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战争

出版日期:2015-5-1
ISBN:9787557001109
作者:[美]罗宾﹒贝克,[美] 伊丽莎白﹒奥拉姆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基因战争》从家庭生活的完整面貌,提出了大胆的、引人注目的主张,一举惊爆了核心家庭的内幕,揭示出了即使是最和睦的家庭也存在不为人知的冲突。虽令人不快,却深具说服力。
家庭是战场的最前沿。虽然我们的意识里都渴望平静的生活,但我们内心的驱动力却无法平静地处于争夺之中。为人父、为人母、教养与照顾,在这些深层的人类本能之下,存在着另一种更深奥的寂静——以牺牲他人来确保我们自己基因存续的意志。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暗潮汹涌
场景1 肥皂剧
第2章 准备就绪
场景2 受孕计划
场景3 战役时刻
场景4 达阵成功?
第3章 大功告成
场景5 怀孕期的鱼水之欢
场景6 害喜
场景7 分娩
第4章 婴儿战争
场景8 哺喂母乳
场景9 无眠的夜晚
场景10 产后忧郁
第5章 胜负之争
场景11 公平竞赛
场景12 质胜于量?
场景13 弧注一掷
第6章 家庭冲突
场景14 手足之情
场景15 父母亲的偏爱
场景16 乱伦
场景17 儿童虐待
场景18 单亲抚养
第7章 迈向祖父母之路
场景19 打好基础
场景20 反叛、探索与离家自立
场景21 伴侣的选择
第8章 为人祖父母
场景22 祖父母的照料
场景23 繁衍之后?
场景24 家庭的协助者
第9章 人生的尽头
场景25 最后贡献
谢辞
进阶阅读

内容概要

罗宾贝克:美国生物学家。曾在曼彻斯特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动物学22年,发表过大量具有深刻社会影响力的学术性著作。1995年,他与同事贝里斯(Mark Bellis)合著《人类的精子竞争:性交、自慰与不贞》一文,一举成名。贝克从曼彻斯特大学离职后,一直专心于演讲、写作及广播等工作。他对于人类行为演化的主张与论点,被各国广播电视机构制作成节目,广泛传播。
伊丽莎白奥拉姆: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她曾于野生动物和女性杂志上发表过许多文章。此外,她还是5本童书的作者。贝克撰写《精子战争》时,她曾给予许多支持和协助。


 基因战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一开始听了罗胖的推荐买的,没想到出人意料的好。用一个个小故事为主线,用自然规律解释故事中夫妻、父母子女、祖父母之间发生的种种冲突。虽不如科学文献客观,但是还是值得关心家庭生活的人们思考的。读完这本书后决定今后可以多买些罗胖度独家的书了。
  •     偶然在罗辑思维的公众号中看到这本书,其实没有听到罗胖介绍这本书的那期节目,仅仅是看了书的文字介绍被内容所吸引买下来的。作为文科生,却一直对生物学很感兴趣,以前也读过一些,但这本看完之后依然收获良多。全书紧紧围绕着一个关键词,就是“繁衍利益”。以往看过的解释家庭矛盾的资料,往往是从心理学或者社会学的角度展开的。但我们不能忘了,不论是心理还是社会活动都离不开人类的身体,是大脑皮层的反应导致了人类的心理活动,支配着身体的其他部分为或不为。而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已经使我们的祖先学会了如何趋利避害,如何躲避天敌,如何寻找到失物,如何帮助子女存活,等等,而这些经验都通过基因传给了他们的后代,也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体里的那23对染色体。因此,探究被基因预设的行为模式,对于研究人类行为是非常有帮助的,特别是在家庭领域。心理学或者社会学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往往是从社会地位的认同开始的。虽然所有的学科都认为人类的行为目的是趋利避害,而对于“利”的定义不同导致研究方法不同,心理学中的“利”在于获得舒适感或者安全感,社会学中的“利”在于获取财富或者荣誉。生物学中的“利”在于最大化繁衍利益,即获得更多的子孙,使自己的基因得以延续。这就是本书的核心所在,让读者从瀚如烟海的讲解家庭矛盾的书籍中获取一种全新的视角。当然影响我们家庭行为的不仅仅是生物本能,每个人不仅需要从创建家庭中生育子孙,现代家庭的生育意义逐渐降低(从现今发达国家的低生育率中可以看出),人们更多的需要从家庭中获得心理慰藉和社会资源(有些国家的法律会为已婚人士降低税赋,还有人为了资源共享达到财富或荣誉的目的,就像纸牌屋中的夫妇,他们并没有生育儿女),因此完全从生物本能的角度探寻家庭行为的意义,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妨碍本书的研究角度为我们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角度,或者说是一种补充。因为现代人的一个行为的背后,往往是多种考量因素的综合、比较、权衡。遗憾的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预设的基因,仅仅考虑了繁衍利益,没办法将现代的法律、财富、社会地位、荣誉等等因素一并预设进去。如果我们仅仅是按照生物本能去行为,说不准就触犯了法律获得处罚,得不偿失。所以现代社会的每个人不能当一个只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这也怪不得我们的祖先,现代工业社会才三百多年的时间,时间短到完全远远不足以将其刻印在我们的基因里。这是第一次买罗胖推荐的书,单从内容来说还是挺不错的,翻译也还过得去,只不过还没有达到“信达雅”的标准,某些句子可能没有译出作者原意,但不影响阅读。原书是一部偏于科研成果的著作,可以猜测因为原作者为了追求逻辑严谨来回反证,显得有些啰嗦,也对翻译造成了难度。其实作为一部科普类读物,读者们更追求观点的“新”“奇”,所以来回的反证好像没有很大必要。
  •     美国总统柯林芝有一次携夫人参观一座农场,走在前面的总统夫人看见一只公鸡骑在母鸡背上卖力干活,总统夫人好奇的问陪同人员,“请问这只公鸡一天能这样干多少次?”陪同的人回答,“夫人,这只公鸡恐怕一天能这样干十几次。”“请把这话帮我传达给总统,”总统夫人说。随后总统走到这里,陪同人员把话如实相告,柯林芝总统问,“请问这只公鸡每次都是和同一只母鸡吗?”陪同回答道,“每次都是和不同的母鸡。”总统于是说,“请把这话再转告我的夫人。”当然,这个故事并不是出自《基因战争》这本书,然而这个故事却带出了我们现代人长久以来的苦恼,“为什么每个男人总是追求更多的女人?”于是追求更多女人的男人和追求忠诚男人的女人之间爆发爱情战争。同样的战争还发生在,害喜的孕妇和不安分的胎儿之间;难缠的婴儿和产后忧郁的母亲;手足之争;青春期的反叛等,这样的战争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爱情(婚姻/家庭)的历史并不长,在人类漫漫三百万年的历史里只能算须臾一瞥。所以,《基因战争》抛开了“爱情”“亲情”这些美丽的概念,回归最本质,从演化生物学的角度去讨论这些问题,去探讨产生这些构造、化学物质和行为模式的基因程序设计是如何形成的,你会发现,人类一生最重要的行为都变得清晰和直白起来。演化生物学的原则如下:如果某些行为事例和基因因素有关,并且具有某种相关基因形成的个人,比具有其他基因形成的个人拥有更高的平均繁衍成果,那么基于数学的确定性,人口最终将由前者主宰。通俗的说,生物的第一存在本能是繁衍成果。这时候你应该就能明白男人为什么要去追求更多的女人了,只有广播种,才能有更多的后代。女人们总算说对了一句话,“好男人都死光了。”没错,那些没有去追求更多后代的男人早已经在演化史上灭绝了。而为什么女人偏爱忠诚呢?你要知道,女人这一生的繁衍成果是可预见的(世界上最能生的女人生过69个孩子远远落后于最能生的男人,生过1042个孩子,理论上男人甚至可以拥有无限多的后代。),她们更注重的是如何在怀孕和之后的抚养过程中有一个稳定的依靠,保证自己的后代质量。所以,这只是男女的繁衍策略不同,并没有道德高低。当然,演化生物学远远比这样子的表达要复杂的多。这本书从九个人生场景出发,剥开了爱恨情仇的家庭表象,还原了人一生的行为本质,毫不留情的证明了人的行为是受基因的影响甚至控制。不动声色的描述惊心动魄的场景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比如描述花式交配技巧,不堪的家庭乱伦,残酷的儿童虐待,这些处于现代社会道德角落的行为都被稀松平常的写在了人生的不同情境里。除了这些惊心动魄的场景,更多的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的重大抉择,从决定生育下一代,到如何照料婴儿,如何面对手足之争,代际冲突,如何做一个祖父母,如何走过最后的人生尽头。这些情境都能够在之后的分析中有理有据的得到最好的演化生物学解释,本书的论证是严谨而科学的,并没有陷入似是而非的伪科学解释,而且常常从人扩大到整个生物圈,从不同的生物选择行为来完善演化生物学的解释。很多动物的行为是非常有意思的,看完不禁让人在严肃的科学论证里莞尔一笑。比如如果你在城里看见一只四处游走的熊,它并不是迷路了,这肯定是一只处于青春反叛期离家出走寻求自由的熊。对了,人类对于自由的向往也不过是基因企图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达成繁衍利益最大化的一种行为而已,浪漫化的精神只是人类在意识层面的自我解释而已。本书不关心人们如何在意识层面上,合理化他们所作所为的原因。演化生物学关心的是人类实际做了什么,而不是他们想什么。于是,我们发现,行为是基因协调的结果。无论你是否接受,我们或许只是基因的一个承载工具,我们载着基因在时空里完成基因的使命,然后基因下车去到另外的工具,我们这具工具的躯壳老去死亡消失。如果你是相信了演化生物学的理论,我不知道你是否开始怀疑一切情感,心想这不过是基因的把戏,是基因添加在我们身体里的燃料,好让我们自以为是理性的驱使,殊不知完成的是基因的目标。原来家庭情感无关乎道德秩序,只牵制于基因利益,想到这一点,我不知道你究竟会怎么想?我是想起了木心先生的一句诗:“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本书从演化生物学的角度(即最终目的为最求繁衍成果最大化),对人类亲子关系与家庭生活中的不同场景的行为进行了讨论,让人从生物学角度看待人类行为的合理性。最为感触的是关于儿童成长的章节,家庭冲突的广泛与不可避免,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     套着生物科学的外壳,很多推断并没有科学支持。到目前为止,生育学还有太多未解之谜,绝不是作者那些看似合理的解释能说清的,只能说是猜测,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解释合理就是科学。科学要讲证据。后附的参考文献都太老了,也不能解释作者的诸多推断。看看可以,以一个并不新鲜的视角看生育和周边关系,切莫当真。
  •     不如精子战争精彩
  •     基因的角度看家庭,书不错。有点小黄,和封皮一样。嘿嘿嘿
  •     一定程度诠释了人性与基因,不过例子和说法过于片面化。大有佛洛依德案例的嫌疑
  •     虽然相信对达尔文主义和科学的信仰看似不cool(他们刚出现时是多么cool的事情),但当它和你生活中的一切都严丝合缝地对上了号时,你还是会对它多一点信赖啊。
  •     基因战争
  •     这豆瓣上的皮都是罗辑思维的定制版....
  •     在看过同类书中属于较差的。。
  •     有些桥段深有感触,很多现象被认为是自然的一种选择~即基因。
  •     基因调控身体的目的只有一个,即使繁衍成果最大化。本书通过生物演化论的分析方法,从基因调节的角度来剖析家庭生活中各成员间的繁衍利益,以及由此导致的冲突中成员的心理和行为。 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面对现实中的这些冲突时,多了一个更理性客观的角度。
  •     以本书临近结尾的一句话总结就是——“事实上,自然选择是一位建筑师,而文化不过是一个宣称有自己的思想与规范的抄袭者而已。”美中不足在于有些语句翻译得很别扭。
  •     不知道是翻译还是书本身的问题,读来觉得言过其实,噱头大于本质。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解释各种家庭矛盾的起源,是个另辟蹊径的角度,值得深耕。可是每一章的体例安排头重脚轻,大幅笔墨描述各种与性有关的场景,后面的理论却稍显累赘且不深入。觉得理论并没有一气呵成自成体例呢。
  •     挺有意思的、~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科学~~
  •     读了本书,很多难解的爱情、婚姻、亲子、家庭等矛盾冲突,甚至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冲突都会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
  •     读以前以为是讲心理学,刚读以为是生物学,读着还有点小黄书的感觉,读完发觉原来是经济学。喜欢这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理论内核又能自洽的书。反正在读的过程中脑洞大开联想不断。过年读本稍稍烧脑的书也不错。
  •     小黄段子和硬知识的结合 大段的干货有点难日后遇到人生组建家庭时的各个阶段时可以再读一遍
  •     通读了一遍,感觉干货不多,对于一些问题并没有分析得特别透彻,作为普通的科普读物还不错。
  •     这一系列都是当小黄书看的。从医生那里借来,在医院里读这个就更好玩了。
  •     如果能忽视瘪鼻瞎眼的翻译的话 这书还挺有新意的 给了一个看待人生和家庭问题的新角度。
  •     一本豁然开朗、脑洞大开、用浅显易懂方式语言表达的书。以前听说,人要当思想的主人,不要当思想的奴隶,读完这本书才知道,我们都是基因的奴隶,什么思想啊,人啊都太浅薄了。人就是基因的载体,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基因设定好的程序。
  •     你真的有很大的自由意志?你确定?
  •     科学研究的结论知道太多有时候会导致对人性的恐慌……读完看点心理学平衡一下
  •     牛逼炸了,对物种 遗传 基因的探索.
  •     读完此书 已对人类绝望
  •     学术外衣下的小黄书,小黄书外衣下的学术思索。异常的看似矛盾的行为,存在于每个民族和个人内里,人生没有赢家啊
  •     世界中,有很多事情,如何处事不惊,增加见识,其实增加见识的终极目标是,可解释。对世界的事物有一套自己的见解,方便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
  •     人类自觉是上帝的孩子,拥有最为独特的自我意识,所以拥有自由,可受制于设定基因的我们其实与蟑螂和小鼠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事实上,自然选择是一位建筑师,而文化只不过是一个宣称有自己的思想与规范的抄袭者而已。”确实大部分人都是在追求繁衍利益最大化吧,可书里没有解释丁克和不婚不育者的社会现象,有点遗憾。
  •     正视人类的动物性,和我们只能控制一小部分的自己。
  •     是看了精子战争再找回来的,不过感觉没精子战争好看~当然有先入为主的原因~不过总体感觉并不惊艳,且有些观点其实在生活中早已可以捕捉到~反正总而言之,两本书给我唯一的惊醒是:别!绿!我!~
  •     后面写得很乱
  •     科普读物
  •     怀孕的时候读读,觉得分外有趣
  •     从基因的角度揭露人类行为的动机,真实又残酷,人性的自私生来无法磨灭
  •     铭刻在身体里的基因
  •     人类不愿承认但也无法回避的是,行为是基因协调的结果…
  •     基因战争不是讲基因,而是将家庭伦理关系的,对于一些已婚人士处理家庭纠纷,婆媳矛盾或许可以看看,见解蛮新奇而又很合理的
  •     夫妻矛盾背后的繁衍诉求,亲子关系中黑暗的秘密,手足之争驱动下的家庭秩序,每个家庭背后暗藏一个生物学的解答。原来我处于的角色是个没有唐氏症的健康家庭协助者。[馋嘴]
  •     家庭的矛盾一部分也是因为基因在争斗,不过肥皂剧写的有点露骨,微微一勃,略表敬意
  •     牵强附会 说生唐氏儿的母亲是为了有个家庭协助者。。。谁会主动去生。。。不建议购买 文不对题
  •     2015.10.29——《基因战争》“自然选择是一位建筑师,而文化只不过是一个宣称有自己的思想与规范的抄袭者而已。”——如此说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人类的信仰,理智和智慧,都是自然选择中微观世界的宏观映射!是基因和化学组织主宰了人类的命运,替代了人类认知中虚拟偶像——“神”的作用!——这才是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干得漂亮,刷新三观!
  •     有些很有趣的观点,关于家庭,性和基因。
  •     太好看了!!!好看到中间有几次放下书缓一缓!!!
  •     有些成人情节,有的地方翻译的很别扭。不管是什么冲突都是个繁衍的优劣挂钩。
  •     大部分是作者的臆断吧,有些根本解释不通。男性基因认为让女性放弃哺乳可以获取更多的繁衍成果,所以这对男性是有益的。但是这同时也会影响到后代的质量。自然选择难道只关注数量不关注质量吗?
  •     进化论的发展充满了争议和冲突,涵盖了许多方面,有生物学、社会学等,这是一本以基因的角度描述的进化论,让人类不再走在神坛上的一种论点罢了,只是进化论出现了二百多年了,还是有许多人前赴后继的想要往神坛上走,这也许也是一种进化宿命吧!
  •     值得推荐。如果是原版,应该可以分数更高。翻译得比较生硬,有些句子甚至不能流畅的读完,卡壳感略重。书完全抛弃了道德的束缚,只从基因预设给人类要达到最佳繁衍策略的角度来解读生命的孕育到终结,是非常有意思的视角。反正我的脑洞是开了
  •     多读读是有好处
  •     解惑
  •     从多个学科角度看待亲密关系总是大有裨益。《亲密关系》是心理学角度,这本《Baby Wars》是演化生物学角度,紧接着看的《Why Love Hurts》是社会学或哲学角度。这本书从动物的行为推演到人类的婚姻行为,解释了人类种种婚姻行为背后的最原始冲动,最古老且没有进化成功的生理逻辑。这是我一直欠缺的赤裸的性教育,拥有这些生理常识可以避免很多违反生理机制的危险,也可以对生不生小孩、生几个、性生活、婚姻破裂等社会普遍问题得到一种基因上的解释,让我从怪罪伴侣,怪罪小孩,怪罪父母,怪罪姐妹,怪罪自己中解脱出来。从生物学的角度深耕,是一个相对客观的理科视角,但难免也欠缺对社会环境和人的内心复杂的分析。但作者愿意深耕一点并成体系化的呈现为一本通俗易懂的书,真的很了不起,起码国内还没有性学学术研究者能做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