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与帝国》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 基地与帝国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
ISBN:9787806249437
作者:[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页数:325页

基地三步曲,霍顿在上

大学的时候看了基地三部曲,一口气看完了,很精彩,现在很想看英文原版的,因为有评论说英文原版的比中文译本具有更多的内涵,原版的魅力是译本不能比拟的。可惜一直都没找到原版的……

重读《基地与帝国》

基地系列的第二部,由两个长篇组成。两个故事之间联系不是很大,所以分开写一下感受。《将军》历史是善于遗忘的。经过皇帝的更替、世事的动荡,关于基地的记录已经湮灭在遥远的银河边缘,帝国的皇帝和将军们已经忘了那是之前的皇帝派出去的银河百科全书编纂基地。而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基地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轻视的力量,基地体系已经占据了银河系的一个象限。于是,帝国最后一位真正的将军贝尔·里欧思发动了对基地的战争,当他了解到谢顿的预言之后,更是想用个人的自由意志对抗那冥冥中的幽灵之手。战争开始后,里欧思将军一度取得了绝对的优势,这是苟延残喘的帝国最后一次的垂死挣扎,也是谢顿计划中最后一次来自基地外部的危机。这次危机中,没有了塞佛·哈定和侯伯·马洛这样的杰出人物,不过基地的领导者们仍然采取了一定措施,最后基地还是化险为夷了。倒不是因为基地的措施奏效了——相反他们的办法总是适得其反,而是因为来自帝国皇帝的猜忌,使得再有才能的将军也无法得到施展的空间。这个原因当然是在谢顿的计划中的,这其实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人性中的自私和权力欲所导致的必然。随便翻翻史书,就可以看到无数的关于强势而多疑的统治者与富有才干但功高盖主的将领之间博弈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上演了几千年,也必将继续上演下去。《骡》历史总是惊人地重复。基地发展了三个世纪,开始出现步帝国后尘的迹象——最高领导者市长开始像皇帝一样世袭,基地的人民相信谢顿计划会解决一切问题,于是不思进取。这样下去,基地将像帝国一样变得腐朽和衰落。一些有识之士,包括独立行商和基地的地下组织开始策划人为地制造谢顿危机,于是基地的内战一触即发,这也是谢顿计划中的第五次危机——内战。然而这时,一个变数、一个谢顿未曾预测到的变数出现了,这就是“骡”——一个拥有强大精神力量的变异者。他击溃了基地,建立了继帝国之后又一个势力覆盖几乎整个银河的政权。于是故事更好看了。因为如果一直按部就班地发展下去,这个故事就实在太乏味了。谢顿计划必须要出问题,关于第一基地的部分计划必须要破产,也只有这样,第二基地才有机会出场,因为它的任务就是为第一基地纠偏。寻找第二基地的开始,才是基地系列最精彩部分的开端。两篇相比,个人认为《骡》更好看,不仅仅是因为它更惊险、更具悬念,还因为这部分中有几个有趣的细节。一个是对于世袭市长茵德布尔的描写。这是一个从父辈手中继承了权利的无能之辈,却又不愿别人发现自己的无能,于是用豪华隆重的排场掩盖内心的空虚,用井井有条的秩序掩饰才华的欠缺。他让一切程序都变得繁琐而冗长,把手边的文件都码得整整齐齐,一遇到问题就无意识地画一些几何图形,这是典型的强迫行为。只有在这样的行为中,他才能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但这样的程序和秩序一旦被打破,这种脆弱的感觉便会立刻分崩离析、化为乌有。阿西莫夫身边一定有这样子的人,不然他不会把这种人刻画得如此入木三分。一个是阿西莫夫对于原子处理器不厌其烦的描写。《基地》里就是如此,《基地与帝国》的《骡》中更是如此。每当书中的人物扔烟头、扔废纸时,阿西莫夫总要写出垃圾被扔进了原子处理器,在那里,垃圾被不留痕迹地分解成原子。我想,也许阿西莫夫非常希望真的有这样的东西吧。原因嘛,可能是出于对周围乱扔垃圾行为的深恶痛绝。呵呵,胡乱猜测而已。再一个就是接近结尾处,寻找第二基地的贝妲一行四人到了经过浩劫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的川陀,有几处描写显示出回到了原始农业社会的人群又开始了男尊女卑的状态。这个细节与情节发展无关,但是体现了阿西莫夫敏锐的洞察力和令人佩服的严谨。

克里昂二世与里欧思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对“骡”印象深刻;这次看到前一篇却眼前一亮,这克里昂二世与里欧思分明就是查士丁尼与贝里撒留的翻版,连布洛缀克跟纳尔塞斯也有几分相像。同样是盛极一时的帝国,如今却国祚衰败。曾经的繁荣帝国中心区域沦为边荒蛮地,“蛮族”横行。同样是中兴之主,手下的名将对边疆进行再征服,无往而不利。同样是将军被怀疑,皇帝派手下的宠臣前来监军。同样是将军最终功高盖主,战争中途便被召回。不过区别便是里欧思落得个人头落地的下场,贝里撒留最后虽被削爵抄家,却也得了善终。查士丁尼虽然在《秘史》里被普罗柯比骂了个狗血淋头,却也算是个明君,不至于像瓦伦蒂尼安三世那样将埃提乌斯刺死在王座前。

可怕的阿西莫夫

要问世界上什么最可怕,我的答案是人的想象力。如果把整个人类的想象力分成十份的话,阿西莫夫一个人可以独占三份。阅读《基地》系列这样的鸿篇巨制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痛苦。享受的是能在作者用伟大的想象力和优美的文笔织就的世界里畅游,而痛苦的是我们似乎总也追不上作者的步伐,我们的思维被作者牵着走。读书时我能感觉到自己被一种强大的力量所包围,而作者狡黠的双眼正在这力量的背后望着我。这种感觉让我不寒而栗,同时也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阅读科幻小说的感觉。《基地》系列三部曲,第一部渐入佳境,第二部似乎波澜不惊,而第三部才真正石破天惊。三部曲不读完是遗憾的。下面我打算读《基地》的前传和续集了,相信阿西莫夫不会让我失望的。

伟大的谢顿计划,伟大的阿西莫夫

精彩!太精彩了!整个故事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基地与帝国的第一次对抗,也就是预言中的第四次谢顿危机。(第一次是基地独立,第二次是利用宗教手段控制周边星系,第三次是利用经济手段扩大势力范围)如同往常一样,基地轻而易举地就化险为夷了。真正精彩的是后半部分,一个能够利用异能控制别人情感的异变人类,在短短几年中依靠自己的超能力建立起了强大的势力。当所有人(甚至包括读者)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基地最终一定会胜利的时候,伟大的谢顿预言终于出现了偏差。阿西莫夫真是太伟大了,当我眼巴巴地等着看基地这次如何化险为夷的时候,他竟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让基地被敌人轻松攻陷。想来这真是神来一笔,如果他这次继续让基地胜利的话,整个故事怕是就会渐渐流于俗套。大师终究是大师。基地的历史即将告一段落,神秘的第二基地也即将闪亮登场。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下一本小说--《第二基地》了。当初没有错过这本小说,我实在感到很庆幸。

第二部的精华在于第二部分

骡的出现与塑造堪称经典.最安全的人是最危险的,最危险的地方是最安全的.而最美妙的感受莫过于对谢顿失望之后的重拾希望.撼动心理史学的是精神力量,而欲将其反制也还是要依靠心理学的力量.再强大的人也有其弱点,骡的把柄其实一直不自主地掐在夫妇俩人的手中.文明是否真的能如阿氏所言消落的那么快呢~~

心灵能力是魔法么?

我们知道,魔幻小说,穿越小说不耐看的问题之一就是出现了强势力量,不但破坏了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螺旋平衡,更让很多不可行的情节能够有借口继续下去,让人失去真实感。在基地系列作品中,心灵能力是万金油么?或者干脆就是魔法?粗看来,骡的心灵能力分两种:情感调教+思维探知,很明显骡是前者的能力更强,而后者相对弱的多。否则,骡早就可以从米斯的强烈惊讶情绪中,获取到第二基地的地址了。再考虑到骡使用超波中继器来与舰队沟通,从而推论,骡的心灵能力是有限的。那么其一,骡完全不在卡尔根总部设岗,依靠自己的心灵能力来警卫,除非从来他不睡觉,从安全性和持久性来讲,都是不现实的。其二,騾敢单身来到罗珊:就算他认为罗珊根本没可能有第二基地的人,这也不可能是一个统治者的做事风格。其三,第二基地首席发言人的做事方法同样的是牛仔风格,单靠对騾的语言进攻,就能将其心灵打开万分之一秒,进行改造,万一不成功呢?罗珊和谢顿计划一同毁灭了。这种好莱坞式的情节,从20年代到今天的商业电影中,看到人无聊。另外,在技术层面上而言,虽然基地系列不是硬科幻,但是对于心灵能力以及相关学科的内容,也太少了一些,不得不让人感叹“过于先进的科技等同魔法”,既然是魔法,就无需交代合理性了。而在社科方面,騾的布局的内容交代的太过于简单,与贝伦米斯等人的寻找基地的旅程中,有太多相处时间,无法想象一个在“创业期”的老板,如何抛下一摊子决策,单身远行。如何远距离影响大业的运作执行,毕竟,现在我们都知道一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言:魔鬼在细节中。综上,阿西莫夫在机器人系列的细节和布局功夫,在此书中却缺乏体现,让人看完之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呵。

一部奇异复杂的历史

艾萨克・阿西莫夫不愧是科幻大师。最初接触这本书是在2005年的一期科幻杂志上连载的,这部书从人物的个性,心理学上的知识去推测帝国的变化,从表象去揣摩深层次的未来的发展。从政治,科学,文化,间谍,商人等多角度描写,写法之高令人惊叹。

说点题外话

看了别人的书评,有人说这部小说不够科幻。的确如此,科幻的成分不多,只是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世界,所以如果一定要分类,可以归类到科幻小说里。因此,为了看“科”和“幻”而来的读者可能要失望了。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分类呢?作者只是想说一个好听的故事,如果他写的时候时刻注意着要显得科幻,那反而会对写作造成妨碍。就像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和动画片柯南那种推理明显不一样。他的关注点不是“案件”本身,所有悬念、推理都是为了反映看起来很怪诞却又的确广泛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各种人性。阿西莫夫关注的不是人类未来的科学技术,而是由于人性的弱点所产生的社会危机。另外,说起科幻就想到电脑化学物理,这样太狭隘了,《基地》系列里提出了将心理学、历史学、数学这三者结合起来的一门新科学“心理史学”,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本书也能看成很足料的“科幻”小说。

科学的梦想

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大二的时候,当时才算刚刚跨入计算机领域,读到此书的时候心中一片激昂,觉得科学的伟大和不可思议!科学竟然可以如此精准的计算出文明发展的进程。但是科学同时存在着不确定性,骡的出现即是精确计算无法预测的,而最后的结局更是出人意料!

好看的书

没有买单行本,在《科幻世界》译文版上看的基地三部曲,确实好看。情节很抓人,我觉得好书的标准之一就是情节抓人。

阿西莫夫的罗马帝国衰亡史

据说阿西莫夫翻来覆去读了三遍《罗马帝国衰亡史》,然后从中找到了灵感,或许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也从基地系列里面获取了些许灵感。在我经历了《科幻世界》译文的基地三部曲之后,开始读基地前传,发现阿君似乎也有兜售他那个经久不衰的“机器人三定律”嫌疑。。。不过对我来说,阿西莫夫最大的本领在于他创造了心理历史学,在这里,心理历史不是简单的以心理学知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而是真正强大,足以科学预算整个未来发展景况的一门完全合理的学科。或许,比起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才是这本书里阿君真正的成就。作为硬科幻大师的阿西莫夫,我相信这是我读过最精彩的软科幻小说。。。

感觉还是稍稍粗糙了点

感觉世界设定有点简陋,毕竟是几十年前的书,细节刻画上还是粗糙了点。不知道为什么《基地》三步曲没有被改编成电影,多好的题材,尤其适合拍成商业大片。

不错不错

这本科幻还不错感谢你和大家分享你的意见 ······ 请勿在评论中转载他人的文章。如果需要,请放在前页右下角"基地与帝国的论坛"里, 并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链接。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请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豆瓣将显示提示,以免没有看过的人扫兴。为了鼓励有益的分享, 评论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在前页右下角"基地与帝国的论坛"里发表。欢迎blogger转载自己的作品 ······ 请注意评论和个人blog的不同写作方式。好的评论应该能让读者在短时间内知道书或电影在各方面的优劣。你可能需要简化大段的情节描述和个人感触。你可以在末尾提供原文在blog上的链接。豆瓣会自动将"http://"开头的地址转为超文本链接。

关于书中出现的“次乙太”概念

看到书中的出现“次乙太”,好奇之下查了些资料。《基地》出版在1941年,阿莫西夫出生于1920年。而在20世纪初,还有相当一部分物理学家仍然相信以太论。1905年~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是,都被评论为“大胆的抛弃了以太论”。直到1970年,依然有科学家试图测量测量了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虽然实验结果基本证明不存在地球相对于乙太的运动。大胆推测一下,阿莫西夫儿写书之前接受的教育依旧是承认以太论的,所以书中写宇宙飞行时,用了“次乙太”类似的词汇。

好吧,批判精神

作为一个有理性的人,虽然对大师无比的崇敬,小弟对他的敬仰绝对是滔滔江水的,但是,批判的精神还是要存在的,当然,批判的对不对也是另外一回事,也许我没有读懂大师的弦外之音吧。1、关于骡的能力骡中最劲爆的一点莫过于女主杀了心理学家,然后女主的解释说为什么不直接把骡干掉是因为担心骡会感知她的心情变化(这里,可以不转变,但是仅仅的感知应该也是存在的)。但如果骡具有这么恐怖的能力,就的确这个女人应该不可能杀人的。作为一个正常人,在杀人前不可能没有很大而且很剧烈的情感波动,然后骡没有办法感知。当然,可以说这种情感波动被第二基地之类的所干扰,影响骡的判断。但只要骡的能力足够强,还是可以分辨杀人的情感和因为知道结果的。同样,为什么心理学家一定要把自己的结果告诉那个女人呢。心理学家完全可以通过直接告诉骡,这样远远来的简单省事。完全没有必要把结果告诉给其他人。同样,骡的行为比较难以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和一男一女旅行呢?他完全可以做到的是找一群同样的心理学家来做当年谢顿做过的事。甚至,他可以找更多的人来同时做,这样效果更好。同样,骡想要做的是不干扰心爱女人的感情,但这怎么可能做到呢。如果你干扰了女人身边的人的感情,是不可能不干扰到女人的感情的。因为人的感情就是在和周围互动中存在的。这样,骡最后还是回到了干扰女人的路上。

好看的

没有买单行本,在《科幻世界》译文版上看的基地三部曲,确实好看。情节很抓人,我觉得好书的标准之一就是情节抓人。

真的存在吗?

基地系列一直是我最喜欢的科幻小说之一,不得不说老阿的水平不是盖的,庞大的剧情设定,复杂的人物关系,恰到好处的氛围描写,很难想象如此精妙的设定只存在于缥缈的未来。

我自称为‘骡’,却不是……

很想写一写马巨擘和骡。基地与帝国的最后一章很震惊,我没有料到马巨擘就是骡,知道以后,也就轻而易举地知道了骡阴谋败坏的原因。马巨擘自幼受人冷眼嘲笑,发现自己拥有控制别人感情的强大变种能力,希望报复童年的悲惨境遇,把银河系踩在脚下,成为银河系的新霸主。他所向披靡,自称为“骡”。为了进攻基地,伪装成小丑。原本万无一失的计划,却输在了最后的关头。原因就是贝妲,用书上的原话说:“为什么——因为尊夫人就是我的错误。尊夫人与众不同,在我一生中,从来就没有遇到过第二个。在我还没有控制她的情感时,她就开始喜欢我。她既不嫌弃我,也没有觉得我滑稽可笑,她就是喜欢我!过去从来没有任何人……唉,我……非常珍惜。虽然我能够操控所有人的情感,最后却被自己的情感愚弄了。我一直未曾碰触她的心灵,你懂了吧,我完全没有影响她。我实在太过珍惜自然的情感,这就是我的错误——最大的错误。”最后,贝妲恐惧地推理出了身边的小丑马巨擘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骡,马巨擘也最终失去了惟一一个真心对他好的人。如果,马巨擘从小受人关照,而非冷眼嘲笑,他怎么会变成骡?想想《美女与野兽》中的野兽,巴黎圣母院的那个敲钟人。那些心灵善良的人因为他们的外形,承受了多少难以承受的痛苦与折磨。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专门研究犯罪的心理。发现很多连环杀人案的杀手都是天生基因独特,如果好好研究他们其中一段决定同理心、犯罪心的基因,会发现其异于常人,可以称他们的基因为“犯罪基因”。但是也有人有所谓的“犯罪基因”,却没有做出伤害人的事,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受到家庭的温暖,所以抑制了伤害别人的念头。那是天生缺乏同理心、人道心的人,而那些感情与常人无异,却因天生的畸形,常常受人嘲笑的人呢?然而,一般人是很难体会其中情感的。再次引用原话:“身为一个畸形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这个事实,我自己完全心知肚明。刻毒的嘲笑、讽刺始终围绕着我——与众不同!非我族类!你们绝对无法想像那种滋味!” 当我想愤慨地批判的时候,一丝绝望的理智把我的感慨压了下去。基地中的“谢顿体系”就像一个宿命,他预料到了会发生的一切,银河系的发展怎么都无法逃脱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人性,岂不是如此。看到畸形人,还是会有人要嘲笑,他们还是注定要伤痕累累。我本想说,如果你的心善良,就算你面目丑陋令人生畏,那又如何?如果你仪表堂堂,却无情冷漠,我又有何必要真心相待?虽有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幸如果可以相处时日,就可以发现是不是败絮其中。我想为他们呐喊,为什么明明一颗敏感善良的心,却背负这样的遭遇。可是想想,这似乎是无可奈何的事,就好像银河系的历史河流不会逆转,银河帝国的没落势不可挡一样,虽然比喻的有点牵强。如果这种基因不优良的人类生来就要遭受这种待遇,幸运的可以遇到善良的人,不幸的饱受唾弃,难道不是令人绝望的么!说到变种人问题,又想起了X战警,基因突变带来的人种内讧,把矛头指向了十分矛盾的问题上。一方面,正常人骄傲自负、对变种人排斥拒绝,另一方面,变种人努力想争取自己的地位,想和正常人一样有头有脸地生存。要想改变潮流非常困难,但是时机成熟的时候却可以顺利过渡、一蹴而就。就想哈定解决第二次危机,利用商业贸易推翻宗教统治一样。反观现实,贫富差距带来的矛盾其实就和正常人和变种人的矛盾一样,后者可以说是很好的科幻题材,也同样是社会现实的科幻版本而已。话题好像有点扯远了。下次有机会还可以聊聊三体和基地的思想。现在就讲回主题吧。像马巨擘这样的人,受到唾弃可以理解,但是他自己还是有办法让伤害降到最低的方法。怪兽虽怪,如果他愤世嫉俗,更没人愿意理解。世上能有多少救世主,所以就只能自己做自己的救世主了。不能指望着有人能够不计回报,感化你长期被忽视的心、安抚你遭践踏的情。类似《剪刀手爱德华》这类的电影总是很能感动我,爱德华被创造出来就带着一个机械手,他虽然内心总是感觉很卑微,但没有像马巨擘一样报复,这,也算是悲剧中值得庆幸的吧。刚刚提到一个话题,就是分化问题引发的内部矛盾。这有没有可能是下一个谢顿危机的主题呢?如果阿西莫夫仅仅是看出了宗教和贸易对历史的影响,那科幻的天地还有很多未开垦的处女地吧。但是比起刘慈欣在三体世界绕来绕去,阿西莫夫臆想出如此庞大的银河帝国,还是过瘾多了!再次引用原文结束吧,看看骡强大的外表下,那颗敏感、受伤、渴望爱的内心,还可以从中触摸到可以称为他内心最深处的柔软秘密,最初,只不过是对爱的渴望,仅此而已。“骡的那一双伤感的褐色眼睛,仍然是原来马巨擘那双伤感又充满爱意的褐色眼睛。他对贝妲说:“我不会杀你,也不会杀害你的丈夫。反正,你们两个已无法对我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杀了你们也不能让艾布林·米斯起死回生,我的错误都是咎由自取,应该由我自己来承担全部责任。你的丈夫和你自己都可以离开。放心地走吧,就冲着我称之为‘友谊’的那种情感。”“如果造化另有安排,我可以轻而易举地让你感到快乐,虽然那种至高无上的喜悦是人力的结果,可是却与真实的情感无分轩轾。可惜造化弄人,事与愿违——我自称为‘骡’,却不是……显然不是因为我过人的力量……”

惊险小说

基地三部曲的第二部,读来已是一本魔幻惊险小说,似与科幻无涉了。在第一部中,第一基地创建之初仅有一个心理史学家,而且他也不打算传授他的学术。不过三百年后,看来第一基地又诞生了一位心理史学家。骡利用他去寻找第二基地。第二基地则全由心理史学家组成,既然第一基地没有心理史学家,这相当合理。不过骡和第二基地的心理史学家们都具备了一种超能力,能让人“回转”,魔幻就多于科幻了。好吧,在这种超能力的基础上,骡能够建立起他的帝国,而第二基地那么多心理史学家却心甘情愿地维持一种落后的地位,甚至无法自保。似乎心理史学的法则对心理史学家就不适用了,他们都忠诚地守护谢顿计划,而不曾有人梦想过建立自己的帝国,其实那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且,第二基地似乎对第一基地,甚至整个银河帝国的情势非常了解,但他们一定要等到骡已坐大时,才发动一个拐弯抹角的计中计来一场决斗。实际上,这本来很容易——第一公民官邸根本就不设防。至于小丑的故事,那也是一个二流惊险小说的情节,我们在好莱坞电影里司空见惯。

我为什么在这里?

我为什么在这里?因为想找共同语言呗,为什么喜欢这些,因为喜欢科幻,为什么喜欢?因为他,因为基地……

刚刚读完,掩卷长叹

好书,好的没道理。看到结尾,突然想起帝国首相丹茨莫尔对谢顿的忠告:“未来你做基地的计划时一定要做两个。”恢宏的史诗就此展开,谢顿和婉达巧妙地隐藏了第二基地的存在,使得骡在最后一刻失败了。难道骡的个性弱点也在谢顿的预测当中?贝妲对骡的关爱反而成为了最终战胜骡的武器,太奇妙了。开始看《第二基地》...

王者的帝国

看这位大师的书,有一种过山车般的感觉。而恐怖的是,他也想骡一样,可以操控人类的理性的感情。更恐怖的是,他甚至还可以在这种感情之外加上一种理性的推论,让人无法逃避。具体的内容真的要有一段时间才能有能力分析的。00 序幕01 将军-皇帝02 将军-战端03 将军-宠臣04 将军-贿赂05 将军-航向川陀06 将军-川陀07 将军-终战08 骡-大会09 骡-声光琴10 骡-基地陷落11 骡-寻找开始12 骡-谋反者13 骡-星空插曲14 骡-魂断新川陀15 骡-川陀废墟16 骡-回转者17 骡-心理学家之死18 骡-寻找结束(目录来自科幻之家的文章整理)下面的部分来自写作手法的分析,具体的内容的分析还要再等等和再想想。(而且实话说,感觉本文在内容上没有手法上给人的震撼强。或者说,本书更是一种没那么硬的科幻吧,相比之下,机器人系列更硬一点)两次都有种心里咯噔一下的感觉吧,有一种无比的冲动,甚至有种想揍一下阿西莫夫的感觉,也会觉得自己的智慧真的是无比的渺小,虽然看过很多书,但是仍然没有办法猜到甚至一丝的痕迹。两次伟大的转折吧,第一次则是按照常理,包括我们现在的好莱坞的电视剧,我们都是应该主角经历了千辛万苦,最后终成正果的。但这里面一反所谓的刻板印象,竟然在最后,主角失败,然后,告诉我们,统计学说,就算没你,没有所谓的主角,地球还是一样转动。如果说我们的第一层刻板印象是这个社会没有办法改变,然后,电影破除了这层刻板印象,说是社会其实可以被某些伟人英雄所改变,本文则再度破除了这种刻板印象,告诉我们,其实大家都是在某种更高的“心灵历史学”的轨迹中的问题吧。(说道这里,顿时暴想看完《第二基地》,真的很想知道心灵历史学在说什么)另一次伟大的转折则来自人物的转折,一开始,我们都认为心灵历史学家是主角,然后都在积极万分的在努力等待他的结果,在他将要说出第二基地的位置的时候,让人有一种如释重负,就是那种电影中感觉,呵呵,不过如此的感觉的时候。他挂了!他怎么可以挂呢!于是,一切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个打酱油的女人成了女主,那个打酱油的怪人成了男反。瞬间,世界就亮了。甚至你有可能一时间根本没有办法反映过来。


 基地与帝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