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帝国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539194839
作者:(法)贝尔纳·韦伯
页数:263页

作者简介

《蚂蚁帝国》三部曲分别是《蚂蚁帝国》《蚂蚁时代》《蚂蚁革命》,讲述在漫长的蚂蚁族群战争中,褐蚁联邦意欲成为蚂蚁世界乃至整个地球的霸主与人类世界之间进行的血雨腥风、惊心动魄的故事。蚂蚁这种老幼皆知且无人重视的微小昆虫,在本书中被塑造成地球上两大社会文明之一,并与人类社会文明相提并论。小说从地球生态平衡的高度,描写了人类和蚂蚁这两大社会文明在确定谁是地球真正主人的竞争中,从接触、冲突到合作的史诗般的过程,同时首次向人们彻底揭示了蚂蚁社会文明既神秘迷人又惊心动魄的“地球内部世界”。作者依据精深的蚂蚁生态学知识,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宏伟壮观、不可思议的蚂蚁帝国……
第一部简介:在漫长的蚂蚁族群战争中,褐蚁联邦成为蚂蚁世界的霸主,建立了宏大的蚂蚁帝国,拥有无上至尊的地位。然而那个有关“手指”(人类)的古老传说恐吓着一代又一代蚁群。为了证明蚁族才是地球上真正的主人,为了整个蚂蚁社会的命运,褐蚁联邦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对“手指”展开了秘密行动,组建了一支特别行动队……

内容概要

贝尔纳•韦伯(Bernard Werber),法国龚古尔大奖获得者,1961年9月18日出生于法国的图卢兹省。从小就喜欢观察动物,7岁时就写过虱子在人身上爬行的奇遇,16岁在中学里发表了关于蚂蚁的短篇小说。著有诸神三部曲、《天使帝国》《大于十的死罪》等多部幻想文学,其中《我的地球朋友》(Nos amis les Terriens)于2007年被法国著名导演克劳德•勒鲁什(5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奖、28届恺撒奖获得者)搬上银幕;短篇小说集《大树》,更以其精炼的文笔和深刻的哲理荣获龚古尔文学大奖。
其影响力最大的作品当属《蚂蚁帝国》三部曲,该作品出版后风靡全球,被誉为幻想文学的巅峰之作,奠定了韦伯作为世界级的“法兰西天才作家”的至尊地位。


 蚂蚁帝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蚂蚁王”贝尔纳•韦伯哲思与科幻交织文/李乃清幸运地,我们“直捣蚂蚁窝”——法国当红作家贝尔纳•韦伯(Bernard Werber)的住所——“您是第一位来我家的中国记者。”自1991年问世以来,韦伯的代表作《蚂蚁帝国》三部曲全球畅销千万册,被国际书评界誉为“幻想文学的巅峰之作”、“伟大的史诗小说”、“改变读者世界观的天才作品”。蚂蚁这种老幼皆知而无人重视的微小生命,在韦伯的作品中被塑造成地球上两大社会文明之一,与人类文明相互竞争又相互影响。凭借惊人想象力和对昆虫世界的观察积累,韦伯构建了一个先进发达而又惊心动魄的“蚁族内部世界”,几乎颠覆人们的思维和常识规范。“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用手指去蹍死那些小生命,或者揭开蚂蚁窝等等,对我来说,这就是两种文明碰撞的开始。小时候我把蚂蚁放进罐子里,想观察它们,甚至培育它们,然后我就想,如果有一天外星人来到地球,把我们人类关进罐子,那会发生什么呢?”立足地球生态平衡的高度,韦伯在《蚂蚁帝国》《蚂蚁时代》《蚂蚁革命》三本书中展现了蚂蚁和人类两大文明从接触、对抗到合作的雄伟历程,吸引全球数亿读者持续而热切的关注。该系列作品先后获得《纽约时报》畅销书奖、《出版者周刊》读者奖、法国教育协会特别荣誉奖等多项殊荣,法国和欧洲多所学校还将《蚂蚁帝国》内容纳入生物课教学大纲。韦伯以法、英、俄、韩四国文字设立的官方网站受到各国“蚁粉”追捧,其中英文网站访问人数已超过500万,韦伯也因此成为拥有全世界最广泛读者群的法国作家之一。“其实不只是蚂蚁,当我们碰到陌生族群时,通常都这样:首先观察了解,接着互相攻击,到最后走向联盟;我认为对于人性、对于其他生物的性质及本质做出思考是非常重要的。”韦伯1961年生于法国的图卢兹省,他从小就喜欢观察动物,7岁时就写过虱子在人身上爬行的奇遇,16岁在中学发表了关于蚂蚁的短篇小说。“我从16岁开始写,28岁出版《蚂蚁帝国》,一共用了12年,这部作品最初版本是现在这个字数的四倍。”小说出版的前7年时间,韦伯曾担任法国《新观察者》的科技记者,但他坦言,媒体工作并不愉快。“小说出版时,正逢我被杂志社解聘,面临失业困境。我被开除是因为我报名参加了最佳记者比赛,后来还被选上了,遭到同事们的嫉恨,因为当时我是所有记者中最年轻的,而其他年长记者都没被选上,我可能是唯一一个被《新观察者》开除的记者。”“因为失业,我当时已身无分文,甚至买吃的都很困难,也交不起房租,幸好小说得以出版,因此我对我的出版人充满感激;我相信中文版将会给我带来巨大财富,你知道,法国的税非常高,交税交得我们已无法生活了,所以我想去中国生活。”事实上,这位法国科幻奇才是个十足的东方迷。走进他的巴黎大宅子,这里既充满未来感,又不乏东方哲学“空”之意境。“我每天早上都打太极拳,你瞧!我的房间也足够大。”韦伯的客厅空荡荡的,也因此有了灵气:浅紫墙壁,粉色窗帘,颇有奇幻之美。“我很喜欢紫色和玫红,紫色是我的最爱,红色太活泼,蓝色太安静,紫色正好。”韦伯从架上取出几本“古”书。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初版,这是他荣获“凡尔纳大奖”时收到的礼物,“当我还是个孩子,我就读完了凡尔纳的所有作品,他是科幻小说的鼻祖,也是我写作上的老师。”接着,他拿出一部法文版《易经》,“我经常读你们的古书,西方人译作‘变化之书’,很大的变化啊,我试图体会中国的五行和阴阳,我非常喜欢这个系统,整个宇宙都包涵在里面。”他又指了指对面墙上一幅神秘的画作,“这是宇宙大爆炸时刻的象征,你看,这是一个婴儿。”画上的婴儿抽象而难以辨认,但你绝不会忽视门廊上那只巨大的“蚂蚁”模型,拍照时,韦伯兴奋地摆弄着它的触须和四肢。“我们应该向蚂蚁学习,实际上蚂蚁有一亿多年历史,人类历史才多少年?它们有这么长时间去了解很多事物,建起有500万居民的城邦,里面非常和谐,并且城邦与地球和平相处,如果它们要搬家会把整个城邦全搬走,这样不会留下任何污染物,就好像我们觉得北京污染太重,就得把北京整个搬走,然后重新建起来,可能在一、两千万年以后,人类也会这么做?”韦伯崇尚自然,他把家安在巴黎西郊16区,那里有绵延的布洛涅森林,昔日皇家狩猎场改造的公园。“这里没有车,有真正的自然,你就在森林里,还有两个湖,我经常去慢跑。”这是一位酷爱运动的作家,他的书房里,除了两台电脑和书架,最醒目的就是健身器材。“我每天在这里骑50分钟自行车,边骑边看美剧。”他把书房墙壁刻意漆成肉色,“因为它和人的肤色相近,我喜欢呆在一个有生命的房间里,运动并写作,我认为作家每天都要规律地写作,就像运动员每天训练一样。”想象必须符合真实你读中学的时候制作过香水,是吗?我去工厂研究过香水是怎么制成的,我曾想做一本带香味的书。我想调动起人的五官。高中的时候,我在自己办的报纸上写过香水,包括香水的制造过程。你有特别喜欢的香味吗?有没有什么气味能特别地唤起你的想象力?木头的香味。所有和森林和绿意相关的味道、海的味道。当我闻到海的味道,我会想要乘船去旅行,带着我的人物。您小时候第一次观察蚂蚁是怎样一种情况?有何感触?我小时候和我祖父母住在一起,我们有一座附带花园的别墅,所有我观察过的动物慢慢地都走了,能被我观察的动物只剩下蚂蚁。一只蚂蚁爬到我的手指上,一点都不害羞。我近距离观察它,我想,蚂蚁的文明和人的文明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别?自从我有过这样的观察经历,后来再与小朋友一起玩,当他们要用脚踩死蚂蚁的时候,我就会告诉他们,其实你们不懂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懂蚂蚁有一种什么样的文明。从14岁开始,我在家里有了一个很大的养蚂蚁的水缸。我每天一边观察蚂蚁一边写作,大概蚂蚁是唯一一种可供边观察边写作的动物了,我还给它们拍照、摄像,观察蚂蚁之间是怎么争斗的。从14岁到28岁,我都在写蚂蚁,每天很规律地写作4个小时,从8点到12点。我认为所谓作家,每天都要规律地写作,就像运动员每天训练、钢琴家每天练手指一样,作家也要每天保持训练的节奏,训练出写作故事的能力。写得越多,写的过程就越开心、越顺利,我在创作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您当科技记者时曾去非洲观察食人蚁和食兽蚁,那段经历是怎样的?有没有遇到过危险?那是在哥特迪瓦,我去的那个研究中心在一片森林当中,一队人沿着一个蚂蚁城邦一样的地方前进,这条路像一条黑色的河。只有一位蚁后,有这么大(比划)。那边的蚂蚁都是比较大的,大约有五六千万只,中间有一些分隔。我能观察那些蚂蚁,但不能拍照。我全身都爬满了蚂蚁,蚂蚁会咬我,但是不会出血。危险在于我的听觉,我的耳朵和鼻子。因为蚂蚁会进去,在皮肤表面就还好,需要用刀把蚂蚁刮下来。其实并不是非常危险,因为蚂蚁爬行的速度很慢,但不能让蚂蚁在身上停留太长时间。在写作蚂蚁族群的时候,您是怎么走进蚂蚁的内心世界的?想象。就像刚才说的,作家的工作就是不断地锻炼想象力。写得越多,想象力越丰富。但是我有个原则,想象的内容必须符合真实。我不会创造或发明一些完全不存在的东西。我想让读者觉得这是真的,而不是我想象出来的。比如,在《蚂蚁帝国》中,蚂蚁长时间的战斗是真实的。爱情和友谊也是真实的。蚂蚁的胃,我认为是一种社会型的胃。通过这个胃,两只蚂蚁可以交换所吃的食物,它们也可以用触角传递各种信息。福克纳认为,作家要具备三个条件:经验、观察、想象。对您来说,哪一个最重要?不是“最重要”,而是“最难获得的”,是想象。想象不是没有源头的,我们只能就我们所知道的东西进行想象,就像要扎一束花,花已经存在了,没有的东西不能凭空去想,作家要从一堆花中选出几朵,扎成一束好看的花。然后,通过自己的方式,把想象呈现出来。我想,很多作家都观察过蚂蚁,想根据蚂蚁创作出一些故事,但他们创作的故事会和我的故事不一样,这就是想象。前世我一定是个东方人您读过哪些中国作家的作品?《易经》、《道德经》,我喜欢古老的书,可以从中找到文化的起源,通过这些阅读,我看出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特别是诺曼人与中国人之间的冲突。我对中国历史也很感兴趣,比如三国。我在书中有时会提到与中国有关的东西,在《绝对与相对的知识百科全书》中,我也提到过,以前有个中国国王,为了人类第一次去月球旅行可以成功,他尝试自己制造火箭,可以发射出去。印象中,您在不同的书中都提到了“轮回”的概念,作为西方人,您对这些是怎样看的?我写过另一本书《生死轮回者》,讲的是死去的人重新回到活着的人的世界当中。我写的是,一些对生的世界的探索者,探索死去的人如何回到活人的世界。前世我一定是个东方人,所以会有这些记忆,但我记不清我住在中国哪个城市了。读小学时,老师问我,你为什么总会想到东方的哲学?我的回答是,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有一个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东方哲学中有一种对身体本身的体验。比如,打太极拳有各种不同的姿势和动作,这些都是关于身体本身的,不像西方哲学完全停留在意识层面,没有身与心的结合。西方哲学中没有“气”的概念,我很难让西方人理解,如何有“气”存在于宇宙之间;但对中国人就不用解释,大家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西方可能有类似的观念?比如《圣经》里说“圣父、圣子与圣灵”,“灵”(spirit)在《创世记》里也是气体?这是我一个东方人对于西方的理解。希伯来人也有“生命之气”的观念,可能现在法国人不一定知道这个东西。在《圣经》一开始确实存在“气”的观念,但慢慢地,有的人在阐释和阅读过程中遗忘了它。所以,现在的法国人不太懂得这一点。我很好奇,您相信神灵的存在吗?(笑)作为作者,存在的意义就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不是要给出一个确定答案,也不是说明自己确信一些什么东西。我不信宗教。但我对于神话学、哲学和灵性都非常热衷。您有个小短篇提到了克隆和转基因技术,您在科技方面很有研究,想听听您对此的看法?我做过7年科技记者,期间我对所有科技前沿的东西都比较熟悉,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我认为,能够改变人类的并不是任何一种新的科技,而是精神世界里的东西。通过科技手段,我们或许可以认识蚂蚁,但是,只有通过人的意识,精神上的东西,我们才能理解蚂蚁的世界是怎样的,文学创作是精神的冒险,而不是科学的冒险。您对高科技持什么样的态度?高科技只是工具,没有太大意义。最好的进化不是别的,是内心的进化。人类不能靠转基因、克隆、火箭和电脑来进行对自己的拯救,唯一自救的方式是融合到自然中去,而不是毁坏自然。这部作品也有谈到生态方面: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融合其中,而不是破坏它。法国的科幻小说是有传统的说说欧美神话、童话和奇幻文学对您的影响?我小时候读过儒勒•凡尔纳所有的书,他是我写作上的老师,我还喜欢另一个法国作家皮埃尔.布勒(Pierre Boulle),很多现代人只知道美国人和英国人热衷科幻小说,然而,在法国,科幻小说的写作是一种传统,也一直非常活跃。我也读中国的科幻小说,比如《猫城》。凡尔纳的作品您最喜欢哪一部,为什么?《神秘岛》。我小时候常想,如果我要在神秘岛上生活,应该拿什么东西去。您对于《魔戒三部曲》怎么看?我本也想跟你提起这本书,但是比起来,我更喜欢《神秘岛》。《魔戒》中有一点与我的《蚂蚁帝国》很像,主人公都是出门寻找一件东西,然后把它带回来。有没有读过《纳尼亚传奇》?我喜欢这本书,我喜欢大型的冒险传奇故事,包括《哈利•波特》,我认为这是一个好故事,不过不及《魔戒》哲学化。《魔戒》第一部改变了我的一些看法。在这部书中,人们都生活在沙漠里,而且不太愿意讲话,因为讲话会使水汽蒸发掉,这让我们重新思考水汽的问题,以及人如何在非常困难的环境中生存。《蚂蚁帝国》中的103号也面临同样问题,它应该如何在一个艰难的环境——也就是人类环境——当中生存。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国度旅行,这个国度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看法。马克•波罗的旅行是朝向东方的旅行,我在比利时见过他的后人。他对我讲了不同版本的马可•波罗之行,与一般认知非常不一样。有个细节,他到土耳其时被抓作人质,问威尼斯要钱,然而威尼斯方面完全搞不清楚马可•波罗是谁。这个故事是马克•波罗后来在监狱中的一个伙伴描述的,他从监狱里逃了出来。马可•波罗和103号很相似,扮演着两种文明之间的桥梁角色。《蚂蚁帝国》中,蚂蚁的文明是一种小人国的文明;人类是大人国的文明。103号介于两者之间,让它们可以交流、融合。从历史的角度说,东西方的接触本该发生得更早。一直没有实现的原因是,两地中间隔了很多山,又有很多好战的人。《蚂蚁帝国》中我也描写了很多战争,蚂蚁一直在进行军事训练。这是为了表明,两种文明的交流之中存在很多困难。想要突破这些困难,可能就会发生战争。相对论是反集权的思想小说中“绝对且相对知识百科全书”是一条重要的线索,您怎么想到要把一部百科全书放进小说中去的?我想把一些生物学和历史知识融入到小说中,让不太了解的人有些了解,就像餐前的开胃酒和小点心。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一边吃正餐,一边吃些小点心。另一方面,也要给读者更多选择。有些读者对“百科全书”特别感兴趣,他们可以跳着来读。有些读者对故事的发展更感兴趣,他们可以读故事那部分。我的书中,三条线索分别是蚂蚁、人和“百科全书”,彼此都是清晰且独立的,“百科全书”在人和蚂蚁的两条线索之间穿梭。“百科全书”的名字也很好玩,“绝对且相对知识”,您是如何想出这一书名的?这是我开的一个玩笑:如果假设所有东西都是相对的,连相对性也是相对的;那么,就可以推出绝对的存在。在这个世上,我们说,一件事要么确定、要么不确定;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总有“是”和“否”的分别。从这个角度来讲,“绝对”和“相对”可以解释世上一切现象。有些采访中,您提到非常喜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以多说几句吗?所有事物都是相对的,这是神性最重要的表达。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事情都不一样。读过《道德经》之后,我明白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东西存在。另一方面,所有东西都是相对的,这也表达了一种宽容的态度。如果一个人肯定自己是对的,自己相信的东西一定是真实的,他相对来说会变得暴力,有进攻性。如果我们告诉他,你相信的东西可能不是真的,你所相信的神不一定存在的时候,可能他会变得更宽容。我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反集权的思想。您也提到过蚂蚁的社会是非常民主的社会,可否具体解释一下?在蚂蚁的社会中,即使是蚁后也并非是一种等级身份,不意味着权力,它只是提供卵。事实就是这样,然而我们人看待蚁群,称呼它蚁后是以为它有权力。在蚂蚁城邦中,每只蚂蚁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愿,为城邦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无论它们的出身和年龄。它们之间没有上下等级之分。对人类来说,我们已经丢失了很多东西,我们总是用外表、出身、经历等等来评判一个人;对我来说,评判一个人的标准非常简单,就是看他的想法是怎样的。所以,蚂蚁的世界会变得很简单,一只蚂蚁表达它的想法;同意它的想法的蚂蚁当然会认为这想法是好的,不同意的蚂蚁认为这想法是不好的。蚂蚁的远征也是根据一种好的意愿。阴阳对话您的作品特别有镜头感,您电影看得多吗?我很喜欢电影的导演工作,也常去看电影。我导过一部电影叫《地球朋友》。我想多做几部电影,但需要资金和各方配合。有时候,我和朋友会做一些短片。我喜欢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使用形象,镜头感很强。我也制作一些戏剧。什么样的戏剧?已经上演了吗?在法国和俄国都上演过,希望也可以在中国上演。我写过两部戏剧,一部是《人类的朋友》;另一部是《天堂》,几个月前正在俄罗斯上演。通常,您写一部小说的原初点是什么?是一个形象,还是一个概念,或者一个情节?我是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开始我的小说的。如果我有个想法,我会拿它与别人交流,看看别人对此有没有兴趣。如果这个想法别人感兴趣,我会进行构思;如果他们特别感兴趣,我就对此进行创作。我特别需要跟女性交流。从小我就喜欢跟女性交流,而不是跟男性。也许是出于技巧上的互补。我觉得女性更愿意倾听。这与异性之间的吸引也有关系,所有的艺术创作者都希望能吸引别人。鸟叫是为了吸引异性。我创作的源头,也是为了与女性交流。马尔克斯认为,历史是由男性建构的,但是男性总是运用破坏性的方式,而女性是在维持秩序。您怎么看两性对历史的作用?不过,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个很暴力的女性,武则天,她对西方人进行过战争。当然,女性更有生命力,她们可以生产。在蚂蚁城邦之中,大部分蚂蚁都是雌性的。不过,对于女性来说,她们总希望存在一个报复的过程,因为在过去,她们总是被虐待和轻视。现在,在许多国家,女性依旧处于不利的地位,甚至受到非人性化的对待。“阴阳”之间的对立还是不平衡,阳性的力量占绝对优势,这样才会有这么多的暴力和战争。所以,如果让更多女性加入政权,战争也许会少一些。武则天是一个非常大的例外,她成为皇帝,统治整个国家,在法国历史中,也有许多非常残酷的女性统治者。英国历史上也有。英国的女王们一般比较温柔友善,但法国历史上有一位发起过清除新教徒运动。英法之间的战争也是源于一位女王同时拥有对英国和法国的统治权,这些都是例外。即使让女性掌握政权,也要确保她们确实是善良的。许多作家都会提到女性这个话题,您心目中完美的女性是什么样的?中国女性的样子。(大笑)这是开玩笑的。我需要一个能够容忍我的女性。她充满爱,脾气好;她要有幽默感,这样我们相处的时候会有很多笑声,生活会变得很和谐,夫妻之间相处时,最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个把所有事都想得很糟糕,而另一个把一切都当作玩笑来看待。把一切都看作是相对的,这样幽默感就来了。我很喜欢弥勒佛,家里就有。真正的神,我认为该是这样的,他笑看一切,把一切都看作是相对的;而不是绷着脸的。能透露一下未来的创作计划吗?我写小说已有20年,最近一直在想下一部小说要写什么,已经想了很长时间了。突然今天吃早饭的时候,知道了怎样把头脑中不同要素拼接起来,就像我刚才说的,像扎花束一样。我就像一个马上要出发的运动员,快要起跑,但还没有冲出起跑线。这部小说是关于什么的?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既然还没开始写,主题也就还没确定,我不能告诉你还没有确定的东西。有的小说我已经完成了,但也没有公开出版,因为写到后来我不太满意,所以我把它放到冰箱里面,也许某一天会把它再拿出来。现在,我觉得关于开头构思非常好,很兴奋;但也有可能,写着写着发现没那么好,于是就不出版了。就像谈恋爱,一开始都非常兴奋,慢慢地激情淡化了,可能它就不存在了。但小说可以起起伏伏,不断加入新的东西,或许可以让这种关系维持得长久。你成家了吗?(没有)我成家了,所以我可以不断加入新的东西,你还不能。夫妻之间也是阴和阳的关系,达成平衡不容易,不过,根据这种不平衡,可以创造出很好的故事。
  •     写这篇评论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是一种怎样的复杂,你可以体会一下:你遇见一个女孩儿,她碰巧符合你对异性所有的要求:漂亮、大方、善解人意……最要命的是,她对你也有意思。你们交往的很顺利,然后开始谈婚论嫁。当你以为终于找到梦寐以求的另一半、做梦也会笑醒的时候,结婚当天,你发现,她、竟、然、是、个、人、妖……!!世上还有比这更悲催的事情么?好吧~我们还是从头说起。这本书有两条线索:称为“贝罗岗”的褐蚁帝国,和以乔纳森为代表的人类世界。双线交叉进行并且衔接的十分讲究。有时一边情节进入关键,镜头却突然一转,已经在另外的世界。这种感觉好似在看一出高潮迭起的时空穿梭剧。而且作者在节奏上也把握的不错,层层推进,看似不相干的两条线有条不紊的交织着,最后会于一处。是不是还蛮不错的?我们再说说其他的。蚂蚁世界的部分,作者主要用的是拟人的手法。把不同于人类的生物思想写成人的样子似乎是愚蠢的,但读者是人,还要生动、易于被人理解,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本书从“327号”等几个褐蚁的视角,将蚁群的交流交配方式、组织分工、巢穴结构……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其中一些需要事前/事后了解的生物学知识点,作者将其打扮成“相对且绝对百科全书”的形式,穿插在两条主线间。这种有点“小贴士”效果的处理方式,让那些需要读者做足的功课可以显得不那么生硬和枯燥。同时难能可贵的,作者没有欧美“细腻且遍布逻辑”的绵密风格,人物关系点到即止,互相的交流也简单干脆,总之绝不做无用的累赘叙述。这种简练并没有使主人公的形象变得单薄,或者说,在撩人的悬念面前,一切人都没有那么重要。如果内容有趣,叙述又简洁生动,那绝对是一种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本想说这是我有生以来觉得最好读的科普读物之一,不过鉴于读过的科普书又太少,这种说法只单纯表达一下我对其的喜爱之情了。说到悬念,也是本书最值得称道的部分。威胁着褐蚁帝国安全的白蚁有什么秘密武器?身上散发岩石气味的同胞为什么对327号频下杀手?寻找世界的边缘会有结果吗?那个使宠物狗惨死的恐怖地下室里隐藏着什么,让乔纳丹不惜与妻子决裂也要一探究竟?6根火柴怎样拼出4个等边三角形,这又和其他的有什么联系么?什么!去地下室寻找乔纳丹的妻子、一名警察和八个消防员竟无一人回来?天哪~这该死的地下室到底有什么秘密啊,简直让人揪心!!所有这些谜题都是推动情节向前的强大动力,加上“毫无阻力”的叙述和读者渴望知晓谜底的心情,真要让人一页页不停翻下去,在这微小和巨大世界的交织中飞驰起来!到目前为止,一切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完美?这也是我读到四分之三处时的想法,激动地要将这“几近完美的书”列为最爱的几本书之一了。可现实再次教育了我,不到最后不要急着下结论——人妖就要登场了。作者最后揭示地下室秘密时,电脑、迷你原子反应堆、机器蚂蚁(这是最离谱的),甚至还有宗教、精神力量等神秘主义的内容,一股脑出现在你面前,让人瞠目结舌。真好似从原始文明突然穿越到了科技时代一般。这种超现实的部分与全书大部分的现实描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将之前营造的所有基于现实科学的科普氛围完全颠覆。鉴于地下室的秘密是贯穿全书始终的最主要线索,而如此荒谬的谜底让整本书在最后一刻简直变得可笑。也让我不得不面对现实:这哪里是什么科普,根本就是一本科学幻想小说了。也许是视其为科普的先入为主招致了最后的痛苦。人家书腰上明明打了“幻想小说”的标签,你都不好好看。所以追女孩,不要着急下判断,第一次见面人家的自报家门你一定要注意听,不然娶了人妖就只能怪自己了。最后要说的是这真的不是一本青少年读物,很多电商将其当做童书来卖我十分不解。虽然其内容对于未成年有更为积极的意义,但也不能因此让这部大小皆宜的作品因为类似[11-14岁]这样的偏见标签而错过本应属于它的读者。呜呼~!附第二部《蚂蚁时代》的书评:http://book.douban.com/review/7600573/
  •     起初,我以为这是一部科普读物,因为刚开始不厌其烦地去讲蚂蚁们的生理构造、社会组成、交流方式、生活习俗。后来,我以为这是一部儿童小说,因为有儿童出现在了地面,似乎将成为主角。最后,我觉得,这更像一部悬疑小说。合上书的时候,这难道不是一部科幻小说?整本书阅读上,语言属于中等,有快有慢,有你寻思着一口气往下读的部分,也有你合上书很久都没兴趣翻开的地方,这是作者故事设计的问题,因为更像是前传,或者作者事先已经勾勒三部曲的框架,所以第一本有太多的基本要素解释,索然无味是当然的。两条主线的并进中,人类进入地下室的线索是更大悬疑的所在。而调查岩石味道还是比较弱的,新蚁后的成长加冕之路的环节,节奏比较紧凑。但是最后发现,原蚁后为何派人追杀调查岩石的蚂蚁呢?作者的脑洞非常大,最后对谜题的揭秘让人意外,而最终战争的导火线也是莫名其妙的存在,就那样战争开始了?如果不读这本书,就像是缺少一个世界,但这套书居然到今天才知道,读完第一本,对后面两本还是相当期待,后面的部分,不建议作者继续给出让人瞠目结舌的情节,我已经做好准备。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乏味且牵强。之前看介绍还感觉满有趣差点买下来,幸好没有……
  •     一小时读物。
  •     特別喜歡那本百科全書裏關於人是地球引力之內的另一種螞蟻的那一段
  •     不好,挺糟糕
  •     亚马逊法国网站,能看到作者著述颇丰,可惜引进极少。
  •     如今读书再也没有精神劲儿
  •     蚂蚁文明之初登场。
  •     我竟然没有评分!谜团刚刚开始~
  •     《蚂蚁帝国》三部曲的第一本。这是很多很多年前出过的中译本的应景(中法建交)重新装帧重印本。故事不复杂,谈不上多高的精巧程度,特别是从人类角度的描述也算不上多有驾驭感。但作者对蚂蚁社会的那种细致描述确实我们不得不赞叹和佩服的。就城邦的毁灭和新城邦的诞生,蚂蚁帝国正逐渐跃上舞台,故事也逐渐进入高潮。不得不承认作者在书中谈到的,这个和恐龙一样古老的种族,才是地球真正的主人,人类社会充其量只是地球历史的过客和插曲而已,历经无数的蚂蚁帝国,依旧会成为这个五颜六色的世界中最活跃和最激动人心的生物。推荐。以上。
  •     写得很好。很有趣的视角反思人类的过去现状和未来。
  •     蚂蚁的视角相当独特
  •     尽了最大努力去设想蚂蚁社会,不过还是人类社会的投影。 思想上的深入探讨不够,遗憾。 是相当不错的类型小说,推荐之。
  •     第一部完,恐惧,勇气,野心,蚁族的史诗
  •     有意思,两条主线,值得一读。
  •     如果作者能把里面的百科全书也拿出来出版就更棒了。
  •     推荐蚂蚁三部曲!
  •     说是蚂蚁与人类不同,但是每个蚂蚁个体的感情丰富程度绝对不下于个体人类。不过作为娱乐小说读还是合格的。
  •     好书
  •     实在是太过酣畅凌厉,一个晚上加一个早上痛快读完!
  •     蚂蚁思维
  •     构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蚂蚁世界,同时作者的想法也很有趣:人类想要和外星人沟通,不如试着先和已知的任何动物沟通。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但至少味道还不错。
  •     和所有科幻以及奇幻一样,要想活下去,你就要当好主角
  •     淘宝上买的 盗版的老不走心了。。
  •     超棒的
  •     太吸引了
  •     梦幻之旅,奇妙的微型世界
  •     蚂蚁有群体思维,气味语言,能种蘑菇,能蓄养蚜虫和其他蚂蚁,蚂蚁之间的战争有策略。和同样写蚂蚁文明的刘慈欣的“白垩纪往事”相比,本书的科学性和文学性都更胜一筹。
  •     这真的不是儿童文学,那位打儿童文学标签的看过么?(别告诉我你真的代表你们出版社!!!)没什么大意思,从蚂蚁视角看世界还是有趣的,那个六根火柴四个三角形的问题我都没想3秒钟就知道答案了,导致对此书的感觉就是低智商想装高智商的逼...作者的写作方式非常吸引不到我,感觉在看好莱坞大片,没味.
  •     不读这本书,会缺少一个世界。
  •     还在激动的回味之中,我决定给评分 拥有死者代言人满分的八成....但是由于前言说明是撇开拟人态之外,完全是基于蚂蚁的真实研究结果的一些东西, 边看变觉得有点篸人,最好是去找点paper看下= =....
  •     好可怕,吓死了!
  •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人类进入蚂蚁的世界,没想到是和蚂蚁进行交流,小说的最后又埋下一个伏笔,赶紧看第二部
  •     十五歲左右時我媽強烈推薦,讀完一部撐不下去了。看了書評仍然沒慾望讀下去。比較fancy的“社會學小說”,跟語言“風趣”的科普有相似的感覺,總之,引起了我的反感。
  •     真实和虚构部分界限不清容易误导人 面向读者应该是少儿未在宣传中指明 容易浪费读者时间
  •     或许在蚂蚁的世界看来,我们人类才是地球历史中的沧海一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