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马拉拉

出版日期:2014-10-31
ISBN:9787220091745
作者:【巴基斯坦】马拉拉
页数:300页

作者简介

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由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优素福获得。其自传《我是马拉拉》中文独家版权由凤凰阿歇特获得,并即将于近期问世!
北京时间2014年10月10日下午5点,诺贝尔和平奖公布,由年仅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获得,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马拉拉为 争取女孩受教育权与塔利班对抗,在恐怖分子枪击下幸存。她的自传《我是马拉拉》中文版将于近期推出。
《我是马拉拉》是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当巴基斯坦反政府游击组织塔利班控制了史瓦特这个小村庄时,一个女孩挺身而出。马拉拉.优素福扎伊拒绝沉默,并为她具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奋战。2012年15岁的她,在从学校返家的途中,遭到塔利班以枪支直接射击头部,生命一度垂危。不过,马拉拉却奇迹似的生还、康复,本书讲述了这个不平凡的历程。

书籍目录

序章 那一天,我的世界轰然改变 /
第一部在塔利班到来之前 /
1女儿诞生 /
2父亲是鹰 /
3在学校里长大 /
4这个村庄 /
5为什么我不戴耳环,为什么普什图人不说“谢谢” /
6垃圾山的孩子 /
7想让学校关门大吉的穆夫提 /
8地动之秋 /
第二部 死亡之谷 /
9电台毛拉 /
10太妃糖、网球与斯瓦特佛像 /
11聪明的班级 /
12血色广场 /
13古尔•玛凯的日记 /
14一种有趣的和平 /
15离开河谷 /
第三部 三颗子弹,三个女孩 /
16悲伤之谷 /
17祈祷再长高些 /
18女人与海 /
19秘密的塔利班组织 /
20谁是马拉拉? /
第四部 生死交关 /
21“主啊,我将她托付给你” /
22未知的旅程 /
第五部 第二条命 /
23“头部中枪的女孩,伯明翰” /
24“他们夺走了她的笑容” /
尾声一个孩子,一名教师,一本书和一支笔…… /

在巴基斯坦和斯瓦特发生的重大事件 /
致谢词 /
马拉拉基金会 /

内容概要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普什图文:ملاله یوسفزۍ,Malālah Yūsafzay),[2] 又译为玛拉拉·尤苏芙札,女,1997年7月12日出生,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斯瓦特县明戈拉城的一名学生,以争取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而闻名。


 我是马拉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文/飞熊2013年秋天,16岁的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版了她的个人回忆录:《我是马拉拉》(I Am Malala)。她在序章中写道:“我来自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在午夜建立。而我在生死边缘徘徊的时候,刚过正午”。那一天,有两个塔利班对着巴士发问:“谁是马拉拉?”。还没得到回答,马拉拉就被抢击中,鲜血直流……故事始于马拉拉的父亲齐亚丁•尤萨夫扎伊,他是一名伊玛目的儿子,从小酷爱学习,富有正义感和责任感并敢于为之疾呼。齐亚丁的最大抱负是建立一所学校,培养孩子们深刻认识到自身的潜力。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教师,他实现了这个抱负。马拉拉是在1997年出生的,当时父亲正克服种种困难设法创办学校。到马拉拉10岁并成为父亲学校——意外地大受欢迎——里的优秀学生时,塔利班的势力已经渗透了斯瓦特山谷,一直抵达首都伊斯兰堡,他们将巴基斯坦警察斩首并把脑袋挂在路边示众。尽管受到威胁恫吓,马拉拉一家人从未退缩。马拉拉学会了在上学路上把书本藏到披巾下面,她继续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最终由父亲帮助写演讲稿公开呼吁受教育权。12岁时,在阅读《安娜•卡列尼娜》和简•奥斯汀作品的同时,她开始用笔名“古尔•马卡伊(意为矢车菊)”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发表博客讲述自己的经历。2009年,在“普什图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外迁”中,尤萨夫扎伊一家被迫离开暴力现象日益严重的边境地区前往白沙瓦。在那里,马拉拉接受电台记者采访,会见理查德•霍尔布鲁克大使(美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问题前特使),继续争取女孩受教育的权利。历经艰辛再回到家时,一家人发现,他们心爱的学校已经变成巴基斯坦军队与塔利班作战的据点。这本书,回答了在遇难当天马拉拉没来得及回答的问题;也帮助我们认识那个并不遥远的邻居——巴基斯坦,还有塔利班横行的那段岁月……马拉拉写到:“原来,他(奥萨马.本.拉登)一直住在距离我们的军校不到2公里的地方,一座围墙高筑的院子里。我们无法相信军方居然一直对本.拉登的下落一无所知”。她进一步强调说,“报道称军校生甚至还在本.拉登藏身的住处旁的空地上进行训练”。“当国家领导人里有一半都在说谎,而剩下的一半都在与塔利班合作时”,马拉拉的父亲说,“我已经别无选择,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一个在父亲耳濡目染下的“小书虫”,马拉拉也在我们面前发出了她的声音——她是马拉拉,一个渴望和平和教育的穆斯林女孩。
  •        年青的巴基斯坦,于1947年8月14日建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伊斯兰国家,拥有1.6亿人口,超过96%的人信奉伊斯兰教,遵从《古兰经》里真主的教诲,这些人被称之为穆斯林。       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普什图族中有一位伟大的女中豪杰,是生活在迈万德的牧羊人的女儿马拉莱,相传她在1880年阿富汗战役中,用话语和行动激励阿富汗军队击败了英军,为此在战争中她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从此后她的英名一直为人所歌颂。       就在马拉莱的英勇事迹流传了一百多年之后,一位刚刚成为父亲名字叫齐亚乌丁•优素福•扎伊的普什图族人,对人说:“我知道这个孩子与众不同”,于是他为自己刚出世的女儿取名为马拉拉,这个名字就来源于迈万德的马拉莱。       多年之后,生活在斯瓦特的年青的马拉拉也如普什图族人口耳相传的英雄马拉莱一样,也用自己的话语和行动去为女性争取权利,用自身的力量去影响激励普什图人和整个巴基斯坦,这是来自巴基斯坦的马拉拉的故事。       和大多数的人一样,知道马拉拉完全得益于“最年青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这一称谓,而了解她却是从这本《我是马拉拉》开始。       马拉拉是信奉伊斯兰的穆斯林,伊斯兰的意思是顺从真主,穆斯林则是指“顺从真主者”、“实现和平者”,塔利班,在波斯语的意思是“学生”,英语意为“伊斯兰教的学生”。为什么同样是信奉真主的人们却要通过暴力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当人们在谈论马拉拉的时候,他们声讨塔利班,畅谈人类需要和平,诉说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忘记了去谈论思考,他们忘记了马拉拉正是通过思考才用手中的笔写出了心中的话语,并将这些付诸行动。       信仰的力量是非凡的,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言,将完全无法理解宗教信仰所带来的希望与力量。而对于沉迷于宗教、沉迷于信仰的人,他们同样于缺失了思考。       “如果你想要做一件好事,但却要通过不好的方式来达成,这仍是件不好的事。”    这句话是马拉拉的父亲为她参加学校演讲所写的话,我们或许不应该去怀疑自己的信仰,但我们不应该放弃自己思考的权利,如果每一个人都对自己所作所为进行思考,也许这个世界就不需要也不会有马拉拉这样勇敢的人出现。       “一个孩子,一名教师,一本书和一支笔。”    这是马拉拉为女性争取权利的理念,知识需要老师的传递,孩子需要教师,同样也需要用笔来书写出心中的话语;知识让人学会了思考,只有人们懂得思考之后,才能真正的分辨出一件好的事,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达成令其成为真正的好事。       我用了一天的时间去阅读这本书,也花了同样的时间去思考马拉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想,答案就在她的书中:塔利班可以拿走我们的铅笔、书本,但他们没办法让我们的脑袋停止思考。       诺贝尔的奖项是一个很高的殊荣,但这位年青少女却受之无愧,请记住这位少女的名字:来自于斯瓦特的马拉拉•优素福•扎伊。
  •     在今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之前,我知道有这样一个女孩,却从未记住她的名字。于我来说,她是一个被命运选中的人,注定要承担这项职责,哪怕不是她,也会有别人。历史上,总要出现那么一个振臂一呼的人,或早或晚。但是,即便是被选中,也有非她不可的理由。现在我知道,她叫马拉拉。她出生在一个并不平庸的家庭,父亲经营着学校,这使她从小便沉浸在教育的世界中。她的父亲也有独特的信念,并不觉得生了女孩就是不幸,所以马拉拉在一个更宽容的环境里长大。她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对她的成长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尽管我仍然觉得,在对待女性这一方面,马拉拉的父亲虽然接受了较为先进的思想,骨子里还是一个传统的男人,他对妻子和女儿的态度其实是有微妙的差别的,当然这并不妨碍他对马拉拉倾注的爱和力量。马拉拉本身也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难能可贵的是,她愿意坦诚自己的过错,认识到做一个诚实之人的重要性。她讲到偷好朋友的首饰时,却让人觉得可爱,因为她有孩子气的幼稚,即使做了恶事,善良的本性和良好的教育会告诉她对错。然后她就不会放任自己继续错的行为,并且坦诚的书中告诉大家自己的过错。因为她的坦诚直率,显得她那么可爱。艾略特在一篇文章里说,教育并不仅仅为了获得有关许多事实的知识,而是为了训练人的头脑,使它成为一种工具,有了这个工具,就能对付任何种类的事实,就能推理,就能把一个领域中所收到的训练应用到对付不同的新领域中去。在巴基斯坦,女童的教育问题令人心痛,甚至很难想出一个合适的理由,为何女童的受教育权利被剥夺。是宗教原因?显然不是,伊斯兰教是鼓励孩童受教育的。那么就是掌权者的暴力控制和无知表现了。读了《我是马拉拉》这本书,才真正体会到教育的力量。如果你不是马拉拉,没有经历和她一样的人生,是不能写出这样一本既细腻的描写了生活,又表达出自己的理想的书。马拉拉在演讲中说,书和笔是最有力的武器。我想她自己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证明。封底《纽约客》的评价正中我心,马拉拉在展现她自身非凡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在掌握阅读和书写后,他们将会有多么大发展可能性。我不懂政治,但坚信受教育(大众教育)的人越多,人民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可以用智慧去换取更高质量的生活,而国家也会更富庶。她17岁就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个奖让全世界的人知道她,也让她知道,所有爱好和平的人都是她的支持者。在未来,我们并不清楚巴基斯坦的女童教育会以何种速度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我们却知道,马拉拉不会坐视不理,她的未来大有可为。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是我的人生,我要怎样生活是我自己的选择。”
  •     读完后,让我觉得生在中国的幸运,以及战争和愚昧的可怕,惟愿世界和平!
  •     她父亲对她影响很大
  •     读了不到一半,弃了。对事件不了解,也就没有读下去的吸引力。但为女孩与恐怖势力作斗争,争取女孩受教育权利的勇气鼓掌喝彩,毕竟她还不到二十岁。
  •     真的,,,很难读。。。。。。完全不吸引人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什么
  •     勇敢聪明的穆斯林女孩。世界和平。
  •     我们十几岁的时候在干些什么呢?
  •     文字其实一般般,贵在内容真实。现代社会很多人很难想象这种生活吧。201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住——17岁的马拉拉的自传。在那种压抑女性的社会环境下为女性权利做斗争,真的太不容易了……
  •     断断续续的终于看完了。可敬!不管内容上有多少是真实有多少是杜撰,打心底里佩服这个小姑娘!
  •     很棒的一本书~神赐的生命中的那份勇敢~很感人~
  •     每次看这种书都让我很感激身为女性出生在上海,没有明显的性别歧视。从小只用烦恼作业学校,不用担心因为女性被剥夺学习权利,不用担心上学被泼硫酸。
  •     这本书是three cups之后不久读的,所以余温还在。我觉得我将来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中东女性教育volunteer。。。【捂脸
  •     以前读过阿语版本,这次读到中途哭了。“我曾祈求真主让我长高一或两英寸,而他却让我变得与天空齐高。”马拉拉,你值得拥有诺贝尔和平奖。
  •     在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博物馆看到这个姑娘,想起原来是那本印象中畅销书的封面。于是找来看看。写的很真实,不只是一个女性的想法,一个孩子的想法,而是一个处于动荡中的人的经历。阅读过程里,一直想起安妮日记。天真而勇敢
  •     了解斯瓦特地区911以后的基层情况
  •     这小女孩是个人物
  •     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教育机会,不是曾经,即使是现在,此时此刻!也是许多人努力抗争的结果!
  •     原你坚强而幸运。
  •     这本书叙述了马拉拉的故乡 斯瓦特发生的故事。这只是巴基斯坦的一个缩影。了解了塔利班是什么。更了解了一名真正的穆斯林是什么样的。对大众进行教育的隔离,正是愚弄大众、使权利保留在少数人手中最好的办法。如马拉拉和她的父亲一样,在塔利班威胁恐吓的阴影下,依然坚持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对教育的坚持、对民主的呐喊的人很多,他们终将改变这个国家的未来。
  •     震撼了
  •     14年初在香港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没买。后来大陆引进版比港台原版迟了一整年,也刚好是这一年里,她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是这个奖项史上最年轻的候选人。作为冉冉升起的青年女权icon和“巴基斯坦的女儿”,马拉拉自信的脸霸占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热销榜。越是一本励志的书,往往把越多的标签贴到当事人身上:女权主义者、国际和平青年以及饱受争议的“政治女童”。在马拉拉的祖国,穆斯林14岁即算成年,这和许多地方不一样。从枪击案发生前到移居英国之后,许多人更愿意把她视同一个不具有独立人格和政治立场的被西方社会所操纵的青少年。关于她的“黑幕”和“丑闻”一度甚嚣尘上。书里有一些民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从特权阶级获取便利的额外描述,让人很难不去联想。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的力量是伟大的,她的勇气其实已经远胜于许多同龄人。
  •     一个坚强勇敢而早熟的女孩,讲述不完全当代巴基斯坦政治斗争史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家庭教育在其中也功不可没。可是其中无法证实的既让人感叹水深火热的局势又难免让故事变得越发道听途说,缺少真情实感让人触动
  •     单单是勇气,就值得倾佩。
  •     對我來說,每次讀到某位名人的傳記,總是很難完全代入其一生,這源於時代、環境、經歷的不同。也許最能產生共鳴的,只有其中的若干章節,不知道諸位有沒有相同的感受?而能夠使你我產生共鳴的章節,往往還會因你我的際遇之不同而大相徑庭,4顆星
  •     写得相当真实,特别是一些琐碎小事的描述,本该属于每一个花样年华的孩子,却因他们生长在那样一个特殊环境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其实更值得敬佩的是她的父亲,能支持她,带领她做出不同反响的事。上网去找她的近况而不得,无论如何,希望她莫忘初心,用她的影响力给更多孩子带去学习的机会
  •     受教育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基本权利,然而却还有人得不到这样的权利,还在为了争取这样的权利面临着生命的危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
  •     好想哭啊。跟她比起来,我无疑是一个垃圾。
  •     很勇敢
  •     去年在加拿大的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的纪念品店,这本书卖的十分凶。今读完,看到诺贝尔和平奖颁奖演讲镜头对准她爸的那一刻,泪崩。我真正好奇的,是‘极限’这种说法究竟是人类对自身局限自卑的造设:马拉拉究竟经历了多少才能在未成年的阶段就塞满这么多沉重字眼:家庭,战争,教育,生死,权利,歧视,荣耀。苦难让孩子的天真存留更长时间,马拉拉的语气仍保持着孩童视角的直接和单纯,品比所处环境的残酷实在不是滋味。幸福永远是对比出来的:自己的欲望与自己的守持,自己的境遇与他人的不幸。要对自己当下的生活感到满足,若要达到深层次的理解级,教育就是唯一途径。视野的拓展和理解,就是教育本身:遇人、见地、计事、读书。这是我第一个发自内心钦佩的比我年轻的人,这其实有令我感动的另一层隐喻:世界在变,照亮人类的光却总能出生发芽。致敬!
  •     你所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有人愿意用生命的代价去争取,所以不要抱怨了
  •     2016年读完的最后一本书,了不起的女孩。
  •     巴勒斯坦战乱地区小女孩的成长经历,相对于安妮日记还有很多提升空间。但是一本提示自己生活在和平中是何等幸福的书。
  •     两年前,每天排队打饭的时候看的,竟然用了两个学期看它…………必须日后好好重读一遍
  •     虽然有更多的人在中东战争中死去,但是一个普通的故事还是能打动人心。
  •     完全不能想象都是真实的故事
  •     有些太过主旋律了
  •     或许塔利班、本拉登对我们来说只是新闻里的一个名词,马拉拉却经历着塔利班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地震、战争、洪水,让她四处流浪,她却从不会停止学习,并不断向世界呼吁重视儿童教育,哪怕最后遭遇枪击,她也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惜福!
  •     用平实冷静客观的语言叙述了战争给巴基斯坦带来的灾难,以及长久以来巴基斯坦的妇女的苦难。
  •     就记得马拉拉在那么落后的地方,也学会了演讲
  •     可以一窥巴基斯坦和塔利班,以前听过一个马拉拉的采访,觉得她有才气。我们在祈祷世界和平的同时,有人在战斗着
  •     非常勇敢,非常了不起。
  •     这种时候再看这本书感触又不一样了。感谢有这样的文字记录了真实发生的一切。希望世界和平
  •     作为明白人的艰难
  •     忽然了解了另一个世界里的人们是怎样在生活,教育权利这种看似我们理所应当享受的,却在塔利班的影响下变得需要用生命去争取,一个小小的姑娘,却有如此之强的使命感,坚持正义,爱,理性的思考,在危险面前毫不退缩,值得钦佩。很多马拉拉的感悟,随手拈来却让人为之震撼。人民对于宗教的信仰和对家乡的眷恋以及骄傲让人触动。忽然觉得,有时候我们是应该关注一下世界和平的问题,而不只是说说。
  •     这应当是个故事,不应当被写成一本书。尤其在《灿烂千阳》之后。
  •     冲着巴基斯坦和最年轻的和平奖得主找来看的,对我来说是一次“阅读全世界”和“跳出阅读舒适区”的尝试。中间部分很难读,跟自己生活环境差异太大。读完之后只有震撼和敬意。
  •     一天读完,整整4个小时。我只想说:为权利而斗争!如果你不主动发出声音,就根本不可能改变!与马拉拉相比,我们何其有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我们周围已经没有人认为女孩子接受教育是不对的事情。何其有幸!
  •     震撼!
  •     愿世界和平
  •     有一种太过于符合西方价值观的感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