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行思录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108043856
作者:张曼菱
页数:425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作者浸润于“西南联大”的成果。其间,作者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亲身接触、交谈,拍摄出电视纪录片数部,积累案头笔记、文献等一手材料不计其数,甚至不乏独家所有。作者寻访西南联大老校友,目的在于寻访“西南联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文精神。本书用文学化的语言进行纪实性的描述,人物访谈时的讲话穿插其中,章法上也化整为零。在一个个小专题内,可见出西南联大人活生生的精神面貌,和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与担当,更可见出作者对当下文化教育建设的思考与忧虑。从“西南联大”到今天,历史的精神就在“行”与“思”之间跳动,对那激情岁月与美好人格的怀念向往,跃然纸上。


 西南联大行思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少年时代,向往北大这座象牙塔,有关北大的一切都想了解。高考结束那年,偶然逛书店,《北大才女》赫然出现在书架上,翻看几页,果断收入囊中,具体内容已不记得,只记得作者名为张曼菱。读《西南联大行思录》,本想深入了解战火纷飞的年代,三校合并的西南联大是如何在昆明办学育人,书买来后,发现作者是张曼菱,北大中文系毕业,很熟悉的名字,查阅后才知果真是当年那本书的作者,一种久违重逢的感觉,毕竟当年那位青涩的少年曾向往过她书中的象牙塔。这本书采访了数百位联大校友,留下了丰富的口述材料,可以说是抢救性的完成了大量的人物录音采访。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口述史的,因此读起来乐此不疲。抗战时期,为了保存中华民族教育资源免遭毁灭,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学校合并办学,南迁至湖南长沙又到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一时间,全中国最优秀的教授大师们、学生们齐聚春城,他们的到来,给这所四季如春,无寒暑之虑的小城带来了生气,更可贵的是思想的启蒙。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会请联大的教授们来家中讲学,城里、地方的富裕人家也会邀请教授们来家里做客。书中写到将先生接到了家里,自然是全家人都要叫出来与先生见面的。女孩子一扭一扭地出来了。先生一皱眉。说:“怎么还缠足?放掉放掉!”乡绅说:“已经订婚了。”“还小还小。”于是请教,怎么办?先生说:“上学上学。”因此许多女孩子放掉了缠足的脚,走入了学堂。就这样,一大批青年得到了解放,甚至从此改变了命运。西南联大时期,中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都在昆明,学校实行“教授立校”,培养了大批人才。教授们大多留过洋,又有旧学的功底,因此可以算是中西合璧,教学很有自己的一套。当时的教授们有朱自清、胡适、闻一多等教文学;历史系有傅斯年、陈寅恪、吴晗等;哲学系有冯友兰、金岳霖等;外文系有叶公超、吴宓、钱钟书、朱光潜;物理系有吴大猷......那时的学术圈到处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气息。李政道本是浙大的学生,老师觉得他天赋异禀,应该到更高水平的地方学习,于是写推荐信给联大物理系的吴大猷。吴大猷并不认识写信的老师,可大多数从事物理研究的都认识吴大猷,于是李政道怀揣着老师的推荐信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昆明西南联大,得到中国物理学界的大师的指点,从此走向更高的人生舞台。西南联大的一个重要的特色之一是“教授治校”,我觉得这一点对今天的高校行政管理及教学管理很有借鉴的意义,这些教学制度很值得研究。清华的梅贻琦校长会通过上海商务印书馆直接翻印国外的教科书,成为西南联大的教材,这使得联大的教学设置与国际是接轨的,许多后来出国深造的学生如杨振宁,去国外研究所很快能够适应那里的课程设置,这与联大的教学分不开。关于闻一多的暗杀,书中多有描述,原来先生在李公朴被杀害之前就已经被列入被暗杀的黑名单,每天不停的有人过来提醒他不要出门,化装出走,甚至有人送来了乔装打扮的西装,可闻一多却从不畏惧,每天照常出门,书中引用了他对妻子的一段话:现在就好像一条船在海里遇到了大风。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在船里的人,把舵掌握好,才有可能船不翻,达到彼岸。我们也撇手不管,就任凭风浪吹打。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不坚持不行。这是何等的信念!为了达到心中的“彼岸”这个理想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先生遇难之前的最后一次演讲,明知特务很多,也受人相劝答应不会登台,可当他看到李公仆的太太站在台上已经讲不下去,特务又不断捣乱,他便毅然登台发表了生前气壮山河的最后一次演讲。抗战胜利以后,台湾回到中国怀抱。自1894年甲午战败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五十一年的时间,台湾人民经历了日本人的奴化教育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西南联大很多学生参与了政府接收台湾的工作,1948年国民党撤退台湾后,一些教授学者登岛,更是对于台湾的“去日本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书中写到“原北大副校长发起了‘普通话运动’,历史系教授钱穆倡导‘国学运动’。‘普通话运动’、‘国学运动’使台湾人民在语言、文化上重归祖国母体。”由于抗战胜利后,内战很快爆发,人们的注意力被转移,直到1948年国民党撤退岛内,形成了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关于台湾回归中国的过程对内地人来说也是鲜为人知。作者对一段历史的叙述,弥补了我对台湾回归后那段历史知识的空档区。关于清华校长梅贻琦在台湾新竹重选校址建立清华大学,书中也多有论述。据说新竹的清华大学跟北京的清华大学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一样的清华门大牌坊,一样的“荷塘月色”,一样的重视体育,一样的把宿舍称作“甲所”、“乙所”......这些种种的相似,似乎诉说着梅贻琦校长对故土清华大学的思念,也寄托着他的许多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这本书挤时间读了很久,终于读毕,史料价值很丰富,信息量也很大。每次读完一本好书总是意犹未尽,陪着书中的人物往前走,被他们的喜怒所牵动,书读完了,对书中人事物的情感也愈加浓郁。梅贻琦、蒋梦麟、李政道、闻一多、胡适、季羡林......这些大师、学生的身影犹在眼前,总还想去探寻一些与他们相关的事,想去昆明探访那所存在九年的西南联合大学。
  •     严格来说,我觉得作者缺乏梳理庞大素材的能力,引用采访原文和观点抒发混杂在一起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作为北大才女的张曼菱女士也将大量的笔墨花在了自我感情的渲染上,家国情怀,教育反思,主观感情太多,让这本书的定位变模糊了。但这些瑕疵仍不妨碍我在读的时候热泪盈眶。彼时北大闲散,清华敏捷,南开务实。先生高尚,学生活泼。彼时,自由平等,畅所欲言。昆明小城的商铺伙计亦在周末早早关门去听先生讲座。中国人的文人风骨,知识分子的内在道德,在彼时成为辉煌的绝响。不知几时起,去国抛乡者已成为众人艳羡的对象。学术上的成就是为占有资源,提升地位,获得财富。各大高校重技而轻格(在北外特唯尤甚),高等教育让人失望。追求优渥的生活条件无可厚非,所以纯粹为民族,为学问,为人格塑造,治国平天下的读书才最让人怀念。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我们写作老师,一个快要退休的老头儿,在上课的时候常常感叹,大学生要塑造自己的人格,国家才能有国格。然而谁不关心眼前分数,职业道路。中国太大,又怎么轮到我来建设。可纵然生活条件变迁,光怪陆离的世界正在展开,中国文人、知识分子还有所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骨子里的道德和理想也从不应该缺席。断断续续见缝插针地读完这本书,掩卷沉思,不由深深遗憾。我一己之力并不能有任何改变,所谓的理想抱负在现实,尤其是快速发展的中国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所幸中国已经有了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经济条件的发展也终将为人才提供足够的吸引力。梁漱溟先生父亲在投水自尽前和儿子对话:“这个世界会好吗”“我相信这个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2016.12.3更新---------这是上周写的,现在想来也有不妥。我相信真正的大牛于国于家于事业都是有情怀的,他们也有能力实现抱负,哪怕在当年也不能要求人人担家当国。遗憾的只是今天的高等教育,扩招严重,大学变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学校自己的现象),希望无论是为个人还是为更崇高的目标,大家都能塑造自我,好好读书,不要成为只有一技之长的人。但真的好喜欢西南联大的校歌歌词。放在这里《满江红》词:罗庸、冯友兰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     1.书是在亚马逊买的,过了整整两个星期才送到,我同学知道后哼哼了一句:是不是审查去了?2.我一直觉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前是真的,现在是空话。在看了《西南联大行思录》之后觉得就是这么回事。我当然知道人总是有美化过去的倾向,但很明显过去的西南联大不需要美化,本身就是这样。3.闲散的北大,敏捷的清华,务实的南开,三所大学,三种性格。在几个月后我也许就会在南开拼命了,只希望那时南开不要丢掉了自己的求实传统(事实上如果丢了我也没办法,那么多人把自己的本心丢了,拦都拦不住)。4.昆明全城都被大学改变了,这样的辉煌还能复制么?还会有这样一座城市,每到周末商店老板都让伙计早早关门,好去听讲座么?5.西南联大有中国的倒数第二代知识分子,我推测张曼菱女士大概算是中国最后一代知识分子中的一员。6.让人羡慕的步行团,尤其是在联想到今天的学生军训之后。不会再有黄团长那样随便师生们怎么走的团长了。7.北大今日被种种恶心事淹没实在不是什么值得开心的事。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对联大历史有了了解。
  •     西南联大的精神是什么?我想最重要的是:自由之精神和独立之思想。现在都没有了。
  •     期末复习期间草草读的。 当今的大学教育缺少大师,缺少学者精神。
  •     中国的热血全在这本书里
  •     正统学校教育下的我们只知道民国动荡,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但民国文化人所留下来的兢兢业业,民族图强,所留下的风骨似乎在历史书中见不着。正统教育给我们灌输的是一种被阉割的历史,就如现在流行于朋友圈发的心灵鸡汤,看似美好,实则没有半点营养,最终教育出来的人大半成了木头,不懂得思考。
  •     快消逝的,遗留。快远去的,追忆。
  •     搜集这么多材料,佩服作者的艰辛和努力。旧时的人令人感动,乱世中的大师,战乱中贴补家用的夫人们,爱情也同样动人。弦诵不绝,因为有美好的人性和坚持,所以不绝。
  •     以纪实的方式,记录西南联大的故事。使自己对那一段历史认识的更多,读那些大师的故事,自己的心灵也受到了洗礼,国难面前,仍艰苦学习,保持昂扬积极的精神态度和崇尚自由民主爱国的高贵人格,那些大师将个人研究教学事业融入了救国、普及新思想的感情,谱写一段段宝贵的精神财富。教授立校、民主思想,包容各种派系,自由发展,这些都值得现在高校学习。这些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教授大师们撑起了一方精神乐土。
  •     不止是三个学校的历史,同时也有对今天教育的思索,每一个都那么一语中的
  •     从口述史角度出发确实难能可贵,但碎片化和散乱的编排还是硬伤,陈旧的价值观和时时流露对当局不满有点矛盾。
  •     写得实在不好。但是这份工作本身和这段历史值得敬重。
  •     这么久了 每每看到燕园 居然还会难过 北大是每个文科生的梦吧 而梦里的那个人 而今可还安好?
  •     读到北归的时候,莫名的鼻酸,是那种要结束一本好书时的不舍。 看到闻一多之死的时候,手都握成了拳头,很想哭,是那种对特务的恨。 我想这本书可以读很多很多遍,每一遍都是不同的感受。
  •     怎么说呢 一开始觉得还不错 作者的文字激起了我年少的心。后来就感觉有点矫情了
  •     失望大于期望,以为是特别值得一读的书,以为是特别好的书,然而你以为的也只能是你以为的,勉强3颗星
  •     在云南昆明读这本书,尤为亲切,更添崇敬与憧憬
  •     跨度十几年涉及百多人的采访,可以想见有多少材料,时隔如此之久,又有多少重复或冲突处,这个样貌虽嫌琐碎,却也能得个全貌,相当不易的工作。
  •     当今的知识分子缺少的就是文人风骨。我觉得文人可以是自恃清高,与世俗格格不入,也可以是温文尔雅,忧国忧民。但不要太世俗,不能把功名利禄放心上。我从张蔓菱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对”名“的偏执,过分的强调了当时北大的好,因此存在很多偏见和局限性。
  •     清华北大南开三校联合,集全国有名教授,最优秀的学生,八千学子,二千多人毕业,艰难办学,出了很多精英中精英。作者花了很大的努力,采访了很多人,深情地讲述这一切,值得一看的书。
  •     心向往之
  •     动人处是,弦诵不绝
  •     也许西南联大的辉煌时历史的必然结果,但在那样的一个历史瞬间,西南联大在家国之间所起到的作用是当今任何一座大学都是不可匹敌的,书中的内容大多数都是联大学子的口述回忆录,所以有很大一部分都有主观的色彩。虽然当今大学与西南联大相比行政化和制度化很强,但是总体看来,现在的大学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还是有很大的提高。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是我们学子一直所追求的。
  •     西南联大对中国的贡献之大,无以言表。
  •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璀璨光芒,国难当头,涌现一批可真正称之为学者的人物,只是读民国史料总觉得郁结难抒,他们用气节和民族热忱熬过最坏的时代,新中国却没有给他们当中的多数人一个最好的时代。
  •     有些细节 有些话 有些思考 很好!反思现在,我们差太多,即便没有处在那个时代。然后,写的真的没有吸引力,容易弃
  •     那时候的国才是我的国
  •     一直很向往的西南联大,虽然只能从现在的只言片语中窥探它的风情,想象那时的大师,但是看到此书最终还是感到欣慰。
  •     比才华更令人敬佩的是那时候的大师们的品格。
  •     读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回到了上个世纪战火纷飞的中国,去到了战火中相对安宁的昆明。 乱世之中,西南联大的老师同学铁肩担道义,有他们,中国不会亡。 这本书给了我这个正在读大学的人很多启示,追寻自由,追寻正义。
  •     了解西南联大这个神奇的存在,开始于鹿桥的《未央歌》,然后《南渡记》《西潮》,然后到《西南联大行思录》,西南联大给我一种精神的浸染,知识是美的是值得追求的,很庆幸自己保有这份美好和热情。
  •     将当年那些真正的知识分子的事情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用一种公正的态度。我觉得写的是非常好。每一个人都应该看一看。尤其是大学生更应该看看。处于国难当头的大学生们是如何学习,如何在那种环境下去创造了如今的中国。逝去的辉煌。
  •     教育,净化社会。
  •     才看了20%已经迫不及待给五星的好书
  •     缘起于白岩松说“看这本书中感动震撼不能自已,因而找到了读书的意义”,但或许很久以前就因为爸爸的经历所以结缘了。这是我父亲的学校,是我的母校,不管我会不会去,我都是它的种子,是这样想着的。真正看的时候却真的被他们的精神感动,其实感动这个词太沉重我不喜欢,更多地是感受到了他们的那种追求,那种独属于知识分子的生活情趣,更多地是换一个角度感受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以及我向往的那种学习应该是怎么样的。朱自清的“弦歌不辍”,造冰来卖被迫害还不说话的董树森,每天从早到晚都在互相辩论,自称真正是在辩论中学到了大多数知识的杨振宁那三剑客,杨振宁的身世和父亲的嘱托,一起南渡的父女,学术登峰造极却还在南渡过程中帮大家奔波于订票这些细枝末节的教授。最喜欢的部分是茶馆,是云南的花香,是跑警报和恋情。这本书让学习更美好。
  •     沉迷文革历史不可自拔 很多精神真的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才能感受 现在就是活得太安逸 没信仰
  •     作者的思想和文笔都很无趣。但还是向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致敬。
  •     一个时代的脊梁的写照。
  •     人的风骨这东西 也是要靠时代来造就的。时代造就英雄、大师。所有的奉献、所有的甘愿 你说是代际之间的品格有落败 我可不承认哦。
  •     因为看过《西南联大启示录》纪录片,里面有详细的关于西南联大的表述,这本书只不过是把纪录片书面化而已,但是还是有一定的价值。西南联大是一种精神。
  •     一直赞叹是怎样一个学校培养了如此多且优秀的学者,借这本书得以窥视其中的一角。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怀着对学术的尊敬、对国家命运高度的责任感,是心中那份信念和执着,让西南联大屹立不倒。
  •     初看以为写联大的噱头 看完才觉是对那个时代 那段历史 那一群人的普及。
  •     作者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这本更像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不是一部历史。整本书充满着个人立场、家国情怀、时代视角。采访对象也比较多,以名人为主,是优点也是不足。有很多原文引用和直接引语,参考价值比较大。
  •     那时候的大学和教授,是真正追求的大学和教授……何时能重来……
  •     一本及时的书,在那个我曾用脚丈量过的土地,四季如春而无寒暑之虑,精神的狭隘与生活的茫然成了异乡人对她最大的困惑。感谢过往这段厚重的历史,直到今天你依然能摸到、即算只是闭眼暇思着那隐约的文脉。生活就是这样幸而不幸,要就封闭知足,要就风云变幻,但我仍感到时光流转的今天,这里的现在和未来将是一个心存文字和精神的现代读书人之归所。而且,也许,在没有所谓“角落”的年代,她可以给你更为简约而纯净的语言环境。
  •     15年10月读完,西南联大的老故事了
  •     读到哭。心里满满的爱国情怀无处宣泄。。。
  •     四星吧,但就是感情到了就五星了。真是一边看一边哭,年轻人就是要了解历史啊,抗日战争国民党的功绩该承认的还是要承认。最可惜的就是两岸关系,你看从军那篇,有回忆的全是去了台湾的人。那些在运动中被打倒的学子,太可惜了。抗战是为了自由民主,最后实现了吗。
  •     有些事物不记录就真的湮灭了,有些傲骨也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如今大学不为大学。
  •     历史与人物应当被铭记,整理记忆的工作也应当受到尊敬。但书中字里行间的情绪宣泄太过分明,一些地方读来甚是不爽。。。
  •     《白说》里提到的一本书,想必与民国风相关,准备一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