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孜湖(中国的瓦尔登湖)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39974745
作者:丁燕
页数:304页

作者简介

★最“仙境”的圣湖:“沙孜湖与县城的生活原本是隔绝的,中间的道路颠簸崎岖(简直走不得!),这使得湖区生活一直停滞在某种古老的重复中。然而,人们最终还是发现了这里的旷世奇美。譬如我,第一次目睹到这个草场,几乎目瞪口呆,疑为仙境,还想再来。”
★最“真实”的新疆:现代交通技术缩短了地理距离,却并未缩短族群间的文化距离。在这个世界上,不同阶级、种族、肤色和信仰的人,要怎样才能和平共处?在中国,这个问题尤为严重。丁燕察觉到大多数中国人对边疆地区充满好奇,渴望了解那里的现状,而不仅仅只满足于对地理的介绍、人物脸谱化的描述。而新疆的现实却如此匪夷所思,充满了各种误读。在丁燕看来,不虚饰、不伪装、不回避,真实袒露普通人的常态生活,也许是了解新疆最有效的途径。
★最“当下”的话题:《沙孜湖》直面当下中国的话题的特色,它所探究的,依旧当下社会的核心议题:环保和发展、游牧和工业、家园和离散,但却不是通过宏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展开叙事,它所涉及的人物,皆为草原上的普通人;它所讲述的事件,也紧紧围绕着那些普通人的经历。
★最“丁燕”的风格:这是丁燕继《工厂女孩》、《双重生活》后推出的第三部纪实作品,其风格一直延续“丁燕式”的特点:尖锐、直接、诗意、力度。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部:生活在沙孜湖畔的人们
三季沙孜湖
赛马当如白鸽子
细雨中的婚礼
闯进草原的“家庭毡房”
没有“冬不拉”哪能有歌曲
两个赛伊娜
第二部:托里与别的小城不一样
蛮荒老风口
占卜师的呢喃
作家的书房
吴福林的别名
市场是条街
最后的“冬不拉”
第三部:牧民的新道德
草原骨雕人
从转场到定居
草滩上的学校
黄金狂想曲
草原女孩,车间生活
“有两个舌头的人”
第四部:克拉玛依的轰鸣
双城之殇
白沙漠
断裂人
荒原上的城
陆梁记
逃离魔鬼城

内容概要

丁燕:诗人、作家。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新疆哈密,汉族。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科、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1987年开始诗歌创作。1993年移居乌鲁木齐。2010年移居广东东莞,系东莞文学艺术院签约作家,东莞青年诗歌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著有诗集《午夜葡萄园》、《母亲书》,长篇小说《木兰》、散文集《工厂女孩》、《双重生活》、《和生命约会四十周》、《王洛宾音乐地图》、《饥饿是一块飞翔的石头》、《生命中第一个365天》,诗论集《我的自由写作》等。曾获第三届“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第四届深圳原创网络文学大赛“非虚构类”优秀奖、首届广东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散文奖。《工厂女孩》获新浪读书2013年上半年“中国十大好书”、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优秀作品排行榜榜首、第九届文津图书奖。


 沙孜湖(中国的瓦尔登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真实新疆不是风情片是生活片 崔华林 丁燕:诗人、作家。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新疆哈密,汉族。著有诗集《午夜葡萄园》、《母亲书》,长篇小说《木兰》,散文集《工厂女孩》、《双重生活》、《沙孜湖》、《和生命约会四十周》、《王洛宾音乐地图》、《饥饿是一块飞翔的石头》、《生命中第一个365天》,诗论集《我的自由写作》等。现居东莞。 《沙孜湖》 丁燕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5年1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崔华林40岁前,作家丁燕还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因创作百首以葡萄为题的诗歌而被誉为“葡萄诗人”。那时,她笔下的新疆葡萄园,充满了少女的抒情色调;不惑那年,她和家人举家南迁,在深圳和东莞生活。同时,她由诗歌转向非虚构写作,因亲身体验东莞工厂流水线生活而创作了《工厂女孩》,又结合自己定居南方的生活体验创作了《双重生活》。2015年1月,丁燕出版的《沙孜湖》一书被誉为“中国的瓦尔登湖”。这本书是她在离开新疆的前一年实地采访一年,于2010年在深圳完成初稿,并于2014年在东莞完成定稿的非虚构作品。岭南生活经验让丁燕在修改这本书稿时能够“跳开新疆看新疆”。她说,这本书是她对新疆的“告别之书”,里面有她全部的在新疆生活经厉;同时,她还融入了自己南迁后的真切体验。在丁燕看来,沙孜湖是一个寓言,她试图透过沙孜湖来呈现真实的新疆,不美化,也不回避矛盾。在沙孜湖,有游牧生活、农耕生活和工业生活的撞击,还有多民族融合共居的经验,以及每一个当下中国人所无法回避的迁徙和变动。沙孜湖的草原是新疆其他草原的爷爷深圳晚报:您三次去沙孜湖,头两次算是走马观花,第三次是专程为写作而去,真正让您觉得可以以沙孜湖为原点展现新疆生活的原因是什么?丁燕:第一次去沙孜湖是出于偶然。第一眼看到沙孜湖时非常震撼。我生在新疆长在新疆,见过很多草原,但沙孜湖的苍茫和原生态的游牧生活让我惊艳。第二次去是冬天,停留时间很短。第三次去是为完成中国作协的“作家定点深入生活”的项目。我申报这个项目时,第一个想到便是沙孜湖,因为第一印象太震撼,令我久久难忘。沙孜湖和喀纳斯湖完全不同,它不是旅游区,那里的生活不带有任何表演性质,都是原生态的。我的写作力图呈现新疆人的真实生活,沙孜湖恰好契合了我的设想。项目批下来后,我对沙孜湖的地理、历史和周边环境做了梳理,又专程到湖区周边做有目的的采访,前后大约一年时间。沙孜草原的地貌非常特殊,像是新疆其他草原的爷爷,它苍茫、睿智、庄重、沉静,像是所有事物的源头,那里的草场颜色是铁锈红、棕黄、铁灰的混合色,散发着特殊香味,和惯常所见的油绿草原完全不同。沙孜湖的周边,有牧人游牧的生活,有农民的农耕生活,还有克拉玛依石油新城的工业生活。在这片草原,集中显现了这三种形态的生活方式,非常具有典型性。三种方式彼此间交融,又互相争夺抗衡。沙孜湖生活,正如中国的当下生活,无时无刻不充满了异变和抗争。深圳晚报:您最先写《沙孜湖》是在深圳,当时您刚从新疆南下,但这本书出版是在今年,其间您对《沙孜湖》进行了修改,在南方的生活对您修改《沙孜湖》有影响吗?丁燕:影响很大。我离开新疆到广东,最开始是2010年8月在深圳南山区桃源村开始创作《沙孜湖》,写了近一年,有20万字。写完后自己并不是很满意,加上出版遇到困难,就搁下了。2013年8月,当我的《工厂女孩》和《双重生活》都出版后,时间上有了空闲,便又把《沙孜湖》拿了起来。我花了近一年的时间修改原稿,基本上是推倒重来,完成后有30万字。当我有了个人定居南方的生活经验和南方工厂生活经验后,感觉初稿有些单薄。重写时的视角完全不同,就好像原来我和新疆地图的距离是2米,现在是20米。以前我是新疆人看新疆,现在我的心态发生了改变,所目睹的新疆也就更丰富。《沙孜湖》是我和新疆之母的告别之书深圳晚报:您在《沙孜湖》中写道:“这一段沙孜湖时光,将为我前半生的新疆生活画上句号。”为什么您觉得需要跟新疆生活告别?丁燕:因为我丈夫要到深圳来工作,所以我们全家决定南迁。怀着离别的心情前往沙孜湖时,我的心情很复杂。沙孜湖时光像是我的新疆生活的倒计时。那种感受像川端康成所说的作家的“临终之眼”——所有你看到的事物都可能是最后一眼,都和平时不一样。这部书里有牧民,还有农民和工人以及小镇和小县城的普通人。他们都各具形态。我觉得沙孜湖就像一个寓言,当我写下湖边人们的动荡生活时,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描摹了当下中国的变动。在中国的其他地方或其他城市,同样充满了像沙孜湖一样的变动,只不过变化的方式和形态不一样而已。譬如我在采访时,发现沙孜湖边的牧人定居后,所种的菜园子里长满了草,是因为他做牧人时认为草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爱护草,不能随意拔掉,当他变成农民时,草的肆意生长对蔬菜的成为最大的弊端。我想表达的就是这种改变,这种当下中国人不得不面对的改变。深圳晚报:您写完《沙孜湖》后,对新疆完成了这种告别吗?丁燕:写完时我并没有真正的告别,是此后又花了两年多时间,修改完成后才算基本了结了心愿。经过曲折的过程,我最终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签订了这本书的出版合同,这是我2014年最欣慰的事。虽然2014年我拿了一些奖项,但我更看重这本书的出版。这本书凝聚了我所有的新疆生活经验,我以后可能不再会写出像《沙孜湖》这样的书。这本书是我和新疆之母的告别之书,也是我对我的少女时代和青春记忆的告别。南迁给予我写作难得的体验深圳晚报:您在对待家乡的态度上很果断,告别得斩钉截铁,似乎跟很多作家对于家乡的态度不太一样,很多人愿意思念家乡。丁燕:南迁是我不得不接受的选择,首先是我丈夫要来深圳工作;其次,从写作的角度来讲,我想也许迁徙对我的创作可能有突破,可以让我重新打开一条通道。我土生土长在新疆,深受新疆恩宠,在混血文化中浸淫;但同时又深受其弊病: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信息闭塞,都是我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实。长期定居在新疆的生活更安逸,我形容我身上已经有了“新疆惯性”,而过于安逸对一个作家的写作不仅无益,甚至有害。作家会看不见、听不见,感官和思考都会迟钝,这是作家的大忌。所以我来南方后,怀着一种很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新生活。无论岭南的天气如何酷热、蚊子如何肆虐,南北巨大的饮食差异,屡屡可见思维方式的冲突,但经过这几年的调整,我慢慢适应了南方。在我看来,人们没必要纠结家乡回不去。因为少年时代对一个人的影响永远不会改变。当我在南方抒写家乡时,已经通过文字在精神上完成纸上的回家。人们不必窠臼于对身份的约束、出生地的限定,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变动的时代。深圳晚报:您对自己的写作似乎保持很强烈的自省。丁燕:2009至2010年期间,我作为作家的创作状态是停滞的。我认为作家要学会自救:我如此热爱写作,何以写不出来?我觉得我在一个环境中时间太长,人变得钝化了。其实人到中年,决定举家南迁非常不易。经历了这几年,我感到迁徙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讲,充满磨难和挫折;但它给予作家难得的体验,会让写作的内容更丰富,情感更丰沛。外界有漫画新疆或童话新疆的误读深圳晚报:您从新疆来南方生活了4年多,发现周围人对新疆最大的误读有哪些?丁燕:外界对新疆要么是漫画,要么是童话,这都不是真实的新疆。漫画式的新疆要么过喜,要么过悲。过喜的漫画新疆就好像一部风情片,有葡萄、沙漠驼铃、旋转跳舞的女孩子;过悲的漫画新疆又像是一部恐怖片,有暴徒有爆炸和不同族群间的冲突。这两种误读占了很重要的比例,我就常听到人们说,你们新疆的葡萄干很好,但那里好像不安全。真实的新疆其实就是一部生活片。既不像风情片中那么美化,有很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发展中遇到的矛盾;但也不像恐怖片所显现的那样恶劣,虽然自然环境糟糕,人们求生艰难,但不同民族聚居在那里,又会相互帮助,和谐共生。我在沙孜湖采访时,碰到哈萨克族人和汉族人相互融合的例子很多,这是多民族混居的生活使然。那些片面描绘新疆的表达,对大众了解真实的新疆造成了障碍。深圳晚报:您前面提到告别新疆,是否以后的写作会继续专注非虚构写作?丁燕:我近期内集中阅读很多国外的非虚构作品。西方的非虚构发展得很成熟,有很多非虚构作家,也出现了很多经典作品,
  •     前 言丁燕第一次来到托里,目睹沙孜湖时,我并未想到,我会一来再来。对这个新疆北部的小城,我曾像大多数生活在大城市的人那样,有着十分自负的想法。现在回忆起来,无怪乎如下:托里不过是个随便的小城市,同其它小城没有差别,气候干旱,风沙肆虐,街道荒芜,仅在某些区域有少许文明。就这样,我来到了沙孜湖:我一生最难忘的地方。沙孜湖的形状类似大耳朵,淡蓝的颜色令人窒息。这片大地不仅水草丰茂,在其地下,还潜藏着大量矿藏,尤以黄金为盛。从见到它的第一眼起,我便为之吸引、为之感动。出现在我面前的,不仅仅是世之罕见的景色,不仅仅是连绵群山间的一汪湖泊,更是另一种迥异的生活形态。环湖而居的人们,与我设想的完全不同(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流浪者),他们风格独特,迥异庸人;但他们又有着神秘的共性。他们调动着我的感官,触动着我的神经,引发着我的思考,让我越和他们接触,越割舍不下。因他们身处遥远的偏狭之处,人类闪光的良善和天性中的机敏,非但没有泯灭,反而奇异地获得了捍卫和保护。我第二次来到了沙孜湖;甚至,第三次。数千年间,珍珠般的沙孜湖一直处于酣睡之中。它,连同它四周的群山,覆盖在铁黑山体的青草,以及暴雨、阳光和微风,都不为外人所知。是牧人首先发现了它的价值:这里的土地虽不适合耕种,但却是天然的好牧场。一代又一代的牧人留在了这片草场,繁衍生息,最终让沙孜湖,成为草原隐秘的天堂。现在的托里县城已非从前模样:过去,这里只有一片土坯房与一条七零八落的市场街。如今,已是初具规模的小县城。到处能看到建筑工地,而镶着玻璃的楼房让我觉得,世界正通过火柴盒形的水泥房间,一步步完成它的统一性。托里的街道不是乡间小道,但这里也绝不是现代化的都市,这里像一处正在兴建的半城市化区域:广告和百货商店,手机和摩托车,花头巾和黑棉袄,统统交织在一起,形成此地特有的杂乱、混血、繁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是在这种气场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人生通道。无论是掌握流利哈萨克语的汉族人,或完全不懂汉语的哈萨克族人,或能磕磕绊绊讲述非母语的那些人,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其实都很小,因为即便人种、民族、信仰、风俗不同,但在同一气候条件和生存状态下长期生活,也能让这种差异性变得纤细、微弱。我不断接触这片北疆大地上的人群,并将与他们的交往记录下来。我知道,我所遇到的这些人,不过是这片大地上的少数;但我觉得,记录下这个小地方(县城至今仍没有通公交车),和这里的人们(不过近十万人),是重要的。对大城市的人来说,这些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小人物,几乎从来看不见,也不甚了解:他们无声无息,与世隔绝,荒凉静谧,尚未能参与到整个时代大文明的形成中,是一个个孤独的岛屿;但是,倘若换个角度,在另一个时间和空间下注目他们,又会发现,这些人传奇惊险,鲜活可触,最能体现边疆地区混血的特点。来自游牧生活的种种机敏,深入人心,而这种难得的智慧,在其它生产方式大规模控制人类后,逐渐消失殆尽。越在草原深处游走,我越感到羞愧:为自己从城市携带来的那种自大。和辽阔的草原相比,城市就像是巨大毛巾上的一个墨水点。我陡然一惊:也许我在这里所看到的,才是整个世界的未来。在乌鲁木齐,我的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但在沙孜湖,却完全松弛了下来,灵魂像得到了某种安慰。但我并不想说湖畔生活便是理想状态(我也不愿造成这样的误解)。事实上,整个新疆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还处于转型阶段,民众的生活水平也远在内地人之下。但是,随着“新疆人”——各种民族特征融汇在一起后,会形成某种共同气质——的诞生,新疆将展现出一种迥异的姿态。在这个亚洲的中心地带,虽远离海洋,但人们仍持有旺盛活力,在自然环境极糟糕的情况下,开辟蹊径,逆风前行。我花了那样长久的时间在沙孜湖游走,直至进入写作才明白,尽管我如此努力,却依旧不了解这个西北偏北的小角落;甚至穷尽一生,我也不足以宣称,我已将这里看清。我知道我所记录的并不完整,也不可能完整。在湖畔草原及周边小县生活的人们,实在繁多,想完全呈现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该如何停止;或者,哪里才是我的终点?也许,在适当的时候,放弃才是明智的选择。离开沙孜湖后,我尚不知我迷失了什么;直至我离开新疆,到达珠三角后,我才知道。我被骤然投入到另一个世界,成为无家可归的异乡人,无亲无故。我远离了童年时就熟悉的家园,一步步,退守到一座由立交桥、工业园、女工交织的世界。我在这个世界里苦苦挣扎,努力和它保持平衡,并时时提醒自己:在这个纵横交错的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世界存在着。在岭南,我逐渐扬弃了狭隘的区域概念,不再以一种简单化的标准,来测定繁复的世界。我被那个一边走,一边往嘴里扒拉饭粒的女工惊骇得迈不开腿:她如此匆忙,没有时间吃早饭。因我吃过草原上的盛宴,才会觉得这个剖面图格外刺目。直到那时,我才醒悟:新疆精神中的一大部分,从小,就融入了我的内心,成为我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心灵曾多么接近崇尚自然的游牧文化,它甚而已变成我的情感基石。沙孜湖在牧人之外的世界籍籍无名,但这里,却比中国任何一个地区,都更忠实、更强烈地反映出游牧、农耕、工业的三重奏。三种不同重量的云层,在此地的上空厮杀、较量、侵吞和渗透,最终,以暴风雪般的震颤,涤荡着人们的灵魂。这种巨变,和那湖本身所持有的清丽模样,形成了多么强烈的反差!而这一切,倘若不是亲历,连我自己,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我最终离开了沙孜湖;离开了新疆。当我在海边说着平常话,过着平常日子的时候,我的体内,一直蕴藏着一颗草原的种子。沙孜湖,当它的复杂和冲突,它的荒凉和繁复,它所建构的讽喻和吟诵,全都被我融于笔下时,我必要在这酷厉的场中找出生的希望、爱的胚胎。当那些我所目睹的变迁,以及我自身的变迁,淤泥般堆积起来时,某种神奇的异变发生了:一汪清泉,从壅塞太久的地层流淌而出。丧失了一切关系网后,我只安于自我,安于写作,安于我所写下的每一个字。我在异乡的写作,不啻为一种孤军奋战。我不断地诉说着沙孜湖,因为它那样深刻地隐藏在我的内心深处。当我远离它——我和它的关系变得如此简单——我才能在一种相对平和的状态下,不仅看到它宏伟的轮廓,还有细小的皱褶、深刻的疤痕、无尽的悲怆。没有人能对中国做出最后的判断:中国正在变化中。中国的巨变自东南始,已大规模波及西北;这个辐射波,恰和我的迁徙之路,呈相反状态。当我的面孔向前,以进入之姿深入岭南时,某种剧痛,以反作用力,在猛烈地撕扯我,让我的后脑勺长出眼睛,逐渐廓清身后的故乡。那个我曾经长大成人的世界,和我现在生活的世界,越来越不一样;我越深入岭南生活的内部,便越能清晰地看到新疆生活的肌理。现在,当我回望沙孜湖,这个词本身就携带着某种限制,某种羁绊——它不仅仅唤起我对母亲的亲昵感,更有一层对父亲的虔敬感。而当我远离开父母的怀抱,变成异乡游子时,才真正体味到那种深沉而内在的情感(可怕的是,这种情感,只有当人在已经丧失了对它的拥有权时,才能真正体味到)。我曾在乌鲁木齐居所的窗前,能看到中天山的最高峰:博格达峰;而在岭南,终年葱绿的宝山,横卧于我居所敞开的阳台外。某个瞬间,当我凝望那粘滞不动的墨绿时,居然能在山头,恍然看到三角形的雪白尖顶。在另一片星空下,过着另一种生活,不等于摆脱了故乡,以及对故乡的牵念。千百万人如我这般,选择了迁徙。这种大变动,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这个世界。对新疆而言,我已不属于那里的一员,和它不再保持有机联系;而在岭南,我也从未完全成为这里的一份子。我脱离了原来的根源,脱离了滋养这些根源的土地——这样,我不再有任何归属;所到之处,都不过是个陌路人,或至多是个宾客。但我对此并不抱怨:因为恰恰是流离失所的人,才会获得一种新的自由;而且,只有和一切都不再保持任何联系的人,才不必有任何顾忌。怎样表达新疆,我有我的想法;这种想法,成熟于迁居岭南后。现代交通技术缩短了地理距离,却并未缩短族群间的文化距离。我察觉到大多数中国人对边疆地区充满好奇,渴望了解那里的现状,而不仅仅只满足于对地理的介绍、人物脸谱化的描述。而新疆的现实却如此匪夷所思,充满了各种误读。在我看来,其最大的挑战,是无法用常规之法让别人相信新疆人的真实生活。不虚饰、不伪装、不回避,真实袒露普通人的常态生活,也许是了解新疆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必须思考一个看似简单,但却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不同阶级、种族、肤色和信仰的人,要怎样才能和平共处?这是每个国家、每个族群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中国,这个问题尤为严重。而在新疆,这个问题似乎可以通过观看一台晚会获得隐喻式答案——在同一个舞台,各个不同民族的人们,穿着不同风格的服装,唱着不同语言的歌曲,抒发不同族群的心声,他们每一个都独具特色,当他们融汇在一起时,便构成了大气而开放的新疆。这本书探究的依旧是中国当下社会的核心议题,但却不是通过宏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展开叙事,它所涉及的人物,皆为草原上的普通人;它所讲述的事件,也紧紧围绕着那些普通人的经历。这不是一本关于新疆的大书,而只是记录了某个特定时期,发生在中国西北角的变迁。我以沙孜湖为观察点,并从湖畔辐射开,波及托里县和克拉玛依市的人和事;同时,东南沿海的珠三角地区,成为我观察西北草原的隐形背景。当我将车间生活和牧民生活摆在同一水平线上时,惊诧地发现,它们并非没有共同处,不,它们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深刻。草原上的哈萨克人,凭借着自己的天赋、纪律和礼节,经过数世纪的演变,业已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文明。他们了解牲畜,懂得季节,擅长和风雪搏斗,知道如何就地取材,搭建能移动的房屋;他们聪明地领悟到,人和自然若要长久相处,必要扼住自己的贪欲。而当奔驰于莞樟路(东莞至樟木头镇)的大货车,将经过成百上千双手在流水线上制作而成的产品,送至托里县后,也运送来了某种困惑。面对短时间就已有了裂纹的玻璃茶几,牧民不知该去质问谁(即便有着丰富转场经验的老人,也束手无策);此前,他们购买的桌子、椅子、箱子和柜子,都知道制造者的名字。而现在,湖畔生活亦充斥着改变。改变蔓延着,熏染了一切,无人能幸免。在沙孜湖,某种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仍存在于此;在别处难得一见的生机、活力、幽默和宽厚,让我备受鼓舞;我甚而还有幸见结识了这里的人们,聆听到他们的传奇生活,并为不同民族的人们和平共处的范例所感动。在我看来,这种范例不仅需要重视,更需要钦佩。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中国的瓦尔登湖”乃噱头,颇名不符实。语言及内容都有生猛冲击力,可惜作者似乎时时刻刻将“反思三种文明优劣”的宏大主题笼罩其笔下所见所闻,过分强调游牧文明(认为其代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拥有种种优良品质)被农耕及工业文明(人类贪婪占有欲望)的机械化逐渐侵吞殆尽,不免带上有色眼镜的偏执。
  •     在多看上看的。里面各个不相同却又有相似点的人物:努力认真真实的生活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