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文教育辩护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13319537
作者:[美]法里德·扎卡里亚
页数:146页

作者简介

想要过好日子其实不难。先上大学,然后再退学。白天学计算机科学,晚上编程。开一个科技公司,然后迅速上市。要是你不喜欢冒险,那就学电子工程。
在技术和全球化主导的时代,基于技能的学习为主流社会所推崇,而以开放的心态来追求知识,则被看作是没有前途。在无数人向着中产精英的道路奔跑时,本书作者法里德·扎卡里亚却站起来挥起了人文教育的大旗。
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又叫作博雅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等等。对于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争论,其实已经持续了很久,相关的问题还有:
大学教育还有它的必要吗,职业学院是不是就已经够了?
把人文教育视作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还是目的自身?
慕课(MOOC)能走多远,将最终取代课堂学习吗?
面对这些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作者法里德并没有展开艰涩的学术探讨,而是由自己从印度到美国耶鲁读书的经历讲起,用对话式的口吻,平实幽默的语言,追溯人文教育的起源和演变,激辩人文教育的争议、困境和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来到美国
第二章 人文教育简史
第三章 学习思考
第四章 自然贵族
第五章 知识和权力
第六章 为今日之青年辩护
原书注解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法里德·扎卡里亚是印度裔美国人,拥有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教育背景,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外事政策顾问”,是美国舆论界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目前是《时代》周刊特约编辑,《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著有畅销书《后美国世界》(The Post-American World)和《自由的未来》(The Future of Freedom)。


 为人文教育辩护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自大学伊始,就一直在关心教育方面的种种问题,也曾小试拙笔,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发表过自己的意见。因而,通识教育,于我而言,并不是一个太过陌生和遥远的话题。孔子在《论语》中曾说过:“君子不器。”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一个真正求道的人,不应被实现道所借助的器所局限,所束缚,而应该用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心态,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因为器与自己性情,处境之间的棱角和摩擦,而使其成为自己实现道的桎梏和囚笼,那么就违背了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虽然这两者之间的契合与匹配也相当重要。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器,就需要对自己的生活有所省察,需要认识自己,在辽阔的时空中定位自己的坐标,发现自己的真实角色。毕竟,对于外在条件的依凭和内心的笃定踏实,本身并不矛盾。而只有每个人都各安其位,整个社会才能正常有序地运转。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在与师友的切磋琢磨间进行的。彼此观点,思想上的异与同,理性与情感之间必要的平衡与张力,使我们逐渐克服着语言的遮蔽,去试着领会对方的看法,去在同与异之间进行辨别,取舍。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并不妨碍我们形成共识,形成“吾道一以贯之”的价值系统。相反,在“思”,“学”,“行”过程中的领悟可能会因此更加深刻切实。为何要读书?为何要进行通识教育?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使自己不成为所处环境的囚徒,不成为所处时代的盲目追随者,从而获得生命的尊严,心灵的自由,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与此同时,面对如此多元化的世界,保持一颗开放的心灵,以及随时变动的状态,发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让自己活得更加丰盈,轻松;逐渐发展想象力和接受度,在与声部杂糅的外界沟通过程中发生交互式的对话,重构,让自己的心胸从狭隘走向开阔;并把所有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念头内化,转为实实在在的血肉,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朴素哲学,从技术层面加以实践。也许,这才是我们每一个当代大学生最需要做的事情。也许,这也是对于道与器之间关系的一个具体操作理念和方式上的回答。如今这个时代,周遭的一切似乎都是被扫荡过的,被清除过的,被抛弃过的,然后开始新的拓展,利用和占有,如此一批批开发出来的,是一往无前的,令人无所依傍的商品,没有根基,没有温度,带给人们的只有难以言说的贫瘠和荒凉。在太多事情上,我们处理得太粗糙匆忙,因而生命也就失去了本应有的质感和光泽。而那种细腻,温厚中却自有对生命,对世界最深切的关怀和热爱。也许,通识教育,或者说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对灵心的陶育滋养,在于对“学”者的心灵有所默示而对其生命有所触动。它的重点并不落于知识的记诵,也并不落于理念的强加。这种学问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应该接近于“道”:通过“耳闻,目见,言传”而终至“心觉,意悟”的至深之理所在。用心去点染生发其他灵心的根芽,让更多的心灵得到人文之光的润泽。如今的大学,有些课堂成为了复制粘贴的流水作业,或是走马观花的娱乐消遣。当我们沉湎于某个或狭窄逼仄或虚幻热闹的精神空间不能自拔时,本该广阔的思维天地就会被挤压得只剩下可怜的一隅。太多情况下,我们将知识和学问当做可以利用的工具,满足于所谓的掌握和熟习,而全然丧失了内心深处的对陌生世界浓厚的兴趣和孩童般的好奇,丧失了对未知领域强烈的期待感和急迫的渴求之心。读书上课时那种如痴如醉,物我两忘的沉迷状态如今实在难以寻觅;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呆板,单调无趣,枯燥乏味,厌倦痛苦的心灵体验。我们不再有闯入知识迷宫,揭开真理奥秘,进行探险之旅的冲动;更多时候,反而是抱着一种冷眼旁观的心态将文字剖解支离,恰恰忽略了自身思考和创造的使命。通识教育课程,恰恰是在用真切的情感和生命体验去唤醒文字中栖居的灵魂,在对话中与先哲的智慧相遇,将先贤的智慧传递;而绝非仅仅满足于作为一个匠人,将芜杂的知识碎片条分缕析,拼接连缀成美丽璀璨的串珠。这些课程,更眷注于学生的成长的求索,境界的升华和生命的感通。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有了不受制于个体生命际遇的精神力量,能够进行自我审视和自觉反省,才可以超越外在事物,周遭环境的的牵累,达到“无所待”的自由。从此种意义上说来,它更像是探照灯,照亮思想的黑暗,照亮路途的光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公共意识和自由追求,培养敢于批判质疑的精神,学会如何去爱,关注和同情社会上的弱者,努力不被主流价值形态所裹挟压制,活出有意义的人生。看似简单,实则异常艰难。因为,在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早已被市场化的思维逻辑所掌控,将具有独特灵魂的学生当做千篇一律的商品进行流水化机械生产。没有了情感,没有了理性,人们开始逐渐变得单向度,扁平化,生活的精神家园日渐荒芜。我们要做的,就不能是站在价值中立的立场上漠不关心,而是应该站出来,以一己之力对这个社会做出些实际的改变。面对体制的高墙,我们是否应该放弃痛苦的挣扎?我们做鸡蛋真的有必要么?很多人难免提出这样的疑问。愈是对生命有要求的人,所感受到的纠结与痛苦就越多。而这份苦楚并非毫无意义的庸人自扰。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之中的曾用这样一段话作为回答:“既然我们只能活一次,我们就应该认真对待自己对待价值,并尽可能要求自己依信念而活。我们不是在世界之外,而是在世界之中。我们改变,世界就会跟着改变。我们快乐,世界就少一份苦;我们做了对的事,世界就少一分恶;我们帮了一个人,世界就少了一分不幸;我们站起来,那堵看似坚不可摧的高墙就少一分力量。”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不一定非得按照周围人的模式循规蹈矩而活,相反,我们可以听从自己的信念,为自己而活,认真地对待只有一次的生命。每个人先过好自己的人生,然后推己及人,将这种积极的能量向外不断推扩传递,最终才会让世界变得更好。
  •     读完《为人文教育辩护》这本书后,已经过去两周了,一直想写写读后的感受,竟拖到了现在。在这本书之前,我刚看完《最好的告别》,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印度裔美国人,都写过几本畅销书,也都是专栏作家……这让我对印度裔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他们写书也是那么厉害。这两本书,是今年我遇到的最给我触动的两本书。《最好的告别》甚至让我不敢发文妄自评论……《为人文教育辩护》拿到手后马上看了第一章,被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打动了,薄薄的一本书,但论据充分,论点明晰,论证非常严谨。我马上就决定一口气读完它……当然还要夸一下译者,这么流畅的翻译还是很少见的。虽然我是理科生,还是一个科技控,但关于人文教育的问题我很早就有过思考,大概在高中的时候吧——为什么家长们都想让我们学“技术”,而文学、哲学、历史这样的学科会被质疑“学这些有什么用呢?”。人文教育到底对你是否有用?这就是本书讨论的问题。作者从自己的经历开始,一步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当然我无法通过一篇文章向你说明这个论证的过程,但是我想分享书中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人文教育的优势就是教你如何思考、说话和学习。书中有这样一句引用:教育的目的,不是往学生的脑子塞满旧家具,而是帮助他们获得关键的知性技能,以打造自己的新桌椅。——霍华德·加德纳 (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所以,单纯把大量知识塞进脑子里的教育不能算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拥有可以有效获得知识的能力。可惜不仅在中国,即使在美国的教育也无可避免地偏向前者。而人文教育恰好有这样的优势,帮助我们获得一个学习、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让我们有能力去自食其力获得知识:首先是能教会我们如何思考。而核心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写作。在我之前谈自己为何写作的文章中曾说过:“我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能督促我得到高质量输入和更深入的思考。”无论你做什么,清晰、简明和快捷的写作能力都是无价的技能。然后是能教会我们如何说话,在我理解就是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思考的能力。其中对话是一个“经历岁月考验的学习方法”。和有趣的人聊天,分享各自最深处的想法和理念,文明就是这样产生的……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说过,要逼迫自己每周和1-2个陌生人聊天,也是基于这样一个考虑:一个好的对话能极大帮助一个人的成长。第三个优势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学习。这里的不仅仅指的是特定领域的知识,更多的是学习的能力。李笑来的公众号就叫“学习学习再学习”,他解释说,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先学习如何学习,再去学习,而不是简单的三个动词重复。人文教育可以教会我们如何精读一篇文章,如何有效搜集信息,如何进行逻辑思考等有助于我们获取新知识的技能。所以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兴趣是指引我们探索最好的动力来源,人文教育是我们最强大的探索工具。《为人文教育辩护》这本书精彩的论点实在太多,平实朴素的语言下总是能发现亮点,不禁让我拍案叫绝。在这里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这本书,尤其是在当今过分逐利的教育环境下,来点人文教育真的很有必要。
  •     第一章:抛出议题,介绍自己的背景议题:人文教育的理念在美国似乎失去了说服力。观点:推崇它的人需要极力为之辩护,而反对他的人则确信这最多是个奢侈品。为什么说人文教育在美国失去说服力?1)从经济活动上(过上好日子),创业者聚焦计算机科学和编程,人文教育在美国已经不怎么吃香,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基于技能的学习,注重技能的实用性。高等教育走向了职业教育而不是人文教育。2)从统计数据上看,主攻哲学,英文的比例急剧下降,而且不是因为过剩。放弃人文的人也没有走向科学,他们走向了商务传播等“技术培训”3)从政府态度上,不少州政府也觉得人文教育是一个奢侈品,威斯康辛计划撤销任何和工作岗位不直接挂钩的人文科目。能够直接带来就业的教育,是所有政客都乐于鼓吹的教育。为什么作者要为人文教育辩护?作者是六七十年代从印度来到美国的,当年的印度对技术的力量崇拜的无以复加。而作者的母亲为美国吸引的正是堪称人文教育范版的美国大学。虽然当时的美国大学在印度并没有多大的号召力,但是在哥哥和母亲的影响下,作者赴美求学终于选择了历史专业,但是当年他还不知道什么是人文教育。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读起来部分像英语阅读理解…不过不是为好书,密涅根计划真向往…值得再读。
  •     3.75分吧这样!观点正确,论证也还可以,但是我也不知道为啥就是不想给到四分。。。。
  •     汗颜!总说欧美西方教育先进,结果人家还不断反思自己,提倡人文教育。我国古代早有“六艺”说法,结果现在高考还要文理分科,说什么好吧!
  •     和我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并不是关于人文教育具体内容的。
  •     「当汲取伟大文学养分时,我们面对面地接触到一些自身生活中可能永远接触不到的理念、经历和情感。研读历史时,我们遇到从不同时代来的人,从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中汲取教训。研习物理和生物时,我们理解到宇宙和人类生命的奥秘。这些不一定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但它是生活的重要体验。」
  •     推荐这本
  •     所以有点自信了吗?没有。
  •     无用之用
  •     需要再接受一些人文教育,以便书写,表达,有能力学习和开放胸怀。
  •     “技术本身是人类聪明才智的极好体现,但没有必要为了颂扬技术而贬低人文,而这恰恰是今日之现状.”
  •     有理有据,思路清晰。
  •     如何为人文教育辩护?不如看看承载这个责任的大学是如何发展而来的。为社会发展打造工人的机构这个属性一直没法抹去,也有存在的必要。科学发展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他的小伙伴人文教育,并没有随着它的速度来一起发展。或许不够重视。人文教育同样重要,而且非常必要。优秀的人绝对是人文和技术同样具备的!
  •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商业和技术主导的世界中,人文教育依旧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它教会我们写作、表达、主动学习与思考。
  •     思路清晰,但有些观点存疑。也瞬间明白达芬奇们为什么会是通才。
  •     印度裔美国人写的一本结合自身经历的小册子,读库出的。读起来不费劲,语言也挺有趣,适合出门路上闲读~
  •     傻文科生必读,死理科生也应该看一看。
  •     发现哪国人民对自家学生的评价都差不多嘛,不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嘛?还是这概念也是进口转内销的?作者的论调倒是很平和,只是俗易风移罢了。整篇文章这种开放和多元的文化心态让人很舒服,娓娓道来,论述有渊源有趋势有例举有思考,简直深度专栏的写作模板,如果人文教育都能让人都写出这样的文章,那么真的很值得,也很有必要。 P.S.读库的这系列平装书真的太容易读旧了……
  •     平装嘛,简直太平喽~我差点以为我买了本旧书:)真的是很好看的书“他的红铅笔很锋利,给分数从来不留情面“被虐的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以及酸爽无比~~
  •     人文教育是培养一个文明人之根本。
  •     对教育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     好书,写得真是好,翻译也好,堪为榜样。
  •     应列入理工科必读书目,尤其是IT宅男
  •     推荐给豆豆要读一读的小书。
  •     一本易读的小册子,很清晰,但是读完之后总觉得还得再看看,说不清哪些地方存疑,哪些地方要再反思,毕竟议题太大了。
  •     翻译流畅,论证严谨,论据详实…很久没看到过这么好的书了。特别欣赏作者的观点,在今天人文教育显得越来越稀缺,接受一定的人文教育反而会给自己带来竞争力。
  •     喜欢
  •     理工科生可以读一读。
  •     作者并没有牵强地为人文教育辩护,而是结合当下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现实,循序渐进地展开自己的论述。
  •     竟然挺好看的:我们为信息所窒息,而渴求智慧。今后的世界,将属于能总览全局者,他们在适当的时间运用恰当的信息,以独立的思考来做出明智的选择
  •     8月。“求知的核心在于写作”
  •     2016年已读022。对此开本和用纸,感觉愈发习惯与喜欢。文推第二章。
  •     美国当代大学生密切联系。国内可能更功利趋向。
  •     喜欢为今日青年辩护那一章
  •     书的装帧,纸质都好到没话说。就是感觉这本书的内容,完全可以用几条微博来表达出来。。。作者竟然把一篇论文的内容做成一本书。。。然后很多观点都是大家都懂却很难做到的观点,感觉没什么新惊喜。
  •     最理想的教育就是人文教育+专业教育,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     读库又出了一本目光深远的好书!作者在高度文明发达的国家仍然为人文教育辩护,当下的中国尤其需要这种理性的认识和坚实的行动!作为个人所能做的就是把这本书再读几遍,英文版也找来读几遍,然后把它尽量多的介绍给身边的人。
  •     这是一本书?
  •     正值大三,一些观点还是非常赞同。
  •     在古代以及之后的多个世纪里,科学是通向抽象真理的途径,没有实际的用途。而像语言和历史这样的人文科目则恰恰相反,能够为政客、朝臣、律师和商人提供必要的技能。 在一个漫长的时间里,学习几何、天文是毫无用处的,但希腊人罗马人仍然把它作为必修课。到了大航海时代,天文几何乃至后来的物理工程变成了实用课程,而人文学科变成了“无用的知识”。历史还真是调皮。
  •     作者的论证在我看来并不强有力,但是其所倡导的观念也是我所追寻的,科学与人文的结合。
  •     有些生涩,从古论今。不过我也觉得我们缺乏人文教育,都走向职业教育了。训练大脑如何思考
  •     20160307需要好好深思
  •     关于大学的演变过程很值得细细去专研,这样才能明白大学到底该学什么。后来讲到现代年轻人的心理变化也很不错,不在去思考什么政治这些大问题,更多的是大环境造成的影响。这个部分也适合细细思考
  •     简洁而有力。最后一章节的描述也是精准,比如“我们这个时代的偶像是企业家、技术专家和商人。...年轻人所反映的,乃是今日之社会现实。”、“今天年轻人的野心也许不需要用游行示威,不需要用洋洋洒洒的古文来传达,但它们是真实的,也是重要的”。
  •     我们为信息所窒息,而渴求智慧。今后的世界,将属于能总览全局者,他们在恰当的时间运用恰当的信息,以独立的思考来做明智的选择。 ——爱德华·奥斯本·威尔森(生物学家、社会生物学创始人)
  •     2016.6.08-09 端午假期在家读完的。这是一个至少在章节上符合金字塔架构的书,作者从第一章开题到第二章讲述人文教育的历史沿革,再到三四五章分别从人文教育对个体,群众,社会的意义,再在第六章说明了当代青年和其他世代的异同。人文,哲学,科学在古典时代分道而行,在现代分的已经是壁垒分明的,但是又在探索中隐隐约约殊途同归。
  •     这本书虽然是随笔,但是逻辑非常清晰,读起来不费力,推荐推荐。
  •     请勿忘初心
  •     Mooc.
  •     “求知的核心在于写作”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