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32761234
作者:(意)保罗·乔尔达诺
页数:346页

作者简介

我逃到了普利亚,也在阿富汗的士兵中间生活过。
然而,当我即将与伴侣分手的时候,我才发现了那种孤单。
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文学奖”得主乔尔达诺新作
延续2011年度畅销小说《质数的孤独》之清新文艺范
在阿富汗战火历炼中实现人性与文学的双重蜕变与升华
在ICE前线作战基地,我遇见了一些与我年纪相仿的男孩子。我意识到,如果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的战争,那这场在阿富汗的战争就是我这一代人的战争。我开始想象,在这个反常的背景下,这块军人的地盘里一切会是什么样。于是,一回到家里,我就着手写作《人体》。
2011年,凭借畅销书《质数的孤独》,意大利80后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让中国读者记住了他。事实上,《人体》距离他的处女作《质数的孤独》在意大利出版有五年之久,这五年里,乔尔达诺一直在寻找下一本书的主题。直到他跟随部队前往阿富战争第一线,短短的十天留给他极富冲击的印象并结交了一位同龄人朋友,他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其实每一代人都会经历属于自己那一代的战争。
《人体》是一部关于“战争”的小说,但并不停留在字面上的“战争”,除了硝烟纷飞的战场,乔尔达诺更多触及的是人与人之间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情感上的战争、家人间的战争……每一个书中人物都经历了痛苦的蜕变,从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到最终发现自己变成了自己都觉得陌生的成年人,要去承担他们并不想或是还未准备好去承担的责任。

内容概要

保罗•乔尔达诺,意大利著名作家,粒子物理学博士。处女作《质数的孤独》获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文学奖,成为该奖设立以来最年轻的得主。
魏怡,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系副教授,译有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等。


 人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保罗·乔尔达诺当年随《质数的孤独》(以下简称《质》)进入中国读者视线,这个1982年出生的粒子学博士当时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被定义为“成长小说”的《质》为其赢得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文学奖。大家惊异地发现,竟然还可以这样叙述孤独:欲拒还迎、不可捉摸,如同一支上了锁的玫瑰,那是种禁锢与呼唤、文学与科学并置的美。处子作大放异彩后,乔尔达诺于2008年前往阿富汗,希望写一些短篇报道。当年,一部以美军执行军事任务为背景的《拆弹部队》横扫奥斯卡,正是这部电影促使乔尔达诺作出到战地去的决定。他在那里仅呆了十几天,和年龄相仿的士兵朝夕相处,从未亲身见识真正的战斗。回到欧洲后,乔尔达诺改变初衷,直接将这段经历作为第二本书的写作素材,于是就有了《人体》。他说,《质数的孤独》给他带来巨大的焦虑,他希望这部作品能让自己对读者的推崇处之泰然。面对新作,来自评论界的声音非常一致——足够优秀,但没有超越《质数的孤独》。“处女作”的光环自带诅咒,这一点在大多数畅销书作家身上都曾得到验证,同样没有放过这位初出茅庐的博士。即便如此,这仍旧是本值得花费时间阅读的小说。封面上,一个五官俊朗、头戴黑色贝雷帽的年轻士兵盯着读者,黑褐色的眼睛里写满沉静。一个同样年轻的女人从后面将士兵轻轻搂住,眼中尽是不舍。士兵双手交叠,以近似祈祷的姿势放在胸前,握着女人的胳膊:现实中,这是对来自荷兰的姐弟,弟弟是士兵,姐姐是摄影师。乔尔达诺逛她的网站时,一下子被这张照片打动,于是买下来做了新书封面。这张照片近乎完美地契合本书主题:关于一场战争、一具具躯体,关于成长与人性——这仍旧是一本标准意义上的成长小说。乔尔达诺承认战争对自己的致命吸引力,在《人体》中,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因不同目的来到阿富汗危机四伏的沙漠,适应艰难而枯燥的生活。畏惧死亡,拥抱刺激,寻找意义。乔尔达诺和《裸者与死者》作者诺曼·梅勒一样,没有为这场战争赋予任何崇高意义。在他笔下,阿富汗战争无关为国牺牲、赢得荣誉等宏大话语,只是种被强加于生命的坚硬环境。“士兵们都在远离自己国家的地方打仗。他们去阿富汗参战,只是因为长官要求他们去那儿,他们必须服从命令。没有人问过为什么。”于是我们看到这群小伙子长时间呆在囚笼般的军事基地里,自我折磨、相互折磨,自我取乐、相互取乐。他们聊阿富汗人,聊爱情,聊把他们拉到一起的这场战争。沙漠既代表自然环境,也构成明白无误的隐喻——它是每个人都难以摆脱的一种迷茫。乔尔达诺以冷静的自然主义笔法描绘军营生活的平庸和单调,在不少欧美作家那里,我们都能看到近似的风格,人物设置也大同小异。军队里少不了爱惹事儿的刺头、循规蹈矩的老实人、不苟言笑的长官。无论勇敢还是怯懦,所有士兵都用一种承受(或说忍受)的心态面对战争。他们挂在嘴边的小小“刺激”在荒凉沙漠里,只是微不足道的点缀。乔尔达诺不擅长描写战争细节,整本书仅有一章描写紧张的战斗:战场像极了一只收缩起来的沙漏,车队突然遇上羊群,动弹不得。一枚RPG火箭弹来袭,准确击中卡车。迫击炮弹冰雹般砸过来,炸死十几只羊。一辆载着5名士兵的装甲车触发恐怖分子埋设的IED(简易爆炸装置),被直接掀飞。哀嚎的羊群、一地的血污、疯狂的射击,鬼魅般的敌人……直升机救援来了,枪声停了……高潮戛然而止。乔尔达诺真正要描写的并非一群年轻人参与的战争,而是战争中形形色色的人——这个区别至关重要,它直接指向对小说的命名——“人体”。“人的生活,人所经受的折磨,人的感觉,都是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作者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为把这些处于成长进行时的年轻人写活,乔尔达诺以非诗意的姿态征用了最现实的题材——战争,从中挖掘独特的生命体验与遭遇。这场盲目的战争提供了自我封闭的环境,让平时不明显的矛盾得以清晰、尖锐化,和平年代中被忽略的“身体”变得清晰而庞大,成为生活的重中之重。“战争让你发现,原来人体有那么多欲望需求,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让你感受到活力。”重要的是活下去,活着才能提供全部可能;一旦失去这具躯体,一切都等于零。外在的战争因而转化为内在的战争,这些士兵穿着整齐划一的军服,接受相似的教育,虽有精良武器保护,实际却是一个个赤裸而脆弱的个体。这种“赤裸”自有感人的力量:身体的主人必得迎接成长道路上的一切挫折和诱惑,在严酷环境中艰难成长。在此意义上,《人体》与存在主义文学一脉相承——人被抛掷到陌生环境,取消一切先定意义,必须自己抉择,寻找出路。阿富汗战场从来就无法与“波澜壮阔”四字挂钩,但仍有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那辆被IED掀飞的装甲车里,有四个人当场粉身碎骨。乔尔达诺用的词语是,他们当场“非物质化”了。面对成堆的遗体和衣服碎片,平时总爱弄些幺蛾子的切德尔纳捂脸啜泣。有人提议:“每一堆至少得有一块完整的部分,那些块头大的,我们就堆大一点。”战争的残酷在这里已经无需多言了。“人体”以近乎挑衅的方式横陈在读者面前,令人心惊胆战。在前面章节里,这四个人的性格何等鲜明,如今只剩一堆了无生气的碎骨烂肉,掉进裹尸袋,也在战友心里砸出一个填不满的空洞。这就是现代战争的黑色启示录——军事专家负责滔滔不绝,前线士兵负责出生入死。后者的成长和伤亡往往被简化为一则不起眼的电视简讯,一个无价值的编号与数字。在乔尔达诺设置的这个封闭实验室里,战争作为象征着暴力、非理性的极端情境,从一开始就剥夺了这些年轻人逃避自我的机会。他们虽已长大,心理上却拒绝成熟,不想承担责任。他们被现实推搡着跌跌撞撞向前走,有的人会在某一时刻、某一事件中完成质变,有的人则将这种懵懂的青春期拉得老长,最终和成年期粘连在一起,一片混沌。《人体》没有明显的主角,耶特里也许是这幅人物群像中最让人喟叹的一个。这个单纯得要命的孩子严重依赖母亲,又渴望摆脱她密不透风的爱。机场告别时,他对着母亲怒吼,不让她给自己剪指甲,将她准备的糖果狠狠踩碎,似乎想以决绝的方式标示自己的成长。在军营里,他是饱受切德尔纳嘲笑的“小处男”,不谙男女之事,又对性爱怀着抑制不住的好奇。第一次出任务扫荡房屋,他踢开门后懵在原地,回去后挨了一顿臭骂。在玫瑰山谷,他不顾战友阻拦,冒险救援负伤的战友,被敌人乱枪打死。作为乔尔达诺重点描写的成长样本,耶特里很容易让读者找到自己青春的影子:天然的懵懂、对异性的无所适从、对母亲的依恋、英雄主义的冲动…这样的心理轨迹与学校里的同龄人并无本质不同,这就是乔尔达诺希望通过“内在的战争”传达的意义:青春残酷而彷徨,而你必须独自成长,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我们是逃兵。我们躲开自己,躲开我们的生活。当我们才十八岁。刚刚开始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活;然而我们不得不对它开炮。那第一颗打来的榴弹,击中了我们的心坎。”雷马克在《西线无战事》中的这几句话道尽了战火青春之残酷。乔尔达诺的《人体》达不到《西线无战事》的文学史高度,但不乏对人性精细的洞察。他的笔调平静而内敛,仿佛只是台摄像机,将对这群年轻人的悲悯藏在不动声色的镜头语言之下。乔尔达诺本人不用推特和脸书,当大多数年轻人沉迷于社交网络,作为物理学博士的他却习惯孤独,享受孤独。2013年夏天,他在朝阳大悦城与北京读者见面,中译本作者、北外意大利语教授魏怡任现场翻译。我记得,他在现场发言时的语调轻柔,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他建议年轻人沉下心来,在浮躁中学会耐得住寂寞——这样的建议仿佛出自一个看透世事的老者。那几天他接受了不少采访,表示第三本书可能会写爱情,随后消失在读者视线中,至今杳无音讯。这位理科生会带着怎样的作品再次回归?“致孤独”、“致青春”后,他是否会有新突破?前两本书间隔了五年,也许下部作品还在经历漫长的酝酿吧。成长这件事,对作者与读者都是场战争,绕不开阵痛,也少不了漫长的坚守和等待。
  •     拖到现在才来看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嫌弃封面丑。好吧……其实就只有这一个原因……看完以后就更加坚定了以貌买书的信念- -……原谅我紧紧抓着外貌不放,想问几个问题:一,封面上两人紧握着的手,男的那么乐观的眼神,真的适合做这本书的封面吗?二,腰封上的那段话——“我逃到了普利亚,也在阿富汗的士兵中间生活过。然而,当我即将与伴侣分手的时候,我才发现了那种孤单。”,其实和小说没多大关系,小说的主题并不是围绕与伴侣分别时的孤独。那么作为宣传与推荐的一部分,为什么写在腰封上?三,最后,通过上面两个问题,我想说的是,封面的莫名其妙、腰封的指向不明,是不是可以认为是因为小说的不够深刻?在《质数的孤独》后,作者试图写深刻的主题,于是把目光转向战争,希冀通过战争来触摸一代人的迷茫。但是,个人觉得,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大概是无法把这个主题写深刻的。不是选了深刻的主题就代表可以写深刻。忽略作者获得的奖项与好评,你们真的觉得这本小说够好吗。
  •     文/严杰夫2008年,意大利“80后”量子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凭借处女作《质数的孤独》一举成名。作为一位有着浓郁理科背景的作家,他对人物关系和心理状态的细腻把握令人印象深刻。时隔五年,乔尔达诺的第二部作品《人体》问世了。相对于处女作,《人体》包含的命题显然更为丰富和高远。它讲述了一群被派往阿富汗战场的意大利青年的故事,在阿富汗经历了一场伏击战后,面对战友的丧生及其后带来的难以磨灭的创痛,这群青年完成了从青年到成年的蜕变。与前辈作家喜欢大篇幅地描写战场气氛和战争场面相比,乔尔达诺在这部“战争小说”中对战争本身的描写可以说显得“吝啬”许多。更多时候,他将笔墨留在青年士兵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上。在真正的战争降临之前,乔尔达诺笔下的世界是那么波澜不惊,战争似乎仍然是停留在教官们口中的一个符号,这些青年士兵恐怕也没有真正意识到其中的意味。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中的享乐以及情感方面的需求要重要得多。所以,我们看到他们的生活除了少数时间用来训练外,就是在上网聊天、玩桌面游戏,和为了满足生理的需求而寻找异性的刺激以及更好的食物,与普通青年并无不同。而在第二章“玫瑰山谷”之前,乔尔达诺对战争残酷的一面更多的是从人物心理状态方面来反映。特别是借助文琴佐·米特拉诺这个人物角色,作者将战争期间部分士兵因为恐惧而变得过于神经质的状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么来看,比起战士们如何获胜这个话题,作者更为关心这些青年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在作者的眼中,这些士兵们不再是一个个战争机器,而是一具具活生生的“人体”。所以,在作者笔下,这群青年士兵与全世界大多数孩子并无不同:依旧生活在母亲保护下的耶特里、陷在迷惘的感情生活里的准尉雷内、上网寻找真爱的托尔苏、以及喜欢恶作剧的切尔德纳,这些人物似乎就活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也正因此,当“玫瑰山谷”里突然发生遭遇战,及随后带来的这些士兵的人生转折,就显得更加惨痛和残酷。然而,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无论是真实的战争,还是隐藏在“人体”内部的挣扎,它们都一样在给“人体”带来痛苦,却又都是促成“人体”成长不可或缺的因子。于是,在乔尔达诺这里,战争不再是生物层面的厮斗,而是人生前行“曲线”上的变量。正如作者在故事的一开头所提到的,“在任务完成后的几年里,这些年轻人中的每一个都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无法辨认。对于另外一段生命,也就是以往那段生活的记忆,也因此染上了一层不真实的、人为的色彩。”在这部作品里,乔尔达诺并未放弃对人与人之间某些微妙情绪的探索:部队医生埃吉托与女观察员伊蕾娜的暧昧关系,以及他那充满纠葛的家庭;准尉雷内与罗萨那、战友妻子弗拉维亚先后发生的两段情愫;切德尔纳和死党耶特里、部队里唯一的一位女兵赞皮耶里间发生的故事,这些错综复杂却在作者笔下变得条缕分明的人物关系,一方面凸显了人际互动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让整个故事的层次更为丰富。最后要说一说,从开头的献语,到作品中贯彻的“反战主义”立场,再到对战争的血腥与残酷的表达的勇气,乔尔达诺在这部《人体》中始终都在向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致敬。而后者书里,“当我们才十八岁,刚刚开始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活;然而我们不得不对它开炮”这句至今仍被传颂的句子,正可以看作是对乔尔达诺这部新作最好的注脚。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不是那种读起来酣畅淋漓欲罢不能的小说。全书2/3之前都在等待爆发的时刻,铺垫长的就像在阿富汗的日子一样让人疲惫与绝望。以至于爆发的时候显得太短。小说是了解外国军队在阿富汗驻军生活的窗口,也能体会到战争对年轻的生命的创伤。人就是这样残酷脆弱无能又自私的生物啊。折腾到最后,都是为了内心的安宁。
  •     一部关于战争的小说,战场上的士兵,不管有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感情,在战争里,仅仅是人体~
  •     有书评指出书名「人体」表达的含义类似于「躯壳」,与「灵魂」对应。这么诠释很容易地让我想到一部探讨类似主题的作品:《攻壳机动队》——英文名更为直白——Ghost in the Shell。 尽管小说以战争题材为框架,但其关于灵与肉的内核——灵与肉的相互影响、对组成的母体——人的影响——有着更一般的内涵。这里套用一句功壳SAC中草雉素子的话:「即使再次相遇,我也可能不是现在的我了。」
  •     意大利人名难记出新高度!
  •     永远不要崇拜战争,因为你们都未曾亲身经历过它。
  •     今天终于把它看完了。给里给气的。
  •     想读啊~当年可是哭着读完《质数的孤独》的啊~////拖延症患者终于读完了。好像比《质数的孤独》好,但是毕竟不是让人能产生共鸣的故事。
  •     如同《质数的孤独》一样,这本描写意大利士兵在阿富汗战场,每个人面对战争,生活,彼此之间的各种行为和内心的不同,那只能说是这个世界很多彩,好好做自己,不留遗憾
  •     这本的价值感觉没那么高?感觉作者太想突出悲剧效应,反而被结果牵着鼻子走了。。。
  •     更喜欢质数的孤独
  •     非常失望。我认为这种偷换概念的做法应该适可而止了。
  •     现代性的战争描述,许多人物的勾连错杂以至于模糊了战争本性与个体成长的具体样貌。只窥得一角。或许又是质数的孤独有惯性的少女追求的通俗情感诉求,青春文学的矫情劲
  •     年轻人在不同城市里上班,同事有活泼机灵的,也有内向少语的,但绝大多数人内心都只想下班,而非上班。同样,欧洲士兵去阿富汗服役,各色人等编排在了一起,恐怕他们也只想回家。某天,一个地雷炸了,猝不及防。普通日常虽然没有地雷,但有其他。生而为人,承受力可以有多强?然后最终,一切又都将过去。
  •     现代战争中“崇高”这个词已经无影无踪了。一次简单的任务和死亡,就轻易摧毁了他们的内心。Why we fight.
  •     有种要写战争创伤后遗症的感觉,“人体”这个名字可能是想要暗示只剩下躯壳,灵魂这个生命的实质却在战争中丢失。又是一本忧郁的书,但是并不会影响到读者的心情。如果作者是个心理学家,可能更能剖析透彻,但是事实上描写也挺生动了。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一部分缺失了,每个人的那一部分都不同,但那一部分恰恰都是生命中最生动的地方。
  •     读得沮丧极了,硬撑着读完的。感觉和质数的孤独相比,能融入的情境大大减少。就这么做了一个理解面狭隘的读者,很不甘心。
  •     作者延续《质数的孤独》的写作风格写了很多人的不同的孤独,前面大半篇幅都在絮叨,精彩部分从后三分之一开始,除了描写战争的残酷,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意思,而且结构太散,不如首部作品。
  •     没有读过的第一本书惊艳,但是被死前还想着电脑恋人,还有在死后与战友遗孀相会那几个画面感动,战争残酷。
  •     中文在表达上,稍有些绕
  •     孤独 孤独 孤独
  •     开始以黑暗童话似的开始 孤独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我看下去 结尾很无趣
  •     从《质数的孤独》到《人体》,乔尔达诺跨越了一个自己的距离,借由成长的内核,他完成了自己身的成长。
  •     看不懂要表达什么
  •     对战争题材毫无抵抗力。。。那些老拿质数的孤独来对比的够了好吗。。。我感觉翻译得还行,至少没有东北味【。
  •     被困在一个牢房里,有时候是无法自救的。
  •     三星半
  •     看哭了 像是我能深刻感受到的那种孤独
  •     感觉还是质数的孤独好看,这本不懂, 战争,我现在对这个话题不甚兴趣。简直是翻完的。现在回忆起来,只有丝毫印象。作者果然是去过战场,才写出这部小说的。
  •     不在我的盘子里
  •     其实人体的意义我一直没明了,
  •     翻译不知所云,
  •     我觉得相当失败的一本书。作者从不同人物的角度来完成这本书,每个人的个性也都挺鲜明,但就是让我提不起来劲。让我感觉这样反而使得这本书有了太多累赘,重要的东西却没那么突出。
  •     一开始以为自己不会喜欢这么硬派的题材,结果还是觉得很好看。
  •     ಥ_ಥ
  •     8' 2017/03/01~02, 05~07 4h50 并没有想象中宏大的激烈的战争场面,只是士兵们在基地中待命的时日,和执行仅一项任务——护送阿富汗司机穿过山谷——中所遇的武装冲突。但却切实地感受到每一个士兵,他们都是活生生的,六个月的经历就足以带给他们某种翻天覆地刻骨铭心的影响。这么总结起来也很轻易很理所当然般,但看着作者花很多篇幅描写各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和他们独特鲜活的心理和生活背景,每个人都立体完整、沉甸甸的。真实的重量压在虚浮的想象和认识之上,警戒着那种略见一斑的自得。
  •     “当我们才十八岁,刚刚开始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活;然而我们不得不对它开炮。”反战的致敬书,2天就读完了,是太好读还是太熟悉以致于知道接下来要发生啥?
  •     年轻士兵的挣扎,人性的撕裂
  •     电子版
  •     一直在好奇,现在我们看伊拉克的视角,是不是和当年其他国家看抗战一样,不过是新闻最后的一段简讯。也好奇,很多很多年后,伊拉克的小孩子会不会也像我们一样咬牙背着历史书、恨着美国人。可是那些士兵啊,不管是哪国人,也不过就是孩子,昨天还在玩手机打游戏,今天就要面对流血和死亡。一夜老去,无法回头。
  •     其实面对战争是容易的 困难的是如何回来
  •     环境与内心融合的一种感觉,而不是隔靴搔痒在那乱做作。
  •     “成年人没有真正的朋友,这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事实。最美好的年代已经逝去,你只能满足于回忆。可是,耶特里比回忆要好。”求切德尔纳和小处男的番外QAQ
  •     读了第一章,跟质数的孤独一样有一点治郁。
  •     我觉得作者好弱
  •     你还记得我们在坎佐伊山谷小路上看到的那蝰蛇吗?你当然记得。接上来路上你都紧紧抓着我的胳膊,你吓坏了,坎波雷西夫人,你在吓坏的时候非常性感。等我一回家,就把咱们的房间挂满蛇、蜘蛛、蟑螂和老鼠,这样你就会一直紧紧地靠着我。P163。比质数的孤独好上几条街。
  •     不像质数那么好读,至少质数可以轻松地重温,但仍然对作者的人物描写很着迷,每个人想逃避的,被迫面对的,和最终选择的道路,其中的过程耐人寻味
  •     一般
  •     大概是前年得的書,當時一直未能讀下去。今日讀完全書,回頭翻引言,大有和書中的士兵們一樣的恍若隔世感。 家庭是什麽?戰爭是怎樣發生的?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士兵? 作者沒有給答案。埃及托和雷內好像給了不同的答案。我亦沒有找尋到答案。但卻有幸看到了找尋答案路上的風景。 保羅在這本書里也深刻描寫了他所要表述的孤獨。 補:對埃及托姐姐的那段描寫,尤其是父親的檢查那段,有馬爾克斯的感覺。
  •     不能与他的第一本书相提并论。缺乏新的意,平淡。没有充分反映出战争对人性的撕裂和扭曲。
  •     封面差点吓跑我,虽然对战争题材……。不过还是带感又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