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找小昆虫1:昆虫的工具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550262411
作者:[日]冈岛秀治 主编
页数:40页

作者简介

翻开这本书,青翠、幽静的大自然印入眼帘,就像真的走进了大自然一样。
是不是让你想起了某个夏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野外观察的场景。
那些像精灵一样的小昆虫,你过去害怕或喜欢的小昆虫,它们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它们每天都在忙碌着什么?心中是不是充满了好奇?
快点来吧!我们一起去亲近大自然,寻找小昆虫!
【编辑推荐】
《我们去找小昆虫》系列是由日本昆虫学家冈岛秀治以及大自然专业编辑室运用英国大自然图片库(Nature Picture Library UK)提供的图片,根据多年的观察及研究,为小朋友们设计的这套图文并茂又妙趣横生的昆虫世界。
真实的图片能让儿童获得与自然真实连接起来的喜悦,平和舒展的文字,很适合大声朗读出来。这样的科普书籍,能不费吹灰之力地让孩子掌握知识,并从中获得乐趣。
【内容简介】
2对翅6条腿。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随处可见。
没错,这就是昆虫。
昆虫的种类繁多,是世界上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世界已定的可能有100万种。仅仅在日本,已知的昆虫就有3万余种。如威武的双叉犀金龟(独角仙)、锹形虫、美丽的蝴蝶以及飞行技术高超的蜻蜓,等等。
昆虫“拥有”便利的工具。
一些昆虫身体的某些部位长得就像工具一样,能便利地发挥作用。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昆虫是如何使用它们的工具的吧。
比如螳螂的前足,形状很像割草的镰刀。蝼蛄的前足很宽阔,形状像钉耙。
水黾生活在水面上,长着便于在水面上“哧溜哧溜”快速滑行的长腿。
蝴蝶的工具是像吸管一样中空的细长的口器。
它们利用自己特有的外形,在自然环境中,会有哪些作为呢?在书中找找看吧。

内容概要

冈岛秀治,1950年生于大阪府。东京农业大学农学部院长。农学研究所所长。农学博士。1978年毕业于东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农学研究科,取得博士学位。1987年任东京农业大学农学部助教。历任该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自2008年起任现职。并主持该大学昆虫学研究室。其专业为昆虫学及动物系统分类学。主要进行蓟马类的分类以及其天敌的相关研究。
其著作有《象鼻虫》(科学的共杰作集∕福音馆书店)等。主编的书籍有《独角仙》(科学的ALBUM·耀眼的生命∕茜书房)、《世界的昆虫》(NEW WIDE学研图鉴∕学习研究社)等。


 我们去找小昆虫1:昆虫的工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一直不喜欢昆虫啊。想起那些小虫子就会觉得起鸡皮疙瘩。唯一喜欢的是《昆虫总动员》,那里面的小瓢虫太萌了。看到这本《昆虫的工具》只是觉得好奇,昆虫有什么工具?!翻开书一看,才知道,原来,昆虫真的好聪明!有它们独特的工具!这些平日里见多了,却完全陌生的小东西居然有一个神奇的世界,想来便觉得自己好像太麻木了。蝴蝶、蜜蜂、蝉、天牛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平日里常常见过的小东西!以前一点儿也不了解它们,现在一看,吓一跳!小昆虫,真聪明!蝼蛄(又名“土狗”“拉拉蛄”),它的工具是它的前足。蝼蛄整天待在它挖掘的隧道中,又吃又睡。它那对又大又坚硬的前足能横着掘土前行,就像蛙泳那样。蝼蛄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草木的根、种子或者小昆虫,一边快速地挖着隧道。蝼蛄的前足就像铲车的动力铲一样有力,非常实用。对了,它还能利用这对前足划水游泳呢。水黾生活在水面上,它长着便于在水面上“哧溜哧溜”快速滑行的长腿。水黾能够浮在水面的秘密就在于它腿上的毛。水黾的腿上长着无数细长的毛,这些毛具有防水作用,从而使水黾的身体可以浮在水面之上。蝴蝶,春天百花绽放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它们翩跹花海之间的舞姿。蝴蝶的工具,是那像吸管一样中空的细长的口器。蝴蝶的口器,平常会一圈一圈整齐地卷起来。蝴蝶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上,不断用伸长的口器,插入花朵吸食其中渗出来的花蜜。吸食完毕后,蝴蝶会再把口器一圈圈卷起来,这样飞行的时候也不会碍事。蝴蝶的翅膀上有许多被称为“鳞粉”的小薄片,它们能形成特殊的斑纹。鳞粉具有防水性,因此,如果雨下得不大,蝴蝶还可以继续飞行。蝴蝶的翅膀具有防水的功能,这点也被我们借鉴,用来制造一些防水服等。蜜蜂的工具是蜜蜂的口器,像一支毛笔。还有我们时常看见的蜜蜂,你知道吗,原来,蜜蜂口器的外形像一支毛笔,蜜蜂会钻进花朵里,吸取渗出来的花蜜。在蜜蜂人腹部,有一个专门用来储存花蜜的蜜囊,直到采集到的花蜜塞满蜜囊,蜜蜂才会回到蜂巢。蝉的口器是坚硬的针状口器,是用来吸食树中汁液的便利工具。与蝴蝶那种软软的口器不同。蝉可以用针状口器刺入坚硬的树干,吸食其中甜甜的汁液。而蝴蝶那种软软的口器是不能刺入坚硬的树干的。我们常见的天牛,经常会啃咬树皮,在树上留下一个个圆溜溜人窟窿。天牛的工具是它的口器它的上颚,是它啃食坚硬树木的有力工具。这种天牛的成虫,喜欢“咯吱咯吱”地啃食树皮,获取营养。它的上颚在产卵时也会发挥重要作用,它会用上颚在树上以上咬开一个洞,然后将卵产在里面。刚孵化出来的幼虫全身都是软乎乎的,但口器是坚硬的。幼虫在树洞中大口大口地吃着树皮,茁壮成长。幼虫变成成虫之后,就会用上颚啃出一条通道,来到外面的光明世界。树干上圆溜溜的小窟窿,就是幼虫长大后为了出来而啃出的虫洞。小窟窿之所以那么圆,是因为它的幼虫是转着圈儿啃树皮的。蜻蜓的工具是4个能够分别振翅的翅膀。一种名为“无霸勾蜓”的蜻蜓,非常擅长在飞行中捕食飞行着的猎物。一旦它用上颚和足牢牢地抓住猎物,就会停在树枝上,慢慢地享用。潮虫会吃落在地上的枯叶和树枝,一旦受到惊吓或袭击,它就会立即蜷缩成小球。睡觉时也会蜷成球状。它们把足、腹部和触角都隐藏起来,只露出眼睛。这样一来,身体整个被坚硬的外壳包裹起来,敌人就无从下手了。潮虫坚硬的外壳是像铠甲一样保护内部柔软身体的工具。而且,这本书不像别的绘本是画出来的,这本书里的图都是高清的照片。如果你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螳螂的那一对大镰刀上的小刺,一根根十分逼真、形象。这本书的语言像诗一样美。
  •     《我们去找小昆虫1:昆虫的工具》,用真实的配图、简介而有趣味性的文字,向我们介绍大自然里常见昆虫的“特异”小工具。配图:由日本昆虫学家冈岛秀治以及大自然专业编辑室运用英国大自然图片库提供的图片,都是真实拍摄的。嫩绿的螳螂、五彩的蝴蝶,每一张配图都精心挑选,漂亮美丽又能真实呈现昆虫的形态,小朋友看过之后,再见到实物肯定能认识。内容:每种昆虫,只讲解最有特色的部位,突出重点,也用逗趣易懂的语言来描述,趣味性很高。大人讲解时,小朋友一定听得津津有味。其实看到这本书,不止小孩喜欢,我也很兴奋,因为我发现几乎书中的每种昆虫,都曾是我童年的玩伴。我们这一辈也属于比较幸运的一代,小时候亲近田野、接触自然,和很多的动物玩耍过。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混凝土,即使特意的寻找,你也很难看到螳螂、天牛、蜻蜓。小时假期都在乡下姥姥家度过,现在,随我一起去书里,重温一下童年的小伙伴吧。螳螂。我们地方方言刀郎,一身绿,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全身三处最有特点:三角形状的头、似镰刀很锋利的前足以及鼓囊囊软软的大肚子。书中介绍的是刀郎的一对大前足,分为两节,最前端的那节就是有锯齿锋利的“镰刀”。最常见刀郎的季节忘记是什么时候了,大约是夏季?在田野里的某片草叶上,在家里的某块石头上,经常可以看到。刀郎时而笨拙时而灵敏。笨拙的时候就像被点了穴,一动不动,你轻轻一捏就捉到了。灵敏时,你还没起身悄悄靠近,嗖的就蹦远了。从书里放大的前足你可以清晰看见,密集的锯齿整齐排列。如果带小朋友碰到真的螳螂,可以摸它其他的部位,但千万不要碰前足,一旦被前足“刀”住,一定会破皮,还疼,严重的甚至会流点血。别看螳螂全身又细又软好像一捏就断,前足可是硬而锋利,螳螂就靠它来捕食猎物。小时我的手经常被划破,还有几次捉到它的时候,前足就挂着某未知小昆虫,怎么拽也不掉。螳螂的大肚滚,软软的,母螳螂如果有卵,还能摸到一粒一粒的。螳螂是益虫,如果看到,一是小心被刀破,二是观察时轻点捏,观察完就放生吧~(好想写螳螂的卵,类似丝瓜瓤,在片方里有特殊作用。我小时捡过一个回家,春暖花开的时候,里边的螳螂孵出来了,满阳台都是指甲盖大小的螳螂!)蝗虫。我现在除了在电视上看到哪里发生蝗虫灾害,有近十几年的时间没看到实物,要知道,蝗虫可是伴随我整个童年,暮秋、九十月份的秋收季节,随处可见。书里介绍蝗虫的小工具是后足,折叠成两部分。小时候田里还有一种长长的绿绿的,和蝗虫一起,我们都叫蚂蚱。(由于蝗虫是害虫,我说我曾“肢解”过,应该没啥吧?)蚂蚱的后足特别有力,尤其是上半节,就像经常锻炼的人们的大腿,硬硬的有肌肉。你捏一捏,外壳很硬,后足的后半节就很细,就跟一根棍似的。后半节最后的部分是“小爪子”,你可以把它摊平。蝗虫能蹦的很远,有力的后腿一蹬地,就出去几米,如果在离地的同时,翅膀再扑哧扑哧几下,会更远。小时随姥姥到地里拔花生,在绿绿的花生叶子里,隔几步你就能看到。大人边蹲着往前拔花生,边随手捉着,然后拿回家炸着吃!以前会老家过年的时候,在田地里还能看到,现在是无论什么时候,都看不到了。蝉。烈日当空的夏日午后,你在午休,屋外突然起一阵聒噪的蝉鸣,你就被吵醒了。姥姥门前一排树,蝉声很大,在屋外纳凉,你在台阶上就能看到蝉。书里蝉的小工具讲的是针状的口器。我们那有两种,一种是个头小身体发绿的,一种个头大浑身通黑,有时叫知了有时叫蝉,分不清。拿一根竹竿,顶端系上塑料袋,在树上就很容易捕捉到。蝉的针状口器很长,把蝉翻过来,你会发现长长细细的口器紧贴着腹部。你稍稍向后按一下蝉的头部,口器就翘了起来,用手指头戳尾端,还有点刺痛。蝉主要用它来吸食树里的汁液。蝉到时比较常见,夏日河边的柳树上,柳树下都有。树下是蝉的幼年时期,很多人晚上拿着手电筒专门捉,刚破土出来的,很容易就捉到。夏天可以捉一两个,给小朋友观察,这么没危险。不过有一点得注意,蝉会突然喷你一身水!不知道是啥,我们小时候都认为是niao,被喷都嫌弃不行O(∩_∩)O哈哈蜻蜓。长长的暑假,进入八月份立秋后,白天依旧热,但傍晚就有点凉了。这时候,门前,一群一群的蜻蜓低空盘旋着飞,用那种大扫帚一扑,就能扑到好多个。蜻蜓的飞行能力特别强,你避开翅膀捏着中间,翅膀扑哧扑哧震动,还有声响。有时会在捉到的蜻蜓身上系上一根细绳,手松开,蜻蜓就在屋内四处飞,一直不停歇。翅膀,就是书中介绍的蜻蜓的小工具,单侧的翅膀展开,就几乎有整个蜻蜓整个身长,捏着蜻蜓,翅膀抖动的就好像一个小马达。那时还卖弄知识:成群的蜻蜓低飞,明天就有雨啦书里还有长着长长触角的天牛、一碰就缩成一团的西瓜虫。美丽的蝴蝶、水上飞的水黾,他们每个,都有一个独特的工具,帮助他们与众不同。《我们去找小昆虫1:昆虫的工具》,一本寓教于乐的好读物!
  •     如果有心留意,我们会发现小学课本与小学以后的课本相比较而来,小学课本更多地篇幅是可爱的插画。对于小孩子来说,客观上还未能认识太多的字,主观上图画也比文字来的更有吸引力。两年前如果我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的玩着电脑我可能会啧啧称奇说这孩子人小鬼大。但如今如果再看到这样坐在电脑前挪不动窝的小孩子我可能会很担心他的视力和社交能力。所以对于这本可以将我九岁的小表弟从电脑前带走的书,我想真心实意的给上五星好评。这是一本非常非常适合给小孩子科普小知识的书。刚拿到书的时候是下午,刚下班回家。小表弟放学之后正在电脑前玩着小游戏。我打开书快速浏览了一遍之后走到小表弟面前把书一晃,“小子,看看这是什么。”小表弟的目光很快便从电脑上被吸引了过来,急哄哄的要从我手里抢过去。哈,我就知道小孩子对于这种书是没有抵抗力的。于是我抱着表弟翻开了书。我很少给小孩子做说教,因为我知道他们的小脑袋瓜子一秒钟能转上几百个念头。然而这一次小表弟出奇的专心,坐在我怀里乖乖的听着我一边念一边讲,不时还伸出小手去摸摸书上的小昆虫。说到这里便不免要夸赞一番这本书做工精致。大幅的插画与高清的画质非常细腻的表现了昆虫的样貌,就像是在纪录频道看《动物世界》这样的纪录片一般,画质和纪录片的声音有着一样的认同度,那就是享受。而小表弟在看到云斑天牛这一节的时候也会怵怵的缩回手,因为很显然他认出了这是曾听说会咬人的天牛。而说到科普的一面,除了小表弟,我也是耳目一新。昆虫可能是我们除了人以外所会接触到的最多的另一种生命了。我们往往知道却知之甚少。对于小孩子来说,这样有趣而清晰的科普对他们来说非常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对于我们穿插在其中的教导来说同样如此。举个例子说,在书中讲到螳螂这一节的时候说,螳螂的前足是绝佳的捕食工具,为了能够随时使用,螳螂会用口器把黏在镰刀上的脏东西及时舔掉,以保持工具的清洁。我问小表弟,你知道螳螂为什么要保持工具的清洁吗?小表弟摇了摇头。我说,我们的祖先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叫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说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如果我们想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就像哥哥和你说过的《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故事一样。还有啊,你想一想自己如果上课前预习了课本上的内容是不是听老师讲课时会更感觉更简单呢?小表弟点了点头说,螳螂要用大夹子(即前足)抓苍蝇(书中插画内容),所以才要把夹子擦干净。我说对,而且啊,螳螂为什么不是在抓苍蝇前才擦干净呢,因为如果它走到猎物旁边才开始擦夹子的话……小表弟抢过话头:那苍蝇看到就跑了。我乐道,对,这就叫做“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你时时刻刻都不懈怠,你才不会看着食物跑掉饿肚子。小表弟听得兴致盎然,我也说的兴致盎然。及至第二天的时候,小表弟还抱着书自己在看,并且缠着要我带他去找螳螂。于是,我又给他讲了冬眠的故事。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冬眠。而熬过了漫长的冬眠与等待,美好的春天也一定会到来。不过后来还是带着小表弟出去翻到了几只鼠妇,看着他指着鼠妇对应着书上的内容兴冲冲的跟我邀功,心情不由得便开心起来。这才是小孩子该有的样子嘛。其实小孩子是一个非常容易接受新知识的阶段。但是说教与打骂是没用的。小孩子永远是记吃不记打,而且他们的小脑袋可是每秒钟都转个不停。而既然他们可以那么专心的玩电脑,那么只要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一面,说教与引导其实非常简单。在故事中给他们启蒙,带他们出去看看这个大自然还有其他的生命。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亲近是天生的,而大自然的浩瀚与睿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转载须经作者授权,请豆邮联系作者。谢谢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日本人擅长把小题材做细,内容略简单,只有四千字,不过给小朋友作为入门读物足够了
  •     我们去找小昆虫~ 去去~
  •     天哪!蝴蝶的翅膀可以防水!平时这些见过都不了解,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昆虫这么聪明啊!
  •     东京农大农学部部长作品!品质保证!
  •     就是薄啊薄啊
  •     亲近大自然,寻找小昆虫~
  •     特别好的一本书,让我了解了很多常见的却叫不上名字来的昆虫的秘密,长见识了!有趣!
  •     大自然赋予昆虫各种奇妙的工具。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