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名士链

出版日期:2014-8-20
ISBN:9787208123241
作者:萧华荣
页数:368页

作者简介

魏晋名士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他们蔑视名教,狂放不羁,强调精神自由,追求人生的个性。这一部《魏晋名士链》,即是描绘此士人群体生涯事迹、精神风貌的专题著作。全书以魏晋年间的时代更替为叙述顺序,以内在的人情世态变迁为展开逻辑,环环相扣,从政治生态、思想学术、社会文 化多个方面勾勒了正始名士、竹林名士、中朝名士、渡江名士、江左名士等五代人物,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人生遭际。
……………………………………………………………………………………………
乱世动荡中的精神自由
山水林泉间的个性追求
《华丽家族》、《簪缨世家》作者再推新著
倾力勾绘魏晋名士的人生沉浮与绝代风流
……………………………………………………………………………………………
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
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
——嵇康《释私论》

书籍目录

目录
魏晋名士链
1
楔子 关于他们
1
1.
五代名士
1
2.
他们生活在那样的时代
4
3.
走向自然
6
第一章 正始名士
9
1.
阿公阿公驾马车
9
2、“热如汤”与“冷如浆”
12
3、 名士班头
15
4.
后生可畏
19
5.
圣人体无
21
6、《老子》旁观
24
7、王弼注《老》
28
8、辅嗣《易》行无汉学
31
9、
玄思与深情
34
10、
有情?无情?
37
11、天才与世俗
40
12、深、几、神
43
13、
旧戏新唱
47
14、
不祥的沉寂
50
15、一个更远的伏笔
54
16、
将计就计
56
17、可贵的“二难”
58
18、
常畏大网罗
61
19、
收网了
63
20、正始之音
67
第二章 竹林名士
69
1.
那片迷蒙的竹林
69
2.
使口如鼻
74
3.
阮籍咏怀
76
4.
嵇康卜疑
80
5.
《庄子》旁观
83
6.
向秀注《庄》
88
7.
“酣畅”的故事
91
8.
《酒德颂》
94
10、
越名教而任自然
102
11、 礼岂为我辈设也
105
12、
方内与方外
108
13、
生孝与死孝
112
14、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114
15、那位迷蒙的高隐
118
16、锻声丁冬
123
17、潜龙•亢龙•屠龙
126
18、
《与山巨源绝交书》
131
19、
又一封绝交书
135
20、
嵇生琴
138
21、
恻怆山阳赋
143
22、
谁知我心忧
146
23、林下风气
150
第三章 中朝名士
152
1.
晋世宁,舞杯盘
152
2、不绝的“微言”
157
3、
难起萧墙
160
4、
麈尾名士
163
5、
“贵无”与“崇有”
167
6、
金谷送别
170
7、
春日洛滨
174
8、
南风烈烈吹黄沙
177
9、
白首同所归
181
10、
秋风起兮木叶飞
184
11、
华亭鹤唳讵可闻
188
12、
名教中自有乐地
192
13、
三语掾
196
14、
郭象注《庄》
199
15、
《庄子》了不异人意
203
16、司马越好名士
206
17、乱世危言
210
18、解 登枝,裸形扪鹊
213
19、司马睿立足江东
216
20、永嘉之乱
220
21、清谈误国?
224
第四章
渡江名士
226
1、渡江!渡江!
227
2、新亭对泣
230
3、又闻正始之音
233
4、八达
237
5、江左管夷吾
240
6、一马化为龙
244
7、三日仆射
247
8、另类“吾徒”
250
9、缺壶歌
254
10、清君侧
257
11、二子宜置丘壑中
261
12、顾命之臣
264
13、东床快婿
268
14、又见名士血斑斑
271
15、南楼雅兴
275
16、相府夜谈
278
17、元规尘污人
282
18、三良既没
285
19、渡江天马南来
289
第五章、
江左名士
291
1、
以玄对山水
292
2、
当初山水愿
295
3、东山的召唤(一)
298
4、东山的召唤(二)
302
5、隐逸——名士风流
305
6、深公笑买山
307
7、七分佛宗有其三
310
8、逍遥吧,鹤
313
9、渊源不肯起
317
10、牛渚西江夜
320
11、司马昱主政
323
12、相王谈客(一)
326
13、相王谈客(二)
329
14、伤逝
331
15、清风朗月思玄度
334
16、桓、殷勃
337
17、啊,会稽
339
18、兰亭雅集
343
19、我卒当以乐死
346
20、咄咄怪事
350
21、曲终人不见
353
22、东山的盘桓
357
23、别了,东山
360
24、可怜东晋最风流
363

内容概要

萧华荣,男,1941年10月生于山东掖县(今莱州市),长于青岛。1978年考为济南山东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萧涤非、董治安先生。曾留校任教。后为上海华东师大教授。著有《中国诗学思想史》、《华丽家族》、《簪缨世家》等。


 魏晋名士链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同样是来蹭个读书笔记,人太多了,不写下来记不住。开始之前略评价两句,这本笔调明显比前两本随意了一些,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华丽家族》。———————————————————————————————(一)正始名士正始名士活跃在从魏明帝曹睿逝世后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佐曹芳,到司马懿发动政变夷灭七家权臣三族独掌朝政的这段时间里。这段时间里,曹爽一方积极活动,在各方面都掌握大权,可谓"热如汤",而在魏文帝曹丕时期就遭到排挤的司马懿,作为阅历上的老臣,姓氏上的外臣,则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式,"冷若霜"的态度和装作中风时逼真的演技,为他赢得了称曹氏兄弟随君扫墓时一举控制朝廷的机会,将曹爽、曹羲、何晏、邓颺、丁谧、毕轨、李胜、桓范、张当等七人,在五日之内以谋反罪名逮捕问斩。正始时期的结尾浸透着浓重的血腥,但在司马懿这头睡兽蛰伏的这段时间里,一切却平静得丝毫不引人猜忌,故在这段时间里,在曹睿时期收到排斥的清谈玄学也因为曹爽对一批命似的重用而逐渐复苏。其中的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夏侯玄。何晏出生于东汉末年何太后一族(嗯,就是三国演义第二章董卓进京里面那个何太后、何进一家,天哪我竟然还记得)。他的父亲早亡,曹操相当于他的继父
  •     萧华荣:翩翩浊世之佳公子 《东方早报》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关于魏晋名士,我早就想写点什么,写出真实的他们,每个故事每番言论都有来历出处,并尽量写得雅俗共赏些,既饶有趣味,又不落浅俚,但这一切谈何容易!于是就年复一年拖下来了,拖到冷雨敲窗,霜叶委地,洛阳年少成为江东翁妪。五代名士《世说新语·文学》篇讲了一个故事,说是东晋时袁宏写了本《名士传》,拿给谢安看。谢安把书漫不经心翻了翻,笑着对满座的高朋说:“我曾对人讲起江北的事情,说着玩儿罢了,他竟拿来著书立说!”此事的真假不得而知,《名士传》也没保存下来,从曾经见过此书的刘孝标的注中可知,袁宏把他之前的名士分为三代:正始名士:夏侯玄、何晏、王弼。竹林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中朝名士:裴楷、乐广、王衍、庾敳、王承、阮瞻、卫玠、谢鲲。“正始”是三国曹魏的一个年号。竹林名士的主要活动时间紧随其后,也属曹魏。“中朝”指西晋,与曹魏都建都中原地区的洛阳,故生长在南方的谢安称之为“江北事”。这大概就是后世所说的“魏晋名士”的最初来源,但还缺少东晋。有人将东晋的名士称为“江左名士”,或径称“东晋名士”,本书则在两晋之际另分出一代,称为“渡江名士”,也称“中兴名士”。他们在“中朝”便已“成名”,永嘉之乱渡江南下,参与了东晋政权的创建,即所谓“中兴”。这里需要说明,袁宏《名士传》的“中朝名士”中后来渡江的,如王承、卫玠、谢鲲,我则划归“渡江名士”。渡江名士之后,东晋(317-420年)大约还有八十年,但我只写到谢安走出东山、走上仕途的那一天(360年),称这一代为“江左名士”。他们有的随父兄渡江时尚为幼童,有的干脆就生在江南,如谢安、袁宏。这样,正始名士、竹林名士、中朝名士、渡江名士、江左名士,就是我要写的五代名士。到此,我要写的主题——“走向自然”,已经得到充分的展示,再写,就是多余。倘问魏晋名士有什么特点,请让我举例说明。《晋书·王湛传》说西晋王湛平时少言寡语,家人都说他痴。他有个侄儿王济是位名士,也不把他放在眼里。有一天王济见他床头放着一部《周易》,问他有何用场,他说身体不适时随便翻翻。王济请他谈谈体会,他便“剖析玄理,微妙有奇趣”,都是王济闻所未闻的,不觉肃然起敬,叹道:“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之罪也。”可见在当时,能谈《周易》便可称名士。原来,从正始起,玄学流行,一直笼罩了整个魏晋。玄学推崇老庄道家思想,重视《老子》《庄子》《周易》,后世合称“三玄”,因为它们的哲理 “玄之又玄”。魏晋人谈论“三玄”,史称“清谈”。总之,魏晋名士的一个特点,便是善于清谈玄学。这是思想方面。又,《世说新语》记载,有位名士曾经宣称: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他的条件更低了。“常得无事”,远离尘务,闲逸优雅,得老庄清静无为之趣;“痛饮酒”可以放任自然,形超神越。至于“熟读《离骚》”呢?可能因屈原《离骚》是发愤抒情之所作,而名士重情,“情之所锺,正在我辈”。这三个方面总而言之,就是任诞。《世说新语》所记的这段话,正是在《任诞》篇中。这是行为方面。魏晋名士的前两代,正始名士偏重清谈,竹林名士偏重任诞。此后的两晋名士,也是或偏重清谈,或偏重任诞。当然,“偏重”而已,并不排除兼而有之。清谈、任诞,熔铸而为“魏晋风流”。是真名士自风流。什么是“风流”?我也说不清。我只能将春风的婉转引荐给你,将流水的潺湲引荐给你,请你自己去领略,然后,然后我们心照不宣。不能小看了魏晋名士。他们之中,出了中国古代一流的政治家,一流的哲学家,一流的文学家,一流的书法家,一流的绘画家,一流的音乐家。除了极个别者,他们皆是有善可陈的。你问我对他们的总体看法吗?容我想一想。容我想一想后小心翼翼地回答:他们是——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他们生活在那样的时代他们正是生活在“浊世”,不过也不尽同,要分开说。正始名士、竹林名士生活的曹魏后期,是司马氏阴谋篡权而且阴谋得逞的时期。司马懿原是曹操的僚属,已经崭露头角。曹操是权臣,他异常珍视自己的权势,对此敏感而多疑。有一次他做了个不祥的梦,梦见“三马食一槽”。“槽”,他觉得是暗示“曹”,那么“三马”呢?他历数朝中姓马的官员,也没漏掉司马懿。多年以后,到了曹操的后代,这梦真的应验在司马氏身上,“三马”就是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至于“三马”是怎样啃食“一槽”的,且让我们来看另一个故事。又过了许多年,到了东晋,太子司马绍有一次与“名臣”王导、温峤聊天,他请温峤讲讲他的祖上当初是怎样得到这份江山的。 温峤大概有点为难,迟疑了一下,王导说:“温峤年轻,知道的不多,还是我来讲吧。”于是一五一十详细讲述了这一父二子将近三十年间是如何绞尽脑汁,费尽心机,不择手段,不顾廉耻,惨淡经营,前死后继,终于如愿使第三代司马炎黄袍加身,登上金銮宝殿。他讲得绘声绘色,年轻的司马绍听得毛发悚然,不觉双手捂着脸,伏在床上,说:“照这样说,晋室的国运,怎么能长久啊!”这个故事可以充分激发人们的想象:连承受恩泽的后代都感到惨不忍闻,那么“三马”当时的恶行,这里就不劳辞费了;当年在他们淫威下生活的名士们的处境与心境,也就不难想象了。“三马”骇人听闻的恶行是会遭到报应的,近在自身,远在儿孙。果然,司马炎篡位建立起来的西晋除开始较为平静外,其他的漫长日子可用一个字概括:“乱”——贾后乱政,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五胡乱华。中朝名士就在那种混乱中生活,也在那种混乱中被杀。渡江名士渡江以后以及江左名士所生活的东晋前、中期,则是另一番景象,这是一种前所未有也是后所罕见的独特景象,用当时流行的话来说,是“王与马,共天下”;用历史学的术语来说,是“士族门阀社会”。后来,又有庾氏、桓氏、谢氏相继兴盛,轮番接力,可称“庾与马,共天下”、“桓与马,共天下”、“谢与马,共天下”。这种“共天下”的局面是皇家不能容忍的,他们曾试图加以扭转,却激起王敦之乱,小朝廷险些覆灭,只得作罢。这种“共天下”的局面却是名士们的黄金时代。“共天下”削弱了皇权,限制了专制独断,适合名士自由不羁的个性。与司马家“共天下”的士族门阀与名士们属于同一阶级,他们的头面人物本身便多为名士,正可“沆瀣一气”。这便是魏晋五代名士所生活的时代,主要是政治方面的情况。我对各代的叙述,都紧贴当时的政治斗争展开。走向自然讲了“名士”,讲了“魏晋”,现在轮到“链”了。是的,这五代名士,犹如奥运旗上的五环,环环相扣,一个挽着另一个的臂膀,鱼贯而来,在时间上相“链接”。说这是一条“链”,更因为在五代名士之间,有一条共同的线索贯穿着。笼罩整个魏晋的思潮是玄学,玄学的精髓是老庄道家思想,而老庄道家思想的精髓则可以说是:“自然”。质言之,“自然”便是将魏晋济济多士贯穿成“链”的一条红线。“自然”,我以为是魏晋士风绕以演化的轴心,是我要写的最关键的关键词语。魏晋名士的所得所失,其功其过,或妍或媸,都缘于对“自然”的理解和践行,因此,“自然”也是我绕以展开的轴心。“自然”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用作虚词,即自己如此,本来如此,平常说的“任其自然”、“自然而然”,便用此义。二是用作实词,指主体以外的客体世界,如山川原野、草木鸟兽,所谓“大自然”、“自然界”。“自然”的这层意思是近代以来才有的,老庄和魏晋名士所说的“自然”,皆属前者。老子是这种“自然”思想的开创者,在他的学说中,自然是与儒家的礼法相对立的。礼法是一种人为的约束和规范,后来发展为系统的“名教”。魏晋名士都不同程度地疏离名教,追求自然,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成为魏晋玄学的主题。魏晋名士们在行为上任诞、放达甚至纵恣,他们觉得就是在追求自然。可以说,自然,就是自由。当代学者叶秀山《漫谈庄子的自由观》说得好:在老、庄思想中,“自然”就是“自由”,“自由”也就是“自然”。“自然”,就是“自如”,即“自己如此”,亦即“自由”。“自由”和“自然”本是统一的,同一的。所以,我要写的主题“走向自然”,说白了,就是“走向自由”。另一方面,既然“自然”是自己如此,是非人为,那么还有什么比客观外界的山川原野、草木鸟兽更天然,更天工,更天籁,更未经人化呢?所以,在长久的运用中,“自然”一词也不知不觉带有了前面所说的第二种意味,比如竹林名士阮籍在《达庄论》中说:“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当代学者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认为,这话“可以说赋予自然以新的含义。近代汉语中所谓自然表示广大的客体世界,自然的此一意义可谓开始于阮籍”。再举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实例: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一)末尾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中的“自然”既可理解为“自由”(与“樊笼”相对),又可理解为“大自然”(与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丘山”相应)。你说是吧?在实际生活中,到了江左名士,这些追求“自然”(自由)的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实体自然,投向江南的明山秀水,憧憬隐逸、纵情山水蔚成风气,王羲之宣称自己终当在山水中快乐而死,谢安在东山盘桓了二十多年,直到四十多岁才不得已而出仕,似乎在“大自然”中才最有他们要的“自然”——自由。也就是说,魏晋名士的走向自然,包括精神上的(自由),也包括实体上的(大自然)。两种意义的“自然”到此融合了,我要说的也便到此结束。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蛮好的,挺清晰明了,看完会对魏晋时期的大部分重要名士有基本的认识。是打算做读书笔记的,后面还是被懒癌打败。
  •     魏晋人物关系写的很清晰。。。
  •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     首先我要说我理解错了链的意思。。我以为作者会像写一个圈子一样来写人的互动,但还是主要从正始名士开始沿着贵自然的思想往下走。。嗯,同作者的书,我比较喜欢那本华丽家族,叙述会更加吸引人。
  •     刚开始不习惯这种口语化的写法,再读下去就觉得不错。把魏晋名士划分为五代来介绍。 #t#
  •     萧老师把这些名士过分捧着,以至于小心翼翼,评价也不见长进了
  •     萧先生的文学特别好,像优美的散文一样。有观点有见解,脉络清晰,思维缜蜜,萧先生教古代文学的,写这种书还是游刃有余。确确实实是萧先生自己的作品,不是书市上那种摘抄整理改编拼凑的书籍。值得一买,值得一读,尤其是对魏晋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     三星半。書名中的“鏈”字是玄學之鏈,貫穿全書,主線清晰。文字流暢。不過硬傷略多,也好,找茬也挺好玩。
  •     南都荐书,东晋之后无名士
  •     对魏晋名士感兴趣但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历史的可以看看。
  •     作者签赠本。
  •     已收《华丽家族》与《簪缨世家》,这本一定要收要看的。
  •     塑料。
  •     乱世动荡中的精神自由,山水林泉间的个性追求 《华丽家族》、《簪缨世家》作者萧华荣再推新著 倾力勾绘魏晋名士的人生沉浮与绝代风流
  •     南京的三天有它相伴才不乏味,萧华荣写过三本魏晋的书,这是我看得第一本。把三代人故事娓娓道来,既惊奇又感慨,现代人想过的生活,古人早已亲身经历过,豁然开朗。
  •     标签化?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