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电商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1
ISBN:9787121202681
作者:黄若
页数:268页

后记

后记:进入调整期的电商    过去半年,电商行业一下子沉寂了许多。    铺天盖地的广告少了,地铁里,网站上,消费者的视线不再是满眼满眼的电商宣传。这段时间所接触到的绝大多数电商企业,从凡客、到乐淘、好乐买、也买酒,还有很多垂直类网站,大家开始正视费用控制,节省开支。我知道的就有好几家电商公司在过去几个月压缩人员,关闭多余的库房,办公室迁移到租金更低的写字楼。    说实话这个反思来的有点晚,就好比下雨了才发现原来这房子四处漏水,需要紧着修补。创业者是需要一份前瞻力的,能够在市场冷却之前发现过热的弊端,先于别人调整,这样的决策判断力往往是成就一番大业的关键。当然,来的晚也总是比不愿反思好。    回过头来看这个行业,十年过去,电商基本上是靠一路烧钱走下来的。风投资金的大量涌人和无数烧钱实践,的确把电商这个新兴业态从一块生地烧成了一片熟地。但这个行业,除了从事大平台的淘宝、天猫,以及极个别的例外,行业整体性的持续亏损,而且短期内还见不到真正在模式和运营上能够实现盈利的前景,除非业界人士做出大的调整,这不能不说是电商行业的一个痼疾,也是很值得反思的。    在2009年我就提出:任何企业如果长时间不盈利甚至不考虑盈利,不仅仅难以持续,而且是很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实际上在用‘个快速成长的模糊概念,绑架相关各方:顾客、供应商、员工、投资商,以致关联的其他行业。当时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这样的看法过于短视,缺乏做大事业的魄力。殊不知企业存在的基本目标就是盈利,没有盈利,何来高远?    很多时候人们喜欢拿亚马逊和淘宝说事。的确,这样的公司有过很长一段亏损经历,在多年亏损的积累下厚积薄发,一举赢得市场和利润的双收获,也因此激发了很多人东施效颦。殊不知每家公司的情况不同,亚马逊和淘宝都是各自领域的模式开创者,依靠自身对市场的判断、理解,对新模式的开发、运营,占领别人没有的高地,其中也走过很多弯路,有过不少调整。例如淘宝商城就曾经摈弃高门槛的B2C招商路线,试图合并到淘宝集市,引来一大堆问题,过了将近一年才调整过来。如果一家企业能够在模式上闯出一条新路,那它挣的是模式的钱,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具有最强有力的溢价能力,但这样的企业少之又少。况且,时代变了,当年靠烧钱获得用户,靠广告赢得品牌口碑的时期不复存在。眼下互联网的推广成本日渐堆高,且不说你没有什么模式创新,即便有新模式,高成本时代已经不允许一味的用烧钱的方法来做电商营销。我曾经接触过正准备做电商的线下企业,对方说:我准备一年投入一个亿,连投三年,做成行业老大。我说:一年一亿的市场投入,如果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和运营跟进,在今天的网络世界,大概连多大的响声都不敢保证,更不用奢谈什么行业老大了。    都在说电商里面比较挣钱的大多是那些淘宝上的淘品牌、大卖家,有分析认为因为他们都是在淘宝上面做生意,不用花大价钱买流量,所以才有盈利的可能。这个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流于片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淘品牌和淘宝集市的大卖家们,大多一开始并没有融资,用的都是自己的血汗钱,挣的是自己的人工,所以他们住地下室,每周七天营业,每天开工十六小时以上,相比之下,很多拿投资创业的电商们,租住五星写字楼,动辄千万级的市场投入,还动不动就叫喊电商是个苦逼行业,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常言道,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经历了这些年投资界的疯狂追捧,电商从去年以来,融资不再是喝几杯茶做几张PPT就能搞定了。整个行业从投资界开始,回归理性,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漫天迷沙的时候,人们很难看清方位,当尘埃落定,路径也就归于清晰。因此,电商步入了在中国诞生十年以后的一个明显的调整期。    调整意味着关停并转,我们已经陆续看到有些公司关门,有些被并购,有些转型,这样的趋势还将继续。    调整意味着行业关注点的转移,具体的说,从一味的追求规模,到更多关注盈利能力,顾客存留,用户体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那种不顾一切的价格战、口水战将会慢慢淡化。    调整意味着关联行业的更好磨合,这里包括运输配送,第三方服务,还包括网络经营税收,产品保障等机制的逐渐完善。    调整更意味着全新的出发点,以及下一轮电商格局的重新定位。有人说现在电商行业大局已定,新企业难以再脱颖而出。在我看来,除了淘宝在平台模式上占据统领地位,还没有一家电商企业真正的具有行业主导优势。首先在规模上,各家B2C公司都还只占其所在行业零售的一个小比例,况且都不盈利,这就谈不上什么进入壁垒。而且淘宝天猫虽然势力强大,平台终究是个具有诸多先天缺陷的模式,从长远看,难以真正获得用户的持续购物忠诚,更无法从宏观层面实现零售效率的最大化。如果说过去十年是行业从无到有的初耕,现阶段的行业调整,将会使我们看到进入精耕细作的下一个十年发展。    从高增长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这样背景下的电商调整,对于绝大多数垂直电商来说,既是补课,也是一个重新打造的机会。在经历了这么些年一路高歌的亢奋之后,我们看到电商行业,正在调整中走向理性。

作者简介

《我看电商》是作者近30年从事零售及电子商务管理的总结和分享。近年来电商行业在中国迅猛发展,2012年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达到13,000亿人民币,诞生了淘宝、天猫、京东、当当、凡客、唯品会……等一大批全新的网络公司,电子商务正在日益深入的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同时,这个行业连年亏损,顾客服务良莠不齐,也广为人们所关注。作者从地面零售到电子商务,从跨国公司高管到管理民营企业,从开创天猫模式到带领当当上市,被业界称为中国零售实战派的领军人物。如今这位自称跨界老兵的电商操盘手第一次全方位剖析电商风云,细说中美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同路径,评点国内各大电商企业的是是非非,详解其中的融资、模式、运营、效率……个中经验,毫无保留的娓娓道来,笔触至深,让人不禁掩卷沉思。
《我看电商》对于所有从事互联网或电商运营的企业及个人,对于投资电商或服务电商的相关业界人士,对于有志进军电商领域的年轻学生、创业者,以及对于将要触电的线下企业,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必读书。

书籍目录

1 初见马云  /1
我与淘宝的缘分之始——本来想做人力资源,结果颇具戏剧性的做了运营,也因此才使我更深入的了解淘宝,了解电商。
2 淘宝和Ebay中国:关于那场战争 /7
淘宝依靠自身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从消费者入手设计并推出了一系列更加符合国内用户在线交易的功能,进而迅速占领电商市场的半壁江山。
3 天猫平台构想的缘起 /15
近半年时间的构思、讨论到最终上线,这其中有怎样的一波三折?
4 天猫孵化记 /21
淘宝商城其实是在一个已经成功的平台上去自我否定,进行倒立式的思考,去尝试抛开现有的流程,从市场运行规律出发寻找新的运作模式,制定商城作为一个B2C平台的运作规则和架构。
5 免费午餐 /27
在电子商务领域,大家高举的免费大旗中最典型的是免运费和货到付款,这两种方式的利弊何在?
6 天猫赢利模式 /35
将交易提成做为天猫收入的主要来源。交易提成的比重是按照类目逐一确定的,不同商品类目的佣金比重不等,这是电商行业的一个创新,具体实施时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7 百度、腾讯的电商曲折路 /43
当我们把一种商业模式作为舶来品引进到中国市场时,本土企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以及在中国市场超越其模仿对象的几率。因为天时地利,更了解市场,更贴近用户。但如果是一家国内运营中的企业,试图模仿一家在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已经取得市场领先地位的国内企业,这种成功率是很低的。
8 规模、流量和价格战 /49
电商行业的三大误区:1.规模就是效益;2.流量就是一切;3.过渡依赖价格战。
9 中国公司的海外上市梦 /57
国内互联网公司,过去这些年大多是借助市场红利,先行一步抢占商机做起来的,内部运营的效率,企业经营的定位,方方面面的管理,都还相当薄弱。
10 电商的模式之争 /67
买卖业态,经营者是企业,挣的是商品买和卖之间的差价。平台业态,经营者不直接采购或拥有商品,只是提供一个买卖交易的环境。这两种盈利模式对社会业态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1 电商企业的线下拓展 /79
线上线下,这是一个双行线,楼下的人上不来,不等于说楼上的人就能很轻松很容易的下去。我时常比喻说这好比陆军和空军,陆军无法打空军的仗,让空军在地面作战,如果没有从头开始再训练,一样也打不了。不能说你做陆军的当不了空军,但是我是当空军的,所以我从空中作战如果要转到地面打仗一点问题没有,这就错了。
12 奢侈品的网络红海 /91
奢侈品电商未来是否会像其他垂直电商一样,涌现出行业的领军企业,首先取决于能否获得品牌商的信赖,并保证充足的货源;其次,要保证以产品和服务为驱动,而不是依靠价格;最后,还要精确地找到奢侈品的用户群。
13 赢在成本 /99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互联网价格的高度透明更大大压缩了线上的毛利空间,何况电子商务行业在浮躁速成的心态下都在一味的追求低价低毛利销售,一高一低之间,凸显了这个行业的困境和不断融资的恶性循环。
14 京东口水战 /107
当你在评估自己实施价格战产生的效应时,千万不要仅仅看到它吸引购买,提高订单量,还要看清楚其副作用或者反作用,看一下你的促销满足率有多高,那些没有买到的用户今后几个月表现出什么样的流失率,这是每个电商经营者应当予以正视的。
15 从PPG到凡客 /115
通过自有品牌做垂直品类,这是电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6 亚马逊航标灯 /121
都说美国亚马逊平台开放,我们也可以干,殊不知亚马逊真正优势在于其数据运算能力以及因此给所有进驻商家提供的商品进销存准确信息,进而有效提升商品周转,减少存储和配送成本,这不是国内电商公司所能比肩的。
17 团购就像一片云 /131
团购像是一片浮动的云,这几年的发展路径是:2010年在国内兴起,到2011年达到顶峰,人人谈团购,北京地铁车厢到处是团购的广告,融资风潮汹涌。2012年团购行业疲软下来,用户和销售趋于集中。与此同时,其他购物网站建立自己的团购促销频道收效明显。站在2013年时间点上,团购行业沉淀下来的优秀企业自然有发展的空间,但不要期待它能成为线上的主力业态。如果团购还想进一步完善,一定要实现经营范围常态化。
18 限时特卖 /137
互联网的聚客能力,给了限时特卖一个更合适的发展空间,透过这个线上通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积压商品一股脑出清了结。
19 电商导购 /145
利用社交网络的特点为电商输送用户,形成互联网导购业态,这是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一大特色。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网络营销成本太高,淘宝很多卖家试图在寻找更多针对性的市场投放工具。当然还有中国电商平台模式占据主流地位,有几百万上千万家以网络销售谋生的中小卖家,他们是导购网站潜在的衣食父母。
20 传统企业触网记 /151
今天我们站在2013年的时间点上,我则认为传统企业必须触电,从长远看,对于传统企业的电商化道路我持乐观态度,但关键在于,要有一种归零心态。
21 迷失的沃尔玛电商 /161
沃尔玛等实体公司线上发展的曲折,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骨子里的砖头加水泥(brick andmortar)思维,都说要用砖头加鼠标(brick andmouse)来做电商,实际运行中阻力重重,一说到经营商品类别,首先讨论的是我们有多少采购实力,而不是线上消费者的需求状况和其他电商对手的动向。
22 苏宁易购的突起 /169
苏宁的网上发展,并没有局限于线下的业务,而是很快迈向全百货化发展,这是一步险棋。因为这就意味着网上新业务没有多少现有采购经验和实力可以借鉴,但恰恰是这个战略定位使苏宁易购线上的运营,很早就摆脱了线下实体电器门店的束缚,得以真实的做到从零开始,从市场发展,来构建全新的网上商城。
23 移动电商 /177
智能化手机的迅速普及,正演变为一场PC端电子商务向移动电商的转变。2012年底,中国已经拥有超过4亿智能手机用户,他们中间的许多人,正在把上网和网上购物行为从电脑端移向手机端。
24 投资电商 /183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电商依然受到风险投资界的极大关注,是TMT(新科技)领域最主要的一个投资板块。加上国内市场红利、人口红利,中国电商还处于早期阶段,一定会有诸多的投资机构持续在电商行业投资。只不过,玩法变了,电商在中国已经走了十年,今天你再想拿几张PPT做一份商业计划书就有人送给你几百万的美金,那样的时代恐怕已经过去。
25 附录:部分采访稿和论坛发言分享 /193
这里附上过去几年的部分采访稿和发言,为保持原始面貌,所有内容均注明出处并未经修改。
后记:进入调整期的电商 /265

编辑推荐

《我看电商》编辑推荐:近年来电商行业在中国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正在日益深入的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我看电商》对于所有从事互联网或电商运营的企业及个人,对于投资电商或服务电商的相关业界人士,对于有志进军电商领域的年轻学生、创业者,以及对于将要触电的线下企业,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必读书。

前言

从开始想写这本书至今,大约有几年时间了,期间一是因为忙,二是总觉得这是件可紧可慢的事,就没太过刻意,陆续有些碎片化的感想,随手一记,搁在一旁,便无下文了。直到碰见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慧敏,她那么认真、执着,而且提出很多富于建设性的意见,便激发我把这项想了很久一直没有落实的事做下来了。其实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分享。在过去十几年间,我有幸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现代连锁零售业的蓬勃发展。从跨国巨头,到内资民营企业,又更加有幸赶上了电商行业的早班车,先后服务并管理过几家主要的电商公司,个中有很多经历者的感悟、收获、体验。如今我转行到了投资行业,看待电商投资的角度自然和一路金融科班出身的同行们有所不同。我希望能把自己作为一个曾经的操盘手,电商模式开发的参与者、实践者,将这些年间看到的、遇到的,整理一下献给有这方面兴趣的同仁,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朋友们。平生最不喜欢说教,所以我和慧敏一再道歉,我写的这个东西,一定是随笔式的,把我的感悟写下来,而不是什么电商宝典或者经营秘籍,我也知道这年头貌似很时髦这类名堂,用“告诉你电商诀窍”,或者“经营必杀十八技”,挺能唬人,至少能博得眼球,从冲击销量的角度讲,可以赚来不少额外销售。可惜我完全不屑那种“祖传老中医”的虚夸和行骗式宣传。我要说的是,这里一没秘笈,二无捷径,尤其在电商这个崭新又快速发展的行业,无人可称专家,我更和专家不靠边。这里是分享,是互联网2.0的东西,欢迎“拍砖”。

内容概要

黄若
中国连锁及电子商务骨灰级领军人物,江湖人称“黄药师”,跨界老兵。原网首席运营官,天猫创始总经理。有近30年的商业、业从业经验,曾长期任职多家全球500强企业高管,历任易初莲花、万客隆、天津家世界等知名企业总经理,执行副总裁等职,后加入淘宝网,任运营中心副总裁,并负责淘宝商城的组建,带领团队开始了网上B2C平台这一全新电商模式。
一位实操型的商业管理者,具有丰富的大型企业管理经验,同时对东西方不同的企业体系及消费者行为有着深刻了解。在领导企业创建、重组和业务拓展方面具有专长。2011年6月自电商行业隐退,现服务于风险投资业。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其次,货到付款导致许多电商公司时时困扰于资金回笼的速度和安全问题 虽然这些年一些大型的快递公司开始出现,但就整个行业来讲,网上销售的包裹快递主要还是由各个城市不同的快递公司承担,甚至同一座城市有好几家快递公司分片负责同一家电商公司的配送业务,因为是小公司,他们在承接这项业务时,必须向电商公司提交2~5天业务量的预存保证金,以避免资金回笼的风险,很多情况下,为了转移或缩小自身的资金风险,他们又转过身来,向一个个快递员收取相应的保证金,这样一环环下来,资金使用率低,现金高风险就成为一种常态。我知道许多电商公司随着业务的增长,不得不在同一个城市增加几家快递公司,为什么?因为仅凭一家公司支付不起日益抬高的保证金金额,只好多找几家来分担,这样一来,规模效益的机会被抑制了。 好的现象是近两三年开始有些快递公司引入移动POS机,即手持终端刷卡付现的功能,这对于降低资金回笼的在途风险,加快资金周转大有帮助,但这还远未普及。 再者,货到付款其实蕴含着“劣币淘汰良币”的悖论 在货到付款模式下,用户如果选择拒收拒付,该用户是不承担任何成本的,你也没办法搞什么黑名单系列,而每一份商品配送都有其成本,姑且不说商品拒收以后退回来还要再检验人仓,甚至有可能因为途中的破损无法二次销售,单单就每个订单从仓储分拣,到包装配送各个环节10多元的费用,在货到付款的模式下,这笔费用由谁来承担?表面上是电商公司买单,其实它导致的成本增加,最终就会转移到购买用户头上,间接的让真正花钱购买的顾客承受,这就是我所提到的“劣币淘汰良币”。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目前整个电商行业,淘宝上的卖家是不使用货到付款的,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免邮。记得当年淘宝商城,就是现在的天猫,在开发创立阶段,内部有人也提到既然要做B2C平台,外面的B2C都是免邮,都是货到付款,是不是我们也要引进这些功能,我坚决反对,这是我在整个淘宝商城开发阶段几个主要的坚持点之一。而外面独立的B2C网站,不论规模大小,几乎都是免邮,或者是低金额门坎的免邮,并加上货到付款。


 我看电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8条)

  •     黄大侠对电商的点睛介绍,让我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不管是初创的电商企业还是差不多十岁的电商企业,都陷入“流量即是一切”的怪圈。有时候在地铁里看到某电商的广告,其实都很不以为然,做到这么大规模的企业了,知名度已经有了,但如何保证消费者在有需求的时候会想到你呢?我一直在从事电商营销的工作,虽然没有过辛苦赚钱的体会,但也非常看重每笔钱值不值得花出去。流量来了容易,但要怎么留住客户?如何提高客户留存率?且行且思考。
  •     黄若,“黄药师”,从线下实体运营到线上电子商务,13年中出版《我看电商》,数月后出了《走出电商困局》,再过半载又出了《再看电商》(翻阅了下,后两本书与第一本书在内容上有部分重复,较为显著的区别或许在于视角的变化吧,后两者在讨论中加入了更多的投资视角——作者转型幕后投资人)。立著者勤快,固然是值得敬佩,但作为读者,着实看不来啊T0T。老兵看电商,简单浅显,干货陆续上台,在现在电商大热,又缺好书的时候,值得一看。以下是书中的部分观点:* 人事最主要的职能有两个:一是文化建设,二是规章制度的执行。* 商业模式上,模仿国外可行可行,但模仿国内则很悬。* 零售服务其实要多了解和运用统计学上的概率,永远有0.5%,或者1%的用户试图钻规则的空子,你要考虑的是如何防止和减少那些被钻空子的机会,而不是因为有人可能钻空子而拒绝向99%以上的诚实用户提供更好地购物服务。* 渠道商们很少考虑通过自身经营效率的提升来控制进而降低成本,而是一味利用掌握销售终端的优势地位不断转移其成本给品牌厂商。* 买卖模式追求的是效率,平台模式追求的是顾客客流量的最大化,从而导致销售环节增加,销售成本无形中叠加。平台模式下,很难培养用户忠诚度。* 电商三大误区:规模就是效益,流量就是一切,过度依赖价格战。* 零售是一个流通业态,挣商品流通效率的钱,通过规模化的采购,降低单件商品销售成本,从中获利。所以,零售公司永远在追求对商品的把控、库存的周转优化。* 零售的规模不是核心,规模基础上的成本优化,单位产出最大化才是根本。* 当你自有品牌定义还很肤浅时,不是下力气深化该品牌在特定类目的形象,而是大幅度扩充该品牌的涵盖外延,最后的结果是让消费者更加记不住你。* 做电子商务,对互联网的了解,对零售业态的把控,都不可或缺。电子商务不是带电子色彩的商务形态,也不是带商务色彩的电子业态,它是一个双名词。* 传统企业过往的积累,在迈向新行业时往往成为一种负担。因为他们经常会犯这样的定位错误——从我有什么开始,而不是从市场需要什么开始思考。* 对于类似柴米油盐这类民生用品来说,线上服务提供的是便利,而不是便宜。便宜便利——自提。* 投资电商应该关注的是:企业的经营模式,运营效率和他的顾客留存率。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先从自己出发,分析淘宝商城的初衷,然后逐步分析了电商界大家熟知的热点,每个观点都鲜明,而且一针见血。作者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浓缩至一篇篇短文中,向读者娓娓道来,不过我倒是不喜欢他 那种 “发生的一切我早有预料”的描述方式。不过这仅仅是我个人偏见罢了~~ 为工作多年以及需要在电商行业取得更好成绩的人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思维方式以及分析洞察问题的方法。也讲了 电子商务 最本质的核心诉求点在哪里。这本书的很多观点 都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反思与实践~对我来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另外 作者在淘宝的经历 让我更加认识到 “把事做正确”是多么的重要~有的时候方向到没有那么重要了~~

精彩短评 (总计67条)

  •     对淘宝的历史交了一个比较那个全面地认识然后也对电商的整个发展脉络有了一定的了解期待能够进入这个行业
  •     【2016.8.22~8.31】(26万字,268页)黄若这三本电商的书,相互之间有交叉重复处,读一本,尚觉惊艳,再读另二本,才知三册并非各自独立。即使如此,也需一并都读下来,毕竟在国内质量上乘的电商著作里,还是只此黄若一家。
  •     中间部分干货还是有些,从现在的视角看作者在3年轻的预测是差不多的,阿里的壮大,京东的崛起,可能都没有今天想想的那么厉害~这种战略的型的书每次看好似和自己亲生经历似得,但其实我们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挣扎行业的最基层~~
  •     黄药师,名不虚传,只是电商有两种,一个是电商,一个是中国电商,能奈何之?
  •     推荐看完了再看第二本。
  •     虽然做跨境电商,还是值得学习
  •     每次看都有新体会的书,才想起没有标记过。
  •     本来以为是一本空话连篇没有干货的how to book,读了一些完全改观。电商界的沉浮、淘宝商城的起步、当当股价跌落的悲剧,干货多文笔也好,文字间看得出作者多年摸爬滚打的历练,也学到了很多自己在工作中未曾发现的道理,做电商的人值得一看。
  •     其实才看到02,已经觉得非常好
  •     诚恳但不够深入
  •     干货就是作者对于平台和垂直的思索,对于零售电商的评点。水货就是这本书至少1/3的篇幅是重复的。这本书看来前面100页,后面的33页其实不需要再看了。
  •     淘宝不是曾经的淘宝,电商还是一样的电商。
  •     听过黄老师的演讲,一直就觉得黄药师是电商神级人物,这本和《走出电商困局》绑着一起买了,扫了眼出版时间先看的《走出电商困局》,是本实在难得的好书,黄药师是真正的行家,书中没有浮夸之处,对电商行业结构和发展中问题的指出很中肯到位,老电商人的经验之谈,眼光独到,果然没叫我失望,正翻《我看电商》这本呢,里面有关淘宝天猫的创建历程很有借鉴意义,读完后会追加评论!强烈推荐黄药师的书
  •     经验之谈
  •     这很明显是一个有丰富线下零售的人来做线上的运营,就和我一样,只不过我的年限比他少了个0
  •     挺好的书,有深度但又好读。能够长久发展的企业,必然是有正确价值观,且有利于社会提高效率的公司!企业伟大!
  •     的确比我们普通从高了很多的地方来观察,非常值得一看的一本书。
  •     重读,比较中肯
  •     正在阅读中,对电商有些新认识。
  •     看了2次,感触颇深,老黄是真有料。
  •     业内资深人士真诚撰写的翔实干货,这种类型的书请多推荐给我。另外,猜猜团购到底能不能成?
  •     成本,品牌
  •     入门级
  •     视角比较高,线上线下都做过的人还是比较懂得回归商业本质。
  •     这本书的作者是真正在电子商务这个领域工作过并且有很多实战经验的人,因此我当初选读了这本书。书中的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对于我这种对电子商务了解不多的人来说确实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电子商务的概貌。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书中作者的观点对于规避一些在电子商务中所面临的误区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而且书籍本身的内容比较少,不到300页,在一天时间看完是没什么问题的。这本书是2013年的,虽然电商领域是一个变化飞快的领域,但这本书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借鉴的意义。
  •     估计是我高度不够,我觉得干货不够!
  •     全都是干货。
  •     很有收获,作者果然是线上线下都经营过的,看问题的角度很全面。且通俗易懂,电商知识基础普及,很给力
  •     电商从业者力荐书目
  •     概念比较多,比较适合了解行业背景,后面20%都是媒体报道资料集锦……
  •     不错,自传式,喜欢。
  •     写的真的很不错,对互联网,电商历史有了一定的认识,话说这本书面试时很适合大家吹牛呢
  •     深入浅出,诚意之作。
  •     不错的入门书
  •     三天的时间读完了黄药师的《我看电商》,书中的内容朴实无华,是一个从业30年的零售老兵的经验分享,电子商务,究竟是电子多一些还是商务多一些,一直是两拨人争论的焦点,黄药师把电子商务概括为双名词论调精准的解读了电子商务这个名词,分开谁重点的谈论其中一点都是有失偏薄的。书中有个观点一直困扰着我,近观10年的电子商务,真正说的上成功只有淘宝,其他的电子商务模式,包括大型的平台b2c,还是垂直商城,都还在寻找成功的路上,根本谈不上成功,烧钱获取流量扩大销售规模,再融资再烧钱再扩大销售规模,盈利的模式究竟在哪里?某东,某宁,某店都在标榜自己如何如何,外界的赞誉声也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为什么黄药师却冷眼看待这些所谓成功企业呢?书中反复强调了几点,模式,效率及客户留存率,中国的电子商务企业目前关注的KPI无非是销售规模,利润,及转化率,业界排名等等。如果中国的电子商务模式最终还是走向商业地产模式,那么这种变革可以说是失败的,只是由一种垄断转向另一种垄断,由美苏争霸,变为某某争霸,全面的网上狂欢变为喧嚣的闹剧。推荐电商从业人士可以阅读此书,找到属于自己的观点,也希望中国的电子商务真正走向成熟和成功。
  •     电商入门读物。
  •     都是干货,正在第二次阅读
  •     干货满满,附录水水。关于线上线下的对比,平台和买卖的对比,电商的三大误区等,分析鞭辟入里。有几个思考点还是很有意思的,例如,将百度有啊、腾讯拍拍的失败,归咎于在对手的领域用对方应用自如的技术过招,无胜算可言;名品名牌的定义,因人而异;未来电商的优势在便利,而不是便宜;苏宁易购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革了自己的命,在不同的渠道经营不同类目的商品,一招妙棋。未来的移动电商,鹿死谁手?好期待!
  •     不亏是在传统和电商领域里打拼30对年的老手 内容深刻 有见地 期间也窥见了那些巨头成功背后的战略 规划 值得学习 有价值
  •     不装逼有干货,市场上关于电商花里胡哨的论点太多了
  •     觉得写的挺好的,外行人进入电商行业看这本书也是很好的入门。对于自贸来说,也可以反省很多东西~很好!!!
  •     非常好的一本书,对于从业者和想了解电商行业的人来说是非常给力的一本书
  •     好书,值得多读两遍
  •     先买的《走出电商困局》,随后对黄药师产生了浓厚兴趣,市场上的书谈零售的居多,涉及到电商的没找到几本,挑着看了也没感觉多有深度,都是浅显的实操,黄若的这本对我来说算是普及知识扩大视野的导师了。后买的这本也没让我失望,内容实例都不错,有很多淘宝天猫的创建和运行,但感觉观点剖析的没有《走出》细致。
  •     句句箴言,直抵本质。
  •     三觀正。
  •     行文很朴实,简单易懂,又有深度。里面的内容面试正好用到
  •     我买了第一本,又买了都二本。很开阔眼界。
  •     点到即止,没有很详细的说明,没太大收获。流量大的时候提袋率是关键,还有价格战无用,线上线下的区别。
  •     全都是干货,电商从业者必看
  •     之前一直有些困惑的东西在这里得到解决。
  •     真知灼见,对线上线下有了全面认识
  •     零售模式与平台模式
  •     作者有力闡述了當今電商發展的兩種模式(買賣模式和平臺模式),語調間肯定了淘寶B2C戰略的成就,同時及時向中國電商B2C集體冒進行為潑了冷水。期待垂直品類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企業早日誕生,而不是盲目非理性地靠價格戰贏取流量,誤把規模視作效益。
  •     tmall的诞生。。。
  •     听说是运营入门级读物
  •     从一个参与者的角度说出了很多客观的东西
  •     孙彤宇加入马云的创业团队是在1996年,当年26岁。2003年,马云需要建立一个C2C网站以制衡美国电子商务巨头eBay对阿里巴巴的威胁,孙临危受命,带领十几个人,隐瞒了家人,秘密创立淘宝网。
  •     更多的从零售的角度说电商,而不是从产品角度。更加透彻,比起自传类书籍更让读者了解电商的发展。
  •     干货 实在。只是后面1/5的内容 和前面的内容有所重复
  •     最近几年关于电商在金融等领域的探索有很多,希望多了解
  •     有看点,对内心有所触及
  •     零售企业线下思维和经验对线上现状的检验。但问题在于后验归因和套框架过多,虽然作者是第一任淘宝b2c负责人且提出了一些不错的理念,但后来在当当并无反败为胜之力也恰恰说明了淘宝平台的力量之大。另一面作为运营负责,电商的运营是否还是线下零售的运营之专注效率也有待商榷,当当精打细算从有一定话语权沦落到几近出局,对京东的图书价格战无有效应对,在当当这个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影响也有待评说。整本书,作者娓娓道来,像一位认真负责的管家,但终究非开创疆域或顶梁柱的老爷。当然也能看出对淘宝商城夭折的耿耿于怀,希望以后揭秘财神之曲直。
  •     电商的本质是零售,零售的核心是单位产出最大化。平台模式,如淘宝天猫,优势在前端的销售能力,流量转化,追求用户产出的最大化;以买卖模式起家的,主要优势是后端运营,如京东的仓储物流体系,亚马逊的数据运算能力,通过提高商品周转,降低成本。团购、奢品电商等或缺乏清晰的商业逻辑,或没有强关系的供应链,难成气候。
  •     从业者才写得出来的书
  •     崇拜,显然零售是个苦行业
  •     横向纵向的经验多了,就能看到趋势。很好的一本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