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
ISBN:9787563361601
作者:蒋勋
页数:198页

作者简介

这一回,蒋勋不谈艺术,因这美已脱出艺术的苑囿:说大美,美在自然,在日用常行。书中,蒋勋公开自己力行生活美学的体验与心得,让大家明了美感训练并不难,有质感、有品位的生活并不贵、并不远。希望忙乱步调下的现代人,可从本书中习得如何放慢生活步调、舒缓生活压力,从最平易的生活面来伸展感知的触角,寻得情感的释放和心灵的平静。本书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

书籍目录

序言
生活美学的起点
壹 食之美
认识美的重要开始:吃
口中的滋味,美好的记忆
酸甜苦辣的丰美人生
料理一道生命的菜肴
贰 衣之美
身体与服装
创出独特的服装美学
珍惜美好物质
叁 住之美
把“房子”变成“家”
居住美学与人文品位
保存小镇文化
肆 行之美
合乎美学规则的“移动”
快感≠美感
快与慢平衡的生命

编辑推荐

  《天地有大美》希望忙乱步调下的现代人,可从本书中习得如何放慢生活步调、舒缓生活压力,从最平易的生活面来伸展感知的触角,寻得情感的释放和心灵的平静。

内容概要

蒋勋  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事两岸美学教育的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图书封面


 天地有大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记得刚刚工作的时候,爸爸对我说:从此之后,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工作”的意思我明白,“好好生活”又是什么呢?当我成为早高峰通勤大军中的一员,急匆匆的追赶着时间的时候;当我成为方便食品爱好者,打发早餐或者晚餐的时候;当我成为挑灯夜战的夜猫族,下午困倦萎靡的时候……我常常想问自己这样的日子算是“好好生活”吗?理查德•加纳罗曾说:艺术让人成为人。台湾艺术家、美学家蒋勋告诉我们,美让生活成为生活。在《品味四讲》中,蒋勋老师以庄子的“天地有大美”引题,以艺术家的审美眼光和长者谆谆教导的口吻,娓娓道来,铺展出一幅人间烟火的画卷,既接地气又不失风雅韵味,带我们拨开生活的迷惘,擦亮能够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之美源自于平衡。“现实生活中最大的矛盾是衣食住行里很多东西是大量量产而来,工厂里量产的东西很少是‘人关心的’在里面,因为它太快速了。” 现在的人吃饭快、走路快、看书快……做什么都想按快进键。因为太快了,所以总是来不及。为了追逐“快”,我们总是很“忙”。忙得心无旁骛,忙得生活只剩下忙而已。这样的忙,就是“心”、“亡”。蒋勋老师告诉我们,“一只脚踩着油门,另一只脚永远准备减速,速度在加快跟缓慢之间有平衡感”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生活。有平衡才会从容、悠然之心。就像有句广告词说的那样:行动,心不动。无论怎么忙碌,心灵不能变得慌张。不慌张,才能有时间欣赏生活、感受美。生活之美源自于珍惜。清代理学家朱伯庐曾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代社会“仓廪实”、“衣食足”,在很多人眼中“一粥一饭”、“半丝半缕”变得十分微不足道。但是,微不足道并不等于无足重轻。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我们依然离不开“一粥一饭”的滋养,“半丝半缕”的保护。这些才是生活的起点,更是美的起点。正如蒋勋老师所说,美不需要太昂贵的价格,美可能不在美术馆、剧院、音乐厅……美就在人间烟火之中。再忙也要用一颗从容、犹然的心去关心生活。关心盘中餐,动手为自己准备一些家常便饭来代替方便食品;关心身上衣,尽量去选择让身体舒服的衣服来代替笔挺华服;关心头上瓦,通过整理清洁让自己拥有舒畅的天地;关心足下路,偶尔选择慢一点的出行方式,让自己有时间欣赏一下街景和人群……让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因“关心”而形成自己的生命风格,活出独特的“范儿”。不仅仅像流水线上的合格产品,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生活之美就油然而生了。生活之美来源于专注。谈到专注,蒋勋老师最为推崇的榜样就是《庄子•养生主》篇中的庖丁。“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血淋淋又繁琐复杂的解牛过程怎么会变成美?秘诀就在于两个字——专注。庖丁把“解牛”看成一门学问去钻研,十九年如一日的勤奋练习,把这门繁琐费力的工作化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的行为艺术,甚至能够和桑林、经首这样的古典舞蹈相比。让人叹为观止的不仅是其解牛过程的本身美感,更是源于劳动者的智慧和创造。无论是西方人引以为傲的“工匠人精神”,还是中国人尊崇的“鲁班精神”,都将“专注”作为对职业标准的最高要求。专注是劳动者的哲学体现,是踏实苦干的汗水浇灌。作为劳动者的一员,专注于本职工作,力求接近“庖丁解牛”的境界,也许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庸为审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犹如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我们需要用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从一茶一饭中品出滋味,从一针一线中体现风韵,从一砖一瓦中看出积淀,从一走一停中得出从容……更需要拥有创造美的智慧和勤劳。我想,这样生活才算“好好生活”吧。
  •     蒋勋的大名,耳闻已久;他的书籍,渴望读完一本也很久了。记得第一本接触的是一本帖子的解读吧,台湾故宫博物馆的书帖影响美仑美奂,文字的解说相得益彰。只是似乎电子书总不能解这种带图像书的纸质感受,所以一直视为未曾读毕。而《天地有大美》则是我的意义上的读完的第一本他的书。对于书本身,诚如某些豆友说的,有些啰嗦,这并不是文字,只是形成文字的讲话。而所谈的内容,说是美学,我更倾向于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本来嘛,衣食住行,这样样都是生活的根本。你可以说生存在这儿,所以你并不享受它,你厌恶着这份为了生存的工作努力带来的束缚。可以说,这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里最低的一层。蒋勋说,人,不能停留在这儿。随着物质的丰富,生活改善了。那么,我们就要提高生活品质了。衣食住行,依然是生存品质的根本。蒋勋说,我们要的是一种讲究的生活态度,他说这是美。我特别欣赏他的一个观点,不,是他引用的一个观点,区分美感与快感。快感是我觉得爽,跟刺激有关;美感呢,是一种选择与取舍,一种从容的态度在其中,你感受到的是一种舒服。你走路时,子弹一样的飞奔,很爽,停下来后,哎,无聊,或者挺累。你走路时,感受你的脚踏着地面材质的软硬,感受地面的起伏与温度,你的身体摆动中感受到空气的流动,耳畔是各种声音,眼睛所见是鲜明的景象,这时你觉得跟平时不一样了,你觉得新奇,你觉得舒服。或许,这样两种就是快感与美感不同的一个不恰当的比喻。
  •     从生活的角度,即日常衣食住行四方面来切入。忙是心亡。因为忙,选择将三餐将就;借助机器来完成日常家务;争相住在市中心。殊不知,美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忙之中消逝。美,就是让生活慢下来。美是一种选择,是一种放弃。然而我总觉得,美是一种丰富,也是一种适可而止。是看尽繁花似锦之后,仍觉得厅前的那杯茶温暖。一个人,没有一种察觉美的能力,是一种悲凉。对美,可以拥有不同的标准,但那是一种,告诉自己,这个世界温暖的能力。对食物,不必过于饱腹,反而消化也是一种负担。所以自助餐什么的,就是给自己找罪啊·····对穿着,不必强求品牌,选择质感好的,适合自己气质的。偶尔,选择手洗。对住房,不必把距离看的太过重要,选择环境好的郊区也可以作为一种尝试。虽然我是很不同意这一点的。当然作者在文章中也谈到了建筑之美。但鉴于各个没法将它上升到意识方面的总结,我选择性的忽略。对于出行,这一部分是在是和前面的交错太多了,感觉就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一直在套用作者巴黎,京都的经历。过于啰嗦。这本书完全就没有展示蒋勋的水平。只能是当鸡汤文阅读。但是,依旧截些许片段。感受看这本书的美。美是一个自我选择。美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套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生活不仅只有苟活,也有诗和远方。”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每次看到金色的夕阳,天上一朵奇异的云,凝黄色的满月,都觉得生而为人原来也称不上糟糕。
  •     今天读完电子版本,受益,生活要慢下来。忙,左边一个心,右边一个亡。
  •     某些观点过于理想化了
  •     慢下来。
  •     慢慢地读下来,整体感觉就像是蒋大爷拉着你的手,絮絮叨叨地向你普及他的生活哲学,吃的要少一点淡一点、穿的要素一点舒服一点、住的要远一点、行走要慢一点。在蒋勋的世界里,他恋古怀旧耽美,珍惜每一瞬时光的流走,挖掘每一件物什的内涵。他活得太端着太做作太为美而美,可这也是一种生存的态度与方式,蒋先生在乎的是生活品质的构筑,为生活的一切做减法。诚如他所言,生活美学是体会品质、呼唤人性的回归并做好自己的本分。这道理我们都懂,可要坚守则太难太难
  •     学会享受生活
  •     食物之美是追求品质感,建筑之美是向往空间感,行路之美是反思速度感。最终指向将心灵慢下来,忙即心死。其实也是再次向传统文化致敬:要美感,不要快感。老生常谈中没什么突出的观点,文笔也一般,但闲来一读,也是对心的滋养。生活美学和人间佛法一样,对当下这个众症时代很有必要。3.17读毕
  •     不怎么样
  •     读的新版本,改名为《品位四讲》
  •     这本书讲的美是指闲下来时从事生活中的活动所产生的愉悦感。因此他便一一以经验美学讲了闲下来做的好处,以及文化印记在美中的作用。观点不怎么吸引人,只适合小读一下。
  •     生活的细节都投入感情,美就在那份投入和享受。从容地欣赏生活的风景。
  •     关于生活的美学感悟。细致到食衣住行,个个阐述。
  •     作者自己都没整明白。。。
  •     早上起来先读一本书最开心了。
  •     用心去体会,生活处处有美。忙碌的生活,有时你已经忘了该停下脚步,看看身边的景色,听听来自大自然和谐的乐章,尝尝用心准备的料理,点点滴滴的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     2014年8月2日读毕。诚如某些豆友说的,有些啰嗦,这并不是文字,只是形成文字的讲话。而所谈的内容,说是美学,我更倾向于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     好读
  •     虽则封面实在是做得不怎么美,虽然也不喜欢书名里直接写什么“谁谁谁和你说什么什么的“句式,不过还是值得推荐,虽然一本说慢慢生活的书被我快快地读完了。
  •     雅致的慢生活
  •     美应该是一种生命的从容,美应该是生命中的一种悠闲,美应该是生命的一种豁达。
  •     好的生活,并不贵,并不远。
  •     针对忙碌与焦虑,提了一些较为中肯的建议。每个人对生活美学的体悟和心得不同,所以该书不是模板,是引子。静心时看看还不错,只是蒋勋先生的文字实在啰嗦。
  •     恬淡,真挚的情感是为美!
  •     准四星
  •     因为泛泛,所以显得口水。
  •     读起来容易,实践起来难。最有理的一句话“如果太忙,心灵一定会亡。”
  •     心忙则亡
  •     可以认同,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做到的。
  •     有点难以接受,本来觉得可能会很好看,但是沒有读完,覺得有點枯燥,可能是自己没有静下心来吧,以后有時間再读吧。
  •     整本书谈的是美,实际上讲的是心,作者反复提到忙,是心亡,提醒我们慢下来去体会生活,将自己的感情注入到生活中的小物质中去,这就是生活中的美学。
  •     庄子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听一个和善的长者娓娓道来,口语化,很流畅就看完了。提倡自然,提倡衣食住行皆有美,最难能可贵的是不敌视城市和现代化,对城市管理也有很多中肯的建议。
  •     小吃的文化在于源远流长。
  •     越看到后面越审美疲劳。讲来讲去无非这么些道理。美是一种选择,是一种追求品质和幸福感的选择。而且因为是广播稿的整理显得很多论点组织杂乱随意。不过我们能从中窥见一种台湾社会普遍性的对于生活的人文反思,这样的思考是难得可贵的。
  •     一分是少了点文学的味道,多了点心灵鸡汤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当中。蒋勋蒋勋,啊~ 我要将你的书都读完。
  •     有声书。生活的每一天都是逛艺术馆。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忙就不美,慢会带来优雅。道理并不新奇,但蒋勋以身作则,或许让他的文字多了些诚恳与真实。但话讲回来。太罗里吧嗦了,兜圈子讲话。不畅快。
  •     边听着蒋勋讲的中国美术史变看完了这本书,蒋勋说的比写的好,不过依旧动人,照着小食谱腌了苦瓜,味道很赞,清冽的酸甜味~谢谢蒋老师~有你真好。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你用生命赶路其实是不值得的"(*_*)
  •     怎样对生活保持深情
  •     在看“食之美”的时候,忽然想到有一次语文老师讲作文是提到的“生活家”。当时一直不明白怎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生活家”,现在看起来或许就是蒋先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会生活的人,才算的上是“生活家”。
  •     说实话,选题和视角都有一丝俗气,但蒋老清素的笔法还是把它烹调得小巧可人。
  •     蒋勋的书读第一本惊艳,读第二本感动,读第四本就开始有点乏了,我已经读到第六本了,感觉差不多要毕业了。下一本读ly‘s M吧。不可否认确实有些点很动人,但扛不住车轱辘话一直说啊。他逻辑一般,纯以情动人。
  •     品味四讲
  •     蒋老师万福。
  •     生活的美学不会让你觉得不方便,它是一种和谐与从容,又让人感到安全、自在、悠闲。
  •     食,衣,住,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