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之心》书评

出版日期:2014-10
ISBN:9787544835774
作者:[美]雷切尔·卡森 著,[美]尼克·凯尔什 摄
页数:96页

“感知”是真正的热爱————再评卡森名作《惊奇之心》

《惊奇之心》是雷切尔•卡森献给我们所有人的一份礼物,以纪念我们记忆中的孩提时代。在这里面的每一篇随笔中,她都抓住了孩子眼中永远对世界怀有惊奇的本质,同时激发了我们内心业已逝去的、希望融入大自然的渴望。与他人不同的是,她的作品充满了探索所带来的喜悦,这也使她成为描写大自然最伟大的英语作家之一。在她这本具有代表性的抒情散文之中,卡森与我们分享了如何去培养持续一生的惊奇之心,如何去维持我们第一次见到大自然时的那种新鲜感,以及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对自然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惊奇之心。这本随笔,最先刊载于1956年7月的《妇女良伴》(Woman’s Home Companion)之上,当时的标题是《助孩子成就惊奇之心》(Help Your Child to Wonder),此书意在提醒我们,孩子能够更加直观地捕捉到被大多数成年人抛诸脑后的真相——我们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卡森想起,她那双发现自然惊奇之处的眼睛之所以如此富有洞察力、如此敏锐,正是得益于她小时候妈妈的陪伴,因此她提出,孩子至少得有一个愿意与之分享经验的大人陪伴在身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大人必须得善于接纳孩子的观点。自然是分享喜悦的舞台,是探险与探索的均衡器。卡森竭力主张,在探索自然之时,我们要动用自身所有的情感和感受,开启全部感官,同时摒弃去教授或者解释的冲动。她告诫我们,要唤醒内心的情感,因为学习根植于热爱。《惊奇之心》最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夜晚主题。卡森热爱夜晚的浩瀚,热爱夜空和静籁的神秘,但她最爱的还是躺在那缅因州的礁石海滩上仰望天空。在那里,她对生命的坚韧有了一种崇高的理解。她在《惊奇之心》中所提倡的探险都是她在夜晚独自完成的。但如果有个小孩或者一位她珍爱的伴侣陪同,那她便会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回馈。后来卡森相信,细思自然的惊奇和美丽可以让人获得精神上的重生,得到由内而外的疗愈,并在人性的探索之旅上更进一步。她描绘海与岸共荣共生的著作《海洋的边缘》(The Edge of the Sea)1955年出版后不久,卡森便开始了这本随笔的创作,这与她创作《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时隔不过几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在搁笔之前,我想用不同的方式去讲讲我想讲的东西”。那年夏天,卡森3岁的侄孙罗杰•克里斯汀和他妈妈去了她在缅因州的家里做客,他们一起探索了小屋周围的树林和蓄潮池。罗杰在探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让卡森万分欣喜。文中所提到的很多冒险活动都是卡森和罗杰共同参与的,有时她最亲爱的朋友多萝西•弗里曼(Dorothy Freeman)也会加入进来,其他的便是她的单独行动。卡森的作品经纪人最早鼓励她以自我对话的方式写写随笔。后来,随笔出版后广受好评,卡森便决定将其编辑成册。1959年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卡森都在整理她野外记事簿中的小片段,并努力回想其他那些想要加入此书的经历。她曾写过“文思泉涌不费吹灰之力”这样的话语,但1962年《寂静的春天》所带来的杀虫剂争议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正因如此,直至临终她也没能进一步扩充这本于其身后出版的《惊奇之心》。现在你手上捧着的这本书乃是雷切尔•卡森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最想要尽善尽美的一本。她在去世前不久写下了这句话:“我非常想完成这本书。如能完成,犹如天国。”她对如何保持惊奇之心怀有极大的热情,而且她相信,能否学会保持这颗惊奇之心,在童年时代便能定论。她希望自己的书能够激励大人和孩子一起去体验自然中的感受与情怀,并且让他们知道,如果拥有这样一种体验,他们便会对那些威胁大自然的活动兴味索然。这一新版的《惊奇之心》囊括了卡森想用来搭配文字的所有图片。她曾跟她的一个朋友说:“我们计划尽我们所能去收集大量最为精美的照片,来点彩色的,再来点黑白的。”卡森希望能有一位善良的仙女赐予每一位孩子“一颗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的惊奇之心”。可惜的是,雷切尔•卡森没能遇上尼克•凯尔什(Nick Kelsh),也没能看上一眼他的照片,但他们仍然是精神上的伴侣。这种美文与图片的完美结合,正如她所希望的那位善良仙女的赐福,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卡森心中的愿望,也完美无瑕地诠释了自然的魅力。

重返自然——读《惊奇之心》有感

《惊奇之心》像一座魔法小屋,吸引我走进,不忍离去。蕾切尔·卡森曾说,假使她对仙女有影响力,她希望上帝赐给每个孩子以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璀璨,能够永远有效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源泉。我也希望自己始终保持一颗惊奇之心。由于在农村长大,自幼能每天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早上在鸟鸣中醒来,晚上伴着星星和蛙鸣入睡,就连梦中都是和哥哥或者小伙伴一起追逐在山林中,放羊、爬树、捉蚂蚱……但我渐渐长大了,外出上学,到了大城市生活。对于大自然,也渐渐疏远。只有周末放假的时候,才能有机会到郊区的公园或者大山中享受大自然的赐予。我会认为郊外才是大自然。殊不知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楼下的树荫,小区门口熟睡的小猫,花园里的蚂蚁,我们都没有认真注视过。有了宝宝以后,我曾下了决心让宝宝多接触大自然。我开始带着他爬山,露营,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出行。跟自然老师学习,无须特别的练习或预习。所谓知识补课之类,反而会成为妨碍。只需要我们不假思索,腾空心灵,默默注视就行。我们要接近泥土,爱抚树木,不时地仰望树枝尽头无边无际的天空。阅读这本《惊奇之心》,让我再次强烈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从人类诞生以来,大自然就毫不吝啬地无偿提供给我们很多东西。我想我会更多地陪伴着我的宝宝,重返自然,去体会和感受那些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风,明亮温暖的阳光和天然的清泉河水,无声的安宁,群星闪耀的夜空,肥沃的土地,美丽芬芳的花朵,鸟儿叽叽喳喳的歌声以及充满生机的山林……

永葆一颗惊奇之心——读雷切尔·卡森《惊奇之心》有感

翻开《惊奇之心》的书页,清凉地海风迎面吹来。跟随着作者雷切尔·卡森,我们怀着一颗惊奇之心,走进了时而狂风暴雨、时而寂静安宁的大自然怀抱中。也走近了这位腼腆谦逊却智慧的海洋生物学家与坚定地环保主义者为一身的女性。打开《惊奇之心》,粗略翻看,它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翻看着,身心便也不由自主地来到缅因州清凉的海滩,波浪卷着沙石从脚上浮过,眼前一位娴静而坚定的中年妇女领着活泼可爱的三四岁孩子时而奔跑欢笑,时而认真地寻找着什么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随着这样一幅场景,浮躁的心灵不免也就静了下来,开始能够字斟句酌地走入书中的世界,这时才发现,这个书中世界远不仅只令人身心愉悦,还是老少皆宜的科普读物,并能给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以启发。细细读来,字字句句震撼着我这样一位母亲的心灵,引起深深的反思,是对大海怎样的热爱,才能有勇气抱着不到两岁的孩子,与孩子共同沐浴在波澜壮阔之中,沐浴在狂风暴雨之中。我想,面对这样一幅狂风暴雨的场景,我的内心已经产生了恐惧和退缩,我想我是无法带着孩子去面对这样一种震撼,而这种洗礼不又恰恰是现在中国的孩子所缺少的吗?而这样一位娴静的女性,和那尚牙牙学语的孩子,他们眼里那样一幅场景仍然是美好的,仍然是令人激动和兴奋的。在陪伴孩子过程中,成年人总是会以很多标准教给孩子,效果又是怎么样呢,孩子们的收获呢,很多其实在学习生活中已经显而易见。陪伴孩子,共同经历,基于乐趣的共享,而不是单向的施教。一种全新的理念,不是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文中说恳求仙女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其实那些孩子原本具有天使般的心灵,原本就是具备清新、陌生而美丽,充满了惊奇和刺激的好奇之心的,其实是来渡父母的天使,我们做家长的如果少一点儿限制,多一点有引导的陪伴,我想孩子其实将会成长得更加自然而不扭曲。而我们已用了太多的标准和所谓学识去框住了孩子,看过此文,我想我也需有所反思,少一些教导,多一点有引导的陪伴。因为感知永比认知重要得多,也许我们并不需要全部都懂,全部都教给他们,也许我们只需要陪伴他们漫步,去享受鸟的歌声,大海的壮阔与娴静,花的美丽,树的伟岸,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妙之中。合上书本,在清新的文字享受之中,陷入了该如何陪伴孩子,引领孩子,希望孩子们永不拘泥于繁多的标准之中,永远保持那一颗惊奇之心。

感知远比认知重要——雷切尔·卡森《惊奇之心》的启示

雷切尔·卡森在《惊奇之心》一书中,描述了她与儿童罗杰一起在大自然中探索并分享快乐的经历。儿童罗杰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她欣喜不已,这也使她意识到,孩子所面临的世界总是清新、陌生和美丽的,永远是充满惊奇和刺激的,但对于绝大多数成人来说,那种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却在他们尚未成年之际就已经慢慢地退化了。那么,应该如何让孩子们从幼年开始,就一直保持这种对世界的新鲜感和惊奇之心呢?卡森说:“倘若我对仙女有影响力,我会恳求她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力量源泉。”但这只是一种善良而美好的愿望的表达,并不是一条可行之路。要想真正保持孩子的惊奇之心,卡森所指出的唯一可行的办法,是让孩子们“至少得有一个成年人的陪伴,后者能与他一起重新发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快乐、激动和神秘”。传说中的仙女当然无法赐福,所有孩子的健康成长,都只能靠大人们的耐心陪伴。然而卡森也知道,“当父母一方面要面对孩子的热切、敏感的心灵,另一方面又要面对一个有着复杂自然特性的世界时,他们往往会感到无力”,许多父母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办法教孩子了解大自然,因为他们自己对大自然的知识也一无所知。大人们顾虑的显然是对于自然的认知问题,而卡森强调的其实是对于自然的感知。所以,她特别强调地指出:“对于孩子和想要引导孩子的父母来说,感知远比认知重要得多,或者说‘知道’的重要性还不及‘感受’的一半。如果客观事实只是日后生产出知识和智慧的种子,那么情感和感受就是种子赖以生长的沃土,而儿童时代的早期是土壤的准备时期。”对未知事物的新奇感和兴奋感,以及其它关于同情、赞赏和爱的情感等,才是一个孩子应该尽早学习的事情,让孩子们拥有这样的学习,要更为迫切,因为这是“为孩子铺就一条渴望知识的道路,远比向他反复灌输他尚未准备好吸收的事实更为重要。”那么,自觉知识还不够的家长,其实一点也不必担心,他依然可以为孩子们做许多的事情。正如卡森在书中的建议:不论你在哪里,也不论你有什么样的资源,你仍可以和孩子一起仰望天空——欣赏其黎明和黄昏时分的美、欣赏飘动的云朵和夜空里的星星。你们可以倾听风声,无论是以威严的声音吹过森林,还是以多声部合唱穿过你家屋檐或公寓大楼的角落……卡森《惊奇之心》一书启示,正在于不断提醒我们家长,重新开启那些弃置不用的全部感觉器官,和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一起去感受,去接纳,去分享,而不仅仅是教孩子们认知。

发现自然,享受生活——《惊奇之心》读后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惊奇之心》这本书,作者是雷切尔•卡森。阅读的过程中,对一些观点颇有认同并且对书中描述的一些事情冲击着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一是一岁多的小孩儿对大自然神奇强大的力量居然也可以感受到激动和兴奋,对于今后的教育经历我们收获了是基于乐趣的共享,而不是单向的施教。二是对于孩子来说,感知远比认知重要的多,一旦将美的感受像种子一样种下去,远比向他反复灌输他尚未准备好吸收的事实更为重要。三是因为每晚都能看到天空之美,反而可能永远都不会看见了,日常中看到美的事物多了,可能会出现审美疲劳。四是除了视觉之外,其它感官也是获得快乐和发现事物的途径,在一切感官感觉中,最具有唤起记忆的力量的就是嗅觉,听觉或许也会带来更为极致的愉悦,日常中使用视觉的频率会更高,虽然也听音乐,但大自然的海浪声,树林中各种鸟的鸣叫声、溪水声、风声,好像没有太多体会或留意。五是保留和强化对大自然的敬畏,目前无论是全球变暖还是空气污染,都是全球需要治理和思考的课题,,由于人类欲望的膨胀及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也让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六是热爱生命,有了生命,才能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才能探索宇宙的奥秘,才能发现身边各种美妙的人和事,才能使我们更珍惜目前的生活。七是惊奇之心是持续终生的,和大自然接触的乐趣是恒久无穷的,任何人,只要将自己置于大地、海洋和天空以及它们令人惊异的生命影响力之下,都能够得到这种快乐,而且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已将此书阅读三遍,体会其中文字的优美及内在的哲理,并在微信朋友圈作了推荐。

回忆与反思——《惊奇之心》读后感

雷切尔•卡森的《惊奇之心》,是一本让我惊喜不已的书。翻开扉页,大自然浑然天成的图片,作者心中流淌出来的真挚的文字,勾起了我挥别已久的童年。虽然童年的记忆大多褪色,但唯有每年入住二舅家的篇章历久弥新。舅舅家住在山东的一个小城,舅妈在小城的外贸局担任仓库保管主任,我从来都不惊奇他们仓库里那时看来多是奇珍异宝的东西,羊毛毯、木头刻娃、珍珠项链等等,我最喜欢的就是仓库外那一望无垠的大草场,杂草郁郁葱葱,古树遮天蔽日,小溪不疾不徐。读着卡森的《惊奇之心》,儿时的场景又一幕幕扑面而来,捅完马蜂窝把裙子裹在头上落荒而逃,全然不顾及裙子以下部位的安全保障;池塘里摸泥鳅浑身上下泥污斑斑却一无所获,全然不去想回家之后被姥姥的责骂;打着昏黄的手电去夜间聆听蛐蛐蝈蝈的合唱,最好在逮上几只回家奏乐••••••这些童年亲近大自然的举动,这些令人惊喜的举措,竟成了童年的永远的记忆,难以消失••••••卡森在书中提到,要保持孩子的惊奇之心,他至少要有一个成年人的陪伴,孩童时代我们兄弟姐妹众多,院子的孩子疯长,大家在互相陪伴着就走进了大自然,发现我们生活中快乐、激动与神秘。而现在我们的孩子在高楼林立之间看不到自己的影子,交不到生活中朝夕相伴的朋友,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自然地界,对于要求陪伴的孩子我们还嫌弃地找出各种理由来拒绝,全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惊奇之心》也让我反思自己作为家长的行为,提醒了我应该立即放下数不清的理还乱的手边事务,带着即将长大的孩子,现在就出发,去听鸟鸣、看日出、观落叶,探索大自然,寻求生活的源泉。再不开始,也许就真的没有机会再陪伴孩子了,成长中的这个重要时刻真的就错过了。我是不是醒悟得为时过晚?感谢卡森《惊奇之心》给我明示,让我在迷途中知返。

愿惊奇之心永不凋零

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本适合任何时候打开的书籍,在你开心的时候,在你难过的时候、愤怒的时候、迷茫的时候、痛苦的时候…..因为这本书超越了人类的情感,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壮美的也是细微的,是简单的却也复杂的世界。很惭愧,之前知晓作者并不是阅读过作者的作品,而是在大刘的《三体》中出现过她那本著名的《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的出现直接导致叶文洁的命运变迁以及之后整个地球的存亡,可见这本书的力量之大,而我想这本《惊奇之心》同样具备这样的力量,因为这本书会开启成年人久已关闭的敏感的心,找回自己曾经是孩童时简单却是真正能感知快乐的心,认识到我们内心的力量来源。以我的经验之谈,曾经的我是那么惊喜于每一片雪花的降落,享受雨点打在身上的触感,而短短几年,似乎我已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再也无法从自然中得到快乐,神经已经被磨钝硬化到无法体会这些本初却是最美好的体验,是什么时候我们的灵魂在不知不觉中蜕变?这真是一个让人悲伤的真相。而如何改变呢?我想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会找到自己的答案。那就是接近大自然,如果你在生活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那么就求助于大自然吧,因为大自然包含了宇宙运行最基本的原理,最初的也是最后的美丽,在这种美丽之前,才有可能抛弃掉我们人类的自以为是。同样,这本书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显著而直接的,孩子们都拥有着与生俱来的对于这个世界的惊奇之心,而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要如何保有这样的体验呢?这与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成年人有关,如果这个成年人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带领他走近自然、观察自然的每个细微细节,引导其保留并强化这种对于事物、对于自然的敬畏以及惊奇,那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更加容易的保持自己的惊奇之心,而成年人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也会找到久违的惊奇感受,这样说来成年人与幼儿之间其实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在不同的背景与情境里互相抚慰,辅助彼此更好的生活,就像书作者想要表达的那样,人与自然其实也应该这样相处。作者的文笔可以说得上简洁舒缓,内里却蕴含着一种对于自然的深爱,而因为有了这样的感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似乎我们也能体会到展现于作者眼前大海的狂暴、波涛,一轮美丽的满月,自然的四时景色以及昆虫的奏鸣曲,并且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中每个细节的热爱以及惊奇之心。有人会批评这本书文字过少是来圈钱的,也有人会赞叹书中的图片的美丽,但是我想是他们没有细品书中的文字之美以及深蕴其中的对于人类、孩童以及自然的爱,具有直接的打动人心的力量。那种深切的情感超越了文字之美、图片之美在每一次阅读中被读者所感知,并且唤醒我们的内心之眼,看到对于这个世界的惊奇、惊喜以及热爱,让我们即使在以后的岁月中遭遇到倦怠与幻灭,也依然能保有对世界的好奇与初睁双眼般的惊奇,而这一点才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柴静能成为中国的雷切尔•卡森吗?

近日,离职央视后沉寂许久的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携个人视频新作《穹顶之下》宣告归来,并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部时长104分钟的视频聚焦时下热点的雾霾问题,而柴静以其一贯的深度调查风格,用将近一年的时间深度解析了雾霾的生成原因和解决之道,并呼吁“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无独有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也有一个人为环保问题而奔走疾呼、著书立说,力图警醒世人,她的努力最终导致世界各国全面禁止DDT的生产和使用,促使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建立和“世界地球日”的设立,从而开启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这个人就是著名的作家、海洋生物学家、环保主义先驱雷切尔•卡森。环境保护是贯穿卡森短暂人生的关键词,也是她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卡森对于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性与前瞻性,集中地体现在她的生态学专著《寂静的春天》中;而她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长远性思考和哲学理念,则可从她的短篇散文集《惊奇之心》中一窥端倪。如果说《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振聋发聩,那么《惊奇之心》便是一串温存的叮咛,点点滴滴,窸窸窣窣,宁静而恬淡。其实,无论是《寂静的春天》,还是《惊奇之心》,卡森或许只想通过她的文字告诉我们一点:人类理应回归到一种虔诚朴实的哲学上来,并勇敢地承认自己并不具备驾凌于生命奥秘之上的资本。从当年的美国鸟语花香的村庄变得寂静无声,到如今的中国曾经蔚蓝的天空为雾霾所笼罩,人类都应该从中得到一些触动:面对如今已经脆弱并千疮百孔的自然界,如果我们仍然通过与自然对立来强行索取,而非有节制地从生态链的各个环节中汲取营养,那么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必将蒙上一层阴影。正如卡森所说:“我们只不过是从一场危机进入另一场危机,用一个问题换来另一个问题。”凭借《寂静的春天》和《惊奇之心》的巨大影响力,卡森大获成功,她所敲响的环保警钟在全世界范围内长鸣不息;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柴静的《穹顶之下》能带给我们什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开启探索之门——读《惊奇之心》

在寂静的冬夜,打开这本《惊奇之心》,一幅幅美轮美奂的插图呈现在眼前,一行行清澈纯净的文字从卡森的心中流淌出来,它们深深地吸引了我。阅读从序开始,“听海的心”使我思绪万千,回忆起童年的趣事,和小伙伴们跪在地上看蚂蚁搬家,在树边寻找大大小小的蜗牛,去追赶五颜六色的蝴蝶等等,才发现这么多年我们的心渐渐远离了童真。童年时代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玩耍,对什么都是那样的好奇和热爱,而如今现实的世界,各种知识、信息铺天盖地,想要掌握和了解的东西,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查询,但是最纯净的美和对美的发现,却渐渐失去了探索的欲望和心境。这本书重启我对自然之美的好奇,对我和孩子今后在自然的探索之路上,打开了一扇光明之门。我告诉女儿,爸爸要带你一起走进探索最美自然的旅程,希望这一路带给你的是无限的惊喜。精美的插图,悠美的文字,探索之旅是基于乐趣的共享,而不是单向的施教。女儿问我,爸爸我们这里也没有森林呀!我回答她说,今年的夏天,雨后的蜗牛忘了吗?这是自然之中的蜗牛之美;蚂蚁、蝴蝶、蜻蜓都是自然的馈赠,我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只要你仔细用心的观察。这本书并不以展现知识的丰富为重点,更重要的是开启科学之门,打开让孩子继续探索的心,这本书启示孩子要多思考,多观察,不单单用眼睛看自然,看世界,还要用听觉、嗅觉一切感官去感知,为他们储存美好的记忆。我相信这样一本书会带给我的女儿还有许许多多的大、小读者对美的感动和追求,它不只是讲述知识,而是开启了孩子们去探索自然、思考宇宙的一条宽阔之路。以爱为灯,以美为光,感谢作者雷切尔•卡森带给我们这本惊奇之心。

在自然中寻求生命的真相——读《惊奇之心》

在自然中寻求生命的真相——读《惊奇之心》文/斯索以远古时代,我们以缓慢的进化步伐从自然中走出,建造了以人际关系为纽带的人类社会。在城市化进程全面开始之前,我们长期生活在自然的亲密包围中,乡村始终是童年最富诗意的摇篮,花草虫鱼近距离和我们一起分享着这个世界。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人类大规模建立起独立于自然系统的城堡,逐渐远离自然。而关于自然的记忆,关于江河湖泊的渴求,依然深种在我们的血液中,重返自然成为许多现代人的诉求,蕾切尔•卡森的《惊奇之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向我们讲述了自然对于培育儿童生命的重要作用,强调我们内心的情感深植于自然,成人只有敞开怀抱,唤醒对自然的好奇、热爱,才能收获内心的明亮、宁静和平衡。自然像一片沃土,孕育了我们生命最初的诸多品质,回顾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里那些小矮人和魔法屋的童年想象,无不发生在广袤、神秘、不可思议的大自然中。而到了现代社会,人类还未完全揭开自然的面纱,属于它的这一页却被主流文明轻轻地掀过去了,我们如被突然捕获的小鸟,瞬间投入笼中,自然成了遥远的风景。因此,迟子建说,对大自然的这颗惊奇之心,不仅孩子应该有,成人也应该有,因为它能持久地生发心灵的彩虹,环绕我们暗淡的人生。从我们的社会,到我们的学校教育,已经越来越多地重视知识的学习,而严重忽视儿童对寻常事物的感受能力。卡森则提醒我们,我们生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拥有着对自然的渴望与探索的热情,我们要做的是带领儿童回到那个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地方,调动一切感知觉器官去发现、感受它,捕捉到一切生命的律动,发现我们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真相。正因如此,她能够抓住“孩子眼中永远对世界怀有惊奇的本质”,带着一岁八个月的罗杰在海滩上“探险”,去面对大海原始的狂野和躁动;带着他穿越黑夜,观察沙滩上的鬼蟹,看这些微小的生命是如何孤独而脆弱地面对大海严酷的威力的。她认为,带着罗杰一起分享自然、探索自然的经历,“是基于乐趣的分享,而不是单向的施教”,而罗杰也总能以孩子的兴奋投入其中。在孩子那里,一切都是有生命、有色彩的,并且充满了乐趣,“常青树上所有的针叶都挂上了银鞘,蕨类植物看上去像热带植物那样葱翠繁茂,每片叶子的边缘都装饰着颗颗水晶”,她悄悄地观察着罗杰的反应,惊喜地发现,“孩子的世界是清新、陌生而美丽的,充满了惊奇和刺激”。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种明察秋毫的眼力、对美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事物的感受力,在我们尚未成年的时候就已经变得迟钝甚至完全丧失了”。卡森在书中写道,倘若自己对仙女有影响力,她会恳求她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力量源泉。而在现实中孩子,要保持其惊奇之心,得有一个成年人的陪伴,能与他一起重新发现这个世界的快乐、激动和神秘。可这种伴随着惊奇之心的陪伴是过于奢侈的,我们成人在面对这个生命是如此多样、如此陌生,以至于似乎无法将其用秩序和常识来归纳的世界时,常常是束手无策的。因为按照成人的思维,常常是交给孩子以认知的能力。但卡森却认为,感知远比认知重要得多,成人没必要急于让孩子知道那些客观的事实,而要先唤起孩子对美的感受,保持他们对新鲜和未知事物的兴奋感、同情、怜悯、赞赏或爱的情感。她坚信,这样的学习意义会更加持久。因此,她主张家长与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增强自己对于周围事物的敏锐感受力,开启眼睛、耳朵、鼻子和指尖这些被弃置不用的感官通道,去看、去听、去嗅、去触摸。当我们的感官被全面开启,这个世界放佛有了色彩,有了声音,有了味道,有了感觉。她带着罗杰,一起发现放大镜下的崭新世界;清早外出,感受大海退潮后的气味;听森林里的百鸟齐鸣,辨别雷声、风声、溪流声的不同含义;带着手电,寻找黑夜里灌木丛中的小提琴手。她们倾听夜空下春秋两季南来北往的候鸟的鸣叫,“同情地想起那些被超越意志的力量所控制和引导的小生命,以及对于迄今人类尚未能找到解释的、它们对于路线和方向的准确直觉的惊叹”。任何一种感官都是发现事物的途径。只是在成人的世界,对许多事物都已司空见惯,看什么都过于匆忙、只见整体不见局部,这就容易错失一些美好的事物。那么,保持好奇之心的普遍性价值何在?卡森认为,我们要保留和强化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惊奇之心,去感知和探索自然本身乃至我们在自然中的存在,它会让我们愉快地度过仅有一次的童年,擦去我们内心的孤单,走出对生活的厌倦,这样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烦恼或忧虑,总能找到释放的途径,获得内心的满足,拾起对生活的激情。这样的人,是能够“凝望地球之美的人”,拥有储备生命的力量。她相信,“候鸟的迁徙、潮涨潮落、待春绽放的苞芽,不仅有着真实的美,也蕴含着象征意义的美,在大自然周而复始的歌咏中有着某种无穷的治愈能力”。并且,惊奇之心是可以持续终生的,无论是蹒跚学步的儿童,还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他们的内心都蕴藏着对这周围世界的好奇,燃烧着惊奇之火,那些与自然亲密接触所收获的恒久无穷的乐趣,并非只属于科学家,任何一个饱有惊奇之心的普通人,“只要将自己置于大地、海洋和天空以及它们令人惊异的生命影响力之下,都能够得到这种快乐”。书中还附有程虹的一篇关于美国自然文学的研究性文章。她写道,对于通过冒险探索新大陆的最初一批移民而言,他们对美国的土地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与联系,“对他们而言,只有认知了脚下那片土地,才可能认知自我……他们更急迫地需要了解自然、投入自然。他们不只是自然的旁观者,而是自然的参与者。在新世界面前,他们丢掉了旧世界的思想地图,开始在荒野中,重新绘制他们自己的心灵地图……”。于人类整体而言,也恰好有着经由自然的冒险,进而建立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发展历程。我们均从自然的荆棘密布与鲜花丛生中一步步走来,这是人类的共同经历。而如今我们要做的,正是像美国最初的移民一样,丢掉旧世界的思想的地图,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带领孩子绘制一幅心灵地图。2015.3.28于北京•既往居■提示:如需网络转载、纸媒刊发,请先联系。并注明出处和文章署名。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20979693

【转载人民日报】《惊奇之心》编辑手记:徜徉在自然文学的普照中

  如果说《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那么《惊奇之心》便是一串温存的叮咛,点点滴滴,窸窸窣窣,宁静而恬淡。作为《惊奇之心》的编辑之一,我与作者雷切尔·卡森(Richal Carson,1907—1964)真正“结缘”,还是4年前偶然在杂志中读到关于其代表作《海洋传》的书评。读罢方知,卡森是世界著名自然文学作家,是倾其心血写作并积极促进现代环保事业的人。于是,我连忙找出她的成名作《寂静的春天》和《海洋传》细读。  不久,在美国一家文学代理公司的书目里,我惊喜地发现卡森的名字和这本《惊奇之心》(The Sense of Wonder),于是立刻给相关代理者写邮件,希望确认该书版权是否已经售出。大喜过望的是,该书版权居然还在,而且还收到代理寄来的一本台湾中文繁体字版《惊奇之心》。  收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后,我一口气就读完了。不同于卡森带有科普性质的自然文学作品,《惊奇之心》是一篇轻松、优雅而又感人的自然散文,我完全被卡森的文字以及她所营造的生动、充满魅力的大自然所吸引。当时我就想,要是我有一个孩子,而且能和其一道再次发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那该有多美妙啊!就这样,我第一次有了想要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我认识的人的冲动。这本小册子确实有点亮人心的力量,它让我重新发现身边的一草一木原来都那么有生气,眼前的世界顿时亮了起来。  当然,我也觉察到出版这本书的难度和风险。这本书是卡森生前未能出版的作品,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是一篇8000字左右的自然散文。随后,我得到了美国原版的《惊奇之心》,发现美国哈珀考林斯出版社将其做成了一本非常精美的书,著名摄影家尼克·凯尔什为其配上了自然摄影作品。显然,英文版用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弥补了该书文字篇幅的单薄。此外,自然散文类图书在市场上比较冷门,接力出版社从未出版过这类图书。然而,书中的那句话始终萦绕在我耳畔,那就是“倘若我对仙女有影响力,我会恳求她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力量源泉”。就这样,我下定决心将这本书带到出版社里的选题论证会上。  不出所料,这本书引起了争议,与会的同事们虽然很重视和敬佩卡森,也为这本书所打动,但篇幅过短、自然散文类图书在市场上遇冷等问题都是大家所担忧的。欣喜的是,几经讨论,我们还是决定冒险一试——毕竟,每个人都为这部作品崇高的理念和文字之美所折服,我至今还记得总编辑白冰情不自禁地在论证会上朗诵起书中开篇的文字。  正式决定要做这本书了,我们首先开始调研,锁定该书的核心读者群。事实上,说到自然文学,除《瓦尔登湖》外,能广为我国读者熟悉的少之又少。也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家湘翻译的《瓦尔登湖》颇受读者好评。于是,我辗转联系上她,成功邀请她担任本书翻译。  选定译者之后,我们开始寻找合适的文章来充实这本书,这也是此次出版最大的难点。在慢慢寻找的过程中,我幸运地拥有了一个能陪着我重新发现“惊奇之心”的孩子,虽然这耽搁了出版进度。但也是在这期间,我读到李学军撰写的书评《回家的路》,并且记住了她编辑的“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及译者首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程虹的名字。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待《惊奇之心》出版程序重新启动时,自然文学的社会关注度已大大提升。与此同时,我发现程虹教授撰写的《寻归荒野》一书的导言,正是不可多得的介绍美国自然文学的美文,而且文中直接提到了卡森。几经辗转,程虹教授同意正式授权我社使用这篇导言。那么约请谁来写序?大家一致认为,读者美誉度高且创作意象总是离不开大自然的作家迟子建最为合宜,总编辑白冰亲自约稿,迟子建也在阅稿后欣然写就动人的《听海的心》。  今年是卡森逝世50周年,上海译文出版社为《寂静的春天》出版了50周年纪念版。此次接力出版社《惊奇之心》中文简体版的适时出版,相信将有助于更多读者关注这位伟大的自然文学作家、关注自然之美,并提醒自己葆有一颗“惊奇之心”。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23日 24 版)

雨天去森林漫步——卡森《惊奇之心》读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雨中漫步一向是文人墨客喜欢表现的一种浪漫情怀,而森林的雨景则另有一番特别的韵致。雷切尔·卡森在她的《惊奇之心》一书中写到,“我一向认为:缅因州的森林只有在雨中才能尽显清新和勃勃生机。那时,常青树上所有的针叶都挂上了银鞘,蕨类植物看上去像热带植物那样葱翠繁茂,每片叶子的边缘都装饰着滴滴水晶。色彩奇异的菌菇——芥茉黄、杏黄、猩红——钻出了腐叶层,地衣和苔藓全都是一派清新的银白嫩绿,充满了生机。”读着这样的文字读着,真就有一种清新与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 “咱们到森林里去走走吧。”这是卡森对三岁小侄子罗杰的建议,《惊奇之心》中所倡导的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探险,首先是卡森独自的行为,这体现了她对于生命的某种理解,她本人对于大自然有着永不泯灭的好奇心与探究之心。雨天的森林,“也许能够看到狐狸或者鹿什么的”,于是,她和小侄子罗杰是“怀着快乐的期待出了门”。然后,正是在大自然中与一个孩子的相互陪伴与分享,使她获得了更加丰富和完整的生命感悟。这样的雨雾交加,被她视为“大自然在自己心境可能显得忧郁的时候”,她却从孩子的行为反应上,看到了大自然给孩子们保留的精选的礼物——那些美丽而有趣的地衣,孩子发现了它们外形上的神奇变化,它的质地也使孩子十分开心,不禁用肢体去感受它,发出快活地尖叫着。然后是一大片的小云杉树,也被他们忘情地当成了松鼠、兔子、土拨鼠的圣诞树……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感受到惊奇的喜悦;而大人和孩子在一起分享自然,则让大人永远保留了重新发现的初心。卡森在《惊奇之心》一书中提示的,正是这种大自然的惊奇和美丽,不断让人所获得到精神上的重生,以及心理上的治愈。她说“和大自然接触的乐趣是恒久无穷的,并不是只有科学家才能获得,任何人,只要将自己置于大地、海洋和天空以及它们惊异的生命力影响之下,都能够得到这种快乐。”“雨天是在林中漫步的最佳时刻”,让我们就跟随卡森,去雨中的森林漫步吧,就像宋代大诗人苏轼那样: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诗,长啸着歌;一边悠然地漫步而行。持竹杖,穿草鞋,轻捷胜过马。怕什么呢!一身避雨蓑衣,足够在风雨中快乐一生。

【转载新民晚报】新民随笔:惊奇之心

深夜,万籁俱寂,独自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一部侦探小说,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你有同感吗?自然有人不理解。父母便总觉得,我书架上那一整摞一整摞的侦探小说过于“小儿科”。然而,昨晚的“新民科学咖啡馆”,与科学家一起重读经典名著《寂静的春天》,意外让我找到了“高大上”的理由。除去《寂静的春天》里那些惊醒了整个世界的警句,蕾切尔·卡森在另一部代表作《惊奇之心》中还有过一段久久触动人心的话:“倘若我对仙女有影响力,我会请求她赐予世上每个小孩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不会损毁,以作为一帖永远有效的解毒剂,来对抗日后生活中的倦怠与幻灭。”  终其一生都不会损毁的惊奇之心,便是它了!如何才能一生都不失落这样的心?必得经常不断地给自个儿找些惊奇的对象吧。当然,卡森不是在指侦探小说,她更多说的是自然,是世间万物。  人原本都是有惊奇之心的,从一切都还懵懂的孩提时代开始。它不会彻底失踪,但难免会被消磨,难免会变得世俗,惊奇之心被猎奇之心所取代。与阿姆斯特朗一起完成人类首次登月的奥尔德林久不露面,前日在北京出席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又被记者要求来澄清那些早已不新鲜的“登月骗局说”。宇航员先生不愿再多费口舌:“不需要回应。我就在那里。”关于月球表面究竟是何模样的惊奇之心,终究敌不过关于登月壮举居然可能是虚构与伪造的猎奇之心。纯粹的惊奇之心的力量,显然是世俗的猎奇之心无法企及的。世俗如我们,为什么没有选择更有价值的?  这两天最受期待的新闻之一,是上海和浙江将推出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后的高考会变成什么样,人们猜测纷纷。而我所关心的是,考试改革和它会带来的教育改革,能如何保护孩子们的惊奇之心。如果说很多行业难免因为商业利益而损害惊奇之心的话,那么教育应该是守护它的最后堡垒。即便无法化身仙女,至少也时时刻刻记着惊奇之心这回事儿。不是吗?(董纯蕾)

【转载光明日报】且看初心有暗香——《惊奇之心》读后感

一口气读完了雷切尔·卡森的《惊奇之心》,追索自然衷情自然的心境酣畅淋漓地飘落眼前,诗意般的语言给我们带来不期而至的感悟和喜爱。  《惊奇之心》由接力出版社引进出版,里面有12篇随笔,共7万字,这是我一口气能读完的原因所在。《惊奇之心》的出版,为中国读者开启了一道认识雷切尔·卡森,了解她的创作风格的文学之门。在书中,雷切尔·卡森以较多白描的写法,语态宁静地抒发了她对自然的崇拜与认知。  人类对自然的好奇与喜爱与生俱来,当生命展开飞翔的羽翼,自由之光便伴随着物质世界普照自然大地。我们生活在城市,眼中飘动着人流和车流。这个时代赋予我们行走匆匆、忙忙碌碌的特征。我们渴望像雷切尔·卡森所期许的那样,在情感的裂纹里,保持一颗惊奇之心,窥探太多值得赞美、值得阐释的空间,释放无须虚构和粉饰的人性光彩。  《惊奇之心》的开篇,雷切尔·卡森写自己将一岁零八个月大的侄子罗杰裹在毯子里,冒着雨抱到幽暗的海滩上,倾听大海的咆哮,感受暴风雨的肆虐,以惊讶的心境分享一种兴奋与激动。正如雷切尔·卡森所言,孩子的世界是清新、陌生而美丽的,充满了惊奇和刺激。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那种明察秋毫的眼力、对美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事物的感受力,在我们尚未成年时就已经变得迟钝甚至完全丧失了。  雷切尔·卡森出生于20世纪初叶的美国,那里拥有梦幻般的“伊甸园”,有美妙传说的“新大陆”,这使她的这篇随笔流露心灵在沉寂的土地上演绎的故事,流露心灵的探索在自然风景中划出的一道亮丽光环。那个时代,美国有一大批自然文学作家,他们依赖不同的地理环境,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以随笔的形式,以写实的方式来描述文明世界的精神体验。雷切尔·卡森就是这些自然文学作家中的一位,她的《惊奇之心》中的12篇随笔,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构成了一幅生命与自然的神奇画卷。  雷切尔·卡森在随笔中写道:“候鸟的迁徙,潮涨潮落,待春绽放的苞芽,不仅有着真实的美,也蕴藏着象征意义的美,在大自然周而复始的歌咏中有着某种无穷的治愈能力——深信黑夜之后到来的是黎明,冬天之后到来的是春天。”这使我想到,小时候的家乡,山清水秀,只有祥和,没有战争;只有幸福,没有伤害。小时候家乡的小村庄,枝繁叶茂,花香四野。凝眸间,我隐约嗅到一股股童年时代的自然暗香,在心中飘荡。在《惊奇之心》中,最后一篇随笔雷切尔·卡森写到一位89岁的老人,内心仍然燃烧着对自然的惊奇之火,渴望将自己的快乐永远地融入大地、海洋和天空中。开篇写孩子,尾篇写老人,遥相呼应,形成整体。  感谢雷切尔·卡森为我们奉献了《惊奇之心》,她让我们看到了儿时的初心——热切、敏感和陌生,看到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快乐、激动和神秘。这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亲近自然的思想和声音,永远不会寂静,这也是《惊奇之心》的文学价值所在,流传永远。

下辈子,变成一只鸟——《惊奇之心》读后感

感谢雷切尔·卡森的《惊奇之心》这本书,它让我感慨万千,也让我浮想联翩。在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关于自然、关于探险,我的童年记忆里是一片空白。 当我自己成为母亲,就一直想弥补自己童年的缺憾。尽管是在现代都市里养育着自己的两个闺女,而我就想和她们一起,带着好奇,去感受我们生存的世界、感受成长的过程。孩子们在三岁之前,我几乎每天都带她们到家附近的公园,看四季的变迁,听鸟的歌唱……成年的大女儿,现在还记得:在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俩常常到宣武公园的亭子后面去找小竹子的出现,观察胖粗的小笋是怎样变成青秀的竹子,夏天看荷花盛开;秋天摘海棠小果;冬天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那样的时候,生活是美好的,温馨是满怀的。卡森在《惊奇之心》中写到:“如果客观事实是日后生产出知识和智慧的种子,那么情感和感受就是种子赖以生长的沃土,而儿童时代的早期是土壤的准备时期。一旦唤起了对美的感受,与对新鲜和未知事物的兴奋感,同情、怜悯、赞赏或爱的情感,我们便会希望获得使我们产生了情感的这些事情的有关知识。这样的学习,意义会更加持久。为孩子铺就一条渴望知识的道路,远比向他反复灌输他尚未准备好吸收的事实更为重要。”假期,带孩子们去体验乡居的生活,清晨,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穿过铺在麦田中的长长的木板路,我们坐在田间吃完早餐,晒着暖暖的太阳到山里摘带露水的草莓;惊奇的看大象画画,夜晚,听着虫鸣进入梦乡……和大自然如此贴近的生活让我们心怀美好、感恩。卡森还说:那些生活于地球之美和神秘之中的人,永远不会孤单或对生活感到厌倦,无论他们的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烦恼或忧虑,他们总能找到途径获得内心满足,重新振奋起生活的激情。那些凝望地球之美的人拥有储备生命的力量,只要一息尚存,就不会衰竭。候鸟的迁徙,潮涨潮落,待春绽放的苞芽,不仅有着真实的美,也蕴含着象征意义的美,在大自然周而复始的歌咏中有着某种无穷的治愈能力——深信黑夜之后到来的是黎明,冬天之后到来的是春天。下辈子,变成一只鸟。这是我母亲在她人到中年的时候,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妈妈,为什么鸟能飞,为什么我不能飞呢?我想像鸟一样飞起来,这是我的小女儿在她4岁的时候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而今天当我读完《惊奇之心》,最想说的是:倘若,倘若我对仙女有影响力的话,哦,不,不,倘若,倘若,我是仙女的话,我就把自己变成一只鸟,飞到缅因州的海边,飞到卡森的肩头,与她一起到大自然探险……

【转载】为“惊奇之心”点赞——评接力出版社新版译著《惊奇之心》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天津市美学学会理事、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作家协会会员 李逸津接力出版社最近推出了一本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的译著——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现代环保运动先驱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1907~1964)的散文随笔集《惊奇之心》。这部自首版以来在世界上畅销了近半个世纪的美国自然文学经典名作,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资深英美文学翻译家王家湘教授译成中文,使中国读者得以窥其全豹,实为2014年英美文学译介工作中一桩值得关注的成果。雷切尔•卡森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普林代尔一个普通农家,自幼在母亲的教育下培养起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并在她小学和中学时期就显露出超群的文学天赋。1929年,她从宾夕法尼亚女子学院毕业,进入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室学习,1932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动物学硕士学位。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雷切尔•卡森受雇于美国渔业局并为《巴尔的摩太阳报》撰写科学史方面的文章。自1936年起,她开始了长达15年的在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FWS)工作的生涯,并于1949年在这个机构中被晋升为出版物主编。雷切尔•卡森在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工作期间撰写和编辑了大量环境保护方面的论文与科学文献,并利用闲暇时间把这些研究成果改写成散文。她的第一篇科普散文《海洋下面》(Undersea),发表在1937年的《大西洋月刊》上。1952年,她的传世之作《我们周围的海洋》(The Sea Around Us)出版,引起轰动,被译成32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发行,并于同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图书奖和伯洛兹自然科学图书奖。1952年,雷切尔从政府机构辞职,开始了她的专业写作生涯。1955年,雷切尔•卡森在读到有关杀虫剂DDT的最新研究报告后,确信这种长期以来被人们认为是消灭虫害突破性成果且价格便宜的农药,对整个生态网造成的危害,比虫害造成的损失要大得多。于是她在1958年与《纽约人》杂志签约,准备为这本杂志撰写一系列文章,并完成一本关于杀虫剂危害生态环境的书。1962年,在她本人罹患癌症,一方面忍受病痛的折磨,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农药制造厂家方面的攻讦与污蔑的双重压力下,雷切尔•卡森出版了她的代表作《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这本书以大量事实和科学依据揭示了滥用杀虫剂对生态的破坏和对人类健康的损害,激烈抨击了那种单纯依靠科技手段来征服、统治自然的生活方式、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显示了作者明确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和强烈的人类责任感。克林顿时期的美国副总统、环保主义者艾尔•戈尔在为该书25周年纪念版撰写的序言中写道:“《寂静的春天》播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并且已经蓄积成为空前强大的力量。……她的声音永远不会沉寂。她唤醒的不只是我们的国家,而是整个世界。《寂静的春天》的出版标志着现代环保运动的开始。” 他甚至把卡森的这本书与当年在美国南北战争中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相比较,认为“《寂静的春天》的影响可以与《汤姆叔叔的小屋》媲美。两本书都改变了我们的社会,但也存在很大的区别。……雷切尔•卡森所警告的危险没人看得到,她试图把问题提上国家议程,而不是为已有的问题提供证据。这样看来,她的成就更加来之不易。” 雷切尔•卡森在她的专业写作生涯中,还写了一些赞美生机勃勃的世界所蕴涵的美丽和有待人类发现的奇迹的散文随笔。她的这些作品文笔优美,充满了人文激情。我们手中的这本《惊奇之心》,原名为《帮助孩子成就惊奇之心》(Help Your Child to Wonder),最初发表在1956年7月的《妇女良伴》(Woman’s Home Companion)杂志上。这部由12篇随笔组成的散文集,其主题恰如其传记作者琳达•利尔所言,是与人们分享“如何去培养持续一生的惊奇之心,如何去维持我们第一次见到大自然时的那种新鲜感,以及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对自然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惊奇之心。” 雷切尔•卡森用细腻、生动的笔触,写出了我们身边许许多多司空见惯而又经常被人们忽视的自然景物、事物的神奇之美,引导人们认识到该如何珍爱、珍惜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如何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真美大美中享受人生的真正欢愉,如何在永不衰竭的“惊奇之心”的驱动下、在对大自然孜孜不倦的求索中永葆生命的活力。这里没有耳提面命的教训,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但她那身临其境的实感,灵动传神的描写,不由得不使你心驰神往,进入她作品所描述的境界。尤其在今天,当人们纠结于雾霾、沙尘的困扰,惶惶于农药、激素的危害,普通人连喝一口净水、吃一棵放心菜都要动一番心思、费一笔金钱的时候,读她的这本小书,真有如沐甘霖、如饮醍醐的清新之感。不过,平心而论,对于我们中国这样一个自古以来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为哲学渊薮,以浑然天成、“妙造自然”为美学追求的国度,雷切尔•卡森所讲述的这一切,其实并不新鲜。比如雷切尔书中倡导的“关注微小东西构成的世界”,“以此为出发点,很容易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其中的美。” 我国清代散文家沈复(1763~1825年以后)在其《浮生六记》中,就有这样的描写:“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这与卡森书中“在放大镜下看一片苔藓,就好像发现了一座茂密的热带雨林,大如老虎的昆虫在形状怪异、郁郁葱葱的树木间寻寻觅觅” 等等描述,何其相似乃尔?然而,或许正如卡森书中所说:“如果这是一个世纪或一代人只能看到一次的景象,观众将会蜂拥而至……但是,一年有许多夜晚都能看到这番景象,因此住在小屋里的人,可能从未察觉天空之美……” 莫非自古以来“标自然以为宗”的生活方式和艺术传统,使国人产生了厌倦和审美疲劳?莫非刚刚跨上现代化高速路、过上几天好日子的中国人,对于朴素节简有一种出自以往“穷怕了”心理的逆反?官员们的“GDP”狂热,普通百姓快速脱贫、一夜暴富的幻想,使得许多乍富起来的中国人忘记了几千年来祖先传留的自然之道,以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无节制地挥霍资源为能事。其结果,则是我们已然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惩罚!于是乎,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来自大洋彼岸、半个多世纪前一位美国女士的呼唤,对于今天的我们却有了振聋发聩的警世意义。卡森女士在书中对自然之美的精心描绘,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的诗意赞美,对于我们今天许多人依然奉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审美观,都是有力的反拨甚至颠覆。但作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我们则对雷切尔女士书中所表达的教育理念更感兴趣和关注。卡森在该书第6节写道:“孩子的世界是清新、陌生而美丽的,充满了惊奇和刺激。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那种明察秋毫的眼力、对美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事物的感受力,在我们尚未成年时就已经变得迟钝甚至完全丧失了。” 她指出:“对于孩子和想要引导孩子的父母来说,感知远比认知重要得多,或者说‘知道’的重要性还不及‘感受’的一半。如果说客观事物是日后产生出知识和智慧的种子,那么情感和感受就是种子赖以生长的沃土,而儿童时代的早期是土壤的准备时期。一旦唤起对美的感受,与对新鲜和未知事物的兴奋感,同情、怜悯、赞赏或爱的情感,我们便会希望获得使我们产生了情感的这些事情的有关知识。这样的学习,意义会更加持久。为孩子铺设一条渴望知识的道路,远比向他反复灌输他尚未准备好吸收的事实更为重要。” 《论语•八佾》篇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为政》篇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问题意识,求索精神,是一个青年学子直至学术大师的成才之路、成功之道。中国诗文中的许多经典名篇,也都是以提问、设问开始或收束的。自屈原《天问》,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宋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直至青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对大千世界,对自然人生,每事每物均抱有一颗好奇之心,均持有探寻求索的态度,也是一个艺术家永葆其艺术青春与生命激情的长效秘方。《庄子•田子方》篇云:“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求索的欲望,失去了探究世界的兴趣,失去了如雷切尔女士所言的对自然人生的“惊奇之心”,不能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那么他的所谓“受教育”,充其量不过是成为被动承载前人知识的“掉书袋”或“两脚书橱”。但不幸的是,我们多年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用题海战术、强化训练打造出来的“考试机器”,走的恰恰是这样一条明知无益、却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奈之路。有鉴于此,则卡森女士的这本小书,就不只是一本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人生指南,也是指导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教师与家长的必读书了。在书的末尾,卡森女士同样以设问的方式,指出了她这本书的现实意义:“保留和强化这种敬畏及惊奇感,承认某些事物超越了人类存在的感知界限,这有什么价值?对自然界的探索仅仅是一种愉快地度过童年欢愉时光的方式,还是具有某种更为深刻的意义?”她自己回答说:“我相信其中具有更深刻、更持久以及更重要的意义。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普通民众,那些生活于地球之美和神秘之中的人,无论他们的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烦恼或忧虑,他们总能找到途径获得内心满足,重新振奋起生活的激情。那些凝望地球之美的人拥有储备生命的力量,只要一息尚存,就不会衰竭。” 愿“惊奇之心”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生命的动力与能量,也愿“惊奇之心”给每一个青年学子带来鲜活灵动的“感知”与“感受”,使之成为其汲取真知的不竭源泉和有效通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为雷切尔•卡森女士的《惊奇之心》点赞,也为出版了这本恰合时宜的好书的接力出版社点赞!

珍视惊奇之心,陪孩子一起观察世界

对于雷切尔·卡森,我们并不陌生,她的《寂静的春天》唤醒了人类对于环境问题的自审和反思,而这本著于作者50岁时的《惊奇之心》,则仿佛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惊喜的无穷宝藏,让我们在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的发现前进的同时,也在拷问自己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这是一本有魔力的书,在卡森的笔下,自然是如此丰富而立体:狂风暴雨的秋夜、夏季的海滩、雨天的森林、厚实而饱满的地衣、放大镜下的苔藓世界、海浪的咆哮和溪水的潺潺、候鸟的呼鸣和昆虫的吟唱……我们看见卡森用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编织出一个美妙的自然世界,看见她在人们弃而不见的角落里拾掇起一粒粒珍珠,拂去尘埃让其绽放出温润的光泽,也看见一种分享的喜悦在卡森和侄儿罗杰之间流淌。罗杰是本书中的另一个主角,许多观察和想象的自然游戏都是他们俩一同进行的,正如卡森所述:孩子的世界是清新、陌生而美丽的,充满了惊奇和刺激,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那种明察秋毫的眼力、对美的令人叹为观止的事物的感受力,在我们尚未成年时就已经变得迟钝甚至完全丧失了。而卡森也认为,一个孩子要保持惊奇之心,至少得有一个成年人的陪伴,后者能与他一起重新发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快乐、激动和神秘。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应该自省的。我们知道,孩子从1岁半到2岁左右,会进入关注细微事物的敏感期,他会不厌其烦地捡起地上的这一块小石头和那一块小石头,翻来覆去地看它们有什么不同,闻一闻甚至用舌头舔一舔;他会很是惊喜地捧来一把混着泥土的落叶,可能是脏兮兮的,作为送给父母的礼物;他会蹲下地上守候一只小蚂蚁,一动不动地等上半个多小时……而我们最可能的反应是什么?“宝贝,脏!快扔下!”“时间来不及了,下次再看吧,快走!”成为妈妈之后,我犯过大多数家长都会犯的错误,在带着两岁的孩子出去旅游的时候,我更希望他依从的是我的节奏而不是出自内心的需求,所幸,及时刹车。作为成人,我们习惯从整体而不是细节思考,我们活在未来而不是现下,我们用抽象的理性分析得失可能,我们焦虑的因素太多:时间、节律、后果,并且绑架孩子要求他与我们一致,然而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来看,这恰恰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错过了太多可以感受的美好,而生活在一种构架的逻辑结果中。如果你也曾经因为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成人的理念而焦虑,如果你依然在纠结究竟是规律的作息还是自由的探索更重要,如果你想要开始带孩子步入自然却困惑于自己的无知,那么请放慢脚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神奇的魔法书,从卡森优美的文字中寻找启迪。我们让罗杰和我们一起,在黑暗的客厅里,在大玻璃观景窗前,看着一轮满月一点点地落向小海湾的远岸,整个海面燃起银色的火焰,当月光照亮了嵌在岸边岩石上的云母片时,就像千颗钻石熠熠生辉。我想,这样一幅景象,年复一年地深深印刻在他儿时的脑海中,这在他成年以后,对他的重要性会远远超过他失去的睡眠。对于孩子和想要引导孩子的父母来说,感知远比认知重要得多,或者说“知道”的重要性还不及“感受”的一半。如果客观事实是日后生产出知识和智慧的种子,那么情感和感受就是种子赖以生长的沃土,而儿童时代的早期是土壤的准备时期。宽容的家庭环境是儿童成长的沃土,卡森认为,她那双发现自然惊奇之处的眼睛之所以如此富有洞察力、如此敏锐,正是得益于小时候妈妈的陪伴,她与罗杰的探险也是如此的默契和温馨。无独有偶,另一位伟大的女性珍·古道尔在提及自己幼时对动物的观察时,妈妈的支持和理解也让读者印象深刻。我们在回顾起自己的成长历程时,充满创造力的奇思妙想似乎总停留在孩提时代,再之后,就是日趋被复杂的现实世界同化,那么在面对孩子的成长时,我们是否能够发现和保护这种惊奇之心,或许是每个家庭应该必修的课题。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摄影师尼克·凯尔什为这本书配的图视角相当独特,不管是老树皮上焕发蓬勃生机的附生植物,还是玉簪韵律流动的叶脉,抑或是枯叶上如同油画的配色……我们见识了太多流光溢彩的画面,然而这种朴素的、回归生命本源的记录却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带着孩子一起探索自然——读《惊奇之心》有感

《惊奇之心》叙述了作者卡森在侄子罗杰一岁八个月样大时,在一个狂风暴雨的秋夜,把罗杰裹在毯子里,冒着雨抱到幽暗的海滩上。这种勇气令人敬佩!虽然我还做不到像卡森那样,但已受启发,增添了探索自然的勇气。和孩子一起悦读了此书,分享这个故事,我相信可以激发孩子探险的精神。书中海滩的描写使得拍岸的涛声和持续经久不息的风声富有了诗情画意,令我更加向往和热爱大海。以前经常带孩子去海边,后来中断了两年,我自己随公司每年还去海边旅游,看了这本书更燃起了我的热情鼓动孩子每年夏天去趟海边游玩。想起来,去年孩子还是回爷爷奶奶家去了海边钓鱼,爷爷奶奶家在海边,以后可每年暑假带孩子去爷爷奶奶家到海边玩,与亲人和大海共情。看卡森和罗杰夜晚在海滩寻找鬼蟹,幼小的罗杰不怕嗖嗖的风声,也不怕黑暗或轰鸣的浪涛,兴奋的投入到对鬼蟹的搜寻之中,特别让我感动!卡森看到这些微小的生命孤独而脆弱地面对大海严酷的威力,感到一种动人的哲理意味,她不觉得罗杰和她有同样的感想,不用自己的想法去打搅罗杰,而是静静的欣赏罗杰的兴奋,很启发我教育孩子的方法,以前我会将自己的感想去引导孩子,读过此段后我会更多的去发现孩子,默察 ,这样更能发挥孩子爱自然的天性。相信孩子是爱自然的,不用我们去引导,把孩子带进自然就行。卡森和罗杰在树林里散步,感觉空气中充满了云杉和树脂的清香, 我爱大自然,每天上班路上都喜欢观赏路边的花草、树木,感受太阳的光芒和温暖。晚上回到家看风吹窗纱,但这本书对自然这么细致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了以前没有觉察到的美妙,读完书回家的路上仿佛闻到了杨树的香味。在树林里,卡森没有刻意提到植物或动物的名字,也没有给罗杰做解释,只是对一起所看到的表露自己的喜悦之情,把罗杰的注意力引导到这样或那样的东西上,而罗杰却主动的把林中植物的名字记住了。使我很受启发,要让孩子对自然感兴趣、教孩子不用刻意,不用绞尽脑汁为如何教给孩子费那么多心,自己学习自然的知识,热情分享就会有惊喜,这种方法可以普遍用于孩子别的方面的引导,不强迫孩子,重在分享。一直想带着孩子亲近自然,这本书对自然白描、细致的描写分享给孩子比我跟孩子讲道理胜百倍。阅读这本书时,又一次勾起了我对种菜的愿望,以前我种过一年菜,因为腰不太好,最主要后来我报了一个培训班每周末要去上课,时间保证不了每周末去一趟菜地,第二年就没种。现在我可以少种点,周日可以抽半天去种菜,可以吃到自己种的菜。看到书中写到在家中观察种子生长的过程,我联合起来,准备尝试一下在家里的阳台种盆栽菜,当即联系了做农业培值有机作物的朋友,朋友的公司可以提供有机土和教授施肥的方法。只要菜长虫不会在爬到地上就准备尝试在阳台种菜。书中在海滩和树林游玩的情形很令我向往,读这本书后的读书沙龙讨论时我询问在哪有安全又能听到各种鸟声的树林,有位老师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就是这样的地方,我很惊喜,我们家去那还是比较方便的,想鼓动孩子去那玩,听各种鸟鸣声。这是这本书带给我的行动影响。这本书对自然的描写引人入胜,我百看不厌,觉得太美了,堪称经典,对我教育孩子也深受启发,是本价值连城的书。感染人更加热爱自然,激发我带着孩子一起探索自然的热望和信心。

我们活得太过匆匆——《惊奇之心》读后感

读完《惊奇之心》,我闭上眼睛,静静聆听这个世界的这一角落,聆听自己。想起不久前自己在笔记本上写下的两行字:感受生命,把握生命,创造生命。感受生活,把握生活,创造生活。如何成为一个可以把握自我生命力的人,是我一直以来所执着追求的梦想。掌握了把握生命力的能力,意味着人对自我生命的瞬息变化都能有所感,有所知,有所行。所感,在于体悟,是一个人心灵的情;所知,在于思考,是一个人心灵的智;所行,在于创造,是一个人心灵的和。情所感,智所知,和所行,生命才能沿着瞬息变化,自然而然地展开。而把握生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最初是从人的生命力萌芽期对“感知”能力的培养开始。《惊奇之心》这本书,正是在讲述“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生命力萌芽期的感知能力。”接近大自然,打开孩子对于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并让孩子用自己的感情表达他对于自然世界的感受。这种对自然世界感知能力的培养,会使孩子拥有一个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这个内心情感世界,将会成为未来孩子认知客观世界、创造心灵和谐的基础。反观现在的社会,大多数人并不具备把握生命力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意味着人的生命展开要受到太多太多外在因素的干扰,意味着人很容易失去对自我生命展开的方向控制,同样意味着人的生命展开会脚步匆匆,随波逐流。为了培养孩子把握生命力的能力,我们首先要培养孩子对大自然万事万物的“惊奇之心”。《惊奇之心》这本书,用朴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为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打开了一扇自然之窗。也许,你也走得匆匆,但请为你的生命停留一会,读读这本书。也许,你的孩子正在长大,更请你为孩子的生命停留一会,读读这本书。

带孩子在大自然中探险——《惊奇之心》中的惊奇之心

小侄子罗杰还不到两岁的时候,雷切尔·卡森就开始带着他,不断去那些在常人看来非常危险的地方。比如去海边,他们在那里感受大海的狂暴和深邃,感受海滩上小生命的孤独与顽强。比如去野树林,沿坡地上小丘,看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植物所构成的多种图案……正如卡森自己所说,一般人肯定不会带着那么小的孩子这么玩的,但卡森后来一直坚持这种与孩子一起,在大自然世界中的经历这样的探险。她说:“我们所分享的自然,有狂风暴雨也有风和日丽,有白昼也有黑夜。而这些经历,是基于乐趣的共享,而不是单向的施教。”面对大自然千变万化所带来的经验与感受,将是对一个孩子生命记忆的最初刻写,“看着一轮满月一点点地落向小海湾的远岸,整个海面燃起银色的火焰,当月光照亮了嵌在岸边岩石面上的云母片时,就像千颗钻石熠熠生辉。我想,这样一幅景象,年复一年地深深印刻在他儿时的脑海中,这在他成年以后,对他的重要性会远远超过他失去的睡眠。”其实,与成人比较起来,孩子们更能直观地捕捉到大自然中的细节与真相,世界在孩子们面前永远是陌生和新奇的,而孩子们面对世界永远是充满好奇和刺激的。但卡森在本书中还特别提出,孩子至少得有一位愿意与之分享的大人陪伴,与大人的分享对孩子的敏锐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孩子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发现的喜悦,体验到生命中不可言表的感动。当这个孩子在未来真正开始其知识的学习之旅时——就像后来卡森给罗杰放映关于林中植物的彩色幻灯片时——幼年的经历将自然浮现,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再需要去刻意的学习和训练就已经牢记了。因为在从小开始的大自然探险中,大人和孩子是一起动用了自身的情感与感受,是用他们身上全部的感官在接纳,这将唤醒孩子们对于学习和生活的真正热爱。这也就是为什么卡森在这本书中一再强调要助孩子成就“惊奇之心”的原因。打开《惊奇之心》,也许你就会忍不住马上就想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分享。让我们就怀着这样的“惊奇之心”,去感受雷切尔·卡森的这本书吧。

寻找“惊奇之心”——读接力出版社《惊奇之心》随想

雷切尔·卡森在《惊奇之心》的最后写道:“和大自然接触的乐趣是恒久无穷的,并不是只有科学家才能获得,任何人,只要将自己置于大地、海洋和天空以及它们令人惊异的生命影响力之下,都能够得到这种快乐。”对卡森而言,快乐是如此简单易得的东西,而对于整日奔忙于信息世界的我们来说,快乐似乎在不懈的追寻中反倒愈行愈远……我的故乡坐落在鄂中部的一座村庄里,这里既没有层峦叠嶂的山峰又缺少浩瀚无垠的大海,自是少了聪明人的投资与开发,只剩了一块土地接连一块土地拼凑成的原野的单调孤寂。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了二十年的我,年复一年相望着这片土地,在自以为的熟悉之后,剩下的 便只是视若不见的冷静。这冷静却是死的,毫无声息的沉寂。在2015年的寒假,为着度过一个并不算繁忙的两个月光阴。我从一个热闹的城市回到了故乡,活动的圈子小了,整日地宅于一室之内写写画画、兜兜转转,在单一的生活节奏中也觉出了无聊。因了一场试读活动,我有缘翻阅一本叫做《惊奇之心》的书。我读到卡森的心语:“我们由于看什么都过于匆忙,只见整体不见局部,因而通常会错失这些美好事物。”我听见卡森的拷问:“然而我们却以如此视而不见的眼睛看着周围,可以说是半个瞎子……如果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一切会怎么样?如果我再也看不到这一切了又会怎么样?”我感喟于她的希冀:“倘若我对仙女有影响力,我会恳求她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我也沉醉于尼克·凯尔什这位著名摄影师的细腻与童心。他镜头下的景象是多么为我们所熟悉却易被我们忽略的啊。我看到了青苔爬满枝干的树纵横交错,看见了霜露点缀的落叶现出的靓丽的银白,看见 沟壑微露的土地上匍匐的蜗牛,看见了冰雪覆盖的大地上翘首的枯枝并着静静躺着的黄叶……这一切地“看见”是卡森的看见,是凯尔什的看见,是许多生活于地球之美和神秘之中的人的看见,却并非是属于我的看见。我在似是而非的看见中惊奇、感喟并懊丧……我已经脱离自然太久了,我的记忆快要追不回往日因着大自然或神秘或壮美或奇妙的时刻而心生出的欢愉之感了。我已时常不会为着偶然看见的一只昆虫、鸟雀而赞叹了,噢,那是一只虫子,哦,那是一只鸟雀。枯燥的意识不知在何时代替了孩童时代的一声声惊呼:“啊!那是什么?”我的身边已鲜见有一个成年人陪着孩子去蹲着观看蚂蚁搬家了,更遑论在夜晚置身野外去发觉聆听自然的秘语。出走吧,出走吧!去看看脚下的土地,去探探故乡的原野!在许多人已不屑去干这些事的今天!当我的脚步切切实实地踏到冬末的原野上时,心里的声音告诉我,我是为着求证而来,我确是想要寻觅一颗惊奇之心的居所。我发现在这空无一人的田野上,我跳动的胸腔中升腾起一缕期许——渴望在未知的一场行走中发现些什么。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一种近似孩童般探险的妙趣酝酿开来。几日前一场大雪覆盖住的原野现已尽在暖阳下显出原貌来,因了雪水的浸润,裸露的土块颜色更显深沉。田埂是软润的,走来脚下会沾黏上些许泥丸。而空气又是那样的清凉,带着冬日的寒凉,却并不凛冽,深深地呼吸,放肆地吞吐之间心内一片澄明。我在这无拘束的漫散中邂逅了冬日里的第一朵野花,花是橘黄色的,花瓣尽数绽开了,密密地簇拥在一起,向着头上无尽的苍穹绽开着。春日还不曾到来,花便思着暖阳的恩泽先行悄悄地探路来了。极目远眺,在视野中屏障着的是叶子落尽的枝干,四面伸散着,撒成一蓬不规则的圆扇。显尽花落叶散后的沧桑和宁静。生命轮回处的本真原也是一种美呵。一个下午,我触摸了冰消雪融后的冰凉的河水,附着身子去探看河底淡绿、褐黄交错的水草;我被西斜的太阳倒映在水中的光辉耀炫了眼睛,却似乎觉着了它的与我所开的善意的玩笑;我抚摸了年老的树干,它枝节处凹陷下去的鸡蛋大小的洞引我遐想;田埂边簇拥着的青草被粗糙地截断一截,我猜想是不是被野外的兔子找食吃掉的?在这无答案的自问中,我也觉出满意了。我于是信服卡森的感悟,“那些生活于地球之美和神秘之中的人,永远不会孤单或对生活感到厌倦”。我不过缓缓地去大自然走了一遭,回来时,却意外地被喜悦填满了胸怀……

聆听生命的音乐——读《惊奇之心》随想

“所有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该有机会听到春天黎明时的百鸟齐鸣。他将永远不会忘记一次专门计划好的早早起床、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走到外面去。”蕾切尔•卡森的《惊奇之心》是一篇大自然的颂歌,又是一首生命的乐章。在这本书里,她详细而生动的描述了大自然中那些鸟虫的生命歌唱,栩栩如生,历历在目。她描绘森林中的鸟声:“最早的鸟声是在天亮前听到的。……然后是白喉莺的歌声,清纯、缥缈,带着记忆中的快乐所具有的梦幻色彩。……知更鸟、歌鸫、歌雀、松鸦、绿鹃纷纷加入进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知更鸟的加入,合唱的音量越来越大,知更鸟投入了自己特有的狂热节奏,很快就成为这支混音乐曲的主旋律。在这首黎明大合唱里,你听到了生命本身的悸动。”她描绘草丛中的虫鸣:“从仲夏开始,昆虫管弦乐队的声音夜夜升起、搏动,直到秋末。……在手电光下用一个小时去找出这些小小音乐家,是每个孩子都会喜欢的令人激动的经历。这会使他感到黑夜的神秘和美,得知黑夜中有着多少警惕的眼睛和小小的、等待中的身影,是多么的充满勃勃生机啊!”大自然是多么的奇特和美妙,多么的激动人心。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去,他所打开的是生命全息接受的幼嫩而敏锐的心灵,不断惊喜的发现将带来细腻而独特的情感体验,获得身心合一的全新感受,他将完全融入了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卡森在《惊奇之心》一书中强调指出:“对于孩子和想要引导孩子的父母来说,感知远比认知重要得多。”自然界那些无限精彩的生命奥秘,是需要我们调动全部的感觉器官,去观察,去聆听。记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儿童具有敏锐而牢固的记忆力,他们能够非常敏锐地感知那些鲜明的、富于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并把它们很深地保持在记忆里。所以苏霍姆林斯基也主张要把学校的部分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然而,对于今天在城市中生活的家长和孩子们来说,大自然中的那些土地的气息,那些花草的芳香,那些生命的音乐,却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渐渐疏离和遗忘。是该和孩子们一起重返自然的时候了!让我们重拾儿童时代的惊奇之心,重新去关注身边随时盛放的生命之花,留心倾听静夜里那些从黑暗中传来的声响。正如卡森在《惊奇之心》的所说:即便你是个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你也能够找到地方,也许是公园或高尔夫球场,在那儿你就能观察鸟类神秘的迁徙和四季的交替变化。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琢磨一粒种子生长过程中的奥秘,即使那不过是种在厨房窗台上的花盆里的一粒种子。那么,和你的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你准备好了吗?

永不泯灭的惊奇之心——读卡森《惊奇之心》

《惊奇之心》是美国著名自然文学作家雷切尔·卡森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她生前最想尽力完善的一本书。正如琳达·利尔在前言中所说,这是卡森“献给我们所有人的一份礼物,以纪念我们记忆中的孩提时代”。何为“惊奇之心”?其实就是一个孩子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上,对一切事物永远怀有惊奇的那份本心。孩子的世界总是清新而陌生的,他们充满了惊奇与刺激,但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那种对外在事物的敏锐洞察和对大自然美的感受能力,却已经在成年过程中慢慢变得迟钝或者消失了。卡森正是用这本精心写成的抒情随笔,分享她自己与孩童一起,在大自然中独特的生命感受,并试图告诉我们如何去培养持续一生的惊奇之心,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保留和强化这种敬畏及惊奇感、承认某些事物超越了人类存在的感知界限,这有什么价值?”卡森在《惊奇之心》最后如此自问,对自然世界的探索仅仅是一种愉快地度过童年欢愉时光的方式吗?还是具有某种更为深刻的意义?是的,这已经不仅仅只是带孩子们感受大自然这么简单的事情了。卡森相信这其中具有更为深刻和更为持久的重要意义。她说:“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普通民众,那些生活于地球之美和神秘之中的人们,永远不会孤单或对生活感到厌倦,无论他们的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烦恼或忧虑,他们总能找到途径获得内心满足,重新振奋起生活的激情。”卡森提到九十三岁高龄去世的一位瑞典海洋学家,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对一切新鲜的经历,包括死亡本身,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另一位八十九岁的老太太,在选择度假的海滨时,考虑的是要寻找足够原始和未被文明破坏的地方,期待这个古老的世界中的新鲜感受——惊奇之火永远在依然年轻的心灵中燃烧,这是“惊奇之心”持续终生的例子。显然,惊奇之心已然成为一种生命的本质,它“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而这正是来自孩提时代从大自然中获得的生命馈赠。本书的文字并不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摄影师尼克·凯尔什的摄影配图,那些静美的大自然画面,无声地释放着自然本身的无穷魅力,也完美地彰显了卡森原文的意境。

《惊奇之心》:让每一个孩子拥有自己的心灵家园

我仅仅知道《惊奇之心》是一本亲子书。某日,朋中友在微信中发来这本书插图,在我第一眼通过手机看到那些五彩缤纷的彩图时,不知道为什么,我一下子想起了曾经陪我度过幼年时光的《小朋友》和《江苏儿童》月刊。当我打开书看中国作家写的序一,便被深深吸引,作者在文中讲述孩提时代的种种趣事和当时心中疑问,又把我的思绪带到了童年时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雨露甘霖,令人回味无穷。美国作家在序二中的慨括:《惊奇之心》是雷切尔·卡森献给我们所有人的一份礼物,以纪念我们记忆中的孩提时代。也让我迫不及待地读正文。正文作者用第一人称叙事方法,采用写实的手法间接加上比喻或拟人运用,使文章如行云流水,在读者的脑海里构造了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立体画面,让人浮想翩翩,配以书中上乘的摄影作品的确是一种在精神和视觉上的盛宴。然而这只是一种表面的认识,更深层的是作者隽永的话语充满了哲理,引起我们思索……孩子的世界是清新、陌生而美丽的,充满了惊奇和刺激。倘若我对仙女有影响力,我会恳求她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是力量源泉。我由衷地相信,对于孩子和想要引导孩子的父母来说,感知远比认知重要得多,或者说“知道”的重要性还不及“感受”的一半。如果客观事物是日后产生出知识和智慧的种子,那么情感和感受就是种子赖以生长的沃土,而儿童时代的早期是土壤的准备时期。一旦唤起了对美的感受,与对新鲜和未知事物的兴奋感,同情、怜悯、赞赏或爱的情感,我们便会希望获得使我们产生了情感的这些事情的有关知识。这样的学习,意义会更持久。为孩子铺一条渴望知识的道路,远比向他反复灌输她尚未准备好吸收的事实更为重要。保留和强化这种敬畏及惊奇感,承认某些事物超越了人类存在的感知和界限。其价值:那些生活于地球之美和神秘之中的人,永远不会孤单或者对生活感到厌倦,无论他们的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烦恼或者忧虑,他们总能找到途径获得内心满足,重新振奋对生活的激情。回想我的阅读经历,有幸自己在幼年时有一个宽松的读书环境,以至后来很容易走上阅读之路。很多年后,当我第一次站在沙滩上,看到一望无际,碧海连天的大海,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当我第一次看到连绵起伏的群山,感到了波澜壮阔;在山下,我侧看葱郁的森林就像群山浓密的长发,在山顶,我俯视广袤森林就像排列整齐的卫兵守卫这富饶的黑土地;水面如镜,没有一丝波澜的天池在阳光的照射下如蓝宝石一样晶莹剔透,仿佛在讲述一个恒久的传说;当我第一次看到白雪皑皑的雪山,手拿经桶转山的藏民时,心中油然而生的神圣感……看完此书我由衷地感谢祖辈留给我丰富的精神财富。读完本书我觉得其更像一本家长教育书——引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告诉家长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在孩提时代感知比认知更重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心灵家园。


 惊奇之心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