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所有明日的聚会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49558698
作者:陈德政
页数:368页

作者简介

谨以这本书献给曾经有过,或正在拥有一个义无反顾二十余岁的我们。
献给纽约,献给摇滚乐,献给无畏滚动的青春,以及所有明日的聚会。
二十四岁的台湾资深摇滚乐迷陈德政独自来到摇滚乐的首都纽约,磨砺多年,留给我们一部近年来华文世界最具现场感的摇滚书写。
书中四十个篇章如同四十首歌,是四十段难忘旅程的原声带:由音乐伴随的成长碰撞、对旧日的眷恋、梦想成真的喜悦、与陌生人交会的微光,那些三十岁前放下的东西与迎来的东西。燃烧的夜晚沸腾了血液,熟悉的前奏撼动着耳膜,他将那些与心跳同步的神奇时刻记录下来,成为永恒。
如果活在罗马时代,我得住在罗马,还会是哪呢?而纽约,就是现在的罗马。
——约翰•列侬
为什么是纽约?
那股声音对我说,如果我想遇见美丽的人物与深邃的历史,我必须去纽约。如果我想在青春成为乡愁之前将它保存在一个真空的盒子里,永远记住当初的模样,我必须去纽约。如果我想让二十余岁的最后几年尽情燃烧,体验生命的极限与荒芜,感受狂喜的温度也看见寂寞的颜色,我必须去纽约。
因为纽约就是摇滚乐的首都。
——陈德政

书籍目录

Recommend 推荐序 Dean Wareham
Preface 自序
part one_ new york, new york
1. Ride Into The Sun│在烈日下奔跑
2. Hey Ho, Let’s Go│蓄势待发
3. Lower East Side│下东城
4. Knitting Factory│针织工厂
5. Other Music │最酷的唱片行
6. Central Park │中央公园
part two_ nyc ghosts & flowers
7. Lonely Planet Boy│寂寞星球男孩
8. Howl!│嚎叫!
9. Mercury Lounge│水星酒吧
10. Halloween Parade│万圣夜游行
11. Blind Chance│机遇之歌
12. Desolation Row│倾颓的堡垒
13. Walk On The Wild Side│漫步在狂野大街
14. Like A Rolling Stone │滚石不生苔
15. People Have The Power│摇滚怒女
16. Champagne Supernova│香槟超新星
17. Washington Square│华盛顿广场
18. To Become Immortal, And Then Die│变得不朽,然后死去
part three_ brooklyn
19. Planet Brooklyn│行星•布鲁克林
20. Warsaw│华沙
21. Coney Island Baby│康尼岛的宝贝
22. Northsix│北六街
23. Venus In Furs│皮草里的维纳斯
part four_ live forever
24.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永远的草莓园
25. Underworld│地底世界
26. All Tomorrow’s Parties│给所有明日的聚会
27. Punk Attitude│朋克精神
28. Burning Down The House│燃烧的房间
29. CBGB Forever│时代的终结
30. Alphabet City│字母城
31. Last Goodbye│诀别的诗
part five_ last days
32. Killer Parties│杀手派对
33. Don’t Let Our Youth Go To Waste│不要枉费青春
34. Daydream Nation│白日梦国度
35. Just In Time│九局上半
36. Chelsea Hotel│切尔西旅店
37. 15 Minutes Of Fame│成名十五分钟
38. Factory Girls│工厂女孩
39. Brooklyn Bridge Blues│走过布鲁克林大桥
40. Strange Lights│奇异光线
Postscript 后记
Appendix 附录 地址清单
Appendix 附录 相关影片及书籍

内容概要

陈德政,一九七八年冬,生于台南,政大广电系毕业。
高中时期接触英伦摇滚乐,立定去伦敦留学的志向。退伍后到纽约旅行,在那听见更深沉的呼唤,接收到绝对契合的频率,人生转了大弯,决定到New School攻读媒体研究硕士,在布鲁克林的公寓一住好多年。
也是从那时起,开始书写博客 “音速青春”,分享纽约的所见所闻——场馆内的乐声,街头巧遇的人物,过去发生的历史,许许多多正在感受的当下。
年轻时组过乐团、主持广播节目、也在唱片行打工,大学时拍过台湾乐团浊水溪公社的纪录片《烂头壳》。三十岁后深切地体悟到,自己最会做的事情,仍是写作。题材以音乐、电影、旅行为主,以本名或代号pulp发表在各式刊物上。
返台后持续耕耘博客,一写十年,累积超过一百万字、五百万浏览人次,是往后一切美好事物的开端,包括这本《给所有明日的聚会》——他的第一本书,主题正是纽约,他的文化启蒙、自我认知的起点,心底那座永远的故乡。
二〇一四年在台湾出版第二本散文集《在远方相遇》,期许自己能持之以恒,用文字触动他人,在转瞬而逝的生命中,替自己,也替世界留下一点什么。
你可以在这几个地方找到他:
pulp.bluecircus.net
weibo.com/sonicpulp
instagram.com/sonicpulp。


 给所有明日的聚会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陈德政的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乐评书籍里很好的一本,至少相对国内一些世故的老油条乐评来说,他要真诚的多,音乐和乐评本应该是同一的,直指人心的,陈德政在他的听觉兴趣范围内、外用心听了不少东西,作为一个三十多岁的乐评人,他有他自己的写作范式。
  •     这是一个男孩与摇滚乐的故事,24岁那一年,台湾青年陈德政来到摇滚乐的首都纽约,开始了一段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想过的人生旅程。对于17岁被Oasis迷惑、当时的真爱是英伦摇滚的他来讲,心中的摇滚圣地明明是伦敦才对呀!然而命运就是这么有趣,一次短暂的毕业旅行,让他作出了去纽约念书的决定,于是有了关于这本书的一切。因为看了这本书,我想要写一写我在北京这几年看过的现场、经历的故事,属于一个女孩的24小时摇滚聚会。《24小时摇滚聚会》是刺猬乐队的代表作之一,收录在他们2009年的专辑《白日梦蓝》中。我曾经无数次看到他们的现场演出,每当这首歌的前奏响起,台下总会发出剧烈的欢呼,演出过程中的跳水更是见怪不怪,没人跳才奇怪。几年之后,他们将这首歌重新编曲,并且换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名字——《伙计们真摇滚,那天我也在D22》。那时D22早已关门大吉,转战地安门的XP虽然延续了之前的独立姿态,却因为远离五道口高校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往日的新鲜活力,近年来叫得出名字的优秀学生乐队屈指可数。纽约的确是摇滚乐的首都,太多经典乐队在这里诞生成长,太多故事在这里发生,但是对于学生时期没有痴迷摇滚乐的我来说,这里依然是遥不可及的异乡。17岁的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流行音乐爱好者,完全不知道摇滚乐是什么,虽然大学毕业后果断来到北京生活,但那也是为了多看几场大型演唱会,跟摇滚乐没半毛钱关系。我心目中的音乐圣地,依然在一岸之隔的台湾,最好还能回到遥远的八、九十年代,那个流行音乐都充满无限浪漫情怀的时代。陈德政说他很幸运,可以在高中时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换CD和进口音乐杂志,让自己感觉不再孤单。我忽然想到自己的高中时代,买了100多盘磁带的日子,我的同桌也是个不折不扣的音乐爱好者,虽然我们喜欢的偶像不一样,我还是把他当作难得的知己。我们都知道我们在喜欢什么,我们都能在那些音乐中找到课本和老师没有教过的东西,那些没完没了地抄着歌词的日子,是我中学时代最快乐的时光。后来CD随身听开始流行,但是对当时的我来说实在太贵了,只能看着同学的CD机发呆,想说以后有钱了一定要自己买一台。可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喜欢买盗版CD,这让我觉得非常生气,以至于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心想要去政法大学法律系,坚决要为了维护知识产权作贡献。曾经有一段时间,当我回想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觉得自己实在是幼稚到可以,居然以为身处法律事业就能改变什么。直到多年以后我才发现,其实现在的我依然对独立音乐和出版行业抱有最好的希望,相信文学和艺术能改变世界,可能我真的是个长不大的人吧。当然,后来的我没有买CD机,就连CD都很少买了,原来的磁带随身听也坏掉了,爸妈每天都想着把我那些听不了的古董磁带卖掉,这又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在成长岁月里,陈德政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这对他日后的写作一定帮助很大,想知道过去的某一天发生了什么事,只要回过头去翻看当天的日记就好。长久以来,我也会经常写些流水账或者意识流一样的只言片语,在豆瓣、微博,街旁、朋友圈…你能想到的任何地方,事无巨细地记录自己的生活。这样当我老了,我依然会记得过去曾经发生的一切,那感觉真的很好。就像现在的我经常会写各种回忆录,有些已经是多年前的往事了,回忆起来难免有所疏漏,但那些琐碎的文字救了我,借由它们,我的过去重新变得完整起来。我最初踏入摇滚乐的世界,还是因为五月天歌迷的关系,23岁大学毕业初到北京的我,认识的朋友大多是五月天歌迷,而她们也都是摇滚乐迷,于是我也开始看起摇滚演出来,当然是姑娘们最爱的英伦摇滚。后来她们都不太看演出了,我还在看,而且越看越偏门,还做起了乐队采访,写起了现场文章,直到现在。来北京五年半多了,有时候回头想想经历过的一切,还是觉得挺不可思议的。或许就像陈德政说的,在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眼里,许多事就像结婚生子一样抽象。一直以来,我都是个慢半拍的人,当同龄人纷纷结婚生子、步入人生另一阶段的时候,结婚对我来说依然是一件遥远而不可想象的事。现在的我,大概勉强算是一个不入流的乐评人和记者,对新生乐队充满热情,且大多关系还不错。然后我看到陈德政说,乐队与乐评人大多是互相嘲讽的知己,彼此间是相爱相杀的关系。而我却只想凭借自己的微薄之力,去为自己喜欢的音乐人做点什么,比起许多真正的乐评人,我实在是太不犀利、太不毒舌了,简直没办法引起更多人的阅读兴趣。时代正在改变,时代永远都在改变,可惜我是个老派的人,跟时代永远差了那么一点点。陈德政说,他与Y本是大学同校,却绕了半个地球在纽约相识。这让我想起2012年的3月3号,XP还没有正式营业、甚至连名字都还没有的时候,我在这里与坦克手贝吉塔老师相遇的往事。我总是习惯性地对自己佩服的人尊称老师,但其实他是我高中同年级不同班的同学,那天是“撒丽不跳舞”实验音乐节第一天,他应某媒体之约前来采访报道,连往返火车票都给报的那种。那天他忽然问我,“你是沈阳四中的吗?”这个问题让我吓了一大跳,要知道我早已高中毕业多年,也很久没听到“沈阳四中”这个名字了,现在居然有人把我的老底重新翻出来……我说,“是啊,我是二班的。”他说,“恩,我是一班的。”然后我听到了坦克手贝吉塔这个名字,当时对这个ID并不熟悉,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本能地觉得是个很厉害的网络红人。后来我跟同为辽宁老乡的鸟撞鼓手九哥说起这个事,说我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很厉害的高中同学,他说,那肯定是坦克手贝吉塔了。我又惊了,你怎么知道!他说,除了他,沈阳还有谁能这么神啊!后来我慢慢发现,贝吉塔老师果然是个神人,我高中时还在听流行音乐呢,他初中就开始听摇滚乐了……实在难以想象在世纪之初的东北工业重镇沈阳,有这样一位热爱摇滚乐的少年,而我们居然在十年后的异乡终于相认,更何况他并非生活在北京,只是专程为了这个活动赶来的,缘分啊!现在的我已经很少和从前的同学联系了,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想法上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即使见面也不知道应该说点啥。像我这么一个学生时期酷到没朋友,对所有同学都超级冷淡的人,却始终和他保持着不错的联系,前年刺猬乐队来沈阳巡演,我还帮他搞了一张票到现场看,顺便听听他的看法和意见。今年春节回家的时候,我本来打算留出一天与他相见,结果他说,我初二就来北京了,老丈人在北京呢……我说,我初八才回北京。他说,恩,我初八就回沈阳了,跟别人完全是反的,谁也见不着……不过我四月或许会来北京,有个日本实验音乐人要来XP,我应该会去看。我问他,是燥眠夜那种吗?他说,差不多吧。作为摇滚乐评人和图书策划编辑,贝吉塔老师也在第一时间看了这本书,虽然他的评价不是太高,觉得当年75%的博客写手文笔都比陈德政老师要好。坦白说,一开始我也是这样觉得,可能是因为我们都写文章做评论,对文字的要求很高吧。但是很快我就发现,在这个一切价值速朽的时代,重要的不是文笔,而是情怀,在这场情感的追忆之中,我们看见了自己从未经历的远方,又不自觉地与身处的环境进行对比。就像我跟许多朋友说的,来北京五年半,我一直很想写一写北京摇滚乐的故事,可我总是不知道怎么写才好。看到这本书的某个时刻,我忽然有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想要把这些故事认真地记录下来,这是这本书对我而言最大的意义。去年8月,我来到文艺气息十足的有禾书店上班,虽然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家店,但它确实有些很不错的书,还有许多其他书店没有的台版书。《给所有明日的聚会》在第一时间引起了我强烈的注意,当然我从未看过陈德政的博客文章,只是觉得这本书应该跟地下丝绒有关系,而且封面还印着主唱Lou Reed的照片呢。于是我翻开了这本书,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是一本专属于地下丝绒的传记之类,而是一个台湾文艺青年前往纽约追逐摇滚梦的故事。当我一篇一篇读下去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有人居然把我一直想做但没做的事做了,而且做得还不错,虽然他写的不是北京而是纽约。去年12月,理想国出了这本书的简体版,还邀请作者陈德政来北京办了三场讲座,库布里克和706我都去了,单向街那场实在抽不出时间。因为在书店工作的关系,我每周只能休息一天,而且理论上还不能是周末,能够在周六下午听到讲座,我已经非常满足了。单向街那场特别放映了他在大学期间拍摄的浊水溪公社纪录片,据说整个大陆不超过10个人看过,我在706见到了单向街活动负责人小飞,于是拜托他把单向街那天的纪录片发一份给我,因为我真的很想看。我问他为什么来706,难道是因为在单向街没听够吗?他笑说,那天我有事没去成,但是很想听他讲关于摇滚乐的故事。库布里克的讲座是在下午3点,那天中午若晨专门从石家庄赶来看法兹演出,于是我俩在西单吃了可能是史上最划算的团购自助,两个人一共只花了88,就吃到了11个不同品种的硬菜。然后我一个人去了传说中即将关门的大世界音像,在里面看到张宇的《消息》和纵贯线的演唱会DVD,物美价廉并且还打八折,于是果断出手了。收银大姐说,纵贯线不错啊,有个男孩特别喜欢他们,这张碟来来回回拿了三次,最后还是放下了。我心想,这算哪门子特别喜欢啊,明明是特别纠结好吗!别看现在的大世界已经成为老年朋友淘京剧的地方,当年的它可是风光无限,曾经举办过许多人气十足的签售活动,可惜终究难以抵挡时代的浪潮……听说重新装修后的大世界最近又再次开门了,于是我在朋友圈问,约吗?至今无人响应。说到唱片店,对我影响最深的有两家——摇篮唱片和独音唱片。我曾经采访过摇篮唱片的老板小展,他在唱片日益衰落的时代,凭借一己之力在后海某个不知名的胡同里,开了一间小小的唱片店,到今天已经12年了。前几天豆瓣10周年生日的时候,小展叔叔说,“豆瓣才10年啊,摇篮都12年了!”后来他嫌唱片店太小不过瘾,又在南锣鼓巷开了家69cafe,经常有好看不贵的小型现场,到现在也已经好几年了。陈德政去年底来北京讲座的时候提到,他也去了69cafe,与许多摇滚书的译者董楠老师进行了亲切会晤,并且相见恨晚。我第一次见到董楠老师,也是在10月26日的69Cafe,那天是她翻译的Lou Reed歌词集《穿越火焰》发布活动,她在现场朗诵了一首长达十分钟的歌词。然后她问小展叔叔,你喜欢滚石吗?小展说,喜欢啊!她说,《滚吧,生活》也是我译的。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姐姐真是太酷了。陈德政说,北京有太多气场和爱好相投的人,就算之前从未相识,只要坐下来聊聊天,你就知道你们可以成为朋友,来北京不到一星期,每天都有无数奇遇发生,而也是我最喜欢北京的地方。在XP、School或者愚公移山,偶尔会听到有人问我,“你是叶子阿姨吗?我关注你好久了,看过你写的好多文章,还买过电子书……”每次听到这样的说法,我都一定会被吓到,尤其是我完全不知道对方是谁的时候,而这其中的某些人,后来成了我不错的朋友。不过在更多的时间里,大家就是各玩各的,但你知道世界上有些人和你在乎的事一样,总会有种莫名的心安。前段时间我跟几个朋友成立了读书分享小组,在群里提到过这本书,说是一个台湾青年写给纽约摇滚乐的情书。后来小伙伴力子真的看了这本书,并且爱上了陈德政和他笔下的纽约,决定在未来的某一天前去朝圣,她说,陈真的是一个特别有情怀的文艺青年呢,我觉得他一定和你聊得来!我说,我看了他的文字感触很深,好像忽然知道我的文章该怎么写了。她说,你可以的,说不定有人看了你的文字,也会爱上北京爱上你!我说,想起来一首歌,《爱上你不如爱上海》,我就是这么跳Tone的一个人。而独音唱片就开在我家楼下的旧鼓楼大街,这也是摇篮唱片最初的发源地。我曾经问过独音的两个老板,为什么要开这样一家店?他们说,我们开店不是为了赚钱,就是因为自己喜欢。我在这里看过旅行团乐队的小型演出,并因此认识了某个朋友;还参加过我最爱的新裤子乐队签售,穿着我在这里买的新裤子乐队T恤,拿着他们全部的专辑和主唱彭磊的自传体漫画书《北海怪兽》,在所有人都走了之后找他们签名合影,并且把自己写的好几篇万字长文交到彭磊手中。唱片店倒闭这种老生常谈,说多了自己都觉得没劲,前两年新裤子出了首歌叫《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说的就是唱片店和书店纷纷关门的现状。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事确实没什么重要的,反正现在网络在线和下载基本不要钱,买实体唱片和书的人本来就不多,而且网上买也要比实体店里便宜许多,那些店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不倒闭才怪呢!最近我的好朋友小巫师要发行他们的第一张专辑,吉他手徐赛说,“我们这种一辈子也火不起来,我早已想通。”可他们的音乐是那么棒,在我心里不亚于任何一个摇滚巨星,等他们巡演来到北京的时候,我肯定是要好好跟他们聊聊的,这几乎是我唯一能做的事了。前两天看见徐赛说,“小巫师这个乐队就是我的青春了。我从20岁开始玩这个乐队,希望40岁的时候这个乐队还能在,还能出东西,这是我最大的愿望。”我惊了,你还说过这么感人的话呢!他说,估计是喝多了说的话。我说,我也觉得平时应该说不出来,等我采访那天你先喝高了再来…… 中学时期的我,最喜欢的就是在书店里看书,一坐就是一整天,至今仍记得那种喜悦。后来上大学时学会了网购,最大的爱好变成了在网上买书,一买就是十几本,抱着大箱子穿过学校唯一的商业街,感觉自己十分拉风。现在的人们连网购多少了许多,电子书的价格更便宜,而且还不占地方,搬家也不麻烦了,而且还是盗版的。就这样,大家还是觉得书太贵了。初中的时候,我的理想是老了以后开个书店和唱片店的综合体,现在的我却在想,当我老了,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还会有书店和唱片店吗?现在的人们依然需要音乐,只是从最初的唱片转向现场,近几年音乐节真是火到一个不行,不信的人可以五一期间去通州运河公园亲自看一看。但即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还是有一家接一家的演出场地关门倒闭,或者常年亏损辛苦硬撑。虽然现在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文艺却反而变成有钱人的游戏,没钱的人如果不幸爱上文艺,完全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在哪里,甚至家人朋友也都会不免担心你的前途。某次去讲座听到有人说,“文化就像小三,有钱才能养,没钱就别养。”当时我就震惊了,这个疯狂世界啊!与陈德政老师第二次相见是在位于五道口华清嘉园的706空间,一个我每次去都要迷路好久的地方,好不容易终于进了15号楼坐电梯到了20楼,发现某户人家门上贴着,“这里是甲15号楼,不是15号楼!”得,赶紧下到一楼,找到真正的706入口,再重新上楼吧。而所谓最方便的入口,需要从一家超市穿过去,估计超市老板跟那户经常被敲门的民宅主人一样,恨透了这群爱折腾的文艺青年。五道口和华清嘉园,总让我想起当年D22还在蓝旗营、兵马司办公室还在华清嘉园的时候。2010年的夏天,我在五道口附近的林业大学北门住过两个月的瞬间,当时兵马司正在招宣传,于是果断投了简历。那时候我来北京还不到一年,喜欢的是逃跑计划和MAO,对兵马司和D22基本上毫无概念,也还没开始做乐队采访,于是我投了之前在豆瓣发过的几篇影评。可能是由于文章太过感性了,我收到了这样的回复:你好,你的文笔不错,但与兵马司厂牌气质不符……我心想,你们还没见到我真面目呢,就知道我气质不符了,闹哪样啊!想不到在多年之后的现在,我成了XP的常客,经常在这里采访乐队,还帮他们做起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当同龄人大多不再看演出的时候,我却好像离摇滚乐越来越近了,有个段子是这样的:过去不久的2014年12月,我一共去了7次愚公移山,本来应该去8次的,结果有一天实在太累,在演出开始前直接睡着了。而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还有一次是在2013年的XP,预售票早就买好了,想说演出前休息一下,结果一觉醒来已经一点多,期待已久的演出就这样错过了……对偶像的着迷就好像恋爱,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懂,为什么爱一个人可以痴迷到那样疯狂的程度?他是你不及的梦,实现了你来不及实现的理想。在706的讲座,有人问陈德政,最初带你进入摇滚世界的乐团是哪一个?他说,Oasis。十年后,他在现场看到了他们的演出,虽然不再像当初那样疯狂迷恋,却依然感动到热泪盈眶,仿佛与自己的青春坦诚相见。那是在遥远的九十年代中期,差不多20年前,Oasis和Blur正在做着属于英国本土的摇滚复兴,两方歌迷为了谁才是最厉害的英伦摇滚乐团,可谓吵得热火朝天。如今Oasis早已解散多年,Blur却即将发行新专辑,并且在国内摇滚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大家纷纷讨论着他们的新曲,一遍又一遍地向亲朋好友推荐。前两年Blur来香港演出,几乎我身边所有的摇滚乐迷朋友都前去朝圣,可见英伦摇滚对于这一代年轻人的启蒙意义,虽然他们早已超越了当初那个青涩的自己,却依然有机会回到过去看一看。相比起这些与年少时的偶像难得一见的摇滚乐迷朋友,我实在是太幸运的,因为我17岁的时候喜欢五月天。如今十几年过去,他们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亚洲天团,虽然是不是摇滚乐的争议永远存在,但这丝毫不能影响他们对于音乐和这个世界的热情,以及歌迷朋友对他们的喜爱。平常的日子里,除了有意无意的自我调侃,我很少将他们挂在嘴边,也不会去外地看他们的演出,如果他们刚好来到北京,那我就买张最便宜的门票看一看,就是这样的一种情感。以至于许多近年来才认识我的摇滚乐迷朋友,听说我喜欢五月天的时候,都流露出不可思议的语气和神情。写到这里,我仿佛看见17岁的自己,坐在百无聊赖的教室里,当所有人都在听讲或者写作业时,自己认真抄着每一句歌词的模样。是的,整个17岁,我都在不停地抄写歌词,各种。朴树的《生如夏花》是我非常喜欢的专辑,某次我在写作文时用其中一首歌名《且听风吟》做题目,老师说,这名字好熟,总觉得好像在那里见过……几年之后我才知道,那是村上春树处女作的名字。我高中时的文风也不是现在这样的流水账风格,而是彻头彻尾的意识流,虽然课本上的《变形记》和《墙上的斑点》都还完全看不懂,但没过几年上大学之后,卡夫卡和伍尔夫就成了我最喜欢的男女作家,直到现在。据说李志无论走到哪儿都随身携带《卡夫卡全集》,而我大学时把伍尔夫的书买了个遍,因为没有所谓的全集,我就一本接一本地买,连书评和演讲都不放过,还下了英文版的全集,就好像我能看懂一样。这些年以来,伍尔夫一直都是我的文字女神和学习对象,然后有一天,我在某本书中看到她有狂躁抑郁症。很多人在长大以后,都会告别年轻时曾经用生命热爱的一切,超过20岁还喜欢安妮宝贝和郭敬明,是会被身边人嘲笑的。或许就像陈德政说的,也许我们喜欢的人从未改变,是我们自己变了,变得不再像17岁那般简单纯粹,不太能理解这种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但如果有机会与他们相见,我们会迅速回到那个年少时的自己,找回遗失已久的浪漫与单纯。就像我某个朋友说的,你知道的,大家平时谈论再多摇滚,在KTV里唱的还是蔡依林。影响你最深的,就是你17岁时的一切啊!与之前常在书店听到的讲座相比,学生们的问题大多特别并且有趣,他们似乎并不想要讨论问题或是寻求人生解答,而是对写作者本人充满强烈好奇。印象最深的是有人问他,老师你看起来蛮斯文的,请问你在看摇滚演出时的肢体动作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简直太好了,我也想知道:老师你会POGO吗,会跳水吗,会拉圈儿吗,会开小火车吗……然而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是个害羞的人,大部分时间里,只是跟着音乐节奏轻轻摇晃或者点头而已。我不禁感叹,真是个内骚外敛的人啊!还有人问他喜欢哪些内地乐队,他说了几个名字,都是我采访过或者比较熟悉的,比如Carsick Cars,比如粉笔线。6号那天听完讲座之后,我就匆匆赶往XP,晚上法兹要在这里演出,我得赶在演出之前对他们进行详细的专访,毕竟前段时间一直在听他们的歌,已经准备了40多个问题……我非常后悔没有告诉他,明天愚公移山有超酷的疯医乐队专场,暖场粉笔线和不优雅都相当不错,老师有时间可以来看一看呀!是啊,我本来有机会告诉他的。讲座结束后,他还要接受几个朋友的采访,我有幸与他同行一段路,于是问到:你那些颇具现场感的文章,大多是看完现场之后马上写的,还是在未来的日子里回忆的?他说,两者都有。这时小飞介绍说,这是叶子阿姨,北京摇滚采访一姐,当时我就震惊了。我说,我在豆瓣阅读出过一本摇滚采访电子书,可以发给老师看一下。我来北京也五年多了,一直很想写一写我与北京摇滚乐的故事,你这本书给了我不一样的动力和启发,非常感谢并且请多指教!在这本书以及讲座中,陈德政都有提到天空大爆炸。近些年来不知道为什么,后摇在国内简直火到不行,所有演出都是人满为患。去年草莓音乐节的名单里,居然出现了天空大爆炸,而且还是在下午不到傍晚的时候,在宋冬野演出之前。于是歌迷朋友们悲喜交集,纷纷抗议说,怎么能在大白天看天爆呢,真是不幸福……由于工作的关系,我跟真爱彭磊都没能看到他们的现场演出,只是看视频都被震撼到不行,那种难得一见的震撼感觉,不亚于我今年在愚公移山现场看Swans。陈德政说,很棒的乐团很少换人,同时也是很棒的现场团,对此我表示一万分同意。只是后来当我认识了一些乐队朋友,才忽然发现“不换人”这件事有多困难,如果可以的话,谁都不希望自己的乐团频繁换人,每换一次人就需要重新磨合,复杂程度几乎等于重新组团。而对于经常看现场的我来说,如果一个乐团的现场不好看,我是不可能会喜欢的。不过我一直都是那种会看完整场演出的人,前几年特别喜欢看拼盘演出,记忆最深的要属2010年9月11日在愚公移山的7个年轻乐队拼盘。当时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看这场演出,可能是因为票价便宜乐队又多吧,他们中的好几个乐队,后来都成了我的朋友,现在依然活跃在各大演出现场。陈德政的纽约摇滚之旅从Tonic开始,那里是一个隐秘的所在,去早了根本没人,到了演出时间却忽然出现许多人,让你不禁感叹这些人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这让我想起在北京看过的许多演出,我永远都是那个最早来到现场的观众,而演出开始前的台下总是没有几个人。许多大牌乐队甚至需要两个暖场,有经验的观众往往在11点才来,通常这时候主角才刚刚上场;也有失算的时候,大牌乐队居然没有暖场,好不容易买票进到现场,却发现演出已经进入安可阶段,还有两首歌就要彻底结束了。在他的笔下,那里是个空间相对狭小的地方,舞台也几乎没有高度,台上台下界限并不分明,这让我想到之前的D22和现在的XP,我心中乐迷和乐手最没有界限的地方。由于舞台实在太矮了,前面站两排基本就什么都看不见了,于是我经常站在XP的乐队休息区,从舞台侧面和后方欣赏乐队表演。其实这里与其说是乐队休息区,倒不如说是乐队围观区更恰当,XP的演出永远不缺少乐手观众,舞台侧面基本都是乐队的人在看,而我就站在他们中间。Tonic的票价很低,门口也没有任何招牌,是许多摇滚乐迷心中的最佳选择,可惜在2007年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了。XP俱乐部也是这样,藏身在著名栗子店后并且没有招牌,经常搞些实验音乐,甚至一开始还想做成不对外售票的自娱自乐场地,最后还是开放给了广大群众。我希望XP永远存在下去,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就像我相信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还有人在坚持做深具品质的音乐一样。而针织工厂的荧光戳记,也让我想起北京各大Livehouse不同的入场印记证明:MAO和愚公移山都是那种深色的长方形印章,真的跟猪肉身上的“检疫合格”很像,多年后我在798的玫瑰之名剧场看演出,主办方很特别地在入场印章上刻了“检疫合格”四个字。星光现场、麻雀瓦舍和现在的XP,大多是那种荧光的正方形印章,盖上也看不出来那种,需要用专门的紫外线手电筒照一下才行。而早期的D22和现在的School某些时候,则是在手腕带上手环,每晚颜色不一样的那种。据说在当年的D22,有人攒齐了所有颜色的手环去到现场,看到当天是哪个颜色,就把对应的手环拿出来带上。查包情节也让我觉得相当熟悉,印象最深的还要属愚公移山和星光现场,几乎每次都有着保安模样的大哥,在检票时对入场观众说,“打开包看一下!”如果你第一次来,或者包里不幸装了水和饮料的话,大哥就会说,“不让带水,把瓶子扔了再进来!”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经常去看演出的朋友,自然有相应的对策,能把1.5升的大型瓶装饮料带进演出现场,具体方案我就不说了。在我有限的记忆里,愚公移山多年来一直是同一位大哥负责检票,某天大哥忽然不知道为什么离开了,换成了杀马特风格的90后小哥,我跟朋友们还小小伤感了一下。陈德政笔下的Hispster很像时下被人打趣的文艺青年们,故意把自己搞得外表邋遢,其实内心充满复古情结,对许多细节相当在意,喜欢小众独立音乐,每天都在家欣赏大师的作品……他们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像是可以完全不在意他人或外界的评价,一天到晚散发出一种“谁都别理我”的气场,其实内心敏感脆弱到不行。他们对未来和明天充满迷茫,又不知道该拿这样的自己怎么办,只好日复一日地继续下去。我就是这种人。某个场地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据说这里的乐迷都板着一张扑克脸,每一个人都比乐手更酷。这也让我想到XP,除了部分老外相对热情,大部分乐迷都是高贵冷艳范儿,从头到脚散发一种“有事说事,没事自己待着”的气场,其实内心热情到不行。当Carsick Cars演出的时候,这些高冷乐迷仿佛忽然从睡梦中惊醒,争先恐后地POGO起来,让人不禁感叹,这才是摇滚乐应该有的氛围啊!CBGB在北京的对应者大概是嚎叫俱乐部,同样是早期朋克的发源地,一群不知名的毛头小子上台表演,许多年以后,他们变成了朋克教父教母。早年间五道口有个开心乐园,据说某晚有16个乐队轮番演出,一直演到早上七点,那是我心中最早的乌托邦模样。当然,这两个Livehouse我都没有亲身经历过,只是偶尔听到某些前辈说起而已,却仿佛带着某种莫名的亲切感,觉得自己和它们有关系。而属于我的开心乐园,也已经从前些年的MAO和D22,转变成为现在的School和XP,它们推崇的音乐类型或许不大相同,但同样给了更多年轻人机会。说到CBGB,就不能不提到雷蒙斯,或许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崇尚自由简单、音乐没有门槛的雷蒙斯,根本就是朋克的代名词。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为受到他们的影响才走上摇滚乐这条路的,反正我非常喜欢的新裤子主唱彭磊肯定是其中之一,而他们也不知影响了多少中国当下搞音乐的年轻人。刺猬主唱赵子健也说过,“朋克年纪大了就会显得特别傻,除非你是雷蒙斯这种,雷蒙斯这个乐队太可爱了。”前两年雷蒙斯鼓手来愚公移山演出,当时我觉得有骗钱嫌疑就没有去,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一个真理:当你不确定一个演出到底要不要去的时候,直接去就对了,与其后悔当初没有去,不如去了之后再后悔。在历史性场馆CBGB即将关门的那一天,陈德政感慨到:再疯狂的派对都有曲终人散的一天,这我理解,不解的是青年为何永远无法攻占城市核心,只能被迫向边缘迁徙。或许对于主流社会来说,亚文化从来不算是文化。这段话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平时也常会写好多关于摇滚乐的故事,有时候觉得这些东西未免太不上台面了,但是转念一想,不想台面就不上台面吧,反正摇滚乐在中国从来就没上到台面过。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连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日渐衰落,更不要说是从西方舶来的摇滚乐亚文化了。生长在大城市里,能遇到同类和知音的人已经足够幸运,若是生长在三线小城却有一颗不肯媚俗的摇滚之心,前方不知道有多少残酷的真实世界正在等待他们。无论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代,年轻人都是最具有激情和创造力的,却唯独缺少足够的话语权,而当他们终于成长为拥有话语权的大人,大多数人早已经丢弃了当初那个充满理想的自己,并且对新一代的孩子们看不惯。比较特别的是,这本书中某一篇文章,是专门写给拥挤脏乱的纽约地铁的,这也让我想到北京地铁的情况,不知道来这边待了十天的陈德政老师怎么看。不过他大概没经历过通州或是天通苑、回龙观一带的早高峰时段,对北京地铁的感触肯定没有住在那边的上班族来得深。差不多一年半以前,我来到位于双桥的字里行间总部上班,可能很多北京的朋友都不太知道,这是在八通线上位于传媒大学和管庄之间的一站。第一天我很早就到了那边,差不多8点40左右,看到入口处许多人在排队进站,而这还只是没有到通州的某个不那么知名的小站。值得庆幸的是,在物价飞涨的现代社会,北京的公共交通始终保持便宜的价格,虽然这城市大到几乎令人窒息,但是坐地铁永远只需要两元。可惜去年底的时候,北京地铁和公交终于还是涨价了,原本上班只要花2元的我,现在忽然三级跳到5元,以前充20块钱能坐一礼拜,现在只能坐两天。最近这几年,我一直住在鼓楼一带,是个“离开鼓楼就会死”的少女,有人劝我干脆搬到公司附近去住,我说,那怎么可能呢!几年过去了,我还是当初那个离开鼓楼就会死的少女,所以这一次的地铁涨价事件,对我来说也算不小的打击,意味着我原本可以用来吃喝玩乐的钱,不得不更多地花费在公共交通上面。前两天听许知远新做的单读广播节目,他说很少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夹着一本书走在北京的大街,即使有人对着手机屏幕看书,看的也无非就是网络小说或者官场小说什么的。北京地铁也基本没人看书,更多的是拿着手机看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在这个文艺青年和知识分子都成了贬义词的时代,某些真正重要的东西被消解了,而这是多么遗憾。某天我在地铁站里边走边看书的时候,一位大叔忽然拍拍我的肩膀说,“小姑娘,我是眼科医生,走路看书对眼睛不好。”这句话让我非常感动,所以后来我都只在车厢里看书,走路的时候就把书夹起来,如果某天在地铁里与许老板相遇,他应该会很开心。这篇文章还提到了《八百万种死法》,当时纽约有八百万人,于是就有八百万种离奇的死法,这让我对纽约有了更多兴趣。今年春节回家,我在沈阳的呐喊书店闲逛,忽然看到这本书,于是便果断买了下来,当作是对高品质独立书店的支持。顺便说一句,《给所有明日的聚会》这本书,还是我在现在上班的有禾书店买的呢。本来我在店里可以随意翻看,想说那就不用买了,结果某天忽然读出许多不一样的感触,把这本书买了下来,还在上面划了好多好多线。在同名文章《给所有明日的聚会》里,陈德政和朋友们一起度过了他的27岁生日。就像他说的那样.,27岁仿佛是一个属于摇滚乐手的魔咒,许多天才都在那一年死去,当我发现自己过了27岁还安然无恙的时候,才终于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在那之前,我一直相信2012是真的,那意味着我可以在27岁之前死去,这样我就能永远年轻了。可惜2012不是世界末日,2013、2014也不是,人类已经来到了2015年,并且还将继续衰老下去,这真是令人绝望的一件事。27岁对我来说没什么特别,我最最重要的故事,似乎都发生在25岁那一年。我因为机缘巧合开始做采访,很多以前只是看看演出的乐队,从未想过在不久之后的某天可以坐下来跟他们聊聊天,并且在未来的日子成为朋友。2011年1月8日,我的25岁生日那一天,当时我最喜欢的乐队逃跑计划在我最喜欢的MAO Livehouse开专场,许多朋友那时还没回归工作和家庭,都来现场在演出结束后为我庆生。后来的日子里,我不再喜欢逃跑计划,一年也去不了两次MAO,身边的乐迷朋友也从同龄人变成了90后学生,改变的不只是世界,还有曾经以为永远不会改变的我们。在即将离开纽约的时候,陈德政感慨了,曾经以为不会失去的一切,最后其实还是会失去,我何尝不是这样想呢?我从未想过在未来的某天,自己会离开北京离开鼓楼,但也许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希望到那时候,我已经做到了更多想做的事,不会留下太多遗憾。就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这座城市有着太多反人类的存在,工资大多不高,房价物价却高得离谱,每年都有太多青年怀抱文艺和金钱梦而来,绝大多数却只能在混迹多年后失望而归。但我依然热爱它,并且从未掩饰过对它的热爱,只有在这里,我能遇到最多志同道合的人,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有了全新的可能。就像Lou Reed说的,“如果你一首接一首播放我们的歌,应该能感同身受,不再感到孤单。我想,这是重要的,人不该感到孤单。”在这本书的最后,陈德政非常贴心地附上了地址清单,这样如果某天真的去到纽约,只要随身携带这本书,就可以前去朝圣文章中提到的每一个地方,如果它们到时候还在的话。而且他还特别整理了电影清单,大多是文艺青年们会喜欢的那种电影,某天我让小伙伴推荐好看的大师作品,她说,这本书后面就有啊!我心想,是啊,100多部,够我看一年的了!唯一的遗憾是,文章中提到那么多经典乐队的代表作品,最后没能整理成歌单,但就在这本书的豆瓣页面里,我看到一个很特别的评论,有人把这本书中提到的歌曲都整理出来,在虾米音乐做了4个歌单!在我心里,摇滚乐从来都不是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与所有人分享美好的一切,才是真正的摇滚精神。而我之所以会写这么多,未来还将继续做摇滚乐相关的采访,去看各式各样的演出和音乐节,并且记录下每一次现场的感动,也是基于摇滚乐的分享精神。我想要记录这个时代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优秀的音乐人与他们的音乐和现场,值得被用心聆听、记录,并且分享给更多人,收获更多的共鸣和感动。或许有一天,我将不会像现在一样,频繁出入于摇滚现场,但是当我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依然对这一切心存感激。我曾遇见过那么多有趣的人,经历过那么多的故事,并且把它们记录下来了,这是属于我的24小时摇滚聚会,它永不熄灭。
  •     2014年底参加了简体版发布的派对,这一场讲的是作者大学时拍的浊水溪公社的纪录片的过程,以及作者少年时在台湾念书与摇滚乐相关的种种经历,包括组吉他社,到国外参加音乐节种种。签售买了书,之后经历了长达一年的黑暗期,就一直搁置没看过,至今才翻阅,也是因缘际会,一年半前的我一定会觉得味同嚼蜡,当时我还几乎未曾听过书中作者视如珍宝的老炮儿们的歌,现在会惊呼,哇!原来还有这么人喜欢他们!书中文章确实是博客的文笔,但不妨碍它是写给纽约的情书。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Please don't put your life in the hands of a rock and roll band who'll throw it all away我好想挥霍生命的,可是我好乖,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太老,在布达佩斯的大冒险,一个瑞典还是挪威的高中生自己念叨了一路某乐队blablabla虽然只有我在听而且我都没有告诉他我在听,还有波兰小哥无时无刻不会想到科本一样。我从来都没有这么有热情,虽然我心里一直住着一个穿满了孔纹满了身不是剃了半边光头就是莫西干的自己。做不到不浪费青春也做不到优雅地老去真的会很沮丧。只能说加油,你离二十七还有几年时间hhhhh
  •     真诚可贵 无惧无畏
  •     读完终于想通一件事:只有与我情感发生交集的历史,才有意义,其他的,关注也是多余。一家从地图上消失的LiveHouse或唱片店,远比那些所谓的历史风貌建筑和5A级景点重要一万倍。
  •     这个封面让我再考虑考虑 为什么台版的封面都比较好看啊
  •     关于纽约的音乐、电影以及人,一个价值多元尊重个性的城市才能发展出形形色色的亚文化圈子。我想我应该要听听摇滚了。
  •     语言还是很抓人的,懂得幽默与调侃,不像那些迂腐又故作深沉的所谓音乐人
  •     说实在的,挺喜欢的。我能感受到真实。
  •     认识纽约,认识摇滚乐
  •     我自己不感一点兴趣 花40分钟看了一半
  •     陈德政的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乐评书籍里很好的一本,至少相对国内一些世故的老油条乐评来说,他要真诚的多,音乐和乐评本应该是同一的,直指人心的,陈德政在他的听觉兴趣范围内、外用心听了不少东西,作为一个三十多岁的乐评人,他有他自己的写作范式。
  •     大洋彼岸的摇滚世界是我所欠缺的修养,这本书当作入门导读挺好。文字属于正常的博客水平,未曾过分雕饰,但也许是对摇滚有同样的热爱,倒是能够轻易体会字里行间流淌出的被一首曲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感觉。
  •     装帧很精美。
  •     浸沁了少年心气的纽约摇滚圣地巡礼实战指南。在网易上为书中出现的176首歌拉了歌单,检索书名应可搜到。
  •     纽约纽约
  •     从Sonic Youth开始。
  •     这本书好就好在作者完全以一个乐迷的角度入手,把自己的所有热情和青春倾注进去,能引起读者共鸣。而不是以一个高冷的乐评人姿态,在那里瞎叨叨。因此略矫情的文笔,也就可以原谅了。
  •     摇滚圣地巡礼。写了一堆现场的故事,套路大概就是这票有多么难搞,或者多少年后乐队红得不行,我看过他们早期现场。印象最深的是生日那天的点唱机,在二十七岁前十五分钟终于响起《Sympathy for the Devil》低沉的鼓点声,像是昏睡二十六年,终于被摇醒。啧,就是为了等待这种时刻而活着,说得真好。
  •     相聚有时
  •     只关心纽约物事,不在乎个人情绪。
  •     翻过几遍
  •     hello NYC
  •     讲真,特别喜欢特别特别特别喜欢。如果以后有机会去纽约只带一本书,就它了。
  •     个人认为Lana Del Rey的音乐也很受书中一些人物以及作品的影响,比如Lou Reed, ,另外,有的文段,情节切入确实拖沓。
  •     “如果活在罗马时代,我得住在罗马,还会是哪呢?而纽约,就是现在的罗马。”我会拿着这本书穿越整个纽约,总有那么一天。
  •     自然不造作的叙述 虽平淡却又处处饱含真情 让我对纽约又加深了一层向往 先把尾页与纽约有关的电影再看一遍 虽然大多数都已看过
  •     虚
  •     在后摇以后,没有音乐可听的时候,这本书是我最大的救星
  •     挺好的 写Oasis的那一章差点看哭我(((
  •     想起以前淘碟听摇滚的日子
  •     书里百分之九十的歌都没听过,但是也不代表不能从中体会到摇滚带给作者的快乐,这是这本书的胜利。
  •     所以去纽约吧 把这些地方走个遍 把所有的热烈 眼泪 矫情都挥洒在公路上 感受所有怀抱理想的梦想家和自我放逐的流浪者 去草莓园给列侬献一枝花 去柯本童年的桥洞抽一支烟 去CBGB门口站一分钟 对他们说 谢谢你。
  •     一个摇滚青年在纽约写就的尤利西斯!好读、亲切。全书充满温情的气味,尤其有一种来自台湾的温良恭俭让与世界上最反叛的摇滚结合起来的独特气质,如果你喜欢纽约,你喜欢摇滚,那就拿起来读读吧,这是本让人很开心的书!
  •     多少人的青春都在这些文艺与摇滚中度过啊?我们到底明白了什么?我们在追寻的是虚幻吗? (其实重点是:作者去了好多我想去的现场lol) (另一条规律,高中时代大家都喜欢听绿洲-0-)
  •     有一些人会选择带着这本书去到纽约,沿着作者的路走一遍,看看当年的店是否还在,都有了哪些变化,这给所有明日的聚会,致敬那些沸腾的生命!
  •     音速青春。
  •     这不是乐评,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是乐评?作者是资深摇滚迷,文字却偏向小清新似的感性,但是还是很喜欢。如果滚迷去纽约朝圣,应该带上这本书。
  •     作为一个身体力行派,肯定是想要自己经历而不是看别人的游记。读到最后一段真切感受到作者的挚爱和热情。对一种爱好或事物所付出的坚忍和克制,会在酸甜苦辣后变成生活,变成心里的火种,黑夜的灯,变成人之为人的根据。
  •     “好多好多年后,当书中提到的所有人,都离开了,有某个十七岁的少年在哥哥的书架上拿起这本书,他一页一页翻着,忽然感到一道强光从某个辽阔的未知世界传来,感到那道光的背面涵盖了全世界最懂他的东西,他从此不再感到孤单。这本书,是写给他的。摇滚乐,始终都在我们的生命里。”
  •     这是陈德政青春岁月的结账,更是纽约摇滚乐和地下文化巡礼。若有机会能亲临朝圣便是最佳,若不够幸运也能借助谷歌街景追随他的足迹,辅以音乐与文字重温那段光辉岁月,感受那些激动人心的现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几段经历,要数陈在曼哈顿见证EITS的成长并在地球的另一端与Munaf相遇;奥斯汀音乐节上陷入Like a Rolling Stone的巧合怪圈里;他和Galaxie 500主脑Dean Wareham相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他的青春是如何被浓缩在Oasis、Sonic Youth里;他在纽约各个唱片行里淘碟寻宝,与店员交换爱好的句句谈话……
  •     有关NYC摇滚现场的逼格 恰好 两样标签都属于我好奇的范围。文笔一般 感受三分真实七分逼格
  •     理想国丛书基本上是水准的保证。文笔着实一般,但是透过这层磨砂玻璃,蕴含在笔者心中对音乐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还是看得见的
  •     想在2016年带着这本书去纽约。
  •     比所有游记都丰富,比所有文化评论都感性,比所有社科都有趣。可惜并非所有人都能看到。
  •     文字一般,但是听相同的音乐长大的人看着也是有同感
  •     「Sonic Youth始終在追求一種不受外力左右的存在狀態,在壓力下仍不忘初衷,怡然自得地做自己。」
  •     文字水平堪忧 讲故事我还是喜欢看马世芳老师
  •     一个人的纽约生活与炙热的音乐地图
  •     永不停歇的like a rolling stone;最后的CBGB;Lou Reed最终离开。记三个泪点
  •     201612
  •     有些时刻会让你记住一辈子,也可以说,我们就是为了等待这种时刻而活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