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书评

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9882117679
作者:龍應台,安德烈
页数:312页

我到底是以母亲的角色来看这本书还是以“儿女”的角色来看?

看到题目的朋友别被雷到,我确实是一个“母亲”,因为长姐为母。自从妈妈去世后,很多时候我在努力完成着一个“母亲”的使命。虽然做得并不好。看完《亲爱的安德烈》已经有好攻一段时间了,最近自己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是以什么样的角色来看完这本书的。这本书很大一部份都是在出差的途中看的,喜欢在车上以看书来打发漫长的旅途时间,有时候我把自己当成书中的MM,把安德烈当成是小弟(虽然我们都没有书中的主角那么优秀,但是我想每个人的心理在某一时刻一定会是一样的),像安德烈写自己恋爱的那一段,我就会想到,小弟在他19岁的时候也曾经跟我说过:“姐,我喜欢上一个人了.”还给了相片我看,还让我保密,当时的我,只是很肯定的告诉他,真的喜欢就努力争取,包括努力工作来换取日后的幸福。我想,如果我一直的鼓励他,一直给他信心,一直关心他的话,那么今天的他绝不会是这样子(家事在此就不多说了)。可是我呢?忙着我的工作,忙着失恋,忙着痛苦,忙着。。。。我根本就没时间再去关心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到我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他已经变得非常叛逆了,(当然他的心地还是很善良),主观意识变得很强,他认为我们所有人都不关心他,都不爱他(因为他把我们对他的爱看成是一种反对)。。。。。我自己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我迷惑了,我问身边的男性朋友,问他们在21岁的时候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问他们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心理,得到的答案让我稍稍有一点安慰,他们也同样有过这样的心理时期。那,我到底要怎么办呢?我没有方向。直到看了亲爱的安德烈,我那么强烈,那么强烈的知道,我不只是一个女儿,我还是一个“母亲”,一个要比别人要有更多的耐心及爱心的“母亲”,作为女儿,我应该更多的关心单身的爸爸,让他的晚年不用那么孤独,做为姐姐,我应该更有耐心的对待弟弟及妹妹们,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我既是“安德烈也是“MM”,可是自己真的能完成这双重的身份吗?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都不必了。龙应台不要掉进这个陷井,我也不要!我想我也可以重新认识我的亲人!龙应台老师做到了,我也希望我能做到!

不错的书

今天又看了两本好书。每天有这样一个不留遗憾的一小时,知足矣。 第一本是龙应台和她德国儿子合著的一本《亲爱的安德烈》(安德烈就是她的德国大儿子),人民文学出版社最新也有出版。说是合著,其实是一个书信集,把作家和儿子在三年多来的来往信件汇编成册,以飨读者。这本书的第一个好看之处在于,它不像此类最有名的《傅雷家书》,后者一则太学术,老爸写信挂念在国外的儿子但落实到笔头上却是自己的艺术观(尽管对于学习钢琴的傅聪来说十分有益);一则是缺乏互动,不像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完全是你来我往,在有些问题上甚至唱了对台戏,看起来很有生趣。 关于作家龙应台,一个印象是关于她的成名作《野火集》,当时觉得写得很铿锵,配合着当时《南方周末》上的一篇文章,写到她在广州被扒手偷去了钱包、手机、卡,于是这个台北市前文化局局长好好把广州这个城市数落了一番(当然,不全是消极),觉得这个人倒是人如其名,很硬的感觉。但后来在国图翻出一本她写关于儿子的散文,印刷精美的册子,看了之后顿时又觉得她像慈母,很温存(根本就是一个小眼睛版的蔡琴嘛)。 这本书的第二个好看之处在于她和儿子之间对话的平等和话题的无所禁忌。对于有小孩、而且孩子多处于叛逆期的父母来说,可能他们是这本书所面向的最主要的族群。但对于我来说,这对母子之间不仅隔了几十岁的代沟,还隔了东西方文化的鸿沟。因此在谈论很多问题方面,自然少不了碰撞和辩论,在研究文化比较以及不同价值观方面确实有很多新鲜的借鉴。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立场总处在两边的摇摆当中,有时候强烈认同作母亲的用心良苦,但有时也对孩子一方所要求的自由和空间深有同感。作家说,因为自己最擅长的语文是中文,而儿子的母语是德语,所以当时在写信以及后来发表时为了交流顺畅,双方都做了妥协,即用英文写信。混血的家庭,真是有趣。同时这本书承袭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一贯的印刷和制版:文字字体比较大且饱满,纸张很有质感。而且对于台湾作家在用语用词这方面又表现的很开放和大度,很多政治的东西没有使之变味或者随意加冒号,令这本书更加好看。

被参与的人生&血浓于水的情感

风景因为四季变化而变换,看风景人的感触因心境变化而变换。最近听闻几个同学、同事父母病痛、摔伤修养的事,倏然发现父母也会老,到了一个年龄阶段之后,已然无法去做那个无忧无虑只关注自己的孩子了。而在这些问题接踵而至之前,必须身心做好准备。就在开启这样一种心境的情况下,看了这两本书,感触颇深。倘若在两三年前,不会有现今这般感触吧。与生俱来的性格、家庭的行为和教育、朋友、书籍、地域文化……太多的东西在不同的时间维度、地理维度和个体人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塑造了人的万万亿亿种形形色色。父辈和晚辈的代沟,也在时代的变迁下的个体变化中,变得越来越鸿大。《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一个从母子的视角,一个从女母的视角,打开了一扇窗。母子之间,除了时代的变迁,纠缠了更多文化的迥异,使得这种代沟的填壑变得更为异常艰难一些。透过36封有关文化、政治、教育等种种的来信,小心翼翼地窥探这对母子的沟通时,发现其实是有渠道和方法使看似很鸿大的代沟变得细小些的。女母之间,照顾母亲的点点滴滴,从这些真实而又温暖的文字中,有人看到的是未来自己要做的一个角色,有人看到的是自己已满怀的幸福,有人看到的是身为同种的共鸣。不管看到的是什么,这些文字的力量在于激发了思考,在于给予一些行动的方向,在于内心更丰盈的幸福感。读书间,突然发现原来文化交流可以用来反思教育的桎梏问题。在固有文化占据物理和精神空间的时候,人生的被参与竟然是一种理所应当,是一种融入血液的应当。而反抗将会成为一种道德沦丧,异常无力。在最美丽的年纪,无法去干自己其实很乐在其中的事。亿亿万人几乎都有着类似的目标,并且都在走着同一条路,就好像中国千城一面的相同一般。从选文理科到寻找伴侣,“孝顺”二字赋予了人生被参与以无以伦比的理所应当。一直很悲叹自己被参与的人生,虽然物理上早然独立,但是从小被参与的人生已然无法改变。不清楚自己如此这般在中国社会中算是多数还是少数。艳羡有这样的父母,并探索这样的教育方式防止悲剧的再发生。当怀疑人生、怀疑世界的时候,防止自杀的唯一支点是父母——世界上唯一会对自己无条件付出的人。这样一种无私的情感被称作是血浓于水。或许在未有自己孩子之前,对这种感情的理解不会太深刻。但是,当价值观等一系列冲突想捶胸顿足或大干一仗时,抱着这样一种坚定去尝试理解父母的种种所作所为,会给一些无可奈何、愤怒、懊悔以平和。龙先生每次与其母亲相处的场景,都会想起自己母亲对外婆的场景。说服固执的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做的士、用抽水马桶……更不用谈各种跑腿、打杂。一个年近九旬、坚持自己住、自己买菜做饭锻炼的老人,每日的健康对子女来说都是一种恩赐与幸福。也希望自己能早日找到对的人成家,让父母能放心地去周游世界或做其他自己想做的事。当开起这扇窗,有这如许多思绪的时候,自己已然不是那个只关注自己自私的孩子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记1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记1--给河马刷牙我和安德烈一样,想过“会不会令父母失望”这个问题。但并没有和父母谈过这个话题,因为我想即便自己问,他们的回答大抵是安慰鼓舞的。何况不管说与不说,问题在于自己,焦虑也在于自己,自己想不通的话,也不是几句话可以安慰过去的。虽然次数很少,不过有那么几次mm说她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我们感到快乐。生活快乐,工作快乐,学习也快乐,我想是mm的最大期望吧。不知怎的,mm那些话当时觉得很平常,然而离开后,时常想起来,我们所努力追寻的不过是生活能够惬意而已。而大多数时候我们拿“会不会令父母失望”来折磨自己,或许最真实的想法是在对自己说“是否令自己失望”。什么是理想的工作,是社会的评价重要还是自己的喜好更应该摆在首位。每年高考选志愿时,关于预测行业将来的行情总是热门话题,我们是应该随大流追逐热点,还是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而什么适合自己?并不是每个人幸运得在高中便明白,大部分人需要长久时间去体验、发现。又或许可能一直未能找到。人们常说选择什么的,选择总意味着有利有弊,需要取舍。如果没有选择而是自己想要的,有动力努力的方向,有遇到困难甘之若怡的情愿,那或许是就像给河马刷牙之于热爱动物的人。我很想改变和尝试,跳脱的改变,现实是有热度不够的,我不得不面对自己光有热情而没什么天赋。本身跳脱常轨的改变是需要强大内心和勇气的,何况是没有天分的情况。很早就有人告诉过我,我们应该努力在自己有限的空间找寻到自己的意义。爱好只能做爱好,兴趣只能做兴趣。要紧的先明白自己应该做的,以及如何做好它。“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和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和自己比。我们最终负责的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在思考下一步时应该想想龙应台这番话。很多时候我们顾不上选择,机会来了,拼了极大努力争取,并对自己说先争取到再来取舍,何况在迫切希求改变和新活力的自己,随便一个小希望都能让自己竭尽全力争取。只是不知多久我将找到自己的“给河马刷牙”的工作。

关于爱情的烦恼

安德烈十九岁了,有一天他遇到了烦恼,他爱上了一个女孩子。一个已经有了男朋友的女孩子。他觉得很痛苦,却又倔强的不想承认这很痛苦,只是自嘲的说这和打翻了牛奶一样很糟糕,运气不好。我的十九岁也有自己喜欢的人,却只能小心翼翼的放在心底,不能被父母发现更不能主动诉说。从小被冠以乖乖女、好学生的帽子,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不早恋好好读书。高考结束后,两个人在那条安静的河堤旁见面,已经不记得是谁先主动约的谁,也不记得是谁先拥抱的谁。只记得他说:“像你这样文静的女孩子,能做到这一步,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和勇气才会如此。”我们在高中那一年里总是默默的注视着彼此,只有那个短暂的相拥,然后,我们便天各一方,偶尔只能用信件联系。我的初恋里留下最多的回忆,便是他从我面前的过道里走过的身影。  从没和妈妈讨论过另一半要是何种样子,一直都是在凭自己的感觉,看了龙应台妈妈写给安德烈的一段话,觉得很感动.虽然我的妈妈不会和我以这样的方式谈心,但却不会影响她在我心目中那个高大的形象,只是,有朝一日自己做了妈妈,我希望我有机会和我的孩子说这样的话。“...人生像一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你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一本可以和妈妈一起读的书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当我把这段话读给妈妈听的时候,她忍不住也点头说,是的,这也是我所想的。大概是因为正处于安德烈和其母亲通信的这个年龄吧,所以他们的对话在我这里能得到很多的共鸣。安德烈虽然生活背景和我不尽相同,可他却似乎能时不时道出我的困惑、或是我的激情;而龙应台虽然是在给他的儿子写那一封封信,但是从中、我也汲取到了很多的养料。在这最真实的思维碰撞和感情交流中,我看到了深刻而理性的母爱、醇厚而独具见解的社会观察,我也看到了朝气蓬勃和跃跃欲试的激情、不成熟但具洞察力的青春见解。读完全书的时候,内心是满满的感动,多想立刻拿起手上的电话打给妈妈和她聊聊天——不聊那些家常琐事,而专聊那些触及内心的思想和情感。就算起摩擦也好,就算有冲撞也罢,只有彻彻底底地进入对方心扉,才能谈理解、才能谈爱,不是吗?然后,门铃响了,妈妈下班回家了。嗯,很好,于是不用电话就可以谈了……整本书浸染着一层浓得化不开的母爱,虽然她同时是那么的隐忍。为了重新了解自己已经长大了的儿子,龙应台建议和儿子书信往来并开成专栏,于是母子间的对话就这样展开。孩子喜欢听音乐,喜欢听hip hop,龙应台便找来不同年代的hip hop、对着歌词仔细听;孩子感情上遇到了挫折,龙应台想帮儿子指出条光明大道,但话到嘴边又觉得还是让儿子自己去体味这其中滋味比较好;她很诚恳的说,孩子,我希望你正义、有挑战权威的勇气,但是我害怕你受伤害、希望你能保护好自己;她也会被两难所苦恼,一方面他愿意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一方面她也为自己不被需要而失落。文字间流露出的,都是最最真实的母爱写照。而作为外人的我,也很自然地被深深打动。当安德烈问妈妈,你死后希望怎样被我记住?龙应台说:“安德烈,想象一场冰雪中的登高跋涉,你和菲利普到了一个小木屋里,屋里突然升起熊熊烈火,照亮了整个室内,温暖了你们的胸膛。第二天,你们天亮时继续上路,充满了勇气和力量。柴火其实已经灭了,你们带着走、永不磨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火柴呢?火柴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本身怎么记得它呢?”请恕我情感过于丰富,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的眼睛真的有些湿润,很像立马跑到妈妈的身边,就这样拥抱着她,什么话都不说。我也很喜欢看母子两对很多社会问题交换彼此的看法。我看他们谈香港为争取普选的游行,看到他们谈香港室内禁烟法的实施,看他们谈香港的文化、香港人的生活节奏;我也看他们谈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差异,谈势不可挡的全球化对个人的影响。在他们的交流中,我知道了原来欧洲的社区咖啡馆和香港的街区茶餐厅有着本质的区别;原来“音乐之声”对于德语系人、就如“图兰朵”对于东方人一样,莫名其妙、欣赏不能。母子两对于民主,以及香港民主进程的分析,有些对我来说是很新鲜的观点,一些原本被我忽略的问题,在他们眼中被放大,并透过他们的交流使我有了重新的认识。在阅读龙应台与其儿子的对话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思考,思考着自己的人生、思考着自己下一步应该做的抉择;同时我也不断地被感动,那些深藏于生活琐碎细节中、时不时会被遗忘的感动。这是一本很诚恳、很真实的书,一本我愿意捧着给妈妈读,并和她分享心得的书。我庆幸自己没有错失她,也希望她在今后能给我带来更多。

通过这本书认识龙应台

以前只是知道龙应台是公共知识分子,零星看过一两篇小文章。对她这个人只有很模糊的印象。看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差点错过了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她和儿子的对话都非常精彩,因为基于爱,基于平等,在此之上,还有她的智慧,她的博学,她的胸怀。沟通不是为了说服对方,而是为了分享和交换彼此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沟通的双方都需要相信自己,有所坚持,不盲从,这样才会棋逢对手。在中国,又有多少父母能够这样明智地与孩子对谈呢?又有多少父母想要对谈却又力不从心、败下阵来呢?相信看过这本书的读者会从中得益,他们的孩子也会从中得益。

龙应台与基斯洛夫斯基

龙应台在自序(《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中记述了一件小事:有一天,在台北一家书店排队付帐的时候,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跟她握手,用低沉的声音说:“如果不是你的文章,我和我儿子会形同陌路,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和对方说话。”他的神情严肃,眼中有忍住的泪光。当我读到这儿,脑海里马上就想到了另外一个人,已经去世的波兰电影大师基斯洛夫斯基。他在自传里也讲述过一件类似的事情:在柏林大街上,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女人认出了他,拉着他的手哭起来。原来,这女人与她女儿虽住在一起,却形同陌路人有五,六年;前不久,母女俩去看了《十戒》,看完电影后,女儿吻了母亲一下。基氏觉得,“只为了那一个吻,为那一个女人,拍那部电影就值得了。”龙女士觉得,“我们的通信,仿佛黑夜海上的旗语,被其他漂流不安、寻找港湾的船只看见了。”而我觉得,世界上这两个伟大的灵魂竟然有如此神奇、如此相似的经历,此刻就在我的世界里遭遇。那个中年男人,那个中年女人,他们好象就是世上一个个孤独的你我啊。“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正是通过他的电影和她的书籍,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对方,找到了彼此沟通的桥梁,也让我们学会了爱的表达。那一个吻,那一句话,隐隐闪着我们感激的泪光。是的,有了龙应台,有了基斯洛夫斯基,人生于我变得更加有意义。从今以后,我也要重新去认识一个五岁零六个月的人,他不再是一个简单小孩,我必须从头学起,放空自己。从今以后,我也要象龙女士那样,即使站在朋友身边的孩子只有酱油瓶子那么高,我也会弯下腰去和他说话。谢谢你,龙应台;谢谢你,基斯洛夫斯基。谢谢你们的书和电影,让我与你们有了连接的“份”。

感想

认真读完了龙应台女士的人生三部曲,特殊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她独特的家庭结构。36封飞往德国的家书,把一场场充满年代代沟及文化冲击的对话铺在书页中,这不仅仅是一场母亲与儿子关于亲情的对白,里面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是两代人对于理想的搭建,民主的内涵,文化的包容,港台大陆的对比及媒体的职责等领域不同的看法,着实给我借了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价值观。真心希望两代人可以像他们一样安安静静地深刻交流一番。

家书

片片家书。写书的人倾心吐意,看书来的人全心全意。刚刚开始是被安德烈的侧脸给吸引住的,可是到后面,书的内容总算是夺回正位。读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不愧是作家,不愧是作家的儿子,不愧是长在一个批判性文化下的人。文章中很多带入对于文化,阶级,政府,批判的思考。自己作为一个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看见太多的家庭在孩子第二次自我意思飞跃的时候出现的家庭矛盾,这个时候的孩子们想要独立,想要自己安排生活,可是中国血液中遗传的关心在个自有多数为一个对象的家庭中,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到了要如何让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接受自己的爱。所以MM说的一句特别有含义“因为爱,所以的正常沟通彷佛可以不必要了”。我是高中加入父母皆祸害小组的,看见帖子中的父母,我感谢他们还可以给我这么多的自由。可是我发现了现在很多家庭的一个问题是,学习西方的教养文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国外的父母是从幼儿时期就给孩子一个独立的房间,等宝宝哭了再去喂奶之类的,可是我问中国的父母,你们舍得吗?你们舍得他们的爷爷奶奶舍得吗?所以在青春期的孩子们很矛盾的,他们既需要独立又不能离开父母,他们是可怜的,可是这也是美好的阶段。文化深入了潜意识中,在中国的大部分学校,我们需要孩子是听话的,认真学习的,但是作为父母的又好像发现了国外的孩子很棒,又想要让孩子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可是往往一面授权一面又要抓住。做一个智慧的父母,好的给出建议,因为他们是一个成人,生命的道路总是需要自己面对的,就好好的看着他们的背影吧。

浅看中西方的家庭教育

读完这本书首先给我的感觉是震撼,十八岁的年纪对世界对自己有这么多的思考,想想自己十八岁时每天就是上课做题,偶尔会想想大学自由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最多在心里的最私密处想想自己是不是暗恋隔壁班的某位女生!对世界和人性的其它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而我们那时的教育就是在告诉你,你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这就是你们该想的事情,原来我们教育的眼界是那么的狭隘,我们的目光是那么的狭窄;我们的教育只交给我们很浅显的知识,而没有引导我们去思考更加深层次的东西。我现在偶尔也会想想以后要是自己为人父了我该怎么去和我的小孩沟通,我会以何种方式去作为他的启蒙教育,我是一路接受传统教育的方式过来的,很多东西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了,很多的观念已经形成了。我会不会也在无意识中沿用了这样的教育方式,我很担心会这样子。

如果人生是场没完没了的party

如果人生是场没完没了的party。亲爱的安德烈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话题,不过我最喜欢这一句。如果人生是场没完没了的party。这是个聪明的问题,换一种说法,就显得古板很多:如果个人永远不用严肃的考虑如何在社群中自处。你知道,这其实是个有社会就有的问题,一代一代给出答案却总是没有最佳。政治家喜欢谈主义,那我就拾着胡适先生的牙慧来说说问题。看到它的时候脑子里自然的把party替换成中文字,宴饮。想到邺下文人们的公宴诗。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曹植和曹丕可以心平气和的坐下来玩,然后子建喝的醉醺醺的对他哥笑着说,公子敬爱客。可是个人与社会是什么关系呢?这些人之中杨修被杀,崔琰被杀,孔融被杀,当他们试图去以个人的力量稍微对抗一下,甚至是表露一点对社会不满的时候,厄运就来了,脑袋就掉了。忽然扯去说邺下文人有点远,但我的意思,你知道嘛,当邺下文人开party的时候是他们唯一不需要去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但是后来有人有本事把人生做成一场没完没了的party,这其实不难,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不遗余力的灌下无休无止的迷魂汤的时候,就差不多了。有一天,在外婆家吃饭,外婆忽然问,你们学校对伊朗总统大选有什么看法?我有点奇怪,脱口而出,有什么看法?为什么要有看法?外婆更奇怪,你们都不关心这个问题的吗?我真是懒得解释我们关心什么,因为他们大概永远无法理解我们这一代的大学叫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这里分数总是比真理(真理是什么东西?)要紧,娱乐明星一定比人文学者受欢迎。在我们的议事日程里,有四级六级会计证驾驶证,TOEFL,IELTS,BEC,GRE……如果都能用卡套装进卡夹里,大学生其实都是款爷款婆,就算现在不是,未来也是可堪预期的。当然,这让个人和社群的关系变得很简单。当金钱关系明朗化的时候,人际关系一定简单化。衡量标准单一的时候,出现矛盾的几率最小。RPG游戏虽然存在高度的挑战性,但到底也是游戏不是吗?所以对于活在游戏当中的我们,有的问题,不成问题。比如说为什么我们表示愤怒的办法只能是上BBS灌水而不是上街游行,为什么我们既然没有游行的权利了还要被强制去游行。为什么有些书是买不到的,只能去香港台湾寻找。为什么,当教授讲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有时候会停下来,然后换一个话题。就像是自来水不能喝一样,这在我们看来真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常识,但是在很多地方,它是能直接喝的。马克思韦伯是不赞成在大学里面传播价值信仰的,他提出一句价值中立。不过背景是从“贝恩哈德事件”之后,帝国政治当局不断的压缩大学中自由言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那样子,倒是有点像我们用叉叉主义的历史观分析历史和政治。刘二奶奶曾经问我一个问题,怎么现在的电视都那么傻*,但照样有人趋之若鹜呢?刘二奶奶的回答充满了思想家沙文主义,她自言自语说,难道因为他们不学哲学?其实我不太清楚,因为除了晚上失眠我已经很少看电视了,因为喜欢的片子总是不播,比如说走向共和。同理在小说,过去两年里看的唯一一部小说叫如焉,后来听说被有关部门以有伤风化为名做了一番**00,前几天倒是又在先锋看到了,不知道是缺了胳膊还是少了腿,最好别没了命根子。但是总是有人喜欢看电视的,这是个习惯问题,所以该将就的还是得将就着点。这是我们生活的最正常的环境,我们都没觉得它有什么了不起,但也许不是故意的。这不是今天买的面包可以留在明天吃,而是,如果一直不用腿去走路,那总有一天那双腿再也支撑不了身体的重量。不去看之后,就看不到了。如果人生是场没完没了的party,那是多让人感动的事情。不过你知道,感动的另一种说法,叫kitsch。

美丽的热带鱼游泳也要有方向吗?

这本书目前在内地还没有出版发行。据说,世纪文景会引进——请参考 马特陈 (邯郸) 提供的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8-01/15/content_7423180.htm(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是她与远在德国的长子安德烈近4年来的36封“家书”的结集,“当初我没想到要出书,也没想到有没有读者,我只有一个念头:透过这个方式,我或许可以进入一个十八岁青年的内心世界。”)书的部分内容曾在南方周末上刊载过,大概是05年左右。那些文章现在还在我大学时留下的剪报集里。留意到这些书信文章,开始是由于龙应台的署名,因为我对她的人文关怀气质有很深刻的印象。读到母子间的往来书信后,联系起对自身教育的反思,开始感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若是能获得像这样的师长的引导,人生意境将是多么不同啊。(顺便鄙视下我们糟糕的教育制度,呵呵) 连同在网上搜索的,我找到了十篇,列表附后。其中给我影响最大的是《十八岁那一年》(这篇好像也在《读者》上发过)。最后的一段写到:“你们简直就是大海里鲜艳多姿的热带鱼啊。但是我思索的是:在你们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你知道,台湾的年轻人......你们这一代「定锚」的价值会是什么?终极的关怀会是什么?......我的安德烈,你认为美丽的热带鱼游泳也要有方向吗,或者,你要挑衅地说,这是一个无谓的问题,因为热带鱼为自己而活?”十八岁那一年——给亲爱的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这是个不信任的年代亲爱的安德烈,如果你年轻却不轻狂亲爱的安德烈——向左走,向右走你不是一个“混蛋” ——给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 我能不能「叛变」?亲爱的安德烈——找一首歌孩子,你喝哪瓶奶?阳光照亮你的路 亲爱的安德烈——藏在心中的小镇

二十五岁的我在思索什么

和同事在聊梦想,她想读书,我想跳槽。两人都不满足当下的状态,想做些改变。于是,她开始考雅思,我呢,断断续续开始学想学的东西。在互相鼓励中,她推荐了我看这本书,一个母亲和儿子为了互相重新了解起来,而给对方写的信件集。本以为主要是对过往的回顾,对亲情对爱的诠释,没想到,开篇几封信的深度就惊到了我。十八岁的安德烈在思索什么?而二十五岁的我又了解着什么?我想,我应该记下他们的思索点,再用自己的目光去探索,去反思我的答案。期待自己也能给自己写下一封有意义的信。

爸爸妈妈

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 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挡风遮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 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 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看到这个,就很感触大学六年,到毕业工作折腾着,前进着几乎都是,每周末都回家实习半年在外地,过年,在机场,发着烧办托运我看到2个都已过半百的人眼睛有点朦胧上周末,在公车站牌,等公车,从家回租住的房子爸爸说,什么时候你才可以为我们做点什么 我好惭愧本科的时候有一次,也是在那个站牌,304公车司机看到送我的他们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我晚回,如果我大于5天的离开家,他们都要坚持送去公车站,机场如果我拒绝,有的时候他们会生气我还常常忘记在到达异地时,第一时间电话通知他们其实我还算是一个独立的孩子,不到12岁就住校了。我不是安德烈,爸妈也不是龙应台,有很多话,我没跟你们说有很多对不起,更是没有说出口谢谢,你们对我的包容,对我各种固执选择的尊重从高考自愿,那么多次先斩后奏的旅行,到工作辞职陪伴我,支持我的每一个任性,幼稚的想法昨天,下班公车上,遇到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同龄女孩,她和她妈妈住在一起,她羡慕我可以在公司吃饭,因为她妈妈做饭不好吃,因为家里的菜可选性很小。我好惊讶。我从来没有觉得我妈妈做饭好吃,因为我知道我妈不是专业厨师又快下班了,我好想每天都在家吃饭而不是食堂那以三为单位的菜,一份菜,三排骨,三块萝卜,三块南瓜。我一直认为此食堂盛菜的是个技术活。那个女孩子的妈妈在小区给别人做保洁好辛苦的工作我说,她挣钱都是为了你她说,是啊,所以我要尽力浪费。然后大笑说,开玩笑啦我想她是真的开玩笑但是,我想,等我爸妈退了休,真的不用再去打工了。即使是为了打发时间,也不要做任何辛苦的工作即使,如那女孩所说,男人靠的住,母猪能上树我也不会再要求爸妈给我买房了第一篇评论,写的像个人口水日记哎

迷人的安德烈

我很怀疑,说《亲爱的安德烈》之所以大受欢迎只与龙应台女士勇敢地和安德烈深入对话有关,而与安德烈这张掩嘴照无关。至少在我看来,我是很大程度被这张照片吸引了。在想龙应台在与这么阳光的孩子谈心,他的心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从香港的姑姑手中接过这本书,便开始贪婪的感受未被阉割的龙应台文字——未被阉割的思想是最纯粹和自由的,绝对的重现了作者的价值观与看法——我知道,我们在中国嘛,所以内地版的阉割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看着内地版《野火集》好多篇文章最后都有一句,“本篇略有删节”,你就会知道能够追求一件有关政治的文学作品的完整性是多么的珍贵。看过了龙应台的《野火集》,深深佩服其笔锋犀利,一举刺破恶俗的毒瘤,把台湾的腐烂的部分翻出来给人看。而《亲爱的安德烈》笔下却流转出一种母子之间独有的温柔与真诚,谈生活,谈教育,谈政治,谈文化,谈青春,谈自主发展;既是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母亲与儿子的笔下较量,也是来自不同时代的上一代与下一代的同台切磋。如果说《野火集》一把火烧遍了华文世界,热醒了生活在独裁不公的社会小众们,那么《亲爱的安德烈》一定是用亲情刮起了台风席卷了华文世界,刮醒了沉没在时代鸿沟而无从逃脱的父母与孩子们。是的,我从没有想过一个母亲可以和孩子聊这些话题——“性、药、摇滚乐”?咖啡与酒精?混血课题?政治的左或右?独裁专政与民主自由?真的,我是不会和母亲聊这个问题的,就算我们都看过《安德烈》这本书。母亲嘴上不停地说自己思想多开放,其实她跟千千万万的中国母亲一样,保守得很,她很少关心政治,对文化的深层意义根本不会想到,她只了解她的职业,了解家人的日常所需,如此而已。而我,即使在深圳读书成长,在中国这个无论是往东往西往北飞2小时都离不开国界的地方,要谈文化冲突,撞击,交融?可以,但绝对不够深刻,不够安德烈深刻。安德烈有一个思想犀利睿智的台湾母亲,有一个德国父亲,有一个小4岁的亲密弟弟,居住在由众多小国寡民组成的欧洲,可以常常去住那家前面是意大利后面却是瑞士的旅馆。所以我从他与母亲的对话中汲取了很多,很多我不懂的,不曾知道的。了解安德烈们不能没有咖啡馆的生活,不理解台湾和中国大陆的“一党独裁”与劣根,他对香港的来去匆匆的氛围的不解,在香港被迫去厌恶的星巴克的无奈。他所描绘的一个欧洲青年有血有肉,有足够的迷人力量。我现在没有这样的视野,但我会试着去发现。我现在和母亲的一堵墙无法打破了,她承受不了我所明白和已经接受的观念,因此我希望待我成为母亲时,我有足够开阔的视野来承受安德烈般孩子们的想法。亲爱的安德烈,你的掩嘴照真的很帅气,满足了几乎所有女生的对高鼻深目男子的幻想。不想再去看你的全脸照,你的脸要遮住嘴唇才迷人,正如人生总要有些缺失,才有最魔幻的美丽。

写给亲爱的妈妈

其实,我很不想长大,因为害怕面对你已然面对过的困难.但是,为了你,我愿意长大,因为我爱你,很爱很爱你,所以想要替你承担些力所能及的责任.MM,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只要想到你,我就有一种熟悉的安全感,谢谢你,谢谢你生下我,谢谢你选择作我的母亲.你生下我的那瞬间是我最幸运的时刻.亲爱的安德烈及龙应台女士,祝你们幸福.

親愛的安德烈 讀後

“說出一本改變你世界觀的書”、“哪一本書是你看了又看的”……類似這樣的討論帖子層出不窮。前年的我就輕信了,結果很多書郵回來一翻開,看幾頁,覺得甚是無感,有些責令我厭惡。往後時間,我思考覺得,參與的人眾多,幾個帖子多數都達到好幾百頁跟帖,雖然我挑選的都是不同的人多次提到過的,可一個事實我似乎忽略——參與留言的可能是初中生甚至小學生。想想真可怕,那時候真的是我以為,我以為的,就是我以為的了。比如這本,這樣形式和層次的書,我分分鐘能翻好幾頁,並不是我閱讀快,而是它太弱了。TMD標榜“人生三部曲”,就能高大到普世價值都接受或首肯供奉了?何況我認為真的趕不上語文教材。唉,擺起來,以後強行留給王西崽看吧。——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五十頁

蛮好看的

虽然有大陆版,但是如果想要原汁原味地看这一对母子的对话只能选择港版或者台版。政治意识形态里,龙从来没有隐藏过《野火集》开始的民主态度,而以欧洲价值为主的安德烈更明显的年轻着文字。我这样舒服在中国大陆的读者开始看的时候都是不习惯的。在前序里,安德烈就坦白地点出母子的不同,龙妈妈为了专栏在要求细节和深度,他只是为了好玩为了有话语权,于是36封来往的信件里,你我各自讲话的状态间歇发生,龙妈妈尤其明显,那是一个长辈的态度,虽然她确实要求自己降低辈份,但是为文的主观无法隐藏,好的散文作者用纸笔传播观点,简直是强迫症的主观指导。因为最早是专栏的连载,所以实时读者来信若干,来自大陆的一封尤其引起我的反感,据说是初中年纪的小妹妹居然说最反感的是gcd,这封信唯一没有署名,我第一反应是捏造吧,拜托……从此点看来,我真是个狭隘的爱国主义分子,我对中国现状并无反意。幸福也是相对出来的。中国俗语说:看丈母娘的样子就能知道你未来老婆的模子。心理学上分析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影响,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永远比孩子愿意承认的深远。我当然是父母的孩子,亚洲家庭里这一代中国城市知识分子家庭,想尽量对孩子西式开放是流行,也是父母的童年愿望。恨不得每天一个电话的父亲和任何大事都会过问的母亲,从高中开始住校而远离家庭被迫独立的我是在踏入社会很久以后的现在才开始重建和他们的紧密联系,而且越来越觉得迫切。人生经验是惊人的重复。安德烈恐惧平庸,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有那样向上的母亲,于是我想庆幸父母是普通人,所以平庸着的我最大的烦恼不过是工作上的积压。困难都是陈年的,我对母亲诉说的时候,这样觉得,就连感情关系也根本是仿效他们的后尘,这是未来的话,先这样说而已。这书的文字也因为这样母子的间隔,在稍微沉重的精致和随性的年轻力跳跃着,一下子看完了。

论与父母的沟通

论与父母的沟通每年回家过年,父母都要因为对我未来的担忧喋喋不休,然后吵一架不欢而散。我仔细想了想原因,发现我们从来没有就我学校生活和想做什么工作的具体问题冷静地讨论过。我们的沟通就是他们吼我,然后我反击,谁也不让谁,谁也不懂谁。我决定从这个寒假开始,当他们再提起工作忧虑论、娶媳妇不易论、读书无用论、未来艰难论等大概念时,我要学着机智地把他转化成具体的问题。——“我真不知道你这专业能干什么工作!”——“我们班今年一个同学去恒大地产物业管理部门了,还有一个去了上海一个汽车公司,还是管理培训生呢。好多商业咨询公司都喜欢心理学的学生,我也比较感兴趣,之前实习那个公司就是做这个的。”要是像以前一样,吼一句“能干的多了!”,还是要吵。我想虽然还不必像龙应台母子那样“文艺”地沟通,有效的沟通还是可以进行的。论Kitsch和美学论人生、个人成长与时代论香港文化、东西方文化差异论国家、公民社会和世界公民……简单梳理了一下读后收获,懒得一一展开回忆啦。总之,这个跨文化、跨世代的对话内容还是非常丰富可读的。龙应台是我到此为止读过最多的作家,正如他的家庭和经历,她的视角非常地“世界公民”。安德烈也是有非常强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大男孩,不知道现在已经30岁的他是什么状态。

母子间的另类对话

这本书很大一部分是在健身房里看完的。突然觉得健身房是个很适合独处的地方。每个人专注于自己的计划,没空去理会任何的别人。最近看了太多龙应台的书,有点get sick。这本书里有封读者来信,觉得说得很对。她们两母子都太过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欧洲人的视角看待一切。例如香港。更确切的说,龙女士是一种台式视角。至于她自己一直强调自己的“世界公民”角度,很抱歉,我无法认同。这本书除了政治的部分,其实还是不错的。一个面临六十岁的母亲和二十岁儿子的互相认识。多么有趣,多么难得。

我给封面欺骗了

高三的时候 经常在各类杂志上看到这本书的推荐或是摘录 当时那张安德烈的相片着实让我们班娘子军yy了一番 最后 终于有位mm买了这本书 of course 首先看图片 安德烈啊 安德烈 你真的伤了咱们的心 不是咱肤浅 大家原谅咱一颗yy的心吧

父母,孩子,永远是一个话题

其实这本书于我而言更多是看到了在不同教育模式下的安德烈和我们这样传统的中国大陆孩子的很大差别.写这本书开始的时候安德烈才18岁,可是他能表达和描述出来的思想却是我这么一个23岁的人没有办法做到的,他独立思考,有个人独特的见解,而我们在教育下逐渐的没有了任何属于自己的想法,只会背书只会人云亦云,谈及梦想谈及未来,我们又何尝是自己规划的,至少我不是这样的.我学着去喜欢自己的专业,但我似乎就这样被引导到了我的所谓专业,回头想想,小时候或者青春期的我,是希望自己成为现在的自己吗...曾经跟父母的交流,在他们的坚持下选择了一个方向,情绪激动时失控说了句:当初是你们要我学这个的.结果,父亲一下子楞住,说你自己选择的大学和专业.殊不知若不是您从小一直说这个专业如何如何适合你,我们如何如何希望你读这个,读这个以后如何如何的好...我还会有这样的选择吗...我们是这个教育模式下养出来的傀儡.而事实上安德烈相比是多么的幸福,没有人告诉他你必须这么想,没有人告诉他你必须这么做...现在我已经是在读博士生了,关注儿童成长,更是让我对这本书感触颇深,也思考未来的教育走向...

什么样的工作是比较快乐的呢?

好吧,我承认,其实我没看过这本书。——甚至之前都孤陋寡闻得不知道龙应台是何许人也。有日,为了打发无聊的空中时间,在机场的书摊儿上买了本《南方人物周刊》,看到了一篇写龙应台的文章,才知道,这是个女政治人物。或许这个称谓她不会喜欢,但确实道出了她的基本信息——性别,职业,地位。我虽号称在媒体行业工作,对政治却着实不敏感,对这位名声在外的女政治人物也不咋感兴趣。不过,这篇文章里,并没有提太多“我与马英九不得不说的故事”来哗众取宠,而是谈到了她的儿子,安德烈。我不知道她的儿子多大岁数了,跟我同龄或是比我小些,但龙应台那段关于工作的观点倒是敲醒了我:“亲爱的安德烈,什么样的工作是比较快乐的呢?首先,它给你意义;其次,它给你时间,不让你成为工作的俘虏,让你充分的体验生活。这样的工作才会是比较快乐的。”(原话记不清楚了,也懒得google,就挑我记得的说吧)这段话,让我想了一路。什么样的工作你会比较快乐呢?她不说什么样的工作让你挣大钱,也不说什么样的工作让你立功名,而是说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快乐。咱先不讨论她的层次,毕竟她已经功名成就,富得流油了,她一上来追求快乐的工作,无可厚非。问自己,什么样的工作我会比较快乐呢?我信奉马斯诺老人家的需要层次理论,所以,我认为,没有任何经济基础的人,工作首先就是为了糊口。当你吃饱了,睡暖了,不为生计所苦,你才会比较容易去寻找快乐。是的,当我毕业找工作时,我会考虑工作的薪水是否够我交房租、吃饭、过日子,然后再考虑这个工作是否做我喜欢的事情,能否让我升华。那时候,我家老父也跟龙应台一样,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工作一定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哪怕不挣钱,我养你也行。那时候,我虽然为老父能说出这样本应让我感激涕零的话而感激涕零,但事实上,我的脑子正被腐朽的资本主义所腐蚀着呢,一心就想找个挣钱多的工作——当然是在正当合法的前提下。于是不管怎么样,在纸币哗哗响的利诱下,我来到了这个经常湿嗒嗒的南方城市,在血腥厮杀的媒体环境里苟延残喘,做着一份一切从零开始的工作。我并非怕苦之人,但我也有着80后普遍的爱抱怨的毛病。强大的工作量,不熟悉的工作内容,让我不得不为了工作牺牲吃饭时间睡觉时间谈恋爱时间看电影时间听音乐时间逛街血拼时间,让我的生物钟不知道该怎么转,让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易怒,跟熟悉的亲爱的人乱发脾气,让我满脸爆痘骨瘦如柴,失去了当美女的资格,让我每天浑浑噩噩,连笑容都挂着疲惫的符号。而我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现在脑子不清楚,不要跟我讲话。我知道这样不对,这样的工作就像个妖精一般,用无穷无尽的欲望,吸取我的精气神。但,不知道该怎么办好。这个时候,就在这架昏昏欲睡的飞机上,我读到了龙应台,我开始思考,我工作是为了什么。我是否要过这样的人生。我是否要用工作来牺牲我的容貌,我的青春,我的健康。OK,我不要。所以,我要停下来。是的,龙应台,我同意,工作是要为了快乐的。而这个快乐的前提,就是能让你健康的,美丽的活着。所以,我要停下来。不成为工作的俘虏,充分的体验生活。所以,我要停下来。不知道龙应台老人家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还大放了什么厥词,但就这一句,已经有足够的能量让我愿意改变自己的状况,愿意好好的,健康的活着,愿意快乐的工作下去。所以,即便是整本书没有更能打动我的句子了,我依然愿意读一读,带着对龙大嫂最崇高的敬意。

社会的进步、Kitsch的觉醒、和沟通之路

拿到托网络代购买到的书,我花了两日三晚看完,几乎看到眼睛要坏掉还不肯放开。有时我笑出声来,有时我深深感动。我一直喜欢的龙应台,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她严肃以外的幽默感,也看到她轻松以外的Kitsch(题外话,我第一次找到了这么适合形容我的词,我比龙应台Kitsch一万倍)。《亲爱的安德烈》仿佛有一条渐变的线,前面这一端比较多对社会的责任和讨论,结尾这一端比较多的是对沟通和自身的互相了解,而中间则二者混合在一起。其中穿插了专栏刊登期间各地读者的邮件。在andrea,MM和读者三者的文字中,我都看到了我自己。正如一位读者所说,每一句话,仿佛都是为我而写的。我想,我还要多读几遍,也许能找到一条和我的父母的沟通之路。记得刘墉说,"沟通"就是"通沟",那么我面前的这条沟,还有得通咧。ps.意外地,我在里面看到了我三年前写给龙应台的邮件,也算是个小惊喜。只是,我看了两遍,结果还是求证邮件后的落款才确认这封信是我写的(我还翻出了邮箱里当时留下的副本)--我已经不记得我当时写下的东西了。这让我觉得有点悲哀和恐惧。若干年后,我现在曾有过的思想和领悟,是否也会被我忘记的一干二净?

21.05.2016

特别好。本来准备睡了,睡前突然感叹一句话,刚打开豆瓣看我读过些什么书,怎么可能只有六本!!!这是我去年读的,特别欣赏的一位女作家,文笔细腻,条理清晰,很喜欢她处理不同意识的方法,理解,阐释,比较,转化,同质。给一个新的视角,看周围。

学会了解

更喜欢安德烈的信件,以及从信件中展现出来的性格。母子之间,可以做到这样坦诚的沟通,实在难得可贵,令人羡慕。即使有时空的阻隔,文化背景的差异,多年缺少日常沟通和陪伴,但,只是因为母子,只是因为母亲和儿子,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再有几个银河系的隔阂也么有关系,这是一个了解和熟悉的过程,你应当去了解你每天称她为妈妈的人,你也不只是简单称他亲爱的,我的儿子。认为我们都是有独立思想的个人,不是任何人的。人生三书,还有《孩子 你慢慢来》没有读了。“人生,其实就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换了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走进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个人专心走个人的路,寻找个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采集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春节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俞走俞孤独。” 这些语句字字真言,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开始沟通

21岁,还在上大四,还有两年多的读研时光。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和妈妈的交流越来越少。以前最惬意的事情就是懒洋洋的躺在床上,阳光晒得暖洋洋的,和老妈谈天说地,无所顾忌的海侃。而最大的乐趣在于,我们在谈论许多话题后,猛然想起我们最初的话题,不约而同地惊异我们怎么扯了这么远,然后又回过头来,抽丝剥茧般的重温我们是怎么谈到现在的话题的。每当完成这个步骤,我们就会感觉像夏洛克一样,笑声便会回荡在那间卧室。有时候我们也会开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记得有一次我像鳄鱼一样张大嘴卧在那里,妈妈便开始调侃我,并挑逗说要把一团卫生纸,还是用过的,塞到我嘴里。我自恃有妈妈对我的宠爱,料定他一定不会这么做,于是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然后我就尝到了原木的滋味。接着我就尝到了过油肉的滋味,那是在我的无理取闹下妈妈对我的补偿。这些大概都是对中学时代的记忆了。就连大一的时候也会这么做,这么想。可是这几年,每每放假回到家,妈妈还是原来的妈妈,我却对这些没了什么兴趣。其实还是很怀念那种交流,但不知怎么的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经常是妈妈一边说着生活琐事,我一边玩着手机,看着pad,偶尔应付一两句“嗯”“哦”“是吗”“然后呢”。最怕的就是她提到我小时候和爸爸老家人的那些不愉快,虽然我也为这些往事难过,但我不想永远带着这些负能量生活。有时候真的想和她交流一下,想把自己的生活倾诉一下,却发现往往不象和朋友聊天那么轻松,有时是怕她担心,有时怕她不理解自己,有时是怕她听不懂还要解释。于是现在回家的模式就是我像一尊佛一样被好吃好喝供起来,什么都由我,待几天然后我就拍拍屁股走人了。看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该开始改变了,我需要和爸爸妈妈从多角度沟通了。开始几章看到安德烈和我几乎一样的年轻叛逆的想法,我为之一动,感觉原来全世界的青年都一样。但是读到后来几章关于母爱和东西方亲子关系的讨论甚至争吵时,我对安德烈愈发不满,才发现骨子里我是个典型的中国人。我认为与亲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为了对彼此更加理解,让爱更深。而安德烈尽管和母亲通信多年,仍不愿意和母亲一起旅游,不接受甚至诋毁母亲所钟爱的《音乐之声》,甚至把母爱评为kitsch,这在任何一个母亲看来都是伤心的,但凡是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都不会干出这些事情来。即使已经成年,但是能够享受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爱护,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和幸福。我实在是无法接受安德烈对于中国式母爱的观念。如果我有这么个儿子,我宁可早早让他死在卫生纸上。另外看了某些章节,我在想我真的被我党洗脑了嘛?一直以来,虽然看过各种对我党的负面报道和揭秘,读到许多对我党的批评,但总感觉我党的总体方向是对的,高层的领导们也是英明有远见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年代还是蛮幸福的。但是在提到《反分裂国家法》的时候,竟然把它和希特勒时代的立法相比拟,这是让我无法容忍和理解的。《反》的制定是在正义的、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前提下制定的,和纳粹毫无可比性。原谅我是个五毛。此外,关于我党的左右之分也令我颇为迷惑。看来政治素养还待提高。也许还是意识形态不同吧,生活在中国大陆,我感觉自己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美国在我眼里还有一箩筐的缺点呢!

母亲

每年母亲节前夕,各大媒体都会不厌其烦地呈献最刻板的母亲形象,在我们的耳边反复颂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没错,当新闻版的伦常悲剧越来越多,我们反而更加渴慕好母亲的榜样:肥肥独力养大欣宜,至今受到各方称颂──有时候我甚至不禁怀疑,她在大众的眼中首先是母亲,然后才是艺员。在一直敲凿真实或纵情想象的文学领域里,我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母亲吗?    诗的两个母亲 常有人把写作的过程比喻为怀胎,吊诡的是,说这话的也包括不少男性作家,彷佛只有母子的亲密关系才足以用作模拟。倘若作者是作品的母亲,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说,作者自己也不过是母亲的作品?娜塔莉‧考夫曼(Nathalie Kaufmann)的《母亲,我的千思百虑:16位大诗人和他们的母亲》告诉我们,母亲的影子总是或淡或浓地覆盖着大诗人的作品,或生命。    魏尔伦(Paul Verlaine)是长子也是独子,然而母亲早怀过三胎了,她把夭折的胎儿放在一个个盛满酒精的玻璃瓶里。不难想象,魏尔伦自小便受到父母溺爱──比方说,他曾把父亲的高筒圆帽割开,并把碎片形容为「一片梨,一片土豆,一片胡萝卜」,父母毫不介意,只觉有趣。长大后,魏尔伦经常酗酒发狂,曾以刀指吓母亲:「你不会活着出走这幢房子。」那些盛载了夭折胎儿的玻璃瓶都给他通通摔破了,考夫曼说:这也许是出于爱的妒忌。    不管魏尔伦如何犯事入狱,虐打母亲,她仍旧默默守着。最后,她为了替他找寻一种特殊烟草而冒雪上街,在77岁病死。作为不孝的大诗人,魏尔伦以几首诗报答了母亲。    当然,诗人的母亲不全是如此包容,而她们跟儿子的创作往往有更微妙的关系。早在荷尔德林(Friedrich Holderlin)出生前,母亲便已决定了:他要当牧师。她是个虔诚的信徒,竟在丈夫死后将其珍贵藏书通通丢掉,除了宗教书籍。荷尔德林为了迎合母亲,逼自己在神学院呆了几年,有时寄信向母亲抱怨一下,却又马上后悔失言。如此反反复覆,他最终还是决定当个诗人,遂与母亲展开漫长的拉锯战,这多少造成了他的抑郁症。有人说,他的抒情诗就是源自这个悲剧。    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的父亲同样早逝,母亲希望他科科第一,他也想让母亲满意,好好当个律师或军人,结果却因纪律问题而给学校赶出来。后来,波德莱尔当了诗人,向母亲致以最深的爱意:「我想念你,至少你是一本永恒的书。」母亲并不欣赏。他写出了受到后世颂扬的巨著《恶之华》后,法庭以「侮辱公共道德」的罪名检控他,母亲责备他写了一本「可诅咒的书」。至于波德莱尔自己,却小心翼翼地提醒母亲:书中的一些诗作来自我们的回忆。    如果不嫌穿凿的话,我们甚至可以怀疑,《恶之华》的忧郁情调与母亲在他儿时改嫁隐隐相关。直至40岁时,波德莱尔仍对这事念念不忘,在信里谴责母亲:「每分钟都向我指出,我对生活再也没有兴趣。在我年轻时,你作出了极其不慎的行为。」    母爱DNA的异变:占有与嫉妒 根据香港法律,18岁便是成年人了,但母亲总有她自己的法则──孩子再大也还是孩子,非管不可。荷尔德林为儿子决定前路,固然是出于母爱,我却不禁想起一句老话:爱就是占有。    爱情总是排他,刚萌芽的母爱更是完美的排他,那就像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活在他方》对诗人雅罗的母亲首次哺乳的描述:「这种感觉与爱情相似,但却远远超过了情人的抚摸,它带来了极大的宁静和极大的幸福的宁静。她过去从没有体验过这种感觉;当情人亲吻她的胸脯时,那只是短暂地弥合了长时间的怀疑和不信任;但是现在她知道,有一张嘴在无限忠诚地依恋着她的胸脯,对这种忠诚她可以完全信赖。」 但孩子成长,就开始逃离母亲了。难怪当儿子在临终前回到雅曼的身边并说最爱的是母亲,她会「透过一大滴幸福的眼泪看见了这个世界」了。昆德拉甚至把儿子的死亡描述成母亲的佳音:「是的,一切都很完好。阿瑟在那里,他不会跑掉。阿瑟永远不会再逃走。一切都很完好。」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提醒我们,占有与嫉妒往往是双生儿。曹七巧大半生都过得不如意,便蓄心积虑地让女儿重蹈覆辙:那年头,再没有谁缠小脚了,她硬是要把女儿的脚缠成笑话。她自己抽鸦片,便让患了痢疾的女儿以抽鸦片来代替服药;旁人劝止,她一口拒绝:「怕什么!」她自己嫁得不好,就刻意挑剔女儿的对象,甚至警告对方:女儿抽鸦片十年了,戒不掉──她还「轻描淡写的把那几句话重复了一遍」呢。她对儿子倒是骄宠,只是把媳妇逼死了一个又一个──对于不如意的曹七巧来说,这也许便算是喜剧了──一个人的喜剧。    像曹七巧那样惊心动魄的母亲往往只出现在小说里,散文的世界倒是显得一片详和:冰心、琦君、三毛……这是因为小说就是虚构,抑或因为散文缺少「虚构」这个安全标签,以致无法直面残酷的现实?我想,两者可以并存。    母亲,还有别的吗 龙应台在十多年前写了《孩子你慢慢来》,全书都以「妈妈」来称呼自己──是的,不是「我」,而是「妈妈」。母亲的身份彷佛总是优先的,哪怕像龙应台这样的知识分子。    龙应台在〈野心〉里描述了一个荒诞的情景:「妈妈」不住向久别重逢的朋友乱扯大计﹝好好研究最新的西方文学理论、到西藏陕北东北上海北京蒙古旅行、为欧洲各国制作纪录片……﹞,孩子却不住捣蛋,令对话频频中断。终于,朋友用很温情的声音说:「做了妈妈以后都不能实现了?」    面对个人与母亲的挣扎,龙应台问了一个不怎么政治正确的问题:「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不,她不是说女性的全部生命就是当个母亲,而是说平衡母亲与其它身份是多艰难而有意思。    多年后,孩子安安长大为安德烈了,龙应台为了跟他好好沟通,便与他在报上通信,最后结集为《亲爱的安德烈》。那真是火花四溅、旗鼓相当的对话啊──不,我说的不只是他们对国族、阶级、艺术等大问题都有深入的讨论,更重要的是他们那种近乎平等的相处态度:安德烈会说母亲提出的某些问题「落后」,又会直接问她:你怎么面对自己的「老」?作为开明的知识分子,龙应台总是心平气和地跟安德烈讨论、竭力了解他的想法,但当他说他们这些欧洲青年人的生活就是「性、药、摇滚乐」,她便吓得急寄电邮:「请你告诉我,你信中所说『性、药、摇滚乐』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尽速回信。MM」邮件名称就叫 “urgent”。这一刻,她是个心急如焚的母亲,不是其它。    不完美的孩子,不完美的母亲 香港有好多规规矩矩的乖小孩,却没有多少个聪慧得尖锐的安德烈──毕竟像龙应台一样的母亲实在太少了。但反过来说,我们像母亲一样不完美,这何尝不是相亲互谅的契机?曹七巧的「母亲」张爱玲说: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走笔至此,啊,我也是时候打电话到餐店订座了。    ──原载5月5日《经济日报》

年少

安德烈说生活是“性,药,摇滚”。有点感触就是外国人谈论起来这些都会很自然,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药不一定特指毒品,他可能可以让生活感到轻松的特积。摇滚是放肆张扬,性是人的本能。倘若能大方的说我觉得生命里这些必不可少,才能算是恣意的快活的年少吧。然而我们这和外国不同的就是,我们提到“性”都觉得羞耻,父母哪怕你冒出点恋爱的想法,都是龙应台“urgent”的状态。还有很印象深刻的就是,安德烈提到回国只要和母亲在一起,年长的人和他交谈,会看着自己却问这妈妈,他多大了?他读什么?明明要谈论的对象就在眼前,却要隔一个人讲话。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样,从小的时候开始到现在,遇到需要交流的一般都是父母代替回答。到现在为止,偶然有这样的状态,对方如果直接和我交流,自己都会浑身不自在。还是个成年了的未成年人。

你和孩子聊什么

刚刚买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来看,才看到50页,就粗谈一点自己的感觉。最开始想要买这本书,是因为我也有一个儿子,虽然他还只有4岁多,可也知道儿子长大后也许会和我有隔阂、有陌生,等他叛逆的时候我该如何和他交流呢?所以我还是像龙应台学习一下如何了解我的儿子,虽然有点早,不过总还是相通的。比如龙应台说,他和儿子打电话,就只有那么几句话-----功课做了么?是否和弟弟闹矛盾?学校怎么样?身体好不好?然后彼此就无话了啊。因为出差比较多的关系,我和儿子打电话时好像也只有这样的几句话-------今天开心么?想妈妈了没有?你在干什么呀?嗯,就是这些,话比龙应台还少。我们该和孩子聊些什么?我们能聊些什么?我们怎么去应对逐渐长大的孩子,还有那一丝丝的陌生感?就如安德烈说,龙应台是一个焦虑的母亲。是啊,面对突然长大的孩子谁不焦虑呢? 才看了50页,看了俩人讨论18岁的价值观,还有关于个人身份认同的问题。如果作为母子间的对话,我觉得龙应台写信的内容还是过于复杂了,而安德烈才是真正的把写信当做彼此之间的了解,是轻松的是好玩的。并且还是一个有才的18岁的安德烈。看的虽少,不过有个感觉,那就是虽然血缘关系说,你是我的儿子,我是你的母亲,可从人的独立性来说,儿子和母亲都是独立的人,母亲也不拥有控制、专属儿子的权力,再有当你遇到重要的问题的时候,你会向你的父母请教么?还是你会找你的同伴?你和孩子聊什么?这才只是开始,让我们共同来探讨。

親愛的安德烈

比较《孩子,你慢慢来》,我更喜欢这一本书。也许和自己孩子年龄有关,书中的很多观点,都在阅读的过程中迫不及待的记录下来,留待时机成熟,孩子能明白的时候,与她慢慢分享。很多的教育问题,代沟问题,是很多家长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问题。感谢龙先生分享了她与孩子成长之间的点点滴滴,引领着我们这样的一群人继续去摸索关于孩子的教育之道。

学习去照顾,学习去放手

2016读过的书《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安德烈文\九九爸比此刻我正坐在图书馆内,安静的在笔记本上摘抄着书中饶有意味的话语,这几乎成了读过每本书之后为其画上句点的某种仪式⋯⋯还记得去年某天的一个午后,还不会走路和说话的九九正在享受他的午睡时光,由于侧躺着的缘故,胖嘟嘟的小脸好似被人用手捏住一般,嘴巴半张着,不知道做了什么美梦,偶尔还会“咯咯”的笑出声来。因为要照看他睡觉,许久没有读书的我随手拿起一本仲小姐刚刚从网上购买的(至今她还没有读过)龙应台的《背影》读了起来,那时不知道散文为何物的我被龙应台对于日常生活场景那种真实而又行云流水的描写所吸引,心里感慨着原来一个一个单独枯燥的文字竟然可以被巧妙的组合并传达给他人,使他人在心底产生一丝触动⋯⋯但《背影》除了在文字修辞方面带给人一种舒心的阅读感受外,龙应台通过这种感受所真正表达的是内心作为女儿对于父母的爱以及本身作为母亲对于两个儿子的爱⋯⋯除了《背影》着重讲述了夹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下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心情外,龙应台著名的“人生三书”中另外的两本《孩子你慢慢来》以及《亲爱的安德烈》则更加侧重了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心态变化。但是《背影》与《孩子你慢慢来》是以龙应台的眼光与心境来描述和记录时光,而《亲爱的安德烈》则打破了一本书以作者一人的意识为主导的常规,用龙应台与大儿子安德烈的往来书信展现了不仅仅是两代人,更是两个国度,两个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书中写的虽然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故事,但却代表着两种声音,所以每个读者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自己的困惑和不解,无论你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子女⋯⋯本书通过穿插龙应台与安德烈之间书信交流的方式,除了使读者可以体验站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感受,羡慕一对母子竟然可以如此沟通以外,其中关于政治、历史、文艺、教育等等因素的探讨,更是让读者惊讶,一个二十岁出头的“男孩儿”居然对于事物有如此深刻的见解,这是中国式教育下的真正的“孩子们”所没有的,也是为什么中国式父母在跟孩子交流时往往超不过一分钟,孩子便不耐烦的尴尬所在⋯⋯孩子除了是父母的孩子以外,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父母虽然赋予了其生命,但生活确是自己赋予自己的。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如何照顾孩子,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这种学习会慢慢的成为一种习惯,当某一天父母看着眼前长大成人的孩子,意识到该学习“放手”时,却发现常年积累下的习惯根本不是一朝一夕就会改变的,所以作为孩子,接受了父母无条件的照顾自己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相应的也要给予父母学习“放手”的时间,这是父母与孩子间共同的课程,因为孩子终究有一天会变成父母,会付出时间与精力去学习照顾自己的孩子,同样也面临着学习“放手”的那天⋯⋯安静的图书馆,每个人都在低头专心的看书和学习,笔尖在纸上疾驰而过的声音,电脑键盘被有节奏按压的声音,与咖啡馆内的气氛和调调不同,这里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学着什么,而将来摆在我面前的,会是怎样一种学习呢⋯⋯

你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吗?你成熟吗?(读后感一)

最近把《老罗语录》翻出来重新听,以前听笑话,最近听到了他追求民主追求自由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挑战权威打破惯性的一种独立思想。当人们关注于某个事物时,便会在一段时间内下意识捕捉周围环境中所有与该事物相关联包括对立的其他事物。所以读《亲爱的安德烈》时,感触颇深的不再是我一向最为敏感的亲情爱情友情生活,反倒是一直不曾关注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认知自我认知社会”的强烈意识。常常读到某处,自觉快被心里的惭愧吞没,仿佛自己二十五六的年纪还不曾真正地独立思考过,也不曾清晰地认识过自己认识过这个社会,更觉离“成熟”二字,还是颇远。用安德烈的话给“独立思考”下一个前提:“问我,了解我,但不要判我。”下面的这些问题,是龙先生让安德烈思考的问题,我想并非每个人都应该按照龙先生的思路去解决问题看待人生,所以我想用最近一个月的时间不断思考,并且给出自己的答案。1)时代和环境对你意味着什么?这些人,以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存在我心里,使我清醒,仿佛是锚,牢牢定住我的价值。是的,安德烈,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伪装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虽然艰难却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同时我看见自己的缺陷,十八岁时所不知道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环境保护、政府责任、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难补课。但是生活的艺术,这其中包括品味,是补不来的。音乐、美术,在我身上仍旧属于知识的范畴,不属于内在涵养。而你们这一代,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网络让你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你们习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在你们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你认为美丽的热带鱼游泳也要有方向吗,或者你要挑衅的说,这是一个无谓的问题,因为热带鱼为自己而活?2)民族对你意味着什么?民族主义的饲料——不管是中国牌还是台湾牌,我们都被灌得撑了,被剥夺的,就是一份本来可以自自然然、单单纯纯的乡土之爱,纯洁而珍贵的群体归属感。我们这一代人,心有太多的不信任,太多的不屑,太多的不赞成,对于我们的所谓国家,尤其是一些自称代表国家的人。所以,十八岁的安德烈,请你告诉我,你,为德国队加油吗?“德国”对你意味着什么?德国的历史,她的土地、风景、教堂、学校,对你的意义是什么?你以马丁路德、以歌德、以尼采为荣吗?希特勒的耻辱是不是你的耻辱?3)现在的你追求什么?生活中还有最凡俗的快乐:“性、药、摇滚乐”当然是一个隐喻。我想表达的是,生命有很多种乐趣,所谓“药”,可以使酒精,也可以是足球或者任何让你全心投入、尽情燃烧的东西。“摇滚乐”不仅只是音乐,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品味的总体概念,是一种自我解放,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不可知的敢于探索,对人与人关系的联系加深。。。4)这样的青春除了追求高分还得到了什么?你小的时候,我常带你去剧场看戏,去公园里喂鸭子,在厨房里揉面团,到野地里玩泥巴、采野花、抓蚱蜢、放风筝,在花园里养薄荷、种黄瓜,去莱茵河骑单车远行。现在你大了,自己去走巴塞罗纳,看建筑,看雕塑。安德烈,我和席慕蓉的看法是一致的: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 5)如何处理现实和信仰之间的矛盾?安德烈,你怎么处理冲突?对于自己不能苟同的人,当他偏偏是掌握你成绩的老师时,你怎么面对?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署,这人可能是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作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与现实之间,很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我相信道德有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在生活层面进行消极的道德——不浪费、不奢侈,当然有些事情,我选择积极。譬如对于一个说谎的政府的批判,对于一个愚蠢的决议的抗议,对于权力诱惑的不妥协,对于群众压力的不退让。。。都是道德的积极行使。是不是真有效,当然是另一回事。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一定由逻辑来管辖。你的英文老师对你所造成的难题,只是一个小小的训练吧,譬如说,在你决定上课睡觉、不写作业以前,你是否思考过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是否思考过,用什么语言才能够和他沟通?有或者,什么形式的“反馈”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收获或者灾难?你是“谋定而后动”还是“暴虎冯河”?你想要达到什么?你的逻辑是什么?当你必须决定自己行不行动,如何行动,那个时刻会到来。而且我相信,那个时候,你会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做不到什么。6)你对爱情和友情的定义是什么样的?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 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心中的小镇

先一开始说些与本书没有关系的话。今年开始决定看书,每天至少抽出半小时看书,不管是中午休息时间还是睡觉前。幸好,真的坚持了下来,哪天不看书甚至会有深深的负罪感。看书的下一步争取每月留下点感想吧。这本书是跟风看的。确实得承认,书中的很多点都引起了共鸣。龙应台在描述对儿子的感情时,我想妈妈也是这么对我的吧。藏在心中的小镇是激发我写此文的主要动力。我心中有那么一个小镇,她那么美,美的让我觉得每次回家都是享受。依山傍太湖,朴实的村民,新鲜瓜果,夜不闭户不是传说。而且经济并不落后,家家有房有车。工作以后落沪,记得去派出所办户口迁移那天,民警问我:“你确定了吗,户口迁出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事情办完以后真是好难过。因为我再也不属于那个小镇。但是在上海,却也丝毫没有归属感。突然间就觉得自己成了无根之人。不知道是因为对这个城市的不喜欢导致了对工作的不喜欢还是因为对工作的不喜欢才不喜欢这个城市,结果就是每次从家回到上海都万般难受,讨厌这个城市的拥堵,讨厌这个城市的空气,讨厌这个城市的生活节奏。这样称的上是上海人么?可是在苏州,比如最基本的我想办个公共自行车租借证都办不了,因为户口早已不在,明明我在苏州就有家。这样称的上是苏州人么?不停的要劝服自己,努力适应新的城市,多出去走走了解这个城市。但愿,自己能尽快适应这个城市。心中的那个小镇,永远都在,希望等我年老之际,回到那个有大阳台可以在玻璃房里晒太阳可以有自留地自己种菜种花的那个家,与你一起慢慢变老。

22岁的我,想要走一条自己的路

最近摊在家里(当然也没有真的摊,去健身房的次数比任何时候都勤,晚上一般还会跟着爸爸去散步)就开始思考一些很玄的问题,我是谁,我来自哪,我要往哪去。我是谁: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我有哪些优点,有哪些缺点。我来自哪:我的家庭背景,我的朋友圈,我上过的学校,爱过的人。我要往哪去:我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拥有怎样的生活,等那时身边相处的人又是哪些?我辞职回来经常会有疑惑,人到底是为了什么人拼命赚钱呢,为了生存?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子女以后也可以也更好的环境?我欣赏为了实现梦想,在事业上努力拼搏的人,但是把钱放在前头,实在觉得没意思。当我的存款上有第一个一万多块的时候,我很高兴,感觉付出的东西得到了回报,但是这种高兴并没有维持多久,到后面只是数字,随后我会开始想,我要花多少钱买衣服,花多少买化妆品。但是当我在家里,只赚很少的钱,基本不消费的时候,整个人却是很安定的状态,我去健身房流汗,夜晚看书,每天出入账很少,但我真的是在踏踏实实的生活。我上班的日子,没有生活,到了后期,只剩下了,去赚钱。但到头来也没剩多少,毕竟开销也很大。但我之前做的那份工作并不能用金钱去评价,这会儿我也只是这么讲讲。写到这里,我觉得思路又清晰了一些,工作,是要真心喜爱,才去工作,热爱什么样的事业,就去做什么样的工作,不能迫于生计去工作,那样也糟蹋了父母提供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可以选择的条件。龙应台讲过类似的话,什么样的工作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那么这其实又涉及到一些问题,真正做自己喜爱的事,可能就会碰到和别人比名比利的情况,像我现在在家里,但看到别人各国周游的时候,难免会有被远远甩在后面的失落感。但是最后,不管怎么样,如果要去比,人生的赛道上,要比的人是比不完的,所以“比较”无意义。在人生的这条路上,你要走很稳,找到自己的节奏,不要看到旁边的人在跑,也跟着跑,不仅疲惫,而且许多人不关你耗尽力气,也是追不上的。你可以比之前的步伐快一点点,比之前的那个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很好了。你要走你自己的路。

亲爱的龙应台和安德烈,信是平等的,书名应该也体现平等

这个世界有无数对母子,母子之间有和睦的、有争锋相对的、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等等无数令人羡慕和唏嘘的故事。这样无数个故事中龙应台和安德烈是个什么样的故事的,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看呢。龙应台是著名文化人士,一本《野火》众人皆知,博士学历,当过教授,做过文化部长。这样一个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她的思想怎样影响了他的孩子。这是我对这本书最初的疑问。龙应台生在台湾,长在台湾,虽然后来赴美留学读取博士学位,但根本上受中国文化熏陶。安德烈生在德国,长在德国,受的是西方文化的洗礼。在这本书里,深藏这中西文化的碰撞。书中写到一个细节,那就是菲利普观察到龙应台的朋友都已第三人称来称呼他,即使菲利普就在龙应台的旁边,龙应台的朋友问有关菲利普的问题时,也是对龙应台发问。这个细节很好的描写了在中国人观念里,孩子不管长得与否,在父母身边就是孩子。在这本书里安德烈是作为一个与龙应台平等的人和龙应台对话的,在作为儿子之上的拥有独立人格的人。从安德烈的信里,我看到了一个与国内截然不容的教育,这种教育塑造的是一个有思维能力,逻辑清楚,独立自主的人。从龙应台的信里,我看到了一个包容的母亲,一个对生活有思考,谦虚的学者的特质。这样的交流,有不同思维之间的碰撞,有母亲的关心儿子的反抗,有双方相互的牵挂。我们年轻过,也会老去。一个52岁的人和18岁如何沟通,52岁的人能回到她18岁的心态么?用回到年轻的心态能有用么,教育一个目的不是完成生命经验的传承么?那当中34年的经验没用了么,显然不能用简单的回到过去的方法来沟通。怎么办,我想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52岁的人去学习去了解18岁青年的生活状态,流行方式,这样的确很难,但是只有这样的办法才能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做平等的沟通吧。安德烈的父母都是博士,拥有渊博的知识,生活在一个发达的国家,开放的社会,这些条件给一个生命的成长绽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安德烈自己认为他达不到父母所取得的高度,但是我想龙应台是不会在乎这个高度的。她当年抨击社会,映射政府,后任部长,为了就是让台湾更民主更开放更开明,拥有合理的制度,让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让生命能无忧无虑的绽放。

两个世界的对话

每次看龙应台的书,都必须是坐飞机前,在香港机场买的。原因其一,港版龙的书,繁体,竖排,似乎只有这样编排才能突出龙文的特点:人文,深沉;其二,看龙文常常要求心无旁骛,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这样的要求,除了在长途飞行中可以实现以外,似乎平日急躁的生活难以达到。《亲爱的安德烈》把情况稍微缓和了一点,在龙文的思考中,穿插安的言语,严肃中多了一份顽皮,深沉中多了一份轻松。这是两个世界的对话:母亲和儿子的对话;中国人和德国人的对话;还有,女性和男性的对话。因此可以看到,有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和儿子对关爱的抱怨;有中国人对民主的评论和德国人对民主的体会;有女性对生活的体味和男性对理想的追求。“一次过满足晒三个愿望。”:)从安德烈身上,知道了德国人对表现爱国情结的顾虑;意识到中国小孩在社会地位方面对父母的依赖;释然于共有的对人生虚无的诉求。当然,少不得还有龙对民主社会的一贯理念。说得太多不好,还是看了慢慢体会吧。

理想中的妈妈

如果说看这本书之前,我还对想成为什么样的妈妈懵懵懂懂的话,那么随着龙应台和安德烈的书信的展开,我也渐渐明白自己做为一个妈妈还缺少很多的东西,女儿在快速的长大,妈妈也要不断的加油,才能赶上你成长的脚步。

换个角度,依然精彩

龙应台以前是个斗士,现在却是温情的母亲,依然精彩的文字,我把自己当做安德烈,虽然自己已经是个父亲 ,文化的启蒙,同样迫切。

安德烈的苦恼

《亲爱的安德烈》刚到的时候同事拿着这三百来页的小书,很惊讶地问:“你疯了!那么贵!!”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本书的确不便宜。网站提示的是台湾的版本,但是拿到手的是香港出版的。很喜欢竖排繁体的字形,很古雅。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一版十二月四版。短短一个月就印了四版销量可以想见。书已经在同事处,所以只能凭记忆说说感觉。在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安德烈的《独立宣言》,不是母亲龙应台对儿子抽烟行为的容忍,而是安德烈身上那种深深的道德自觉——身处安逸富裕的生活,他表现出的是一种深沉的不安和自责。面对世界上的贫困和不公,他感觉有他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自觉在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身上大概应该是弥足珍贵的。我不感觉那是无病呻吟,我也相信那是出自一种真诚的态度,是责任感的表现。面对儿子的苦恼,龙应台给出的是消极和积极的道德。什么是消极的道德?龙应台说就是人离开房间以后关闭灯火,天热的时候打开窗户。这不就是我们常常教化的“人人有责,从我做起”吗?但是有谁真正做到了?很少。有谁能够坚持下来?很难。很多人热切地关注着世界的走向,期望着和平崛起以及伟大复兴,有几个在自己离开家的时候还让灯开着?有多少房间空无一人却开着暖气?这是不是言行不一,是不是好高骛远?有人声称自己如何如何爱国,“我把祖国比母亲”,有几个曾经捐过钱款支援贫困?有,但是多吗?安德烈面对香港政府的公共场所戒严令并没有因为自己有“既得利益者”——烟民的嫌疑而放弃质疑。这样的公共政策的决定在德国起码要经过三四年的公众辩论才可以实施。安德烈对于香港政府的效率瞠目结舌,没有经过正当的程序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付诸实施?香港人还有没有自己地尊严和权利?难道道德上的正当性可以压倒甚至是摒弃程序上的正当性。在德国的长大的安德烈很疑惑,也很苦恼。面对香港人对争取自己权利行为的冷漠,面对大学生对政治冷淡,他除了不解就是郁闷。香港的政治生态让他这半个中国人难以理解这片土地的文明结构。也许只有当安德烈深入内地他还会有更多更大的惊奇与苦闷。面对更加吊诡而诡谲政治生态他还会提出怎样的疑问?他的母亲会作出怎样的解释或者只是表示无奈?在古老的中世纪的土地上很难长出安德烈一样的青年,未来的路十分艰难。我很希望大陆引进这本书,希望自己的学生都来读读,即便是被阉割也能感受到一点新鲜的空气。据说上海人民出版社在3月时候就出版了,定价是25元。也许是印出来了最终没有通过检查吧,至今依然没有任何消息。继续等吧。

我知道你深深爱着我,你就是不会说。

就像安德烈一样,我就处在这样一个年纪,很喜欢摇滚乐,在别人面前是完完全全一个傻X,关注一些社会问题,是一个激进的知识分子,是反社会主义者,爱看书,所谓的文艺,努力不去接触流行文化,关注更加有思想价值的东西,是一个装B的人。没看错,我现在就是这样,在别人眼里。
非常羡慕安德烈有一群发小依然能和他交流他喜欢的音乐,书籍,电影还有关于自己的想法,我没有,我容易得抑郁症,我不会,真正的能力上不会和别人交流,不会分享,不会融入一群人中。其实读完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不是我上面说的那些,能和MM或者其他的家长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这个年纪的问题,这真的令人羡慕,在家里的饭桌上,在客厅里这几乎不可能,如果真要坦诚的在以上的环境里和MM,交流自己的想法,自己喜欢的音乐,那就是一场战争。
就算不和父母交流就像书中说的那样,父母还是爱着我,他们的爱藏在深深的感情中,藏在一叠叠每个月给我的生活费中,他们重来没有开口,重来没有知道爱我的问题出现在哪里,而我也就仅仅知道,MM们是深深的爱着我的。
我明白自己不会像安德烈和MM那样,我不会去认识世界上唯一的MM,MM也不会来认识唯一的一个我。

20岁半的我在想什么

看到这个题目很奇怪对吧,干嘛不直接写20岁或者21岁,好吧,这就是我现在想的东西。在生命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成长是一种期待和快乐,那是我们20岁之前的日子:简单,烂漫,无忧无虑,做梦天马行空,未来阳光灿烂,偶有思愁,有长大来解决一切问题,于是睡一觉,一切又都是好的。渐渐的,渐渐的,发现有些困惑睡一觉它还是存在,有些难题到了明天它更加狰狞,再没有未来让我梦,我开始明白,哦,那歌唱的原来是——我的未来,TMD真的不是个梦啊。20岁是个节点,失望又焦急,没有目的,六神无主,感觉周围的人都在忙啊忙啊,好像只有自己不知道要干什么,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不知道自己是谁,看着钟表嘀哒嘀,紧张如临大考,第一次觉得时间这么珍贵,却不知道要考什么,那一刻真希望和世界一起毁灭。这种绝望持续了很长时间,有趣的是,当不再抱有希望,生活却处处是惊喜。所以,20岁明白的第一个道理是,生活往往不会迎合你的想象,反而是自己需要适应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同时,20岁的时候,重新认识了许多人、事、物:许多人没有你意料中爱你,也有许多人比你想象中更值得珍惜,但即便是最亲密的关系,都需要用心经营;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不是存在,因为终会毁灭,也不是毁灭,因为曾经存在,我也不知道,可能有些答案不必追问,对的时候自然会明白;人成熟的标志是开始有了责任感,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我在慢慢学会。所以,干嘛不直接写20岁或者21岁呢?20岁骗谁呢,小屁孩都叫你阿姨了;21岁吧,也没那么老,更不要长大得那么快,让我一天一天慢慢来。

放手

一个东方背景的妈妈,与一个西方背景下的孩子。看到的是青春期缺失四年陪伴后的努力沟通。可是,看到的分明是一个的迎,与一个的拒。在“孩子你慢慢来”的后序,长大后的安写的题目也是“放手”。这也是每个孩子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吧。已经很有感触了,我的孩子还不到三岁,可他已经分明不太喜欢妈妈的亲热。看这本书,我在不断提醒自己:多给他一些空间,总有一天,他会离开你的怀抱。先看的这本,再买来她的“孩子你慢慢来”来看,也许会多一些感触,也会更深地体会到她心中的失落吧。我想,这是每个母亲都会经历的。

资料整理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那做儿女的,往往自己已是三四十岁的人了,跟父母无法沟通;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可是整个社会,如果历史拉长来看,却是在抑郁中逐渐成熟,在浪费中逐渐累积能量。因为,经验过压迫的人更认识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难得。你没发现,经过纳粹历史的德国人就比一向和平的瑞士人深沉一点吗?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德国人逃避“国家”这个东西,以至于宗教都显得比较“安全”。逃避“政”,所以“教”就凸显了。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性、药、摇滚乐”是少年清狂时的自由概念,一种反叛的手势;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在闪避道上荆棘。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在饿死的边缘,我们开豪华的车是不是不道德?有些人做一天的工还赚不够吃的,而我只是上学,什么工都不必做,生活舒服得像个小王子一样,我可不可以心安理得呢?我也知道,电视在操纵、玩弄人的思维和价值观,但是我继续坐在那里看电视。我也知道,物质满到一个程度,就失去意义,但是我仍旧享受物质的满。我写文章,希望人们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结构。我演讲,鼓励年轻人把追求公平正义作为改造社会的首要任务。我在自己的生活里拒绝奢华,崇尚简单,以便于“对得起”那千千万万被迫处于贫穷的人,但是我不会加入什么扶贫机构,或者为此而去竞选市长或总统,因为,我的“道德承受”也有一定的限度。安德烈,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我愿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报告”,那就是,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我只能让你,看着你,跌倒,只能希望你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不要无条件地相信理想主义者,除非他们已经经过了权力的测试。一个有了权力而不腐化的理想主义者,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曾经过权力测试而自我信心满满、道德姿态高昂的理想主义者,都是不可靠的。从毛泽东到眼前台湾政坛上的得意混混,哎,太多了。 我不知道该不该和你说这些,更不知十九岁的你会怎么看待我说的话,但是我想念你,孩子,在这个台北的清晨三点,我的窗外一片含情脉脉的灯火,在寒夜里细微地闪烁。然而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父母亲,对于一个20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我相信,奔忙,使作家无法写作,音乐家无法谱曲,画家无法作画,学者无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噪小丑。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温和理性是公民素养和法治精神的外在体现,在民主的实践里是重要的人民“品性”。台湾人比起香港人不是那么“温和理性”的,因为他们是经过长期的“抗暴”走出来的──抗日本殖民的“暴”,抗国民黨高压统治的“暴”,现在又抗民进黨无能腐败、滥用权力的“暴”。在台湾,愈来愈多“温和理性”的人民,但是他们的“温和理性”是在从不间断的“抗暴”过程里一点一滴酝酿出来的。台湾人的“温和理性”是受过伤害后的平静。香港人的“温和理性”来自哪里?不是来自“抗暴”;他们既不曾抗过英国殖民的“暴”,也不曾抗过共產黨的“暴”。在历史的命运里,香港人只有“逃走”和“移民”的经验,没有“抗暴”的经验。他们的“温合理性”,是混杂着英国人喝下午茶的“教养”训练和面对坎坷又暴虐的中国所培养出来的一种“无可奈何”。所以香港人的“温和理性”在程度上,尤其在本质上,MM觉得,和台湾人的“温和理性”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台湾人常常出现的粗野,其来有自,香港人从不脱线的教养,其来有自。

年少清狂,你我皆有。

对于自己曾经有过的疑问,徘徊在脆弱的信仰与坚实的现实面前的犹豫,无奈以及快要形成的冷漠,原来,还有个年轻人是于我一样的。虽然不是每个母亲都能给出龙一样的解答,也不是每个孩子愿意和母亲做这样的交流,但龙的答案,作为一个已经老去的曾经的年轻人,在我目前的阶段,是满意的,虽然,它并不见得会是最终我所认为的事实真相。总之,开卷有益。

向左走,向右走

龙应台,她与儿子安德烈德书信,让我很触动,有些话总能直直的指向我的要害,总能给我一些警示,总能给我一些安慰,总能给我一些指引,总能给我一些力量。她对安德烈说“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可能使快乐的。“她说”大树,有大树的长法;小草,有小草的长法。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小草。你不是孤独的。“她说”象棋里头我觉得最“奥秘”的游戏规则,就是‘卒’。卒子一过河,就没有回头的路。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格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我发现,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过了河的‘卒’。“什么才最有意义的人生,什么才是最幸福的人生,现在我才明白,一个人只有真正在他热爱的领域里,哪怕只是做着平凡的工作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也是很幸福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不要老是被一些世俗的观念所束缚,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生活节奏

家书一样,记录着。母亲与儿子的沟通。文化的沟通。记得安德烈在香港时对妈妈说,香港没有文化。妈妈告诉他未体会到香港文化。后面,他体会到香港这独特的文化。每个城市有不同的生活节奏,不同的文化。待在一个地方久了,换了个新的地方。要融入。需要融入这个地方的生活节奏。这一章写了台湾,香港,西欧国家的生活节奏,文化。香港快捷式的生活节奏,使它很少有下午吃个茶点,喝个茶,看风景。但有晚上一起喝酒吃烧烤,聊天。而西欧是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生活。

了我,问我,别判我

了我,问我,别判我----安德烈好的书是能够引发人的思考的吧!安德烈说,妈妈,了我,问我,别判我!当龙应台听到这么掷地有声的宣言时,被惊了一跳。孩子已经不是单纯的孩子了,而是一个成年的成熟的个体,脱离了对于父母的依赖,想要尽量伸展自己的胳膊去触摸天空,想要迈开自己长长的双腿去丈量这大地。可是,父母依然惧怕他朝前迈的那条腿,怕他一脚跨入泥沼中就陷进去了。父母对于成年的子女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子女在成熟后总对父母说:别把我当三岁小孩啦!父母也总会对子女的事务指手画脚,一副“你再大还不是我的孩子”的姿态,事无巨细的统统管管管。小到孩子吃饭睡觉,大到孩子结婚生子,包括工作交友等等。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父母依然一副“我既要了你,也要问你,还要判你”!“了我,问我”,我知道这是维系父母子女关系的一种很好的纽带,没错!但当你非要判我的时候呢?是不是非得拿你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价值观凌驾与我初步形成的价值观念之上呢?不同年代的人因为生活的年代、物质环境等很大的不同,所以价值观念也会有着天壤之别。我们父母那一代对于吃穿用度总是持一种俭省的姿态,对于子女教育也保留着一种原始、粗暴的状态;基于此我们两代人之间建立起来的评价系统也是截然不同的;那么怎么能用那同一套系统去判别不同价值理念下的事务呢?关键是父母无法从自己的角色中脱离出来,当子女成年后,父母依然保留着保姆的角色;他们依然有着控制的思维,想要子女依照自己的处事原则来行事,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方式。由此而产生的种种矛盾冲突,总是将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拉扯得纠缠得无法厘清,最后子女总是生出“到底是爱还是恨”的疑惑。

非正式书评

本书虽说是书信体,但对话人物也可以成为一个家庭对话场景的几个主角,包括名作家龙应台,她的大儿子安德烈和小儿子飞力普(两个台湾和德国混血)。本书写作和刊载期间,,龙应台和她德国老公应该已经离婚,大儿子先是在德国读中学,后来到香港大学读本科;小儿子先在香港读贵族级中学,后来去了德国。龙原本在香港,有段时间又在台北。在这个时空交结里面他们对话。同时,还有一些外面的声音,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的读者来信。对于角色的喜爱程度而言,接上面的说下去,我个人比较喜欢她那小儿子,因为他对香港的情况比较了解,而且很长时间呆在她妈身边,由此思维有中(台?港?)有西,一个十六岁的人有些见地的确叫人心生艳羡;其次是龙应台。龙应台的作品一直在听说,但一直都不看,有次翻《请。。文明。。》,看不到几页就放下。预科的时候不读是因为觉得她偏激;一年级时不读是因为觉得杂文系列都不及学术论文和著作的探讨来的客观与精深;二年级还不读是因为发现该读的东西太多了,忙其他所以搁置;快到三年级的转折时期终于拿起来看,是因为(1)张梦梦给了个契机,或者说借口;(2)非学术作品阅读得快,并且比较轻松;(3)是时候了解下到底是不是偏激了。读完还是觉得尽管未必能说她“偏激”,但很“固执”。现在这个年头,不要说中老年人,年轻人都很固执,所以也是可以接受的;同时,当读者去了解写作者世界观形成的经历时,就能够理解他认定的一事物,一观念并确定其正确与否,甚至执着都有本源,在探究这个过程中应该是能够与作者形成感应的。退到最次的线上说,读者未必一定要和作者观点一致,或者说不一致就不能读了。龙在书中一章回应他儿子的一个问题时说到,她很清楚地认识到,在一半人赞美她的时候,总有一半人在批评她,因此她有充分的机会学习如何“宠辱不惊”。至于人们对她的期待,那是一个作者自己必须学会去抵御的东西,不知道的就不要说,傻就不要装聪明 (P277)。本书的作者们都非常坦诚,这是本书最大的精髓,至少他们不做作(不像那些什么《中国纪事》的矫情而无创见的作者)。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一个伟大(请允许我用这样一个词,尽管有些人会觉得很"Kitsch",本书就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在两代人和两种(几种)文化背景下的人对Kitsch的不同理解)作者/XX家的伟大在于他/她的作品为世人提供观察(自然/社会/。。。)世界的(多元)角度,是他们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身边的事物与环境,以及他们自己。这样的“伟大”应该说已经足够。最次是大儿子,标题里的那个。但这个人依然应该说不坏,如他妈妈(他在信里一直称呼MM)所说的,“年少清狂”(注意“清狂”和“轻狂”的差别)。当然我觉得他一个十九岁的大学生能观察分析社会,对待不同文化,不同国度的人群有如此认识应该说难能可贵了。本书还有一群作者是来信的读者们,这些读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认同,在全书中,我个人觉得有时甚至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譬如延续讨论,扩展视角)。本文母子三人探讨的问题牵涉很广。具体不述。但因此引发我几个疑问,即这里的问题是一般中/港/台家庭中两代人之间会讨论的吗?是一个美国,欧洲一般家庭中讨论的话题吗?我个人其他的不清楚,但我觉得一般的中国(大陆)家庭和香港中产以下家庭甚少会涉及这些讨论。本书我估计六成以上涉及政治议题和公共价值选择,如果这些问题有可能被人拿来与青年人讨论,我更倾向于是中学教师和大学教授们,而不是父母。比如龙应台问她儿子世界观的六个问题:(1)你最尊敬的世界人物是谁,为什么?(2)你自认为是一个“自由派”,“保守派”还是一个“什么都无所谓”的公民?(3)你是否经历过“背叛”,如果有什么时候?(4)你将来想做什么?(5)你最同情什么?(6)你最近一次真正伤心的哭是什么时候?在读的各位可以回想一下你的父母有多大的可能性和你讨论这些问题。一般来说,东方(中国)人被认为是感情内敛的,不擅于表达的;也有人认为只是非直接表达,但感情双方仍可得其意。本文出彩之处也在于两代人真正能够坐下来清谈,这是许多父母非常羡慕龙应台的。但是他们讨论的关于“公”的议题,某种程度上可能具有“阶层”的,文化的局限性。同时我倾向于认为本书一大内在特点是以家庭恳谈会的形式为外在包装,本质上是一本“公民教育读本”,一本有意识的出版物。但本书依然是有私的话题的,其中亦有极好的价值判断。首先比如龙承认作为母亲的天性以及她在两个儿子之前的回应和反思;又比如对于成年子女个体独立性的讨论;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的一些看法。有一点我很喜欢,看得时候也很感人。安问龙是否会因为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是否会因为他找不到一份“很好”的工作而感到失望;龙说,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怕你变成提摩(一个不停更换工作,未结婚,仍和老母亲居住在一起的单身老男人)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Pp224-225)[后面有小段大陆读者的来信,对照起来看更具意义]。最后本文对一些社会文化习惯与状态有所反思,比如最后几篇小儿子的疑问。如为什么在中港台社会里,客人在家长和子女一起对话时,客人总是问家长关于他们子女的情况,而不是直接问子女(讲求辈分,而非年龄和具体身份);又比如他又发现家人出去旅行时,家长去上厕所时,会问小孩要不要也去,他反问难道小孩自己会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上厕所吗?但是家长和他们的朋友出去的时候,并不会问朋友是否要去厕所(Pp288-289)。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关于不同代家庭成员教育和感情沟通的不烂的书;一本关于社会习惯和文化反思的还好的书;一本关于公民权利和社会价值审视的好书。但可惜它不是小说,并且并不轻松。是为记。

总算把这畅销书给读了

消除了两点误解:龙应台不是男的,这也不是一本青春伤感文学一类的书。即便开始读了也没想到母子间的对话竟是这样关于国家、地域、认同感、死亡和其他青少年的书。如果内心在想什么和了解什么,那么在书中就读到了什么。以前总是想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律,读一些行业产业的书,知道一些知识,过了青少年时期的现在想找自我(当然可能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一次以一个社会人的观点来看世界。原来养孩子并不是一味地付出或获得天真的快乐,还会给自己成长,在衰老的时候依然有一部分和你密切相关的世界最年轻部分。龙应台,在人生三部曲中是不是这一部最可爱呢?让我再多读一读。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从前言读起,觉得字字句句都是在描述自己。看完之后,有话要说。这是一位母亲与她十八九岁孩子的沟通与交流的过程。而当下的我,正是十八九岁。这位母亲意识到自己成年的儿子已成为了她不认识的人。他想什么?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她一无所知。电话上的对话,也只能是这样:你好吗?好啊。学校如何?没问题……在这一瞬间,我就想到了我的父母,也许我们之间的关系更为淡漠。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通过写信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孩子,这一写就是三年。当然,并不是说我的父母不伟大,我知道,他们也很爱我,只是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我和安德烈同样是十八九岁的年龄,但是我却真的很惊叹于他的见多识广以及对于问题的独到的见解。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这些美好的品质是我所没有的。而我呢,整天为身边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烦恼。当然,我的这些烦恼,安德烈也有,应该说是每个人都有。特别赞同安的一句话:有时候,生命往往就被那微不足道的事情给决定了……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智慧和勇气。然而,我觉得我两个都不够。在整本书中,最为印象深刻的一封信《给河马刷牙》,带给我难以抚平的思想震撼。妈妈给安德烈的话,就像对着我说的一样:“假如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也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是的,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真的很好

刚买了,之前同学在网上下载了一些,用A4纸打印出来借我看,但断断续续不过瘾,现在终于买到了,真的很好看.还告诉大家,龙应台最近还出了一本新书,叫<<目送>>,也是关于亲情和生命等的一些散文,里面的插图都是作者本人的摄影作品,开篇<<目送>>之前在<<读者>>上也有登过,但不知道会不会在大陆出版,因为里面还是带有一点点批评的声音. 是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社出的,卖HKD90,大家可以去看看,在办的香港书展上天地有很大的摊位.出版应该是这一两个星期的事情,因为我过去三周都在香港,只是上星期才看到,比较新.

非常好看的"親愛的安德烈"

前一陣讀了龍應台的新書「親愛的安德烈」。嚴格來說,這其實不是龍老師的新書,而是把她和兒子安德烈兩人在過去一段日子的通信內容結集而成。所以,說是她和安德烈合著的新書才對。這些通信都曾刊登過在報紙上,龍拿得了兒子的同意才公開,自己也有看過部份的文章。起初我是還以為這是龍應台編作出來的內容,後來才發現這些全都真是她和兒子的通信。這對我來說可真是一件十分不可思異的事,因為安德烈開始通信的年歲是18歲。18歲時候的我是想盡快脫離父母的影響,我才沒空和耐性給母親寫信。相對安德烈來說,我是感到有些羞愧。信中龍應台和安德烈無所不談,從政治、文化、日常生活、音樂、愛情等都會是母子間的話題。看到年紀小小的安德烈對各樣事情都有不錯的分晰和個人獨立看法及見解,我又再一次感到慚愧。18歲時候的我在忙著做甚麼? 我又會對社會和世界大事有自己看法和分晰嗎?另一方面,我很羨幕龍能跟兒子有這樣的溝通。是她先踏出第一步想去多些了解自己的兒子,才提出寫信的要求。有些父母就算和子女日夜見面,也未必能找到一個好的溝通方法,但也不代表他們不愛對方。由於龍和安分隔在兩地(龍在香港/台灣工作,而安在德國唸書),通信有時侯較直接對話好,人彷像更能暢所欲言。當然,龍對兒子開明的態度,沒有擺出一副一般中國父母高高在上的咀臉亦十分重要。我誠意推薦這書給所有已為或將為人父母的朋友看。


 親愛的安德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