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邊緣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1997-3-1
ISBN:9789579449526
作者:王明珂
页数:459页

作者简介

本書獲得行政院新聞局重要學術專門著作補助出版。

當統獨問題紛擾未息,當民族意識在人群中甦醒,民族認同成為政治上、思想上的新議題,身為「中華民族」的我們,是否曾想過,何以我們稱為「中國人」?華夏民族之形成所由何來?

究竟什麼是中國人?這問題不僅困擾許多研究中國的學者,也困擾許多居於中國認同邊緣的人;本書即嘗試解答此一問題。作者認為,由線性的歷史溯源,以及對所謂典型中國人的研究,都難以解答這個問題。因此作者從一個新的角度─中國人族群邊緣的形成、維持與變遷─來了解中國人的本質。本書說明,在特定的資源競爭與分配環境中,華夏(中國人)邊緣如何形成與變遷,華夏如何藉歷史記憶與失憶來凝聚、擴張,以及華夏邊緣人群如何藉歷史記憶與失憶來成為華夏或非華夏。

以中國人為例,作者藉著歷史、考古與人類學資料,探討與人類族群認同相關的資源競爭與分配關係,社會歷史記憶與失憶的過程,典範與邊緣觀點爭論中的社會本質,以及歷史的現實意義等問題。作者希望本書能幫助我們思考自身的認同問題(為何我們要宣稱自己是中國人或台灣人),以及思考當前海峽兩岸的中國人認同問題。

内容概要

編輯推薦  

如果你問一個美國出生長大的「ABC」自己是什麼人,他大概回答:「美國人」或「華裔美國人」。如果你問的是已經定居東南亞幾百年的華人,他會回答「華人」或「中國人」。如果拿這個問題問一個台灣的民眾,那麼他說不定以為你有什麼政治目的,於是拒絕回答。

從這裏看來,本書質疑「什麼是中國人」,顯然有其事實的根據。過去學者曾經認為「華夏同出一源」,大家都是「炎黃子孫」;但是在考古學、人類學與歷史學的最新發現下,這種觀點已經大有問題。就說春秋戰國時代,江南一帶的楚國人就被中原人士稱為「蠻夷」;而唐朝開國的李氏家族,血統也大有疑問──他們都是後來「加入」華夏的族群。及至今日,許多大陸邊境的族群都還為了是將自己視為「華夏」的一分子,感到猶豫不決。

本書作者嘗試要回答的,就是這些原來屬於「邊緣」地帶的族群,如何在資源分配與競爭的環境中,藉著「集體記憶」或「失憶」來成為「華夏」、或者是「非華夏」。因此他指出,我們其實不該問「你是什麼人」,而應該問「你為什麼覺得自己是什麼人」。

本書最後一章分析了台灣的現況。因為從「中原」的角度來看,台灣也是「華夏的邊緣」。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台灣與「華夏」的距離在時空阻隔之下慢慢成形,並且各自形成自己的「集體意識」──也許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近年來對於「二二八事件」的重視與強調;它反映了人民與國家當局建構「台灣集體記憶」的努力。相對之下,「七七事變」與「南京大屠殺」等等過去「中國人」共同的戰爭受難記憶,就逐漸被人們淡忘。(在年輕人心目中,「日本」代表的是新的流行文化,而不是戰爭殺手。)你將發現,在「X」世代之間,凝聚彼此的憑藉已經不再是神州大陸的記憶。

於是我們看到,新的集體記憶正在凝聚、舊的集體記憶已逐漸消失。作為「華夏邊緣」的台灣,我們的族群認同與族群的邊界,仍然在不斷的修改、不斷的重新塑造屬於自己的「邊緣」。(文/林風沂)


 華夏邊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王明珂先生的《華夏邊緣》在很久之前就看過,當時看的就是台灣版。當這學期上課老師讓我做大陸版和台灣版對比的時候,此時此地對書的理解又與當時有所不同。這本書在兩岸引起巨大的爭議,有說王明珂是台獨分子的,也有台灣人說他是統派的。如此的爭議也來自于他在書中對“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的另類解讀。而當我身處台灣的時候,老師讓我來做台灣與大陸兩個版本的解讀,我想老師也是另有深意。本書的中心就是在說明華夏的認同存在著一個“邊緣”,同時這個邊緣是可以移動和改變的。華夏依靠著這個邊緣來維持著內部的統一。王明珂用了一個簡單的比喻來嘗試解答「什麼是中國人」:當我們在紙上畫個圓形時,事實上是它的「邊緣」讓它看來像個圓形。那麼“邊緣”一詞在書中的概念應該是boundary,但是作者在具體的論述中,強調“邊緣”是“時間上的邊緣、地理上的邊緣,也是認同上的邊緣”,這就與單純的boundary產生歧義,因為在具體論述中“邊緣”還被作者帶上了periphery的意思。 然後作者通過三大部份來闡釋他的觀點。第一,青海河湟地區,套北地區與遼西地區來說明華夏的生態邊緣變遷,生態環境的變化使得“華夏”成為南邊農業人群的認同并與北方牧業人群區別開來。第二,華夏邊緣的形成與擴張。華夏的邊緣基本上依靠著他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斷地擴張,在漢代達到了生態極限。第三,華夏族群邊緣的維持與變遷。作者用他在川西羌族的調查與台灣的族群經驗作對比,以此來說明如何維持一個華夏的邊緣。但是這裡有一個疑問是,書名《華夏邊緣》中的華夏是一個族群概念或者文化概念,而作者論點中的“什麽是中國人”是一個政治概念,作者在書中如何區別與統和華夏的邊緣與中國的邊緣?邊緣的形成是爲了強調內部的一致性與邊緣的異質性,作者在書中拿台灣與羌族做對比,可是羌族是和台灣走的相反的例子。羌族仍然處於華夏的邊緣沒有進入華夏,而台灣則努力想要從華夏內部跳出構建一個“台灣邊緣”來造成與中國大陸的異質性。直到這裡,作者都沒有解決好“華夏”與“中國”的問題。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華夏與四夷組成的天下觀念而是一個有著實質邊界的皇朝,並且正走在用“中華民族”概念來重新建構民族國家的道路上,而華夏只是漢人的代稱。如果作者想要用羌族與台灣人來論述說明“邊緣”理論與歷史記憶并沒有不妥,但是想以此來說明“什麽是中國人”需要解決上述問題。在緒論中,作者就強調“在族群邊緣,人們強烈的堅持一種認同,強烈的遺忘一種認同,這都是在族群核心所不易見到的。這也使得‘邊緣’成為觀察、瞭解族群現象的最佳位置。”作者引用Barth的理論,解釋道:“將族群當做是主觀的認同,并不表示體制與文化特徵就毫無意義了,他們不是客觀劃分族群的標準,但的確是人們主觀上用來劃分人群的工具。”以我來看族群的劃分根本上就是主觀的,應該說不存在客觀劃分族群的標準。人們的確是依靠“邊緣”來明確自己的認同,但是相對於王明珂的“圓圈論”,我更傾向於將這個邊緣模擬成生物學上的细胞膜,細胞膜上有糖蛋白,能识别外来的物质,需要的就放进去,不需要的就挡在外面。人們的認同就如同一個細胞膜,然後取捨這些客觀存在的文化因素,有助於構建自己認同的就採用,不能的就捨弃。在在完成者這個認同的同時就是在人為地製造一個邊緣。認同先於邊緣而存在,而不是由於客觀邊緣的存在造成了認同的差異。人群的發展與重組以結構性失憶及強化新集體記憶來達成。凝聚一個族群的親親性,事實上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而非生物現象,我們可稱之為「文化親親性」。可是歷史記憶本身就是不可靠的東西,歷史記憶本身就存在著被認同左右的危險。或者說在我看來,歷史記憶本身就是忘記想要忘記的,記住想要記住的,人們并不是在一個不自覺的狀態中選擇記憶與遺忘,這些是經過主觀地選擇的。那麼,究竟是什麽左右了我們的認同?作者認為認同是一種資源競爭的結果,並且通過一系列的事例來說明。“光復后的台灣繁榮進步與改革開放前社會主義中國的落後與貧困適成強烈對比。這種社會經濟環境變遷,造成台灣人的認同變遷,以及兩岸間因此產生的衝突與對立。”作者認為這種台灣認同產生的現實背景是不願意與12億中國人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但是限於此書寫作的背景,當時的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遠沒有今天的成果,但是為何在今日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更加成果的時候,台灣的中國認同反而急劇下降?不可否認,中國大陸的總體的經濟發展水平仍然低於台灣的事實,但是今日台灣人對中國大陸的印象已經不是那個一窮二白的印象,況且兩岸之間ECFA的簽訂也大多數是中國大陸對台灣的讓利。網上有一段子,說“日本人不惜靠戰爭來做中國大陸的主人,而台灣人卻放棄這個機會。”日本侵華,無非是要爭取亞洲大陸的生存空間,可以理解成資源競爭;而台灣人現在則寧願放棄這樣的資源。在這裡,我認為單一的生存資源的競爭已經不能很好的解釋這一點。不論是分析中國大陸的民國熱還是台灣人對大陸的印象,可以注意到的是台灣人認識到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大陸人到台灣也較少碰到當年那種“大陸有冰箱嗎?大陸有樓房嗎?大陸有捷運嗎?”這一類令人尷尬的問題,而是“你們也有人情味嗎?共產黨民主嗎?”之類的問題。就像龍應台說的,台灣現在與中國大陸是生活方式的分歧與制度的分歧。台灣從前依靠大陸的貧困來維持的“邊緣”在大陸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模糊了,而本身的文化又不足以造成與大陸的“邊緣”,於是大家選擇了 “民主、自由”來建構這個新邊緣以區別一黨制下的中國大陸。的確,如同王明珂在書中所說,“二•二八”事件在很長一段事件內成了台灣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間的邊緣,但是在經歷了內部族群分裂之後,台灣內部漸漸產生“新台灣人”認同。省籍邊界也不再簡單地與統獨邊界相重合,於是族群包容性更大的台灣民主化過程成了台灣人的新的共同歷史記憶。現代中國目前面臨的情況來說,就是如何將傳統漢人的華夏認同轉化成“中國認同”,這包括目前與中國大陸還處於摩擦期的港澳、掙扎中的台灣仍然處於華夏邊緣的一些少數民族甚至還有具有分離傾向的新疆與西藏。目前看來依靠虛擬共同祖源建構的華夏邊緣能否整合國內的其他民族不能成功。官方背景的公祭黃帝、大禹也不能得到穆斯林民族與蒙藏民族的認同。或許阿瑟•施勒辛格在《美國的分裂》一書可以對我們有所啓發,“然而在缺少共同的民族來源的情況下,把美國人連結在一起的,仍然是鑒定不移的對民主和人權理想的共同信奉。”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我们所知的历史,必然经过观察者主观意愿的加工。因此历史的真实面目不可能如实还原,所以真正有效的研究对象,不是历史的遗迹,而是人们对这些历史遗迹与文本的不同解读。结合前几天读完的《终结的感觉》,可以知道无论是个体回忆,还是集体回忆,回忆本身的目的仍然是为当下利益服务,因此重构甚至虚构在所难免。理解重构是因何发生,对个体而言,可以更了解真实的自己,而对一个群体,则可以更清楚其内聚与游离的原因何在。
  •     最终还是没能参加的讲座却促使我在一个蛮好的时机读了这本书:1,读前一本书时正好在考虑“历史事实or记忆”的问题;2,刚刚写过一篇关于“民族考古学”的书评作业;3,服贸与学运。||对我来说的关键词:认同、集体记忆|| 觉得民族学相关的考古学研究大多都在否定批判与破除迷信上新奇有力,但是后续就。。。。。
  •     看着这本书有关农业人群与畜牧业人群抢夺资源的内容 想着《缥缈录》里北陆东陆的战争 格外有感……
  •     大体翻过,粗看无味,实则很有内容。“中国人之成为中国人并不赖共同的体质、语言、风俗习惯等,而赖共同的历史记忆。”换言之,重要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认为你是谁。
  •     社科版把台湾那一节删了
  •     跨度极大
  •     古代華夏族群基於現實政治需要,往往利用「尋回失落祖先的後裔」之手段,來改變固有的集體祖源記憶,創造新的族群邊界,以便容納原先位在華夏族群邊緣的人群;反之,這些邊緣人群在尋求華夏諸國的認同時,也常常透過尋得或假借一個來自華夏的祖源,來完成「華夏化」的過程;換言之,古代華夏族群邊界的形成與變遷,基本上有賴於華夏及其邊緣族群雙方對本身過去的「結構性失憶」。換言之,就是群體內部文本的再生產與社會的運作之間不斷的建構結果,歷史真相是靠邊站的。不过,論點頗新也有壞處,有些資料徵引仍需多加比對考量,可與孫隆基、沈松僑的文章一起讀。四顆星給作者的記憶理論綜述好了。
  •     跳脱出叙事内容审视叙事行为,自有一份冷静,不轻易被任何一种叙事俘虏。曲终奏雅,作者还是肯定大陆民族政策的,并认为分离或不可能,或不可欲。
  •     專業書果然難啃——前前後後陸續看了差不多半個月吧,方才看完。剛開始看特別吃力,不過很多東西經書中一說確實懵懂了解了。這本書對我的衝擊還是挺大的,很多觀點開始支離破碎,期待重塑的一天。是好書,值得看。
  •     删了也没啥。。。。。。。。。
  •     一堆白马非马的扯淡
  •     补台湾一章。就想起了在传院台阶上被一个大一的台湾小学弟问道:那我采访你一下,你觉得我们是你们的一部分吗?那半年我常在想,那个觉得台湾问题前应该也会在后代手中去解决的判断真的正确有力吗?
  •     谁还不会蹭个热点
  •     完。全。無。法。說。服。我。想說政治就直接說啊想說台灣人不同就直接說啊 扯什麼其他民族。
  •     理论的切入点很不错,但总感觉所提供的资料和案例还不够丰富。
  •     分析方法独到,切入点精准新颖,难得一见的好书,王先生的书看来都值得一追
  •     对我很有启发。有说服力且易于理解。台湾部分尤其值得看,二十年前的分析并不过时。
  •     考古盲看前三分之一哭了,史盲看着中间三分之一哭了,看过羌在汉藏之间的人看到后三分之一哭了...王明珂的论调还是挺有启发的,就是看多了觉得啰嗦,重复性太强
  •     围绕着资源竞争的族群边缘变迁,结构性失忆与历史记忆重建,还真是台湾学者才能注意到的视角吧。觉得很有深度的一段:“社会边缘人群在“族群”中得到温暖时,经常忽略了事实上选择、诠释历史记忆来强化族群感情的那些人,经常也是在另一种社会人群分类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资本家与劳工、知识分子与文盲)造成他们较低劣社会地位的那些人。”这大概能说明,为啥现代民族主义让人讨厌,而民粹主义为啥傻...
  •     以论代史,所以虽有考证但算不上全面详实。此书最重要的价值是用现代族群理论的一种——主观认同为基础的族群理论来探讨中国的民族史。写游牧民族的几章后来扩充为《游牧者的抉择》,但提升有限。但他的《羌在汉藏之间》写得很翔实而有说服力,推荐阅读。
  •     垬對中國作的好事,把漢族中的一部分分出去,製造“羌族”等“少數民族”,又把臺灣人逼的產生離心力,有從漢族分離出去的危險。作者說這是相反的方向,不對,是相同的,都是垬破壞華夏的結果。
  •     结构很好
  •     这个解释实在是很后现代啊。留下的问题几乎和作者成功解释的问题一样多,比如地理共存的情况、边缘廓清的社群如何以民族的形式确定下来等等。当然这个解释实在是很开眼界,让人有瞬间的豁然开朗之感。
  •     很棒的思维角度,是解决当前资源经济竞争下民族政治划定所产生的必然矛盾的有益尝试,即抛开范式、关注差异,将时间性之上的认同作社会心理状态的运动式分析。由于参合了人类学、考古学、心理学等旁支学科,使得单一维度的时间性文献解释得到突破,在一个更符合“真实”的互动模态中构析人与结群的学科性与人文性归结。
  •     因為大陸版增刪了部分章節,所以補看了本書。主要出於個人對國家認同及台灣問題的關注,感覺像王老師觀點客觀、又有理論指導又有細緻的分析的確是難能可貴的。「族群」的根基性與工具性,或許部分說明了為何它是其中最普遍、最根本,也是經常在歷史上、在當今世界各地造成最多衝突與糾紛的人類結群方式。
  •     较为学术,但是,研究的方向较为独特,新颖
  •     值得一读,从另一个观点阐释族群,有耳目一新之感。
  •     一开始看这本,怎么感觉和宅兹中国一个路数,后来才发现,这才是开山之作。反而后者的内容不够突出主题,因为后者的边缘更远。读了本书有世界观的改变,对历史和民族的认识恍然大悟。
  •     中国人
  •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     这本真是好书,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资源竞争与分享、集体记忆选择。说到底还是从现实出发,民族主义只是一个工具而已,需要的时候强调一下来凝聚一下人心寻求一下认同,久了之后也就离原始出发点越来越远了。
  •     太精彩了!人类学和史学的结合,以及理论上的自觉,竟可以结合得如此完美。对于「记忆」的讨论,尤其是最后一章关于「个人记忆」与「社会记忆」的剖析,对于文学研究也是极有启发意义的。通过讨论遥远和不遥远的过去,对当下作关切和建议,也是极富的见!
  •     1.苏联的民族定义如共同语言和共同文化心理站不住脚。族群的边界是可变的。边缘就像圆周,圈出整个圆。 2.用现实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理由,试图排斥/纳入别的族群,必须考虑过去曾经共同维护/排除在外的历史。 3.比统独更重要的议题是对内合理分配,对外和谐相处。
  •     王明珂是华人圈中,对记忆研究比较杰出的学者。他把华夏认同与建构从何处是中心,挪移至何处为边缘,甚是巧妙。问题是,这版本,怎么那么多错别字……
  •     五星为敬!并不是说没有缺点,但语言拖沓重复论证结论略有瑕疵等在牛逼的方法论后面全都成了白玉微瑕。于我而言启发性非常大,书中王先生关于历史记忆的构建,民族本身的形成与确认是在自身资源发展以及对其余民族的认同构建中形成的,有力的给了我这个认同语言文字血统等是构成民族最主要方面的考古盲一个狠狠的耳光。书中讲到华夏边缘民族的形成,是在基于现实的考量,汉民族边界(农牧扩张的极限)的形成同样是交往,纳入,构建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族群的选择性失忆和新历史记忆的构建简直是醍醐灌顶,非常具有祛魅的功效。羌族的历史记忆的构成让我明白历史从来都是基于现实考量而形成的,但这里面也有个历史的人性说不清楚,也就是王先生说的“根基性的情感。我觉得讲到最后台湾确实有点用力过猛,但似乎无伤大雅?思想上的祛魅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     虽然是感兴趣的话题,但没有专业知识真是伤不起啊。满眼的考古学、训诂学,这样的书以后不敢轻易看了。
  •     我们所知的历史,必然经过观察者主观意愿的加工。因此历史的真实面目不可能如实还原,所以真正有效的研究对象,不是历史的遗迹,而是人们对这些历史遗迹与文本的不同解读。
  •     打破对于民族的想当然的认为。2016-5-5
  •     看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可惜设了一个主题,往里面填内容,整体比较杂乱,分析也一般。南朝学者,不过尔尔。
  •     以论代史,所以虽有考证但算不上全面详实。此书最重要的价值是用现代族群理论的一种——主观认同为基础的族群理论来探讨中国的民族史。写游牧民族的几章后来扩充为《游牧者的抉择》,但提升有限。
  •     三星半。台湾那章过火,不是态度,而是论证
  •     很赞的一本书
  •     华夏边缘理论,于我固有的观念和认知,有冲击,很受益。知识结构提升了一个层次。尤其本书的第三部分,对周人族源,谁是羌人,以及吴太伯传说的分析,确实打开了新思路。
  •     真的。学期中间读考古那几张真的把我读崩溃了的…学期末为了写论文硬着头皮读完了…(期间依然是大崩溃)。实在不喜欢历史人类学的东西……大概跟自己历史基底太薄弱有关系吧。看着头痛。就这本书而言感觉他完美的用其理论画出一个圆,不过似乎对理解民族问题这样那样并没什么帮助…
  •     强力推荐!发现李鸿宾老师上课的时候,引用了里头的部分观点,读来发现此书确实为读史必读。启发了我关于什么是那个被营造出来的炎黄子孙的思考,这本书也是击碎所谓华夏正统,大汉族主义者,帮助我们跳出民族偏见的一本好书。
  •     论点清晰又特别符合逻辑的一本书,几乎可以看成是博士论文的扩展
  •     王先生思路清晰
  •     学贯中西。
  •     從母校圖書館借來,不知是哪一位讀者把書上出現數處「中國」二字畫掉,啊這位同學你很恨嗎?狂汗——這真是相當程度地體現了作者後半段闡述的TW狀況啊。
  •     中肯之论。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