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城记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7-01
ISBN:9787503312502
作者:师陀
页数:129 页页

作者简介

本书介绍了作家师陀所作的短篇小说17篇。独具风格和特色,紧扣时代脉搏,值得一阅。

书籍目录

一、果园城
二、“鬼爷”
三、葛天民
四、桃红
五、贺文龙的文稿
六、颜料盒
七、傲骨
八、阿嚏
九、塔
十、期待
十一、说书人
十二、灯
十三、邮差先生
十四、狩猎
十五、一吻
十六、三个小人物
十七、北门街的好汉
新版后记


 果园城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找不到无望村的馆主,看完了结婚,不喜欢现代小说,怎么办
  •     其实果园城并不是没有希望的困厄之地.。一个红尘中的日子,都有“平凡”的悲欢离合。年轻的你我都渴望波澜壮阔的生活,却没有权力拒绝世间凡尘的消磨。
  •     真亦假时假亦真
  •     人永远不要回到出发的那个站头。
  •     很久没有这么快地读完一部作品了。还是喜欢这种接地气的现实主义作品,总觉得跟《都柏林人》有某种内在相似性,在艺术技巧思想深度上乔伊斯可能更胜一筹,但书写中国经验的《果园城记》在当下的中国大地上依然有效,并且更能触动我的痛觉神经。
  •     精妙的描写已是最自然的抒情,又何必再缀写议论云云
  •     据说改动很大
  •     印象最深的是贺文龙一直未完成的草稿最后变成了孩子的涂鸦纸
  •     语言很有质感。
  •     开篇的<果园城>语言太棒了。有些作家还是会让你觉得,作为一个母语为汉语的读者是多么幸福。
  •     图书馆借来看的。
  •     文字极好,果园城让我想起去过的瑶里,天一黑就满村黑的宁静地方
  •     《北门街的好汉》以前的四篇,一篇比一篇惊艳的一塌糊涂,勾引翻书的手指大动,师陀笔下的北方小城,如投石问潭,一阵青碧的涟漪之后,是一段长久的更深的静寂,以及翻滚而上的悲惨时代的恶臭:静水下层层累计的苦难、压抑、愚昧和在清醒前就已经幻灭的哀愁。
  •     《果园城》
  •     不错的文。可和奈保尔米格尔街结合读。只是我还是不太喜欢关于反封建之类的烈士表述。和很多名声卓绝的所谓大家比,我还是比较喜欢这几个小文。
  •     文字不错,情节都忘了
  •     小城的阳光真好。
  •     鬼片看完治愈……
  •     好书,娓娓道来,慢条斯理但是又含蓄隽永。
  •     有点鲁迅的味道,但有更豁达的温情,更深沉的爱,更温和的斥责,更平静的嘲讽,这是一个爱的深沉的人的眼泪。
  •     现代文学的一个好作家,虽然不成熟,但自成一格,貌似被低估了,最喜欢《葛天民》、《贺文龙的文稿》、《狩猎》、《期待》,尤其狩猎非常有现代的意识和技巧,师陀擅于写中下层各种不得志新知识分子,或以同情笔调写农民,但不适于写大的纠纷,恶的人物。和Winesburg Ohio 对读有趣
  •     这个版本有些错别字。师陀的文字值五颗星
  •     拖拖拉拉读了好久,故事有趣,可能对正在读的这本马桥词典有影响。
  •     奇怪,怎么只有这么少评论……本以为这系列的书都是家喻户晓。貌似是抗战前、民国十几年的小城描写,旧式文人和小百姓的悲剧丝丝入扣。纵向来看,时代特征很明显,那种民国独有新旧交替的晦气、挣扎和无可奈何;但是横向来看,没有鲁迅或者沈从文甚至老舍的风格化,分辨不出果园城到底在中国的哪个角落。人物描写遍及各阶层,也是看不出一个教书先生和别个有何不同。《狩猎》的孟安卿最有共情,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恍惚和隔膜。或许作者本意就是要写出模糊的普遍性?还有发散性议论语句,语气平和而“哀其不幸”,没有特别强烈的“恨其不争”,在那个时代实属罕见。
  •     那年高考考了邮差先生。
  •     《果园城》《葛天民》《桃红》《贺文龙的文稿》《颜料盒》《塔》《说书人》《北门街的好汉》这几篇印象比较深刻。同样是回忆小说,师陀笔下的果园城比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要灰暗阴冷得多,“少年时期我的确在这种小城里住过几年...留下的印象总是好的方面少,坏的方面多。”城里的人是呆滞的、枯槁的,县城本身是个“大农村,城内的氛围是死水一潭,就连那个关于塔的传说都显示出苦涩的讽刺来。
  •     《葛天民》《桃红》《颜料盒》《说书人》《灯》《邮差先生》。非常喜欢这本小书的气氛、结构,适合一再重读的诗化小说。
  •     短而精悍,包裹着一层淡淡的哀愁。
  •     文字功底很好,师陀写作或有“记录死气沉闷的旧社会”的本意,但现在读,倒是其中对于古老城镇无奈不满又难舍的感伤更动人。
  •     本科论文写的师陀,那个年代很特别的文字,到如今依旧有生命力的文字!
  •     回忆味道很浓厚,既有温馨的温暖的回忆,也有苦涩的不平的回忆。
  •     从多处看到或听说这本短篇集是一部“被忽视的杰作”,读完觉得非常一般,是那种一般的一般,几乎可称作没有什么特色。永远忘不了高考时候做到《邮差先生》的痛,呵呵。
  •     悲凉衰败的小城
  •     世上原来还有这么好看的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报告选题留给你了。 via 超星
  •     或许才思不如钱钟书,嘲讽不如鲁迅,可我就好这种中不溜丢不浓不淡的渲染笔法。(阅读体验:轻松)
  •     果园城仍是现在中国许许多多的小县城的缩影。师陀的语言质感很好,读起来没有一丝磕绊,遗憾是里面的描写太多是概括性的,少有比较具体深入的描写。
  •     如今读这部小说集,只感到一种悲怆,一股浓郁的乡愁,有如萧红的《呼兰河传》。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最好的乡土小说。——丁帆” 完全同意这一评价。仍旧是还乡主题,现实与回忆交织在一起,淡淡的笔下,大多是无法言说的破败与苦痛,还夹杂着神秘传说和些许温情。是啊,老员外总有三个女儿,最美丽的小女儿总是命运悲惨,黑水潭的阿嚏,回来了么?那座塔却是已经倒了。
  •     果园城是一座封闭的村庄,城里的一切都被运命安排,悲哀而苍凉。
  •     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如果能把力气再憋足,神经再绷紧一点,一点点……可和winesburg, ohio对读。
  •     有点意思。可以再看看。
  •     找不到纸质本在网上看的电子本,夏志清先生力赞的书。没有发现有敏感内容,为什么这么好的书得不到推广和认同?虽然都是写一个世外桃源,但本书比沈从文的同类小说高明不少。
  •     果园城记,第一篇一吻写的悲苦吗?也不是很悲苦,就是一个小城穷苦人的悲欢离合,在尘世中挣扎着活着,大刘姐选择了另一种生活,在二十年后回到小城,一切都物是人非,老了死了散了还是挣扎着在生活。第二遍邮差,倒是写得短小有趣,这是新生活,1942年的小城,一切都是缓慢的悠长的也许也贫穷,但是有了那么一丝从容,好像天气终于不在阴沉沉的,小城的天亮了起来。你看,慢慢的邮差没出过这个小城,连甘肃和云南的位置都分不清,但是他送信的时候又悠闲的很,甚至还和小孩开启了玩笑,脸上没有为生活挣扎的困苦和悲伤。喜欢这样的小城,就连那个老大娘虽然看上去很穷,但是信封里也许有钱呢,这就是希望。 果园城记,是因为有小苹果啊。其他的没有看完,缺。12.29,我才看了三篇文,以后有空再买合集看完。
  •     很喜欢。
  •     在现代闯入的第一时间,向已经荒芜的农村回眸。
  •     散文般的小说,深具诗意。
  •     师陀的《果园城记》以果园城为地理坐标,用一种第三人称的视角反映果园城的历史变迁。就体裁而言看似是个短篇小说集,其实每篇小说又密切相关,组成一个整体。若作者能将此书写完,想必会是类似于曹乃谦《到黑夜里想你没办法的》的书,可为短篇亦可视作长篇。师陀在刻画人物时,多以白描的手段,把人物勾勒出来。此为妙笔亦是败笔,如此语言显得生涩些,可在出色的主题立意中,又显得质朴。优秀篇目很多,不时有隽语、禅语,点到为止,耐人品位与咀嚼。若师陀的笔触散漫些,少一些阶级划分、政治话语蕴藉,以他的能力想必定能留下不少能传世的名作罢。当年从文先生在大公报举报的比赛中,师陀、何其芳、曹禺在各自领域获得奖项,本可前途无量,无耐还是卷入革命中,引人唏嘘。或许应了夏济安先生,“文学无以战胜政治”的悲观结论……
  •     《一吻》、《一吻》、《一吻》、《一吻》 直追废名。
  •     可以说是到现在为止最喜欢的现代文学作品,赞的不能再赞
  •     小城故事多,喜乐之外还有更多。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