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脸

出版日期:2016-4
ISBN:9787508655079
作者:舍温•努兰
页数:336页

作者简介

《生命的脸》是耶鲁大学备受欢迎的医学教授、传奇外科医生舍温•努兰的经典作品,荣获全美年度最佳读物奖。《生命的脸》阐释了与我们相伴一生的身体,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臭皮囊”,而是一个包罗万象、完美精妙的宇宙。它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在各种惊涛骇浪的动态中调整平衡。
我们的身体,蕴藏着惊人的智慧。每一种器官、组织与系统,都巧妙地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精准协力合作、复杂信息传递,维系人每一次的呼吸、心跳。面对生老病死,人体灵活应变的过程,犹如上帝造物一样神奇。
我们的身体,从不轻言放弃,面对威胁,每个细胞都会奋起抗敌,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这种精神就是生命的本质。面对性命攸关的时刻,身体比我们想象中蕴含更强大的求生意志,然而我们每每赞叹群山之高、河海之深,却未曾对对自己的身体发出一声惊叹。一旦我们愈深入了解自己的身体,就愈能发现人体奥妙与惊奇!
国内医学人文畅销书《心外传奇》作者李清晨诚挚推荐、倾情作序。

书籍目录

推荐序
何以死?何以生?
导 读
自 序
维持体内恒定的机制
前 言
第1章
求生之战
第2章
体内恒定的海洋
第3章
淋巴和抗癌的勇气
第4章
同情和神经系统
第5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6章
命运和自由意志
第7章
爱的行为
第8章
子宫的演出
第9章
搏动的心
第10章
血的传奇
第11章
病菌与盛宴
第12章
发掘心灵:大脑与人性
译后记一
走钢丝者的独白
译后记二
天生我材必有用

内容概要

舍温•努兰(Sherwin Nuland)
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问诊过万病人
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医学史、医学伦理学教授
《纽约客》《纽约时报》《时代》《纽约书评》专栏作家,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TED演讲人
他站在医学的角度用哲学家的宽厚和历史学者的审慎、清晰地阐述了生与死的定义、生与死的意义和生与死的境界,让这个本来属于医学领域的话题,具有了浓厚的哲学、伦理学的意味。


 生命的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2014年3月,《生命的脸》作者努兰医生在家中逝世,《纽约时报》用此标题作为纪念:“舍温•努兰,写《死亡的脸》的那个人,去世了,享年83岁。”的确,《死亡的脸:HOW WE DIE》作为努兰医生先入为主的优秀作品,曾被誉为经典,并为努兰赢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的殊荣。然而,如《苏菲的世界》中所言:“生与死正是一枚钱币的正反两面……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逝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然而,同样的,如果你不认为活着是多么奇妙而不可思议的事时,你也无法体认你必须死去的事实。”作为同系列的另一本《生命的脸:HOW WE LIVE》,讲述了十二段生命传奇,同样极为精彩。努兰在书中这样表达了自己的初衷,同样印证了两本书之间的呼应:“死亡的艺术,就是生的艺术。活着时的诚实与仁慈,乃是我们如何死亡的真正方法。”在书中所举的12个案例中,伴随努兰医生一气呵成的流畅文风,每一个都起承转合紧张如医疗大片,有如观看《实习医生格蕾》时的惊险刺激,却更为真实震撼。“临床医生这个观察者本身及其独特的人生经验就像一个透镜、一面镜子”,让读者仿佛与临床医生一样置身手术台前,为酣畅淋漓的抢救过程而目瞪口呆,继而了解身体的奇迹与瑕疵。生命有太多谜一样的际遇,疾病就像龙卷风,手术台就像战场。你永远都不知道,在生活的下一秒,有怎样的危机等待着并最终化险为夷:刚过四十岁的玛吉“有五个健康的小孩、一个健壮英俊的丈夫,生活过得幸福美满”,忽然因为脾脏肿瘤而血流不止;而前一年刚参加过选美的女大学生霍普,忽然在考试完昏倒在校园里,被俗称“猪肚”的坏死性肠炎攻陷,陷入五级病危。同样,你也无法得知,在生命的下一刻,会有怎样的新生:五十岁的克里特拉换上了年轻人心脏,觉着自己好像和那颗心一样,只有二十五岁;深陷病魔与毒品困扰的患者阿奇,决心走出痛苦的泥沼,去努力成为一个医生……而这些由疾病所串联的人生际遇,似乎可以验证努兰曾经在《死亡的脸》中所表达的想法:医生的努力正是为了给病人带去希望。医疗作为极为特殊的科学,既需要冷静扎实的实验研究,又需要千钧一发的临场判断,他们所面对的对象不是已成标本的花花草草,而是仍然鲜活的人类之生命。医生非凡人,在阅读《生命的脸》时,可以感受到努兰医生并没有与他的手术对象刻意保持情感距离,与患者极为贴近,在诊治时更像朋友般温情脉脉,而在需要快速冷静判断与术后反思时,又努力跳脱出来,试图看清疾病的本质。在悬壶济世挽救生命的同时,他也会感受到作为凡人的无可奈何,愈来愈明晰医疗局限性:“就治疗目的而言,治疗只是为了恢复身体原来的平衡状态。若要治愈,必须借助身体组织本身的力量。医生所扮演的角色只是身体这个拳王的助手——帮他缝好伤口、止痛,鼓励他发挥斗志,再接再厉与敌人相博”,医生的力量同样极为有限,“最多只能做到移除治疗障碍——如切除发炎组织,绕过阻碍部位、去除过多的荷尔蒙,以及设法根除恶性肿瘤等,最终还是要鼓励器官和细胞发挥它们自己那与生俱来的能力来对抗疾病。” 如诗人奥登所言:“治疗不是科学,而是一种呼唤自然直觉的艺术。”相比《死亡的脸》中透露出的伤感,《生命的脸》更多了几分正能量的思考,忽然想起一位医学前辈对于生命的概括:“生命是一场人人难以幸免的最终会死亡的通过性传播的疾病”,未知生,焉知死,而面对疾病,亦是人生之必然。看清生命的脸,不惧怕死亡的脸,也许便是医疗的意义。
  •     《生命的脸》:你的生命比你更努力《生命的脸》是耶鲁大学努兰医生所写的一部关于人的身体内部运作的科普书籍。我们小时候也读过许多关于我们身体的类似著作,那本著名的《生理卫生》曾经让我们对身体大倒胃口,因为这本教科书叙述的内容虽然正与《生命的脸》相同,但是整本书里,却像是介绍着一具冰冷的模型,仿佛与我们的身体毫不相关。两相比较,我们正可以看出努兰所著的这本书里拥有了什么,那就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一种融入了人文精神的热血情怀,我们可以想象,当文字中融入了生命的温暖与人文的关切的时候,这样的文本会让我们意外地感受到什么。全书分为十二章,基本把我们在《生理卫生》里所要接受到的基础生命教育都给囊括了。然而,作者在介绍所有的我们曾经熟知的人体器官与生命系统的时候,都赋予了这些我们约略知道的生命环节以强烈的情感特征。这不是童话,作者没有让书中的生命系统与器官能够自言自语地说过话来,一如童话那般,而是他刻划了生命系统付出的努力,描写了它们的人性化的意志,抒写了这些器官与系统荣辱与共、竭诚服务于主人的无条件忠贞。全书的第一章,置人类的器官于一个系统中予以呈现,作者想表述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生命就是一个不断互相补偿的系统”,“所谓的生命就是保持恒定的举动”,作者借助一个出血病人的实际病例,然后将其描述的视角像卫星扫描一样,一步步向深层的人体隐秘角落推进,让我们看到,病人的每一起临床的外在病症,是如何在肌体内产生一系列的应急反应:动脉、血管及各个器官迅即地忙碌起来,展开对自我的修复,荷尔蒙也积极地参与其中,排兵布阵,对应对身体内部的剧变。在作者接下来描述的淋巴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生殖系统中,都采用了这样的如出一辙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人体内的每一个部分,是如何进行一场恪尽职守的维护体内平衡的联合行动。这些在我们意识之外的生命的运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无闻地在我们的体内,提供给我们最好的服务,最好的侍奉,它们不知道偷懒,也不会偷工减料,它们的忠贞,会让我们面对自己曾经意识到的不完美与缺陷时,会有一种自惭形愧。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之下,我们知道,我们的体内,有那么多服务我们、支撑我们的器官、细胞才使得我们拥有了平常的日子,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你有那么多的精致的生命助力者,有那些最优秀的、最勤恳的、最忠诚的生命体在你的皮囊下为你服务,你有什么权力,不去热爱你自己的生命。作者这本书中,张扬的是生命的智慧,凝结而成的则是一种昂扬的生命的颂歌,用作者的话来说:“即使生命短暂,也要活得认真、活得精彩。”(P62)这就是一个医生对于生命的超越冰冷的机械教条的理解,这就是人文意识浸透到看似由福尔马林与听诊器圈定的医师职业生涯后导致的对医生一职价值的刷新。一种精神,为作者所从事的职业带来了升华,作者以不同样的视角去对待生命的每一个细微部分,才使得作者在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更为广博的人文主义精神。从对生命内部错综复杂各个系统的无私合作的敬佩之情,使得作者也重新去界定了自己职业的价值所在。作者写道:“我们之所以进入医疗这个领域,是希望能帮助人、救人一命。”(P56)每当面对病人束手无策之时,作者表达了一名医者的人性化的反应:“我们心里真的很难过——为病人,也为自己的无能。”(P56)这种人性的精神与人文的品格,构成了作者书中案例的思想精髓。就此我们可以看到,本书分成微观与宏观两部分,生命的微观部分,作者描述的范围基本等同于《生理卫生》的范畴,而宏观部分,则是作者在救死扶伤中遇到的惊心动魄的案例。生命的微观部分,我们看到了人类肌体部分不计名利、不计报酬服务于自己的那一份神圣的职责,让我们对生命的本质涌上深深的敬意,而在宏观部分里,医生体现出的最优良的品质,实际上与我们体内的器官的行为动机是完全相同的。作者将这两个部分组成互相映衬的两个章回,交相缠绕,互为映衬,两者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共同打造的是“生命的智慧”与“生命的敬畏”,这让这本书才具有了微观与宏观之间都始终昂扬着一份致敬生命的正能量。我们必须热爱生命,因为我们看到,我们体内的每一部分、每一个分子、每一个细胞,都无微不至地守护着我们,面对它们的没有抱怨的日夜不息的作为,我们感到,生命甚至可以成为我们的楷模,成为我们的榜样,让我们更好地带领着它们的全部,却创造更有价值的生命奇迹。我们不能不热爱生命,因为人文主义的精神滋养了我们的社会生存方式,仅从这本书里透露出的一名医者的职业追求与履职经历,便让我们感受到,在我们自己的生命无法承担自救的职能的时候,人类向上的精神仅从医者的一个裂隙里,便向我们伸出救赎的力量,这也许是人类精神象征的一种最好体现。鲁迅先生曾经学过医,但后来他改行了,他是想通过文字来扩大他独立的行医无法达到的医治效果。而努兰的这本书,他在书中从人体的细微旮旯里张扬起的生命意识,配合他自己的拯救生命的作为,交糅进这本书的主题里,告诉我们生命是美丽的,永远值得我们珍惜。我们应该去努力,把生命赋予给我们的智慧与美好,尽情挥洒,尽情回馈。所以这本书超越了一个医者的个体作为,而赋予了对人类文化的关切与把握。由此我相信,作者的心灵轨迹与鲁迅先生的职业转向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让我想起了大学生物课本的知识,或许理论化了,比死亡的脸差挺多的
  •     剩最后一章没看,因为看累了,再怎么通俗,一般人看那么多专业名词还是会晕。第一章第一个故事真是太精彩了,最后的后记点明了整本书的中心,就算你放弃了你的生命,你的身体也会奋斗生存到最后一刻。
  •     跟《死亡的脸》相比,单纯讲器官运行机制没有那么戏剧性,前面的介绍详细得像是本教材,到了病例才一如既往地精彩。很多地方没消化,留着想了解的时候重读。年初写先心病患儿的稿子从中受益不少。
  •     1.身体本身的自我修复功能是对抗并战胜疾病的关键,这是人类生物学的奥妙。2.人不只是器官、组织的总和,人的生存意志能激发出生命的潜能。3.即使有着顽强的意志,也有死亡的可能,但选择怎样生决定了你死去的尊严,这是努兰提出的生与死的艺术,“我们在死亡中企求的尊严,必须在我们的生活中去求。”
  •     虽是同一种疾病,但它对不同的人体发动攻击时均有其独特的方式,可说是因人而异。预后的好坏只是一种可能,而非事实。同样的治疗,每一个人的反应也不尽相同。统计数字和医生的经验只能当做大方向的引导。疾病的最后情况实在取决于我们体内那些未知的因素。或许过几十或几百年,我们才能了解这些因素
  •     非常触动内心的一部医学人文著作,立足对身体和生命的思考,充满哲学的色彩、智慧的光芒
  •     相对于《死亡的脸》,这本书更适合作为医学的科普读物,书中的专业术语,对于非医学专业人士来讲难免有些吃力。但至少让我认识到身体自身组织的强大和不屈。既然我们的身体会一直奋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也没有放弃生命的理由!
  •     在离曼谷七个小时车程的一个小岛上 读完这本书 最后把它留在了酒店
  •     几个手术故事不错
  •     一个精彩手术故事加十一个医学科普故事
  •     从一个腹部大出血的案例开始,从人体的各个系统,作者介绍轮番介绍了身体里各个系统的工作方式,同时带来了一些外科案例。读这本书,重温了一遍高中学过的人体知识,很多地方也很有收获。不过,最大的收获,应该在于,这本书强调的,我们的身体才是主体。虽然生命、健康中未知的部分还远大于已知的部分,比如心理对疾病发展的影响就是一种我们还没能完全探明的过程。作者呼吁我们凭借身体本身的智慧,也就是身体的自然顺应之道,从“未知”中寻求解脱。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面临疾病的时候,我们常常太轻视自己的身体,而高估了医学、医生、药物的能力。身体是一个努力保持平衡的系统,适时的外界介入是有必要的,但是把握介入的时机和必要性也非常需要现代医学来思考。
  •     非常易读,不过内容知识和高中生物书重合度有点高,生物书还有图解更易理解,所以我为什么不重看一遍高中生物书………当然也是有新的东西的~
  •     年轻时能读这种书多好,当然,现在也不晚。
  •     兼有科学的精神和人文关怀,还有跟强的文学性,值得推荐。不得不说,相比之下,国内医生写的书实在显得粗鄙,至少是价值观残破不堪。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