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色,戒

出版社: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0195498684
作者:李欧梵
页数:152页

作者简介

这本小书是李教授研究张爱铃和观看李安导演电影《色,戒》的所思所想。不仅适合中国文学和电影文化研究者参考,也值得大众阅读者歆享。

内容概要

李欧梵(1942年10月10日-)着名教授、作家、文化评论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现代文学及文化研究、现代小说和中国电影。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荣誉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工作履历:
1970年至1972年,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
1972年至1976年,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
1976年至1982年,印第安那大学副教授。
1982年至1990年,芝加哥大学教授。
1990年至1994年,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教授。
1994年至2004年,哈佛大学任中国文学教授。
2004年8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获聘任为人文学教授。
著作:
《中国现代作家浪漫的一代》
《上海摩登》
《世纪末呓语》
《世故与天真》
《音乐的往事追忆》
《上海摩登》
《范柳原忏情录》
《东方猎手》
《铁屋中的呐喊》(英文名: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 A Study of Lu Xun)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
《寻回香港文化》
《交响 : 音乐札记》
《恋恋浮城》ISBN : 9789889929381
《苍凉与世故 : 张爱玲的启示》
《我的哈佛岁月》
《浪漫与偏见 : 李欧梵自选集》
《西潮的彼岸 = Notes from the other shore》
《音乐的遐思》
《一起看海的日子》
《清水湾畔的臆语》
《寻回香港文化》
《都市漫游者 : 文化观察》
《又一城狂想曲》


 睇色,戒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依照 Oxford UP 中文書的「慣例」,內文錯字多到令人上火。這就罷了,缺乏編輯加上作者自己不用心,結果就是一些匪夷所思甚至貽笑大方的謬誤──尤其在這樣一本副標題打著「文學‧電影‧歷史」招牌的書裡:比方石黑一雄成了 Ishiguru(此字出現兩次,所以不太能推說是手民之誤),比方內文提及某部英譯片名為 Beyond Borders 的義大利片(我查了一下,顯然是這部http://www.imdb.com/title/tt0385372/),插圖海報卻成了很明顯風馬牛不相及的這部 Beyond Borders(http://www.imdb.com/title/tt0294357/)。基本上,這本書要講的非常簡單,就是李歐梵認為李安的片子並不比張愛玲的原著遜色──而這點我個人也同意,雖然這部電影和這篇小說都各有自己的缺點。問題在於李教授太急著為與他「一見如故」(p.8)的李導演辯護,太忙著「火速出書」(p.1),文章的內容相當混雜,立論也搖擺不清;跟《色∣戒》上映時網路上各家反應熱烈(不論褒貶)的評論比較起來,唯一的差別在於我等平凡人可能寫寫部落格甚至打打筆仗了事,而李歐梵有人幫他結集出書,如此而已。而且當時某些部落客的文章搞不好還比他明晰扼要有見地。總之,接連買過讀過李歐梵幾本書之後,我的結論是:他在自己研究領域的學術論文可以是相當有趣的,但除此之外呢,不讀也罷。
  •     借了李欧梵的《睇色,戒》,好象是大三吧,学校放了一场,跟同学去看了。当然是删节版,因为事先不知道还有这个风波,倒不觉得不完整。只是觉得女主角很经看,散发着一种很独特的气质。后来闹得沸沸扬扬,总是对这部电影的第一印象还好,私下还是很喜欢。总觉得有一些情谊在里面,让人唏嘘不已。这次比较系统地看了一下李欧梵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又把电影和原著分别看了一遍,不得不承认,李安的改编还是很成功的。首先,以前看电影和原著时没弄清楚的东西弄明白了。原来书中说的重庆这边的人并不是共产党。以前糊涂,以为杀汉奸就是这边的人。其实是国民党两个政府之间的事,老吴是国民党的人,老易他们是汪政府的人。怪不得我第一次看就觉得老吴的形象不够正面呢,也算不得抹黑我们的传统思维吧:原来他不是这边的人!电影最后老易在签执行枪决的文件时,落款“默成”,我这次看才发现。虽然张爱玲不承认这个故事是改编自这段历史,但很显然李安径自还原了这点。其实对于书名我是没太在意的,原来看人解读为“色易戒,情难防”,但是不管从原著还是电影的角度好象都没说到“色易戒”。后一句倒是真的,派去引诱人家的最后爱上了人家,紧急关头动了真情,守了几年的猎物只因一念之差就放走了。这句话在张爱玲本人身上也是如此,胡兰成去拜访她,送他走时他说了句“你这么高,怎么可以?”就防不住情了。对照看来,李安的电影较原著要温情得多,尽管这篇文章张爱玲反复修改多遍,其间三十年就这样过去了。但从最后读者看到的版本来说,我还是觉得文章略显苍白。但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欲语还休,只是再深了不是张爱玲的风格。也许这样的文本更容易改编,因为有更大的空间去发挥。李欧梵认为中国文字的特殊性我们既能把“戒”理解为戒心,又能理解为最后老易给王佳芝买的戒指。因为这个戒指女主角失去了戒心。我原来不注意题目是因为我并不知道题目想表达什么,而且为什么张爱玲在这两个字之间用的是逗号而不是其他标点符号?文字的东西总是很微妙,再怎么探究也不可能知道张爱玲的真实涵义。原文中对“色”的描述很隐晦,要不是看解读我也看不出这层意思来。李安改编直接加重“色”的戏份,所以下来感情的进展也发展得顺理成章。其实我还是觉得电影讲述了一个很温情的故事,也许这种情调不适合《色,戒》,而更适合《倾城之恋》吧!乱世中的感情不由自主,谈不上太多真心,只是遇上了,彼此需要了。在电影中,不管老易有没有爱上王佳芝,我相信他是动了情的。也许只是自伤,在日本酒店里,王佳芝唱《天涯歌女》:“患难之交恩爱深。。。人生呀谁不惜呀惜青春,小妹妹似线郎似针,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老易抹了把眼泪,是想不到中年后还有这样的际遇,还是伤感自己的青春?李欧梵特别提到了电影中对色调的处理。所以这次重看更多是从光的角度来欣赏,营造了一种很旧的情调。我不懂什么黑色电影之类的专业术语,但确实这样的色调造成了一种很压抑的感官效果。李欧梵说李安的电影总是很压抑,这种压抑也间接表现了老易性格上的压抑,进而导致他的变态。而摄影和美工在电影中用光线“衬托出一种杀气但又不失浪漫的怀旧风格。。。。。。所以不能用阴影太多,而色调又要温暖,让光线有层次感,非精工出不了细活。”除了精致的布光,电影中展现的一切细节都十分考究,甚至在那个年代上海的戏院应该放什么样的电影都是导演慎重选择的。李安为了拍这部戏着实做足了功课,但最后大部分人的关注全在被删了的那些片段上,真为李安感到不值!重新去看这部电影,也反思了很多。第一次看其实我很感动,以为男女主角都动了真情,因为那个戒指,他毕竟只买给了她,而不是他的太太。现在从原著中看来,不仅是王佳芝会错了意,我也会错了意。王佳芝想“这个人是真爱我的”,不禁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她以为那一刻是永恒,老易却在一旁自我陶醉!张爱玲的小说最成功的一点就在这个场景: 只有现在,紧张得拉长到永恒的这一刹那间,这室内小阳台上一灯荧然,映衬着楼下门窗上一片白色的天光。有这印度人在旁边,只有更觉得是他们俩在灯下单独相对,又密切又拘束,还从来没有过。但是就连此刻她也再也不会想到她爱不爱他,而是——他不在看她,脸上的微笑有点悲哀。本来以为想不到中年以后还有这样的奇遇。当然也是权势的魔力。那倒还犹可,他的权力与他本人多少是分不开的。对女人,礼也是非送不可的,不过送早了就像是看不起她。明知是这么回事,不让他自我陶醉一下,不免怃然。陪欢场女子买东西,他是老手了,只一旁随侍,总使人不注意他。此刻的微笑也丝毫不带讽刺性,不过有点悲哀。他的侧影迎着台灯,目光下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这样的场景,刹那会让人觉得是永恒,整个世界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他和她。就如《倾城之恋》一样,所有的一切都毁了,只剩下那堵墙,和墙下的两人。这时人被放射到无限大,天地之大,剩下的也只有这一刻的感情了。所以会动了情,叫他“快走!”。临死前的最后一刻,王佳芝想起了在港大舞台上邝裕民对她的召唤,就是那样一句召唤,让她从此走上一条不归路。也许她这一生都在演戏,戏结束了也迟迟不愿回到现实。编剧之一的王蕙玲解释说:“当戏剧的需求和人生起了这么紧密的总结之后,所有的牺牲都不算什么了。”张爱玲自己也在文章《羊毛出自羊身上》解释过“王佳芝演话剧,散场后兴奋地松弛不下来,大伙消夜后还拖着个女同学陪她乘电车游车河,这种心情,我想上台演过戏,尤其是演过主角的少男少女都经历过。她第一次与老易同桌打牌,看得出他上了钩,回来报告同党,觉得是`一次空前成功的演出,下了台还没下妆,自己都觉得顾盼间光艳照人'。那是舞台的魅力。`舍不得他们走'是不愿失去她的观众。与通常的the party is over ,酒阑人散的惆怅。这种留恋与拖女同学夜游车河一样天真。”郭诗咏提到王佳芝去看电影《寒夜情挑》时哭得很伤心,是因为对她来说“真实世界并不是一个可以流露感情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她常常显得木无表情。只有在电影的世界里,她才可以找到认同,找到一个抒发情感的主体位置。这里明显含有一个错位:王佳芝惟有在假象(电影)的世界里才识生存着的,才能真情流露。”入戏太深,对真实世界就会有种恍惚感,觉得戏里才是真实,真实的反是假的了。所以自始至终,傻的都是她。当初是对邝裕的喜欢,义无返顾地加入了这场闹剧,任由别人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一直觉得她的那帮同学实在是自私的,凭什么就决定了这样一个年轻女子的一生?不顾她的感情,把一切视作儿戏。她也不过才是个学生,就要去色诱一个特务!?虽然电影中邝裕民向她保证不会让她受到伤害,但是伤害早已造成,这一点是无法弥补的吧!她也许最终认清了邝裕民爱的不是她,而是那股盲目的热情和冲动,在这场游戏中,“爱国”二字听来是那么讽刺。而在同一篇文章中,郭诗咏也提到电影中当这些大学生杀副官时才意识到这场闹剧的幼稚“幼稚得连杀人也不懂得刺向要害”,而这次行动中,“王佳芝始终没有参与过任何杀人的动作。。。。。。其他五个人在这次行动中认清了特务工作真实的一面,王佳芝却由始至终都没有与真实相遇,以至她的梦可以一直做下去。”所以最无辜的还是她吧,至死都活在虚幻中。到底是老易厉害,玩玩罢了,并不动情,解决了这帮学生之后还自我陶醉:“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在感情这件事上,男子总是比女子狠心啊!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Special class 上买的
  •     感覺還行吧,雖然作者的很多觀點都不是很同意,但畢竟是完整的一家之言,不是盜竊或隨波逐流之作~超喜歡裏面的一篇附錄——郭詩詠的《<真假的界限>——<色,戒>小說與電影對讀》~
  •     忽略掉那些我对电影常识的缺乏,这篇对原作和改作之间的关系拆得还是蛮清晰的。
  •     在电影色戒上映前后掀起的热潮,因着原著作者是张爱玲,没想到李欧梵教授也这么关注。虽然此书出版后很多人褒贬不一,但我觉笔者将原著和电影解析得挺通透的,自成一家之言也无甚不好。至少王佳芝的结局,一个张爱玲式一个李安式,算是冷峻或温情都成全了这个形象。
  •     烂透了!
  •     被這本書刺激得讀了遍色戒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