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人格》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 > 动机与人格章节试读

出版社:陕西师太
出版日期:2010-6
ISBN:9787561350270
作者: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页数:310页

《动机与人格》的笔记-第1页

当人的机体被某种需要所主宰时,还会显示出另一个奇异的特性:人关于未来的人生观也有变化的趋势。对于一个长期极度饥饿的人来说,乌托邦就是一个食物充足的地方。他往往会这样想:假如确保他余生的食物来源,他就会感到绝对幸福,并且不再有任何其他奢望。对他来说,生活本身的意义就是吃,其他任何东西都不重要。自由、爱、公众感情、尊重、哲学,都被当做无用的奢侈品放在一旁,因为它们不能填饱肚子。可以说,这种人此时仅仅是为了面包而活着。
这里,还有浪费掉的时间这一概念的另一个版本。对于实用性指向、有目的、缩减需要的一类人来说,那段时间是被浪费掉了:没完成任何事情、没达到任何目的。虽然完全可以这样利用时间,我们或许还可以提出,一个同等合理的利用方法或许就是,认定那段时间是被浪费掉了,它不含有终极体验,即它最终没有得到想用。“在荒废中得到享受的时间并不是浪费掉的时间。”“不是必需品的东西可能反而是基本的东西。”
从漫步、划独木舟、打高尔夫球等活动中,可以很好滴看出,我们的文化不能很好滴估计终极体验。一般来说,这些行为受到赞美是因为,它们使人们走向田野、贴近大自然,去沐浴阳光,去欣赏美景。实质上,为了取悦西方人的两只,这些本来应当是非动机性的活动和体验,变成了有目的、可以达到、事务性的活动形式了。
“我只是想要这块食物以便充饥,我不想向您的主宰地位挑战。我乐意服从您的支配。”同样,我们也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对待朋友的批评。通常,一般人的反应都是觉得受到了攻击和威胁(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批评常常都是一种攻击)。于是,他的反应便是怒火中烧,勃然大怒。但如果他确信这只是批评而不是一种攻击或者排斥,那他就不仅会倾听批评,甚至可能会感激。这样,如果他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他的朋友爱他、尊重他,批评边只代表批评,并不会同时代表着一种攻击或威胁。
尽管他们自己的人性有种种缺点,与理想有种种差距,他们可以在根本上以斯多葛的方式接受它们而不感到真正的忧虑。如果说他们是自满,那会传达出错误的印象。相反,我们必须说:它们能够以一个人在接受大自然的特性时所持的那种毫不怀疑的态度,来接受脆弱、过失、弱点,以及人性的罪恶方面。一个人不会由于水的润滑、岩石的坚硬或者树的翠绿而抱怨它们。儿童是睁大了眼睛,用费批判性、非祈使性和纯真无邪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他们只是注意和观察事实是什么,对它并无争论或者要求,自我实现者也是以同样的方式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人性的。
被视为道德、伦理和价值的许多其他东西,可能是一般人普遍心理病态的副产品。一般人被迫在许多冲突、挫折和威胁中作出某种选择(价值就在选择中表现出来),而对于自我实现者,这些冲突、挫折和威胁都消失或者解决了,就像关于一个舞蹈的争论会平息一样。他们觉得,似乎是不可调和的两性斗争不再是斗争,而是愉快的协作,成人与儿童的利益其实根本没有那样强的对抗性。对他们来说,不仅异性间和不同年龄间人的不和是如此,天生的差异、阶级、种性的差异、政治的差异、不同角色间的差异、宗教的差异等也是如此。
陈规化结论
这一过程的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大概就是合理化。为了我们的研究目的起见,对这一或类似的过程可以做如下界定:即人们事先就有一个现成的观念或不可逃避的结论,然后再进行大量的思维活动来支持这一结论,或为它找出证据来。(我不喜欢那个人,我要为此去找一个正当的理由)这种活动不过徒有思维的外表而已。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思维,因为它不顾问题的本质而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凝重的表情、激烈的讨论,对证据的搜寻,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掩人耳目的烟幕,其实思考还没有开始,结论就已经命中注定了。人们还常常连这种思考的外表都不要,他们甚至懒得去做这种好像是在思考的姿态,光是相信就够了。这比合理化还省事。
我们的教育几乎从不努力让人学会直接观察显示。相反,却让人带上一副预先造好的完整的眼镜,借此去观察世界的每一个方面,如英国相信什么,应该喜欢什么,应该赞同什么,应该感到什么有罪。一个人的个性很少能够的到充分的发挥,也很少有人鼓励他鼓起勇气,以自己的方式去看待现实,破除迷信,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动机与人格》的笔记-第25页

人都是生活在流动变化的现实中的,但人又往往不愿承认这一事实。由于现实是动态的,又由于多数人只能较好地认识静止不动的东西,这样我们的大量注意、感觉、学习、记忆和思想所处理的,实际上仅仅是那些从现实中静态地抽象出来的东西或者某些理论建构罢了,而不是现实本身。

《动机与人格》的笔记-第36页

关于习惯我们得出这样一个悖论:习惯既是必要的,同时又是危险的,既有益处同时又有害处。毫无疑问,习惯能节省我们的时间、努力和思想,但却使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它们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归根到底却又与新的,非标签化思维相违背,也就是说,它们对新问题是毫无作用的。在我们使自己适应世界的时候习惯尽管有用,但它们却常常阻碍着我们的发明创造性,也就是说,她们常常阻碍着我们去使世界适应我们自己。最后,它们常常以一种懒惰的方式代替了真实的和新鲜的注意、感知、学习和思想。

《动机与人格》的笔记-第26页

关于注意中的标签化
因为有两方面的真实情况,使我们看到一个矛盾:一方面我们倾向于不去注意那些不能纳入到我们已经构造好的标题中去的东西,例如那些奇怪的东西;另一方面正是那些异乎寻常的、新奇陌生的、危险的和充满威胁的东西最容易夺走我们的注意力。一个新奇陌生的刺激有可能是危险的(例如黑暗中徒然一声巨响),也有可能是不危险的(例如窗户换上了新窗帘)。我们将最充分的注意力给予那些陌生而危险的事物,而对那些熟悉和安全的事物,我们往往熟视无睹,否则它就会转化为熟悉而安全的事情,亦即就会被标签化。

《动机与人格》的笔记-第246页 - 四——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1.(引用 爱默生)我们是什么,我们也只能看到什么。
2.作者附加一句说“我们看到的什么又倾向于使我们相信它是什么和我们是什么。
PS.我说:GRE作文中少写长难句,阅者并不一定会喜欢。。。或者说偏爱

《动机与人格》的笔记-第6页

人最终不是被浇铸成或塑造成人的或教育成人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容许或帮助他使自己的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环境并不赋予人潜能或智能,是人自身以萌芽或胚胎的形态具有这些潜能。

《动机与人格》的笔记-第241页 - 第四章 知识价格与人格力量——协调个人内部外部的关系

1.要和外部世界的某一部分交朋友,最好先同你自己身内的那一部分交朋友。

《动机与人格》的笔记-第21页

对于一个人来说,一切不熟悉的、朦胧感觉到的、难以理解的、隐蔽的、意外的东西,全都是有威胁倾向的东西。吧它们加工成为熟悉的、能断言的、易处理的、能控制的,即不可怕的和无危害的东西的一个方法,就是了解和理解它们。因而,知识不仅可以有向前成长的功能,而且又所见焦虑的功能,即有一种保护内部平衡的机能。

《动机与人格》的笔记-第29页

当我们与生人初次交往是,往往会对他感到新鲜,而且努力想把他理解和感觉为一个与他人在生活中不甚相同的独特的个体。但是,我们却往往不自觉地给他贴上标签,或者把他归到某一类型的人当中去。我们将他置于某一范畴或某一标题之下,而不是把他看成一个i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往往把他看成是某一概念中的一个例证,或者某一范畴中的一个代表。例如,他是中国人,而不是非洲人。
换言之,一个进行陈规化感知的人只相当于档案管理员而不是照相机。


 动机与人格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