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反义词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11350607
作者:[美] 玛丽娜·基根
页数:256页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生命虽然短暂,但若能璀璨绚烂,光芒依然永恒!
耶鲁天才少女玛丽娜?基根的最后演讲,全球点击量超两百万专栏的唯一结集,令无数人动容、深思和倍受鼓舞的跃动文字,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红遍全球网络!
★《孤独的反义词》让人相信文学的天才性,作者22岁的年华虽然短暂,但留下的故事却那么真实、好看、充满活力。玛丽娜?基根居住在布鲁克林,在纽黑文上学,即将在纽约工作,她笔下所描写的生活,代表着美国一代青年的困惑和理想,颓废与希望,是那么地真实和深刻,又是那么地温暖和励志。她的文字也许不是最成熟的,但绝对是最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她写的不是“心灵鸡汤”,不是“成功学”,而是即将到来的“生活”带给一个年轻人的痛与乐、迷茫与希望、孤独和力量。
★一个天才少女,17篇感人文字——
基根说:“孤独没有反义词,要有,它是我最想要的东西。”
【内容简介】
《孤独的反义词》这部获奖随笔和小说集是22岁的耶鲁天才大学生玛丽娜?基根的遗稿,她才华横溢,其文章感人至深。她的经典随笔创造了2012年的社交媒体轰动效应,令她成了一代人的偶像。她去世后,电视名流狄安娜?索耶提名她为“本周焦点人物”,玛丽娜的父母连续收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地读者寄来电邮和信件。《孤独的反义词》像《最后一课》一样,捕获了一代人的希望、不确定性和永不凋谢的可能性,激励我们对更广泛交流的渴望,揭示了我们如何驾驭自己的天赋,改变周围人的生活。
“孤独没有反义词,要有,它是我最想要的东西。”
“我们还不到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可以转变观念,可以从头再来……我们还很年轻。我们不能也不可以丢掉希望,因为说到底,希望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东西。”
“我会为爱而活,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吧。”

书籍目录

孤独的反义词
小说
寒冷的田园牧歌
寒假
朗读
天真
翡翠城
行李认领处
满怀恩宠
硬化疗法
海之深处
散文
传承与变化
搁浅的鲸鱼
与麦为敌
末日之趣
杀生谋生
咨询或金融行业的是与非
"观察"的艺术
歌颂"特殊"
后记
致谢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玛丽娜·基根,2012年5月毕业于耶鲁大学马格纳院,前途无量。一部剧本即将在纽约艺穗节上演,并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获得了令人羡慕的编辑职位。毕业才几天时间,玛丽娜和一位朋友去庆祝父亲的生日。悲剧在此刻发生。汽车撞在护栏上,翻滚了两次。玛丽娜当场死亡。她的悲剧性死亡变成了国际新闻。她留在《耶鲁日报》(The Yale Daily News)的最后专栏《孤独的反义词》一夜走红,全球点击量高达两百万次。
基根生前才华横溢,格外多产。她是《耶鲁日报》的特约撰稿人,为《纽约时报》写随笔,创作精彩的短篇小说、剧本和文章。她获得许多重要奖项,包括诺曼?梅勒学院写作竞赛和华莱士小说奖。去世后,短篇小说《寒冷的田园牧歌》发表在《纽约客》上,并进入芝加哥大学年度短篇小说赛前五名。
【精彩书评】
★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玛丽娜·基根成功地获得了一种难得的对文字的掌控力。她略带嘲讽的、机智而又热情的声音让人难忘,她生气勃勃的精神强烈地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当下。尽管会有一些句子上的跳动,这本引人注目的作品仍然是令人愉悦和鼓舞人心的,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J·R 莫林格(普利策奖获得者,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温柔酒吧》作者)
★我从未停止因为失去我所钟爱的学生玛丽娜·基根而感到的悲伤。《孤独的反义词》这本书就部分地说明了那些伴随她的离开而消逝的希望,自始至终,她一直都展现了她可靠的戏剧表现力和卓越的叙述技巧。而更重要的是,她向她的同辈人发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号召:不要在那些微乎其微的职场成败上浪费我们的天赋,而应该把它们投资给属于我们年轻人的骄傲和自尊,投资给我们在个人提升和改变这个纷扰的社会所拥有的无限可能性上。
——哈罗德·布鲁姆(耶鲁大学人类学及英国文学著名教授、“耶鲁学派”批评家,代表作《影响的焦虑》)
★这是一个成功,基根恰恰刺激我们去思索,我们在生活中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纽约时报》


 孤独的反义词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孤独”没有反义词。如果有这样一个词的话,我想说,它就是我人生中最想要的东西;我在耶鲁所体会到的并为之欣慰、感激的,就是这种感觉;毕业典礼过后,明天早上离开这里时我害怕失去的,也是这种感觉。这个词的意思,用“爱”来表达不够准确,用“相聚”来解释也稍有欠缺。它是身边有一伙人、有人陪伴的感觉。账已经结了,可谁都不愿散席而去;已是凌晨4点,可没人打算睡觉;那一晚,我们一起随着吉他弹唱;那一晚,我们已想不起做了什么。我们经历过、走过、看过、笑过、感受过……还有,毕业典礼上漫天飞舞的帽子。耶鲁有很多小圈子:合唱团、体育队、舍友、联谊会、俱乐部……即使在没人陪、累得慌、睡不着的孤独夜晚,拖着步子回到家里趴在电脑前,这些小圈子也能让我们感受到爱,感受到安全和有所归属。可明年,这些小圈子再也不会有了。我们将再也不会跟朋友们住在同一个宿舍区,再也不会有群聊的机会。我害怕。跟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城市、伴侣相比,我更怕失去这张网,害怕失去现在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很难说清,无法描述,反正就是“孤独的反义词”。但有一件事大家要牢牢记住: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并未过去。它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部分,随着我们慢慢长大,会在以后的人生中不断重复。不论大家以后是去了纽约还是离开了纽约,是后悔去了纽约还是后悔离开了纽约,都是如此。我想过了30岁还能开party,我想在变成老太婆以后还能尽情玩乐。不要一提起“美好的时光”,就开口说“早知道……”“如果我……”“真希望……”。是的,我们是有遗憾。比如有很多书没有读,再比如错过了某个心仪的帅哥……对自己太苛刻了,收获的只能是一个个失望。现在的我们,熬夜太多,得了拖延症,喜欢投机取巧……我曾不止一次回首高中时的自己,当时我是怎么做的?当时我怎么能那么刻苦?这种不安一直阴魂不散,挥之不去。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谁都不喜欢一大早起床去上课,没人愿意读完所有的阅读书目(除了那些追逐奖学金的疯狂学霸)。我们都用高不可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却在随后的日子里永远无法成为理想中的那个自己。可我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我们还年轻,真的很年轻。我们刚满22岁,还有大把的时间。我曾不止一次有这样的感觉——或是在外狂欢回来,一个人躺着;或是在临考前放弃了复习,收拾书本走出教室——我的心里总会涌起一个念头:太迟了,已经来不及了。别人已经超过你了,他们才更成功、更牛掰,他们能拯救地球、能发明创造、能改变世界;现在再开始已经太晚了,还是听天由命,等着毕业吧。刚来耶鲁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自己拥有无限可能,那是一种难以言说而又无比强大的感觉;而随着毕业临近,这种感觉已经渐渐消失了。在此之前,我们从不需要有所取舍;而眨眼之间,就得必须做出抉择了。有些同学一直专心致志,他们早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并且已经上路:或是备考医学院,或是在著名的非政府组织里工作,或是潜心搞研究……对你们,我要表示祝贺;还有,你们太可恨了。而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大家似乎都在文科生的世界里迷失了,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要是我当初选了生物专业……要是我大一时选修了新闻专业……要是我学了这个学了那个……大家要记住:我们还不到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可以转变观念,可以从头再来,可以进一步深造,可以开始写作……“为时已晚”的念头很可笑、很荒唐。我们刚刚大学毕业,我们还很年轻。我们不能也不可以丢掉希望,因为说到底,“希望”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东西。大一那年冬季的某个星期五晚上,我接到朋友们的电话,他们让我到Est Est Est去找他们,我听错了,以为他们说的是SSS,就迷迷糊糊地朝远处的SSS走去。可是,直到我来到SSS门前,才对朋友们怎么会在耶鲁的行政大楼里开party心生怀疑。他们当然不在SSS。外面很冷,而我的ID卡竟然能刷开SSS的楼门,于是我就走了进去,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们打电话。周围一片静谧,只听到古旧的木地板发出的嘎吱声,透过彩色的玻璃窗,隐约能够看见外面漫天的白雪。在这空旷的大厅里,在这数千耶鲁学生曾经坐过的地方,我坐了下来,抬头看着。在纽黑文市的雪夜里,我一个人待着,却感觉到一种难以置信的安宁。“孤独”没有反义词,如果有的话,那它就是我在耶鲁四年的全部感受,也是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就在这里,跟大家在一起,有爱,有感动,有谦卑,有恐惧。不要忘记这种感觉。2012年,我们在一起。让我们为这个世界增光添彩吧。玛丽娜·基根
  •     阅读就仿佛与作者在进行隔空对话,面对一个明媚的少女可能因为摆脱喜好洛丽塔之嫌而退避三舍,但不断地在她的文字世界里探索一样会带来极大的乐趣,似乎她大脑的纹路与娇美的肌肤一样蕴藏着人间至美。无论承认与否,对女作家尤其是才色兼备的女作家文字的喜好都有几分爱屋及乌的成分存在。22岁,耶鲁大学毕业,清瘦漂亮,红发长腿,有房有车有小鲜肉男友,剧本即将上演,《纽约客》抛出了橄榄枝。我讨厌这种还未真正进入罪恶之城就功成名就的感觉。车祸去世,痛失才女,遗稿颇丰,代表一代人发声。去世去世去世,我讨厌一本从腰封到封底弥漫着黑色氛围的书,仿佛它是一本在追悼会上派发的纪念文集。但皱着眉头坚持翻开书中的小说部分,我的厌恶被真正的遗憾所替代。她死了,但这不是关键,她留下的这些短篇小说如果换个老家伙的名字结集,也许可以挤入经典阅读的行列。平凡的素材也许来自身边事和都市新闻,圆熟的表现手法也许来自指导和练习,但故事的底层却试图在人性幽深处着陆,不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做出这种努力。她死了,这不要紧,没有几个人在22岁能留下《朗读》、《翡翠城》、《海之深处》这样的东西。她死了,许多老家伙还活着,但他们早死在了对灵感迸发的年轻时代的回忆里。她死了,死在22岁,这不要紧,22岁的我也死去很久了,并且还恬不知耻地留下了跟她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的文字垃圾。我讨厌这种被同龄人完全击溃的感觉,但我不得不喜欢她讲的故事。生死之交的作品读过好多,温暖的如《死神的精确度》,阴湿的如《像我这样一个女子》,不断被提醒美丽的作者已经与自己阴阳永隔的古怪事情倒是稀缺,上一个有印象的还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她们都是真正在文字里延续了自己生命的女人。师从世界上最著名的“普通读者”和书虫编辑安妮•法迪曼小姐,并且给《西方正典》的作者哈罗德•布鲁姆教授担任助理研究员,这些经历一定让她如同巴别塔图书馆中漫步的孩子,在迷失之前,阅读和写作的触角都有无限延展的可能。作为导师的安妮小姐在后记里记述了她希望用一辈子成为一名真正作家的坚定追求,现在看来她真的做到了,尽管这一辈子有些短,她用以“遏制文学衰败”的巨著也永不复现,但她做到了。
  •     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会以为是和《孤独六讲》、《十一种孤独》一样,以“孤独”为主题所做的个人阐述和说明。等翻开书目和纸张的时候,打开的,是青春。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作者很自然、很认真的生活态度。作者并不孤独,也不孤单,却很认真很自然的生活着。当我再回想什么是“孤独的反义词”的时候,你一定和我有这同样的疑惑:孤独有反义词吗?什么样的词能解释或阐述“孤独的反义词”呢?我期待着答案。打开书本,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阅读,读到书本的最后,似乎也没有明白这个词的含义。孤独,是一种感觉和心境;活泼的人,最容易在人群喧闹的时候明白孤独的美妙;内向的人,更喜欢在一个人的时候享受着黑夜发出的'孤独盛宴邀请函'。不论你是哪一种人,或喜或悲,或幸福或痛苦,孤独是一个难缠的感觉。当我看到书本最后也没有找到答案的时候,答案似乎又近在眼前。书在开篇写了这一句话。“'孤独'没有反义词。如果有这样一个词的话,我想说,它就是我人生中最想要的东西;我在耶鲁所体会到的并为之欣慰的、感激的,就是这种感觉;毕业典礼过后,明天早上离开这里时我害怕失去的,就是这种感觉。这个词的意思,用'爱'来表达不够准确,用'相聚'来解释也稍有欠缺。它是身边有一伙人、有人陪伴的感觉。账已经结了,可谁也不愿意离开;已是凌晨4点,可没人打算睡觉;那一晚,我们一起随着吉他弹唱;那一晚,我们已想不起来做了什么。我们经历过、走过、看过、笑过、感受过……还有,毕业典礼上漫天飞舞的帽子。”此刻,恍然梦醒。孤独的,是“困兽之斗”。在自己设定的场景里:总以为一切已经为时已晚了,总以为机会已经溜走了,总以为未来是灰暗的……看着屏幕发呆,看着食物发呆,看着理想发呆……不起眼的张三成功了,傻傻的李四也成功了,就是默默无谓的王五也成功了……太多的幻像似电影一样从眼前飘过,一个人多在不知名的角度路,看着一切发生着、结束了;再发生了又结束了……如此这般,本想和谁去诉说什么的,却又发现想说的已非常多余……看电影、刷微博、哈哈大笑又一个人抱着腿孤独的看着天上可怜巴巴的星稀月明,这便是一种孤独。孤独是自我的设定,固定的把自己像闹钟一样设置的死死的。当然,这本书是“孤独的反义词”,所以你能看到绝对不是这些看起来让人绝望的场景。我们需要一些自我激励的场景因素,更需要人的自我激励。由外而内的成功是提携,由内而外的成功是爆发;这本书是“爆发”的典型,用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或简单或复杂的想法,功败垂成重要吗?自我的激励,最大的发动机在心脏;若不改变,怎能发展?书中很多个“我”都过的很快乐、很自由、很幸福,多个故事穿插出来的灵魂,并是“孤独的反义词”的全部意义。在玛丽娜不长的生命里,讲述了许多个文字优美、内容完美、颇具可读性的故事。故事和故事之间没有必然的来联系,却有一些值得深思。什么是孤独,什么是‘孤独的反义词’,什么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终于从头到尾读完这这本书,相比散文,我更喜欢小说。散文中透着一股说教的气息。孤独没有反义词,如果有,它就是我最想要的东西。我们才22岁,还年轻,还有大把时间。
  •     我喜欢这个女孩的故事
  •     现实的强烈对比,即使你明白这一切,也无法避免那意外的意外。
  •     乏味死了
  •     有两篇文章写的特别好,一篇是演讲稿、一篇是寒冷的田园牧歌,其他一般般吧,还不够成熟,但足以感动无数同龄人。
  •     感情很细腻,有几篇读的我很难过,作者文笔真的很好。可是个人觉得这本书不是很耐看。
  •     对“寒冷的田园牧歌”、“翡翠城”、“硬化疗法”、“海之深处”等几篇文章印象最深刻。第一篇文字我就把作者代入了,造成我看后面几篇文章时思维混乱。我很好奇“翡翠城”和“海之深处”怎么写出来的,这些文章太需要采访相关人士,而且不太好找吧,厉害
  •     有几个小说写得蛮好的,其余的…难看死了。
  •     这是我最爱的一本书,陆陆续续地买了五本,送给朋友。无疑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是一个高中生,这就是我所认可的青春小说,这本书阐述的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真实的情感,因为作者年龄也是跟我们学生相似,而且才华横溢,写的都是自己真正的情感,她笔下的爱情充满了青春的美丽与迷茫,第一人称诠释的如此的美妙,故事的最后总是可以让我哑口无言又惊叹不已。 作者虽然死掉了,但绝对不会就这样死掉的,她还会继续影响很多很多人,至少她影响我,感染了我,让我看清楚了未来。 (PS:这本书我也曾借阅给别人看,可是他们并不都是和我一样的感受,并没有产生太大共鸣,可是对我来说是意义深重。) 这就是我所感受到的青春。
  •     故事很多,很简短,随性但不随意,有些值得思考,也许是因为跟写作时作者的年纪差不多,里面有很多话我都很有共鸣,也会被作者的想法启发。最后,作者一路走好,安息。
  •     读完之后,我挺喜欢玛丽娜·基根的,感觉是一个有才华的小姑娘,尤其小说部分每次结尾之后都会略感叹息,有种讲不出来的复杂情绪。如果她还活着,也许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     3.5有几篇小说很有意思,可是……感觉有点太现代?
  •     作为一名天才女性,英年早逝,留下这样的作品,很体现对生活的品鉴和思想的深度。孤独,在中国的文字中似乎都是要竭力避让的两个词,而在西方单词的含义里更多意味着独立,意味着人格,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孤独”的确没有反义词,而是一个独立纬度的描述。 但愿,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懂得孤独,学会孤独,享受孤独!因为只有具备独立人格,才有资格奢谈这一词!
  •     世事无常 这个世界太复杂,每根线牵动的事情也不一样。 我们总是带着这样的感情看待别人,但别人也是这样看待自己 然而生离死别真的教会我们很多事情,更深刻,更加铭心
  •     作者的身世也掩盖不了文笔的一般,小说部分完全不想讨论,散文大部分也像小说,起码好过小说吧
  •     关于死亡 关于成长 我今年22岁
  •     吕明阿姨推荐的书,唯独前男友的葬礼那篇打动了我。
  •     小说读不懂,喜欢作者的散文
  •     出版社东拼西凑的产物。 有一两个短篇还不错。
  •     本书多受好评很大程度来源于作者的早夭。 文中收录的散文,包括书名来源的那篇发言稿,质量并不高,和作者22岁年龄持平。 小说倒是真的不错,尤其在后记中看到,有三篇小说写于作者的高三时候,算是配得上腰封上的溢美之词。 最后,对作者还挺有好感的,因为后记里的最后一句话。因为没有以后所以戛然而止的美好。
  •     作者有很多敏感细腻的描写 明明不是惊天动地的事情却引人入胜 从一个年轻人的角度去涉及生命的不同维度 看书的时候我很惊讶作者似乎对于生命的最后阶段与突然的死亡有一种痴迷 同时又有一种年轻带来的骄傲 或许正是这样可以自信却带有无奈地说出“我们刚刚大学毕业,我们还很年轻。我们不能也不可能丢掉希望,因为说到底,'希望'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东西” 这本文集中让我感觉处处透露出这样的感觉 与作者戛然而止的生命相呼应成为了一种发人深思的自信与焦虑 她大学的写作老师安妮法迪曼在文集的后记中写到 当大多年轻写作者试图以成年人的眼光去书写周围的世界时 玛丽娜却“她21岁,她的文字也是21岁,21岁的伶俐头脑,21岁的文笔” 我想这就是玛丽娜文字的动人之处 没有办法去了解她其他年龄的习作 可这样的21岁 正是珍贵
  •     什么鬼…美国青年的日记流水账吗…【为什么买这个?】【大概是因为封面看起来挺顺眼】
  •     有一篇讲搁浅的鲸鱼的非常喜欢,其他真是多愁善感的平庸罢了
  •     潜水艇的那一篇,深邃的黑,没有希望。
  •     年轻的姑娘一直怀揣着自己的作家梦可惜生命败给了死神,但是文字替她活了下来,虽然没有特别精彩之处,但是为这份执着也要加上一心。
  •     不怎么看散文,但是其中的几篇看了很有感触,尤其是了解了作者之后更是觉得惋惜。
  •     作品中透露出才情,内容却空泛,不知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无法继续阅读下去。
  •     流水账
  •     看得出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姑娘,私以为离人们对她的赞誉还是差很远。另逝者安息
  •     后边的散文感觉还挺有思想内涵的,但是前面的小说就并不怎么样了
  •     细枝末节的生活,却处处都能戳进心窝,有点忧伤,有点暖。走的太快会错过路边的风景,也许步伐不必停留,心却可以慢一点,头也可以回首望一望。
  •     特别喜欢 寒冷的田园牧歌。至于那些说这本书是无聊日记的人,呵呵呵呵,我只有呵呵以对。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     就个人而言,经历了心灵孤独,才会更加珍惜那份唯一拥有的希望,感激所拥有的一切吧,“与大家一起分享有爱,有感动,有谦卑,有恐惧”这些感受,重要的是我们曾经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     觉得还不错的
  •     初二时候读的。当时就好崇拜Marina觉得她很有才,走的道路也是我今后想走的(虽然现在也有其他想做的事啦。)记得最清楚的是,书最后她的导师写的:在被告知“当今想成为作家是痴人说梦”的那一天,院长茶会结束了几个小时之后,她去参加耶鲁的一个口头诗社。她迟到了,一个朋友回忆说,当时她的脸红通通的,眼神像潮湿而坚硬的石头一样冷静、坚定。“我要成为一个作家,”她如此说道,“一个真正的作家,一辈子都当作家。”
  •     有些篇章比较有感触,作者的确很有才华,而且对自己要走的路坚定不移,感觉是个理性聪明的小姑娘,却有着细致入微的文笔,我喜欢她从一个细节的感受入手开始一个故事,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     每个人都伴随着一种人生的不安在生活,这种不安,阴魂不散,挥之不去。所以我们都在认真的生活着,只是对于爱,我们不那么认真,害怕显得过于投入,陷入谦卑的境地,但有爱,有感动,有谦卑,有恐惧,才是爱和孤独该有的样子。
  •     好像没什么记忆点……
  •     其中的几篇小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     没怎么看懂。
  •     没意思
  •     不是很好看
  •     “你是独一无二的。”可当我把名字输入Facebook的时候,却一下子蹦出来8个头像。她们都是“玛丽娜·基根”,有各自的家乡、各自的亲友。等我们死了的时候,墓碑也要排成一排。这里埋葬的是玛丽娜·基根,人们会如此说道。玛丽娜·基根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
  •     挺有才华,可惜英年早逝
  •     读这本书是被第一篇文章所吸引,它的题目叫孤独的反义词,是一篇典型的鸡汤,但是鸡汤写的很好。剩下的文章是基根写的小说,权且可当消遣看看
  •     過譽。
  •     16年会再读一遍
  •     因为她写得过于真实,将成年人的情感思绪写得过于细腻契合,我反而不能惊艳,只能是平淡地闷闷地看着剖露自己心迹的文字。
  •     小说很不错,情感细腻真挚,描写入微,但基调都比较沉郁,文字也像她的小说人物一样情绪化,总是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散文更加情绪化,字里行间就能看出这是个年轻的敏感的情绪化的女孩,热爱着自己写的文字,对未来迷茫却已经下定决心要走文学路。挺不错的书。
  •     很喜欢这样的青春里的爱情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