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4
ISBN:9787532716951
作者:[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页数:364页

作者简介

《刀锋》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而且这个人干脆不再是作者惯用的阿辛登笔
名,而是直接用了自己的真名实姓。小说写一个参加第一次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
拉里·达雷尔。在军队中,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
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趋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
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这也是毛姆在《总结》
中提出过的)。复员后,拉里既不肯进大学,也不肯就业,一心想探求人生的终极。
为此,他丢下未婚妻来到巴黎;两年后,和未婚妻解约,又从巴黎遍游世界各地,
最后到了印度,找到了印度的吠陀经哲学。于是了悟人生,把自己的一点薄产分散
给亲友,自己返回美国,当一个自食其力的出租汽车司机,打算隐身人海,以终天
年。小说以拉里为中心,描绘了许多美国男女,有拉里的未婚妻,贪图物质享受的
伊莎贝儿;有以买卖古董起家,一心想钻进上流交际社会的艾略特·谈波登;有头
脑简单但心地忠厚的格雷·马图林,他原是百万富翁的独生子,但是一九二九年的
经济大崩溃使他破了产,他是个只知道做生意发财的典型美国社会产物;有伊莎贝
儿的同学,索菲·麦唐纳,因丈夫和儿子在车祸中丧命,被夫家放逐到巴黎来过着
堕落的生活,终于被不逞之徒杀害;还有一个模特儿兼妓女的法国女子苏姗·鲁维
埃,和拉里与作者都相识,最后和法国一个外地厂商结婚而得到生活保障。作者本
人在书中也担任了一个重要角色;他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背景多半是在法国,特
别是巴黎。由于毛姆大半生是在法国度过的,而写作本书时,正因战争避地美国,
所以写到巴黎时,特别流露出怀乡情绪,如写他在赴拉里约会之前,穿过卢森堡博
物馆的公园时,描写园中游人的那一段回忆自己青年时期的描述,完全属于自叙性
质,和小说毫无关系。又如第六章论述莱辛的《贝蕾妮丝》,都是离开主题发挥自
己的文学见解。书中的主要角色除掉苏姗·鲁维埃外,全都是美国人,使人想起一
句调侃美国人的谚语:“人死后进天堂,美国人死后去巴黎。”但是,他们最后都
死的死了,回国的回国了,连苏姗·鲁维埃也嫁到外地去,如作者所说,“在我的
生命中也消失了。”当然,这个小圈子里的人只占据作者生活的很少一部分,但我
们仍不免兴一种落寞之感,仿佛作者是“珠箔飘灯独自归”。
正如作者在小说中交代的,他这本书并不想“阐述所谓《奥义书》的哲学体系。”
“我懂得太少了,但即使懂得很多,这也不是阐述《奥义书》的地方……我想的只
是拉里。”在本书结尾时,他又说,“我是个俗人,是尘世中人;我只能对这类人
中麟凤的光辉形象表示景慕,没法步他的后尘。”因此,他和克里斯朵夫·衣修午
德[注]不同,并不打算向西方推荐吠陀经哲学,或者提倡人人都学拉里;单拿一点
来说,不近女色,如果人人都象拉里那样奉行,岂不会造成灭种的灾祸!毛姆的道
德观是如我国嵇康在《绝交书》中所主张的“四民有务,各得志为乐”。他把拉里
捧得很高,但并不把艾略特·谈波登那个“大大的势利鬼”贬得很低。他对放浪形
骸的索菲·麦唐纳只有同情,对当模特儿兼妓女的苏姗·鲁维埃能够有一个归宿感
到欣幸,对头脑简单的格雷·马图林,在他的笔下绝少挖苦,而往往突出他的忠厚
和慈爱,但对伊莎贝儿则毫不徇情地揭露她蓄意破坏索菲和拉里婚事的阴谋,尽管
他很欣赏她的美,并且是她多年来的“知心”朋友。但他接着也写伊莎贝儿获悉拉
里分散自己财产,并且返回美国预备当司机的消息后,伤心啜泣的情景,从而让读
者自己对伊莎贝儿作出结论。不妨说,伊莎贝儿的用心是狠毒的,但是,她破坏的
是一个本来不可能有好结果的婚姻,因为如果索菲连伊莎贝儿布置那点诱惑都抵御
不了,拉里即使学会了瑜伽修道士的那点法力,能把她从自甘堕落的道路上拉得回
转吗?
尽管作者在本书开头声称,他几乎没有什么故事可述,但是,他仍旧充分运用
了叙事的技巧,从而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常碰到这样的
情形,即一面译,一面盘算着不知他对这种铺开的局面怎样收拾法。但是,使我佩
服的是他笔头一转,很快就结束掉;例如在第二章末尾,当伊莎贝儿告诉作者自己
和拉里解约的经过,以及作者给了伊莎贝儿忠告之后,他只用两三行文字就结束了
他们精心策划的汉普顿宫之游:
雨仍旧下个不停,我们认为不去看汉普顿宫那些华贵建筑,甚至伊丽
莎白女王的床,伊莎贝儿也可以活下去,所以就坐车子回到伦敦。
我想如果有个金圣叹的话,很可能在这一段后面插进一些双行批语:“随手收拾掉
汉普顿宫,妙。盖汉普顿官之游不过是为了找个场合让伊莎贝儿能向作者倾吐胸臆,
现在目的已达,再叙述作者领她游览汉普顿宫便是呆鸟矣。”
......
小说不是历史,不需要反映一个时代的全貌,但它反映的那一部分,特别是其
中的人物,必须给人以真实感,不能只是影子。有时候,由于文学修养差,欣赏不
了作家所创造的人物,这情形是有的。我当学生时,对莎士比亚的黎耶王形象就不
能欣赏,后来读了A.C.布雷德利[注]的《莎士比亚悲剧》才发现自己的文学修养
不足。但是,有些名家笔下的人物,如最近我读到的狄更斯的《小杜丽》,就只能
说是概念的产物了。毛姆的《刀锋》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两次大战之
间那个时期的一个人物画廊。
周煦良
一九八○年十一月六日
(译者序的节选)


 刀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0条)

  •     读毛姆的《刀锋》之前,先读了译者周煦良的序,在序中译者认为小说主人公拉里的人物原型是维特根斯坦。巧合我去年看了维特根斯坦的传(这次在维也纳英文书店无意中看到英文版,试图买下,被大头以太贵为理由阻止,此乃题外话),于是在读小说的时候经常就把虚构的拉里和真实的维特根斯坦对照起来。读完以后,我想我完全相信译者的推断。我很喜欢维特根斯坦,于是也很喜欢拉里。拉里总是那么从容,那么淡定,那么坚定,来无影去无踪,甚至对自己的疑惑也非常的确定,做着所有世俗标准下毫无意义的事,一点也没有焦虑不安。拉里大踏步的走在追求终极真理的道路上,周围的一切都无法阻挡他的脚步。我羡慕拉里,甚至是嫉妒,但是内心深处似乎承认自己或许永远不可能过拉里一样的生活。和艾略特、伊莎贝拉、格雷这些世俗的人来说,拉里太完美了。完美的有点令我害怕。或许毛姆在拉里身上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理想化的色彩,拉里是一个象征。而活生生的维特根斯坦比拉里更真实,因此也更有力量。从某些方面看,他和你我并没有太大不同:经常怀疑自己,为此苦恼、暴躁,甚至有自杀的念头。但和你我大不同的是,他一直走在自己内心所指引的方向上,尽管走得很累很痛苦。有时候我觉得拉里太完美了,根本无法效仿,但是当脑子里出现维特根斯坦脾气暴躁、神经质的骂人、不断的怀疑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最像先知的人”也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遥不可及的。凡人身上的特征和毛病不会成为你寻找到终极真理的阻碍。相反,崎岖艰难的路才是正道。拉里毕竟只存在于小说中,他对待自己内心深处的疑问的态度过于轻松了。但我们不要被小说迷惑。当觉得自己的疑惑和苦恼越来越沉重时,这不是离真理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了。总之,绕来绕去,我想说的意思好像是,如果你觉得小说中的拉里对你有所触动,那么建议读一下《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为之责任》,在那里你会看到一个活生生的拉里,或许会对你的生活更有指导意义。关于宗教和生命的意义,这是在是一个太深奥的话题,我觉得毛姆在书中所描述的拉里最终在印度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那一段,并没有让我觉得醍醐灌顶。小说中毛姆自己也说,拉里在印度所获得的答案并没有回答“世界上为什么有恶”这个问题。不过我想,希望一部小说来回答"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的答案,对它的期望有点过于苛刻了。生命的意义没法被任何人告诉,只能被自己发现。小说写了拉里这个人如何成功寻找到了属于他的生命的意义,故事已经足够动人了。
  •     由于一些私人原因,将近半年没有更新日志了,这样沉默着,害怕写出来的东西会成为证据,困扰自己。一直以来我的“缺氧”原则告诉我,遇到在乎但无法把握的事,第一,放弃它,这样可以避免伤害,第二,绝口不提,因为这样便于忘记。一旦没有氧气助燃,燃烧得再旺的火也只能被迫退场!这个假期,非常感谢毛姆先生,他用他的哲学帮我找到一些解答的途径。我爱他告诉我的那个叫拉里的20岁青年,与我同样年纪,瘦削的身体却藏着惊人的意志和耐力。同样关于青春的困惑,迷茫以及恐惧。他为此实践了一生,而我浑浑噩噩的逃避“科学”。他终生不娶,坚守自己的灵魂,因一个简单的哲学思考引发的罕见经历和感悟,都让我跃跃欲试。他单纯,善良,博爱终身追求精神上的最大满足,让我羡慕!一个包袱随遇而安,置身艰苦环境锻炼身体,磨练意志,使自己清醒,与书为伴浪迹天涯,懂得满足,与人为善!我得一个和谐的假期,我学着不去任性与家人抗衡,反而得到极大的体谅与理解。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印度拜的那个活佛师傅西里 甘乃夏,他静静坐着,身上焕发出宁静,那种善良,平和,无我的气息,他入定时那种物我之分的消失,人成为绝对知识的那种敬仰。与他一起生活感人至深的并不是他的那些教导而是他的为人,他的慈祥,他的气度,他的圣洁。仿佛只要能见到他的面,就是福气。同他在一起,就觉得很幸福!拉里带我见证我的迷茫!并学会从容面对,不屈服,不放弃!我替伊莎贝尔错过这样一个天使般男孩,而去追求虚荣的奢华生活感到可惜。很多人总想将幸福建立在物质之上,但,幸福的取得并不是靠这些,而是靠精神。尘世的满足都是暂时的,只有无限能提供持久的快乐和幸福。在一个脱口秀上听到一句话:当我们的生活已经不再简单,我们又如何拥有简单的快乐!当我们的生活已经不再单纯,我们又如何去拥有单纯的美好!当然我不是批判物质生活,我只是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用信仰来完善人性。世界的恶是为了使人客服自己恶的本性,抵制诱惑,把痛苦和忧患作为上帝用以洗涮自己的考验来接受,使自己终于配得上享受上帝的恩典!所以每一次诱惑都是客服软弱最好的一次磨练,真正做一次主宰自己的人。但对于某些可怜的女人来说,如果不是因为男人的某种想象不到的虚荣心,生活就难办很多。要知道面对一个崇尚物质的人往往比坚强的意志好对付所了。当然,书中还有一句话,个人非常喜欢:人不仅可以通过知识达到最高现实,通过爱和工作也可以得到解脱。但是不能否认知识是最高且最艰难的途径,因为知识的工具是人类最宝贵的能力,即理智。我喜欢工作,工作让我充实,但是这并不表示它何以代替家人。人贵在正确的时间做适合的事,也许以后我也会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爱人,只希望现在能为自己多做一点,让自己尝试更多,不会遗憾,就算不能够做一个“闲内助”,至少不会成为“累赘”对于这一看法,个人比较满意。假期有一天,老爸邀请我逛街,一份已经陌生了的感受,再袭上来时尽然莫名的有些激动。这一次约会不像往常一起猫在在书店。我们漫无目的的走了很久,他及其绅士跟在我身边,和以前的谈话一样,大部分都是我在说,偶尔他提出一些良善的建议总是让我忽然有一些惊喜的灵光。他给我买了一串冰糖葫芦和两个帕帕罗蒂,久违的感觉,让我忽然想起09年的第一次雪花,一个星期五的早晨,由于小禹实习,我代班相约清晨,走出寝室看到一些絮状螺旋飘着的雪花,感觉一阵清新,没有了早起的不适,我放慢脚步走着,站在还算空旷的校园里,心里生出的那一种久违的感动!可惜没多久就停了。有些东西就是这样,不管多久,相隔多远,该来的早晚会来!只要不选择遗忘,就会记得,也找得回来。
  •     这段时间恰是内心最安定的时候,除了习惯性的些许焦虑感。看刀锋之前,总以为它是晦涩的,跳过繁琐的文前简介却发现里面的人物和故事那么引人入胜,一如三毛的文字那样读起来爽朗上口,作者亦是文中的主角更是观察者。刀锋里的人物故事没有像中国很多小说惯有的那种无奈和压迫感时时袭击你,因为他们从始至终都过得那样如愿以偿,也都有着如愿以偿的结局,他们的身心灵都跟随着自己的自由走动。不管他们的人物个性和道路有多么的差异,但都不做作,都是自然而鲜活的生命体。只有拉里,这个我最喜欢的人物,带着对生死、对善恶、对上帝等疑问,不能融入主流生活的事务中,他听从了渴求弄明白一切的内心的召唤,回归到最本真的自己,他有善良、纯真、亲切和随性的性格品质,他用了多年的时间逃离俗世去拨开罩在精神上的层层迷雾,寻求异于常人的自我“得救之道”,那就是先完完全全将自己浸入由文学、哲学、艺术、宗教和科学围建起来的精神世界中,领悟和思索。最可贵的是,他并没有闭门造车,苦思冥想,更多的是与渴望交往的人和随缘结交的人的交流,纯粹的体力劳动和工作,以及随心随缘而到达的天涯海角的足迹,让他近乎流浪的生命时段中得到精神上的开阔、释然和通透,寻求到了他想要的答案,那是一种真正的安宁和满足。精神富足的他最终回归了现实生活,“不急躁,对人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不近女色”,他将以平凡的工作去生存,却依然以加持精神力量去获取属于他的幸福。对于羡慕拉里的我们呢,有一篇评论里面的一段文字正是我想要表达的:“我们不是拉里,无法像他那样周游世界去寻找真理。现实和理想是一对永远无法真正调和的矛盾,可是我们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克制和闪避其实原本已经是一种化解这对矛盾的有力方法了。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大众隔绝开来,刻意地摆出一幅遗世独立的姿态,然后又反诬这个社会亏欠了我们,世界不符合我们的梦想。在看似世俗、平庸的生活中同样可以追求充满诗意和酷味的精神生活。一定。 ”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感觉和便士有点儿相似。阅读快感当然不如枷锁。另外翻译总是把“而且”放在“我”后面哈哈~
  •     一下午就这样过去了 合书
  •     loafing around requires a lot, or maybe nothing.
  •     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
  •     喜欢这个故事多一些,群像中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对自己认定的生活或追寻的东西坚定不移。社交、华服、事业、金钱、艺术、知识、精神……不能说哪一样更现实或更崇高,毕竟所有的选择加在一起才组成万千存在。拉里无疑是最吸引人的一个角色,他和作者(书中的)在咖啡馆畅谈的那个彻夜真让人着迷。
  •     了解到毛姆的套路后,这本小说并没有多出彩,倒数讨论哲学的那一章更是看得脑仁疼,被强烈的你们是凡人这种价值观给打败了。另外你们注意到这本书只要一块三毛钱么。
  •     大隐于世
  •     篇幅太小,影响人物塑造。 毛姆很多点评,现在看怎么都有点心灵鸡汤?!
  •     个人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但求越过生命中的刀锋。
  •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谁说翻译不好?!明明很可爱!你这个鬼,滚你妈的蛋,奶子,虽然大娘饭店还是太出戏了
  •     又是一本第一人称写的书,既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这些形形色色的人,都很生动丰富,唯一不能理解的是拉里。
  •     三星半。类似月亮与六便士,又一个“背叛”红尘的故事。周煦良翻译的版本,不太喜欢,虽然有些地方翻译得挺有趣的,但是整体不太妙。我无法确定是原著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我感觉整本书并不流畅,有种卡涩的不痛快的感觉。虽然我明白,第一人称的旁观者叙事正是毛姆的一贯风格,可关子买得太多反而使人累,云里雾里看拉里真是不太爽,苏珊让我想起了大概同时期的画家弗里达,索菲的故事也算精彩,伊莎贝尔和艾略登也是丰满的。可总体说来,略感失望。这故事本该有的那种被人按住了心弦且被狠狠地弹拨了一下的感觉,却没有实现,我已经做好了被撩拨的准备,你却拂袖而去。
  •     毛姆大大~~么么哒~
  •     时隔多年重读《刀锋》还是喜欢的不要不要的
  •     毛姆通过各方面的对比和某些几乎完全还原的描写,构造了一个完美又具有神性的维特根斯坦。比传记里的更完美更通灵更圣徒。却没能让我心中的维特根斯坦在他笔下复活过来。
  •     TSG 定价一块三的老版书。
  •     周煦良反应的版本,吃饼饼,腰子疼这样的译词,实在是。
  •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是拉里,也是毛姆。有评论称毛姆是“20世纪最会讲故事的人之一”,“绝代的流行作家”,也有评论称他为“二流里的一流”,但说什么都抵不过一句,我喜欢。虽然大部分人都不可能是拉里,因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太多的枷锁,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尊重这样的选择。因为曾有一个人告诉过我们,还有另外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     千言万语化为一首歌——艾薇儿的《skater boy》,这一本里毛姆的吐槽终于从幕后到了幕前,亲自出演了一个洞悉人性的“毛姆先生”,从这一个美国文青拉里的故事里,我更加坚信毛姆是一个故事会级别的作家——不管你走哪条路,结局只能像菲斯杰拉德写的一样——于是人们奋力向前滑,逆流而上的小舟,不断的后退,进入过去
  •     流畅好读,但是有些达不到我读到一半时对结局的期待。其实想想,这种永恒的问题,哪有什么答案可言。我也是太过于苛求了。然而拉里的那种不停追寻的态度是令我敬佩的。
  •     我看过的毛姆三本书里最好的一本 果然故事和技巧都可以说是纯熟 讽刺的不遗余力 牛逼啊
  •     拉里的大段叙述很多我都跳过去了……神秘主义真的不太感兴趣
  •     他从战场回来,开始寻找人生的意义;他们说,you are not supposed to。Larry的心灵追求之旅几乎有种otherworldy的意味,讲述自己经历的时候,口吻都有点缥缈,与之形成对照的自然是虚荣的社交狂人老头,在deathbed上还期待着“天上和地上一样有阶级区别。有六翼天使和二级天使,有天使长和天使。我一直在欧洲的上流社会中走动,毫无疑问,我也将在天上的上流社会中走动”——语出书中毒舌的“毛姆”。至于发现昔日爱人越来越非自己能掌控的Isabel,只能说,执念遇上“求不得”,从来都没有好结果。看的这个译本比较古老,很多语言习惯都跟现在的译作差别很大,而且看起来,这位译者怕是上海一带的人吧⋯⋯
  •     全书最触动我的地方是,毛姆边搀鸡尾酒,边徐徐点出是伊莎贝儿设计杀死了索菲。除此之外,全书都是慢节奏的呓语。
  •     让人心静的一本书。
  •     毋庸置疑您喜欢用刻薄的语言调侃如艾略特般苦心经营物质、名声和地位的人,但对于拉里印度修行的混乱描写,明显表露出您又无法企及苦心追求精神的人(而您无非是有意要将此作为重点,因为您明确非因这段对话是无甚动机写作此书的)。终归,您就是中间的侥幸者和看客。(再者,您对印度的描写确实平凡,再想来三岛由纪夫文字中的印度,浮现出的那一个或圣神或诡异的似非真实的东方世界,您的描写缺少了迷幻人心的气质。)
  •     现在看来,伊莎贝尔这个文学形象更有意思。
  •     拉里真是个神奇的人。虽然有趣,但我并不想变成他那种人。还是毛姆在书中的角色比较好,中庸之道。
  •     很幸运在几年后又读了一遍!
  •     补记。二十多岁时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     比较纯粹的小说,和比较纯粹的小说阅读体验。 毛姆很好,像他说的好那么好。
  •     时隔四年重读,发现自己已经对故事梗概忘得七七八八了。然而却在重温中追溯到了自己好些想法的出处,不禁感慨书对人的影响真是如春雨润物。
  •     拉里这样的圣徒,终究只是存在于我们幻想之中,哪怕现实中有一个维特根斯坦。
  •     看到最后,很疑惑为什么书名叫“刀锋”,然后重新去看了开头的那句“刀的锋刃难以跨越,所以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故事里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得救之道,而如作者所说,每个人的结局都算是完满的。里面涉及宗教的部分我实在是看的一知半解,不过里面伊莎贝儿的几段对话又都是十分的精彩的,居然在书中看到了很多现在的感情和婚姻里仍旧有的矛盾,只感叹爱情这个话题,永恒不变。众生相也是精彩的。
  •     娓娓道来的故事读起来很生动,如果可以谁不想晃膀子。
  •     看的时候:毛姆的这种该死的上帝腔调真他妈迷人。就好比…我们本来生活在一个三维(或者说四维)的世界,毛姆硬生生把它降成了两纬。 看完之后:拉里好没劲,跟俺国历史上一些真正牛逼的人相比还差的远呢,不就是问道么,不过那种inner peace倒是迷人的。 PS. 相较于写红与黑的司汤达和写安娜卡列尼娜的托尔斯泰,毛姆确实更有gay的气质…不那么真诚的热爱妇女,反倒是能发现男人的许多闪光点,这点真的是掩饰不住啊。这种倾向甚至于也可以隐隐体现在月亮和六便士中(这话说的有点马后炮哈哈,多年前看的时候没想到这个)。
  •     从18号到21号的今天,我重读了毛姆的刀锋,相比一年前读的时候,我少一点了毛躁,多了一份宁静,但是要说收获,寥寥无几,我依旧喜欢拉里,喜欢他的思想世界,喜欢他最后选择藏身于人海,也因为有些方面我希望能跟拉里一样,没有束缚,但我最后没能想明白我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快20了,唉。
  •     最后 一切都散了吧
  •     老早前看的,记录一下
  •     拉里可能天才在左吧…
  •     刀锋,似乎还没有理解到为什么叫刀锋呢?
  •     Larry不愧是个只为内心充盈过活的人形,世俗现象从未出现其身,索菲不受人欣悉历练人生得到了死,理想主义不符入世,却能激荡人心,本书版本众多,十多年前的子句译本更能深入内心,满足读者。
  •     不幸的是,一个人想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却免不了让别人不快乐。
  •     翻译很有味道,语调不像西方人的,地道的中国知识分子语调。 小说最重要的部分是和几个主要人物的交谈,这点蛮有意思的。
  •     毛姆和伍迪艾伦一样,他们对生活化的人了解的太深入、太贴切、太自然了,但他们致命的缺憾也在这:对凡俗过于精道,倒令其无法超越凡俗。莎士比亚若是全部都写生活琐事也成不了最伟大的剧作家。
  •     毛姆这样的人,才适合写人。他以一种“人类都的愚蠢的”态度观察所有人,却不自禁透露出喜爱。所以,文章中的每一个女人不管身份地位、长相气质,都各有特色,每一个人都充满可恶的一面,但却显得那么真实迷人。太合我口味了!
  •     很喜欢拉里
  •     “一把刀的锋刃是难以越过的,因此得救之道是困难的。”得救和救赎的现实意义更多地在于自己所经受的。
  •     伟大的毛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