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利休:无言的前卫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108054418
作者:[日] 赤濑川原平
页数:201页

作者简介

怀着不可思议的热情在路上搜寻无用之物的作者,蓦然与四百年前开创茶道的大宗师千利休不期而遇。于是绕开茶道史的繁文缛节,走进茶道发生之初的鲜活现场。无言与饶舌,草庵与金屋,大陆中心的价值体系与新的美学价值的革命性发明。小到极致的茶室,原来也是以小见大的思想运动的实验室。

书籍目录

序 茶道入门
日本人与茶/利休与茶道/反利休的“利休粉丝”/无言的艺术
Ⅰ 椭圆形的茶室
一 通往利休的道路
回归日常的力量/从前卫的消失点看托马逊/与利休邂逅/家元打来电话
二 浓缩的艺术
学习历史/对细部的偏爱/微型化的向量/北野武与马龙·白兰度/黄金的
魔力/桃山时代的反正统派/
三 椭圆形的茶室
利休与秀吉的地位逆转/平衡者信长之死/茶道攻势的恐怖/椭圆形的茶

Ⅱ 利休的足迹
一 从堺到韩国
时尚的城市——堺/堺的港口遗迹巨石群/待庵的秘密
二 从两班村到京都
在两班村看到膝行出入口/糊纸的合理性/老干虬曲的植物/时间的魔术
/醍醐寺赏樱/对金茶碗的感触
Ⅲ 利休的沉默
一 茶道之心
活着的不安/旧报纸的安宁/清洗厕所里的水龙头/钱包里的仪式/发现
里维拉物件/时间宽裕的竞技/托盘形状的日本列岛
二 利休的沉默
意思的沸点/沉默的诞生/不肖弟子
三 “我死之后,茶道衰微”
和服的行列/形式的蜕壳/保罗·克利的陷阱/织部的扭曲力/前卫的民主
化悖论
终章 他力的思想
现场的力量/身体融入自然
后记

内容概要

赤濑川原平(1937—2014),日本前卫艺术家、作家。考入武藏野美术大学油画专业不 久即退学,开始参与独立艺术展,作品《千元札》一度引起诉讼,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1970 年代在《朝日周刊》《GARO》等杂志发表漫画。同时以尾辻克彦的笔名写小说, 1979 年获得中央 公论新人奖,1981 年获得第84 届芥川奖。与建筑家藤森照信、插画 家南伸坊等人发起“路上观察学会”,从艺术与生活的临界点对都市空间进行漫游、考 察,掀起一股“路上观察”热。著有《艺术原论》《超私小说的冒险》《东京路上探险记》 《老人力》等。


 千利休:无言的前卫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死之后,茶道衰微艺术家赤濑川原平接到个电话,要为另一个艺术家写一个电影脚本。这是一门他不了解的艺术。茶道。艺术家他更不了解,千利休是谁?那个时候,千利休已经去世400年了。不懂茶,可以去喝。不懂历史,可以去学。但茶道既然是艺术,似乎不那么轻易就可以模拟。赤濑川原平模仿过许多画家,可总有他模仿不了的那个人。模仿了全部人,能走出来的才是艺术家。不能模仿的那个人,才是艺术大师。不能模仿,但可以跟随。赤濑川原平的问题就变成,茶道在千利休时代是前卫艺术,可是在当时的日本,已经是非常普及的日常行为,重提千利休在这个时候有什么价值?千利休之前,已经有很多位茶道大师,许多人甚至比千利休更为出彩,但为何只有千利休成为被人最惦记的哪个?如果把茶道比如赛场,那么千利休恰好就是把球最后打进的那个人。也因为,千利休死于破腹自尽,他更像一位艺术殉道者。小说以千利休的死为结局,赤濑川原平认为不妥,要是这样,艺术在与权力的对抗中,也就完败了。赤濑川原平把电影的解决置换了一个场景,千利休要修建一个茶室,他死前只完成了草案设计,他交代弟子必须完成茶室。生前,千利休用一个3X3的茶室对抗秀吉的黄金茶室。赤濑川原平从这个小茶室,追问到了茶室里的一朵小花,一个茶碗,追问到了日本小小的芯片带来科技的变化,追问到一笔一划的意境……这本书有趣之处在于假设,假设成为可能,电影当然是最好的再现。马龙•白兰度穿着夹克,叼着烟,吊儿郎当地坐在黄金茶室给人泡茶……然后他说「屋不漏,食不饥,足矣。此乃佛之教导,茶道之本意也」。他会这样说,是因为他是千利休的扮演者。利休在京都聚乐第的自家庭院里栽种有牵牛花。这在当时是稀罕的花,花开时节,缭乱缤纷,美不胜收,受到众口交赞。消息传到秀吉耳朵里他说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去看看。就在秀吉造访的当天早晨,利休将庭院里的牵牛花全部摘掉,只取一朵装饰在茶室里。这是一步险棋,稍一差错就会触怒秀吉。也只有利休敢于这样做,这种剑走偏锋的做法果然让秀吉叹服。两人的一米一往充满机智,但这里要注意到,将牵牛花的缭乱缤纷之美浓缩到一朵花里的方法里,蕴藏着日本审美意识的极致。千利休说,我死之后,茶道衰微。在千利休那个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茶道流于形式的现象。利休为此而叹息。随着茶道爱好者的增加,茶道师父也多起来,但一味细之又细地强调规则,堕落于世俗人情,最终沦为只会嘲笑别人对茶道礼仪的无知。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赤濑川原平说,无论是茶道还是花道,只要是“学艺”的行当都存在同样的构造,存在将身体沉浸在形式里快感。即是跑在前头的马拉松运动员解释说不是这么回事,闲寂茶并不是形式美,而在于将形式拆毁,在于发现破旧立新的思维的闪现,但是,跑在后面的大群体没有任何切实感受。他们对跑在前头的人说,我们这样挺好的,现在的形式设计得很完善,我们感到很高兴。你还是赶快回到前面去,带头跑吧。这样的结果也许可以说是前卫的悲哀。”其实认真想来,前卫这种反面角色的慢性化或许也是一种形式愿望的表现。这与大师会上身着和服的女性排着长队等待茶席的情形也许原理一样。人不论采取什么样形式,都在追求心灵的平静。茶道就是一种形式美,只要身在其中的人,获得片刻宁静,就非常好。喜欢走路的人,在散步中获得宁静。喜欢读书的人,在阅读中获得宁静。喜欢电影的人,在荧幕下获得宁静。赤濑川原平发现,茶道其实就是森林文化。“我在与建筑家原广司对谈时了解到,他走遍世界研究村落,终于意识到沙漠文化与树木文化的差异。生长树木的地方,人的态度就变得含糊不清。在树木的遮蔽下,界线变得暧昧。如果没有树木的遮挡,无遮无碍、所有的东西都能看见,人就变得理性。如果独自站在沙漠里,只有强烈地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才能活下去。”注重形式的茶会、茶道的学习,其本身也许就是日本列岛现代社会的人们身心沉浸其间的森林。马拉松赛跑的领军人物中,利休切腹,织部也切腹,还有其他几个出类拔萃的茶人在每一个瞬间你追我,互有领先。远远落在他们后面的,有D群体、E群体等一些团体,将跑步作为形式美,在其中缓慢舒适地扩展根部,蜿蜒相连,于是逐渐枝繁叶茂,长成郁郁爸爸的森林,连成一片。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失望
  •     从茶道看出了日本的民族特性
  •     以利休和秀吉的故事为引子,对日本的文化、艺术做了自己的解读。作者脑洞比较大,联想能强。喜欢他对无用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理解,沉默与多言的对立和统一.......。他创立的“托马逊艺术”也很有意思。
  •     试图从内心深处诠释和复原利休。是电影的编剧。电影不错
  •     前面很有意思 后面好像是废话..? 还有要记得这是89年的书
  •     原来不止我一人觉得这本书是没有逻辑的,碎片的,是作者想到哪就写哪的个人情绪,不推荐
  •     原本以为是关于千利休的传记,略读之后发现是一本艺术评论。感觉作者的文学涵养一般般
  •     其实书里跟利休巨巨关系并不大……有种被深深欺骗的赶脚……39的定价也小贵不是很值这个钱……【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在实体店买书提前翻翻的优势……】作者是利休电影的编剧,书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他写了剧本之后的一些乱七八糟的小感想,非常天马行空……觉得特别无关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利休的内容不多那你多讲点前卫的内容也好啊……两者都没有啊!!!作者基本是想到神马地方写点神马东东,很多解读也确实有点像他自己吐槽而言牵强附会,想太多而没有必要……然后就是作者自己对于东方文化and历史的了解很差,从他发表的观点就可以看出这点历史底蕴他是没有的,诚然这样的角度也能诞生一些有趣的观点,但大多真心是牵强附会and有点没逻辑没常识的表现……反倒是有些跟利休还有前卫无关的感慨倒蛮会心一击的……总结一下,强烈不推荐OTL
  •     他用思想,与我一致。
  •     后半段比前半段精炼 或许前半段是铺垫
  •     算个视角吧
  •     可能作者是艺术家的缘故,书中谈了很多作者自己对于前卫艺术的看法,关于茶道的事情提到比较少。
  •     零零散散的,好像写得随意了些,可能是《利休》编剧的一点感想吧。好像大多时候在讲政治关系。
  •     认同他探索的方式 可是一切都浅尝辄止
  •     美学方面的书,向来都读得云里雾里,讲茶道的竟然也不例外。或许千利休的茶道是为了脱离世间不安感的一种沉默美学吧。
  •     茶道入门…?
  •     书名取坏了
  •     大概是翻译的问题阅读感受不佳。。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     想到什么说什么,都是大白话。差评,强烈不推荐。
  •     一本“无用”的随笔,恰如赤濑川原平书中所说的“无用之物”
  •     一场毫无写作包袱的艺术探索,想象得自由,也恣意。“本书作为资料毫无价值,只是写出自己心目中的利休。”(作者言)
  •     “我走之后,茶道衰微。”利休大概是说应该在茶道的含义的沸点上舞蹈。如果停止下来,沸点下降后的语言逻辑就开始临摹沸点的遗痕。人们开始只是对临摹倾注心力,茶道就是通过这样的临摹被固化,沸点上的舞蹈终于消失,衰微下去。
  •     吸引人的開頭,僅此。
  •     赤濑川原平是位脑洞大开的艺术家+作家。把脑洞开得大些、再大些,就能体会这本书的乐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