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内尔·阿斯博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32768635
作者:马丁·艾米斯

作者简介

本书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伦敦迪斯顿市镇。莱昂内尔•阿斯博是一个臭名昭著、十恶不做的流氓恶棍,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关怀着已是孤儿的外甥德斯蒙德 • 佩珀代因,并对其谆谆告诫:男子汉必须刀不离身,与女朋友约会还不如色情挑逗管用……但一心想过正常生活的德斯蒙德却在无意间与外婆有了私情,这一秘密让德斯蒙德如履薄冰,为了守住这一秘密,德斯蒙德尽量迎合自己的舅舅。即将出狱的莱昂内尔意外中奖一亿四千万英镑,在金钱面前,莱昂内尔的贪得无厌和吝啬不堪显露无疑,金钱让莱昂内尔变得更加残暴无仁,也让这甥舅俩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书籍目录

第一部
2006 德斯蒙德•佩珀代因,兴趣广泛的男孩
第二部
2009 莱昂内尔•阿斯博,彩票傻瓜
第三部
2012 茜拉•唐•佩珀代因,怀中的宝宝
第四部
2013 谁?谁?

内容概要

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英国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生于牛津文学世家,著名小说家金斯利•艾米斯之子。马丁•艾米斯素有英国“文坛教父”之称,与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并称英国“文坛三巨头”。1974年,艾米斯凭其处女作《雷切尔文件》摘得毛姆文学奖,并被誉为“文学天才”。此后艾米斯借其一系列风格多变的作品步入文坛巅峰:《金钱——绝命书》(1984)入选《时代》杂志“一百部最 佳英语小说”之列;《时间箭——罪行的本质》(1991)和《黄狗》(2003)先后入围布克奖提名。虽然艾米斯屡次无缘该奖项,但却无损他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年轻作家”(GRANTA杂志)的头号人物。马丁•艾米斯在创作上深受卡夫卡、纳博科夫、乔伊斯等大师的影响,在写实的手法上融入了意识流、黑色幽默及浓郁的魔幻主义风格;其先锋实验的文学品格、标新立异的创作形式、变幻莫测的情节铺陈以及惊世骇俗的语言天赋令其享尽世人瞩目,更被形容为是“蘸着迷药水书写的文坛大师”。本书译者为台湾知名学者、作家何致和先生。


 莱昂内尔·阿斯博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从童年起,我们的行为规范就被一些合乎传统道德礼仪的观念约束着,然而又是从何时起,与现实的冲突颠覆了这些规则?我们学着变通,学着矫饰,学着自利,默默变更规则,只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如果这是能够被认同的,那么《莱昂内尔·阿斯博:英格兰现状》中的主人公莱昂内尔的离经叛道也不难理解,算是一种极端的表现,将规范置之度外,怀抱现实目的地利己。尚在襁褓就显露暴力潜质的莱昂内尔从生物学角度来讲极可能具有超雄基因,气势从不输人,对看不顺眼的人就大打出手,可以为了一时泄愤不计后果。他也不认为屡进监狱是可耻的,法律与道德都无法约束他。在金钱和两性关系上,莱昂内尔我行我素,毫不遮掩自己的欲望,一切都直奔主题。他一面从事着斗狗这样的投机事业,一面质疑买彩票的投机,因为前者可以耍小伎俩人为干预(如偷喂辣椒酱),后者完全听天由命。不过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带着彩票中奖的天文数字,莱昂内尔的生活跟着改变了。他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可以挥霍更多,也可以掌控更多。和其他臭名昭著的恶棍一样,莱昂内尔表面上看来是个鲜少外露感情的人。疏于探望母亲,和兄弟交情寡淡,和德斯亲如父子的说法在外人眼中也缺乏说服力。但他并非薄情寡义,始终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身边的人,嘴里念着脏话,却比谁都愿意付出。没有花言巧语,当他的付出得不到理解的时候,惟有隐藏起本意来解嘲。现实社会中,我们会如何评价这样一个人?倘若他不名一文,是否是个随时引发问题的危险分子?遇到这样的人是否避之惟恐不及?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物绝不是为了批判他,而是要我们近距离、全方位地观察他,深入他的内心,体会他的动机。最后回到书名的主题,造成种种问题的并不是这样一个人物或是类似的群体,而是社会现状。社会环境下普遍的冷漠和流于表面的观察造就了这样的人,看似百毒不侵,任何制度规范都难以矫正其行为,那是因为对错了症,应该把矛头直指社会的弊病。回头再看莱昂内尔的人格养成,他的母亲生下他时还只是个十八岁的少女,是个经常出轨自私自恋的人。莱昂内尔还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双胞胎姐妹,他能够得到的爱非常有限,每每谈起都充满怨念。他想把母亲拉到正轨上,能够想到的方法是痛殴母亲的情人,这本就不是正常母亲应该留给孩子解决的问题。成年之后遇到恋爱问题,莱昂内尔总是故作洒脱,还会把所谓的技巧教给外甥,可他内心却非常敏感,会不计成本地和情敌打架、舍不得伤害无甚爱情的青梅竹马。反倒是女人们总是利用他,暴富后虚情假意者众。从被社会遗弃的一份子到被广泛关注,只是源于金钱,人情冷暖从中可窥。当然,个人问题不能全然归咎于社会,但相较于莱昂内尔,普遍的社会问题无疑更加值得读者反思。我们对现状的种种矛盾并非一无所知,也始终在以自己的方式与之抗衡,通常还是停留在独善其身的层面。所谓的无伤大雅的逾矩、善意的谎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概莫能外。有些规则心照不宣,却无法对孩子言明,唯有等他们长大成人后再慢慢领悟,谁能确保这个过程必定顺遂?迎接新的生命,却无法彻底重塑新的社会面貌。小说结尾的“我会等着”,或许也是一声无奈的表态吧。——乙未年读马丁·艾米斯《莱昂内尔·阿斯博:英格兰现状》
  •     文/宋薇棠二战留给每个人的伤痕,似乎一直未曾消褪。从海明威“迷惘的一代”到后来分化为“垮掉的一代”和“愤怒的一代”,期间充斥的反叛与黑暗像无底洞一般不断扩大,两个流派除了美国与英国的地域差异之外,又因为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前者更倾向于自我放逐与麻醉,后者则是绝望而愤怒地呼喊。看来看去,马丁•艾米斯却是个例外。他的作品里充斥了很多东西:黑色幽默他玩得不错,纳博科夫的迷宫他也会造,乔伊斯的意识流也有两把刷子……但比起这些文学中的新玩意儿,他的骨子里却总是弥漫着一种复古的情调。从《死婴》到《金钱》,从《伦敦场地》到《黄狗》,现实主义撑起了整个故事的大纲。他批判社会、讽刺现实,故事里覆满堕落的邪恶与金钱的世俗气息,“垮掉”的放逐与“愤怒”的呼号糅杂在一起显露无疑。2012年他的新书《莱昂内尔•阿斯博:英格兰现状》出版,乍看之下,似乎还是二十多年前那部《金钱》的续篇,故事里依旧是围绕金钱而展开的闹剧,主人公德斯和莱昂内尔•阿斯博在生活的最底层,一个是简单如白纸的学生外甥,一个是臭名昭著的恶棍舅舅,斗殴、性交、毒品、抢劫……一如黑帮里的打打杀杀,都是家常便饭一般的生活。特别是在一开头看到德斯写信说“自己被外婆引诱乱伦,同时早在十九岁时外婆就已经有了七个孩子”的时候,这种不受道德约束的现实,赤裸裸得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与震撼。他们的人生从莱昂内尔•阿斯博中了亿万大奖而发生改变,金钱如潮水般淹没了每一个人,也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似乎接下来的剧情就会像19世纪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拉斯蒂涅和高老头一样,一个迅速成长到油嘴滑舌,一个很快没落到被时代所淘汰。但作为一部在书名上就标出“state of England”(英格兰现状)的长篇小说,马丁•艾米斯注入了许多新鲜元素,而最显著的就是游离于“垮掉”与“愤怒”的情绪把握与情节处理。特别是对于莱昂内尔•阿斯博的塑造,马丁无意于将他表现成一个十恶不赦的绝对坏蛋,没有满口的脏话,也没有太过血腥的画面,他的出场甚至比我想象得要安静:像位老师一样循循善诱地试图把外甥带入一个色情的世界,带着哄骗般的狡猾态度去抢地盘,他可恶得很优雅,也很颓废。无数风暴般的感情都在情节中化为淡淡的一抹,并渐渐随之飘散。如果说“垮掉”是身份的载体,那么“愤怒”就是灵魂的媒介,金钱是联系两者的桥梁。马丁•艾米斯在“垮掉的一代”与“愤怒的一代”之间赋予了新的意义,这种意义所造就出来的人也就是新时代中文明国度里的野蛮人,就像多丽丝•莱辛所说的:“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造就了整整一代文明的野蛮人。他们受过充分教育,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却用它来满足永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造成了野蛮的后果。”垮掉的身体里藏着一只愤怒的野兽,这是莱昂内尔•阿斯博的写照,也是马丁•艾米斯的预言。
  •     一个小说家最该做的事是什么呢?在19世纪和19世纪之前,作家们要绞尽脑汁写一个好玩且美满的故事,哄大家上床睡觉;可当人们不再喜欢捧着一本书入睡的时候,作家们就要开始用一些其他的表达来吸引读者了——炫耀的、困惑的、迷离而郁郁寡欢的——其实也是需求自我满足,“把我的懦弱拿来打动你”。只可惜,当读者看透了作者的把戏时,后者却依旧游荡在自己临时布景的简陋的十字街头。当然这样一个不太愉快的年代也行将过去——马丁•艾米斯的出现就是一个证据。他会写一个故事——他的故事很有趣,却也充满困惑,同时还带有一点技巧性的炫耀。但归根结底,他还是那个“说故事的人”,你愿意,就听他讲好了。马丁•艾米斯其实是位很有野心的作家。他的创作领域并不仅限于虚构文学——像是2008年的作品《第二平面》,已经将探讨的目光聚焦在“9.11”这样的事件——它的根源和对人们的创伤。而他的写实主义倾向也毫无掩饰地表露在他的虚构作品之中。关于金钱对人的异化、关于罪恶、关于善的荡然无存——那些并不让人愉快的主题,马丁•艾米斯却乐意把它们当做 “邻居家的故事”,一一风趣道来。坐在那里听故事的你可以很安稳、很愉悦,直到你发觉那个故事,可能与你也有关。《莱昂内尔•阿斯博》有一个颇具现实感的副标题——“英格兰现状”。如果是把“莱昂内尔•阿斯博”这样一个人物,当做是英格兰现状的代表,那么作者的观点其实也就“昭然若揭”了:阿斯博——“ASBO”,“反社会行为”的缩写——是一个充满暴力气息的“普通人”。生在一个需要用拳头才能完成交流的街区,很高兴可以成为一个流氓的阿斯博觉得,像自己的侄子那样循规蹈矩的好孩子,实在是莫名其妙的存在。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一对年纪相差不大却性格迥异的舅甥的命运,已经莫名其妙地交织在了一起。如果要用一个简单的标签来概括莱昂内尔•阿斯博其人,最简单的便是“罪感的缺失”。在阿斯博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是只能拿来遵守的。这世上没有什么规矩,有的只是打架的本事——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和一点点坏心眼。所以对于跟自己相依为命的却只喜欢读书,加上没完没了烦恼的外甥,阿斯博总想要交给他“生活的智慧”。而他的外甥德斯蒙德,却依旧生活在自己那个有畏惧,却要干净很多的空间里。当然颇具讽刺的是,当德斯蒙德发觉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时,比起他信任的,藏在报纸文字背后的“知心阿姨”,粗鲁的阿斯博舅舅却为他做了更多的事。描写底层的故事似乎应当总是悲伤的,但马丁•艾米斯却把它写得欢快有趣。贫穷的日子其实并没有持续太久:阿斯博意外地中了张一亿四千万镑的巨额彩票,成了有钱的人;而德斯蒙德在这之前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天赋,开始在大学里,寻求更广阔的天地。看似事情会变得好起来,可现状是——缺失的东西,并不会被从天而降的大笔“一般等价物”所弥补。用金钱来搅乱故事走向,是现实作家一贯的伎俩,他们坚信没有外在的幸运能拯救黑暗中的凡人——现实也差不多。有了钱的阿斯博并不开心,他的生活依旧是一座垃圾场——只不过是更多的“垃圾”愿意和他亲近罢了。他不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条理,他不愿意看见一切运转正常的样子。他只知道,没有人能阻止他证明自己无所忌惮——包括他自己。但“英格兰现状”,真的就只是没有罪感、堕落的阿斯博吗?其实如果真的如此简单,那么马丁•艾米斯其实也就不必反思,不必写作了——“垃圾场”里,是没有人会读书的。侄子德斯蒙德旁观着这个“罪感缺失的世界”,其实是作者最精心设置的“游戏参与者”。他想要挽回的一切,其实是不甘心的欲念作祟,却隐喻着一个作者不愿直言的、冲动的“英雄主义”。用一本书来反抗某种事实其实并不容易——即使默不作声,好像很容易写写字就能赚钱的作者,已经是一个愈加实际的世界里,招人恨的存在了。去反思、去警醒罪感真的有必要吗?那只是让这个世界略微干净、整洁一些,不那么像垃圾场罢了。我们要去思考罪感存在有什么意义吗?这真是首悲伤的歌,就算它被唱得很欢快。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废话太多,主线看起来很吃力。
  •     可读性比较强,一开始就被外婆和外孙的乱伦撂倒了……
  •     作者和主角都随心所欲的感觉
  •     贴近现实,挺容易读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