很多年没有认真读完一本纸质书了,所以从开始读到真正读完竟然耗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也正因为读书时间拉的太长,导致很多内容都没有深刻的印象。而且书并不是以时间线为主脉络写的,所以我常常困惑于书里的情节发生在什么时间点,前因后果又是什么。但是整体阅读还是挺舒服的,虽然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但画面感很强的感觉读到的文字都变成了一幅幅图片和片段。另外种草王小帅的电影,准备屯起来看了。
  •     几乎贯穿每部作品的老三线记忆,在这里得到解答。
  •     今晚读了《镜中无光》,已经爱不释卷。看到很多和王导幼时相似的经历,以及我之前看过《青红》对王导的喜欢,决定今晚把他直接读完!
  •     终于是读完,或者说观赏完了王小帅导演的《薄薄的故乡》。镜头与文字的力量都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使这本书的本意并不是炫技。记忆很深的一句话是,"我们知道在新的市场化、商业化之后我们'应该'做什么,但心里的声音却一直告诉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衷心的希望,他一直是王小帅。
  •     王小帅也算导演里面文笔能看的了,没贾樟柯好。第六代导演普遍存在“故土认同”情节的迷惑和渴望,生存的那个年代风格造就了他们的电影风格,这是他们那一代在电影上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弱势又在于,他们太束缚在那个年代,无法跳出内心给自己定下的条条框框。
  •     适度的设计
  •     从这里出发,再去理解王小帅电影。
  •     故乡,听上去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她承载了我们的成长经历和对过去的时光的追忆。而王小帅薄薄的故乡可能是对过去那个时代的人和事的感怀。尤其是三线建设时期,从他电影中的乡愁中就能看得出来。对于三线建设,我是没有概念的。比较有感同身受的是艺考这件事,毕竟央美是每一个学画画的艺考生都梦想去的地方。想起当年备考的时光,怎一个惨字了得。好吧,也算是一段充实的经历。地铁上断断续续看完的,书的颜还是很赞的,标注的设计也很有味道。喜欢书中的手绘插图,还有电影中的乡愁那一章
  •     几气呵成,王小帅的童年经历和我相仿,同在国家一声令下的大三线工程长大,在厂矿车间和各地方言中了解社会,辗转流离,竟不知自己故乡究竟在哪。有意思的是,合上书的一刻,音响中适时传来了王杰的《回家》,多久没听过的歌了。
  •     住过很多地方,却不知何处是故乡。
  •     对三线生活的描述还有80年代的回忆最有价值
  •     阅读体验棒,王导字写的好看。
  •     第六代导演里,大概贾樟柯和王小帅文字都是挺不错的。如今中国,谁又不是异乡人呢?谁又还能回到薄薄的故乡呢?及,将修改的地方直接印在书里,反而有种亲切感呢。
  •     内容和装帧排版都好看,真切诚挚也不乏灵气的自叙,讲述成长故事和创作经历,只单论文字力量也是够的,非常动人。涂改手迹和诸多照片非常好。
  •     看后回忆了自己的模糊童年和悲催的少年,有想写下来的冲动。
  •     自18岁离开家乡起,故乡对于我们而言也都是薄薄的一层,或许比王小帅的要真实厚重,但其实在十年后回头看,也已经模糊不堪。成年后在异乡定居,甚而组成家庭,故乡的含义变得更加难以捉摸。这是整整一代人的生存方式。因而读这本书的时候竟产生了无尽的共鸣,对现实也只有无奈叹息了。
  •     装帧设计非常有创意!读着读着就像看导演电影里的旁白,王小帅和贾樟柯的文笔我都觉得喜欢。写父亲的那一部分特别精彩。
  •     然而事实是,还没有看过王小帅的一部电影!
  •     这是小帅的童年回忆,为什么对三线的记忆这么痴迷,从这个里可以看出一些,书籍设计装帧下了不少功夫,还有不少手写资料和照片
  •     感受到文本上的“力”与“感”;有一个疑惑是,那么多回忆录都如此相似,但那种最具决定性的不同又在哪里呢?
  •     才开始读,关于小帅回忆中的故乡,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写的故乡,让我慢慢开始拾起关于故乡的回忆,我害怕如果不回忆会不会真的忘记点点滴滴儿时关于故乡的回忆。。。。。
  •     喜欢这种接地气又不俗气的表述,王小帅的电影只看过《闯入者》,看了这书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他会如此执着于三线建设题材了。导演就是展现人生经历寻求大众共鸣的群类啊。
  •     设计好看,王小帅的个人回忆录
  •     感觉自己有很多与作者相似的经历。关于狗,关于童年~
  •     有很多之前断断续续看到的访谈的内容,很喜欢,了解王小帅的一个途径
  •     虽然很多都很私人,但三线建设的背景处处都在。我们家也是军工厂,支边的时候祖父母辈从河北搬到包头,集体生活和筒子楼,走在街上谁都认识谁,你同学的爸妈过年可能跟你三姨做一张麻将桌上打着牌。喜欢他背景里那个时代,喜欢他让这个时代从他的电影和书里面透出来。但我还没有爱上此书的设计… 也不喜欢那种手写批注的方式。
  •     还可以,了解了不少那个年代的故事。一句话,经历就是资本,经历也可能直接影响一个人将来走上怎样的道路。此外,我其实并不是很喜欢这种加入手写的设计,时常还需要把书换个角度,有点麻烦。
  •     【时间是有刻度的】。在小帅的文字中仿佛看到了我那三产的家乡,想到了我那被时代摆布,才华无处安放,渐渐归于庸常的父母。我们都是故乡的异乡人。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