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筑与流派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0
ISBN:SH15040-3727
作者:童寯
页数:184页

书籍目录

前言
Ⅰ 工业革命后的欧洲
1 水晶宫2 拉斯金3 森珀4 科尔5 莫里斯6 红屋7 手工艺运动8 二十人团9 霍特10 新艺术运动11 芝加歌学派12 詹尼13 沙利文14 有机建筑
Ⅱ 二十世纪新建筑早期
15 万特维尔德16 格拉斯哥学派17 麦金陶什18 高迪19 伯拉基20 阿姆斯特丹学派21 瓦格纳22 维也纳学派23 欧勒布利希24 分离派25 霍夫曼26 卢斯27 莱特28 草原式29 鲁比住宅30 落泉庄32 雷蒙德31 古根海姆博物馆33 诺伊特拉34 德意志制造联盟35 AEG透平机制造车间36 表现主义37 立体主义38 柏林学派39 造型团40 柏林圈41 法古斯鞋楦厂42 葛罗皮乌斯43 包豪斯44 密斯45 未来主义46 风格派
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47 鹿特丹学派48 贾波49 构成主义50 里土兹基51 日内瓦国联总部建筑方案52 国际新建筑会议CIAM53 雅典宪章54 新建筑研究组MARS55 泰克郭技术团56 新艺术家协会57 沙沃伊别墅
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58 联合国总部59 马赛居住单位60 昌迪加尔61 尼迈也尔62 巴西利亚63 建筑电讯团64 斯特令
Ⅴ 城市规划
65 奥斯曼66 霍瓦德67 花园城68 新城69 卫星城70 瓦灵贝71 盖迪斯72 恩温73 艾伯克龙比74 邻里单位76 艾纳尔77 戛涅75 一亩城市78 海伯布兰德79 荷兰城建80 西德城建81 苏联城建82 直线城83 莫斯科总图84 英国城建87 法国城建85 新城86 卫星城88 斗加底斯
Ⅵ 国际建筑代表者
89 阿尔托90 门德尔森91 夏朗93 莱斯卡兹92 艾尔曼94 斯东95 布劳也尔96 鲁・康97 费城学派98 文图吕99 史欧姆100 新建筑后期101 约翰逊102 萨里宁103 山崎实104 鲁道夫105 贝聿铭106 玻璃幕墙107 丹下健三108 新陈代谢派110 承重幕墙109 “代谢后期”111 薄壳112 陶鲁加113 坎迪拉114 富勒尔球体网架
Ⅶ 新建筑后期
115 纯洁主义116 新塑形主义117 新建筑后期118 新历史主义119 新纯洁主义120 新方言派121 新朴野主义122 建筑期刊123 “国际建协”124 “蓬皮杜中心”

内容概要

童寯(拼音: Tóng Jùn),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他设计的作品凝重大方,富有特色和创新精神。数十年不间断地进行东西方近现代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对继承和发扬我国建筑文化和借鉴西方建筑理论和技术有重大贡献。他是位建筑界融贯中西、通释古今的大师。早在30年代初,进行江南古典园林研究,是我国近代造园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新建筑与流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非澹泊者,不可论史。人的思辨的客观性只能来源于理性,而非个人志趣。在历史面前,一切的个人志、趣,它最初的动因是什么,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人面对历史时的思考如果最后不走向理性,那么,等待思考者的有三种结果——神棍、说书先生、知心大婶(或者散文抒情八卦作家写手小清新)。神棍总是热衷于推崇吹捧历史,使其与人对立,神化历史。说书先生善于将历史按时人癖好庸俗化,使其满足俗众的消费需求,篡改历史。知心大婶散文抒情八卦作家写手小清新们则尤为喜欢以个人趣味为标准,肆意无度的或物化,或稀释,或截取,或篡改历史。如此种种,皆与历史本身无关。文字与历史,不在文字能够替代历史,而是文字应记录思想者的思辨。唯有思辨才是历史最好的读者,才能在客观认知真实的基础上,面向未来。童老的语言、文字入得化境,非阅尽人间是非万千,不能笔下生出意味无常,看似平淡由郭湖生再解其味,值得一读再读。可惜二位皆已隐去历史之中,还有多少后来者追随前人脚步,不得而知。而情怀于何处安放,这是关于历史的意义的前提,需要真正的思辨者证明。——创造者的颂歌——读《新建筑与流派》摘郭湖生摆在面前的这本书——《新建筑与流派》,篇幅不大,外表平常,和它所包含的深邃内容颇不相称。在书里,童寯教授为我们描绘了现代建筑由萌芽、成长到繁荣的鲜明而完整的全景。著者在将近八十高龄时写成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给知识界提供有关新建筑流派的知识,而且是他长期注视世界上建筑动向,有所感、有所期望而发。著者以探索中国的建筑方向为出发点,把世界现代建筑发展过程所经历的曲折坎坷,引为经验教训,希望有助于人们开阔眼界,展望未来,不再重复我们也曾经历过的那种坎坷曲折的历程,多些科学性,少些盲目性,创造出无愧为世界上高度文明、高度现代化的人类工作与生息的环境。我们所说的新建筑,区别于历史上以天然材料和陶质材料为主,用手工操作和体力搬运为主的方法生产出来的建筑物,而是使用水泥、钢材、玻璃以至合成材料为主,装备有先进的设备系统,采取先进的结构方法和机械化、工业化方法生产的建筑物。新建筑的发展历史,大约有一百多年了。这也是建筑领域新生事物战胜并取代旧事物的过程。新建筑诞生的标志,著者定为一八五一——一八五二年建造的“水晶宫”——英国伦敦国际博览会陈列大厅。他强调指出了它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当时,钢铁、水泥、玻璃已开始用于建筑,但是,占统治地位的仍是传统的建造方式古典主义形式,新事物的优越性或不可替代性并未充分展示。而这一次,陈列厅面积很大而工期要求非常短,传统的技术和形式对此无能为力,只得让位于使用新材料和先进结构,预制装配、施工迅速的新建筑。优胜劣败,先进代替落后,这是必然的结果。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那样,水晶宫只是一个萌芽。它还不具备普遍的说服力,它的功能性质特殊,而且属于临时性建筑。但是水晶宫毕竟展示了新颖的造型与前所未有的空间效果,因而它在欧洲引起的轰动久而不衰。即使僻处德国乡村的农舍屋壁,也悬挂着水晶宫的画片。它说明,新的现实,新的造型,创造新的美感,并推动新的美的追求。著者指出,真正作为新建筑开端的,应是一九一一年由现代建筑主要创始人之一、德国人葛罗皮乌斯设计的法古斯鞋植厂(在今联邦德国的阿勒费德)。这座工业建筑用钢架结构和玻璃幕墙,最早使用转角窗。新颖的造型处理,完全与古典原则对立,摆脱了手工操作的繁缛与堆砌,简洁明快,令人耳目一新,体现了新建筑的性格。著者的历史叙述是全面而富于历史感的。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欧洲重要的新建筑风格流派约有十五个之多,著者都扼要加以介绍,如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荷兰的风格派、法国的立体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等。就中,著者特别对苏联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的命运深有感触,于此反复致意,所述颇详。苏联的构成主义成立于一九二○年,在整个二十年代是苏联建筑潮流的主导力量。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西欧许多现代建筑代表人物为之欢欣鼓舞,他们认为,新的建筑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因而寄期望于苏联,认为只有它才是新建筑驰骋的广阔天地,于是纷纷前往苏联为建筑设计献计献策,从而使苏联建筑界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十年被后来的建筑史家称为“雄姿英发”的新建筑运动时代。然而,一九二八年,柯布西埃设计的莫斯科合作总部大厦却被“无产阶级建筑师学会”斥为“托派幽灵”。自一九三○年以后,苏联官方也对抽象艺术(包括构成主义的建筑思潮)渐生疑虑,认为它与“资本主义世界沆瀣一气”,不再予以支持,而与所谓“现实主义建筑风格”重修旧好。原来支持构成主义的教育部长卢那察尔斯基见状也一改过去的思想观点,转而支持古典主义折衷主义,认为必须含有古典成分才够得上社会主义创作。在苏维埃宫的设计竞赛中,一切现代建筑的优秀方案(包括柯布西埃的方案)均被否决,而古典主义的约凡等三人的平庸方案却得以获胜。这是用行政命令方法规定建筑发展方向的结果。约凡方案(顶端是一百米高的列宁像)虽然始终未付诸实施,而构成主义却因遭到打击从此一蹶不振。由于此后长期没有正常的学术争论和方案优劣比较,结果造成思想的窒息和创作上的僵化。这种局面,直到五十年代中期才开始有所转变。在今日苏联,现代建筑又复成为主流,不仅对柯布西埃设计的莫斯科合作总部大厦的好评,早在一九六二年就已达到高潮,而且,苏联建筑界还出版了构成主义的设计作品集,作为对先驱者的追念。构成主义尽管受到西欧的影响,毕竟是在俄罗斯形成的。在其间起到重要作用的,便是后来成为构成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里士兹基,“但苏联一些保守派竟认为构成主义完全是资本主义技术产物!”著者在谈及里士兹基这位令人尊敬的建筑家时,以深情的笔触写道:他“虽然出身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又在德国受过高等教育,但努力成名之后,不贪图在资本主义社会所享有的学术地位,在关键时刻,难易去就之间,毅然作出决定,回到革命后的祖国,过着笃信共产主义的一生。”里士兹基坚持二十世纪的建筑是社会性的这一理想,主张通过建筑,改进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他援引歌德的话说:“我是人,那就意味着是战士。”他身体力行,终生为实践这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作不懈的斗争。然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爱国者,在封建血统论——唯出身论的歧视下,往往备受压抑和冤屈,尤其使人痛心的,是把学术上的异同(且不论孰是孰非)混同于政治上的是非,这对科学事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害的。在我国,对于建筑思想上的争论,也曾出现以行政命令的手段,上纲上线,横加干预。创作上的生动活泼局面,也因之长期窒息停滞。这一严重的教训,是值得我们永远记取的。为著者一唱而三叹、称赞不已的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怪杰法国人(原籍瑞士)柯布西埃。他一生中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提出了许多富有预见性的想法。他不但勇于在创作上进行探索,而且不断大声疾呼、著书立说,对保守的折衷主义予以抨击。他遭遇坎坷,一再挫败,但屡败屡战,毫不气馁。他在苏维埃宫设计竞赛失败后,分别致函卢那察尔斯基与莫洛托夫(方案评选主席),认为“这一决定给苏联建筑生动力量拖后腿”。其后事情的发展证实了柯布西埃这一预见。著者对国际联盟日内瓦总部大厦设计竞赛的描述非常生动:柯布西埃的方案功能合理,照顾到交通、音响、造价和建筑与周围自然风光的关系,是一个杰出的构思;这方案事后遭到折衷的修改,使他大为气愤,向国际法庭提出申诉,却未被受理。“于是,四平八稳、毫无生气的国联大厦,遂脱稿于认识落后、建筑落伍的几位庸材之手。”(原书76页。这一段话上,附有国联大厦竣工外观全景图,其风貌很容易令人联想起我国常见的四平八稳的对称式设计。)童老写作的笔调是冷峻而客观的,但褒贬臧否却力透纸背,著者的见解与倾向亦深寓其间,这正是唯大手笔方才擅长的“春秋笔法”。柯布西埃受思想落后者的排斥,转而结社立说,高树现代建筑旗帜。他一九二八年倡设的“国际新建筑会议”(CIAM)是一个很有影响的组织;该会议于一九三三年提出的“雅典宪章”,指出城市功能四要素是:居住、工作、交通与文化。这是人类认识建筑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标志,尽管它还存在未能考虑到城市人口激增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的缺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柯布西埃的理论和实践被国际社会普遍肯定。纽约联合国总部建筑群方案,就是以他的构思为基础,由美国人哈里森完成的。他的马赛居住单位(Unité d'Habitation),印度旁遮普邦昌加迪尔首府建筑群,都给世界很大影响。他的朗香教堂,处处是曲线、倾斜面、不规则开口,好象蓄意与通行的惯例对立,但却生动而充满诗意。在这里,柯布西埃提供了一个技术服从于空间艺术的典范,为他的多样化思想作了重要补充。柯布西埃已于一九六五年去世了。盖棺论定,著者这样评价这位新建筑运动的怪杰: 柯布西埃工作六十年的一生,是抱怨孤僻,坎坷失望的一生。所作方案,尽管具划时代构思,有的却不被接受,已建成作品也毁誉参半,因而自认是受害者。但到了晚年,他确实也得到应有的评价,受到绝大多数人推崇。如果没有柯布西埃其人,尽管仍出现新建筑,但却是不够理想的新建筑。……他于一九六五年在地中海滨游泳后心疾突发而殁。灵柩被抬到巴黎鲁佛尔宫,棺上覆盖着法兰西三色国旗,由国家卫兵站岗护灵。来自希腊电报要把他遗体葬在雅典卫城;印度电报建议把骨灰撒在恒河上空…… 著者以如此深情的笔触来描述柯布西埃身后的备极哀荣,固然是为了对这位百折不挠的先驱者表示崇敬,但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位对人类作出贡献的建筑师在文明社会中所得到的应有尊重。在我国,建筑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令人感慨的话题。他们常是说了不算,可有可无的脚色。无怪任谁说了几句肤浅的老生常谈,即可被视作“建筑专家”了。人们从一些建筑物上也可以看到官僚主义悖离科学与实际留下的印记——在单元式高层大寓正中,偏要加贴一个谁也不走的大门以显示堂皇气魄;几十米高的大厦顶部,一定要加一圈挑出来好几米的大檐口;在古刹园林中随意拆改开辟小汽车通道。松下喝道,花上晾<SPS=1583>,谁大谁说了算,建筑师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又怎么会产生出柯布西埃那样的狂飚式人物呢?创造我国建筑的新风格这一任务,作为社会分工,理所当然地落在了建筑师身上(领导者只有检查、督促的责任,而无越俎代庖的义务),它取决于建筑师(包括培养他们的教育体制)能否胜任,但也同时取决于整个社会对建筑创作的艰辛和意义的理解。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是高难度的创造性劳动。创造一个美好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科学的环境,对于人类的健康发展,其意义是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的。我们相信,随着建筑师的地位在我们社会中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创新环境的逐步形成,象我们这样创造过长城、故宫、高塔、虹桥等优秀古代文明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不亚于世界任何民族的现代文明。这是阅读过本书对柯布西埃的述评后必然会产生的感触与联想。著者并不太推崇美国本土的建筑思潮。美国有过一个芝加哥学派,但在风格上并没有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出过一个赖特,有许多奇妙构思,对现代建筑发展作了很大贡献,但是没有普遍意义。著者指出:“美国建筑教育,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仍然沿袭巴黎美术学院传统。著名建筑家从芝加哥学派开始就多由巴黎毕业,建筑专业院校有的也请法国教师。直到葛罗皮乌斯与密斯一九三七年前后相继到美国定居,从教学岗位对美国建筑哲学施加影响,把美国人从追随法国建筑思想扭转到追随德国”。美国著名建筑师中,很多是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移民美国的欧洲人和亚洲人。欧洲的影响主要来自德国“包豪斯”。“包豪斯”的创始人葛罗皮乌斯是实干家兼教育家,他是工业化大量生产、预制构件和标准设计的先驱人物。著者认为:葛罗皮乌斯、柯布西埃和吉典(理论家,《空间、时间和建筑》的作者)是国际新建筑会议的三位主要活动家。著者总结了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建筑的演变和流派的相互影响,看到现代建筑经历了萌芽到成长的过程,大师们各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之后,说:“久之,其他人的设计就千篇一律,似曾相识但无所表现,缺乏表情而且过于标准化、典型化、机械化,过于单调浇薄,无论建筑功能如何,不管是教堂或学校,都用同一形式处理”……于是,出现“新建筑以后”(Post Modern有些人译作“新建筑后期”)的阶段。著者列举“以后”的一些分支流派的表现,说:“这都说明穷则思变,物极必反的规律”。“以后”思潮在我国建筑界引起很大兴趣,青年一代尤为向往。有人斥为无知妄说、妖言惑众,有人认为大有道理、发人深省。著者并未对此加以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判语,而是认为,“以后”的出现是合乎规律的,是针对“现代建筑”或国际式的缺乏个性的一种反应。这种要求不是功能的,也不是技术经济的,而是美学的,联系到人的心理因素。确实,现代新的建筑理论,涉及人的行为心理,涉及人与周围自然界的关系,生态环境等等,认识比过去复杂而深刻多了,这无疑是一种进步。建筑的美学问题尤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回避。现代建筑击败古典主义、折衷主义,首先并不在于它的美学理论,而在于它在技术上功能上的合理、先进,同时又经济的优越性。然而,人们并不是为了技术和经济本身而建造建筑;建筑毕竟是为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而存在,其中,也包括美的满足。美感要求应同现代技术相协调(否则它会成为障碍而被淘汰),但是又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要求;单调乏味不行,要丰富多采,富有个性。有人主张改造趣味、改变传统的习惯的美学观点以适应技术的发展,有人在现代化技术的基础上尝试多样化的途径。这就是当前实际情况。我们不能说何者是唯一正确的方向,也许两种倾向将长期并存,互有消长。著者在提到二者时并无偏祖:改造趣味,可以蓬皮杜中心为典型;而多样化追求,则提到“费城学派”的鲁·康——这是著者同时代的老系友——和文图吕。康的口号是:“有主见的空间创造”,著者指出:“这肯定了建筑的艺术含义”;著者称赞康作为个人“是富有无畏、梗直、坦率精神的诗人和艺术家”。著者在现代建筑方面的视野是开阔和全面的。他用了整整一章写城市规划问题——当代建筑理论的中心问题。综合了若干个体的城市,如无整体观念,就不能正确处理任何一个局部:广场、单体建筑、道路、绿化等等。他列举了近代城市规划理论(它们主要是针对大城市人口集中的弊病提出的药方)如:英国的花园城市和新城建设、美国的邻里单位、苏联的小区规划等等。一九七八年,国际新建筑会议在秘鲁发表“麻丘皮丘宪章”(Machu-Picchu Charter),“强调建筑必须考虑人的因素,要结合大自然,结合生态学;要和污染、丑陋、乱用土地和乱用资源作斗争。”对现代建筑的任务提出新见解,具有指导性的纲领作用。美国建筑评论家克赖斯东(Craston)说过:“建筑是唯一涉及到每一个人的艺术”。今天,能够离开建筑面生活的人大概极为罕见了。建筑是人创造的,而人类因此又改变了自己的习性和体质,依赖于人工环境的存在。任何人都关心自己的住房、工作场所、商店、街道、乃至城市、公园、名胜休息地等等。现代建筑的范畴早已不是单纯可以由建筑师来解决问题的了。著者的愿望,除了对建筑界提供历史回顾和规律性的认识之外,也希望引起更多的人来注意建筑的发展,关心建筑问题的争论和动向,共同建设美好的生息环境。就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八十三岁高龄的童老不幸去世。这无疑是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童寯教授长年埋首学术,不求闻达,因此建筑界以外的人,了解他的生平和治学经历的人是很少的。童先生与我国近代著名建筑家杨廷宝、梁思成、赵深,以及现在还健在的陈植先生等,都是二十年代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留学的先后班同学。学生时期,童先生即以学业优异著称。一九二九年,童先生学成返国后,应梁思成、陈植先生的邀请赴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一九三一年起接替梁先生担任系主任。这个系尽管为时不长,但却培养出诸如张<SPS=1798>、刘致平、刘鸿典、郭毓麟等不少著名的建筑家。“九一八”事变后,童先生到上海与赵深、陈植先生创办华盖建筑师事务所。童先生早年所受的虽是严格的古典形式训练,但他一生中却始终主张创新,反对复古,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童先生的创作,风格凝练而豪放。解放前他曾参加过前中央博物院(现南京博物院)的建筑方案竞赛,而荣膺优胜首奖的却居然是一个绝对复古的方案而摈斥了他的方案,童先生为此终身抱憾。在本书中,他对约凡方案和日内瓦国联大厦的议论,实在是感同身受,既是为柯布西埃抱屈,也不妨看作著者的夫子自道。童先生对于祖国古代的文化遗产极为珍视。早在三十年代,他便曾独自一人调查江南园林,用步测画下了重要园林平面,积累了大量宝贵资料,写成了《江南园林》一书。对于欧洲的古代建筑,他的造诣也颇深。在古今中外的建筑方面,他的知识之渊博是非常罕有的。他是真正的大师和泰斗。这只要读一读本书的附注,就可略窥一斑。建国三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南京工学院任教,常年徒步往返十里到校工作,他一生淡泊朴素,每天坐在阅览室中固定的座位上埋头阅读研究各国建筑书刊,并辛勤摘记,做了大量笔记和索引。他的襟怀有如光风霁月,他把融汇着自己心血的笔记和索引,陈列在阅览室中任人随意利用检索。对于我们这些学子,他答疑解惑,阅文改稿,从无倦色。失去了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师长,作为他的学生,我不能不感到由衷的悲痛。童老治学有着广泛的兴趣和宏大的计划,他一生积累的素材,只是在近几年才开始着手整理。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大好形势,激发了他的写作欲望,他的文章有如不竭的泉水一样奔涌而出。可惜,死神赶在了他的前面,这位倔强的老人没有来得及完成自己的计划就与世长辞了。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仍然克制病痛的折磨赶写文章的情景,至今犹历历如在目前。《新建筑与流派》是一本歌颂新生事物、歌颂建筑史上的先驱人物的书,而著者童老自己正是在中国探索新建筑道路的先驱人物之一。这篇粗陋的文章,既是为了使更多的人理解其著作旨趣,事业与理想,也是为了对尊敬的童寯老师表示纪念。 (《新建筑与流派》,童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一九八○年四月第一版,一九八三年九月第二次印刷,0.63元)郭湖生 创造者的颂歌——读《新建筑与流派》 郭湖生 读书 1984-06-14 期刊附录:郭湖生教授主要研究成果与学术经历郭湖生先生于一九五七年调至南京工学院,即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敦桢教授的研究助手,协助刘敦桢教授完成主持的两个主要科研项目:(1)《苏州古典园林》,参加调查园史和现状及测绘,撰写部分实例文稿并预览修改部分资料性文稿。该书获一九七九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中国古代建筑史》,作为全国建筑史编辑委员会委员,自始至终参加了写稿和实物调查,获一九八零年国家建工总局科技成果一等奖。刘敦桢先生去世以后,继续发展建筑历史理论的研究:参加合写《中国建筑史》教材(第三、五章),获建设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应邀为《大百科全书·建筑·城规·园林卷》写条目共九项;为《建筑师》刊物写专栏《中国古代建筑师传》等。在长期编写建筑史的同时,广泛阅读历史文献,在全国范围内调查古建筑、民居、少数民族建筑等,积累丰富的经验和学识,开拓了新的学术领域。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郭湖生先生198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为客座教授共同研究中国科学史;1983年参加日本东京31届亚洲北非人文国际会议;1984年赴香港大学作《中国建筑》讲座;1987年参加日本京都中国科学、技术、医学史讨论会;1988年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开设《中国建筑》课。并在德州工业大学、华盛顿霍华德大学、肯塔基州立大学、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做报告;1988年参加美国威斯康星州国际中亚学术会议,宣读论文;1988年应邀赴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和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作学术考察;1994年访问台湾,作学术报告;1994年应日本柰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邀请,作学术报告;1996年应韩国文化财保存技术协会邀请,作学术报告;1997年访问台湾、香港,作学术报告;1999年,访问新加坡、马来西亚,参加学术研究会。郭湖生先生长期潜心学术,澹泊自守,从不争名求利。尊重同行,扬人之美,厌恶冒名剽窃,投机取巧的市侩作风。能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书育人,奖掖后进,不遗余力。勇于开拓创新,反对顽固保守。治学严谨,学风正派,为同行推许。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科学技术史1979年编成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主持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之一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担任主持文稿审改修改的第一副主任编审,并撰写该书多个章节。该书获一九八五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为第一届理事。国际东亚自然科学史、技术史、医学史学会会员。一九八三年,参加日本东京和京都举行的三十一届亚洲北非人文科学会议,作《中国古代城市水工设施》学术报告。应邀参加一九八七年日本京都国际中国科学史讨论会,作《中国古代工程测量技术》报告。一九九五年承担中国科学院主持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建筑卷的编写工作。增加城市建设史,重点补充南方木构体系及中日中韩中越建筑的交流;全面总结中国古代建筑科学技术的成就。2、中国古代城市史他从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古代城市的专题研究,陆续发表了《子城制度》、《中国古代城市水工设施概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宫室制度沿革-兼论日本平城京的宫室制度》、《台城考》等文章。为《建筑师》撰写专栏文章《中国古代都城小史》共十篇;一九九六年,发表《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史的谈话》,提出古代都城分为:战国体系、邺城体系、汴京体系的新说法,全面总结中国古代城市的科学成就和技术艺术特色。中国是一个历史大国,历史文化遗产几种在近百个历史文化名城中,正确地认识古城,积极地保护它们,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些珍贵遗产,是当前建设中的重要课题。目前重点研究前秦早期城市和州县级地方城市,特别宋元之间的转折变化,金代城市传统的中断。一九九八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资助的项目:《中国古代城市遗产保护和利用》。将于2001年完成。3、东方建筑他于八十年代提出研究东方建筑,即研究亚洲与中国毗邻和建筑文化有关的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招收并指导博士研究生在该领域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东亚建筑的研究。即(1)中国文化圈的韩国、日本和越南的古代建筑。(2)马六甲海峡华人移民建筑的研究。(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小乘佛教建筑文化研究。发表论文《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东方建筑》,继续主编《东方建筑研究》,连续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起建立东亚建筑国际研究机构,准备在中国召开第一届国际东亚建筑会议,得到国内外同行的热烈支持和参加。论文与著作著作:独著一种:《中华古都》 台湾空间出版社,1997合作和参加著作:1、《苏州古典园林》2、《中国古代建筑史》3、《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4、《中国建筑史》(教材)论文:1、《中国古代建筑传统艺术特征》,杨廷宝、郭湖生合作,郭湖生执笔,《南京工学院学报》,1982年3月2、《鲁班经与鲁班营造正式》,《科技史文集》7辑,1981年6月3、《河南巩县宋陵调查》,《考古》1964年第4期4、《子城制度》,日本京都大学《东方学报》第五十七册1985年3月5、《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宫室制度-附:台城考》(日本)京都大学编《中国古代科学史论》(续编)1991年3月6、《为什么要研究东方建筑》,《建筑师》74期,1992年8月7、《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史的谈话》,《建筑师》1996年6月8、《中国古代工程测量技术》,日本京都大学,19929、《东亚建筑研究的现状与前瞻》,《东南大学学报》第29卷第2期,1999年3月10、《台城辩》,《文物》1999年5月11、《邺城制度》,2000年七月12、《石城辩》,《建筑师》第90期http://zlgc.seu.edu.cn/jpkc2/declare/arch_his/HisTheories/old/guohus1.htm
  •     这是我在大一刚入学的时候最早看的一本专业书。 童老先生语言和文字组织如此精炼。把现代建筑史浓缩于如此薄的小册子里,所以读的时候,很多东西当时只是记住了,还有待于以后的日子里慢慢消化理解。 那个时代学者掌握的资料和信息和我们相比有渠道和各方面的限制,但有限的参考资料让这本书结构很连贯,不像现在一些类似主题的书前后连价值观都不统一,明显是囫囵吞下了太多夹生资料的结果。 后来读了其他的书,一度不喜欢这本书论述的四平八稳:更多采用的是希区柯克和约翰逊的“国际式建筑”的思路,仍然以风格和流派的思路去理解现代主义。完全没有体现出现代主义运动那种先锋或前卫色彩,没有太多探讨空间等现代建筑思想的突破因素。但现在人到中年,领悟了很多“创新”其实未必真的跳出了习惯的窠臼,反而开始喜欢这种四平八稳的叙事方式。 诚然,这本书有自己的局限性,现在的大一学生也可能会得到更好的建筑入门书。但对于我来说,现在想想很庆幸,第一本书就读的童老先生的普及读物,而不是那些现在已经被遗忘的东拼西凑的书籍。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随手收藏一本建筑书 即使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也算被建筑“上过”吧
  •     2017.1.7 简单翻了一下
  •     提纲挈领
  •     好书,语言简洁连贯,一本小书一口气下来写完了近代建筑产生与发展
  •     文字极佳
  •     简明扼要,《大家小书》书系里有
  •     沦为考试用书…………历史速读。。。名词解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