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改变世界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1
ISBN:9787300171449
作者:[加] 马修•弗雷泽(Matthew Fraser),[印] 苏米特拉•杜塔(Soumitra Dutta)
页数:316页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洞察社交网络必读之作,本书深度剖析社交网络引发的三大现象,全面解读社交网络给我们生活、工作和世界带来的伟大变革。

这是一本关于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力作,作者就Facebook、MySpace、维基百科、YouTube、Twitter等在全球汇聚了数十亿用户的热门网站进行深入研究,向广大读者全面解读社交网络正在如何改变人们生活、工作和世界。

两位作者结合社交网络中发生的数十个经典案例,深入剖析社交网络中的三大现象:身份日益多元化;地位日益民主化;权力则日益分散化。为读者清晰地描绘出这些变革背后错综复杂的因素,并提出了极有分量而又出人意料的见解,并且还为这些发展趋势指明了方向,对于我们理解这场发生在我们身边至关重要的变革非常具有启发性。
[编辑推荐]

四大重量级领袖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思科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SAP公司前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孔翰宁、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联袂推荐。

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称赞本书“这是知道为什么维基百科能改变世界的必读之作”。

作者深度解析数十个精彩案例,见解新颖独到而又有吸引力。《人人时代》(原名《未来是湿的》)、《认知盈余》后,了解互联网发展趋势,社会化媒体研究必读佳作。
[各方赞誉]
吉米•威尔士 维基百科创始人
如果你想知道维基百科为什么能改变世界,那么这是一本必读之作。
约翰•钱伯斯 思科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社交网络改变了我们个人生活中的娱乐形式和工作场所中的营业模式,与此类似,Web 2.0工具和技术也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就这一重要转变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独到的分析。
孔翰宁 SAP公司前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社交网络对公司主管与客户、雇员以及商业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处理方面影响深远。该书清晰地描述了这一变革背后错综复杂的因素,提出了一种极有分量而又出人意料的见解,并且对这些影响深远的趋势指明了方向。
克劳斯•施瓦布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
本书充满了透彻的分析、敏锐的见解和启发性的案例研究。它将永久性地改变你对“网络对人们在组织内部进行社会互动和合作的方式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的思考。

书籍目录

[目录]
推荐序 社交网络的力量 Ⅰ
引 言 向权力发起挑战 001
第一部分 身份多元化
第1章
身份构建:虚拟世界中的多个自我 031
第2章
社会联系:从强连接到弱连接 048
第3章
开放与封闭的悖论:退出,呼吁与忠诚 068
第4章
隐私的悖论:无法抹去的记忆 088
第5章
虚拟现实:第二人生与死亡 106
第二部分 地位民主化
第6章
社会资本:从寡头政治到网络民主 127
第7章
名誉游戏:一切由你来决定 145
第8章
地位层次:可爱的傻瓜和能干的怪人 163
第9章
等级与排名:人人都是评论家 180
第10章
名誉管理:用真诚建立信任 200
第三部分权力分散化
第11章
权力关系:博弈与互惠 221
第12章
业余爱好者的崛起:从专家到平民 235
第13章
市场2.0,营销的变革之舞 254
第14章
企业2.0,组织变革 272
第15章
国家2.0,权力归于人民 290
结语 Web2.0革命 309

编辑推荐

《社交网络改变世界》编辑推荐:四大重量级领袖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思科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SAP公司前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孔翰宁、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联袂推荐。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称赞《社交网络改变世界》“这是知道为什么维基百科能改变世界的必读之作”。作者深度解析数十个精彩案例,见解新颖独到而又有吸引力。《人人时代》(原名《未来是湿的》)、《认知盈余》后,了解互联网发展趋势,社会化媒体研究必读佳作。社会化媒体研究最新必读,深度剖析社交网络引发的三大现象。

前言

社交网络的力量假如给你一个任务,要求你充分发挥想象力,对一家新饭店从外观、主题到流程、商业模式进行设计与改变,而你只能在一张白纸上随意畅想,你会如何设计?或许你会这样思考:“嗯,这家餐馆可以经营牛排。如果这样的话,那么顾客将使用餐刀,而使用餐刀有可能会刺伤他人。因此,为了安全,我们最好在桌子四周各放一个笼子,让每个顾客都进去,以免顾客彼此误伤。”每个人都会觉得这个想法很荒谬,因为在设计一家饭店的时候,这样考虑显然是荒唐的。是的,的确常有人偶尔做出疯狂举动,在饭店刺伤他人,但是我们却并不能把这种恶劣的危害行为当成正常设计所考虑的重点。然而,在设计社交软件时,我们却又常常犯这种错误。这就像我们开着小汽车时,或者在街道上散步时,或者在饭店里吃饭的时候,都有这样一种本不该有的想法,即认为自己遇到的每一个人对我们都有威胁,他们会伤害我们。与此类似,一些网站设计者以及他们的经理在计划启动一个社交软件项目时,会设想在一种存在设计漏洞、缺乏安全模式保护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一切,并认为一旦信息的任何部分没有得到严密的控制,就会发生极为可怕的事情。但是,这绝对是错误的想法,而且根本不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正如结果所显示的一样,大多数人并不是疯子或品质卑劣的人。相反,他们往往是理性而友善的。因此我们应该相信他们,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吉米创立的维基百科经过几年的发展越来越成功,于是一家重要的媒体公司邀请他去传授维基百科内部的管理经验。吉米介绍后,该公司的董事发现,与过去一些关于知识管理的自上而下的伪变革不同,维基百科没有像他们一样失败,它正逐渐从下至上地渗透到企业中去。而员工们发现维基百科大有用处,并开始在他们自己部门的服务器上安装并使用百科。不过,这显然是相当可怕的。在一次会议上,人力资源部的某位员工就质疑:“如果员工手册被上传到百科网站中,或许有人会对它进行编辑,并将公司允许的假日增加一倍。这样的话,我们该怎么做?”答案很简单,如同有员工在午餐时将咖啡泼到同事身上,或者做了其他可笑而又幼稚的事一样,首先对其进行批评,并告诫其若不听劝告将被解雇。但事实上,如果有了设计合理的社交软件,人们完全不必去申明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因为软件本身的透明度和软件设计的受托责任要求,它必须能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从事禁止的行为将会很快被察觉,并会引起领导的不满,继而遭到责难。《社交网络改变世界》的作者马修•弗雷泽和苏米特拉•杜塔发现了某些组织潜意识里对Web2.0存在着强烈的抗拒心理,于是他们适时地推出了这本书,从如何充分利用有利于信息共享和问题解决的协作环境,来解释为什么这种戒备心理必须得到积极处理,并提出“社会互动必须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之上”的观点,令人醍醐灌顶。这本书的另一看点在于,作者采用了非常均衡且合理的分析方法。既不是轻描淡写地对加入网络空间的个人和组织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描述,也不是简单地对社交网络所提供的社交和合作机会进行主观的表达,而是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多学科框架,成功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了起来。更难能可贵的是,弗雷泽和杜塔丝毫没有回避人们可能在网上观察到的有争议的行为,如为了攀比数量而结交好友。不过他们也极力解释,在这些行为背后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社会诱因,即某种认知:纵观历史,人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其影响范围决定的;并且过去强化个人社会资本的愿望也被迁移到网络世界中。现在,许多人都渴望拥有广阔的网络朋友圈,虽然有时这种友谊很烦琐、脆弱,但是它却已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和强大的力量。不过总而言之,对于社交网络能否起到长期的积极作用,弗雷泽和杜塔仍持乐观态度。他们是对的,因为从革新与机遇的角度看,认识并采用社交网络将会获益颇多。此外,有些组织也不认为对社交网络的尝试将导致某种令人不安和秩序混乱的后果。他们已经正确意识到,社交网络在员工、顾客、客户和商业伙伴之间共同的智力协作中具有积极潜力。所有的社交,从私人社团实体、地方社区,到拥有单一民族的国家,最后再到整个国际社会,只有在繁荣开放的雇用体系和自由交流的思想体系中,在不受检查制度的消极作用妨碍时,才能发挥最好的效能。只有通过创建安全的环境来表达哪怕是偶有争议的观点时,我们才有可能激发出最有价值的观点。我们追寻的终极目标是一个自由的思想交流场所,它往往由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工具来提供,只要我们这些新的网络世界的参与者们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这一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内容概要

马修•弗雷泽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高级研究员,既是公认的传媒行业专家,又是经验丰富的学者和记者。

曾任加拿大国家级日报《国家邮报》的总编辑,并担任过加拿大广播电视台新闻世界频道黄金时段节目主持人。著述颇丰,其中包括畅销书《软实力》等。
苏米特拉•杜塔

康奈尔大学S.C.约翰逊管理研究院院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以及剑桥大学贾吉商学院客座教授。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数字化实验室创始人,致力于建立数字经济中一流的教学与研究中心。

两家企业的联合创始人,也是数家创业企业的董事。曾多次受邀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名人推荐

如果你想知道维基百科为什么能改变世界,那么这是一本必读之作。——吉米•威尔士,维基百科创始人社交网络改变了我们个人生活中的娱乐形式和工作场所中的营业模式,与此类似,Web 2.0工具和技术也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就这一重要转变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独到的分析。——约翰•钱伯斯,思科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社交网络对公司主管与客户、雇员以及商业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处理方面影响深远。该书清晰地描述了这一变革背后错综复杂的因素,提出了一种极有分量而又出人意料的见解,并且对这些影响深远的趋势指明了方向。——孔翰宁,SAP公司前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本书充满了透彻的分析、敏锐的见解和启发性的案例研究。它将永久性地改变你对“网络对人们在组织内部进行社会互动和合作的方式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的思考。——克劳斯•施瓦布,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

章节摘录

权力存在于网络之中网络动态机制和制度结构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这一现象早已不新鲜。事实上,自从文明开始之后它就已经逐渐过时了。网络是动态社会权力的横向表达,而组织是象征着正式的制度权力的纵向结构。网络和制度可以共存,互相之间可以有间隙,而不必武断地分出胜负来。但是当新的力量出现并威胁着既定形式的权力时,它们之间在这一关键时刻便注定会由于内在紧张关系而决裂。我们在本书中提到的“Facebook现象”是这些关键“决裂点”之中的一个代表。并且,我们认为,为了了解推动这一突然现象发生的内在动态机制,我们必须好好回顾一下过去。像MySpace和Facebook之类的网站给了我们一个很古老的教训:权力存在于网络之中。但是,历史已经多次证实,网络并不总是获胜的。事实上,它们今天的东山再起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漫长潜伏期。在这一潜伏期间集权制已是社会组织的普遍和主导形式。为了发现网络权力的最后一个伟大的新纪元,我们不得不追溯到近一千年之前的中世纪。以传奇和哥特式文学为题材的中世纪画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英雄场景,其中,一群身着盔甲的骑士们乘坐在覆盖着缎布的马匹上,塔楼城堡被朦胧的护城河环绕着。这一渲染浓烈的画面唤起了我们对历史人物,如圣殿骑士团追求圣杯而历险的事迹的记忆。文化传奇虽然并不能总是如实地反映历史现实,但是圣殿骑士团的故事却能充分地说明网络权力的跌宕起伏。在十字军东征时期,圣殿骑士团产生了许多的英勇事迹,而我们则是从关于这些骑士传奇中了解圣殿骑士团,他们以装饰着红十字徽章的白袍闻名于世。而轰动一时的电影,如《印第安纳琼斯和圣殿财宝》(Indiana Jones and the Treasure of the Templars)以及畅销书《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则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思。就连如《断剑:圣堂武士之谜》(Broken Sword: The Shadow of the Templars)般的视频游戏也使得圣殿传说再次流传于社会。普遍流行的传说故事只关注于他们的身份,一个护送基督教圣物“圣杯”的神秘团体。而正如所有的传奇一样,关于圣殿骑士团英勇事迹的描述仅占了这个传奇的一部分。的确,圣殿骑士团是在12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为保护圣杯免落所谓的“异教徒”①之手而建立的一个基督教骑士团。首批圣殿骑士都是些勇武正直的法国骑士,他们无私地遵从守贫、贞洁和服从这三条规定,以追求他们作为信仰守卫者的神圣使命。他们具有简朴的矩阵体系,以斯巴达人的严明和高效的组织纪律而著称。然而,实际上除了传奇的故事外,圣殿骑士团还是罗马教皇的常备军。在中世纪,所有的皇帝、国王和王后都是罗马教皇的封臣。但是几个世纪以来,罗马教皇除了将他们逐出教会之外可能没有其他的压制手段。于是十字军的出现给了教皇一个及时的借口以拥有强大而猛烈的军事力量。圣殿骑士团就这样成为罗马教廷的御用军队,或者说是“基督教的军队”。1130年,罗马教皇英诺森二世(Innocent Ⅱ)授予了圣殿骑士团正式地位,并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使之仅对上帝尽责。相应地,这支骑士团免除了包括赋税在内的一切世俗法律的制约。要了解圣殿骑士团之所以得到大量关注的原因,你不一定非得是一位投资银行家。由于教皇的施予,这支骑士团有权享受到一项政策,在中世纪多国管辖范围内豁免所有关税和征税。教皇的号令一下,基督教徒中上万的贵族就开始将自己的现金和资产交给圣殿骑士。中世纪的圣殿骑士就相当于时下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大盘新发股,比如谷歌。这场狂热的“财产吸纳运动”是如此的势不可当,以至于无后嗣的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一世将自己王国的三分之一都留给了圣殿骑士团。而英国的亨利二世则赐予了圣殿骑士团广阔的土地,包括伦敦的主要房地产所有权。后来,不受爱戴的约翰王被迫签署了著名的《自由大宪章》,将临近布里斯托海岸的兰迪岛都赐给了圣殿骑士团。到1300年为止,圣殿骑士团成为了整个欧洲实力雄厚的土地所有者和商业群体。他们控制着包含9000多片领地和将近900个城堡的广阔网络体系。在基督教圣地圣殿山上的阿克萨清真寺中,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基地,并自认为它是所罗门国王的神殿遗址。在这个神殿,传说曾经有无数的基督徒受到折磨并被掩埋,而后来又得以复生。这一联系给了圣殿骑士不少有利可图的商业机会,而且他们绝不会忽视对与基督教相关的圣物的交易机会的发掘。当时,在宗教的手工制品市场上,大部分,即使不是全部,都是赝品,但是仍能得到许多有钱买主的青睐,其中包括所有基督教国家的国王。然而,圣殿骑士的主要收入来源于银行业。因为使用类似当今的旅行支票的等价物,经济历史学家把建立起世界首个商业银行的功绩归于圣殿骑士。正如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一样,圣殿银行给予了圣殿骑士强大的权力。无论是直接地还是间接地,几乎所有欧洲王室首脑都欠下了圣殿银行的债务。当法国的路易斯四世在十字军东征时被抓,并被异教徒扣做人质时,为他付赎金的正是圣殿骑士团。基督教界许多重要的哥特式风格的大教堂的建设也都是依赖于圣殿银行的利润,这些教堂甚至包括沙特尔大教堂。圣殿银行等同于现在的美联储、美国银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综合体。从职权上讲,骑士团大团长相当于今天跨国企业中富有权力的首席执行官。他可以在众多国王的面前昂首挺胸。毕竟,他对国家法律不负有任何责任。这一形势却并不符合法国国王腓力四世(Philip Ⅳ)的心意。由于闻名遐迩的出众容貌,腓力四世被公认为“美男子腓力”。如果是在今天,这位国王肯定是一位媒体明星,不管到了哪里都会受到狗仔队和全球新闻媒体的追捧。他有着方形的下巴、蓝色的眼睛和一头金色的长发,这位法国国王可以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约翰•肯尼迪。但是外表往往是迷惑人的。即使按照中世纪的标准来说,美男子腓力也是一个狡猾无情的国王。可以说他骨子里透出的暴力倾向为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在发现两个皇族朝臣分别引诱了自己的两个儿媳,包括他的继承人路易斯王子的王妃之后,腓力四世做出了冷酷而无所忌惮的残忍行为,这恰恰证明了他的可怕。腓力四世当即就命令监禁那两位王妃,而等待着这两个色胆包天的朝臣的则是更可怕的命运。他们以叛逆罪被拖到刑场并被活活烧死,他们被烤过的尸体又被处以斩首,而且把生殖器阉掉后扔给了一群饥饿的野狗,而剩下的残缺尸体则被拖到绞架下悬挂示众。这两名不贞的王妃也在护卫的看守下亲眼目睹了这一令人震惊的场面。当受到强令被迫旁观她们的奸夫在树桩上被活活烧死和阉割时,她们吓得心惊肉跳。因此可以说,“美男子腓力”的确不是一个可以得罪的人。不管历史学家们如何质疑腓力四世的道德品质,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认为他是第一个冲破中世纪欧洲的混乱并建立起现代化国家的国君。中央集权制度在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覆灭时已经轰然倒塌,而教皇制则从前者的废墟中出现,并向整个基督教界施以一种宽松的、水平化的权力网。所谓的黑暗年代则是一段尤其令人作呕的时期。14世纪早期,欧洲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系列封建采邑的大杂烩,这些封地主为了领土和地位连年征战。如同每个国王都努力宣称他们对与之抗争的男爵的管辖权,权力系统得到了广泛的散播,变得多层化,并且位置发生偏移,处于联盟和网状组织反复无常的变化之中。腓力四世在一支强大的法律顾问团的帮助下,致力于构造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具有领土主权的国家,这就是法国。但是有两支强大的力量阻挡了他的改革进程,它们就是罗马教皇和圣殿骑士团。狡猾的罗马教皇博尼费斯八世(Boniface Ⅷ)是罗马教廷密谋陷害对象中的一位幸存者。62岁的他在1295年被任命为罗马教皇,并且他当时肯定是将27岁的美男子腓力视为一只可以轻易被调教和训练的“小狗”。然而他错了,腓力四世是一只“小狐狸”。在罗马教皇发布法令以提醒腓力四世他没有向教堂财产征税的权力之后,教皇就失望地接受了教训。在拒绝重新谈判的条款同时,腓力四世迅速阻止了他的王国中所有的黄金流出,这样便剥夺了罗马教廷从法国获得的收入。在狂怒之下,罗马教皇将这位法国国王开除了教籍。接下来发生的就是在中世纪历史中最著名的特别事件之一。与更暴力的《黑道家族》(The Sopranos)片段相比,这其实也并非不适宜。坦白地说,腓力为刺杀罗马教皇而签订了行刺手令。1303年9月,这位法国国王向罗马派遣了由1500名士兵和600名骑兵组成的军队,在那里,他们吸纳了一支由博尼费斯八世早期在罗马教廷密谋中树立的宿敌所带领的雇用兵。由于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78岁高龄的罗马教皇逃到了自己的家乡阿纳尼城(Anagni)。但是腓力四世的职业杀手跟踪到了他。具有迦太基人好斗特点的杀手们将他洗劫一空,并将当地的大教堂付之一炬。攻击者将刀剑刺入了罗马教皇的马匹,并活捉了年迈的教皇。一些历史学家宣称罗马教皇已经被杀死,而其他观点则表明作为轻蔑的象征,他们扇了教皇一耳光。然而有一件事实是无可争议的:博尼费斯八世被带回了罗马,并饱受摧残和凌辱,他在几个星期之后便离世了。腓力四世到了此时仍不善罢甘休。在罗马教廷短暂的无王时期过后,腓力四世亲手扶持了法国大主教伯特兰•德戈(Bertrand de Got),将其推上了罗马教皇的宝座,这就是克莱蒙五世(Clement Ⅴ)。这次,腓力四世可不是在冒险。他使得罗马教皇的神圣权力得到了转移,从罗马到阿维尼翁(Avignon),从此他牢牢地控制了罗马教廷。腓力四世此时已经决定将下一个斗争的矛头指向圣殿骑士团。当他在1285年继承法国国王的宝座时,这个王国已经背负了深深的债务。而与此同时,圣殿骑士团就在他的后院巴黎建立了银行总部,并成为了基督教界的金融枢纽。但是腓力四世却无法控制圣殿骑士团,而且他也无法向其征税。事实上,腓力四世还欠下了他们一笔钱。但是他并不情愿还钱给罗马教皇的骑士团。公元1307年10月13日,决战终于来临了。这一天也被称为不幸的“13号星期五”。在那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黎明时分,腓力四世的秘密警察突然向圣殿骑士们发动了袭击,并在一系列快速行动中逮捕了几百名骑士。被围捕和拘禁的人当中就有骑士团大团长雅克•德•莫莱(Jacques de Molay)。在这次一次秘而不宣的审判中,他被腓力四世的审讯官指控有许多十恶不赦的罪名,包括亵渎神明、兽奸甚至是杀婴。在中世纪基督教界中,这些都是相当严肃的指控。同时,腓力四世命令克莱蒙教皇发布了一项教皇诏书,命令所有的基督教国家的国王必须收缴圣殿骑士团的资产。不久教皇又宣布解散圣殿骑士团。两个世纪之后,圣殿骑士们终于不复存在,他们已被法国国王赶出了历史的舞台。最后,雅克•德•莫莱在严刑拷问下屈打成招,承认自己犯下了所指控的罪行。他得到了审判并被判处在木桩上执行火刑。1314年,他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前从容就义。据说,在被地狱之火渐渐吞没时,他愤怒地诅咒了那两个可恨的迫害者,他们是美男子腓力四世和克莱蒙五世,并预言:他们将在一年之内同样面临灭顶之灾。果不其然,克莱蒙在7个月之后暴病而死,而腓力四世则在不久后的一次捕猎中被一只野猪撞死。那么,我们能从这一传奇的中世纪故事中获取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圣殿骑士团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基督教界网络组织,在经历了两个世纪的繁荣之后却分崩离析,原因就在于它们曾经过于强大。集权制国家的逻辑是坚定不变的,它粉碎了具有独特的密码体系、仪式、行为事项和权力的圣殿骑士团;现代化取代了封建主义;理性的思考击败了宗教狂热。马基雅维利主义权力政治曾一度在教廷神权中盛行。纵向权力的权威逻辑针对动态社交网络的横向影响宣称了铁一般的法律制度。如果我们将结果记在记分板上,那就是,集权制机构:1,横向网络:0。但是战争并没有结束。腓力四世仅仅只赢了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之后,圣殿骑士团潜藏了起来,逐渐演变为其他网络体系,如共济会。这些人可能在法国变革几个世纪之后的推翻君主制运动中重现并扮演重要的角色。复仇是需要时间的,甚至可能是若干个世纪,虽然有时它是激烈而非平静的。而且同样地,中央集权制机构和水平网络之间的复杂动态机制形成了长期的冲突和变化过程。它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哪怕是在网络空间中。


 社交网络改变世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动机不纯,但是后来看上瘾了。
  •     身份多元化,地位民主化,权力分散化;大众选择追捧“可爱的傻瓜”、讨厌“有能力的怪人”
  •     一次买了十多本关于社交网络和大数据的书,这本是最先看完的。丝毫没有外文翻译书的晦涩,睡前读来很有趣味。难得的是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备。封面设计也很舒服养眼
  •     佩服作者的前瞻性,4年前的web2.0刚刚出世,作者关于web2.0的观点正在逐一被证实,不过在政治方面还是与现实有差距
  •     浪费时间的垃圾
  •     对于同一个话题或者爱好社群,有核心社群和边际社群,如果能对此进行分析就好了。
  •     身份,地位,权利
  •     看得我real心累,都尼玛什么跟什么阿。【身份构建:身份多元化-社会联系:从强连接到弱连接-隐私的悖论:无法抹去的记忆-等级与排名:人人都是评论家-业余爱好者的崛起:从专家到平民】
  •     内容比较老,比较失望
  •     灰常有趣味,将近一年中里第二本不带脚注和参考文献的书,感觉非常曼妙。书名改为《社交网络就是世界》好了。挺开眼界的,这个世界上不只有人人豆瓣微博脸书你的管呀。
  •     zzzzzz...
  •     读人文的闲得蛋疼
  •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这是一本必读之作。
  •     原作5星+,中译本却翻得极屎!无法忍受……2星不能再多了!
  •     评论互联网这些日新月异的东西,就得冒着这一秒是真理下一秒就有可能过时的风险…
  •     13.10.11到13.1118用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第一次读带学术性质的书籍,很多东西读不太明白,跟不上作者那种广阔的思路(很有名的两位外国作者,记了很多遍也记不住名字)。不过还是硬着头皮读了下去。还是套用下书里的观点,社交网络将改变世界,我们的身份将变得多元化,地位变得民主化,权利变得分散化。是否会是这样,作者引用了已经发生的不少例证(facebook、奥巴马选举),未来会怎样,还是让未来来检验。 只是做个标注,代表读过,仅此而已,非要说点收获,从书中倒是知道了不少名词myspace、圣殿骑士团、托克维尔、《线车宣言》、《卡萨布兰卡》(之前就知道,一部有名的爱情电影)。如果要问再次遇到同样类型的书籍,是否还有兴趣,那是当然,不懂的,终究还是需要弄明白的,
  •     三个层次,对了解网络空间有一定启迪性
  •     对网络有个完整扎实的认知,略过时
  •     当你写不出东西的时候抄书是最好选择…………好啦,其实真的是本好书,观点都非常有启发性,大学四年加起来获得的启发不如从这一本里得到的多(你自己不努力好吗)
  •     说不定共产主义真的可能通过互联网实现!
  •     无论怎样,我们都无法回到过去了。
  •     这是好书,而且总结了大量新近的其它著作的观点,是个知识聚合体,建议阅读。
  •     写论文的参考书目之一,顺便就仔细看完了。基本上除了论文也没有别的地方会比较用到这些数据跟观点了。
  •     《社交网络改变世界》,从身份日益多元化、地位日益民主化、权力日益分散化三个方面谈社交网络对世界的改变。一句话总结,社交网络逐步的将多层级、信息封闭的中央集权制世界变成更加水平、开放的民主世界。个人感觉剔除层级之后对我最大的好处,就是我能利用社交网络“勾搭”以前高高在上的大拿了!
  •     #今天我有蛇精病#如果有那么一本书让人读不进去,那么就是磨练心智的一本书,那么这本书就赢了。今天,恰巧碰到了这本书,硬着头皮读了下去。
  •     看看
  •     因翻译的问题,不少句子好难懂。汉语言英语法的句子,汉语思维英语文化的句子,读起来很不舒服。纸张、印刷、设计,一贯的粗糙,没法和中信比呀。
  •     还是有些干货的
  •     描述的互联网现象大约都在08年之前的 举了些事例 说了些心理 2014年中再看肯定是有点落后了
  •     值得一读,物超所值!
  •     本书的中文译名太过骇人,而书的内容干货满满。该书以一个人的基本要素身份地位权力系统地阐述了社交网络所带来的变革,并部分揭示了其中的运行规律。作者的乐观主义态度颇具感染性。
  •     每个标题下都是大段大段的故事。以当下互联网的情况来看,书中的很多观点显而易见。
  •     这么厚本书无非就说了web2.0让民众参与推动民主这一件事。将社交网络类比成圣殿骑士团感觉好怪。。其实谈的不是社交网络网络本身,而且网络中的社交。关于企业的推动想说web2.0作为工具以及它的精神,可惜一个也没说清楚。第二部分也感觉好怪。。跟整本书都没什么关系的感觉。还有很多细节上前后矛盾
  •     最近读到的给我启发非常大的一本书。身份多元化,地位民主化,权利分散化 - web2.0 重构了社会结构,平铺带来了创新,这同时也对管理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我们而言,不是反过头来去扼杀这种创新,而是需要思考如何在这样新的社会关系架构中找到合理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