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学家谋杀案

出版日期:2015-7-31
ISBN:9787020108202
作者:[美]格拉汉姆·摩尔
页数:382页

作者简介

有福尔摩斯的地方总有谋杀。
有柯南·道尔和福尔摩斯学家的地方竟也如此!
一百年前的伦敦,柯南·道尔被卷入一桩连环案件,他不得不借助笔下侦探的智慧,以求伸张正义;
一百年后的纽约,为寻找柯南·道尔失踪的日记,全世界最具声望的福学家济济一堂,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谋杀……
到底谁能像福尔摩斯一样思考,从已知推及未知,从当下追溯过去,解开环环相扣的世纪谜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莱辛巴赫瀑布
第二章 贝克街小分队成员
第三章 最后一案
第四章 遗失的日记
第五章 服丧
第六章 ……直至今日
第七章 吸血鬼
第八章 幽暗的房间
第九章 耸人听闻
第十章 运用演绎法
第十一章 苏格兰场
第十二章 一项提议
第十三章 白色长裙
第十四章 服丧中的詹妮弗·皮特斯
第十五章 爱的宣言
第十六章 答录机
第十七章 暴行清单
第十八章 休闲阅读
第十九章 坏掉的发夹
第二十章 追逐
第二十一章 黄泉岸上的维吉尔和但丁
第二十二章 大裂谷时期
第二十三章 妇女参政论者
第二十四章 血字的果实
第二十五章 监视
第二十六章 罗恩·罗森博格的理论
第二十七章 艾米丽·戴维森的奇异故事
第二十八章 思考
第二十九章 回到苏格兰场
第三十章 《英国鸟类》《卡图卢斯诗选》和《圣战》
第三十一章 与爱德华·亨利初次会面
第三十二章 图书馆
第三十三章 纽盖特
第三十四章 唯有心之所信才为真实
第三十五章 求助
第三十六章 无解的问题
第三十七章 家族中的死亡
第三十八章 小梭鱼酒馆
第三十九章 印刷工
第四十章 古老的时代
第四十一章 不计代价
第四十二章 夏洛克·福尔摩斯博物馆
第四十三章 凶手
第四十四章 现在轮到你来杀我了么?
第四十五章 亚瑟·柯南·道尔遗失的日记
第四十六章 莱辛巴赫瀑布
第四十七章 告别
作者手记
致谢

内容概要

格拉汉姆·摩尔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小就嗜读推理小说。他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更凭借电影《模仿游戏》获得第八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他的处女作《福学家谋杀案》被翻译成十五种语言,广受好评。


 福学家谋杀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如果我生命的旅程到今夜为止,我也可以问心无愧地视死如归。由于我的存在,伦敦的空气得以清新。在我办的一千多件案子里,我相信,我从未把我的力量用错了地方。——亚瑟•柯南•道尔《最后一案》想了无数个花哨的题目,最后还是决定用这个看起来很枯燥的。也许对于喜爱他的人们而言,“福尔摩斯”同样不是什么花哨的存在吧——他很“实在”,切切实实地存在着。无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大师们怎样发展自己那些意义不明、让人眼花缭乱的文本,他们都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即使再努力,也没法说服大多数读者相信世界是个迷宫、是座图书馆、或者根本不存在——像他们写的那样。人们已经很难相信什么虚构的角色和文本世界了,可福尔摩斯,即便是在今天,他的“故所”——贝克街221号B,游客仍然络绎不绝敞,毕竟他的主人似乎随时都可能从苏赛克斯回来,带着蜂蜜看望他亲爱的赫德森太太。柯南•道尔创造了一个真正活着的文本世界,也许正因如此,在福尔摩斯的六十篇“正典”之外,其仿作、戏作数量同样蔚为大观,好像对于福尔摩斯的冒险,人们总觉得“意犹未尽”。《福学家谋杀案》同样是一部有关福尔摩斯的作品,但严格上说,它并不属于福尔摩斯“仿作”的范畴。故事的主角是亚瑟•柯南•道尔爵士,以及所有“福学家”(福尔摩斯研究者,类似于“红学家”)。这个故事以两条线索展开。一是福尔摩斯研究协会“贝克街小分队”即将要召开一次大会,大会上要公布一个重大发现——失踪多年的“柯南•道尔日记”被发现。它将要揭开的是福尔摩斯冒险史上最大的谜团——“大裂谷时期”(在莱辛巴赫瀑布与莫里亚蒂决斗后,福尔摩斯失踪,直到三年后才在《空屋》中回归,这一时期被研究者们称作“大裂谷时期”)的秘密,关于道尔为何“谋杀”了福尔摩斯,又为何让他复活。然而就在秘密揭晓的当晚,日记的发现者,亚历山大•凯文死在了自己的房间,日记也不翼而飞……另一条线索写的是关于柯南•道尔爵士的冒险。从他决心“谋杀”福尔摩斯,到被卷入一起连环谋杀案,道尔也同他的福尔摩斯一样,经历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而结局的出人意料,也如同每一个经典的侦探故事一样,细细想来,一切仿佛早已注定。客观上说,如果从推理小说的角度来评价这本《福学家谋杀案》,它并不能算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双线叙事多少有些造作,而每一条线上的情节又有些拖沓,谜团的揭晓之前张力不足,以至于很难真正在推理层面“完胜”读者。但作为一本有关福尔摩斯的作品,它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注脚——关于福尔摩斯,他的魅力与意义,作者有着自己清晰而独到的认识。事实上,与其他的侦探后辈们相比,福尔摩斯的魅力,在于他往往是作为正义的“捍卫者”出现,而非真相的“解释者”。许许多多的福尔摩斯故事,这个瘦高的男人往往会先于罪恶一步破解真相,而非是在事后才出手。如果说侦探小说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成就“黄金时期”是因为在那样一个混沌的年代,人们希望读到即使死亡发生,“真相总会水落石出”的故事,那么在那段时间之前便广为流传的福尔摩斯故事,则在真相揭晓之外,为侦探的工作加上了更重的责任:他要让一切罪恶,即使是在伦敦的浓雾里,也无处遁形。如此雄心,或许只有柯南•道尔才会具有。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曾经“侦探满地走”,人们在今天也只愿意记得福尔摩斯的原因。他的野心甚至让他无法容忍自己创造出的英雄享有比自己更多的欢呼——可他终究不得不让这个英雄复活,因为面对现实,福尔摩斯会比柯南•道尔更有力量。所以对于《福学家谋杀案》,将它归类为一本“历史小说”其实也未尝不可。这不仅仅是因为故事里出现了很多真实发生的人物和事件——柯南•道尔之外,还有“德古拉伯爵之父”布拉姆•斯托克,以及奥斯卡•王尔德,还在于作者的着力点并非是犯罪本身。去书写历史与现实的交界点,才是作者的兴趣所在。而这个“联结之所”,则是一个真实的“福尔摩斯”。太阳底下无新事,罪恶往往类似且从未断绝,但正义,同样如此。所以无论后来者是出于怎样的目的再去触碰福尔摩斯的故事,他首先是要有野心的——是野心才能让人拥有如福尔摩斯或是柯南•道尔一样的正义感,才能让他的作品值得一看。而《福学家谋杀案》正是这样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写作者和书里的角色一样,他乐意像他的主角和英雄一样,守望那即使要奋不顾身,也要换来的正义与真相。所以福尔摩斯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是,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即使现实可以被完好地隐匿于雾中,他也要执着于真相,与一切罪恶对抗。他就是正义,从始至终,并且如果你愿意相信,为了光荣,他永远都不曾离开。
  •     去年年末,因为机缘而有机会读到了这本《福学家谋杀案》,其实在读过之后便打算稍微写点什么,无奈当时琐事缠身,而且实际上我本人虽然十分喜爱福尔摩斯,但是对所谓“福学”所知甚浅,所以自认为有很多地方难以评论,故而打算在更多涉猎一些相关资料之后,再下笔。譬如说,当时我读到书中所谓的福学家研究会“贝克街小分队”在美国纽约开会时便感到十分不解,但是在后来我查过相关资料,得知这个组织实际上是由一群美国福学研究者所创办的,心中的疑惑就释然了。此外,正好北京大学推理协会计划于本学期开一次介绍福尔摩斯的读书会,而且由我本人主讲,因而便借此机会多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并在读书会结束后提笔写下这篇迟来的书评。老实说,出于种种原因,如今我对于当代欧美推理小说(尤其是其“推理”部分)往往不会抱有什么太大期望,至于福尔摩斯的仿作自从看过《丝之屋》之后便也没有多少阅读兴趣了。不过所幸,《福学家谋杀案》这本书关注的是福学家和柯南道尔本人,而并非福尔摩斯故事的再度演绎,对于我来说倒还算是一个比较新颖独特的切入点。说到本书的作者格拉汉姆·摩尔,国内的读者知道他,几乎可以肯定是通过那部由卷福主演的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模仿游戏》,而直到读了他的部作品,我才知道原来他一开始是写推理小说的,而这本小说更是他的处女作,他在书中提到,是在童年时因为母亲的引导下,通过阅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走进推理小说的世界的。不过尽管如此,正如宣传的那样,这本《福学家谋杀案》与其说是一部推理小说,倒不如说是一部历史小说,或者历史推理小说吧。总的来说,这本书是双线叙事,其中一条线讲的是现代,一帮21世纪的福学家们在“贝克街小分队”围绕柯南道尔手稿及其引发的案件所发生的故事,而另一条线讲的则是维多利亚时代,柯南道尔本人卷入一桩连续谋杀案之中的遭遇,在故事的最后,两条线的内容衔接到了一起。其中,我觉得现代篇写的并算不得好看,里面的悬念乏善可陈,几乎跟一般的畅销悬疑小说的情节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并不能很好地吸引我读下去,好在每个章节都很短,而且是和道尔的故事穿插进行的。另外柯南道尔的故事倒是比较有看头,可以让我每隔一章可以看到一点有趣的内容。而且事实上,读到最后我也发现,这本书真正的精华部分几乎都是在道尔这条线上。在这本书中,现代篇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内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关于演绎法,另一处是关于福学家的生态描写。其中第一条很有建设性,说的是只有福尔摩斯的那个时代才适合于那种一眼通过着装之类的看出对方的身份,而在现代这一点则很难;而至于第二条,比起觉得有趣,我其实更多的是感到十分好奇,即现实中的福学家们是不是真的都跟书里写的一样不着调,简直就跟名侦探柯南中登场的“福尔摩斯谜”的水平不相上下,并没有感到什么特别专业的地方。相比而言,似乎米泽穗信古典部系列的《愚者的终幕》中福部里志想成为的那种“福学家”好像会让人感觉更专业。可是,这两部作品里所用的单词却都是“SherlockIan”,所以到底有没有什么区别呢?后来我查了一些资料,感觉其实即使是史上有名的“福学家”们,也总是乱搞一些莫名其妙的名头。毕竟,这帮人用这么正经的心态,把一部虚构文学里的人物当做现实中存在的人物来进行研究,本身就已经够让人不可思议的了。至于我比较喜欢的维多利亚时代的部分,说实在的,也有许多地方让我感到困惑。比如,虽然是书中在写维多利亚时代的故事,但是从文风上来看,却总觉得现代的痕迹过重。我之前为《丝之屋》写书评的时候也说过,书的故事内容好与不好另当别论,但是那本书令我较为欣赏的一点就在于,文风上比较接近道尔。这本书则不然,而且虽然我不知道布拉姆·斯托克跟柯南道尔究竟是什么样的亲密关系,但是既然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自始至终都是以姓相称,我就不能不对布拉姆一口一个亲切的“亚瑟”感到一丝难以释怀。至于他们两个人一起男扮女装潜进女权主义者的集会时,道尔甚至为了侦查而剃掉了自己的胡子,我觉得这个场景毫无真实感,而更像是在开玩笑,很像是漫画或者儿童读物。且不论道尔会不会真的做出这种事来,我绝不认为书中那种蹩脚的化妆能够瞒得住一屋子脑筋正常的女性。是的,无论事实如何,作为维多利亚人,这里的角色多了一些美国式的东西,缺少了一点英国式的内敛和含蓄,而这一部分,我认为,无疑是维多利亚文学的精髓所在。说到底,无论是现代篇还是过去篇,由于写作的感觉很“轻”,所以现代的谋杀案的真相或是过去的谋杀案的真相如何,我都不是很在乎。所以说起来,这本书里真正能让我有所感触的部分和这些内容并无多大关系。本书真正打动我的,其实是1900年王尔德去世之后,布拉姆和道尔的一番对话。在这段对话中,他们通过对新式电灯的感慨联想到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以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布拉姆对道尔说:“在接下来的百年里,没有人会关心我,或者你,或者奥斯卡”,“他们会记住的是那些故事。他们会记住福尔摩斯。华生。还有道林·格雷”,以及“这个世界并不需要亚瑟·柯南·道尔,它需要夏洛克·福尔摩斯”。这段对话,让我找到了那种,我追寻已久的,描写维多利亚时代没落的类似“大河小说”的感觉。也许,这段对话作为真正“历史推理”的部分,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柯南道尔在停笔后那10年间的一些心理变化。也许他发现了,尽管他也许不愿意承认,由他也许是无心之下所创作福尔摩斯早已不是一个角色,而是一个神话,会成为侦探小说这个概念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他所热爱的那个时代本身,却终将逝去。毕竟在百年之后的今天,柯南道尔和他的维多利亚时代都成了遥远历史,而福尔摩斯却依然熠熠生辉,永世长存。
  •     1902年3月,美国《文人》杂志编辑哈里·瑟斯顿·派克(Harry Thurston Peck)和阿瑟·巴特莱·莫里斯(Arthur Bartlett Maurice)在一封公开回信中首次使用了他们自创的新单词:福迷(Sherlockians)。此时,柯南·道尔还有34个福尔摩斯故事没有写;电影只是少数弄潮儿在探索的新领域,广播和电视甚至连雏形都未出现;罗纳德·诺克斯那篇开创了“福学游戏”(Great Game)的研究论文发表则是十年后的事……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煤气灯下那个身着斗篷,头戴猎鹿帽的侧影早已走出书本,渗透进大众文化的各个领域。他成为一种象征,被改编,被戏仿,被解构,经久不衰。福迷们遍及世界各地,他们将其视为真实人物,乐此不疲地讨论着他的生辰身世、教育情况、案件细节。对福尔摩斯钻研透彻的福迷还将研究上升为一门严肃的“福学”,并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因而被称为“福学家”,其中美国的“贝克街小分队”是成立最早也是最著名的福迷组织。格拉汉姆·摩尔的《福学家谋杀案》就是一部以福迷为主角的小说。如今市面上的福尔摩斯戏仿作品数不胜数,但摩尔聪明地另辟蹊径,用双线穿插叙事的手法:一方面将视角放在福尔摩斯的缔造者柯南·道尔身上。探索他从“杀死”福尔摩斯到“复活”福尔摩斯这段时期的经历和心路转变。另一方面则聚焦于年轻的福迷哈罗德·怀特,后者在福学家亚历克斯·凯尔离奇死亡后试图用福尔摩斯的思维方式调查真相。两个看似无关的故事形成了微妙的互文,并最终合为一体。正如摩尔在开头所说,这是一部“历史小说”。其中柯南·道尔部分的很多细节可以找到史实依据,如他的生活和交际圈(与布拉姆·斯托克,詹姆斯·巴里,奥斯卡·王尔德的友谊)、法制和罪案(新苏格兰场、‘浴缸中的新娘案’、‘多塞特郡牲畜虐杀案’)、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妇女参政运动)等等。摩尔在这些基础上,虚构柯南·道尔意外卷入一桩案件,在见识了警察的无所作为后,道尔决心亲自查案。作家安德鲁·朗格(Andrew Lang)曾说过:“文学家不会被人当回事,当他步入另一个领域,他就成了业余人士。”道尔毕竟不是能轻易地洞察一切的神探。当调查不顺的挫败感袭来,支撑他继续的首要因素并非让正义得到伸张,而是他不想被自己笔下人物的名声所嘲弄,他要用真实的、活生生的例子证明并不逊色于虚构角色……这是个非常有趣的设定,但美中不足的是,摩尔对案件的构思有些稚嫩。在推理部分上,尤其是调查的关键情节设置上较弱,至少称不上非常令人信服。关于哈罗德·怀特的部分则像一部中规中矩的解谜电影,或者将这条线视为相对应的“现实小说”,摩尔不仅描绘了福迷组织“贝克街小分队”的历史和会议礼仪等细节(由于‘贝克街小分队’不对外开放,能窥见一斑已属不易),还为我们展示了这个福学家群体的众生相,他们看似古怪精明但都是性情中人,从中可以发现很多现实中福学大拿的影子。而故事里柯南·道尔的后人也与如今柯南·道尔遗产会的管理者一样,无休止地争夺版权和财产,似乎所有疑云背后都有他们的绰绰阴影。摩尔的叙述方式是令人熟悉的,无论是道尔与布拉姆·斯托克,还是哈罗德·怀特与莎拉·琳赛,他们实际上分别充当了两条故事线中的福尔摩斯与华生。也许是为了刻意追求两者的相互照应,步调一致的节奏将悬疑色彩拉长冲淡,导致推理过程并不突出。但本书真正的魅力在于,两条相隔百年的平行线最终融汇,看似水到渠成,细细回味却不得不佩服摩尔的构思。道尔为什么让福尔摩斯复活?他失传的日记在哪?上面又记载了什么?《空屋》前后福尔摩斯的个性为何发生了重大改变?亚历克斯·凯尔到底被谁谋害?莎拉·琳赛站在什么立场?……最终所有的疑问都得到解答。这些答案是如此地“基础”(Elementary),又是如此地顺理成章,令人满意,大大弥补了推理部分的薄弱。摩尔还道出了广大福迷的心声。在有些人看来,福迷,特别是福学家,是个非常奇怪的群体。他们明知福尔摩斯不存在,却依然为这个人著书立传,他们聚会时会打扮成书中人物,他们对60个原著故事烂熟于心,他们会翻遍维多利亚时代末至爱德华时代初的史料,痴迷于寻找能与福联系起来的痕迹……仿佛个个是沉迷于虚幻的怀旧病患者。但真的如此吗?历史上福尔摩斯所处的时代,伦敦是个“大污水坑”、贫困问题肆虐、妇女没有投票权、种族歧视严重、同性恋是犯罪……在今天看来,并不是理想的生活环境。福迷们并不是真正“怀旧”,他们热爱的是书中那个“可以被理解的世界”、“一切问题皆有答案的地方”。正如摩尔借书中人物之口说的“他生活的世界如此有序,符合逻辑”。这种“理性世界的浪漫”。是福迷们得以从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脱身小憩,聊以安慰的心灵之港。我也很喜欢摩尔为故事设定的时间点。道尔的部分结束于1901年,这一年初,维多利亚女王逝世,老旧帝国繁华的表象渐渐褪去,平静之下孕育着变革;这一年,英国各地的煤气灯开始陆续被替换成电灯,更好的照明效果大大改善了“盗贼和凶犯可以在伦敦随意游逛,就象老虎在丛林里一样”的状况;同样是在这一年,《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发表,阔别八年之久的福尔摩斯重回公众视野,虽然不是正式“复活”,但也足以令很多拥趸兴奋不已。以这样一种新旧交替、拨云见日的方式收尾,其缱绻的情怀和厚重的时代感不言而喻。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现代与柯南时代对照着写比较好玩,除此之外案件本身比较一般,叙事有些啰嗦。
  •     一个关于柯南·道尔黑历史的历史小说www布拉姆·斯托克对柯南·道尔真是真爱啊www不愧是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模仿游戏)的得主,1900年和2010年双线叙事的节奏掌握的非常不错,不过最后收尾阶段有点赶,两边的事件其实都算是普通的有趣,但是交织在一起就变得挺有趣的了。
  •     说实话故事一般,没有什么严谨的推理和巧妙的构思,但也挑不出什么大错,至少还是合格线之上的作品 采用双线叙事但两条线完全可以当两个故事看,互相之间关联不大
  •     作者不愧是得了奥斯卡奖的编剧……充分的电影化叙事啊。神夏那部SP是不是从这里面借了梗?
  •     当年读福尔摩斯的时候,从来都只是把悬念、惊悚和杀人那种神秘感当作故事的核心,但是是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福尔摩斯,以及其他侦探小说。我不禁想起当年自己班门弄斧写的那篇关于文学和世界理性终结的议论文,而在柯南道尔的那个年代,福尔摩斯他是一盏代表理性的明灯,但又何曾不是代表理性时代终结的一盏煤油灯?
  •     每个福迷都能懂这一把辛酸泪。
  •     双线齐头并进,文字的蒙太奇并未带来超过预期的惊喜,总体较单调无味,缺乏激动人心的段落;最大亮点是柯南道尔彼时经历与后世历史的交融杂糅,在细节上有不少重合处,以彰显两个平行章节的联系,但过于直白浅显,缺乏智力较劲的乐趣;对福尔摩斯的引用和指涉大多为人所知,并无新奇观点。
  •     挺好玩的戏作,其实没有特意玩梗
  •     大概可以算历史推理吧,最大的亮点是关于王尔德那一段
  •     滂沱大雨敲击着厚重的窗户。外面的贝克街上,煤油灯的光亮如此微弱,几乎照不到人行道。雾气在空中环绕,煤气灯给它笼上了一层苍白的黄色光晕。每一间昏黑的房间、每一个黑暗的角落都孕育着神秘。而一个男人走进了那个灰暗雾蒙的世界,他可以凭你的衬衣袖子式样讲出你一生的故事。在才智和烟草的帮助下,他将光明照进了黑暗。现在,请告诉我,这不是一种极致的浪漫吗?
  •     “奥斯卡死了…” “…王尔德?”
  •     出乎意料,有点喜欢……虽然味道还是差了一点点。更喜欢1900年的那条线,被笔下人物的影像纠缠烦扰的作家,妇女参政论者,所有的偏见、无奈与悲哀,以及福尔摩斯存在的意义——由于我的存在,伦敦的空气得以清新。
  •     内容不错的,柯南道尔的那条线非常迷人,居然还提到了王尔德,很有意思。作者将其定位为历史小说,因为里面根本没出现“福尔摩斯”这个人,主角是柯南道尔。扣除一星是因为“夏”洛克的翻译,只认歇译,就当我有强迫症好了。
  •     两条线相映成趣,玩的梗也算恰到好处
  •     还真是现实事件啊,充满了对福尔摩斯所处的那个灯光昏暗,雾霭沉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情怀'还有对福尔摩斯系列的“只要有事件,必有答案”的可知论世界观的一种信任感吧。三星半。故事很单纯。
  •     历史同人,还有一定的历史推理。部分真相相当baka,赞(
  •     不管在生活中捏他起来多么狂热,福米们在内心深处都明白,真实的生活不可能像福尔摩斯小说中那样,一切疑问都有答案,逻辑和秩序始终主导一切。但这种模糊的认知,并不能让人在被真相迎面击中时坚强多少。造梦者亲手摧毁了梦境,暴力和死亡无法阻止也无法终结,理性的浪漫拯救不了苍白而无生气的伦敦。莱辛巴赫瀑布忽然多出了一种象征意义,它埋葬了以理性之光消弭罪恶、净化人间(“由于我的存在,伦敦的空气得以清新”)的理想,也埋葬了故事里所有理想主义者的狂热和天真。
  •     福学家生态的部分有趣,如果能用更长篇幅来写就好了!
  •     挺好……的??
  •     还真的以为他们就此就找不到日记了呢。伦敦的地名出现总想说,嘿!我去过那里!时光荏苒,福尔摩斯时代的伦敦其实并不可爱,倒是现在更加美好呢。
  •     意外地是本简单的小说,尽管篇幅、双线叙事以及刻意控制的节奏都在努力使它显得色调更灰悬疑味道更浓重,最终留下的印象反而是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纯真。情节之外同样是预想之外的美,在于犹如晨昏交界处时代的若干剪影,定格于想象的色彩散发感伤的余温,无比适合对逝去事物的主观美学。关于正义的价值判断表象暧昧内里干脆,所谓历史小说,终归是作者精神的具象,共感永远源自情怀而非真相。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