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嫉妒恨

出版日期:2016-6-17
ISBN:9787509792363
作者:张慧
页数:224页

作者简介

嫉妒,是一种极具破坏力量的负面情感。用福斯特(George Foster)的话来说,每个人都害怕它。既怕别人对自己的嫉妒导致的恶果,也怕自己对别人的嫉妒引发的毁灭。因此,往往会有一整套社会制度来维持、控制、权衡这种情感,把它的破坏作用降到最低。
对于嫉妒的本土形式——“眼红”以及“红眼病”的讨论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占据了报纸头条,近年来“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三个因采矿暴富的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学者推荐】

张慧为读者做出的财富观分析来自对生活的直接观察,而不是社会分层统计方法通常呈现的刻板社会图景。在她的笔下,多重的态度、多样的情绪、复杂的情感,不断围绕财富问题旋转变动。由于分析细致入微,并非武断绝然,而且否定了二元对立的分析法,一个多彩的社会生活光谱逐渐呈现在她的叙述和分析之中。光谱的一边是对人们对财富的向往,另一边是人们对财富的反思,光谱的中间地带则是光点逐步变化且有层次的色调。如此巧妙的分析和表述使得张慧的著作能够准确地将当代中国公民面对财富问题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著名人类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景军

书籍目录

序 言:中国情感人类学研究的力作【景 军】
导 言
第一章 嫉妒与暴富
嫉妒作为社会违规行为的惩罚
暴富作为社会违规?
关于嫉妒的方法论
田野地点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嫉妒的公共话语
嫉妒与不平等
嫉妒与“感知的不平等”
“眼红”与“仇富”的社会背景
红眼病
仇富心态
讨论
第三章 羡慕与乡村财富观
羡慕与攀比
“和谁比”和“得不到”
隐藏财富的需要
展示财富的需要
讨论
第四章 “眼红”与开矿纠纷
“眼红”的地方性表达
“眼红”与开矿纠纷
开矿带来的“社会违规”与“眼红”的道德控制
讨论
第五章 关于嫉妒的道德准则
“人缘好,不存在眼红问题”
一个示范村
暴富、眼红、人缘
官员腐败还是群众素质低?
道德困境
第六章 暴富的文化解读
采矿和赌博:财富获得方式的变化
“没福坐不住”和“这就是命”
“福-命”观
讨论
第七章 嫉妒与希望
亲子关系的期望与代际转变
教育的目标与希望的延续
崔姐对女儿的教育安排
晓华的婚姻
刘军进城打工的经历
向上流动的机会与希望的再生产
讨论
第八章 嫉妒的理论与中国情感人类学
从嫉妒的恐惧到被嫉妒的需要
从嫉妒的表达到嫉妒的归因
从有限资源到无限竞争
中国情感研究的边缘性
人情中的情感互动
中西方情感的本质差异
情感的国家“教化”
社会转型与情感人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后 记

内容概要

张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研究所讲师。2010年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获人类学博士学位。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研究兴趣:情感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和城市化研究。曾在《民俗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思想战线》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近十篇。


 羡慕嫉妒恨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硬币的另一面则是资本化时代的财富与passion,这也许是更有意义的课题。还有,道德话语与不确定性,需要联系到Nussbaum。
  •     从情感人类学的角度剖析嫉妒、恨等情感的发生机制,应该来说很有新意。作为研究基础的矿区民族志素材也开发得详尽丰富,然而作者对于上述情感的剖析,仍然更多停留在心理学或者社会心理学层面,未能将这些情感的发生,跟村庄的生产—分配机制和阶层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显得相对零散和表面化,比较遗憾。
  •     1.George Foster的“有限产品想象”概念没用好,最囧的是还把英文原文拼错了(p.178)。2.有关矿业开发的民族志是很好的素材,但用得支离破碎的,缺乏条理性。3.最后没有把人们嫉妒的根源回归到生产-分配结构中,未能系统阐释。
  •     小切口,中规中矩的研究,缺乏系统性解释。
  •     感觉没有抓住重点,个人觉得应该突出作为负面情感的嫉妒在实践中如何转化成一种道德话语,或者说转化成一种策略性的实践话语,在原有结构与暴富造成的社会违规之间颉颃,用一种不明说的逻辑维持表面的社会秩序。比如书中提到“眼红”的问题,它通过区分两个不同的群体以维持自身话语的暧昧,指责捣乱者遮掩了同村村民内部的“嫉妒”情绪,正面的积极评价将“眼红”话语转化为争取村民利益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将情感的复杂凸显出来~
  •     掉了一箩筐的书袋子,加上无数的《人民日报》文章,看得我只想快翻。
  •     强烈推荐啊。看完你就不得红眼病了。
  •     三星+半星鼓励。关于有限资源图景:借助开矿暴富的机会确实是有限的,但一家暴富并未占据或剥夺他人的机会和资源,因嫉妒产生的开矿纠纷对抗的对象并不是暴富者而是资本方。对不平等的感知(他人拥有物的不应得、自我希望的不可得)产生嫉妒、以福命观消解嫉妒情感进而维护秩序,此二部分阐述最佳。
  •     财富观的研究没有点历史追溯怎么都显得空荡。
  •     作者2010年提交的博士论文Windfall Wealth and Envy in Three Chinese Mining Villages。尽管民族志材料集中在矿区,但并不是所有的羡慕嫉妒恨都与矿区的开矿有关,有些甚至是外部世界给内部群体施加压力、提供参照系(如文章里的许老师、农民工刘军)所致。“嫉妒”“恨”“羡慕”的道德色彩并不一致,如何通过道德话语的转译来平衡经济地位的事实不平等,最终维持社会秩序内在的动态牵制,确实比较难处理。当然,作者的核心是指向了财富认知背后的情感与道德指标,乃至命运观和宇宙观的自我模糊化(其实就是嘴上恨着说说,手上淡定得很,生活常态而已)。【P120, Ralph A. Litzinger应该是李瑞福】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