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神童加工厂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567522128
作者:伊莎贝拉•瓦格纳
页数:544页

作者简介

*首次展现西方古典乐界打造精英演奏家模式
*用法语、俄语、波兰语、英语进行的第一手采访
*访谈了90位小提琴手、建立了339位独奏学生档案
*分剖独奏职业的国际化、天才演奏家的低龄化等
*消除音乐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认知隔阂
*讲解大师班在晋级、精艺、扩展人脉等方面的运行规则
*关注评委、指挥、伴奏者、音乐会组织者、乐器修理师、音响师、经纪人等少为人知的重要角色
*音乐教育不仅有关乐器技艺的练习与打磨,更是一次社会化过程
————————————————————————————
19世纪的意大利曾有这样一则传说: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把自己的灵魂交给魔鬼,由此换得出神入化的演奏技艺。你是否也曾好奇,马友友怎样成功书写他的传奇;朗朗又如何横空出世?本书虽以小提琴界为研究主体,却意在展现整个西方古典乐界打造精英演奏家的模式: 野心勃勃的家长自作主张,引 领孩子走上一条前途未卜的人生道路。他们与老师合作,力图让年幼的孩子克服爱玩天性,苦练乐器。老师带给学生的不只有乐理和演奏技巧,更包括独奏界的处事规则和人脉资源。他们甚至亲自为学生参加比赛、获得演出机会打通关系。指挥、经纪人、小提琴制作师……一个又一个角色在独奏教育中逐渐登场。然而,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家长和学生时而脆弱、时而炽热的梦想;尽管他们都清楚,绝大多数学生无法走通这条独奏之路。
在近二十年日复一日的高强度乐器训练中,独奏学生不仅需经历自我怀疑和彷徨,更要苦苦寻觅进入古典乐市场的契机——师从一位独奏大师、赢得一场重大比赛,或是一把稀世小提琴…… 没错,他们的成功亦有模式,远非天赋异禀和精通演奏那么简单。
名家推荐:
一流的民族志观察、扎实的社会学分析和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共同组成了这本书。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复杂、且有些残酷的世界——小提琴表演界;而这与我们从报纸上读到的截然不同。此书没有像如今大量存在的那些社会学著作一样,陷入无止境的文献引用和理论堆砌之中。作者运用另一种方式,将理论分析与事例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我从书中得知,原来乐器修理师、收藏家、音响师以及资助者都是漫长、曲折的独奏之路上必不可少的力量。只有堪称非凡的田野投入才能带给我们如此丰富、完整的信息。
——霍华德S .贝克 (Howard S. Becker),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美国越轨社会学、艺术音乐社会学家,“标签理论”奠基人。
这本书显然是迄今为止对于古典音乐表演家们最杰出的研究。如此深度的民族志考察和研究模式,短时间内难有其他学者能望其项背。如果说E.C.休斯(E.C. Hughes)和霍华德•贝克开启了对职业社会化过程予以民族志研究的传统,那么本书作者为该传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和复兴。我相信,此书将吸引类型广泛的读者:那些研究艺术社会学、艺术经济、音乐表演和音乐史等领域的学者自不必说,还包括古典乐从业者——他们将从作者的叙述中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以及渴望把孩子送上音乐道路的家长和老师们。
——保罗•狄马乔(Paul DiMaggio),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曾任该系首席教授。

书籍目录

目录
前奏 舞台上的闹剧
第一章小提琴演奏的职业简史
第二章独奏班之前
一独奏学生的家庭
二 乐器教育的开始
三 参加试奏
四 给孩子贴上“天才”的标签
第三章独奏教育的第一阶段
一老师、家长、孩子的三方互动
二家长的调教
三父母的投资
四乐器练习
五抗拒工作
六家长与老师的冲突和协商
七家庭地理位置上的迁移
八什么是独奏班
九参与比赛
十彼此依赖
第四章独奏教育的第二阶段
一危机来临
二去上学还是在家练琴
三独奏教师及其班级
四职业接合过程
五磨合阶段
六三堂独奏课
七大师与学生间的冲突
八积极合作
九关系的破裂
十年轻演奏者的解放
十一特定的专业文化
第五章独奏教育的第三阶段
一独立进入独奏市场
二消极合作
三次要行动者
四拥有一把优质小提琴
五赞助和音乐生涯
六非正式支持网络的力量
七国际比赛
八音乐会的组织者
九独奏学生世界中的特定人际关系
十独奏学生的职业生涯
第六章优秀的职业
一独奏教育的一些附加特征
二年轻独奏者的职业典范
三一切照旧的独奏界
尾声舞台闹剧的背后
附录方法论
后记
参考文献

内容概要

伊莎贝拉•瓦格纳(Izabela Wagner),社会人类学家,现任波兰华沙大学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兼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社会运动研究中心研究员。她还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和复旦大学访问教授。
作者出身音乐世家,父亲是一位作曲家,母亲则是音乐教育领域的 教授。受父母影响,她从小练习钢琴。在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之前,伊莎贝拉于1987年以优异成绩获得波兰波兹南音乐大学(Music University in Poznan)音乐专业硕士学位。此后,她在法国南特音乐学院任教,还曾于巴黎教授私人钢琴课程。1996年,她进入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并于2006年以该学院最佳成绩毕业。本书正是基于作者博士论文(法语)的英语版(由作者本人整理)所译。
伊莎贝拉的儿子也曾是一名独奏学生。如她本人所写,这正是她研究的起点,却也给其田野调查带了额外的自我挣扎和烦恼。她时常在母亲和社会研究者两个角色间左右为难。然而,能兼具深厚乐理和社会学理论、并以人类学视角深入剖析古典乐界复杂社会关系的学者,除作者本人外恐怕难出其右。
译者黄炎宁,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学士,复旦—伦敦政经学院全球媒体与传播双学位硕士,现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传媒学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中国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意义和语义流变。


 音乐神童加工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Izabela Wagner出身于波兰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作曲家,母亲是音乐系教授,打小学习钢琴,曾在巴黎教授私人钢琴课程。她的孩子亦传承音乐职业,成为一名独奏小提琴手。然而Izabela并没有继续走艺术家的道路,对精英文化感兴趣的她转而攻读了社会学博士。花了10年时间,跟踪访谈90位小提琴手后,她完成了一部30多万字的著作——《音乐神童加工厂》,第一次完整展现了西方古典音乐界是怎样打造音乐神童的。小提琴独奏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属于“高等教育”,要求非常严苛,对琴童的天赋要求也很高。但现在,这样的“音乐神童”却正在被批量化地训练出来,在这样的训练中,音乐教育正在失去她本来的意义。而这些问题和悖论,不仅存在于Izabela所研究的那90多名小提琴手中,也更广泛地存在于让孩子学音乐的大多数家庭中。一位在大学任教的小提琴手跟Izabela说:世界顶级的独奏教师,都会面临一个共同问题:每十个独奏学生中,一个企图自杀、一个陷入疯癫、两个酗酒成瘾、两个将小提琴扔出窗外后摔门而出,三个学生将以小提琴手为职业,也许会有一个幸运儿最终成为独奏家。关于音乐比赛:在音乐界的其他专业人士(如指挥、录音师、小提琴制作师和经纪人)看来,比赛的竞技色彩与音乐教育的意义本身背道而驰。“一将功成万骨枯,冠军的喜悦根本无法掩盖众多失败者的悲伤。挫伤数百 名选手的锐气,就只为了鼓励一个冠军前行,这样的做法欠妥当。”美籍俄罗斯大提琴家格里高利·皮亚蒂戈尔斯基说。琴童生涯到底有多么残酷和非理性?Izabela此番受邀来到中国,外滩君整理出中国家长较为关心的一些问题,请她谈谈对“神童”“天赋”这些标签,以及比赛机制的看法。虽然Izabela说的是小提琴,但依然为我们道出了古典音乐界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潜规则。1孩子为什么学习小提琴?“为何会选择成为一名音乐家”,这是Izabela问所有小提琴手的第一个问题。很多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也不知道”,“我一路不知不觉地就走了过来”,还有是因为“邻居小朋友在学,也就一起学了”。所以,对于年纪尚小的琴童,学琴的决定基本都是家长做的。Izabela继而把父母分成了三种类型:菜鸟型、行家型和音乐家型。菜鸟型家长对音乐世界一无所知;内行家长虽然不懂演奏音乐,但对小提琴独奏界有所了解;音乐家家长自然最懂音乐教育,对音乐界现行规则也最了解。Izabela指出,菜鸟型和行家型这两类非音乐家家长,多属中产阶级,在他们看来,乐器教育是孩子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类家长表示,学校老师向他们强调乐器练习的教育价值,比如有助于教导孩子遵守纪律、培养他们精确的行为方式、激发上进心、增强记忆力等。”而音乐家家长就不同了,不管在选择老师和音乐资源的掌握上,始终优于非音乐家家长,规划决策上更具有战略性。但因为要顾及到自己音乐事业的发展,他们无法腾出太多时间督促孩子练琴,孩子往往会半途而废。而在非音乐家家长中,很多母亲担任着监督陪练角色,陪伴孩子走过独奏教育的第一阶段,反而更能坚持到底。2几岁学小提琴合适?这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在Izabela的著作中,有统计数据显示,“69%的学生在四至六岁时开始接受小提琴教育,10%的孩子早于四岁,21%从七八岁开始学琴。”Izabela认为,这个数据和上世纪小提琴独奏家的初学年龄基本一致。她接触到的音乐教师也大都声称:孩子初学年龄越大,今后想达到高水平的可能性就更低。因此,他们基本上都建议让孩子从五六岁就开始接触小提琴。但也有持怀疑态度的音乐老师,觉得让孩子在童年时期拥有充分自由的时间很有必要,而且随着天赋的展现和练习的积累,一些早早练琴的孩子,三四年后和晚学的孩子并没有两样。不过有一点,所有小提琴老师达成一致:“一旦初学年龄超过九岁,学生成为精英小提琴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3孩子真的是“神童”吗?“‘天才’标签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开启独奏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Izabela在书中直言不讳。“神童”的光环是为了使家长和整个家庭获得动力,去沿着独奏老师指出的方向前进。不管是“神童”,还是“天赋”,都只不过意味着一个孩子有成为独奏家的潜质而已。老师经常会给出这样的评价,似乎有天赋的孩子比比皆是。然而家长很少会怀疑这种“天赋”的罕见性,因为每个家长都打心眼里希望自己的孩子就是个神童。老师会让家长觉得,如果不加投资就会白白浪费并且对不起孩子这个“天赋”。“独奏教育是如此艰难,获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这一事实从独奏教育伊始就被老师们隐瞒了起来。”那么,独奏教育的老师们为什么要长期隐瞒这个事实呢?“大量的独奏学生、非音乐家家长、甚至包括不大熟知独奏界的音乐家家长,都被长期蒙在鼓里,不知道如此长期、高强度、排他(接受独奏教育的孩子无法同时学习其他职业知识)并且昂贵的教育换来的是无数失败的结果。”“如果家长了解到独奏教育的复杂运行规则,特别是独奏学生即使接受了超过15年的职业训练,其成功率依然非常低,那么独奏老师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Izabela在研究中再一次揭露事实。那为何家长都愿意背上“天赋”的包袱,走上这条不归路呢?因为他们和这些具有“天赋”的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构建起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作为一名独奏家周游世界、在久负盛名的顶级音乐厅里演奏。整个培养精英独奏艺术家的工厂就靠这些所谓有天赋的孩子和对未来强烈的信念运作起来。如果没有这样的隐瞒,或者说画饼(Izabela称之为“偶像教育”),家庭会停止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和金钱,学生更不愿意每天进行长达八小时的乐器练习。4家长要做些什么?Izabela按照年龄将所谓“神童”的独奏教育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孩子还小,家长和音乐老师之间的协作最多;第二阶段孩子步入青春期,会思考是否接受家长为自己设计的职业方向,家长同样参与很多;第三阶段,孩子开始进入独奏市场,家长几乎退出音乐教育的关系圈,更多的是孩子和古典市场上的专业人士的关系。在独奏教育的这三个阶段中,财力上的投资自不必说,家长的牺牲更是事无巨细。陪练家长差不多是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前文提及的音乐家家长可能就无法做到了。通常情况下,在第一阶段,家长需要在前五年陪同孩子一起上课,边旁听边做笔记,或者用摄像机录下整堂课的课程,以便在课余时间扮演助教角色。Izabela发现很多独奏家庭都按照老师的意思安排孩子的生活:跟着小提琴大师上课、参加比赛、在独奏夏令营中学琴……这些活动在孩子还小时,家长都需要陪同。在第二阶段,为了能够跟随小提琴教育家学习,有些家庭甚至举家迁移,离开祖籍地去异国生活,或者由母亲带着孩子驻扎老师所在国家,导致长期家庭分离,引发出更多家庭冲突问题。而且,单单让孩子具有精湛的拉琴技艺还不够,家长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Izabela在著作中提出了几点非音乐特质。在学习小提琴道路上若缺乏其一,独奏教育皆有可能戛然而止。适应公开演出变化莫测的状况学会在舞台上做出相应的适当行为社交和自我推介能力良好的外表随叫随到的学习态度对于日常生活条件改变的迅速适应能力及身体耐力心理承受能力顺从与“艺术家个性”语言学习能力5参加那么多比赛是为了什么?比赛在独奏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与电影演员的试镜做类比,特别是参加国际性比赛,犹如演员开启了自己的演艺生涯。比赛为小提琴手打开了通往精英独奏市场的大门,是独奏教育和古典音乐生产圈——经纪人、音乐会组织者和唱片制作者——之间的交流平台。然而,比赛跟演艺圈一样,同样会有潜规则,比如评委跟参赛学生的关系。Izabela熟知比赛一些隐性规则,某次比赛,在她捋清学生和评委之间各种千丝万缕的关系后,竟然全盘猜对了比赛的名次。“你一旦掌握这个行业的一些潜规则,这个行业的不公是可以预测的。这些音乐大赛与其说是选手们的竞赛,还不如说是他们背后的力量在较劲,如选手们的老师,学生借用的小提琴背后的赞助商,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排名。”另外,对于比赛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在音乐界的其他专业人士,如指挥、录音师、小提琴制作师和经纪人看来,比赛的竞技色彩与音乐教育的意义本身背道而驰。“一将功成万骨枯,冠军的喜悦根本无法掩盖众多失败者的悲伤。挫伤数百名选手的锐气,就只为了鼓励一个冠军前行,这样的做法欠妥当。”美籍俄罗斯大提琴家格里高利·皮亚蒂戈尔斯基说。其实,音乐学习是一辈子的修为,有时候一个音乐家没有获得大赛冠军,反而可能拥有更加良好的音乐生涯,因为他不会经历拿到第一名之后的虚无感,而且疲于周游各地表演同一个曲目。在古典音乐界,最好是每周练习一个新曲目,如果得到冠军后要花两年时间不停表演同一个曲目,这就已经不利于他在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6孩子会失去什么?获得什么?尽管小神童在开始学习小提琴时,可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然而超高强度的日常训练,身心难以平衡自然发展,实在难说会有快乐的学琴生涯。一位在大学任教的小提琴手跟Izabela说,世界顶级的独奏教师,都会面临一个共同问题:每十个独奏学生中,一个企图自杀、一个陷入疯癫、两个酗酒成瘾、两个将小提琴扔出窗外后摔门而出,三个学生将以小提琴手为职业,也许会有一个幸运儿最终成为独奏家。以上观点看起来有点悲观,不过神童们长期远离常规教育,缺乏其它职业的知识储备,长大后除音乐之外,几乎没有其他选项。Izabela总结出了这些小神童的职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多数成为小提琴老师或在某交响乐团担任小提琴手;放弃小提琴有关职业,改行谋生,这个比率很低;第三种是极难极少的情况,成为一名享誉全球的小提琴独奏艺术家。————————————————————————————————————————以下为外滩教育对Izabela的访谈:B=外滩教育 I=IzabelaB:为什么在您聚焦的独奏学生中,都是来自东欧的音乐家?为什么您在书中说,如果把您的研究放到2050年,大部分独奏班都可能与亚洲有渊源?甚至预言21世纪的国际音乐界将由亚洲音乐家独领风骚?I:首先来回答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东欧艺术家,这要追溯到苏联时期,一些东欧国家的古典教育是免费的,只要孩子足够优秀,国家就会培养,这一教育模式培养出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古典音乐家。苏联解体后,很多优秀音乐家涌入西欧国家,这就带动了音乐人才和资源的流动。然而,西欧的家长并没有让孩子去那些东欧音乐家门下学习,因为他们觉得孩子应该从小去沙滩、去滑雪,而不是被逼迫着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不停地练琴。所以,这些东欧音乐家到了西欧之后,接收的学生依然来自于东欧国家。现在,整个欧洲看起来似乎对古典音乐失去了兴趣,越来越多的民族融合在一起,带来了更多不同的音乐文化,比如爵士、布鲁斯等,这些音乐形式能够给音乐人更多创作和表达自我的空间。而古典音乐的乐曲,要求学习者有精准的记忆,达到精湛的表演技艺,这些演奏者更多时候是在表达作曲家的声音,所以他们会觉得自己像机器人,只是在重复性地表演。再加上新科技电子产品,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学习古典音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大家都享受短时间内的回报,就算对古典音乐感兴趣,也宁愿去买一个光盘来听,而不是去现场听演奏,所以在欧洲,学习古典音乐的人越来越少。那么说到未来欧洲会被亚洲的孩子占领市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中国孩子学习古典音乐有语言优势。中国的语言特点,让中国学生对古典音乐中的音阶变化敏感度更高,很小的孩子就能分辨细微的演奏变化;第二个是中国文化,讲究纪律和权威,孩子对老师更加服从,学琴态度会比欧洲学生好很多。而在欧洲,老师的威严身份几乎完全丧失,孩子们从小就追求轻松快乐的生活;第三个是移民。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有能力为了孩子的独奏教育移民欧洲,在中国文化基础上融合西方文化的优势,就更加能达成他们最终成为一名精英独奏艺术家的目标。我很期待,中国孩子去西方后,将自己国家的音乐传统和西方音乐结合在一起。对于亚洲国家来说,西方古典音乐毕竟算是一种外来文化,如果孩子们丢弃了本国的音乐传统,只是从事音乐演奏,这将是一种巨大的损失。B:学习钢琴和小提琴,会有哪些差异?I:最大的区别是钢琴起步可晚一些,小提琴必须很早学,错过早期启蒙,成为职业小提琴家就很难。钢琴入门比较容易,后面越学越难;小提琴一开始学就很难,而且一直很难。钢琴曲目比小提琴多很多,还一直在增加,而小提琴的曲目现在几乎已经固定。一个人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野心,就可以把所有小提琴曲目演奏一遍。小提琴随着演奏者年龄增长,会越来越贵。要用足够好的音色来表现技艺,或许就需要一把很古老的小提琴,这可能需要上百万的投入。相比之下,钢琴是一个比较民主化的乐器,大家都在差不多的钢琴上演奏。最后,社会给予小提琴家和钢琴家的成才时间不同。一个成熟钢琴家所需时间更长,或许到了25岁,才开始进入钢琴表演的职业领域;而小提琴手在这个年龄阶段,已经要成为小提琴家了。B:您研究精英文化,在书中多次提及精英演奏家,似乎在暗示,好像学习古典音乐是为了进入精英阶层。那您如何界定“精英”?什么样的人才算“精英”?您觉得自己属于精英阶层吗?I:我在世界各国演讲,发现每个国家对“精英”的定义不同。如波兰人,趋向于认为政治家和资本家是精英;法国人更多地把知识分子当成是精英,或者说在一个职业领域投入很多的杰出者,也被认为是精英。我接下来还想研究科学家和学者,就我理解,“精英”是在某个职业领域当中处于顶尖地位的人。我的兴趣在于,在特定的职业世界里,是如何选拔出这个职业的精英,即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他的成功。我觉得“精英演奏家”,和“天才”“神童”一样,是一个标签。它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激发所有人的潜力,号召大家坚持高强度的音乐训练。没有这个榜样,任何人都不愿意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做这样一件事。再则,从音乐老师角度来说,一个独奏教育老师一般有10~20个学生,其中1~3个学生会成为真正的宠儿。同样,没有这个标签,老师也不可能会把他所有的人脉关系和心力给学生,整个培养的模式也可能会毁于一旦。所以,在我看来,“精英”更多的是一种符号,吸引孩子更努力练琴,或者让其他圈内人士投入各种资源。我原来是做音乐的,后面停止练习后,就不算是音乐人了,我现在做的社会学研究内容,以及我观察这些职业世界的思维方式,似乎都与主流世界有一定的区别,所以我觉得我并不是一个精英。B:您出生于音乐世家,当过钢琴老师,您的孩子也从小学习小提琴,那您觉得,音乐教育的最终意义是什么?I:音乐教育中有两种教育方式,一种是在短期内逼迫孩子不断练习出成绩,还有一种是创造尽可能良好的氛围,让孩子接触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好。在我看来,后者更容易取得一个良好的长期效果。想要成为精英演奏家,家长需要一定的才能,找得到优秀的老师,还有其他更多因素,如音乐制作人、小提琴制作师等。在古典音乐界,竞争真的很残酷,所以我觉得家长不要让孩子暴露在这样一种竞争市场里,“天才”“天赋”“神童”的标签一旦贴上,孩子自己会觉得需要努力,不需要太多的逼迫力量。我很反对逼迫,我们的确需要不断的重复练习才能实现音乐梦想,但是让音乐这样一件本身如此美妙的事,时时处于考试、比赛的氛围中,我们必将吃掉彼此。现在有一种很独特的艺术形式,叫做韵律舞(优律司美),通过身体来表达音乐的旋律,我觉得这种表达可以让小朋友更好地理解艺术,为枯燥的乐器教育做准备。如果你的孩子正在接受乐器学习,那也可以在练习完一个曲目,鼓励他演奏自己想表演的东西,多让孩子表达自己,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说到底,还是要平衡,怎样在音乐教育和追求快乐人生中达到平衡,是我们应该教会那些音乐神童们的一课。文 | 厉校麟 文章转载自外滩教育
  •     刊载于2016年9月7日《音乐周报》依照加拿大作家葛拉威尔一度风靡的“一万小时”理论,只要你投入足够的功夫与时间练习,就能在大多数领域达到高水准。 是这样吗?之于技艺本身而言,也许对头,不过想要成为好的职业独奏家,一万小时的琴房时间恐怕还只是片面的锻炼——这是笔者阅读完伊莎贝拉·瓦格纳所著、黄炎宁译翻译的新书《音乐神童加工厂》后的直观感受,她提出的诸多问题,之前国人可能尚未思忖过。正如大部分人所理解的那样,学琴者的家庭支持,不仅体现在学费方面,还有带领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如音乐会、比赛和大师班的精力与开销,比同龄孩子更多的旅行准备......比如,家庭地理位置的迁徙,会让家庭成员冒着失去稳定社会关系,乃至重新选择职业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讲,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学琴都是家庭的一项巨额投资。小提琴家列宾的例子就让人唏嘘:“我13岁获得的一把美丽的基特尔琴弓几乎让母亲花光了所有财产。”老师的决定性作用毋庸置疑,书里引用的小提琴界格言是:“老师通过学生拉琴。” 这么一来,家长和老师间的冲突与协商就被推到了问题的首位,像相互质疑、或过于苛求的、混乱的合作关系,是无益于一心一意的、“独奏学生家庭”特定角色的进入的。将问题细化的话,琴艺授纳之后,从赛前、赛时与赛后的状态调整,人际网络力量的调动(如寻找赞助、借琴),到事业刚起步时该如何主动接触音乐会组织者,抑或在音乐界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定下发展策略,都是教师、家长与学生需要共同协调的事。此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因为琴童的最佳发展多处在青春期,与学琴圈子内外保持交流,并产生基于“某一种集体归属感”(作者应不是指班级,而是指志同道合)的亲近互动,在心理转变期尤为关键。换句话说,弃绝了社交的苦练对年轻人的身心状态毕竟不利。他们一方面需要恰如其分地管理自身的“精英情结”(在独奏学生中情况较多),另一方面也得知道在必要的时候应当向谁求助。我们发觉在常规教育体系里,与同龄人相处或协作的能力,大多已融化到了每天大集体的“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之中,可是琴童的圈子相对有限,家长与老师若完全放手不介入,怕也不是太妥当。书中还将一些在独奏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隐形但重要作用的人,命名为“次要行动者”(secondary actors)。首先,优秀伴奏者对小提琴独奏者的启发往往是极大的,可是按小时计的排练开销也不是一般的学生所能承受,若存在双方不计投入的态度,往往源自从发小就开始的合作;而与乐队、指挥的配合演练同样也是宝贵的,知名指挥家更少有主动抛来橄榄枝的情况;自然还有作曲家、录音师与音乐学者等等“次要角色”。总之,一个好的独奏者的事业,真是多方助力的结果。而这些以往容易忽视的命题,在这本《音乐神童加工厂》里皆被置于作者的显微镜之下,纵使有资历的音乐教育者对行业心知肚明,但这样一丝不苟的分析在如今国内的琴童话题类书籍间,可算得上是第一本了吧。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貌似“一本正经”的总结,会是作者严肃过头的一孔之见吗?国内琴童的境遇会轻松些吗?记得作曲家瞿小松在2004年的自传《一路踉跄》里回忆说,他庆幸家里没人逼他坐在板凳前练琴 ,所以从小就玩耍得很快活:“我的音乐是生活给予的,那些粗糙的生命力,宽松、舒适的境界是在任何外国音乐中都找不着的。” 另外,单论提琴类乐器,我曾在莱特教授(Craig Wright)与耶鲁学生的一次对话里读到,东方语系对声调的重视对弦乐学习极有帮助(在部分亚裔小提琴家间的调查发现他们中的64%有绝对音准)。 然而,即便是拉琴天赋好上那么一丁点儿,上面提到“琴房”与“舞台”之外的因素却无丝毫减弱。在传承底子不厚、经济社会条件无法时时赞许的情况下,学琴孩子所面临的挑战比欧美只会更大,瞿小松先生所言的宽松境界怎可能荣幸得之?这几日恰逢斯特恩小提琴比赛在沪上火热进行(书里为赛场故事留出的篇幅着实不少),人们固然透过镜头看到了天才们的闪耀一面,却不太有机会了解他们有过怎样漫长而辛苦的历程,背后又站着几位含辛茹苦的家人!我最初见到书名中的“加工厂”,猜想多少有调侃的意思吧, 不过读到第四章时,算是见到作者抒发出了“神童”们一路走来时的无奈与坚强:“要知道,不是每个习琴者都幸运地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孩子。”
  •     中国琴童很多,但不少家庭培养孩子学琴并非培养“神童”,战略上是为了对抗应试教育,旨在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可战术上又往往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比如重复练习,考级等。再者,琴童缺乏和音乐行家、学生频繁接触、交流和竞争的机会。家庭缺乏自信和野心,也是后劲不足的原因。有幸读到《音乐神童加工厂》,爱不释手。此书翻译得不错。译者有一些好习惯值得借鉴。比如书中人名很多,译者不忘在初次出现时用括号标出原文,这样便于读者随时查找。看完中文版后,我还从图书馆借来了它的英文版,推荐给我女儿去看。本书英文版和中文版同步出版,但篇幅缩减了不少。中文版反而是全本。此书英文版名字为Producing Excellence: The Making of Virtuosos. “Virtuoso”是指在音乐或其他领域出类拔萃的大师级人物,不等同于中文中的“神童”。“神童”二字会让我们想起年少时写出《滕王阁序》的王勃之类人物。这些人年少成名,才华横溢,最终兴许昙花一现,不能超越技能的音速,成为大师(virtuoso),这中间不乏培养方法上的谬误。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年少成名,家人如获至宝,带着他四处敛财。方仲永在技能上只出不进,最终“泯然众人矣”。艺术常常是不成功则成仁的豪赌。从神童到大师的道路上,一将功成万骨枯。小提琴独奏是竞争激烈的名利场。即便技艺精湛,最终才华能否套现,化作功名甚至生计,也难以逆料。刚来美国时,我们住在一位钢琴家家中,常听到音乐界竞争的趣事。比如某小城市乐队招聘一位小提琴演奏者,竟有900人应聘。没被选中的899人中,不知有多少沦为“饥饿的艺术家”。这还是竞争一个交响乐团的职位,而非书中说的独奏家。首先得有名师此书侧重介绍参加大师班的琴童。在通往大师的路上,这些琴童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首先,他们必须有名师。名师有学派和师承。小提琴演奏家中有俄罗斯学派、东欧学派、西欧学派。此间还有进一步细分,西欧有法国学派和德国学派。俄罗斯学派中,有不少是犹太小提琴家。1905年大清洗后,俄国犹太人大量迁徙至巴勒斯坦,当时“几乎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背着一个小提琴。”基于地域、学派、师承的老师,对琴童发展有时是催化剂,有时是绊脚石。好老师对培养学生不惜工本,不但传授技法,发扬传统,还会在国际比赛中发挥影响。他们开始教孩子练技法,末了带孩子进入音乐殿堂,让其领悟音乐之美、演绎之法。师生之间后来还教学相长,在乐坛彼此借力。用心的老师对孩子的整体发展悉心关注,会建议孩子多看文学,参观博物馆,加强锻炼等。这些老师后来会和家庭关系亲密,在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上,甚至和家庭分庭抗礼。教得入戏的老师,是“通过学生演奏”。也有大师班老师对学生暗中分等,视孩子的才能和努力,投入不同心血。也有老师脾气败坏,难以配合。书里描述的名师五花八门,配合方式不尽相同,家长看了,会多一双慧眼。家长的野心也很重要家长、老师和孩子三方面配合,也是成长基石。琴童少时学习,需家长在习惯上督促,经济上投入,后勤上支持,教学上配合。家长还要考虑外围因素,如加强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训练,保持他们身心的健康。良好的身体素质,强大的抗压能力,在表演中和演奏技巧、音乐理解至少同等重要。家长的“野心”也能决定琴童走多远。但话说回来,若家长野心与孩子实力相去甚远,家长却咄咄逼人地要求老师,会招致反感,让老师产生抗拒心理。琴童家长分菜鸟家长、内行家长和音乐家家长三大类型。音乐家家长最容易帮孩子找到伯乐,并在家里形成音乐文化,让孩子得到滋养。菜鸟家长,很难助孩子一臂之力,只能提供条件,让孩子日后自己成为内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孩子。掐指一算,培养一个音乐大师,起码也要三代。不过,凡规则总有例外,我也听说过传奇的不依常规发展的琴童故事。我们这边一位盲人钢琴家,从小学琴,都是妈妈带着去。妈妈听,回来跟孩子接着讲,帮她读乐谱。如抱初生小牛过河的放牛娃一样,牛不断长大,放牛娃也不知不觉成了大力士。时至今日,这位伟大的钢琴家妈妈甘居幕后,从不声张,但熟悉的人都知道她是内行。这种两代人一起成长,家长或视为畏途,但这兴许是大师成长的“捷径”。为啥欧洲容易造就音乐家?诸多外界因素,也一样造就或毁灭一个琴童,略举几个例子:苏联小提琴音乐家向来群星璀璨,为什么?我曾看过一本介绍苏联文学翻译的著作。其中总结,很多行业易沾染意识形态,给人造成麻烦。音乐、芭蕾这些艺术比较单纯,成了,能给国家带来荣誉,风险小,顾忌少,家庭尽可放手一搏。另外一个例子,是一些犹太家庭,在20世纪由于政治、战争等原因,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换了国家,囿于语言文化限制,别的技能可能难以转换,音乐却跨国界,能给他们带来收入和成就。欧洲的统一,也打破了国家边界限制,让欧盟内国家的琴童,可以自由迁徙,为让孩子拜师学艺,可孟母三迁,这也是欧洲音乐家辈出的一个原因。社会的变化,让小提琴的版图在发生变化。犹太复国之后,以色列青年需服兵役,使得练琴中断,引诱小提琴演奏者移民到其他国家。国籍和旅游的便利程度,也决定琴童的成败。书中有位独奏老师称,“如果你有俄罗斯、波兰,或者随便哪种斯拉夫血统,犹太文化背景,一张西方护照,并且住在西方大城市中,你就很有可能成为一名独奏家。”亚裔学生崭露头角近些年亚洲学生也吸引了很多注意。书中几次提到,很多大师班老师最喜欢亚裔学生。他们规矩、勤奋,“具有非凡的职业操守和卓越的注意力,进步很快。”美国人喜欢使用的“铃木教学法”,也来自亚洲,是日本的铃木镇一发明的。不过,耐人寻味的是,“许多亚洲小提琴家都无法长期保持他们在国际独奏界的稳固地位。”到底是什么原因?我想这一定和整体音乐教育和文化氛围有关。亚洲琴童在技巧上准确精湛,但未必具有法式演奏的优美洒脱。学艺毕竟不是学技,只顾技能提高,不顾艺术本身,练琴则无异于拉锯。中国琴童很多,但不少家庭培养孩子学琴并非培养“神童”,战略上是为了对抗应试教育,旨在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可战术上又往往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比如重复练习,考级等。再者,琴童缺乏和音乐行家、学生频繁接触、交流和竞争的机会。家庭缺乏自信和野心,也是后劲不足的原因。移民到海外的家庭,在“大环境”上更适合培养孩子学习小提琴这个“西洋乐器”,但作为移民家庭,社会根基肤浅,资源贫乏,一旦有事,四周并无得力的社会网络和支持,家庭输不起。出于这种担忧,很多家庭鼓励甚至强迫孩子去学工程、商学之类“实用学科”。这样的专业毕业之后,迟早都有饭碗。哪怕琴童技能已向大师迈进,却因对未来的担心,裹足不前,功败垂成,令人扼腕。近年来,敢“肆无忌惮”去学艺术的,多为无衣食之忧的富二代、官二代子弟。他们的家庭试图借助艺术,洗刷土豪之类恶名,“三代成为贵族”。在美国学音乐:可上可下我女儿是成千上万小提琴学习者之一。如上所述,作为菜鸟家长,我们造就能力有限。这先天不足导致孩子发展受限。好在美国学习环境没有书中大师班里那种血淋淋竞争。欧洲学琴,是在不断打磨技艺,直至炉火纯青。在美国,项目式学习的方法、做中学的思路,也体现在音乐教育上。初高中会让刚学一个学期小提琴中提琴的孩子,举办公开演出。学校让孩子在努力和兴趣之间迂回前进,吃苦头也会尝甜头。我女儿还参加了所在城市三个高中联合举办的一个弦乐乐队,学期中间在市内各种场合演出。暑假期间,乐队还曾去中国、欧洲演出。美国音乐教育中的这种率真与大胆,表现与张扬,与书中描述的欧式教育环境大相径庭。如果想在这条路上走远一些,美国提供的机会也很多,小提琴演奏者可以报考朱莉亚音乐学院、罗切斯特、印第安纳大学这些在国际音乐界赫赫有名的学校。而今,以色列、俄罗斯、东西欧的音乐家纷纷转战美国,如百川归海。换言之,在美国学音乐可上可下:进可以成为大师,退可在社区在家庭演出,都不会浪费。这是音乐教育更可取的方向。毕竟不是所有孩子都要追求成为大师。广义的专才如何形成《音乐神童加工厂》一书,乍一看颇为小众,阅读对象可能是冲着培养天才孩子的家庭,尚不知读者对此兴趣如何。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此书和《美丽的标价:模特行业的规则》一样,让我们反思广义的专才(expertise)或卓越(excellence)如何形成。不同领域的学习和技能长进有诸多共性。我们现在多已熟悉的“一万个小时”一说,是指长时间操练影响绩效,这就是共性规律。这种共性放在编程、外语、音乐等领域都一样适用。但这些共性又不能过度简化或夸张。从时长上看,仅机械投入时间,缺乏环境的优化,知识的反刍,技能的思考,方法的反省,效果总是有限。庸人和天才之间,常隔着《音乐神童加工厂》这样一些书籍所代表的洞察和视野。这是一本耗时十年的定性研究著作,里面有来自实地观察和访谈的大量一手材料,丰满地展现了这个神秘领域的生态。作为学术著作,书里不会有鸡汤文中常见的被人过度咀嚼的“干货”,作者也没有摆出“成功秘笈”姿态。它更真实,从多个侧面展示独奏音乐家成长中的烦恼,包括解决方法针锋相对的复杂问题,让我们窥见小提琴独奏的方方面面。本书是华东师大出版社“文本记录社会”丛书之一。丛书中有一些属广义教育范畴,可直接借鉴,如《夏山学校》、《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在这个教育思维激荡的年代,这些书让人想象教育的各种可能。建议大家多看这些资料翔实的实证著作,拥抱必要的复杂和精细,少看网上过于简化问题、似是而非的短文。这大体上是吃宴席和快餐的区别。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一直想到了某个下国际象棋的基友…所以这个世界还是属于能者无所不能的人
  •     神童也不容易。归根结底只要不是野人,人都是社会化的产物。
  •     书中许多对本行业的“内幕”描述都比较真实,虽说讲述的是专业演奏圈,但同时也能说明整个行业的状况。翻译有问题,尤其是低级的错误不能忍!
  •     对经历过类似生活或者这个圈子的人来说,这本书的内容并没有什么新鲜。 对没经历过类似生活的人,这本书的内容又有点沉闷和乏味。 数据倒是挺多的,写相关论文的时候或许可以提供引用吧。
  •     作者最后说:实际上,这本书并不适合所有人阅读——其一是依然怀抱独奏梦的理想者。
  •     神童的家长也是很辛苦啊
  •     音乐职业相比其他职业而言,是一条更加狭窄与艰辛的职业道路。到达顶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10岁之后每天6-8小时)去练习纯粹的技巧,需要巨额的金钱去购买工具(好琴本身可达上百万人民币)、积累行业人脉(参加名师的课程)和声誉(参加国际比赛),需要放弃通常的学校通识教育(因为这会导致没时间练琴),并必须牺牲父母中一个人的事业全职陪伴孩子。 收获一:除非下定决心让孩子走音乐道路,否则疯狂的督促孩子练琴考级之类的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仅仅是培养对音乐的爱好,那么对兴趣的保护和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比获得个业余几级重要太多。 收获二:再次思考,将一个人的人生从童年开始全部押在音乐事业上,对个体而言是“值得”的吗。
  •     职业音乐教师对家长说的最致命的一句话,就是“你的孩子很有天赋,千万不能埋没了它”。
  •     古典乐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揭示了一个大型国际化中世纪宗教体系,嗯
  •     再也不想买主页的荐书了…
  •     当年犹太人逃难时总能看到随身带着的身家里就有小孩子随身背着的琴盒,为啥是小提琴?可能是小提琴本身器质性带来的吧。没有太多其他乐器能比小提琴更适合单纲做SOLO了吧?音调最高的弦乐乐器?大悲大喜都容易被关联到小提琴声上(低沉的更适合悲?)并且可以很自然的把大家注意力吸引过去。还有一点就是小提琴也适合做伴奏和旋和做背景声。其实我也没大明白独奏之王为啥不是钢琴,钢琴虽是乐器之王,虽宽泛但也更平和,并且在表演上和视觉上,一个人在一架钢琴边应该没有一个人手里攥着个小提琴这么更显得solo吧?想想这些非音乐家庭里非要培养自己孩子走职业音乐道路的父母得有多无知,空洒一腔热心而已。经营一条这样的职业的首要条件no1家庭音乐背景no2地理位置no3我觉得才是背后的热情,熟不知热情驱动下最多只能技不压身
  •     不错的书,国外灰色地带也不少,按这书的标准 中国小孩是根本没机会出头的,除非像朗总那样走极端或者是内部关系户
  •     很棒的一本书,助我了解了波兰音乐神童的养成过程。
  •     用语文阅读题的方法来说就是揭露了音乐界黑暗的一面,不过最后作者也说,这本书是献给那些热爱音乐或者读完后仍旧热爱音乐的人们(书中有几处piano译错了)
  •     谢爸妈不培养之恩。
  •     难得的一本好书
  •     用hard core的方式起底乐队小提琴家的培养方式,秘密层层揭开,引人一气读完。
  •     本来因为长度只打四星,但看完最后的方法论部分,还是再加一星。小提琴演奏界如同武林,门派和出身非常重要——这为武林的师道传承提供了可能。当然,就像所有的武侠小说,“名门正派”贡献了最多反派,绝世高手都是野生的。。。
  •     最近了解了艺术生的世界 也是被触动 可能再看一次钢琴家会比较好
  •     小提琴独奏家教育产业的观察报告…… 一边看一边感觉:咦,好像哪里也是这样的…… 自费学习体育的产业大致雷同,比如:花样滑冰
  •     注释错位太多
  •     真是好书。同情小贾。没有他我也不会读这本书。感谢小贾。
  •     为了采访,但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不是说语言多晦涩内容多无聊。只是说对这个话题实际上并不感兴趣。怎样把这种东西写成一篇特稿或者小说呢?唉
  •     很励志
  •     音乐本身虽然是美好的,但是演奏家这个小精英圈的残酷与部分丑陋正是人类社会的完美缩影。超乎常人的对成功的渴望与信念、社交能力、圈子、生命中的贵人,这些因素缺一不可。现在想起来《交响情人梦》那个帮助男主的浮夸乐评人说自己没有才能成功,所以想尽一切努力帮助真正有才华的人成功,真是非常感动啊。
  •     春节假期3天里面看完了,看书果然还是要一气呵成。看完就可以把培育下一个郎朗的幻想扔掉了。
  •     用了三节课看完,勾起小学时跟着县城著名演奏家学习单簧管的美好回忆,有些体验是相通的。当然,父母只是希望我有一技之长,而毫无意外的是,现在的我连一首完整的曲子都吹不出来
  •     非常扎实的田野,因为作者本身是琴童的家长,所以有更加独特专业的视角。对于音乐培养中的阶级、分层、个体作用和关系网都做了很好的梳理和判断。基本上来说,一个琴童能成为郎朗那样的音乐家,天时地利人和,老天爷赏饭。
  •     写那么厚是要加强幻灭感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