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忆(插图精装版)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535484085
作者:高诵芬,徐家祯
页数:568页

作者简介

▻ 编辑推荐 ◅
►一个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记忆 。
►初版绝迹十年后再度重磅面世 。
►新增100余幅珍贵老照片,3万余字注疏,惊现百年生活场景 。
►寻找逝去中国的独家记忆,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一部“现代《红楼梦》”、 另类《巨流河 》 。
►作者高诵芬出身 名门 ,受过传统教育,历经民国初年,抗战搬迁,建国,“文革”抄家,改革开放,最后移民澳洲,一个世纪的往事在这位大家闺秀笔下如过眼云烟,写就了人生悲凉和慨叹。温婉如水的文字在这位大家闺秀记忆中浸透心扉,令人彻夜心宁。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记录的是以一个江南家族为中心、从清朝末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开始这一百年的中国社会变革史。高诵芬从“抗战逃难”到“文革抄家”等,无不扬清激浊,曲尽其致,以其特定的年代和经历,写就了这段历史,成为杭州乃至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这本书也成为了解和观察那个时代、那座城市、那个阶层的独特视角。时代变迁,繁华落尽,物是人非,当晚挑灯夜读至凌晨,掩卷叹服。这样的文字,只有饱经阅历后的静心才能得到。日子是流水,老人用心境洞穿了她,清澈如许。

书籍目录

1 杭州旧时风俗之一
2 杭州旧时风俗之二
3 杭州旧时风俗之三
4 杭州旧时风俗之四
5 曾祖母二三事
6 叶妈
7 招姑娘
8 褚先生
9 黄先生
10 鬼故事
11 再说鬼故事
12 孙云章医生
13 阮师傅和杨海师傅
14 民四嫂
15 绣花沈妈
16 扶乩
17 陈妈
18 桂花糖
19 我的父母
20 结婚之一 —— 做媒、相亲、订婚
21 结婚之二 —— 准备嫁妆
22 结婚之三 —— 婚礼
23 结婚之四 —— 三朝到满月
24 我的公婆
附录A:公公给婆婆的第一封信
附录B:公公给婆婆的第二封信
附录C:公公给婆婆的第三封信
附录D:婆婆给公公的信
25 我的太婆
26 黄妈
27 吴烈忠医生
28 昆明叔叔
29 寡妇
30 姨太太
31 香市
32 放生
33 我的弟弟宜官
34 我的哥哥恺之
35 家乡的吃
36 我的烹饪经历
37 逃难之一
38 逃难之二
39 逃难之三
40 一位朱先生和三位朱太太
41 黄山之游前后
42 周端臣和沈颂南
43 丁蕙女士
44 阿苏和绍大
45 吴汉槎先生
46 汤书年医生
47 说说沪杭的私人医生
48 奶婶婶
49 抄家
50 扫地出门
51 阿四老太
52 倪兄
53 依然静好楼记
后记

内容概要

高诵芬(1918-2005),女,浙江杭州人。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南宋武烈王高琼后代。自幼在家延师授读。年十八,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同乡的徐定戡。相夫教子,克尽厥职。一九九四年一月,夫妇定居于澳大利亚始写作回忆文字。其中与其子徐家祯合著之《山居杂忆》三十余万言。
徐家祯(1942—),上海人,祖籍杭州;语言学家、散文作家;曾任教于澳大利亚南澳洲阿得莱德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他1990年任澳洲华文作家协会首届理事会理事,并历任该会副秘书长等职;1993年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历届理事至2003年;1999年,汕头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出版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对他有专篇评述;他的散文文风质朴、清新,文句通顺、流畅,描写细腻、逼真,议论大胆而有新意;善写生活琐事。


 山居杂忆(插图精装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婆婆致公公的信笺婆婆致公公的信笺
  •     《山居杂忆》初版十六年前问世,深得读者欢迎,至今评论不绝。最近,又出了精装的增订版,这是很多读者所久盼的。增订版最大的特点是:1)增加了三篇新作,其中写沪杭私人医生那篇,长达两万多字。关于49年后中国私人医生的情况,据我知道很少有写得比这篇更详尽、感性的;2)作者增加了100多条注释,对文中提到的人物和事件都作了详细介绍,为读者提供了不少与正文有关的背景材料,使本书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更加明显了;3)增加了100多张老照片。最老的一张摄于清末,那是一张西湖高庄主人与豢养的两只白鹤的合影。两只白鹤中一只病死后,金石家吴昌硕还题了“鹤冢”的墓碑。这些照片反映了上世纪一百年来中国的社会风貌。因此,极大地提高了此书的阅读趣味和收藏价值。总之,这是一本近年来少有的图文并茂的好书。值得大大推荐
  •     此书文笔极妙,尤其是描写人物的几篇,完全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或笔记的白描形式。用墨不多,却描写形象生动,人物特性格征和精神面貌,刻画得栩栩如生,比如:写塾师黄先生那篇、写佣人陈妈和黄妈那些篇章、写家人和亲戚的高老太太、太婆、民四嫂、昆明叔叔和弟弟宜官那几篇,还有写家庭医生孙云章、吴烈忠、汤书年、程琪诸篇,以及写奶婶婶、姨太太、寡妇那几章。很多片段的描写都很简短,但丝毫不影响人物性格的表现,比如:写孙云章医生很能揣摸病家心理并依此来治病的几件事就很能说明问题。还有家庭教师丁蕙女士和塾师黄先生贫而不谄,极力维持“师道尊严”的“面子观念”也用极少的笔墨就表现得非常充分了。最妙的是寡妇和姨太太这两篇中的几个短篇,真有《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甚至《世说新语》的遗风,短短几百字,就把一个人物生动地描述出来了。连有的语句,风格都与那些古典佳作一摸一样,请看《尼姑庵里来的姨太太》中一段:“大家正吃得高兴,忽然从里面出来两三位尼姑,拥着一个女人出来。尼姑口里说:‘四小姐,你坐这里。‘于是,四小姐就坐在我旁边得空座位上了。我心中想:莫非这位就是平时大家在议论的娘舅的小老婆吗?但我丈夫不和她打招呼,他娘舅也没给我们介绍,我就不好意思问,只好管自己吃菜。舅舅则对四小姐说;’你吃呀!吃呀!‘ 她吃了一点,觉得没趣,就立起,进去了。......"这个“拥”字就用得极妙,有半推半就、不很情愿的意思在内。使人马上想到《聊斋志异》里写书生晚上到了狐仙住处看到帐后“拥”出一位天仙般的妙龄女郎的情景。而四小姐和作者丈夫娘舅两人的窘态,也在这短短一段中表现无遗了!还有写大家商量怎么称呼作者大舅的姨太太,动足脑筋之后,最后才取得一致意见,称她为“新太太”(平辈)和“如舅母”(小辈)。这段描写在“称呼”这个细小问题上大家如何重视、如何周到的细节,大概只有《红楼梦》或者张爱玲的小说中才写得出来。再有《寡妇》那篇中写作者表姐琴姐姐丈夫去世前后性格的变化,也是非常具体形象的。写民四嫂这位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牺牲品的性格,也只用她自己短短几句话就很生动地描述出来了。“白描”,本来就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表现手法。要是有人以为,只有能用生僻华丽的辞藻、繁复冗杂的描写、引经据典的考证,才算“一流”文笔,那就像吃菜,只能欣赏鱼翅海参、蹄膀肥鱼而无法欣赏萝卜白菜、竹笋香干一样。而周作人先生身居北京,却一直念念不忘笋老头干菜汤;瞿秋白则临死还念念不忘中国豆腐天下第一呢!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富贵老太太的跌宕人生
  •     最近看很多西方文学,把他们的上等人生活和旧中国的钟鸣鼎食世家对比着看,实在非常有趣。家长里短的悲喜让人想起太多张爱的故事,后面文革了就想起郑念了。结论是,生活在正常稳定社会的有钱人过得真爽!
  •     百年光影,无限沧桑, 大家闺秀骨子里内敛的高贵,最是平易动人
  •     家族记忆
  •     好久没有一口气读完的书,家长里短,民俗,小人物各个都好有趣味,有时候觉得一些礼节繁琐,可是真正你要认真去做,又会感受到里面平静中的力量,最让人津津有味的就要数做桂花糖了,想想桂花再隔几个月就要开了(´・_・`)
  •     如果对民国的世家生活感兴趣,推荐读这本活的历史。作者高诵芬出身杭州望族高家,从小受旧式教育,家中交游的都是百度百科有词条的人,听她娓娓讲述民国年间怎么过节,怎么读私塾,怎么嫁人,佣人都是怎么生活的……太有意思了
  •     觉得还行,从作者的描述中体会世家大族的生活!
  •     既然数静风停,就想到双亲
  •     感受大家闺秀的百年回忆 文笔冲淡典雅 在时代激流下不卑不亢 宠辱不惊 不论浊清 自成风雅
  •     才看到三分之一,消失的風俗,大晚上會看餓。
  •     7.26读到第27章。全书定位是大家闺秀的百年记忆,特别点睛。叙述人娴静淡雅,她的笔下时光缓缓流淌。读到公公给婆婆写的“情书”的时候,爱玛好动心,好向往鸿雁传书的时代。
  •     听他们絮絮谈来,就感到旧时代的金色光线像水一样流了过来,把那些定了格的黑白老照片都叫活了。一个人的生命里有那么多饱满莹润的细节可以回想,真有情味。现代人再怎么收集,似乎也不过是潦草干巴的二三事而已。
  •     很厚,但值得买,值得读,文字平实简单,但读起来回味隽永,随手翻开读几篇,仿佛隔了一个世纪的人和世缓缓而来,心,也会跟着静的。可读性5星。
  •     半个世纪前的杭城世家大族后人回忆录,文字平淡冲和,可以了解老杭州的很多风俗事物,后半部有些内容很敏感,出版不易,作者丈夫的古文功底非常深厚,大赞
  •     完美
  •     在南京住久了,真想回去民国。立志买一幢民国风的房子哈哈哈
  •     文笔不算上乘,但还是完美地复原了我想象中的民国大家闺秀的生活画卷。
  •     百年回忆。命运的无常。一瞥的旧时妇女的悲惨命运。盛大的嫁妆。
  •     一天读完,哎……
  •     在看了一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以后 在书架抽了这本书看,上班期间空闲时间看的,将近一个月看了三分之一,终于看完了作者回忆的其结婚的事情。有种感悟原来人生百态,不管是百年大族还是平常人家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大同小异,自己是有种嗜好 无法想通的事总爱从别人的回忆里寻找答案,人啊真是这样的。相信每个人的经历到最后回忆起来时都会是一本书。当然本书的作者经历的跨度大又处于天朝动荡时期,更多的是能了解到旧中国的文化。争取早日看完,有个更深的感悟。
  •     江浙一代风俗故物,旧事前尘。也想起小时候爷爷还未去世时,乡下老家粉色的二层小楼里的大家子,每到周末,城里各处的姑姑叔叔家们都拖家带口的回去,田园风光里的童年故事言之不尽。虽不是作者笔下的大家大户,但也很是有活着的韵味的。
  •     家门显赫,常看得目瞪口呆,封建家庭时而迂腐古板得令人捧腹,时而看得鼻酸;最令我感动的是书中记录的古朴的礼节、情意,节俭、惜物的品格,得以一窥名门望族的姿态,一撇一捺就是这样站稳的;“世上难寻十全之人啊”,这里好了,那边却不如人意,人与命运皆是如此;女性视角看女性写无数女性,同为女子,惋惜,比较,思量,自己的路也在前方隐约显现;改朝换代后,被逼到背井离乡,千金难得的传统、优秀的人们就这样四散了。
  •     过往颠簸,皆为云烟。
  •     唏嘘
  •     高诵芬老人的笔调平和、清新,透露出一个世家小姐在诸多经历之后仍保有的善良与宽容。
  •     新浪博客上有全文,非常好看,真·大家闺秀!
  •     百年家族兴衰。
  •     这本书,去年冬天的时候在家裹着毛毯窝在沙发上烤着火看完的。外面下着雪看着书里写的过年,身体暖暖的。看过才知道,那时候的中国人生活有多雅致多讲究。日子大概只有慢慢过好好过才能过成那个样子。因为写的是杭州,总觉得离自己很近又很远
  •     很美的过去
  •     挺好的一本书,一个过来人轻松的自传加他转,这是现在正在风头上的一个城市的故事。读起来比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是不同的风格,湘西在打打杀杀,这边在生活交际。老太太随子女移民去了澳大利亚,回忆的各种故事。一个家族的故事,琐碎有趣。
  •     文笔朴素 情感克制内敛
  •     在时代的洪流里 高诵芬老太太云淡风轻地细数前尘旧事 旧时杭州城的风物轶事娓娓道来。(看完才知宋乐天的「无尽绿」中有很多这本书的影子)
  •     一分加给没进过学堂
  •     不错,很有特色
  •     躲得了日寇侵犯,却躲不过文革涂炭。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并没有让人心渐善。君子了了,也不乏道貌岸然,小人依旧,倒是一个不少。唯封建礼教的一些恶俗总算摈弃,但守旧的思想还是普遍存在。通篇读来,确有“人的文学”之感
  •     有趣有故事。
  •     历史变迁的确不能由一个人来承担,对于做自己而言,作者是无愧的。向她学做人吧。但是以此来嚷嚷着想要重回民国的小清新们可以省省了。
  •     世家大族的百年记忆 世纪老人娓娓道来 芸芸众生 世间百态 命运浮沉 世味煮成茶
  •     出身富贵家的从容与优越。
  •     容
  •     一个家族的百年回忆,最喜欢里面谈论旧时风俗和吃食的篇章。夏天最适合看回忆录了。
  •     看完好想吃东西嘤嘤嘤。特别是婚礼上的桂花糖!
  •     在当下的日子里寻找旧时风物,已如同沧海逐一粟。我们住在高层里,窗外或是半边天,半边楼;或是满眼车,数条路,即便是营造出一副旧时皮囊,也没有了意境和心境——而我们所沉迷的境界,只是那个年代的日常而已。日常是最迷人的,记录点点滴滴的日常,翻阅便如同窥见了一整个时代的隐私,这种大时代的隐私也只有后人才能赏玩。书里的时令风情,吃喝住行,婚丧嫁娶。隆重而精细,明明是窸窸窣窣的字里行间,却衍生成了一幕幕华丽的剧作。我们无比接近了那个时代的,却永远无法触碰那个时代。
  •     整本书可以用平淡如水形容,散文杂文之类的书非我所好,所以断断续续看了近一个月。作者大户人家出生,书中介绍了与她相关旧人旧事。晚年经历wenge动荡,财富大起大落,最后还算否极泰来(文革期间被抄家和扫地出门之事能够出版印刷也算言路通达社会进步)。感受比较深的是,这些大户人家在经历挫折以后还能东山再起,并不是什么所谓家风传承,而是他们有编织了一张极其庞大的关系网(书中随便提到的亲朋好友都是近代中国史上有头有脸的人物),类似古代门阀士族,就算改朝换代,依然可以屹立不倒一样。
  •     老太太记忆力惊人,八卦到位。
  •     暂时搁下读不下去的《瓦尔登湖》,捧起一个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回忆录,惊喜地发现《山居杂忆》虽然厚如字典,但读起来却异常地顺畅。听高老太讲自己的家族,人情,冷暖,往来;说杭州的风俗,风物,风景,心中充满了对那个家族的向往和感慨。虽事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山居杂忆》五星推荐。
  •     细水流长,历史娓娓道来。比作红楼梦有点高了,但是作为一本普通视觉看那段时期历史确实好~好不在于文笔,而在于客观的叙述,精确的描写
  •     拖拉3个多月终于读完了……很惬意的文字,期待有一份悠闲的时光再读一遍
  •     只能说这本书的宣传做得不错,清淡风还真不是人人都能写
  •     2017.03 断断续续从去年10月读到现在读完,评分从四星给到五星。作者生于富贵家,动荡时代经历多舛,尤其是看到抄家那段,那么难以想象的遭遇却在高诵芬女士的叙述中显得那么平静,什么是大户人家的气度和格局,果真佩服。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