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在巴西》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 茨威格在巴西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020092109
作者:(法)洛朗· 塞克西克
页数:160页

他死于心碎

1942年2月22日,巴西,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一间寓所内,茨威格在平静地写信,这一次,他写的是遗书,他写了好几封信给挚交好友,还有给前妻弗里德莉克,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他充满歉意的解释了他即将要做的事,他并不在意他的自杀将可能成为永生难以抹去的耻辱,他不在乎这些,他只是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这时,他养的狐狸犬布拉齐跑过来舔舔他的手,他摸了摸小家伙,抱起来吻了吻(“这是最后一次了!”),然后打开房门,放它去花园里玩了,他看着它欢快的边叫边跑出去,心里想的是房东太太以后会好好照顾它吗?他在信中请她帮忙照顾布拉齐,这是他最后一次抛弃的行为,他的心里有几分愧疚,“可是我不能带它走,它是那么无忧无虑。我有绿蒂陪我就足够了,我答应过不会抛下她。”为最擅长为名人撰写传记的茨威格著书立传,等同于攀越珠峰的挑战,一旦失败,便犹如班门弄斧。如何抓住长于心理分析描写的茨威格的细腻内心呢?尤其是茨威格自杀的原因,这是热爱茨威格文字的读者们几十年争论不休的的问题,深入茨威格本人的思想,将他内心的挣扎表现的淋漓尽致,并且最终说服读者,这是摆在作者面前最大的考验。洛朗•塞克西克的文字充满了魔力,他向读者展现的茨威格一生中的最后几个月读来字字惊心,这个六十年代出生的法国人比茨威格的朋友更了解他,他像是躲在茨威格和绿蒂内心的影子,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1942年2月15日,茨威格和绿蒂参加了巴西狂欢节,他们在远离战火的大洋彼岸一晌贪欢,绿蒂穿着她在纽约买的那件大红色的露背小礼服裙,还记得那个犹太裁缝听说她是茨威格夫人,向她表示了敬意,“他是个好人!他的书我们都读过!”绿蒂有些苦涩的想,是啊,他是个好人,可他就是太好了,虽然他不信任何宗教,但是他背负的十字架比谁都要沉重。总是有一些好消息的,不是吗?美国参战了,那一刻她兴奋的想跳舞。可是一个好消息总是伴随着很多个坏消息,他忧愁的是纳粹加紧了进行种族灭绝的脚步,始终无法乐观。当新加坡沦陷消息传来之时,他们再度陷入了绝望,他们急匆匆往家里赶,在拥挤的大街上绿蒂的箱子被挤掉在地,她看到那条红色的裙子被无数人的脚踩来踩去。躲了那么多年,那么多地方,终于连最后的容身之所都没有了吗?要是用时下通俗的话来说,茨威格和绿蒂的反应,未免太玻璃心了,当时在集中营的犹太人还在坚持活下去,为什么他们却杯弓蛇影,觉得生无可恋了呢?事实上新加坡的沦陷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茨威格的内心,早已不堪重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他应该是患有PTSD(创伤后压力综合症)和幸存者综合症,这是我们在警匪片或者恐怖片中经常看到的情况,很多遭逢不幸的幸存者认为自己苟活下来是可耻的,觉得自己有罪,应该为其他人的死去负责,因此常常会产生自毁和轻生的倾向。茨威格从1933年就逃离了德国,如果他一路历经艰辛,过的非常潦倒的话,他也许还会减轻一些对自己的谴责。可是他加入了英国国籍,他的书仍然在美国和巴西出版且大受欢迎,他在巴西的每次朗诵会都座无虚席,人们真诚的喜欢他。越是这样,他越无法容忍自己的怯懦,他能怎么办呢?他历来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坚定的反战人士,人们却热切的期盼他扛起反法西斯的大旗,燃烧大家的激情和斗志,他是会描写激情的,可是他笔下那些被下意识的激情操控的主人公的下场都是非死即疯。他已经不会写了,他太老了,没有力气更没有意志了,况且,在这个时代,谁的笔能比得上希特勒呢?那位新的文学巨匠,那上百万部、无可逾越的悲剧作品当之无愧的创作者?茨威格想起他为什么不喜欢歌德,而喜欢克莱斯特了,克莱斯特说过:“我的灵魂深受重创,当我把鼻子贴向窗户时,几乎连一缕阳光也会刺伤我。”吞下药,让身体跟着灵魂一起解脱吧,如果验尸的医生是茨威格的读者的话,应该在死因一栏写下:他死于心碎。(刊于1.6《信息时报》,请勿转载)

作家最本职的使命是用笔说话

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自杀于里约热内卢,结束了从1934年开始的流亡生涯。对后世来说,茨威格的自戕留下了一个文学史上的谜,也使一类文学——作家传记——的书写变得异常艰难。学者们大可皓首穷经地研读作家的文本(包括创作、书信、箴言、演讲、涂鸦),构建起作家的身世与思想经纬,然而对于一个通过自杀告别世界的作家,我们是否真能通过这些文本,接近其灵魂的本源,揭开其不为人知的隐衷?法国作家洛朗•塞克西克对此不以为然。显然,他服膺茨威格在流亡巴西期间,于资料匮乏的窘境中为随笔大师蒙田立传的准则:我们书写某个人物,文物与字纸考证固然重要,但对传主灵魂与精神的探索当是传记书写的核心要旨,因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才具有吸引力,深入这个人的内心,看穿他的秘密,远胜于研究分析他的作品。应当沉浸在他的灵魂深处,揭示人性的秘密。”塞克西克出版于2010年的《茨威格在巴西》,便从茨威格的个性与精神层面出发,深刻揭示其生命最后半年的思想危机。由于彼时欧战正酣,缺乏茨威格这一时期的具体史事,塞克西克的描写不乏精神分析之类的推论成分。然而他的叙述无不建立在茨威格过往生活与创作的基础之上,可以说,这本亦传记亦小说的作品反倒比一些学术论著更让人了然茨威格复杂的内心世界。在书中,塞克西克强调了恐惧和负疚这两种情感对茨威格的致命影响。恐惧,既来自茨威格作为犹太人,在甚嚣尘上的反犹浪潮中推人及己的宿命感,亦源于其赋以全部精神寄托的欧洲文明崩溃所带来的挫败感。他的“在哪儿放下行李,哪儿就在脚下塌陷”的受害臆想,可不是落魄文人的多愁善感和无病呻吟,而是多年稽考历史、创作人物传记的深刻心得。在他看来,整个历史涂满了“血腥、暴力和阴谋”,文学艺术简直是劫后余生的奇迹。茨威格的心态便这样摇摆于生存的庆幸和毁灭的悲观之间,一如其初到巴西时对从欧洲抢救出来的40本书得意不已,“这帮人(纳粹)哪里会嗅得出沙龙的味道”,转眼他又在《昨日的世界》中以往事不再来的忧郁缅怀那些逝去的大师,末日情调浓得简直化不开。我们很容易理解恐惧之于人的意义,这也是大多数茨威格研究文章中所强调的。但茨威格的负疚又是怎么回事呢?塞克西克提到了两点。一是上文说到的犹太人的宿命论,一种共同的命运感使茨威格心系沦陷欧洲的同胞,身在大后方反而使他备感煎熬,以至在生活中刻意营造重压和痛苦,用来换取内心的平衡。二是茨威格暧昧的政治观,这种政治观恰恰与犹太人的身份认同相悖。茨威格是个人道主义者,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主义,包括纳粹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在当年必须作出抉择的政治环境中,这种天下大同的理念只会使他两边不讨好(在英美,茨威格被归为“敌国侨民”)。他反对纳粹主义,却从不愿为犹太人的生命与自由鼓与呼,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助一臂之力,因为,他“怕话一出口,被别人拿去大做文章,落得个出言挑衅的下场”。塞克西克指出,茨威格的这种谨慎并非胆小怕事,而是一个作家对自身定位的一种基本看法。他坚持独立的立场,拒绝被利用,无论这种利用来自政治还是经济,也无论利用他的是希特勒,或是罗斯福。他认为一个作家最本职的使命是用笔说话,在他,便是“探索男男女女的灵魂,窥视其内心的奥秘”,至于拉横幅搞笔战,则是心怀这类担当的作家们干的事。茨威格的这种看法让我想起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对一些争议的回复:不能强迫所有的作家在街头发表意见,也应允许有的作家在书里发表意见。茨威格走得更决绝,除了少数作品,他拒绝在书中发表意见。拒绝发表意见的茨威格,终于无以承受公民-艺术家关系撕裂所造成的痛苦。他只求安心做他的艺术,而时代的诡异使他最后只得离尘遁世,沉浸“昨日的世界”以“更加真挚地热爱生活。”《茨威格在巴西》写得诗意又从容,作者塞克西克成功地再现了一代文豪的生命绝唱,其情其景,莫不让人感同身受。

随夜而逝

《茨威格在巴西》这本书我读了几个月,最初读的时候感叹洛朗•塞克西克能如此地令人心悦诚服地展示茨威格在巴西的最后日子,文笔流畅,推理清晰,书不厚,但却可以读到他对茨威格的深刻理解。诚然,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揣测非常内向的斯蒂芬•茨威格的自杀过程,一定是一件很有探究意义的事情,而对于喜欢茨威格的读者来说,这份考察报告,则令人感慨万千之余,不得不为塞克西克颔首叹服。掩卷之后的数日,依然时不时会想起来塞克西克在书里提到的那些属于“茨威格”的令人锥心的痛,因为,他一直寻找的一片净土其实再也回不来了。在德军占领奥地利之前,他成为第一个流亡的维也纳人,他携着自己珍藏的巨匠杰作漂洋过海,一路逃亡,苦苦等待着“世界恢复理性”。他原本是在强权或威权之下安分守己的追求美好的人,八年里,他苦苦追寻的仅仅是一份平静安宁,虽然他失去的贝多芬日记在戈林的手里,但是他珍藏的莫扎特的浪漫曲《紫罗兰》跟他到达巴西,这一路上战争如影随行,他就一直在逃,德国、英国、美国、直到巴西。虽然美国安全了,但他受不了无休止的吵闹和嘈杂,也受不了那些无休止的要求他提供援助,最终,他在1941年的9月到达了巴西,随行的不再是跟随他出逃的前妻,而是小他二十五岁的绿蒂。他来到巴西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绿蒂的哮喘。到达巴西开始渐渐安稳的日子,他开始反思自己:“德国把刀子插入犹太人的胸膛,他却他一言不发,怕自己一字出口,被别人拿去做文章,落得个出言挑衅的下场。”10月他出版了《昨日的世界》,在这本书里,他却依然还是旁观者、局外人。11月他又出版了《巴西:未来之国》,然而罗曼·罗兰写给他的信却是这样说的“我没有看见您扎根在巴西这块土地。现在落地生根,太迟了,没有根的人,就成了幽灵。”他真的成了幽灵么?在这个月他的六十岁生日会上,他吟诵了自己的诗,里面有一段“能笑看人间的,唯有无欲无求之人,不问身在何方,不因得失或喜或泣,衰老对他而言,只意味着即将离去。只有在斜阳的余晖中,明澈的目光才流露出更多对自由的渴望,只有离尘遁世,才会更加真挚地热爱生活。”写得如此地超然、洒脱又深邃,颇有些“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味道。然而,遗憾的是,他不是认真执着的托马斯·曼,他不是坚韧开朗的罗曼·罗兰,他只是洞悉微妙情感的细腻雅致的茨威格。12月过后,那些恳求他加入战斗的呼声越来越高:“您的名字只要出现在一篇文章下面的署名处,就能对舆论产生影响,能让阿根廷和乌拉圭的民众们大受鼓舞,在这儿,您是道德上的权威”他不耐其烦,他心里清楚自己从来不是“道德上的权威”,这时候他才开始渐渐明白:“历经一场浩劫后的世界,没有属于他的位置,他再也没乐趣写作,也再没有兴致讲述,让他发出声音?除了沉默他别无选择。”这时候,深爱他的绿蒂开始发现茨威格在沿着他所喜爱的克莱斯特的道路走着:“他欣赏自杀者的崇高格调”。到了1942年2月,“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他们坠落深渊的脚步,逝世后离开这个世界了。”塞克西克笔下的“茨威格”就这样选择了自杀之路,对于熟悉斯蒂芬·茨威格的读者来说,书里茨威格行走的、遇见的那些人和事是否发生过其实都不需要太多考证,因为这本书大量的是直白的情景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这些都逻辑分明地阐述了“茨威格”可能的爱恨轨迹,他对巨匠杰作的情感,他对同时代作家的看法,他对失去的优雅时代的眷恋,这些都是他留下来的小说里读者可以用心感受到却未必能说得清楚的,塞克西克替读者说了出来,并说得如此合情合理。茨威格真正的死因,迄今无人知道,塞克西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茨威格一直欣赏自杀格调,他从逃亡开始,便一步步设计好了自己的离世,他的每一步都按照克莱斯特的设计进行的,只是这个计划真正的完成了,而不是停留在文学研究领域,只因为——他对整个世界绝望了,他找不到了“属于他的位置”。或者可以说,潜藏在茨威格内心深处,属于优雅也属于脆弱,属于文明也属于文化的东西,让他放弃了挣扎——“再不会有藏身之处,不会有避风港,……再也不要幻想安宁的幸福……再也不会有未来,过去已经消逝。”回首二战的岁月,多少文明被毁掉,多少文化被毁灭,世界,失去的何止一个斯蒂芬·茨威格呢。那些追随黑暗而逝的,是这个智慧种族的遗憾呢,以后这样的遗憾还会发生么?塞克西克写下这本书,应该是不希望再发生的,然而,真的不会发生么?无人知道,但愿读过此书的人能加入这份希望之中,让这样的遗憾不再发生了。【原文地址】天涯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2996523&Key=943473355&PostID=49822898&BlogID=150117网易 http://iwenqing.blog.163.com/blog/static/1430144220132711139490/


 茨威格在巴西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