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未语》书评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7509551056
作者:林电锋
页数:200页

比较好的书

说了另外半本隐藏的论语得公书,虽半部,天下终堪定当代之赵普,南国之于丹说了另外半本隐藏的论语得公书,虽半部,天下终堪定当代之赵普,南国之于丹说了另外半本隐藏的论语得公书,虽半部,天下终堪定当代之赵普,南国之于丹

温习半部《论语》

温习半部《论语》读《子未语》/by烟波浩渺1980旧时用“半部论语知天下”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此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旧时开科取士论语那是必读必考书目,全书皆为重点,但凡学子无不熟读此书及相关书目。如今论语的地位早就今非昔比,每次国学热的兴起都会有一波《论语》解读的文章出现,本书便是应时而出的一部作品。书中收录的孔子言行也只是典籍中的一部分,是作者有心得体会、重点推荐的部分。本书的推广语为:一本响应国家层面倡导弘扬传统文化的回应之作,随着近期国学热的升温,我想就算是对传统文化儒学不是很感兴趣的人,也会对有想翻翻本书的想法。到底本书新在何处?奇在何处?再读《论语》的意义又在哪里?当我看到这本书时,顿时觉得亲切,理由是生在孔孟之乡,在街旁、在车站、在景区入目所见统统被孔孟语录占据,论语中一些经典词句,早就融入到我们的思想血液之中,不管你想不想承认。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巧言令色”、“ 敏于事而慎于言”、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就算是很多人不知道其确切出处来源,背诵个十几句想来不是难题。作者林电锋通过自己的研习心得整理为16篇主题文章,内容主体分别为:原文、译文、感悟部分,再加上自己点评原创文。围绕着《论语》及其弟子言行其它典籍,一并归类编排成本书。补充了论语的不全之处,增加了弟子颜回言行。有助于我们多方面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论语》。对于经典的儒家学说,常有人会带着有色眼光来看待,而且经常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无论阅读什么文学作品,了解它的时代背景是不可或缺的。读孔子言论更是如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方为正道。如果没有深入研究的其人其事其作品,去批判谈论的资格也不太足。作者林电锋在序言中说,自己因为辅导孩子阅读《论语》进而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痴迷于此,随着深入研习《论语》,林电锋创作相关文章的欲望更加强烈。是对传统文学的爱好促成了《子未语》产生,于是一笔笔把对孔子的研究体会记录下来,集经典文章成自家之言,即是对论语的补充又是与时俱进的解读。国学热我认同一种观点,为什么会热,就是因为之前太冷。如果没有一股国学风的吹起,相信诵读经典,复兴传统文化的提议恐怕也只是空头支票。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积淀,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可想而知,只能是飘忽不定。如果我们现在能把古今中外的知识贯通,那将是多么令人期待的事情。只是可惜在这方面还需要更加的努力。浩如烟海的书山也只能是勤为径,路虽漫漫,热爱读书的心是一直前行的力量源泉。爱亲、重礼、明德、读学从来都不是过时的话题,书中的众多章节无不以此为主要内容。当我们翻开充满历史的韵味《论语》时,现代人的想法如何切合古老典籍的思想内涵,是我们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2015年3月18日星期三如需转载请豆邮联系笔者2933702061@qq.com。

《论语》补遗及孔子文化的重建

《论语》补遗及孔子文化的重建——读《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彭忠富孔子,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和代表性人物。生前潦倒,乱世之中满腹经纶却施展无门,转而开馆传道授业解惑,得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终成大家。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儒家地位大大提升,儒学成为学子入仕必读经典。而孔子在这一背景下,其地位不断上升,至民国时享有“大成至圣先师”的封号。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一些激进知识分子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认为是儒家文化阻碍了中国的进步,于是有了“打到孔家店”的提法。到“文革”时期,孔子更是被批判得一无是处,以致于大家都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不过世事难料,中国文明在经历“向西转”的过程后,又开始回过头来,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社会进步的营养,而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凡是经过时间检验、历久不衰的东西,必定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需要我们吸收、消化、继承和发扬光大的。《论语》就是这样的经典,它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它不仅是中华民族道德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的智慧结晶。通过历代士人的不懈传播,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之中。但《论语》并未完全概括孔子思想,还有些散佚在其他的典籍中,不成体系。广东作家林电锋,长期研究春秋孔子,颇具心得。最近他编著了《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一书,对《论语》进行了深度解读和补充。作者对孔子的儒家文化进行了重建,他在秦汉大量的历史典籍中,找出孔子除了《论语》外的经典言行,这是散落在各处的珍珠,是儒家文化的精华。经过科学的整理,使读者能对儒家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也能更完整地掌握孔子的至高思想。本书的内容虽来自几十部原著,但坚持按照一本书的原则来合理编排。全书16个部分各有相应的逻辑关系,每一篇里面也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如《爱亲第一》中,先讲述爱亲的意义和内涵,再讲具体的做法,然后是容易出现的误区、如何实践等内容。本书内容,主体分为原文、译文、感悟三部分,结尾附有一篇点评短文。原文为《论语》外其他典籍中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译文为原文的翻译;感悟是作者对本条内容的点评,有助于读者的理解。本书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对提高读者的儒学素养很有帮助。这是非常有时代意义的一本书。它回答了《论语》中的重要遗憾。如孔子是怎样学习的?孔子的实力能力如何等;它既充实了《论语》中的仁义道德思想,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更加完整地展示了当今最需要的孝敬、礼仪、正直等思想;它的内容精彩纷呈,12万字,藏有80个精彩故事!全文16篇,既有孔子及其弟子浅显易懂的言行,又有80个有趣的故事,加上每一篇结尾妙文,堪称传统文化精华的“荟萃地”。另外本书的的内容非常切合当今实际,内文逻辑结构严密,作者将16篇内容高度概括为“三基五学”、即前八篇,重点是注重个人修养,健全良好人格。 “三强五行”,即后八篇,重点是主动参与社会,展示个人才华。作者这样安排本书体例,让读者能够提纲挈领,掌握精神实质,得到非常有益的文化营养。宋代政治家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而我们半部《论语》至少能够闯天下。愿这半部散佚在民间的《论语》助我们修身齐家,开创人生的新天地。

从《论语》外读孔子 ——评《子未语:半部在民间》

从《论语》外读孔子——评《子未语:半部在民间》 齐祺孔子作為“圣人”,其言论被自己的学生们写成了一部传世著作《论语》。这本著作一直影响著后人。宋代就有著“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可见《论语》不仅仅在时间上,还是品质上,都是有著深远影响的。《论语》是孔子一生言论的精华,浓缩。有著很多言论却未收录在《论语》中,但这些并不比《论语》言论逊色。《论语》是一本专门记录孔子语录的书籍,这并不是全部,并未完全概括孔子的思想,中国古典文化研究者、广东作家林电锋,遍览《春》、《秋》及秦汉时期的大量典籍,经过十年努力,反復斟酌,收集《论语》之外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编辑成《子未语》一书,本书对其进行了深度解读和补充;本书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对提高读者的基本素养很有帮助。《子未语:半部在民间》这本书分别从个人修养和社会参与两大方面确定主题,第一类主题包括孝道、立志、气节、品德、中庸、政治、礼仪和变通,涵盖了儒家道德修养的主要命题;第二类主题则从如何成长為一个君子(良好公民)的角度,讨论了学习、诚信、理想、公心、守法、自律、磨练、爱民等命题。笔者在读到书中第七章“至礼”时,就深有感触。编著者在点评孔子所说的“至礼不让,而天下治;至赏不费,而天下士悦;至乐无声,而天下民和。”等言论时,就点评指出,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伟大的,是最平凡的;最普通的,是最复杂的。因此,建议人人简约办事,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内涵的富有。我们崇尚孔子,并不仅仅是因為孔子被我们称為“圣人”而是因為孔子的思想对我们是有著深刻的影响和借鉴的功能。思想是潜移默化和源远流长的,这生命力不是顽固不化而是能够随著时代的发展有著新的含义。这才是《子未语》关注的除《论语》外的重点。比如书中第三章收入的孔子言论“小辩破言,小利破义,小艺破道,小见不达,必简”,对於今天已习惯“数位化生存”的人们如何摆脱琐碎纷扰,指明了一条明路。这是孔子语录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孔子是圣人,这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也是不可能动摇的。这并不仅仅是歷史地位所决定,还有其深邃的思想所能够表现的。所以从《论语》外同样能够体验到孔子的思想地位。

拾遗《论语》,观照当下

拾遗《论语》,观照当下林颐《论语》是儒家经典,影响悠远深刻。除了《论语》,散落在其他典籍中的孔子和孔门弟子的言论还有不少,如果将它们有系统地整理成书,对于进一步理解孔子的思想和学说,一定很有帮助。  中国古典文化研究者、广东作家林电锋,遍览《春》、《秋》及秦汉时期的大量典籍,穷十年努力,经反复斟酌,收集《论语》之外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编辑成《子未语》一书,正是对《论语》的深度解读和良好补充。  《子未语》很有特点。首先,选材有原则。孔子的言论比较庞杂,林电锋在选录时坚持“六从”原则,即从儒不从道、从史不从杂、从前不从后、从近不从疏、从正不从反、从简不从繁。其次,林电锋依照精简原则,对某些言论进行合理整编,原文较长的,取其精华要点;内容丰富的,则分成几个独立部分。然后,林电锋将该书按照一定主题分为十六篇(爱亲、少成、大节、明德、中庸、良史、至礼、读易、惟学、取人、儒行、春秋、刑教、颜回、遂行、问政)。内容主体分为原文、译文、感悟三部分,每篇结尾附有一篇点评短文。这些措施,让该书显得逻辑严密、语言清晰,行文干净明白。《子未语》弥补了《论语》的若干空白。比如,《论语》对颜回这位孔子得意门生的记载不多,《子未语》就专门辟出一篇“颜回”。子曰:“回有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这是孔子表扬颜回的四种德行,不见于《论语》,而出自《孔子家语》。林电锋从《孔子家语》,以及《论衡》、《庄子》等典籍中将有关颜回的内容摘录整理,计有25条,并加以点拨、感悟,让读者对颜回的言行有更充分的了解。“问政”一篇,计有24条,选自《孔子家语》、《礼记》、《左传》等,内容包括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子路、子贡等弟子求教于老师,以及孔子对天下大势、民生百态的感慨,对于理解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治世理想,是一个较为完整的阐述。其他各篇,“爱亲”集孝文化之大成,“惟学”说孔子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儒行”谈儒者应该具备的抱负……让读者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一目了然。更可贵的,林电锋并不耽于“故纸堆”,他是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思孔子言行,并为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发展提供文化滋养。林电锋在选材上紧扣现实,于今没有意义的言论他都不选择。短短数十字的感悟也并非随口一说,而是用点到为止的方式来激发读者的联想。至于每篇结尾的“点睛之笔”,则更是与时俱进、落到实处,从孔子的言论延伸蔓展,谈古论今、纵横开阖,从“少成”说修身,“懂得放下,你将收获更精彩的人生”;从“至礼”说礼仪,“知礼守礼,重塑民族的自信”;从“取人”说交际,“人际关系,是打开一片新天地的‘钥匙’”……点睛之笔,的确点睛!点出了《论语》的要义,点出了《论语》的生命力,点出了《论语》与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纠葛与历史遇合。《论语》是人类文化遗产中一颗光耀千古的东方明珠。林电锋用《子未语》,给我们提供了现代解读《论语》的一种新方式,这种方式朴素而简单,同时纯粹而深沉,品读《子未语》,不仅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孔子及其思想,而且可以用《论语》来观照现实、传承未来。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此显现一斑。PS:应出版社约稿而写,书评中有溢美之词,读者诸君请自动屏蔽水份,捡干货来看哟,见谅见谅!先后发于《渤海早报》等7家报刊。书评主要方向:历史、人文、社科、财经、科普、教育类书籍。约稿联系我。


 子未语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