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0
ISBN:9787020002115
作者:福楼拜
页数:535页

作者简介

《情感教育》的第一稿写于一八四三至一八四五年,但福楼拜并不满意,将它束之高阁。一八六四年九月,他着手写第二稿,于一八六九年五月完成。小说的副标题是《一个年轻人的故事》。主人公弗雷德里克•莫罗出身于外省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十八岁那年来到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只对文学艺术感兴趣,试写过小说和华尔兹舞曲,还跟人学习绘画,但都半途而废。他深深爱上了画商阿尔努的妻子玛丽。玛丽虽不爱丈夫,但恪守妇道。后来,她终于被莫罗的一片痴情所打动,答应与他约会。时值一八四八年二月,巴黎爆发了革命。莫罗为了这个约会,没有去参加民众的游行。但玛丽因儿子突患假膜性喉炎,未能赴约。绝望之余,莫罗投入交际花萝莎奈特的怀抱。两人同居并生下一个儿子,不久儿子不幸夭折。莫罗与出身贵族的实业家当布勒兹交往,为了进入上流社会,他成为当布勒兹夫人的情夫。实业家去世后,两人准备结婚。但在破了产的阿尔努夫妇的家具拍卖会上,当布勒兹夫人的举动深深刺伤了莫罗的心,于是他与这位贵妇人一刀两断。他万分沮丧地回到家乡,心里尚存一线希望:与一直爱恋他的乡下姑娘路易丝共结连理。可是在教堂的广场上,他恰遇路易丝与他的老同学戴洛里耶举行婚礼。莫罗羞愧难当,返回了巴黎。一八六七年的一天傍晚,阿尔努夫人突然来访,两人万分激动,互诉衷肠。她剪下一缕白发留给莫罗作纪念,与他诀别。

内容概要

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生于法国西北部卢昂城的一个医生世家。童年在父亲的医院里度过,因此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明显带有医生的细致观察与剖析的痕迹。1841年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1843年他在法科考试中失败,次年又突发神经官能症,从此中断学业,常年住在父母的克鲁瓦塞庄园,期间他开始尝试创作长篇小说。1846年福楼拜的父亲和妹妹卡罗莲去世,福楼拜将妹妹的女儿接到自己身边,尽心照顾母亲和外甥女,终身未娶。1880年5月8日,他因患脑溢血去世。
福楼拜是继巴尔扎克、斯汤达之后19世纪法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三位杰出代表。他在艺术上另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了所谓"纯客观"的艺术,丰富和发展了19世纪的现实主义。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短篇小说《淳朴的心》,剧本《女性》等。


 情感教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结局是可怕的
    ---------------------
    写得不够可怕,太轻柔,太温和,太贵族。
  •     你希望过他这种生活么?你愿意一辈子生活在虚假激情和幻想中么?
  •     这是哪一版本的翻译?
    我看的译林出版社的,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忍卒视。
  •     最後30頁真是讓我老淚縱橫。
  •       福楼拜好吃,超出寻常的喜欢吃。看福楼拜的画像,大多是一副肥胖的身躯,宛若拉伯雷小说里的主人公,高大的身躯渺小的周围。 他的书信集里有这样的话:“回家时,我十分想吃野味肉酱,喝一口酒……自然界的景物真奇怪,它不仅没有使我的心灵奔向造物主,反而激起我的食欲……”,看吧,多么不可思议,风景真的是“秀色可餐”。肉欲的兴致将他不由自主地卷着,吃在他那里是一种满足的愉悦。所以,连他自己也禁不住觉得自己“真是庸俗”。
      但福楼拜更享受吃带给他的欲望的弥漫或拖延。萨特曾这样说:“福楼拜与别人的区别——当然在别人身上不可能不出现想象成分——在于福楼拜愿意完全成为想象人”。让自我成为我的客体,成为我的想象物。福楼拜欢喜着自己被引向欲望的斜坡,在这种状态下,意识似乎被自身的重力带动着,不由自主地前行,不是我们自身的主动,而是外界的牵引,物的牵引。在这里,最深层的物质浮出来,占据了主导。这如同想象,想象的出现并不都是通过思考到来的,更多的是它们自动到来,为福楼拜轻轻“抓住”。在抓住的时候,他喜欢让许多环绕的念头和事物旋转,而又不去触及它们,看着这些想象里的上升,在未来、在空中、在远处餍足地享受。于是“拖延”,或者“延缓”速度成了这里的关键,只有让这一刻停滞,让周围静止,一切最想要的便似乎永远拥有了
      似乎“延缓”是很多情感的秘密。欲望如此、想象如此,秘密也如此,还有什么比保持着一个唯有你自己知道的秘密更让人战栗的呢?此外还有很多,比如小说(这点尤其在悬疑、侦探、科幻小说中更加突出),小说的展开来自“延缓”, 想想吧,有什么比按捺着禁不住的心一步步的探求小说的结局更来得激动呢?文学的乐趣也只有在这中间获得最大的享受了。“延缓”如同罗兰•巴特的“裂缝”,是激情所在地,是无限展开的所在地,是挑逗欲望的所在地,有着切的发生,因为,我们于裂缝处延缓,想着在这一刻多残喘几口。
      类似的平庸的欲望还有很多,《情感教育》里有大量的关于食物、房间奢华设置、衣服、马车等的描写,主人公就游走在这些奢华的欲望里。也许你不太认同这种平庸的欲望,但是,平庸的欲望似乎更是真实的欲望,当这种欲望在肉体上移动时,是整个身子面对着奉献给自己的贪婪的各种事物而产生的颤抖在肉体的转移。福楼拜这样写道:
      “我相信,最猛烈的物欲是由理想的活跃,而不知不觉组成;同时所谓卑污的肉的糜烂,是由希冀不可能,妄想神贵的欢愉产生。我不懂(也没人懂)这两个名词的含义:肉体和灵魂,一个完整,一个开始。我们感到的种种的力,如此而已。”
      是的,没有什么纯洁所在,有也如同福楼拜自己说的,是“消极的激情”(“这是一本关于爱情‘关于激情的书;一种可以生存于今日的激情,这就是说,消极的激情。”)但乔治•桑指责福楼拜不能创造完美的形象,福楼拜于是试图写一个阿尔鲁夫人,以试图让主人公的情感有一个着落点,获得情感教育。也就是说阿尔鲁夫人代表着他幸福的理想,是福赖代芮克的宗教,确实我们也看到,阿尔鲁夫人为福赖代芮克提供了野心和自我完善的动力,来源就是她那种东方式的情欲和美德的宁静。
      阿尔鲁夫人真的就那么纯洁吗?小说里福赖代芮克第一次和她亲密谈话时,她告诉福赖代芮克,她更喜欢受演说家而非作家的影响,在避暑山庄,她又说自己欣赏野心勃勃的男人,还有她唱的激情澎湃的意大利歌,这些都视乎暗示着阿尔鲁夫人那进攻性的野心,这野心明显的超过福赖代芮克。福赖代芮克的情感教育者就是这样的人,一个看上去平静、安详、充满母性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压抑着自我欲望的人。
      福赖代芮克对待文艺的态度却不然,他喜爱文艺,甚至自己一次次的尝试去创作。不管是绘画还是去创作。“他就像一个浪漫小说里的女人”,爱好空虚,同时他不能绝对地做出自我选择,不断的徘徊在不满和怀念里。他第一次爱上阿尔鲁夫人是在“东方情歌”的背景下,(东方在整个小说里“代表梦想,没有目标的激情,代表种种不受限的可能,代表与事实相悖的、理想中的乌托邦。”)。而且在简单的表达了看到心仪的爱情对象时,福赖代芮克很快进入了幻想,这一幻想就建立在对过去浪漫主义的怀念,摆脱了现实尘世的忧心和压力,进入自由的想象的空间漂浮。而之后的每一次似乎都如此,比如:
      “福赖代芮克从小咖啡馆里来到阿尔鲁加,像被一股暖风推动着走似的,那种离奇的轻飘只有在梦中才能感受对到”
      “路很滑,他们走起来有些摇摇晃晃;他决定他俩似在云雾中被风摇曳着”
      这种悬空的、摇曳的、痛现实割断的生活(半幻想的生活),便是福赖代芮克的的渴望,一种比现实更紧张也更漂浮爱情。福赖代芮克痛苦着爱情的真实,不断的缩进虚幻的空想里,以避免任何一个确定的真实。所以阿尔鲁夫人在他爱上的最开始,就带着爱情心灵的诡辩,一方面他爱阿尔鲁夫人包含着自己的虚荣,渴望如浪漫主义小说里一样,有一个完美的爱情,来满足自己的虚幻;另一方面,他爱的不过是自己,爱他自己投射到阿尔鲁身上的影子。这就是福赖代芮克的理想,但是浪漫主义早就过去了,自然赋予浪漫主义的道德评价也时过境迁,福赖代芮克的高雅快乐和理想追求的根基是没有的,所以他的爱情之花梦幻着在失去根基的情况下,还能维护着期望和理想,就只能化作自我的自恋和空虚,成为焦虑和苦痛。
      年幼时的福赖代芮克便注定了这一点,福楼拜在小说的结尾有所交代,少年时代在他朋友戴楼芮耶的怂恿下,懵懂无知的福赖代芮克去了一次妓院。那家妓院虽在外省,但同样有着巴黎上层生活的腐烂。可笑的从小按照绅士标准被培养的福赖代芮克手捧着鲜花,啊,手捧着鲜花,想着送给接待的妓女“像一个爱人献给他的未婚妻”。但在想象的催动下,也就是害怕着即将到来的不测,他还没有送花就泄气了,跑出了妓院,扔掉了还未来得及送出的鲜花。这个关键的情节写出了他的一生,在他以后的生活里,他不断的试图把鲜花送给妓女;把纯洁的理想送给“东方的”色欲。而阿尔鲁夫人正是他第一个渴望鲜花和妓女结合的对象,也就是既有情欲,同时也高雅。于是再次回到了福楼拜说过的那句话:
      “我相信,最猛烈的物欲是由理想的活跃,而不知不觉组成;同时所谓卑污的肉的糜烂,是由希冀不可能,妄想神贵的欢愉产生。我不懂(也没人懂)这两个名词的含义:肉体和灵魂,一个完整,一个开始。我们感到的种种的力,如此而已。”
      这句话可谓对小说最精辟的解说了。一切分崩离析了,一切浪漫的东西消失了,但是要用自己不纯洁的、放任自己在想象中驰骋的理想境地进入私生活;要在事物或者存在的完整之中,保持或创造现实的空无。这正是福赖代芮克的爱情制造,他让自己在阿尔鲁夫人上保持一种灼烈的爱情的神话,一种始于过时的文学的神话,并尽可能在文学上经历它。情感教育正是这种积极的空无的失败。然而又正是他对荒谬的理想的无比忠诚,似乎最终又使得幸福的幻想覆盖了现实世界,非现实成为了现实,主人公也在这种执着的相信中,又不真实变成了真实,并且活生生的,极其真实。他就在这种相信的蔓延中生活着,虽然烦恼,但总的来说大底幸福。因为他的一生都在行进着那“顶好的时辰”,送着那捧花束,试图“把鲜花送给妓女,也即用理想装点爱欲”。(尼维尔)
      这似乎正是福楼拜的初衷:在一种绝对的自我孤立中,把有限的视野集中,得到拯救的需要,他同样把自己的一生集中在写作上。看看他写完《情感教育》后的一段话:
      “我觉得美的,我想写的,是一本无所谓的书,一本没有外在的粘着的书,用它文笔内在的力量支持自己,犹如地球不需要扶持,停在空中,一本差不多没有主旨的书,或者可解的书,至少看不到主旨。最美的著作具有最少的物质;表现愈切近思想,字愈胶着在上面,消失在里面,这愈美。”
      福楼拜似乎在祈求某种不存在的神灵降临在他身上,更重要的是降临在他的作品里,去拯救里面宝贵的真实,那“美”,并且把这种美和真实禁封起来,赋予现实希望和拯救。但我们不得不说,毕竟还有真与美的对立,毕竟还有激情和生活的对立,而真实的美必须是在真实的生活需求上。
      在此我想到了卡夫卡,卡夫卡无限热爱《情感教育》,他说:“《情感教育》多年来如同仅有的几个朋友陪伴着我,无论在什么地方,一翻开这本书,都会使我激动不已,全然被它给迷住了。”又说:“这本书里描写了怎样的生活啊!”
      和福楼拜相比,主人公似乎和卡夫卡更相似。爱的悬置:卡夫卡爱过好几个女人,也订婚好几次,但最终都没结婚,甚至不了了之。但他仍然相信着爱,他的爱已经是超越了真实的爱,无限地加入了自己的想象,这点点和福赖代芮克何其相似(福赖代芮克的激情,正如福楼拜所说,是“一种可以生活在今天的激情”虽然是“消极的激情”),我们可以想象,在卡夫卡的地洞里,他想着心中的玫瑰,多少次想着把鲜红的玫瑰送出去。但正如本雅明说的那样,卡夫卡“是一个失败者”,现实上,爱情他确实是失败的,生活上同样如此,只是在文学里,可贵的幻想里,他努力试图提供一个可以提供我们居住之地,而正是这点,无限地加深了这个孤独的失败者的可贵。法国文艺评论家罗杰•加洛蒂曾经写道:“卡夫卡用一个永远结束不了的世界、永远使我们处于悬念中的事件的不可克服的间断性来对抗一种机械的异化。他既不想模仿世界,也不想解释世界,而是力求以足够的丰富性来重新创造它,以摧毁它的缺陷,激起我们为寻求一个失去的故乡而走出这个世界的难以抑制的渴望。”这一共通点,可能正是他喜欢福楼拜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都以自己个人的能力对抗着虚无主义。
      在小说时代的大背景中中,福赖代芮克为了抵抗个人主义所带来的那种普遍而深刻的厌倦情绪(或许在福楼拜的设想中有着这样的实践),他躲进过东方式的享乐主义,参加了革命,最重要的当然是在爱情中获得希望,以展开自我,丰富自我。但最终的结果是,政治腐败了,快乐也堕落了,而理想难以前进——不可能把鲜花送到妓女手中,最终人在被抛入世界,无可奈何地孤独着,不能阻止服从命运的安排。情感的失败是这本书的最终所指,情感教育,一切全是力的浪费而已,于是,虚无主义产生了。“幻灭是弱者的本性”,在小说的最后,福赖代芮克守着残缺,寂寞生活下去。他不会选择死,因为他是个生活的弱者,而且即使死,也是一种空虚,悲剧的空虚。福楼拜死去十年后,十分欣赏这部作品的尼维尔这样写道:
      “然而他走得还要远;他用《情感教育》先期指出未来小说的进展:我的意思是说,没有小说化的小说,和城市本身一样地犹豫、迷茫、神秘,而且和城市一样,惟其(本身不)戏剧,结局更其可怕。”
      在这里,维尼尔一方面指出了福楼拜在小说文体上的贡献,没有小说的小说,小说的叙事是物质化的,是远距离的观察;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了小说内容上给人带来的震撼,结局是可怕的,即使现代社会的我们,还不是有很多人像结尾的主人公,如此的在“消极的激情”中倦怠一生吗?
      
      
      2010-10-22
      
      
      
  •     他自己都说此书是败笔了
  •     桂林
  •     不止一次想重看这本书,因为老是记不住讲的什么。
  •     写的真实,真实就是可怕,先前的细节被快速流动的时间取代,而细节的内容稀薄的几乎没有一点东西,生活消融在平庸中。
  •     据说是卡夫卡最喜爱的小说。很厚,但是确实很好,而且很现代。。。
  •     500多页草草读完,读完普鲁斯特,再读现实主义的作品,总觉得干枯乏味,情节再曲折也仿佛缺乏一种摄人的神采,剧情再抓心也始终不可能有那种百爪挠心的共鸣。觉得福楼拜像个絮絮叨叨的老头,一个劲儿的在你耳边描述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实,虽然累赘,却又能感受到一种真挚的诚意所以又根本不忍打断他的描述,说这部作品是在反现实主义,我却觉得这部作品只是在反现实,琐屑式的唠叨只是着力在展现真实中破坏一种现实的合理,细节的堆砌,虚无的合理,这是我感受到的这本书最核心的造血魅力。
  •       中国中学普及教育里有一个福楼拜,他和贾岛类似,是一个在“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中徘徊不已的苦行老夫子;他伟大而外别无特征。在大学文学系有一个福楼拜,他是现代文学先驱、节制叙事典范、卡夫卡的首要影响者和各类评论家都推崇备至的文体家。传记中的福楼拜三十三岁开始单身,和作家们柏拉图式精神交流的同时,也偶尔光临妓院并从不讳言(见WIKI)。更不用说他一生只写过四五本小说,但评论量惊人,评论专著无数。
      《情感教育》是其倒数第二本小说(《布瓦尔和佩居谢》是最后一本),也是最受推崇的一本(《包法利夫人》是最流行的一本)。我得承认,若没有一些评论打底,我看不出其中的好处。普通读者最容易看到的当然是这条线索:忧郁外省青年爱上纯洁已婚美妇,经历种种波折,不乏多愁善感的感情进退,结论是“他梦想的爱情失败了”,原因是“感情太重”且“不走直线”P128。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到第二帝国期间的历史群像当然也波澜壮阔,各色人等纷纷登场,为财产、为权力、为异性,不外如此。他们谈论政治时也是各怀心思,其实并不真正热衷于政治本身:有的是怕丢掉财产,有的是想乘势赚得权利,也有的是被偏狭的道德感激励或压抑的激情大爆发。而对“被浪漫主义的浅薄面毒害的男主”和他“梦想权势”、“逻辑太多”的“哲学家”密友来说,历史背景则去得更远。总之本书从情节上来说更像是“成长小说”的老套:最后,“主人公和世界和解了,并且在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比如获得了一份工作,并成了一个世俗的人,和其他的人一样。由此,他成了他过去非常鄙视的世界的一部分。”(见百度百科“成长小说”条目。)
      但这不是全部。读小说时,纳缚科夫和James Wood的声音在背后隐隐响起并不是件坏事,特别是对像我这种看粗制滥造肥皂剧都会涕泪交加的人来说。他们随时提醒我,小说作为叙事艺术,是种智力构造,它有结构、有故事线、有叙事速度、有叙述语气。。。情节(那多容易让人入迷的情节啊)只是粗略的故事线,而且并不是每个好小说都必备——事实上,只要上述任何一方面出色,就能算得上一个还不错的小说。小说也并不多需要真情流露或是真诚。任何一个人,如果不是足够敏感,足够感情澎湃,他根本不会去写小说。但前提不是充足条件,好小说作者往往需要克制自己那些漫无止境的抒情欲望,并把握好节奏。小说不作道德教育,非道德是它的前提。小说也不应该用来追求或颂扬美,不管是高贵还是节制,不管是勇敢还是淡定。小说只用来发现和表现真实。它的首要功能,是在任何一种教条中打开一个嘲讽的缺口。。。所以荒谬应该写,困难的道德选择应该写,因为这些东西,每个时代都在花样翻新。
      
  •     是一种无能为力吧,没什么希望不希望。而我自己,激情和幻想必不可少,不管虚假与否,它让我们至少有短暂的腾飞。
  •     话不多说。
  •     如交响曲,motive 是 Frederic 与阿尔努夫人的爱情。Love is a touch and yet not a touch.
  •        一八四八年的幻灭与回响——浅评《情感教育》
      
      
      
      “我企盼人世间最美、最温柔和最有魅力的东西,梦想一个以人形出现的天堂……这个幻影挡住了我的眼睛,让我看不清其他的幻影。”
      
      作为法国现代文学史的序章,发表于1856年的《包法利夫人》在不经意间道出了一个关于大革命的真相:一切有关自由与博爱的理想,永远绽放在肉欲的花朵之上。农家少女爱玛终生可望不可即的,不是浮华奢靡的巴黎生活,而是她虚妄的自由意志——她被自身那不存在的幻象欺骗了。也正因此,在十三年后另一部解剖时代的不朽杰作《情感教育》中,福楼拜笔下的“巴黎”不再是照耀着主人公的梦幻之光,而成为了葬送主人公的冷峻现实。通过描写十九世纪中期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一群法国外省青年在巴黎求学、奋斗乃至沉沦、堕落的历史,福楼拜发出了同前辈巴尔扎克相似的疑问——曾经那诱使我们逃离脚下土地的,如今真的带领我们来到了天堂吗?
      
      
      似乎是要与1839年巴尔扎克那部气势恢宏的《幻灭》遥相呼应,《情感教育》的故事从风景如画的法国乡间开始:弗雷德里克和戴洛立叶,两个雄心勃勃而又出身平凡的青年,并肩走在黄昏的校园里,诉说着彼此对于巴黎生活的憧憬,企图在远方那座如梦似幻的浪漫之都,实现各自对文艺和政治的抱负,成为名垂青史的文学家、史学家、法学家、政治家,同时赢得金钱、社会地位与爱情……不难猜测,他们二人日后闯荡巴黎这个理想国所遭遇的一系列幻灭,注定将比爱玛的幻灭来得更沉痛,更深刻。
      
      
      虽然弗雷德里克和戴洛立叶都是天真的幻想家,但二者造梦的方式大有不同。戴洛立叶家境贫寒,在窘迫生活中养成了坚毅好强、愤世嫉俗的性子,将满腔热情倾注在空想社会理论的研究上,痴迷于经济学和法兰西革命史的著作,在书中幻想出一个平等自由的新世界,期望着某日能写出一部彻底改革社会的理论大作,以理念的幻景来抵抗现实的重压。相比之下,家境相对富裕的弗雷德里克有着丰沛细腻的情感,擅长将身边平庸的享乐理想化,将内心对财富和门第的渴望神圣化,简而言之——“沉湎于巴黎社会所容纳的一切。”与戴洛立叶的狭隘固执、不通人情形成对照的是,弗雷德里克性格过于软弱轻浮、反复无常,听到交响乐便想要学作曲,尚未创作出好诗又想去学作画,虽然拥有艺术家的敏感天性,却缺乏一个创作者所必要的专注力和意志力。因此,尽管他一厢情愿地将自己想象成歌德笔下的少年维特,但在读者眼中不过是个冒牌的唐璜,亦有些近似于《幻灭》中的浪子吕西安,常年周旋于上流贵妇、商人妻子、交际花与乡村少女之间。与不同阶层女人们复杂的情感纠葛耗尽了弗雷德里克的心力,也蹉跎了他的岁月,最终令这位离开故乡时饱受期待的才子年华虚度,一事无成,在巴黎经历了上流社会美梦破灭、私生子夭折、恋人离别、挚友惨死的悲剧后,空留遗恨与白头。
      
      然而,不同于巴尔扎克对吕西安严厉得近乎刻薄的谴责,我们可以从福楼拜的笔下,感受到他对弗雷德里克那温柔的悲悯——之所以悲悯,是因为完全的绝望,不相信任何个体能够通过艰苦奋斗完善自我,以个人意志突破时代背景,成长为巴尔扎克所推崇的那类知识领袖。在《幻灭》中,与爱慕虚荣、耽于享乐的吕西安式软骨文人对立的,是以大丹士为核心的独立知识分子团体。这类年轻人拒绝戏院、酒店与赌场的浮华诱惑,亦对外表荣耀光鲜、实则尔虞我诈的新闻界不屑一顾,宁可终日忍饥挨冻,蜷缩在贫民区的阁楼和图书馆中,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学术经典。巴尔扎克曾对这群醉心理论的青年寄予厚望,认为他们学识深厚、身心坚毅、道德高尚,是真正有能力改变法国未来的一代精英。而到了三十年后的福楼拜笔下,当年这批心气孤高、满腹经纶的理想主义者即使如戴洛立叶那般,心怀天真的愿景成为法学博士,倚靠1848年二月革命的东风勉强步入政坛,终究也无可奈何地在第二共和国一系列诡谲无常的党派斗争中被玩弄、被摆布、被抛弃,最终结局不是像政治投机者塞内卡那样,在大时代的风暴潮中,浑浑噩噩地随波逐流,就是像满腔赤诚的革命者杜萨迪埃那样,在1851年波拿巴政变时,为捍卫一个早已被所有人背叛的共和国,孤独地死在寒灯闪烁的夜雨中。
      
      的确,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弗雷德里克被他不羁的情感毁掉了,然而讽刺的是,作为1848年那场著名的二月革命的见证人,弗雷德里克又被他致命的浪漫拯救了。当反对奥尔良王朝的工人和大学生在巴黎街头高唱《马赛曲》时,这位曾经的法科学生没有像他的朋友们那样,即刻投奔群众运动的洪流,而是满脑子想着如何尽快穿越人潮,去奔赴梦中情人的约会。最终,失去爱情的弗雷德里克成为唯一免遭政治裹胁的“幸运儿”。在萨义德看来,这也恰好证明了十九世纪中期一代知识分子的失败:从理智到情感、从社会到内心的全面溃败。当拿破仑横扫欧洲的光辉历史时隔多年后重新被第二共和国的民众挂在嘴边,当血与火交织的社会剧变在几十年内反反复复,我们可以看见的,是一个走向空虚与解体的文明时代。
      
      归根结底,巴尔扎克的幻灭是对契约社会中灵魂自由的幻灭,这种幻灭来源于对人性弱点的洞察,虽然沉重可畏,但却绝非不可忍受。在强有力的古典道德标准下,即使吕西安一面沉沦于巴黎社交场的纸醉金迷,一面忍受着内心良知的审判,堕入自责与悔恨的深渊,他在本质上仍是幸福的,因为他的心中依旧高悬着善与恶、美与丑的天平,这就为灵魂的救赎与安宁提供了可能:我看见了天国,天国是存在的,只是因为我经不起诱惑,犯了罪,所以才不得入内;而福楼拜的幻灭,是对善恶之真理与灵魂之永恒的幻灭——即对存在本身意义的否定。1789大革命的浪潮仅仅退去了半个世纪,处在转型阵痛中的社会还未建立起新的牢固价值观,新一波的革命浪潮就又已经吞噬一切。在历史的无常与命运的虚无面前,以弗雷德里克和戴洛立叶为代表的法国年轻一代终于被迫认识到:再也没有任何真理值得信仰,没有任何公义值得为之牺牲,因为在革命的年代里,一切纯粹的理想最终都会覆灭,一切真挚的情感最终都会消逝无踪。
      
      而即使抛开小说的政治、历史背景不谈,福楼拜写在结尾的那一幕,每每想来依旧感触至深:多年后,弗雷德里克与他年少时狂恋的第一位巴黎女人重逢,胸中重新燃起熊熊的欲望之火,却又始终不敢将她满头的白发揽入怀中。他仿佛觉察到,此刻只要伸出手去触碰她一下,那长久以来萦绕于心的美丽幻梦就会彻底消散,而他自己的魂魄也将被放逐至无善无恶、无始无终的灵薄狱,从此彷徨在理智的怠惰与情感的麻木带来的虚空中,告别这世上一切欢乐或痛苦、清醒或沉迷。
      
      “多梦和多言,其中多有虚幻”——或许这便是十九世纪的欧洲革命,带给一代人最残酷的“情感教育”。
  •     “这是我们最美好的经历。”
  •     想起望月说“我那一本正经的医生爸爸,多年来的枕边书居然一直是福楼拜的《情感教育》,为此我一直暗地吃惊”其实她肯定也觉得合理不过了。
  •     “那就是我们有生以来的良辰美景”
  •     杰作!
  •     意外的喜欢
  •       終於看完福樓拜的《情感教育》,費時近一個月──非長篇大論,純粹敝人閱讀龜速。主角福賴代芮克,周旋於四個女人之間。雖不及《包法利夫人》深刻,也不如〈一顆簡單的心〉動人,但許多地方寫得生動有趣,文字有血有肉,結尾尤其迷人。跨越時代的藩籬,文化的隔閡。
      
      容我於此節錄,全書最喜歡的一段:
      
      你的形態,你的些微動作,我全覺得在人世有一種超人的重要。我的心好像塵土,在你的步子後邊飛揚。你對於我的作用,好比一片月光,在一個夏天的夜晚,一切是香,是柔柔的影子,是白,是無限;對於我,你的名字含有靈同肉的快樂,我重複著你的名字,想用我的嘴唇吻你的名字。我不往以外想了。我所想的阿爾魯夫人,就是你日常的模樣,帶著她的兩個孩子,溫柔,嚴肅,耀眼似地美麗,而且那樣良善!這個形象消滅了此外一切的形象。我用得著往那上面想!因為我心裡永遠留著你的聲音的音樂和你的眼睛的光輝。
  •     翻译的太差!名著还是要看名译
  •     “一个故事放到一个时代大背景中去写就会变得生动与立体起来”
    就变得似乎经典高大起来,似乎
  •     基础课~
  •     啊心里空虚不定。
  •     不同年龄都同一本书确实感受不一样,当年觉得就是恋爱故事,现在在发现其中的丰富性
  •     很抱歉現在才看到你的留言
    我讀的是李健吾譯本
    大家都說他的版本最好
    但畢竟當時用語有些實已不再使用故需自行在腦海轉換
    看不進去難以消化自是正常
    譬如結局這句「頂好的辰光」
    台灣最近發行的新譯本已改成「最好時光」
  •     整本看下来心里很不轻松,前两部铺垫太长,以至于最精彩的部分都集到第三部才爆发,弗雷德利克和阿尔努太太性格都过于隐忍,以至于最后只能用怀念来祭奠这份爱情,结尾处多加的一节非常有力道。福楼拜自认为这是部失手的作品,但并不妨碍这个故事有着巨大的意义。
  •     就记得花了好久才读完
  •     爱他自己投射到阿尔鲁身上的影子,爱他跟阿尔路在一起的自己
  •     总有一个大师的作品让你未必感冒,福楼拜就是。诚然老人家比较早,是很多的鼻祖,但就情感教育而言,一个浪子善良有余的流浪故事,有真情有无奈有谎言,一切都没有超出想象的部分,相对内容,名字更好
  •     读过最好的小说。
  •        我特意看了一下福楼拜的介绍,发现《情感教育》发表于他47岁的时候,也就几乎相当于弗雷德里克与戴洛里耶在炉火边感慨人生的年岁:回忆过去,那些是最好的的年代,而如今,只剩下些可以虚度的年月。
      
       毛头小子——弗雷德之于阿尔努夫人——熟女,的爱,是一种货真价实的爱情还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幻想呢?如果他们真的结合了,会不会真的演出一场悲剧,就像再次相逢时弗雷德赫然发现阿尔努夫人的满头白发一样——容颜总要逝去,肉体总要消弥,没有几个女人能有杜拉斯般幸运。
      
       弗雷德周旋于交际花、贵族遗孀、乡村少女及梦中女神人妻之间,有精神、有肉体也有交易,最后变得对一切没感觉,发誓永不结婚,这便是他受到的全部情感教育,据说乏善可陈。然而,如果换一种人生,换一种际遇,对于情感可接受的教育又会有如何的多姿多彩呢?我总觉得差不了多少,无非是:爱与被爱,不爱与不被爱,只是一个排列组合的问题。
      
       当然,一个故事放到一个时代大背景中去写就会变得生动与立体起来,比如法国永不间断的起义与镇押,革命与复辟。
  •     福楼拜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