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542638885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页数:306页

作者简介

《荒原狼》是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名作,作者以摄人心弦的笔法,深刻地描述一个人如何冒着生命全面崩溃的危险,经历种种生命过程中的外在折磨之后,开始他心灵的内在追寻,而去掌握住那种难以捉摸的人类存在意义的故事。书中主人翁哈拉反抗这个使人越陷越深、逐渐戕害人类灵魂的世界,他企图揭发这个时代的缺憾与病态。
本质上,这是一次地狱之旅,也是时而恐怖、时而勇猛的生命之旅。通过了浑噩的洪荒之境,他立定决心遍历炼狱,与混沌交战,而且担当一切罪孽,这就是本书的主旨。在追寻的过程中,哈拉历经一个似梦、似幻、似真的诡异奇境,他经历了无数虚幻的世界魔
幻的剧场,最后终于肯定:在这外在世界的表象之内,其实隐藏着无限的庄严、不朽与神圣;超越一切外在事物的野性与混乱,便是一个超然而永恒的世界。

内容概要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德国文学家、诗人、评论家。出生于南德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复学后又在高中读书一年便退学,结束他在学校的正规教育。日后以《彷徨少年时》《乡愁》《悉达多求道记》《玻璃珠游戏》等作品饮誉文坛。
1946 年获歌德奖,同年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的世界声誉达于高峰。1962 年病逝,享年85 岁。黑塞的作品以真诚剖析探索内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谛而广受读者喜爱。
一生追求和平与真理的黑塞,在纳粹独裁暴政时代,也是德国知识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征。


 荒原狼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我本来以为,荒原狼会孤独地死掉,或者会在情爱的洗礼中变成幸福的“人”。然而,故事的跌宕和结束其实给了我们一个模棱两可、甚至似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些教条式的呼号的答案。或许,不,事实上,人生的真谛就是那样,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之后,走向一个没有尽头的方向,而在时空的意义上化作虚无,亦即以死亡为尽头。读这本书,出于一种偶然也是出于一种必然。《荒原狼》的名头在去年的时候占据了我书单里的一席之地,而借阅它完全是因为闲散随意地翻到。当工作以后的自由时光越来越少、步入社会的自己越来越乱的时候,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提供实打实的安慰和一针见血的帮助的,而阅读,也只能像手淫一般,短暂的平静之后,迎来的是更大的波澜!当我沉醉在《荒原狼》的故事里的时候,我这个对现实社会有着一定的斥性的人,也算是一匹不折不扣的荒原狼吧。生长于西北农村,接受正统教育,从小听话乖巧却心存叛逆,青春时期压抑个性考取功名,直至在象牙塔真正打开那一扇扇前所未见的大门,一种自发与触发的倾向让我走入那样一个装逼点来说有些高雅和深奥的世界,我便要成为一个普通人眼中的狂人、异类,甚至是人格分裂的危险分子。当然,在现实的可见世界里,我只是个大学毕业一年、事业刚刚起步、踏实认真工作的公司职员,一个在和谐盛世挣扎着革除自己旧命的普通屁民。黑塞的作品是值得人佩服的,他以他独到的见解去探索着人生的真谛,而可贵的地方在于真诚。伟大的作家都可以写出华丽的文字,构思出奇妙的情节,而那些能够吸引人并让人产生或多或少的共鸣的,无疑都以一种知识分子最朴素最纯美的良心去打动人。他们不矫揉造作,不遮遮掩掩,不欺瞒人性,不哗众取宠,他们只是在以自己的笔去勾勒存活于世的人的样子,深刻而简约、梦幻而真实,在一部部作品的加工和处理中,他们完成了对于自己的剖析和救赎。《荒原狼》的前半部分,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剖析,虽然自己的功力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可从骨子里来说,我不由自主地加入了“狼人”的教派,所以那上百页的文字会让人产生爱不释手的感觉并萌生购买并收藏此书的想法。而它的后半部分,着实又让人有些泄气和失落,男人的世界里必须要有不止一个的女人,这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需求,而23岁的我直到工作也是个花花世界里的孤儿,是个彻头彻尾的屌丝和光棍,所以当50岁的哈利遇到荷蜜娜、遇到玛丽亚,又回忆起他一个个情人的时候,我的内心又会陷入那种一如既往的孤独所造成的痛苦,于是内心的烦乱随着荒原狼先生《神曲》一般的炼狱之行掀起了此起彼伏的波澜,我甚至以自扇耳光的方式尝试了可耻的钱色交易,而21世纪中国的低等妓女毫不留情地给那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上了一堂模棱两可的课,事实抹杀了一切的幻想。一部伟大的作品,在一个普通读者的特定时期,或许会有一定的意义。我不想去探讨和深究本书里对于哲学、音乐、战争、宗教等一系列过于高大上的东西的理解和诠释,而只是自顾自地倾向于把自己代入这样一个虚幻的探路历程,并用自己虚与实、对与错的方式完成针对自己的自我救赎。至于结果,我也像作者一样喊两句连自己都不确信的话吧!——“啊!我一切都理解了!”“总有一天,我会把这个人生的棋局下得更好的。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学会笑的。”······2015年8月9日于湖北省图书馆
  •     黑塞的《荒原狼》,据说被很多读者误读。 浏览完豆瓣网友的101篇书评之后,我开始认同这个说法。在我看起来,这种误读其来有自,其因有三。其一,从书评的内容看,时年50岁的作者的这本带有个人传记性质的小说的读者多半是一些大学生或者年轻人,这种年龄上的落差造成的关注点的不同必然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误解,一些人在开始阅读之前都误以为这是一本荒野探险故事。其二,文学作品被人误读,非但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必然。作者发表自己的作品之后,怎么解读,就完全是读者各自的事情了。而我们每个人,在阅读的时候,最念念不忘的还是我们自己。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这事儿我们经常干,是不?所以,就像我们总是发现自己被他人误读一样,我们总是毫不迟疑地误读着他人。 其三,这确实不是一本好读、好懂的书。从一开始,讲述者就絮絮叨叨自言自语地告诉我们:主人公哈里·哈勒尔年近50,爱好音乐,学识渊博,但举止孤僻,行为怪异,以荒原狼(意即人性兽性并存)自许;他对自己、对生活从不满意,时刻都在考虑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某个悲观失望(在教授家做客)的夜晚,荒原狼哈里在作者神奇的安排下“巧遇”善解人意的酒吧女郎赫尔米娜,很快就为之臣服,心甘情愿地听从她的安排。赫尔米娜教他学跳舞、带他结识新朋友、还让性感美丽的女伴“无偿”为他自荐枕席......在一次化装舞会狂欢之夜,赫尔米娜和她的朋友(似乎是)用吸毒的方式带他进入到一个魔幻的世界——在那里,哈里可以随心所欲、任意切换场景,体验了很多或美好、或香艳,或怪异、或神奇的经历。在那里,他还遇到了自己“青年时代崇拜的神,一辈子追求的爱与崇敬的目标”:莫扎特,他们长时间的交谈、争论,甚至追逐起来。后来,同样是在那里,当他发现赫尔米娜与他人裸睡时,“狼性”发作,杀死了这个给他带来无数欣喜和甜蜜的姑娘......如果说这也是所谓意识流的写作手法,那就赶伍尔夫差得太远了。 书的侧页介绍:小说幻想色彩浓郁,象征意味深远,被认为有“超现实主义”风格;托马斯-曼称它为“德国的尤利西斯”。可我看到的却只有两个字:怪诞;或者:奇幻。怪诞也好,奇幻也罢,其实讲的就是一个男人中年危机的故事。荒原狼哈里是一个极力要摒弃低级趣味的人,但却无法避免使自己陷入自以为是、作茧自缚的境地。书中有两个事例很好的说明了他的问题所在。一次是他应邀到一个教授家做客,因为一幅歌德的肖像和自己印记中的歌德有所不同而大为生气,却不料这幅画是教授妻子的作品。他十分喜爱歌德,却无法忍受他人心目中的歌德。尽管歌德死于一百年前,尽管其他人也与他一样喜爱歌德,但他依然确信自己心目中的歌德才是真正的歌德。“所有的正见都是偏见”(一己之见),我想哈里一定从未听说过这句话。可他应该听说过“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啊! 另一次, 哈里和一位萨克斯管演奏师(就是最后和赫尔米娜交欢的男人)探讨音乐,哈里认为音乐关乎一个人的灵魂,需要有正确的鉴赏力,有教养;而演奏师则认为不分高雅低俗,只要乐曲能带给人们快乐,这就够了,其他的都不重要。哈里无法说服对方,但更不想改变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己是对的,却顾不上想一想,其实别人的看法也有道理。往往我们喜欢的,就认为是对的。我们总是习惯于从自己的视角看问题,而不从别人的兴趣习惯和角度看问题。我们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智慧的,觉得别人是错的。我们从出生以来的知见的积累,片面,偏见,这个障碍使我们接受不了更广大的世界,让我们的心狭小,没有足够大的空间。在黑塞笔下,赫尔米娜无疑是世俗智慧的象征,她对哈里说:“你是对的,荒原狼,你一千个对,一万个对,可是你还是注定要毁灭。对当前这个简单、舒适、很易满足的世界说来,你的要求太高了,你的欲望太多了,这个世界把你吐了出来,因为你与众不同。在当今世界上,谁要活着并且一辈子十分快活,他就不能做像你我这样的人。谁不要胡乱演奏而要听真正的音乐,不要低级娱乐而要真正的欢乐,不要钱而要灵魂,不要忙碌钻营而要真正的工作,不要逢场作戏而要真正的激情,那么,这个漂亮的世界可不是这种人的家乡......”(156)我不得不承认这些话放在现在也是无比的正确。在我看来,黑塞借由这本书想要表达的观念是:人是一种试验和过渡,人只不过是自然与精神之间的一座又狭窄又危险的桥梁。他内心深处不可抗拒的力量驱使他走向精神、走向上帝;他最诚挚的渴望又吸引他回归自然,回归母体,他的生活就在这两种力量之间颤巍巍地摇摆。(46)心灵向往天空,肉体依恋大地。两者的调和就是幸福,冲突就是痛苦。单一地偏向任何一方都不能说是明智之举。就像赫尔米娜“在生活的表层如此熟悉一切、精通一切,却不感到幸福。”而哈里“在最美好、最深刻的事情上——精神、艺术、思想——如此精通熟悉,却对生活无比的失望。”(125)由于每个人都包容着其他人的主导人格,我们没有权利去鄙视别人的思想和行为,就像某位豆瓣网友说的,认真对待你认为应该被认真对待的东西。做好自己,少去讥讽旁人,或许就是我们这种人在这个社会的生存之道。 黑塞也在书中悄悄地指点过我们:谁能尽情享受瞬间的快乐,谁总是生活在现在,不瞻前顾后,谁懂得这样亲切谨慎地评价路边的每一朵小花,评价每个小小的、嬉戏的瞬间价值,那么生活就不能损害他一丝一毫。(109)尊重他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做合乎自己性情的事;不比较,不纠结,这就是我最后想要告诫自己的。
  •     1、 读过《荒原狼》 ★★★★这本书写于1927年,想象奇特,最后有很多漩涡般的超现实情节,被称为1922年出版的《尤利西斯》的德国版本。1942年,黑塞为瑞士版的《荒原狼》增加了后序,也就是本版的“编者的序”,讲述“我”认识“荒原狼”的经过,如此以来原来的荒诞狼只能作为手稿而存在了,成为了一个文本中的文本。不止如此,再翻几十页,你又会发现第三个文本,一篇名为《论荒原狼》的论文,里面充满了真知灼见。这一下就这本《荒原狼》就从一个现代小说成为了一个后现代小说,能彻底搞晕读者。不仅如此,1943年,黑塞出版了更著名的《玻璃珠游戏》,三年后他终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此时二战已经结束,其实这场战争早在1927年的《荒原狼》中作过预言。一个人不止有人性,狼性,他还有无数个灵魂。它好像浮士德的升级版,一个迷恋莫扎特的狂想曲。 http://url.cn/Ms8gZI http://t3.qpic.cn/mblogpic/02891dd85c71acd21fca/2000——2014/1/172、 像每天都要过去那样,那一天也过去了。——黑塞《荒原狼》开头 http://t3.qpic.cn/mblogpic/6f0094fcdb6dd41fdf7a/2000 ——2014/1/193、 开头:像每天都要过去那样,那一天也过去了。我总是使用自已的、内向的生活技术度过一天。一点一点地度过。(版本一)日子如流水,一天又过去了。我浑浑噩噩度过了一天,以我那种特有的简朴和胆怯的生活艺术,安详地度过了一天。(版本二)即使不懂德文,也能看出版本一译得更确切些。 http://t.qq.com/p/t/362252087374354——2014/1/194、 难道理想是为了被实现才存在的吗?难道我们人是为了消灭死亡而活着的吗?不,我们是害怕死亡并且热爱死亡而活着的。正因为有死亡,所以小小的生命才会在短暂的期间显得那样美丽、那样光辉。——2014/1/195、 人格这种东西,只不过是把你放进去的牢狱罢了。——2014/1/196、 一切高级的幽默,都是从不再严肃对待自己开始。——2014/1/197、 结尾:总有一天,我会把这个人生的棋局更得更好的。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学会笑得。帕布罗在等待我。莫扎特在等待我。——2014/1/198、 这本小说内容太庞杂,很多警句,尤其是中间穿插得关于荒原狼的论文可以整篇摘录下来,已经非微博所能容纳。为了保持完整性,索性就不摘了,免得断章取义。当然还有个人时间的关系,春节将至,诸事繁杂。只作零星摘录,推荐有心人可以去看文本。德国作家有哲学思辨的传统,黑塞是很杰出的一位。——2014/1/19——2014/1/19丽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不屑于自己的身份却又无法摆脱 自我剖析越深刻就越痛苦
  •     读德米安的时候就一头雾水,荒原狼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以致于把黑塞先生当成了不断自我解剖的狂人,而还没疯到那地步的我,只能先遥望致敬。
  •     失衡
  •     有些地方看得懵,记一下有空重读
  •     精神的双面甚至多面性,是给哈利带来精神痛苦的根源所在。多面的追求与探索让他感到疲惫,而小市民平淡的生活,虽感到舒适,但是漫长清闲的生活则给人带来无尽的恐惧。敏感的精神,让他在任何方面都找不到依靠。 也许对哈利来说,他遇到的爱情可以平复内心的恐惧。但又给他在另一方面带来了苦恼。哈利需要的是忠贞的爱情,稳定的安抚他情绪的爱人。最后他杀死了那些人,结束掉这些也是必然。 精神的多面性和情绪的不稳定性,注定了哈利要永远处于追求中。因为在获得追求之物时,他也同时获得了痛苦。所以就要抛却他们,再去追逐。往返如此,在不休止的轮回里,饱尝世间之苦。
  •     德版狂人日记 意识流 荒诞后现代 读的很累 该版翻译不推荐
  •     男主角很像我,灵肉二元的追寻与迷茫者……
  •     会时不时重新拿出来读一遍的书
  •     人生魔剧院。我这个译本感觉是在读《尤利西斯》
  •     书里很多地方引起我共鸣,但和哈利·哈拉相比,我还是年纪太轻。很多体悟,由于人生经验上的不足,无法体会到。所以给四分,并非是书不好。
  •     我感觉我还得再翻过头来多几遍。。很多东西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     算了,毁灭吧。
  •     可能是断断续续看的原因,觉得比较难读,哲思性的话语太多,相比较而言,还是更喜欢《悉达多》。
  •     用荒原狼的二重人格,掩饰自己对生活的胆怯。
  •     希望自己是一头荒原狼,希望自己的狼性不被小市民的特性所淹没
  •     要是我能早三年读黒塞。
  •     现实与思想的断裂感在是在表层,而根源却是不可分割的。
  •     我们的荒原狼哈利哈拉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可怜的人,被消极情绪支配,又被《论荒原狼》左右,最后又被两人脱离自己所谓的“狼性”。可怜的哈利就像一条被驯服的野狼,在我看来,他没有发现所谓更高等存在,只是陷入了比被他不齿的小市民更卑微的存在罢了。可怜的哈利。
  •     呕心沥血,疯狂与理智融为一体。
  •     黑塞个娘娘的武贪命。。。
  •     现在的我还未能与黑塞达成共鸣,但黑塞对人的精神剖析之深刻极少有人能与之匹敌。
  •     虽然看完了这本书,但这只算一个浏览的过程,并不能理解黑塞所想表达内容的一半以上,始终认为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与他人的精神世界并不在同一个规则下运转.
  •     作为一本似乎揭示并解释了在下生存境遇的书,这东西有着太多无用的、多余的、冗杂的、无趣的、令人尴尬的东西。但是它在我心里的格位完全不低。所以评价是非常困难的。这本书在下既不想推荐给别人看,也没有再看一遍的愿望,更不想高举它、宣扬它,所以。
  •     有点混沌的读完 读完更加混沌 有些语境无法理解的时候 还是经历不够 有的文字又非常认同 那因为你也是荒原狼和荷蜜娜共振的一部分 很好的书 过几年再读
  •     下棋的艺术
  •     他要做的只是打开那扇门而已。
  •     可以想象,如果是年轻迷惘三观尚未建立的大学生读了这本书,多半会大受震动乃至醍醐灌顶吧,当然,现在读来书中前半部分的自我剖析仍然振聋发聩,但多少会觉得有些直白刻板。这就叫什么,想要救赎真正的自我,就必须走到离毁灭它只差一步之遥。
  •     说实话并不特别喜欢,因为哈利过于自恋了,如果说叶藏因为自己是一个自杀者而羞耻逃避的话,哈利就是在赞赏身为自杀者的自己。 他既为自己的身份而痛苦也同时欣赏着痛苦的自己,简单的说,叶藏在求生,而哈利在求死。看到前面那大段关于荒原狼的叙述,真是无数次想摔书吐槽。可是还好哈利愚蠢但黑塞却不愚蠢,认真的替他做了自我嘲讽。从《在轮下》到《荒原狼》再到《玻璃球游戏》三本书互相作用却各有不同,能看出笔者思想逐渐圆满的脉络。虽然最后都逃不了一死。
  •     德国人写东西哲理性太强
  •     第一印象是长句子真多,折磨死我了……看完后呢,觉得自己是懂的,但要是你真的问我懂什么,我也不是很懂,大概我们都有中二病(笑) 或许可以五十岁的时候看多一遍?
  •     对现代社会危机的深刻预言。
  •     还没看完就先打分。
  •     虚无逃无可逃。市民性不会使人变得融入/充实。心理缺少的部分无法挽救。事实上,从意识到缺陷开始,人类自身的矛盾就变成了在温饱之余如何让自我平静。这个矛盾可以套用观察者效应,开始在意便结果已定。不如当成过山车,不可怕了也就要下车了
  •     16.11.6 超现实 想把黑塞的书都读个遍
  •     内容自不待言,翻译垃圾了,各种佶屈聱牙,不应购入的
  •     只是等待,等待死亡。
  •     黑塞自我的救赎、内心的孤独、矛盾着的内心的心灵之旅更大于讲故事。开始读的时候被哈利的孤独感染,觉得自己也是那样的一匹荒原狼。直到遇到荷蜜娜,又是一种激情、热烈为哈利的自由而欢喜。最后的魔法剧场让人反思,反思人的永恒。
  •     他瞧不起小市民,他浸泡在孤独中,他活在自己的困境里,黑塞的作品一般都能调动我的情感和想象,他是多么深恶痛绝这个现实啊,走出了精神的困境是否意味着走出了现实的困境呢
  •     相读很晚,又恰逢其时,看到他人眼中的自杀者、自杀者眼中的自杀者、被彻底透视的自杀者。既投入又跳出地看,读完想起悉达多的序言里的话:“我们不逃避生活,我们迎向生活。”
  •     关于人性的剖析很深刻,但大部分时候是绝望悲观的,看得人也压抑了。
  •     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真心对这种没有剧情,充满寓言式的对话与心里剖白的文章不适应,基本是跳跃式阅读。有人说,男人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本书主角深深印证了这句话。
  •     必须学会听人生那被诅咒的收音机音乐,必须从那当中学会笑闹。
  •     看前半段感觉要是神作了,而后面“魔剧院”设定的出现,让整部作品直接跌落几个档次……
  •     之前感觉黑塞说理部分很多,情节较弱,看到中段有《刀锋》的即视感,最后的剧场部分打开新天地。感觉自己已经进入了“好读书不求看懂”的境界了。
  •     看的有点困.....我的理解是一个无法接受新旧时代交替,思维和周围人格格不入的狂人学问家,在少女引导下,发现真正永恒的故事。仅仅限于读懂情节,理解一点点内涵,也可能我想复杂了?
  •     晚了三四年遇到这本书 现在我能理解却没有任何共鸣了
  •     面对黑塞,我感到自己浑身赤裸,难得的是在饱受凝视的不安过后,他还能够给你一条毯子藉以包裹自己。
  •     一个单身老人(自诩 荒原狼,孤独寂寞,即将被妄想逼疯之际,在酒吧邂逅妙龄女郎(颜值高、身材好,从此过上了每天有时两次,有时三次的,没羞没臊的快乐生活,可谓 枯木逢春,音乐、美酒、舞会、飞叶子,回忆着年少轻狂的美好岁月。在一个通宵舞会后,又嗑药嗑嗨了,然后参观一个小剧院,沉浸在各种幻觉中,啊!莫扎特!歌德!啊!美好的生活!
  •     原来欧洲人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在小广告前面插播古典音乐了。
  •     不是救赎,不是重生,不是升华,不是领悟到人生的意义,不是拥有了淡定的心境,不是获得了包容的态度,不是达成了与世界的和解,而是直面自己的痛苦,撕扯自己的劣根,厌恶自己的清高,看到自己的懦弱,为自己搭筑死刑台却不斩首,认清了自己的无能却无能为力。书中书论荒原狼一篇高深、晦涩,却让人惊叹于黑塞的种种刨析,毫无疑问一定是在讲述自身。而后则是强行说明式地灌输我愤世嫉俗自命不凡现实落差痛苦万分以及这类书都有的傻乎乎的故事。直到舞会开始,荒原狼先生开始因他看不起而被压抑着的纵情狂欢,文字瑰丽,现实与幻象强势对接,进入地狱的魔剧场正面迎接荒原狼,走向又变得匪夷所思,不知道能否用好坏的二元对立来简明描绘人物转变或作者观点,但是一切似乎没有变好,也无法更坏。还有一句话,实在不敢说。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