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死之书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6
ISBN:9787500424956
作者:[美] 索甲仁波切
页数:494页

作者简介

本书可以说是西藏版的《神曲》,如果但丁不是信奉基督的诗人,而是潜研佛学的居士,那么他留传后世的,可能就不是神游天堂与地狱的见闻,而是论述因果轮回的《西藏生死书》了。本书无疑是当代伟大的生死学巨著,一本实用的临终关怀手册;它提供给读者的,不仅是有关死亡和临终的理论性描述,尤为可贵的它还提供了具体实践的方法。它认为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书中,深入讨论了如何认识生命的真义,如何接受死亡,以及如何帮助临终者和亡者。

书籍目录

作者 自序
译者 序
第一篇 生
第一章 在死亡的镜子中
1.现代世界的死亡
2.走过生死的旅程
第二章 无常
1.大骗局
2.动的惰性
3.面对死亡
4.认真看待生命
5.秋天的云
第三章 反省与改变
1.接受死亡
2.心灵深处的改变
3.死亡的心跳
4.处理“改变”
5.战士的精神6.无常的讯息:
死亡之中有什么希望?7.不变者
第四章 心性
1.心与心性
2.天空与云
3.四种错误
4.往内看
5.觉悟的诺言
第五章 把心带回家
1.修 心
2.禅坐的心要
3.正念的修习
4.自然的大安详
5.禅坐的方法
6.姿势
7.三种禅坐方法
8.禅坐中的心
微妙的平衡
10.思想与情绪:波浪与海洋
11.经 验
12.休 息
13.结合:动中禅
14.灵 感
第六章 演化、业与轮回
1.轮回的若干可能“证据”
2.心的连续
3.业
4.善心
5.创造力
6.责任
7.西藏的转世
第七章 中阴与其他实相
1.中阴
2.不确定和机会
3.其他实相
4. 生死都在他们的手掌中
第八章 这一世:自然中阴
1.业的景象
2.六道
3.认知的门
4.无我的智慧
5.修行道上的自我
6.聪明的向导
7.三种智慧的工具
8.修行道上的疑问
第九章 精神之路
1.寻找精神之路
2.如何行道
3.上师
4.恭敬心的提炼
5.加持之流
6.上师相应法:与上师的智慧心结合
第十章 心要
1.见
2禅定
3.行
4.虹光身
第十一章 对临终关怀者的叮咛
1.表达无条件的爱
2.说真话
3. 临终的恐惧
4.未完成的事
5.道别
6.走向安详的死亡
第十二章 慈悲:如意宝珠
1.慈悲的逻辑
2.施受法的故事与慈悲的力量
3.如何唤醒爱心和慈悲
4.施受法的阶段
5.施受法的加行
6. 主要的施受法
7.为临终者而修的施受法
8. 神圣的秘密
第十三章 给临终者的精神帮助
1.在临终者的床边
2.给予希望和找寻宽恕
3.寻找精神上的修持
4.基本颇瓦法
5.利用颇瓦法来帮助临终者
6.奉献我们的死亡
第十四章 临终修习
1.死亡的那一刻
2.放下执著
3.进入清明的觉察
4.临终开示
5.临终修习
6.颇瓦法:意识的转换
7. 死时祈祷的功德
8.临终的气氛
9.离开身体
第十五章 死亡的过程
1.自然寿命的耗尽
2.过早的死亡
3.临终的“痛苦”中阴
4.死亡的过程
5.临终的姿势
6.外分解:五根和五大
7.内分解
8.“三毒”的死亡
第十六章 基础地
1.基础地
2.凡夫心的基础地
3.母与子的会合
4.地光明的显现时间
5.一位上师之死
第十七章 内在的光芒
1.法性的四个阶段
2.了解法性
3.认证
第十八章 受生中阴
1.意生身
2.中阴身的经验
3.受生中阴的长短
4.审判
5.心的力量
6.再 生
第十九章 亡者超荐
1.何时帮助亡者
2.如何帮助亡者
3.亡者的觉察力
4.西藏佛教的亡者超荐法
5.帮助遗族
6.中心的修行
7.保持心的开放8.结束悲伤并从中学习
第二十章 濒死经验:上天堂的阶梯?
1.黑暗与隧道
2.光
3.与受生中阴相同的经验
4.回阳人:西藏人的濒死经验
5.濒死经验的讯息
6.濒死经验的意义
第二十一章 共通的历程
1.中阴的显露
2.睡梦的过程
3.意念和情绪的过程
4.日常生活的过程
5.喜悦的能量
6.不断开展的整体性
第二十二章 和平的仆人
附录一:我的上师门
附录二:有关死亡的问题
1.维生
2.允许死亡的发生
3.选择死亡
4.其他疑问
附录三:两个故事
1.挑乐丝
2.瑞克
附录四:两个咒
1.金刚上师咒
2.大悲咒
注解
参考书目(英文部分)
参考书目(中文部分)
感谢启事
作者简介
彩图释解

内容概要

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出生于西藏。由本世纪最受尊敬的上师蒋扬钦哲仁波切养育成人。后来被上师认出是拖顿索甲的转世。
197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比较宗教学,1974年开始弘扬佛法。在欧美各国生活、教学二十多年,使他通达西方的心灵。由于他思路清晰、从容自在、幽默风趣,传法时深受听众的欢迎。他为繁复的现代世界发展出一套解说西藏佛法要义的方法。索甲仁波切属于伟大的大圆满传承,具备这个传承的标记:生动活泼、心胸广大、直指本性。


 西藏生死之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4条)

  •     执着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因为无常让我们感到痛苦,即使一切都会改变,我们还是死命地执着。我们害怕放下,事实上是害怕生活,因为学习生活就是学习放下。这就是我们拼死拼活去执着的悲剧和嘲讽所在:执着不仅是做不到,反而会带给我们最想避免的痛苦。执着背后的动机也许并不坏;希望快乐也并没有错,但我们所执着的东西,本质是执着不了的。西藏人说,“同一双手不可能在同样的流水中洗两次”,又说“不管你多么用力,沙中还是挤不出油来。”确实地体会无常,可以让我们慢慢解脱执着的观念,以及错误的恒常观、盲目的追逐。慢慢的,我们将恍然大悟,我们因为执着不可能执着的东西,而经验到一切痛苦,就其最深层的意义而言,都是没有必要的。开始体会无常,也许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这种经验是如此生疏。但只要我们不断反省,我们的心就会逐渐改变。“放下”变得越来越自然,越来越容易。也许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够让我们的愚痴沉没,但我们反省得越多,就越能够发展出放下的观点;那时候,我们看待一切事物的方式就会改变。让我们做个实验。拿起一个铜板,想象它代表你正在执着的东西。握紧拳头抓住它,伸出手臂,掌心向下。现在如果你打开或放松手掌,你将推动你正在执着的东西。那就是为什么你要握住它的原因。但还有另一个可能性:你可以放开手掌,但铜板还是会在手上。你的手臂往外伸着,只要把你的掌心向上,即使是放开你的手掌,铜板还是留在你的手中,你放下了,而钢板仍然是你的,甚至连铜板四周的虚空也是你的。因此,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接受无常,同时毫不执着地享受生命。现在让我们想想人与人之间经常发生的事。人们时常是在突然感觉推动伴侣的时候,才能了解自己是爱他们的。然后人们就更执着了。当一方执着,另一方就越逃避,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越脆弱。我们时刻都要快乐,但追求快乐的方式却那么笨拙,以至于带来更多的忧愁。我们往往认为必须抓住,才能拥有获得快乐的保证。我们问自己:如果我们不拥有,怎能享受呢?我们总是把执着误以为是爱啊!即使拥有良好的关系,由于不安全感、占有欲和骄傲,爱也被执着所了;一旦失去了爱,你所面对的,就只剩下爱的“纪念品”和执着的疤痕。既然如此,我们怎么做才能克服执着呢?惟一的途径是了解它的无常性;这种了解可以慢慢解除它对我们的控制。我们将了解上师所开示的对于改变的正确态度:想象我们是天空,看着乌云飘过;想像我们是水银一般的自由自在。当水银落在地面时,仍然完整无瑕,从不与尘埃混合。当我们席卷依照上师的开示去做,慢慢解除执着时,大慈悲心就从我们身上产生。执着的乌去纷纷飘散,真正的慈悲心就像太阳发出光芒。那时候,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就能体会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这首诗的真义:把喜悦绑缚在自己身上的人,反而毁来了长着翅膀的生命;当喜悦飞去而吻别它的人,将活在永恒的朝阳之中。
  •     去西藏旅行一次,并不一定能够让人更有信仰或者更加高尚;但雪域圣地给了我们一个超过海拔5K米的高度。那些忽然在心头涌动的怕和爱,让今生今世的我们更有勇气前行。
  •     在无数的现实中我极力扩展着自己的精神实体似乎在任何一条道路的尽头等待我的都是死亡只有死亡不论走过的光明还是黑暗道路有时候让人觉得漫长有足够的时间用来留恋留恋那些企图企图填满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当我明白原来可以选择选择不时停下脚步停下不断的扩展向内看我看到曲扭的外表下贪婪和恐惧延伸 延伸却仅仅只是一个有限的精神实体一个由我自己创造的由内向外的不断扩展的精神实体但它只能是有限的因为有限的尽头就是死亡扩展可以带给我力量我曾经不断告诫自己然而结果呢可是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我不断被人告诫然而死亡呢如果看不清道路的方向那为什么选择这条道路呢也许突破有限的的方法不是无序的扩展各种企图而是直指死亡让死亡成为精神实体的一部分仅仅和其他部分一样包容它超越它在它的身后获得延续延续就像我们的生命延续到下一代而我们的精神实体我们所特有的正不断加强这种延续的能力因为各种伟大的精神实体的本身获得了延续我关起门我静静的望着我的梦魇没有一丝杂念--读《西藏生死书》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后面真纯看不懂,不过死后世界描述挺有意思
  •     醍醐灌顶的佳作,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读过这本书
  •     何惧死生
  •     需要重读
  •     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是这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     在图书馆随手翻的,欣赏无能。
  •     : B946.6/4952
  •     挺通俗,像本指导书。要言不烦,这本书连头带尾却写了505页。其次,通过批评现代和西方文明的表象来树立自身的正当,这是我所不认同的做法,仿佛终极真理已然是完成。而对环境的改变缺乏充分公正的认知,一味回溯形成于过去的自足体系,并无法对现实作出有益有效的回应。我们首先是现代人。
  •     临终关怀的确蛮重要的。生老病死这种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人们为什么要惧怕,我其实想不通,有这样一本书带领一些人明白死亡,挺好。
  •     先读一遍。
  •     前三分之一的禅坐比较无聊,之后有关于解脱和轮回的部分很有意思
  •     轮回。。
  •     从前有一位老妇人来到佛陀面前,请问禅坐的方法,佛陀告诉她在从井里汲水的时候,手的每一个动作要了了分明,做到这一点,她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处在清醒和旷达的宁静中,那就是禅定。
  •     读一生的书
  •     对于拥有临终亲人的家属想从此书中得到启示或者帮助的话,个人而言,并不见得有多大疗效。可是此书展现了佛学中对于死亡的解读,清楚地告诉所有人死亡并不是一个终点。如果不是完全相信佛教和对佛教了解不深的人,读这个书可能会产生很大困惑,因为里面有大量佛教用语,但是并没有很清楚地解释。我觉得此书对于相信佛教的亲人和临终病人会有很好的帮助,但是对于人 in general或者无神论者,不会有很大的帮助。看完这本书后去相信,钻研佛教的人也很多。可是,毕竟面对死亡这个话题,无论做好多大的准备,只有到真正发生的时候才知道要怎么样。
  •     买过这本书,震慑人心,反悟人生,明白生的的由来,死的意义。
  •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你一定会收获满满
  •     读它,能让自己变得沉静,心不在浮躁,日子便不会难捱。
  •     记得最深的,是死亡的分解过程,以及临终关怀,还有地光明、法性光明。。。
  •     凡事都如此,让自己过得更好带来烦恼,让他人过得更好带来快乐。
  •     很少有学问真正的面对生死。在这一点上而言,佛法中有修为的大师可谓登峰造极
  •     需要一定的心境才能读的进去
  •     不是特别懂…
  •     对死亡有了很真切的认识。
  •     不错。藏密的生死观。
  •     秋天的云。无常。
  •     对于生死。也是了解西藏的最核心内容的途径
  •     心灵必备。学习了无常的道理,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     一直想要看的一本书
  •     一位藏传佛教喇嘛向西方阐释佛教生命观(&宇宙观、历史观)的一部简单易懂的宗哲书和宗教心理学(建议和示范一种行修生活方式)。人的一生,是心识历程不断轮回中短暂的此生“自然中阴”,不是唯一不是目的,而首先是一个机会,为了涅槃和解脱。作为一套完整的语义系统,关于生命的一类理解,佛教教理展现了最恢弘的关于宇宙和生命的结构性想象,是其他宗教和民族神话史诗所不能企及。但沐浴于这套语义系统辐射之下,且不忘从局外角度(站在呈现给我们的“果”之外)去了解佛教史,其产生、发展、分歧、斗争、扩大、融合的历程。正如藏学家Tucci评价藏传佛教,“吐蕃佛教动荡不安的古代史,没有任何一处是仅仅只受宗教因素决定而皈依新教理的例证……”决定信仰的因素,是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一种发展综合,某种意义上宗教信仰是信仰本身的一种逃逸。
  •     我的精神食粮
  •     很久前读过,人,何其幸运来此世界,何其不幸离开这世界。但如果无法离开这世界,有怎会有如此多的感慨。生命就是种奇迹,因为其生,更因为其死,有的人虽死犹生,有的人虽生犹死。
  •     对于死亡和临终,你的态度是什么?是恐惧还是无所谓?恐惧不必,人终有一死;无所谓却是把生命看轻。 分别、死亡,至亲的生命离开,谁也不想。除了幼时家犬的离去,我就再没面对死亡了。它走的时候,我都哭的不成样子,至少有五年不再想起它时就会觉得哀伤。很难想像父母有一天离我远去,我会成什么样子。爱我的和我爱的,请时时珍惜。
  •     读完后留下大量的怀疑和疑问
  •     跟风买的实体书,但是还没看完。
  •     需要专注力啊。。。但是禅学非常有启发
  •     无神论者可以批判的看所谓的临终关怀;摇摆派可以当做密宗修行的入门普及;已皈依派可以当做修行指南。作者把密稍微显着说了一下,不过如果没有上师这些教法还是无法自修。这是从教的角度看到的密宗,嗯,它确实还有政的一面。20141106
  •     我读的是更早的版本,有许多关于书中仁波切的图片
  •     2016.6.30—8.9。写下这些文字的人,又怎么可能性侵自己的信徒?推荐信佛不信佛的人都来读一读这本书,你会对生命有全新的认知,在面对死亡时,也会多一份从容。
  •     激起我对佛学的兴趣
  •     写书都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唠叨。一个道理要阐述很久,多次例证。不过如果不这样写也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是本不错的勘透生死之书。
  •     开头尚可,后边玄虚,不推荐
  •     欠缺宗教的基础,所以并不完全看得懂,大概对西藏的宗教理念和体系有了笼统的概念,修来世,信转世,放下我执……选择性接收吧,对我最大的一点影响,意念的力量!!!
  •     無常
  •     释然
  •     这种书少读为好。
  •     可是我还没有去
  •     这真的是“一生必须看的一本书” 和“ 用一生去看的一本书”
  •     棒
  •     值得一读,只要有心,就会有收获,不管是哪个层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