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08648277
作者:[美]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
页数:232页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童年的消逝》初版于1982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
“童年”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概念,印刷术普及之前,儿童与成人之间靠口语传播,彼此分享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所以人类并没有“童年”;印刷术普及之后,文字成为主导,成人掌握着文字和知识的世界,儿童与成人之 间出现了一道文化鸿沟,“童年”诞生了。
电视时代,一切信息都能够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共享,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几乎都被迫提早进入充满冲突、战争、性爱、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渐消逝。
波兹曼同时指出,在成人和儿童共同成为电视观众的文化里,政治、商业、教育等最终蜕变成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人类的文化精神逐渐枯萎。
~~~~~~~~~~~~~~~~~~~~~~~~~~~~
编辑推荐:
◎媒介文化研究大师尼尔·波兹曼20年经典畅销作品
◎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成人和儿童的界限逐渐模糊
◎儿童被迫提早成年,童年正在消逝
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而且尤其可悲。
——尼尔·波兹曼
~~~~~~~~~~~~~~~~~~~~~~~~~~~~
媒体及专家评论:
波兹曼在媒体研究领域是一位巨人,地位仅次于马歇尔·麦克卢汉。
——安吉拉·佩妮,“抨击杂志”
一本有才华、有力量、有分量的书。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这本书读起来也很有趣。
——维克托•纳瓦斯基(Victor Navasky,美国著名学者)
波兹曼在麦克卢汉结束的地方开始,他用学者的渊博与说书人的机智构筑他的见解。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尼尔·波兹曼的逝世给公共话语带来了某些寂静。一位博学的批评者,一位严谨的反对者,一位跟奔涌的发展唱反调的人,沉默了。回顾他令人惊叹的事业,你会发现他所做的每一件事的核心都是一连串问题……他希望你去思考,字母表是如何改变了口语文化的,印刷媒体给宗教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教育是如何创造了童年的,为何对标准的测试意味着对学校系统的激进反思。
——彼得·卡瓦纳,《环球邮报》
尼尔·波兹曼是一位传承伟大纽约传统的不可思议的讲述者……正如他说的故事一样,尼尔·波兹曼投入了一生来让我们停下来……他是一个和蔼谦恭的人,他绝对不会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但是他的确告诉过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直至肺癌让他永远消声。
——约翰·齐默尔曼,《纽约邮报》
我时常想起萧伯纳著名的诗句,理智的人适应环境,而世上所有的进步都依靠不理智的人。马歇尔·麦克卢汉是不理智的,兰斯是不理智的,尼尔也是不理智的。因为这样,所有美好的事才发生了。
——保罗·莱文森,美国作家、福特汉姆大学教授
波兹曼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在约二十本书和众多的采访和文章中展现了他的思想和他的优雅。这些作品都值得阅读和深入思考,有意或无意间你会将你读到的说给他人听。波兹曼是看穿了皇帝新衣的孩子,后来他长成了擅长表达的义愤填膺的教育者和社会消费者。
——迈克尔·寇姆夫,《学院季刊》
波兹曼的每本书都是一本小册子,一本装了封皮的随笔:《童年的消逝》讽刺美国文化的幼稚化;《娱乐至死》讽刺娱乐业,以及娱乐业对观众造成的影响……他的知识分子姿态,他在公众环境中的表现,以及他伟大的天赋——极好的幽默,实质是一个开化人类在一个野蛮世纪进行的尝试,之后成了一个开化人在电视文化中的尝试。
——杰伊·罗森,纽约大学教授
在波兹曼的书中,隐喻的作用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体现。我们设立“尼尔 ·波兹曼隐喻奖”有两个目的:奖励一位纯熟使用隐喻的有天分的作者;纪念并推广波兹曼的作品,以及印刷思想。
——锐透基金会
审视了童年在当代美国文化中四面楚歌的状况。
——《出版人周刊》
中国当今的现实是,不但电视文化,而且印刷文化,二者共同导致了童年的消逝,因而消逝得更为彻底。
——周国平
也许,文化拯救的希望就在于人类不断的自我反省之中,在于认真聆听波兹曼式的警世危言之中。
——刘擎

书籍目录

序言
引言
第一篇 童年的发明
第一章 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
第二章 印刷术和新成人
第三章 童年的摇篮期
第四章 童年的旅程
第二篇 童年的消逝
第五章 结束的开端
第六章 一览无余的媒介
第七章 成人化的儿童
第八章 正在消失的儿童
第九章 六个问题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内容概要

作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
世界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是继麦克卢汉之后世界最重要的媒介文化研究学者之一,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介生态学专业。
他认为强势媒介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甚至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人们实际上是生存在媒介所制造的巨大隐喻世界中而不自知,因此发展出了“媒介即隐喻”的理论。
波兹曼出版过20余部著作,《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是他的两部代表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
译者,吴燕莛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硕士,现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传媒学院。


 童年的消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不同于人们所习惯接受的生物学概念——在本书里,尼尔•波兹曼所讨论的“童年”,指的是一种被创造的、相对于“成年”存在的社会学概念,因而读者不必误会这是一本讲因为饮食结构改变而使孩童生理性过度过早发育的营养学作品——尽管这也是个重要的问题。在作者看来,区别的“童年”与“成年”的,是经验获取与拥有。“童年”是人心智上的未完成状态,因而充满可能。尽管书名是“童年的消逝”,但波兹曼用了很大的篇幅——绝大的篇幅,来叙述童年的产生。在他看来,既然区分“童年”与“成年”的是经验,那么经验的保存与获取,也就成了“童年”产生的契机。于是在波兹曼简短的“童年史”里,印刷术的发明,成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点——与之相对应的,是中世纪的黑暗。蒙昧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儿童化的成人”是这一时期典型的人物形象。至于儿童,他们正在忙着做“大人们的游戏”。其实读到这里,读者已经不难看到波兹曼的核心观念了。为什么要强调“童年”,是因为如果没有童年,代表着人类引以为豪的理智与创造的“成年时代”也将不复存在——“童年的危机”,也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崩塌的前兆。所以波兹曼讲述的“童年之前”,实际上是为了解释,是怎样的条件,促发了童年的形成——一旦这个条件不在被满足,童年的危机便产生了。这个条件,便是经验,要以书写和阅读——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艺——的方式被贮存和获取。这实质上是说,因为这种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掌握的记忆,无形中成了横隔在“儿童”与“大人”之间的屏障。儿童要经过努力,才能走完通向“大人的世界”的路。但当文字渐渐被现代的传媒方式取代,经验的获取变得越发容易时,儿童不需要走太多的路,便可以成为大人了。而这种状况的普遍产生,摧毁的是从儿童到成年的“教育时间”。这看上去似乎没什么不好——但根本上,毁灭的是更多的可能性。因为当孩童拥有与他的生理年纪不相称的经验时,他所做的事情,实际上违反了正常的成长轨迹。他会主动发现并选择沉溺于“成人的乐趣”的,于是“早慧”之后的“早衰”,其实因为透支了能量,用于“享乐”的必然结果。这与其说是消逝,却也是倒退——孩子又一次成了“微型的成人”,长大的意义,只是过上和成人们同样的生活。没有创造,也没有改变的可能。儿童在自己世界里,演习着大人的玩乐——而成人的世界反复上演的,不也是孩子的把戏吗?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成书,是在属于电视文化的八十年代。因而波兹曼对于即将到来的“电脑时代”,波兹曼还是充满希望的,毕竟“电脑”似乎还是一种通过一定程度的训练才可能掌握使用的工具,除非“让百姓使用电脑并被电脑利用,却无需理解其中的所以然……童年可以没有任何障碍地通向它被淹没的旅程”。读到这里,对着电脑或是手机屏幕看到这些文字的你,又作何感想呢?小时候读过一篇作文,讲的是一个小孩子读到“破茧成蝶”的故事后,觉得这个过程太漫长痛苦,所以就用剪刀破开了蚕茧,结果却导致了蚕的夭亡。童年被“毁”了似乎不会导致这样悲惨的结果,但波兹曼的担忧,似乎在今天,已经是触目可及的事实。所幸知道了原因,我们似乎,还是可以做些什么的。
  •     我刚刚从新浪网上看到这则火热的新闻: 2016第五届中国国际超级少儿模特大赛全国赛区全面起动,全国总决赛将于8月4日-7日在六朝古都南京进行!本次大赛的主题是:时尚前卫·魅力无限! 大赛口号:让孩子们自信、勇敢、活泼、快乐起来! 大赛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报名条件:4-17岁。我完全无法理解这样的大赛主题,哪一位教育家倡导过,4岁儿童的教育,从“时尚前卫”抓起?这个口号也让人非常好奇,组织者认为在他们伟大的比赛诞生之前,教育界没有足够的方法使孩子们自信、勇敢、活泼、快乐吗?另外,他们有何良策让第一轮就被淘汰的孩子更加自信、勇敢、活泼、快乐?最让人厌恶的就是这句宗旨,赤裸裸的商业活动,获利的是商家和胜出的家长,却打出如此冠冕堂皇的旗号? 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列一大堆这种儿童成人化的案例,我们往往把这些现象简单归结于商业的泛滥。尼尔·波兹曼,这位媒介生态学的大师,他的视角则独特而深远。他在1982年出版的这本《童年的消逝》中指出,童年的消逝已是不争的事实了,与之相对应的另外一面,是成人也消逝了(你想想“卖萌”、“本宝宝”这些流行语就理解了)。而在此过程中,电子媒介起到了关键的推手作用。尼尔·波兹曼从历史的长河,为我们分析了童年的历史。什么是童年?即使今天,这也是个含糊的概念,维基百科上说,童年一般是从出生跨越到法律规定的成人年龄止,各国法律规定不同(从15-20岁都有),其中参照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设定为18岁的较多。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最初儿童和成人是没有界线的,从古希腊儿童概念萌芽,直到19世纪50年代,儿童的概念清晰地得到西方社会认可,中间走过了曲曲折折的路,在黑暗的中世纪童年还一度消失。童年被西方社会定义出来,有赖于三个方面因素。一是人们逐步建立起孩子的羞耻心意识,即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包括性、暴力、享乐等等。二是识字文化的形成。印刷术文化的年代,成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儿童则没有。三是教育观念的形成,儿童需要接受文明教育和训练,分阶段地向他们揭示成人世界的秘密。在此过程中,洛克、卢梭、弗洛伊德、杜威这些大师们,合力推动西方社会建立起完整的儿童教育理论体系。从1850年到1950年,儿童经历了黄金时期,他们有了自己的社交、游戏、书籍、服装,在一个相对得到保护的环境里成长。然而,好景不长。自从莫尔斯发明电报,盖达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电子革命和图像革命猛烈冲击了传统的媒介-文字与书本,在电视粉墨登场以后,上面那些使得童年存在的根基被破坏了。首先是,保守成人秘密的壁垒-文字符号被化解了,在电视前只需要“看”,不需要“阅读”,“信息等级制度基础崩溃了”。其次,电视对所有人,包括儿童,敞开了秘密,性、暴力与犯罪,当然还有各种享乐,当儿童了解到成人隐藏的秘密,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儿童了。第三,了解到大量的成人秘密后,儿童的羞耻心严重淡化,道德规范对行为举止的控制力削弱了,儿童开始提前尝试粗言秽语、暴力、甚至犯罪。第四,反传统教育观念的理论也出现了,激进的“儿童解放者”认为,儿童应拥有各项权利,如同成人一样。在成人儿童化的过程中,电视同样是功不可没。电视采用视觉形象的方式传递信息,决定了它适合的是表达形象而非思想。它只能提供“12岁儿童的心智”的节目,观众只需要去看和感受,而不是思考。在看的时候,不需要太专心,也无需遵守任何公众准则。我想那些送孩子去参加幼儿模特大赛的父母,一定从电视上受到极大激励,那些自信的笑容、雷鸣般的掌声、闪烁的镁光灯、天价的出场费,多么让人渴望啊!所以,“电视使我们不必要区分儿童和成人,因为电视的本性是使智力趋向单一化。”1982年的美国,还处于电视的广播式娱乐中,真是太out了。今天,我们处于电子媒介合围的新时代,电视、电脑、手机使出浑身解术,吸引全民参与到互动式娱乐之中,儿童和成人都在飞快消逝,在娱乐中心智高度地趋同:4岁的Kimi和明星爸爸一起上电视并一夜成名;人们爱上了表情符号的交流,微信上甚至有了“表情商店”; “喜羊羊”的出品方希望“喜羊羊”品牌走出“低龄化”,向“全年龄段”动画转型;北京服装学院的专业教授,亲赴东城区的小学指导模特队走秀……面对童年的消逝,尼尔·波兹曼也无法提出解决方案,他只能遗憾地说,“如果不能提出防止灾难发生的方法,那么也许可以退而求其次,试图理解灾难为什么会发生,那也是有用的。”是的,如果理解到媒介潜移默化的影响,看清天真无邪的儿童,被带上面具,卷入成人的利益世界的悲剧,或许就没有那么多父母愿意再受媒介的蛊惑,让纯真的孩子穿上成人的服饰、挠首弄姿地去走秀了。
  •     童年这个词仿佛天生带着欢快的气氛,一提到童年,就想起游戏童话书和动画片,与别人交谈时言及自己年幼时没怎么看过动画片,对方总会露出一副惋惜的表情,大概是表示”你的童年过得真是悲惨“。可是童年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按照作者尼尔·波兹曼的说法,现在我们所说的“童年”的概念大约在16世纪出现,给小孩子过生日的习俗大概只有150年历史。童年远不是什么自然而然的生物学概念,而是一种社会建构。虽然与今人所说的童年不同,古希腊人已有童年的观念,适龄儿童会在学校接受教育以达到智性的成熟。希腊人的童年被罗马人继承了下来,但到中世纪时,这种传承却中断了。作者指出,中世纪时民众的读写能力消失,学校教育消失,关于羞耻心的观念也消失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共同导致了童年的消逝。由于读写能力的普遍消失,能够驾驭语言就成为了心智成熟的标志,7岁即被认为是理性的年龄,在这样一个口语世界中,世界对儿童并无秘密可言,并不存在儿童的话语与成人话语的区分,没有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分别,也就没有了童年。伴随而来的是羞耻心的消失,玩弄儿童的性器官是一种常见的粗俗的玩乐,并不被社会习俗所禁止。在《娱乐至死》中,尼尔·波兹曼提出了”媒介即隐喻“的观点,认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本身的质量。例如电视时代的总统竞选人往往更加重视自己的视觉形象,形象经理取代了讲稿作家,诉诸情感的竞选广告取代了政治哲学,内容空洞的电视辩论取代了严肃的论战。波兹曼进一步指出媒介的变化不仅改变了所传达的信息,还改变了人们的话语结构,甚至改变了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以及对智力的定义。在口述传统的文化中,一位掌握了许多谚语的长者往往具有相当分量的话语权,在印刷机治下的文化中,书面材料的价值通常远远高于口头引用的材料。尼尔·波兹曼对印刷术统治下的文化情有独钟,在他看来,印刷术的发明帮助人们树立了个体意识,鼓励人们进行理性思维,鼓励严肃,有序且富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在波兹曼的叙述中,印刷术还帮助发明了童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印刷书籍的传播,以及印刷术与基督教新教的联姻,一个崭新的“成人”的定义被发明了出来。成人不再仅仅是能掌握语言的人,要成为“新成人”,教育变得必不可少。与成人相对,童年的概念也发展了起来,童年以学习阅读开始,在许多地区,“儿童”与(中小学)”男生“是同义词。在这一过程中,关于儿童的许多观念也逐渐被建构起来,儿童成为了在许多方面都很特殊的一类人。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服装出现了,儿童话语逐渐与成人话语区分了开来,青少年文学也发展起来,许多话语被认为是”儿童不宜“,一个充满了秘密的未知的成人世界出现在儿童的周围,儿童与成人世界隔离开来,羞耻心也在这一过程中成型。为了论证印刷术与童年的形成的关系,波兹曼指出”童年“概念的发展在各个地区并不均衡,在基督教新教流行的地区,童年出现的较早(最早在英国出现),而在天主教治下的地方,童年则出现的较晚。不仅如此,童年概念的形成也与阶级有关,童年最早是中产阶级的发明,在贫穷阶层的成人中,儿童仍然被当做财产一类的东西,在今天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对儿童的关爱和保护对于这些人而言是完全陌生的。波兹曼把童年概念的普遍发展归功于启蒙运动,认为洛克关于儿童心智的学说帮助政府增强了对儿童福利的责任意识。一旦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被普遍接受,这一概念就变得神秘莫测,不可捉摸了,它的历史会被延长到更遥远的过去,仿佛它是某种不言自明的东西,大概民族主义,婚姻与童年皆属此类。童年的观念被建构起来之后,迅速成为了一个生物学概念,童年的历史被延伸到不可见的远古时代,仿佛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童年的观念,仿佛自有了人类就有了”儿童不宜“,童年变得神秘,变得不可理解。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波兹曼对电视的痛恨可谓咬牙切齿。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就把电视统治下的公共话语批判了一番,他认为在电视媒介的主导下,公共话语变得无序化,娱乐成为了首要目标,新闻节目也好,宗教节目也好,一旦与电视结盟,就无可避免的成为了娱乐节目。在《童年的消逝》中,波兹曼又找到了电视的新罪状:电视模糊了童年与承认的界限,进而将导致童年的消逝。儿童不需要训练就可以观看电视,电视也不能有效的区分观众,曾经那些属于成人世界的秘密已经不再神秘,而没有了秘密,也就没有了童年。波兹曼以《童年的消逝》为题,似乎一开始就带着些感伤的情绪,哀叹童年在新媒介时代的一去不返。与电视媒体统治天下,娱乐至上的时代相比,波兹曼无疑更喜欢印刷术一统天下的时代。我不知道波兹曼对童年消逝的悲叹究竟是出于对童年本身的怀念呢,还是出于对那个印刷术与新教联姻一统天下的时代的缅怀呢?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已发生
  •     我就静静看着作者是怎么把婚前性行为率的升高怪到电视身上的v_v
  •     重读。前面的部分很有启发。但是读到后面觉得观点也是保守得可怕。
  •     我真的不适合看译著作品,真的!
  •     印刷机的出现,使得童年的概念逐渐成型。电子媒介的出现尤其是电视,使得童年的概念逐渐消逝。波兹曼讲道理还是很流畅的,起码看起来不枯燥。文字要求理性,图像倾向感性。
  •     探讨童年的起源,在电视媒介下,童年和成年会逐渐无差别。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该给我们的孩子多少选择的权利?我曾想,当我有了孩子,能不能问孩子一个问题,如果他能回答就证明他已经成年,我会给他一切选择的权利,而不是简单地从18岁划分。作者也在文中谈到了类似考虑,然后并没有给出我想要的答案。倒是看到文中有给出很激进的观点,法森的《与生俱来的权利》,给儿童选择一切的权利,甚至性自由的权利。
  •     比娱乐至死更有深度
  •     因为娱乐至死,所以童年消逝。
  •     果不其然,精华仍然在电视部分,几乎可以看成是《娱乐至死》的压缩版,所以总体含金量比《娱乐》低了很多。叫童年的消逝不合适,倒像是信息传播发展史。这其中有个问题,作者所谓童年,到底是生物上的文化上的抑或道德水准或说心智上的?前两者着墨较多,后面的就寥寥数语;童年的消逝,是成年世界侵入童年阶段,还是童年阶段延伸到成年阶段?前面一点是重头戏,后面一点有涉及,但远远不深入。读下来总觉得作者在夸大其词,如果用特定的文化发展阶段下的童年形态去定义童年,那么童年必然随着文化变迁而消失,在我看来,童年只是形式上变化了,想想看,作者还将电脑视为救赎童年的唯一稻草,呵呵了,这也是一种受想象力局限的短时吧。总之,不太好看。
  •     虽然有些时代的局限,但整体而言,对事实的揭露依旧触目惊心。
  •     印刷术发明了童年,电视使童年消逝。一句话能说清的事却要写成一本乱乱的书。
  •     《童年的消逝》尼尔·波兹曼著于1982年,(《娱乐至死》1985年同一作者)。书中提出“童年”这一概念在中世纪及之前并不存在,孩子和大人们一起混迹于酒吧、餐厅,不雅的举止和黄色笑话也不会避开孩子。概念的出现是伴随文艺复兴后期印刷术的崛起,出现大量可供阅读的文本,而文本阅读需要大量的前期教育,也就区分出了儿童-无阅读能力,和成人-有阅读能力。之后整个教育系统的建立其实是基于后者拥有的信息优势和权威性。但这样的区分在电视媒体出现后逐步瓦解:以图像传达和大量的、娱乐性的、不以刺激思考为目的的短暂的电视节目面前,50岁的人和10岁的人可以获取的东西大同小异。电视上推销的消费主义、性、暴力、一些新闻反射社会的负面和阴暗会不经筛选的暴露给孩子。于是再次出现了儿童与成年人界限的模糊。
  •     尼尔波兹曼的第二本书,娱乐至死绝逼让人震撼,这本书基本论点和前者类似,不过是在解释另外一个社会问题。
  •     教育是为了延缓儿童面对社会压力的措施,而现在,童年正在离我们而去,成年人和年轻人一同竞争。
  •     不如《娱乐至死》讲得深刻和有震憾力。而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很多观点都需要更新了。
  •     从“童年”这个角度论述,事实上在书中基本梳理了印刷术、广播、电视的发明历程。很有趣的角度。只是态度似乎过于悲观了。波兹曼在结尾质疑生理上对童年的定义与论述,但他确实从历史角度出发了,而这种缺乏生物或心理角度的论证不也存在遗憾吗?当然,对于媒介的探讨,本书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     总体来说,没有了《娱乐至死》带来的惊艳,到看到‘童年’这个拥有两百多年的社会学名词的发家与消融……这种置身事外的角度,还是需要点赞
  •     inspiring
  •     电视不算什么,网络比电视恐怖多了。成人儿童化是大势所趋,说童年消逝就比较牵强附会了
  •     电视叙事时代改变了文字时代沉寂的有逻辑的理性的思维方式,童年和成年的界线逐渐模糊。 之前的社会并没有童年的概念,童年的概念来源于语言学习,他具有自身的生物基础。除非有社会环境的激发和培养,既社会需要它,否则它不可能实现。 童年的消逝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字时代思维方式的变化。
  •     大众传播学作业
  •     《娱乐至死》的姐妹篇,写得很好啊。成人化的儿童,儿童化的成人,都是电视惹的祸~~哈哈,幸好作者没能看见如今这个手机电脑大行其道的时代。
  •     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新型媒介对于个体思考方式与社会符号的影响,觉得不及娱乐至死
  •     前半部分总体不错,到后来说理越来越无力,又不甘心,写作文似的,结尾拔高到了喜马拉雅山,把所有美国社会问题归结到这上面,这锅童年不背。
  •     如果所有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都成了网络时代的产物,又该如何抵制童年的消逝?如果童年的消逝真的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在削弱童年概念的传播环境中,把除了“成人化”之外的选择呈现给儿童,也是在履行抵制的使命了吧。
  •     成人化的儿童与儿童化的成年。
  •     童年更倾向于一种社会文化产物,以技术发展为尺表时隐时现。信息的无等级泛滥造成了儿童的成人化,以此又导致成人的儿童化,儿童与成人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作者对网络时代的估计错误啊,电脑反而代替了电视,不仅没有以其技术形成门槛,反而加剧了电视的影响,其结果更难以想象
  •     周日无手机日把买了一年多的这本书啃完 曾有过自己的童年或者过年味渐渐消逝的疑问。这本书从原理和社会发展现状上做出解释 醍醐灌顶 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前进有点意义吧
  •     那些坚持记住童年的人将完成一个崇高的使命。
  •     作者一定是直男癌
  •     实际上更多讲的是现代媒介对人认知的影响
  •     对其中有关印刷术的内容印象深刻。但是在古代,读书识字毕竟还是极少数人的事情,这又如何划分成年与童年呢?
  •     希望所有的砖家都能像postman一样 超会说人话。
  •     来豆瓣看关于这本书的多元观点,意外的是,没什么论述主要表达情绪的评论收获了最多的有用。。。我找了半天没用的按钮没有找到。
  •     翻译的语言十分通顺好读,五星一半功劳都在翻译。不然,就不会读完了。好多社科书都砸在翻译手里。
  •     一个字一旦被写下来,它就会四处滚动,态度冷漠地来到理解它的人中间和与它绝不相关的人中间。它并不知道该给谁看,不该给谁看。影像亦是如此。
  •     和娱乐至死一脉相承,形式(工具)影响思维方式。
  •     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批评了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媒体对社会文化和人们思考方式的影响;在这本《童年的消逝》中,波兹曼重点论述了现代媒体如何让儿童重回16世纪以前的“微型成人”状态和促使“儿童化成人”的产生。这本写于二十多年前的书,至今也没有过时。
  •     读完一本巧合
  •     观点很有趣。问题在于,讲几句话解释清楚的事翻来覆去写成了一本书,废话连篇扯了很多有的没的。其次,流连于过去的历史,如今的现象,而少深入分析(当然那就是具体学科如社会,心理学的任务了)最后,正如前言所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一则是个观点惊醒,二则是研究思路与方法
  •     童年其實也是被建構的,這點考證很有意義。作者的批判還是頗有價值的,但可能是過度擔心。畢竟我們看到的前人是文化精英,他們的生活與現在精英的生活並無多大區別。而現在媒體上的人物多是用以娛樂的,並非生活的全部。當然,現代媒體過度成人化也是個問題,但是過去民間至少中國民間成人也是當著小孩面講成人笑話的。
  •     在看本书的时候,我始终想要找到以下这些问题的答案:童年对儿童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人的成长来讲是否不可或缺?或者,童年的消逝对儿童来讲有什么坏处?童年消逝对人类社会来讲会造成如何严重的破坏?但是纵观全书,我始终无法找到这些问题的确切解答。难道是因为这些问题与全书主旨无关而被作者刻意忽略了?但我觉得这些问题恰恰是本书立论的基础。解答不了这些问题,就让我很难认同书中的大量观点。
  •     关于中国和女性的某两条如果现在在大众媒体上扯出来肯定会被骂上一顿,论点的严谨性问题可见一斑了。就像他自己说的,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并非可以一次断定。总体讲,还算比较有意思。
  •     一个概念与视点
  •     支离破碎的文化
  •     哈罗德·英尼斯提出的原则:新的传播技术不仅给予我们新的考虑内容,而且给予我们新的思维方式。 从童年如何产生,讲到媒介对人群划分的影响,从而推断出当今媒介促使童年文化的消逝。有道理,也略有牵强。不过让人能够跳出框架思考,就是好的。
  •     传播学必修
  •     书中提到的成人的消逝让人为之一震,儿童和成人真的都在消逝吗?
  •     当尼尔波兹曼在谈童年的消逝时,他在谈成年的消逝,在谈识字文化的消逝与新媒体时代下文明的降格。我认为媒介研究学者最酷的一点就是,对于类似电视或互联网这些我们以为中性的、毋庸置疑的介质,他们直接拎出来拷问、解构,他们所挑战的不是那些显而易见的“语言上的问题”,而是“无形的形而上学” 我们赖以生存习以为常的基础。never take it for granted。诚然 仅以媒介为模型去解读社会变迁难免不全 但是二三十年前的书至今仍然很有力量 一整个下午沉浸在波兹曼优美的思维曲线中 四星给他比证据有趣的观点和比结论漂亮的论证 少的一星就当是由童年的消逝这个现象still opens for various interesting reasons besides media
  •     旅途上,看了一本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如同一個棗弧似的漸強漸弱,深入淺出的講了童年是如何來又如何消逝的。但其實這是一本包裹著童年的幌子,向所有成年人販售的書。在中國,造成童年消逝的不僅僅只是電視,它伴隨著印刷術一起消亡⋯⋯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