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之匙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535675166
作者:三谷龙二

作者简介

《木之匙》是日本木艺大师三谷龙二的第一本散文集,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这本散文集当中,三谷龙二讲述了木器与人的关系。他强调用心观察身边事物、用心体会生活当中被忽略的寻常之事的重要性。在与木头这种原始、自然的材质的相处当中,作者越发体会到身边寻常之物的不寻常之处。木勺、黄油盒、透进房间的光、山棱线上吹来的风等等,都在以其存在的方式,给人以无限的力量。

书籍目录

I 始于双手
手掌
木匙
黄油盒
意大利面叉
木器与漆器
与漆器相处
勺子
手冲壶把手
II 舒适之所
透进窗内的光
舒心自在的房间
葡萄架下的午餐
森林的细语
迈入冬季的森林
山棱线上吹来的风
III 仔细看
片段
以单纯的形式呈现重要的事物——美国的仓储屋
我的玩具箱
为何雕像
书和手
关于绘画与工艺的断章
晨光之中 代后记

内容概要

三谷龙二(Ryuji Mitani)
知名木艺家、木工设计师。1952年出生于日本福井县,1981年移居长野县松本开设工作室,提倡将木质器皿作为日常餐具,并经常在各地举办个展,另有立体和平面作品问世。
自“松本工艺祭”发起后便持续参与相关运营工作,后担任“濑户内生活工艺祭”(高松市)的总体指导。
著有《木之匙》《我的生活散步》《三谷龙二的木器》《日日器物帖》等多部作品。


 木之匙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相同的食物用不同的器物盛放,食物的味道会发生变化。好像很玄,也有些搞笑,但我能体会到这种微妙的不同,其实不在食物本身,而是在于自己心手感官的神奇变化,从我们最原始需求到达让它从具象变为抽象感性的过程—— “恒常不变的生活,恒常不变的身体——这些不变的限制,反而为物的诞生提供了最可靠的缘由“ 。这就是生活工艺的乐趣与魅力所在,于此就是木器餐具的格调和底蕴了。它让日常生活有了细微的小幸福,慢慢叠加,融入进我们每一天的用餐,或许,在我们不经意间敏感觉察到它的时候,会有那种习以为常却是陌生的感觉,就像是从小就识的一些汉字一样,当你用心去打量它,太熟悉了却又似是第一次与它相识,而它却已是默默地一直伴着你。也让这些岁月像冬日午后的阳光一样温暖。读到这本从日本引进的木艺大师三谷龙二的散文集子非常愉快,大师让技艺与散文的结合相得益彰,谈到制作木器和漆器,尽可能保留最原始的木质感,刻刀的痕迹,再聊与之相处和谐的道理,二章一转,写制作木器半生的自然环境,日暮时光的栈板露台,冬日北海道回归森林,寻求本真与内心的自在,探寻生命的形态,这里也让我想到了”禅“与之有很多的共通之处。其中的那种平静舒缓是给我带来最大安宁与享受。三章衍生到艺术,并非实用,却是物的完美价值体现,也是三谷潜心所希望表达的,时间洗礼着一切,自然的规律,三谷懂得其中的秘密。书中阐述的不仅是生活工艺与我们之间的联系,更是三谷的生活态度,那种自然而然的,与天地相连的发自内心的感觉,这是一种能量场,很有感染力,也让我觉得非常的可贵。里面有很多句子蕴意深刻,饱满哲理,在第三部分的片段中有这样写道,脑洞非常有趣:片段:所谓“物品”很不可思议。最初它们以用具的身份进入我们的生活,却终有一天会被我们抛弃、遗忘。但是,一旦卸下物品身上理所当然且有用的”功能“时,轻装上阵的它们反而展露了物质最纯粹的表情。当物品从制作时被赋予的意义和目的中获得解放,便能以纯粹物质的模样存在于世,无意义而又抽象,犹如宇宙中的一个个片段。这样的”物品“缓缓解开了悠远记忆的线索,莫名地将一种澄清清透的情感注入我们的心底。这段话颇为童趣,我想是因为在他的心里一直还为他童年捡的那些没用的小玩意留了一个位置,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它们陪伴的情感注入在他的内心深处,没有意义的纯粹在他看来是弥足珍贵,从未抹去,激发着灵感,保留着纯真。这种敬畏与真挚成就了他的匠心木器,也传递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     三谷龙二,这位“松本工艺祭”的发起者(后来又担任“濑户内生活工艺祭”的总体指导)十年前的一部作品,放在今天端详,居然深深地难倒了我。作为知名的木艺家、木工设计师,他没有在精巧繁复的“艺”之一字上盘旋,反而提倡将木制器皿作为日常餐具,使用。注意,是使用。这样的走向似乎完全与惯常的对“艺”的端详和欣赏背道而驰。是刻意要将艺术拉下神坛吗?我在想。沿着《木之匙》的娓娓道来一路走去,仿佛踏入了满地木屑的清香,在暗暗的斜阳中,一位匠人心无旁骛地细细打磨手中的木头,疏影无声,木质有灵。一帧帧图片、一段段文字,明明素朴简单,却又偏生滋味绵长。合上书,满足地叹口气,心底尽是享受,可就那么说不清道不明,这样的阅读体验着实难住了我。很难用一个标题概括这本书,虽然写下了一行字。如作者所言,木与书、文字尽管相似,但在日日反复的刻木涂漆的日子里,人会感觉语言离自己很遥远。与木艺相伴的日子,静谧、安详,如此简单,直抵内心。语言作为意识的衍生物,在这样直接的身心联结中,已属多余。将视角从“制作者”转向“使用者”的造物方式,称为生活工艺。也就是说,将工艺转变为生活的内容,而不是仅仅在打量的层面与人们相隔,由奢侈的鉴赏物走向日常的使用物,其中蕴含的意味着实令人深思。对物质的追求由华美丰盛转为简约单纯,同时,又将日常平凡焕发奇妙新奇。由繁入简、由简入繁,双重的转换之间,将生活、艺术尽数涂上了哲学的意味。但在作者的笔下,却又那么云淡风轻,尽得风流。文如其人,热爱木头的人,大约就有着如此类似于木头的味道。“所谓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超现实的东西。”十几年在木头工坊里浸泡的人,自然会有这样的敏锐感受。对叉子的凝神细观、对阳光落在器物上的惊喜发现;将工坊里剩余的废弃木材和捡来的无用之物重新搭配组合、抛开一切用途和功能将形态纯粹而美好的东西一点点收集;雕塑是为了修正自己道路的同时不迷失自我地活着;以单纯的形式呈现重要的事物,思考事物让自己与他们的关系由亲密回归陌生,凡此种种,在木与艺的行动的身后,有着三谷龙二先生同样返璞归真的思考。“以掌心掬水,手掌的姿势就是器物的原型。”一个人对器物花去的时间、精力,与器物相处的心情、态度,也就慢慢沉淀成了一个人的生活形态。向阳有向阳的舒适,幽暗有幽暗的思考。随心就形,自在澄澈。三谷龙二先生写下的就是他做的,他做的就是他想的——“或许,我只是想和树木们一起站在迎面吹拂的风中罢了。”
  •     《木之匙》,这是三谷龙二先生所写的一部散文集,这本书的装帧跟内容的贴合度非常高,书中刊登的图里很多都是作者自己手作的木质餐具,还有一些其他的手工艺品,书所采 用的纸质非常适合用来体现木器的色泽,整体看来具有一种简洁而宁静的美感。作为一本图文并茂的散文集,做到了内容和形式上高度的契合。三谷先生所写的散文和他所做的木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具有一种抽象而直接的审美乐趣。他的语言非常简明,不华丽不拖沓,没有一般散文冗长而言之无物的毛病,他脉络清晰的讲述着自己所做的艺术品,感受细腻,细节具体。书中有一张图,上面是三个涂上了黑漆的容器,他在底下写着——“樱木、黒木、胡桃木——不同的木材,即使被涂上相同的黑漆,呈现出的表情也各不相同。”不光是一种手艺人的审慎和细致,在三谷先生的文章里,还能看到的他对待人生的方式。理想的工作大概就是这样,会跟生活浑然一体。他所做的很多木质餐具,都会跟生活里的某个细节牵扯到一起。因为父亲的手不方便拿金属叉子,便动手制作木质的意大利面叉,仔细的挑选木材之后做成了一把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木头叉子。三谷先生谈到这件事所说的是:“所谓‘造物’,就是在各种生活经验的积累下,从中选出最佳答案。”物的诞生在他这里不只是一份匠心,更是一种善于发现和创新的生活态度。对于不同种类的艺术,他都有着清晰的思考,木质的餐具不能做得太复杂贵重,因为“生活用品的意义在于日常的使用,若偏离日常,就不再是实用品了。”他追求的是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餐具,曾经去看过一次三谷先生的展览,他所制作的木器放在空间中展示的时候,既抽象又日常。抽象的是它的形态,极简,连一个多余的棱角都不会用上;日常的是它所具有的功能,面对着那些木质餐具就能想象到使用它们时的场景,带着极强的生活气息,没有过分的打磨,仿佛多使用它几次,就会带上家中食物特有的香气。正如三谷先生所说:“以单纯的形式呈现重要的事物。”这些木质餐具完美的诠释了他的艺术观,让物品回归到一种纯粹的本质,但又脱离日常生活。谈到自己除了制作木器之外第二个爱好——雕塑时,他说到那是“为了我自己”而做的事情。即使对于自己的工作非常喜爱,也总要一些与自己独处的时光。抛开一切关于他人或是实际生活的考虑,自在拥有闲暇的时光,去做或许没有任何实际价值,但能靠近自己本心的事情,可能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三谷先生在散文中所展现出的,是简单生活中的审美趣味,澄澈而直击人心。艺术与生活,在他的讲述中如水乳交融一般,共同构成了他所做的俭朴而具有抽象美感的木器。引起人注意的不光是他独到的匠心,还有对于生活的审慎。既关注到了生活的琐碎,也关注到了生活里的哲学。“前所未有般去观察那些稀松平常的事物,这才是艺术。”——这是我从这本“像厨房抽屉中的汤匙般真实”的散文集中所收获到的最大感悟。生活或许有边界,但“造物”就是在恒常的生活中发掘出更多种的可能。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匠人极致
  •     我只是喜欢沉浸在单纯的反复中和那什么都不想的时光里,然后把一块又一块木头琢磨出想要的形状
  •     匠人少说了工艺,多写了空洞的文艺抒怀。
  •     匠人极致,器物之美。里面描写的正是我所追求的生活状态。需要沉淀。
  •     仔细观察生活中稀松平常的小事物,才是艺术。想认真做一些小事。
  •     虽然都是篇幅很小的随笔,但是文字质朴,淡雅,讲了很多作者对美学、对生活的感悟,很简单却让人深思。当时是在公交车上读完的,很惬意的感觉。
  •     文字有种宁静的力量,整个人都会沉静下来,想起小时候喜欢用家乡一种质地坚硬的黄胶泥,雕刻小沙发,小椅子。勾起我学习雕刻的欲望。
  •     印刷装帧与书的内容特别相称。笃定而简要的叙述,充满质感的食器,温润着我们冰冷的都市生活。物不在盛,方便耐用安全才是真味。
  •      两个晚上读完。 不只讲匙,也不止说木,写的是人与木器的关系,以及与木器一起度过的日常生活。 语言简单朴素,正如三谷先生所做的木汤匙一般低调内敛,却是厨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 读完我立马给家里的那堆木砧板和托盘集体做了上油养护!
  •     其实没啥有营养的东西
  •     将日常用品舍去其实用性来观察,体会它们的美。真是新鲜的观点。一匙一叉,皆是艺术。这种珍视物品的心情,在如今迅速以新替旧的年代,真是罕见而珍贵了。也佩服作者对自己事业的热爱,全心全意的投入其中。能以自己所爱之事为业,又怎不是理想人生?
  •     愛木匠人對器具的獨白。
  •     不深刻的木艺
  •     三谷先生的签名尤其可爱用心,像他的文章一样简单平静缓慢地阐释他的手工艺美学理念。静静地读一个下午,与浮躁世界隔绝,回望当下做的事情,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
  •     这本书是生活中某一天的暖阳
  •     纸质非常好。。大量插图,文章都非常短,所以读得很快。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修补小木器的工作,破边的碗和勺子,都有办法打磨上油,然后重新使用。。而我是什么破了一滴滴就想扔掉的人,这就是所谓『和事物没有建立独特的联系』吧。。所以我丢掉的这把勺子,和世间千千万万把勺子没有什么不同。可是如果是我自己一勺一勺挖出来的木器,就会不一样了吧。所以现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想要勺子筷子架为啥不直接买一个,而要自己做? 因为想和世界建立更深的联系呀!
  •     长沙岁时纪
  •     器物之美
  •     器物之美,始于功用,高于日常。
  •     淡淡的表现出了日本经历过浮夸阶段后,开始追求原本生活状态的手艺人的故事,不过再版之后价格贵了好多。
  •     很美好的书,值得一看再看
  •     文艺小清新,美文
  •     “每个家庭应该有一张艺术的桌子,物品整齐地置于其上,一边让家里的每个人都能仔细观察它们,并真正看见它们。” “如果是你,会在这张桌子上放些什么?” “一片树叶、一枚硬币、一粒纽扣、一块石头、被扯下的一截报纸、一个苹果、一粒鹅卵石、一朵花、一只死去的昆虫、一只鞋子。”
  •     里面有很多图片,对很多习惯用金属制作的器具改用木制,冲淡平和的气质,朴实稳重,大概翻翻还挺养眼。虽然觉得木餐具更容易藏污纳垢
  •     社会越是发达,生活越是多样;你会越会产生一种对单纯单一往复生活的向往。手艺人使用自己的作品和最淳朴、最真实的世界联络沟通。
  •     木艺师三古龙二对于生活的理解在于小处,整本书的主旨就在于从小处发现美,于细微处品尝生活,只要留心观察,处处皆有美。
  •     安静做事的人 一定有其细致入微之处
  •     书非常精美,值得拥有
  •     一本装帧非常好看的书,纸质和排版都很赞,很少见到中国出版社会出版这么好质量的书。内容嘛,讲的是日本木器制作大师三古龙二的生活心得,木器的确也是生活中一个很温柔的存在。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器具
  •     散文随笔,越来越觉得,美是一种心境。 前所未有般观察那些稀疏平常的事物,这才是艺术。
  •     “大部分生活用品的创作原点都是人的身体,它们的形态不是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而是通过手与身体的感受而来。”三谷龙二对造物充满爱意,而又欣赏“物”本身的样子,是为“为自己造物”,诚意之作。章节标题字体似乎为(wf0057)字体+中文字体。
  •     器物,需要長久的使用體現美感。
  •     喜歡這種匠心。
  •     我也想做个小小木匠,企图实现自己的胡思乱想。
  •     虽然有一些观点不太同意,但作者是一个实在人。
  •     方所真是天堂啊!!!!!!
  •     好想继续做木工哟
  •     追求作品的完美,是手艺人对制作的诚实。
  •     各种匙子挺萌的。
  •     看封皮本以为是介绍各种款式的木勺子结果和大部分同类型的日本书一样讲木器如何和生活融为一体
  •     最近要学习的是静下心来观察不起眼的事物
  •     书店翻吧翻吧,没必要买
  •     日本的匠人精神,是我们应当取的“精华”,作者描述的都是细微的小事,或者制作器物时的小细节、小心情,让人读得毫无压力,舒心极了!无意间从书架中抽到的一本书,从内容到书的纸张到配图再到封面设计,无一不体现细致,值得一读!值得一学!
  •     小品散文,还可以吧
  •     物的形态即人的形态;我们总是忽略常见事物的美,若是暂时忽略它的价值,则容易关注到它纯粹的模样,此时它是一种美而不是一件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