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章节试读

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2
ISBN:9787549511471
作者:川本芳昭
页数:376页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183页 - 第六章 江南的开发与民族间的斗争

在有四川獠族记载的史书中,可以看到与汉民族杂居的獠族也要按规定缴纳赋税。不过由于他们天性粗暴,很快就发起了叛乱。为此每年朝廷命令附近的州镇出兵讨伐。在讨伐中俘获的獠族,充为奴隶,被称为“压獠”。后来商人来了,也将獠族抓走作为商品。因此上至公卿,下至普通百姓,许多人家里都有獠族奴隶。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63页 - 第二章 胡汉的抗争

要成为中华世界的统治者,除却政治、经济、军事上的种种优势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获得合法性。而五胡十六国、北魏以来一直贯彻的“汉化”政策,在对原本中华文化的敬仰之情以外,争取权力的合法地位亦是汉化的动机之一。所谓的汉化,其实用“中华化”的称谓可能更稳妥一些。其目的并非是要使本民族完全融入到汉族之中,而是在种种变革中,实现民族上的超越,消弭民族仇恨与冲突,构建一个“世界帝国"。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304页

所谓蛮夷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同时兼以文化,以自我为主的意识。视自己为天,则视四方为蛮夷,东西皆如此。世界上个民族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看待整个世界。我者与他者。胡人也好,日人也好,半岛人也好,即使在未开发前,也一定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世界。后来,经过接触中土,因文化文明的后进乃被迫后主动进入华夷秩序中。随之自我意识强化,乃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本土化华夷理论和意识。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56页

当我们通观南北朝时期时,据于关中的势力与据于关东的势力使得华北一分为二的分裂格局,从四世纪除开始的五胡十六国一直持续到六世纪末北周灭掉北齐、统一华北为止,这可说是这一时期华北历史发展过程的一大特征。
五胡十六国时期太混乱了。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71页

我看或许因为刘宋以后北方趋于一统,战乱相对少了,故而北方汉人南下少了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1页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86页

它(北魏)可与欧洲历史上的法兰克帝国相比拟,亦是后来北朝各代以及隋唐帝国的母胎。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53页 -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才三十六年。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17页

微观上秦汉时代也绝非是长期和平局面。且不说秦末楚汉相争,赤眉绿林,就是七国之乱,武帝远征也都是不和平的。当然比起春秋战国、三国两晋还是相对社会平和许多的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全部 - 全部

作者的叙述深入浅出,平实的语言中含有丰富的意蕴,且并不单纯概述这一大变革、大动荡时期的纷繁史实,而是以作者用力颇深的民族问题贯穿始终,突破了国内历史教材中常见的汉族中心主义的视角,从具体的历史语境出发,客观地叙述了胡汉民族问题的发展变化,在今天看来尤有现实意义。作者通过对事件、人物的分析提出了不少创见,比如对这一时期“贵族制”国家的论述、在江南开发中蛮族的状况等,都是我在此前阅读的魏晋史书中没有关注过的内容,这样一本由日本历史学家写就的著作,或许正应了那句“旁观者清”,能够让我们从中更好地认识自己。让人稍感遗憾的是,全书配图虽然丰富,但没有一张纵观这个时期各王朝嬗变的总图,无法在阅读的时候对照某个时间点南北各自对应的政权。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101页

一个胡人的太子能以华夏文化为治国之要,说明当时民族融合已经是大趋势。华夏文化的吸引力大,感受并非是完全的文化软实力,而是在于在中原地带的农耕文明之上华夏文化是最适合的。而胡人入主中原师带着王化天下的愿望的,治天下当然不能沿用治部落的法子,而治天下唯有用儒术以及帝王之道。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37页

这幅图画来自于南京市博物馆所藏的南朝画像砖,很出名的一套竹林七贤的画像砖,但是这个注文为何没有注明,明明是七贤,为何图片显示是八个人啊?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3页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165页

……梁末陈初出现了“郡邑岩穴之长”等割据势力……那么,这里的“岩穴”指的是什么?根据当时的记载,穴也称为“洞”。从这个时期起到此后的时期,“洞”一般都是指非汉民族的村落。该资料具有民族学的价值。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103页

作为胡人的帝王,为适应中原而立帝权,帝权的至尊性独裁性和原有部落状态下的分部统领的领导权分散性形成了矛盾。苻坚以及北魏早期皇权信用新人排挤旧人,原因或根本在于此。后满清时代,前有多尔衮,后有鳌拜,其被处置根本在于原有的部落势力威胁了皇权之独任,制约了皇权。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66页

立文帝之孙 明帝之弟曹髦为弟很明显是错误啊,也不知道是印刷问题还是什么。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20页 - 魏晋南北朝时期之序幕

公权力私有化的潮流,以及立足于乡里与之对抗并由此力图对“公”实施再建构的行动,可说是汉代社会瓦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时代的不同两面,这也是成为这个时期群雄割据、动荡不安的一大根源。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133页

宋朝的皇子发出了“愿身不复生帝王家!”得悲叹,这鲜明地呈现出南朝各代的精神状况:尽管试图摆脱疑心生暗鬼的泥潭,最终却深陷其中而无可奈何。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6页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155页

梁武帝和很多老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固执,特别是对于自己所认为的良政。梁武帝的宽仁可能在于自己看过了南齐的残忍而矫枉过正,同时治下几十年的天平也使得其沉醉于盛世欢歌而飘飘然,一切都是面子。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172页

秦汉以来,特别是东吴以后,东南以及华南日益被开发出来,相继建立了地方的州县政权,但可以看到其州县幅度很大,特别是相对于北方,扬州、广州、荆州等都是幅员十分广阔的。原因字啊于区划内的人口是较少的,同时,王朝政权所能管辖的不是全部的地域,而是地域内的诸多个居民点而已。广泛的山区等还是当时的所谓不毛之地,是土著人、山民、少民的居地。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293页 - 中华世界的扩大与“新”世界秩序

第一段末:好太王碑中还记载了高句丽的始祖邹牟王是天帝和河伯之女所生的剖卵降世的儿子,说明高句丽具有其独特的神话世界。高句丽的神话当然跟中国没什么关系,因此可以认为,碑文中出现的“天”的内容与中国的“天”大不相同。
不知道“剖卵降世”神话有何“独特”之处,是没读过《殷本纪》么。再看看《三国志》卷三十夫馀部分裴注引《魏略》,还有《魏书·高句丽传》,品一下这二者跟《商颂·玄鸟》《周颂·生民》的异同,再谈独特不独特。
第三段:第二面还有“跪王自誓,从今以后,永为奴客。太王恩赦”,据此可以认为,高句丽的政治体制是以高句丽王为中心的“朝贡、跪王”体制。
印象中这句一般释做“归王自誓”。奴客什么的另说,先给“跪王政治体制“跪了……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51页 - 胡汉之争

魏晋南北朝从西晋灭亡,北魏统一中华为止。
永嘉之乱主角匈奴于304年自立,国号”汉“(前赵),339年,匈奴政权北凉被鲜卑政权北魏所灭,华北再度统一。这36年为”五胡十六国“时期。五胡: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个民族。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南燕、北燕、西秦、前凉、后凉、南凉、北凉、成(汉)、夏等被称为十六国。
313年,前赵建国,同时石勒建立后赵。这个时期的斗争,从地区观点来看,是位于华北两大战略要地的两大势力-以长安为中心,据于关中地区的势力和以襄国、邺、中山(今河北定县)等地为中心,据于关东的势力之间的角逐。关中的前赵和关东的后赵,后赵与进入关东的前燕,据于关中的后秦和关东的后燕,据于关中的后秦和关东的北魏。据于关中与据于关东的势力使得华北一分为二,从五胡十六国时期一直持续到六世纪北周灭掉北齐。统一华北为止。
329年,后赵灭前赵。333年,石勒去世,石虎废掉其继承人石弘,成为后赵领导者。石虎死后,氐族酋帅符健与351年建立前秦。337年,鲜卑慕容氏建立前燕。自此,华北地区为前秦和前燕东西对峙。
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即位,建立东晋。司马睿手下掌握军权之人是王导的从兄王郭,司马睿开始压制王郭,导致王郭322年攻入建康,元帝司马睿去世,其子司马绍即位。(明帝)战局中,王郭去世,次年,明帝驾崩。王导、温峤等接收遗诏辅助幼主司马衍(成帝)。
东晋时,形成了以建康东面的京口及其对岸的广陵为根据地的集团(北府)与以长江荆州为根据地的集团(西府)。
恒温345年,成为荆州刺史(西府领袖),347年,恒温灭掉五胡十六国之一的成(成汉)政权,统一蜀地。其后,恒温流放北府领袖蔡谟,掌握了整个长江流域军权,再次北伐,攻占洛阳,356年凯旋。365年,恒温再次北伐,败于前燕鲜卑族。373年,禅让未遂的恒温去世。其后有谢安掌握实权,恒温同族担任西府领袖,谢玄担任北府领袖。383年,谢安淝水之战打败前秦符坚。385年,谢安去世,他所拥立的孝武帝无心政治,将朝政托付给司马道子,司马道子和孝武帝一样沉溺于享乐的生活中,导致五斗米教叛乱。接着五斗米教叛乱的良机,恒温之子恒玄率军顺江而下到达建康。此时,五斗米教孙恩已被北府领袖刘牢之部下刘裕击退,因为刘牢之不察,恒玄顺利即位,定国号楚。刘牢之激愤而死,刘裕任北府领袖,404年灭恒玄,417年灭后秦。420年,刘裕开创宋朝,晋朝灭亡。刘裕两年后去世,遗命北府长官由皇族或者近亲担任,西府由皇子担任。450年,宋对北魏发动讨伐,大败,国力衰退。宋被南齐所灭,南齐被梁所灭。梁被陈朝所灭。
陈朝是第一个发端于岭南、在健康建立政权的王朝。这反映了汉民族从江南延伸至福建、广东等。
383年,东晋淝水之战打败前秦。386年,鲜卑拓跋氏建立魏国,439年统一华北,与江南东晋形成对峙局面。
魏文帝改革:
1、废除内朝制度
2、废除西郊祭天,才去汉族南郊祭天。
3、分定姓族,使胡汉通婚。
4、将胡族中的穆、陆、贺、刘、楼、于、嵇、尉等八姓定为与王室通婚的名门。自此以下的各族,划分等级,第一等级为姓,第二等级为族。姓族以中原服丧制度即五服制度而设定,进入其五代范围的属于姓族,属于姓族的拥有担任官职的特权,以及免除兵役的特权。
将胡人分为统治阶级和非统治阶级。与此前按胡汉进行民族划分不同。
5、均田制
授予年满15岁的农民种植谷物的田和麻田,由国家收授。桑田则可以传给子孙。
为了收授天地,需要准确掌握人口数量,为此北魏实施三长制。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
魏分裂为北魏、东魏。然后为北齐和北周,北周灭掉北齐统一华北。隋朝接收北周禅让。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57页

南北朝时期多关注了南北而忽视了东西。北方北周和北齐争强固然多有知晓,前期的东西之争却少有关注。关东、关中,曹魏以来即有争夺。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即是为关东势力打下了基础。而长安的地利则为后世统一打下了基础。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20页

公权力私有化的潮流,以及立足于乡里与之对抗并由此力图对"公"实施再建构的行动,可说是汉代社会瓦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时代的不同两面,这也成为这个时期群雄割据、动荡不安的一大根源。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4页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50页

司马炎选自己的儿子做太子,这算不上是私心。若是私心,世上有几个皇帝君主是无私心的?选自己的儿孙这才是常理。司马炎的私心在于仅仅看到了往昔曹魏因为严管本家而被夺了帝位,而忘记了春秋时代以及汉代的七国之乱,信家族而忘了人性,放任了人性,此乃有八王之乱。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24页

至此,之前把持大权、垄断东汉朝政的宦官势力被肃清,历史进入了一个大的发展阶段。
与唐亡前很相似,宦官掌握大权,随着他们被外来势力铲除,王朝随即进入尾声。明朝最后也有类似情况,魏忠贤下台后,朝堂似乎更加混乱了。这是巧合还是必然?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14页

日本将京都比作洛阳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33页

当时曹魏所占据的荆州北部只有南阳、襄阳、上庸等郡,这些郡在陕西、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跟湖南省完全没关系,而当时孙吴所控制的南部荆州才包括今湖南省辖地。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205页 - 第七章 孝文帝的北魏王朝中国化

1、废除内朝制度
2、废除西郊祭天,才去汉族南郊祭天。
3、分定姓族,使胡汉通婚。
4、将胡族中的穆、陆、贺、刘、楼、于、嵇、尉等八姓定为与王室通婚的名门。自此以下的各族,划分等级,第一等级为姓,第二等级为族。姓族以中原服丧制度即五服制度而设定,进入其五代范围的属于姓族,属于姓族的拥有担任官职的特权,以及免除兵役的特权。
将胡人分为统治阶级和非统治阶级。与此前按胡汉进行民族划分不同。
5、均田制
授予年满15岁的农民种植谷物的田和麻田,由国家收授。桑田则可以传给子孙。
为了收授天地,需要准确掌握人口数量,为此北魏实施三长制。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
魏晋南北朝从西晋灭亡,北魏统一中华为止。
魏分裂为北魏、东魏。然后为北齐和北周,北周灭掉北齐统一华北。隋朝接收北周禅让。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33页

曹魏的荆州应该是不含现在的湖南地区的。曹魏的荆州南部到襄阳地区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8页

所谓“乱世”指的是社会秩序处于急剧的变动之中,而这种不定正是人心浮动的表征。人心浮动无一个主流的主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才会出现所谓的文化上的绚烂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54页

请教,是这个图有问题吗?两晋时期在河南商丘一带分布的这支高句丽的势力,是谁领导的啊?高句丽有曾进入过中原内部,如此深入的时候吗?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2页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84页

苻坚所坚持的政策或被后人嘲笑,但基本上是历史的大势。后被北魏隋唐所继承。民族之间总是要融合的,不能一直处于紧张敌对的状态中。苻坚见过太多的仇杀,希望能做一个流芳百世的人和帝王。他跳出了冤冤相报,结果虽然有些悲剧,但值得赞赏。苻坚的悲剧在于过于自信,内政未能统一而南征,想着借助向外而凝聚内部。若能用十余年的时间整顿凝聚内部,更多的融合,或能为一代盛世。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43页

历代对于王族的处置无太好的法子。宽松了多生乱;严紧了又难以救国本。权力的诱惑太大了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20页

汉末以及三国,各地军阀迭起,但人心思汉,若非曹丕代汉,汉的旗帜还要被抬举几十年乃至于百余年。军阀为私权,汉乃公权象征。私权与公权斗,一开始都还是有心无胆,直到有一个人将私权上升为公权——新的皇权,整个被绷紧的社会马上就崩裂了。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7页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144页


求研究“五馆”的靠谱论文啊!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78页

治到乱,再乱到治,这是人类历史总的趋势和规律。人类社会数千年来都是在走着类似的道路。
民族之间的矛盾有激化的时候,一些人总是幻想着用残杀的法子所谓一劳永逸,但历史的选择却往往是相反的。理性的多数是可以存在的。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189页

……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没有完全将蛮族排除在选拔官吏的一般途径之外。除了非汉民族的中国化和汉化,(这一时期)也存在相反的情况,即汉民族的非汉民族化和蛮化。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3页

他们称为贵族制,我们称之为门阀制。门阀享有特权,君主们也要承让几分。但是北朝和南朝的情况还有些不同。北朝政治上的贵族多是胡人的部族和军事领袖,而南朝的门阀多是主政的文官世家,皇帝是武官出身,多不是世家。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21页

“干吉”还是“于吉”是一个学术界经常讨论的问题,这套书的缺点是,正文缺注释啊!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319页

换言之,五胡、北朝、隋唐与古代日本可以说是具有以下共同侧面的国家群:它们都是以秦汉帝国为母胎,以接受其册封的形式在魏晋南朝的体系中成长,并在突破这一体系的过程中逐渐崛起。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61页

从广义的辽西地区的地理概念而言,辽西地区的核心地带就是大凌河流域,怎样从大凌河迁到辽西啊,这太蒙人了!从西晋时期狭义的概念而言,辽西郡仅有今滦河平原一带,从大凌河流域迁往辽西郡有这种可能,但是慕容鲜卑建都于龙城,龙城即柳城,一度是东汉时辽西郡的重镇,后来是西晋时昌黎郡的郡府,慕容鲜卑应该是从大凌河上游地带,迁入龙城一带,不过从地理位置而言,龙城也位于大凌河流域,所以这句论述还是很有漏洞的!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5页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9页 - 总论

东汉-隋唐之间400年,是汉民族和非汉民族对立和融合的历史。
由于中原的战乱,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集中涌向了江南,使江南得到迅速开发,对此后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人们处在混乱、动荡不安的社会国家中,深切地关注自己的内心,同时执着地追求精神和灵魂的救赎。当时人们潜心于诗歌绘画,笃信佛教和道教,可以说是必然。
第一张 序幕
东汉末年,儒家官僚遭受宦官势力镇压,169年党锢之争为黄巾之乱和东汉灭亡埋下伏笔。184年,黄巾之乱。189年,外戚何进密谋诛杀宦官失败被杀。何进部下袁绍将2000多名宦官全部杀掉。至此把握大权,垄断东汉朝政的宦官势力被肃清。同时甘肃省临洮董卓,联合羌族,进军洛阳,拥立汉献帝,掌握了政权。190年,袁绍任盟主,讨伐董卓。董卓迁都长安,最后被吕布所杀。此后进入群雄割据时代。
191年,袁绍以邺(河北省)为根据地,称霸黄河。200年,曹操官渡之战大败袁绍。曹操迎汉献帝到邺,208年赤壁之战败于孙权刘备连军。此后,孙权刘备联军以荆州归属破裂,孙权和曹操联盟,杀死荆州守将关羽,顺利夺下荆州。自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19年)。曹操占有华北,刘备具有四川,孙权控制荆州以北吴地。
220年,曹操去世,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魏国。221年,刘备称帝。229年,孙权称帝。226年曹丕去世,将明帝托付给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249年司马懿诛灭曹爽,掌握了魏国的实权。251年,司马懿去世。254年,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废齐王芳,立明帝之弟高贵乡公曹髦为帝。这一举动招致魏国总宿将强烈反对,司马师亲自率军镇压。255年成功镇压班师回朝的司马师去世,由其弟司马昭掌握魏国实权。260年,高贵乡公曹髦死于司马昭部下贾充之手。263年,魏灭蜀。265年,魏国被司马昭所灭。280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灭吴,再次统一中国。
290年,司马炎去世,司马昭之子惠帝司马衷愚昧无能,曾问”何不食肉糜“。皇太后杨氏任命自己的父亲辅政,但是惠帝的皇后贾氏不甘受人摆布,借助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杀掉杨俊,然后除掉司马亮和司马玮,掌握了实权。299年,皇后杀掉皇太子,朝野激愤,300年,赵王司马伦杀掉贾后,幽禁惠帝,自己登位,开始”八王之乱“,中原一片混乱。
然后东海王司马越拥立怀帝,311年,东海王去世。匈奴王刘渊,利用羯族石勒和汉族流民首领王弥等人派兵席卷了河南、山东等地。石勒攻击晋朝,捕杀将士十万余人。刘渊子刘聪大举进攻洛阳,史称”永嘉之乱“。洛阳被烧光,怀帝和玉玺被掳至匈奴老巢平阳(山西临汾),西晋事实上灭亡。
东汉末年的群雄大多出生汉官僚,争取地方长官的地位(州牧、刺史),以此作为自身势力正当性的依据。刺史原是由中央派遣到地方的检察官,不久成为驻扎在地方负责行政的长官,成为东汉末年拥有豪族势力和军事实力的集团领袖。地方长官刺史掌握了军队,这种局面一直维持下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政治体制。
九品官人制
曹丕为了将汉朝官僚吸纳到魏政府中,根据陈群的建议,采纳的选士制度,成为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采用的选士制度。
九品中正制将中央官职分为九级,并在地方的郡中设立中正官,对其对郡中出身的现任官吏或有希望出仕为官之人,在乡里舆论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将其按照才能和德行的高下分为九品,向中央报告。九品官人法随后演变为专门适用于地方豪族或贵族的子弟最初担任官职的制度。最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55页

从事后看,有人会说,江统有先见。假如做到迁徙戎族,或可避免五胡乱华。但五胡乱华的前提是华夏自乱。东汉以来,这些胡人中的不少也是世居华土,也是子民。他们若非是看到了中华内乱,若非是时代给予了这样的机会,乱华终是不能实现的。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笔记-第42页

司马炎被评九品中正的时候,司马氏正是有权有势的时候,乡官敢不高评?况其后为帝,有此说太正常不过。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