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208135681
作者:[西班牙]安东尼奥•G.伊图贝
页数:416页

作者简介

亚马逊五星推荐
小说版《安妮日记》
一个关于书本的魔力、阅读的力量,以及人类毅力的故事
看见奥斯维辛的“美丽心灵”
书,给黑暗的人生投下一抹亮光
《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是一本关于书本的魔力、阅读的力量,以及人类的毅力的故事。
14岁的蒂塔被送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后,以她的勇气以及胆量,成为集中营家庭营地小图书馆员。在经历了营地看守弗雷迪•赫希自杀、父亲病死、集中营这生死分组和大屠杀等煎熬,一直抱有坚韧的信念,守护着8本图书,直至二战结束幸运地获救。这8本书帮助这些孩子们度过他们所处的恐怖黑暗生活,带给他们一点点希望。

书籍目录

译序:黑暗中的一点星火
1944年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
1945年 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
尾声
后记:被涂鸦的墙
附录:小说人物及原型
参考文献

内容概要

安东尼奥•G.伊图尔(Antonio G. Iturbe)
1967年生于西班牙萨拉戈萨。从事文化新闻工作二十余年,曾任《加泰罗尼亚报》报社电视台的负责人,电影杂志《神奇》的编辑,1996至2015年任《读什么》杂志社社长。同时跟其他一些媒体也有过合作,如“畅销书”网站、加泰罗尼亚Ona广播电台、Icat调频广播电台、Cope广播电台、《先锋报》和《日报》的每日文化专栏。
发表过小说《扭曲的直肠》和《咸日子》,同时也是儿童系列小说《西托探长办案记》的作者,此小说被翻译成五种语言发表出版。
译者简介
申义兵
1981年生,陕西蒲城人,四川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班牙语语言文化与翻译。发表多篇科研论文,编有《西班牙语影视作品鉴赏》等书。2014-2016年在哥伦比亚安蒂奥基亚大学从事汉语教学工作。


 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铁蹄镇压下的温情和文化传承-评《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文/信实的精灵二战”,一直以来都是我不愿提及的一个话题,因为这个词意味着“纳粹”“法西斯”“集中营”“屠杀”等等恐怖的字眼。那场席卷了全球五大洲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伤痛。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亚洲战场,都有很多军人和平民死亡。70年岁月悠悠,血腥的屠杀和惨烈的战争都已成为历史,然而,那段曾经的岁月以及它所带来的巨大灾难却不应该被抹去。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任何一场战争,承受最多苦难的永远是平民百姓。从大屠杀日的南京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外民众在纳粹的摧残与践踏中挣扎,那样暗无天日的岁月我们几乎无法想象。然而,仿佛黑暗中的一点星火,《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让我们看到了那暗无天日中的希望之光。一群对知识充满着渴望的孩子,八本小心翼翼藏起来的书本,这样的组合仿佛根本无法和臭名昭著的集中营联系起来,但偏偏却又奇迹般地存在了。生活在集中营的十四岁花季女孩蒂塔,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肩负重任,作为小图书管理员完成了照顾那些纸质书和活体书的任务。我们在书中不仅能看到关于蒂塔的故事,同时也能看到生活在集中营的其他人的故事。我们不可避免会看到死亡重压催逼出来的卑劣,却更会注意到无法被扑灭的人性的亮光。这是内容情节非常丰富的一部小说,阅读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感情、渴望、欲望和立场同书中的人物联系起来。PS: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331页 他低声读着那些城市的名字,如伦敦 蒙德维地亚 渥太华 里斯本 北京 二战的时候北京不是叫北平吗 翻译错误?
  •     二战,是亿万人民心里的一道疤。书,是将人们从对永远在杀戮的毒气室的恐惧解救出来的,心灵的一扇小窗,它教人学会思考,学会坚强,是那个时代黑暗里的一点星火。
  •     通过少女的眼睛来看那个残酷的世界,令人唏嘘不已~
  •     理想国的《奥斯维辛》提到奥斯维辛也是有一套“生态系统”的,本书便是一个监狱和毒气室之外的奥斯维辛。
  •     奥斯维辛是一场漫长的恐怖。
  •     比较普通。
  •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小说,读了后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     2017的第一本书。不写评论了,去读这些句子吧:"不要去在意整个德意志帝国设置了多少障碍,因为只要打开书,就可以跨越一切。" “把小说人物和她隔开的障碍物,也把真正的现实和书中的现实隔离开了。很多个下午她那激情的阅读在她的脑子里像是变成了热巧克力。书中的现实比起她被困在那个被围起来的城市里的真正的现实要更真实、更能让人理解。现实中更能让人理解的是奥斯维辛的电击和毒气室的噩梦。”“一位非常和蔼的、给犹太孩子们上课的美术老师曾经说过,画画是离开那里走出很远的一种方式。但对于蒂塔来说,绘画不是一种离开的方式,而是一种进入的方式。因此,她在泰雷津画的画都是黑色的粗糙的线条、阴沉昏暗的天空…很多个下午通过绘画,她战胜了自己对青春的苦恼,因为在那个地方,她觉得自己的青春还没有开始就马上要结束了。”
  •     文化不是一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但书给这些仅靠面包和水过活的人们带来了多大的力量和慰藉。整本书扣人心弦,尤其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摹。
  •     黑暗世界里有书就有光芒
  •     绝望的境况下,书籍带来了另一个世界的福音。书籍的力量可以穿越时光,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     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译者申义兵先生,文字不会晦涩难读,而且读起来不会别扭。
  •     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小说,但是远不如之前的幸存者回忆录中对地狱的描述带来的冲击,若当做小说更喜欢《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      书,给黑暗的人生投下一抹亮光。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角度比较新颖,情节虚实交替蛮紧张有趣的,结尾真的很令人感慨
  •     枯燥
  •     一个十四岁女孩守护仅有八本书的图书馆的故事,一个当“无脑石人”摧毁世界和人性的时候,依然坚持善良正直勇气和希望的故事,一个在纳粹焚尸炉前依旧歌唱,Dance me to end of the love的故事。
  •     奥斯维辛除了恐惧和死亡之外,原来还有希望和温情。书中为我们讲述了奥斯维辛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更准确的说是记录。认真管理着8本破旧图书的小女孩,寒冷中隔着铁丝网诉说衷情的情侣,为爱而叛变的纳粹党人,这些角色的存在给这个恐怖的集中营增添了希望,但如同所有的地狱一样,希望是奢侈的,是不大可能长期保持的,显然这样一点生的希望、爱的希望在奥斯维辛也是虚幻的。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坚守信念才是唯一能够点起希望之火的途径,才能在生活中不屈服。这就是一个真正讲生存的故事,而对于书本的热爱反映了犹太民族的特性。
  •     恕我直言,弗雷迪先生,我已经十四岁了。每天看着运送尸体的车从我们的早餐锅前经过,每天看着十几个人被带到营地尽头的毒气室,您真的以为小说的内容还会给我留下印象吗? 阿德勒洛娃小姐,书知道一切。
  •     看后特意搜了些资料对这段历史做了了解
  •     题材的动人占了很大的比重,翻译开始的部分有些粗糙,后面好些了~
  •     男主和他恋人之间的事情太让人唏嘘,自己的责任、使命,还有玫瑰般美丽却禁忌的爱情……这本书让人欲罢不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