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锋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08645464
作者:西门媚
页数:260页

作者简介

《纸锋》,柔软之下是硬骨,文学的锋刃。《纸锋》所写,皆为好书,要么是被隐藏的书,被人所忽略;要么是不易被人看到的独特角度。比如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张爱玲的《秧歌》、郑念的《上海生死劫》、巫宁坤的《一滴泪》、何伟的《甲骨文》等等,这些内容犹如水下冰山,作者把热闹表面之下更庞大的东西挖出来给读者看。《纸锋》的文字轻盈明澈,但却暗藏锋刃,谈文学艺术时也在谈时事谈政治。一如作者西门媚,看起来温柔秀丽,在公共事务上却毫不退缩。

书籍目录

序 一个不着急的人是多么幸福/冉云飞
第一章 水下冰山
马尔克斯也会遗忘 / 003
《电影导演历险记》:禁区拍摄 / 006
我的多丽丝 / 009
那些附在猫身上的灵魂 / 013
一个神人的朝圣之旅 / 018
迷雾中的远行 / 021
永世之作,不能毁弃 / 024
怯懦是人类最严重的缺陷 / 028
每个人都是有选择的 / 032
寻找陈梦家 / 035
《寻找家园》和20年前的那一天 / 038
中国版《肖申克的救赎 》 / 045
文学与人生,A面和B面 / 048
《异乡记》:那些遥远陌生的痛苦 / 051
一个家族就是一个民族,一个乡村就是一个中国 / 054
《金翼》,从乡村到海洋 / 058
从小说读懂现实中国 / 061
“好人”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坏 / 065
玩主之父,热烈文字寂寞生涯 / 069
一个胖子练轻功 / 072
以不盲之心看见世界 / 075
写给自然的情书 / 079
天真的回报 / 083

第二章 小说男女
《寻欢作乐》:文艺圈中的帅哥美女 / 089
标准“屌丝”或者完美花花公子 / 092
春天责备没有爱的人 / 095
向通俗小说致敬 / 099
《爱之子》:未来从此开始 / 103
野草丛生,自非洲到欧洲 / 106
恋爱中的恐怖分子 / 110
王子来自异域 / 114
精明输家 / 118
理性和感性的相会 / 122
脆弱时分的爱情 / 125
小说家写不出的爱情 / 129
历史之后的讲述 / 133
怀才不遇的世界 / 137
素歌,也许锐利,也许深沉 / 140
万物有灵,我需有你 / 144
在无限遥远的未来,我和你 / 148

第三章 何以家为
从一座城市的媒体看入世10年 / 155
10年出版:希望离现实依旧遥远 / 159
阅读的革命 / 163
5本书的世界 / 166
从一个特别的角度看当代城市文化 / 169
情色背后是什么 / 174
引领我们前行的女性 / 178
另一种人生的起点 / 181
上帝和魔鬼,同在细节中 / 184
何以家为 / 189
视角改变建筑 / 192
空间的魔术 / 196
奢华生活的背影 / 200
信息爆炸了,人性还没准备好 / 203
IQ、EQ和阿Q / 206
在荷塘边谈论幸福 / 209
通行世界的标准 / 212

第四章 一纪读书
读书12年 / 219
2002:我的读书生活 / 223
2003:那些风景奇异的窗子 / 227
2004:与遗忘斗争 / 232
2005:不务正业的一年 / 237
2006:写小说时读到和想到的 / 242
2007:信仰之惑 / 248
2008:动荡正是阅读时 / 253
2009:耽于游戏、影碟和书的一年 / 257
2010:世界和内心的融合 / 262
2011:为了自由越界读书 / 267
2012:追寻水下冰山 / 272
2013:行走的书橱 / 278

内容概要

西门媚,中国文坛十大最活跃青年女性作家。生于70年代,曾在广州、北京、成都三地媒体工作十年,现专事小说创作和专栏写作。先后在《南方周末》《东方早报》等媒体开设专栏,作品有小说《实习记者》《看不见的河流》《硬卧车厢》,随笔集《说我爱你》等。


 纸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古代有个职业叫“刀笔吏”的,其典故由来,是因为古时用笔在竹简上写字,写错了,用刀刮去从重写。因此指撰写公文或状词的人。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之意。现在写字,除非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随身带笔不难,带着刀就不多见了。只是笔墨若真的如刀一般犀利,那么刀锋一定落在白纸上,才能承载着这犀利的文字,让人如饮醇酒,大呼痛快。这本名为《纸锋》的随笔集,正是西门媚女士以笔墨如刀,以群书为招式,舞就的一曲《剑器行》。西门媚其人这是我阅读的西门媚的第一部作品,一见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颇有些小瞧了,以为这个让人一见就联想到西门大官人的笔名,多半是个写些浅薄文字的言情畅销书作家之。真正阅读这本《纸锋》的时候才发现,这位女性小说家兼专栏作家的文笔是如此的优秀,清丽温婉中带着看透世间的犀利。作者身为成都人,文字中带有成都的那种舒缓典雅的气质,而长期在南方媒体工作的她,即使是随笔,也也有三分南方评论风格的那种穿透力和洞察力,这本《纸锋》的随笔集,作为作者博览群书的结晶,非常具有代表性。西门媚的主题阅读从这本《纸锋》可以看出作者的阅读量,她作为文学工作者,自然博览群书,但她并非只阅读风花雪月的文学艺术作品,而是更加越界的广泛阅读,其书目,甚至包括很多“文化人不屑一顾的科幻作品或一些在国内名不见经传,鲜为人知的外国(及本国)作家作品。作者书中记录自己这几年来阅读总结,非常清晰的发现作者主题阅读的痕迹。虽然雪泥鸿爪,只能管中规豹,但对自己也可有有所裨益。作者每年主题阅读大约只有一个,12年来,除了文学以外,宗教、心理学、大脑、女权、同性恋,布拉格之春。。。可以说无所不包。但是她的主题确定,用自己的话说”每一个主题的选择都有一些机缘“,作者围绕自己不熟悉或感兴趣的领域,对有关内容的经典书籍进行主题阅读,直到“涸泽而渔”,彻底把这个话题搞清楚,系统整理出自己的答案为止。这种阅读方法可以说是最有效的阅读方法了。唯有这样阅读,才能不断把纸面上的文字内化成自己的思想,让白纸打造成利刃。艺术服务大众和独立性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的上,有一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为了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中心问题“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特别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的原则。指出文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理。这就是我们当前艺术主旋律中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基本原则下,才谈得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者借本书的多篇文章,提出艺术需要彰显个性和想象力,鼓励独立的艺术精神和追求,这是极为难得可贵的。因为从本书的字里行间可以读出来,这个思想观点的提出,就是作者自己博览群书,然后独立思考后的结果。文学角度看三体国内科幻小说家中,首推刘慈欣,刘慈欣的诸多作品中,代表作就是称之为“地球往事”的《三体》三部曲。想象力奇绝恢宏,故事曲折离奇,情节动人心弦。可以说是国内诸多科幻爱好者的最爱。但这个系列的作品,甚至所有刘慈欣的作者,经常被主流文学评论家和键盘侠们评论为“文笔不好”,而本书作者对刘慈欣和他的《三体》的评价却是:在我看来,《三体》已经不只是科幻小说,更是一部了不得的文学作品,在当代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它绝对算得上优秀。这一点,我因为不是专业领域,所以没法判断,但是作为喜欢看书的人来说,《三体》系列绝对是自己看过的最精彩的故事之一,也而就小说而言,讲一个精彩有吸引力的故事,不是最重要的吗?刘慈欣的文学观点认为:“科幻如同男女之情,是一种放纵和享乐,你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追问和探索出某种人生和生命的真谛,但你肯定不是为这个来的。”西门媚认为,这种对文学超脱的态度才是成就《三体》文学高度的原因。
  •     为了自由,越界读书——读西门媚随笔集《纸锋》小说写得不错的作家写起读书随笔,肯定写得不差,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读完西门媚的读书随笔集《纸锋》后觉得诸多例子里应该要增加一个西门媚。这本读书心得完全可以和她的小说对照阅读,可以找寻出解读小说的蛛丝马迹。作为读书人、爱书人的西门媚,在《纸锋》里极尽体现。我对成都这座城一直保持者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的体现主要通过阅读,西门媚的这些文章大多写于成都的“不着急”生活状态中,所以文字也显得不匆忙,有观点,臧否人物,爱憎分明。后来才知道,这个状态正是作者辞职专事写作后的生活,“生活安定下来,退回书房,认真地读写下去”,书里的文章都是收获。《纸锋》共分四辑,第一辑“水下冰山”,梳理的是被人忽略的好书,西门媚予以介绍,文章涉及书,也涉及人,更涉及读书的生活。至于被忽略的好书,当然也是见仁见智。在谈到读到一本好书时,西门媚说就像是身处一间平常朴素的房间,这房间忽然打开了许多窗子,每一扇窗外的风景都无比独特炫目。读到一个好作家的一部作品时,她会尽量搜集全部作品来读,找出优缺点。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门罗等人都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实际上,西门媚的文章也是朴素的,在《纸锋》的第二辑“小说男女”、第三辑“何以家为”中都很能看到。朴素中饱含深情和锋利,亦如纸之锋利,这在书里的两篇有关高尔泰先生的文章中最能体现,无论是回忆20年前见到高先生还是有关《寻找家园》,均是如此。第四辑的“一纪读书”中的十三篇文章也是我读本书时最关注的。本辑所收是西门媚2002年至2013年作者从四川迁居广州之前的12年中每年的读书总结。就像西门媚的爱人西闪说的,读书总结是他们家的春晚,从2002年以来一直如此。作者自己也在《读书12年》里说:把这12年的读书总结放在一起通读,还能发现我是如何从一个文字轻松活泼的专栏作者,变成一个认真写小说的人。十二年,确实可以改变很多。十二年里,西门媚经常做的经典重读,许多经典重读的感受都是全新的,“仿佛和一个印象很好的故人多年后重逢,才发现还有很多深的东西当年未曾认识,故人变成知己”,这种阅读感受,近些年我也常有体会,实在是愉快的阅读过程。还有些作品,她会用四个小时读前半部分,又用四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读后半部分。阅读实在是件奇妙的事。在西门媚看来,阅读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我之蜜糖,很可能是彼之砒霜;她举的例子是她之砒霜、彼之蜜糖的爱尔兰作家的小说《南极》。还有阿城的《威尼斯日记》,未读之前听说很好,读了之后才知道不好,“淡而无味,都是聪明人,说了一些聪明话,挣了一些聪明的钱,毫无意义。这样的作家太多了,他们那一辈作家大多如此”。《威尼斯日记》我也读过,是同学送的台版书,读过没觉得多好,倒也不至于像她时候的这般不堪。作者评价汪曾祺也值得注意:“汪曾祺小说有些非常好,完全是大师之作,有些却很平庸”。西门媚总结出的分水岭是1949年,也和小说表现的内容有关,这个说法很有趣。“为了自由越界读书”是作者2011年读书总结的题目,其实也是她自由读书十二年的忠实记录,这些年里,西门媚的阅读除了文学作品外,还包括宗教、心理学、女权主义、同性恋研究、1949年后的中国现实、动物行为研究等方方面面。我感觉这就像是她为写好小说做储备。
  •     一个不着急的人是多么幸福—— 《纸锋》序冉云飞 3月30日 12:27西门媚及她的先生西闪都是我的老朋友,但并不是四川袍哥式的老朋友。因为在我看来他们与人之交往,都把持了相应的分寸,不被那些浮在表面的泡沫和不得体的热络所左右——即考虑别人的情绪与感受,尽量得体,但绝对拥有自己的人际空间与相对自足的内心,那种距离感分明有一种对别人隐私的尊重,以及心怕对他人权利的冒犯。这在中国特别是四川的人际交往中是少见的。不过,我们在许多方面也毋须事先知会,都能获得一种难以言说的默契。他们夫妇俩在四川人中都属于另类,安静、感性、理智、节制,且活得明白。在一个吆五喝六的场合,安静地旁观一群人越轨胡闹,且不厌烦地带着一点欣赏态度的,一定是他们夫妇俩。他们是逆潮流而动的人,他们的“逆”绝不是硬邦邦地对抗,而是一种我少跟你或者不跟你玩的疏离。换言之,过硬的对抗,在他们看来从美学上讲都有瑕疵,其不美是必然的,同时也未免过于高调,他们骨子里不希望得到那么多不相干的人之注意。在这个物欲流横的时代,自我放逐与边缘化,放弃那些在许多人看来恨不得即刻就拥有的东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种对人生之舍人生之得的理解,有些人花一辈都无法想透,可是他们才三十多岁时都明白了。他们要过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看起他们很爽的生活。他们要过的生活是什么呢?那就是他们选择读书、写作、画画、旅行,不乏情趣的慢生活。在一些人看来,这没有什么了不起,但你要真试验一回,就知道绝不那么简单。在一个情趣、情感被磨蚀至压缩饼干,时空切换处于重力加速度的时代,人的欲望因物质的丰盛之勾引而被无限放大,要过慢生活那是得有点定力的。成都有万般不是,却也幸运地有一二好处,让人喜爱。一是生活节奏相对缓慢,二是市民化与包容精神。如果说广州人从早上到中午都在喝早茶,那么成都人大约是从近中午开始就到茶馆去了,其实这两件事对两地民众的生活功能大致是一样的,都具有休闲与商务功能,不同的是后者更加市民化。尤是那种晒太阳喝坝坝茶的日子,你想成都人掩饰一点他脸上的满足感都不行。但随着物价的攀升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在成都过慢生活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可是从2002年至2013年迁往广州之前的十一年中,在朋友们眼中,西闪西门媚夫妇过的是十足有质量的成都慢生活。甚至我认为他们在小资、诗人、画家、地下摇滚乐、社会批评者等诸多文化圈以外,独立构筑了一种有文化的“慢生活”,丰富了成都的文化生态。西门媚的随笔集《纸锋》中收了一集“一纪读书”,她从2002年开始写年末读书记,至今已达十多年。我们从这些读书记里不仅读得出她的精神谱系,也看得到她维持其精神状况的生活脉络。在我和一些朋友看来,西闪、西门媚夫妇,是成渝两地的结合体,却是比较老派的成都生活方式之实践者,当然与官方及有些御用学者所吹捧的“成都方式”是大不相同的。我所说的老派当然不是说他们遛鸟、到茶馆喝早茶、热衷打麻将等,而是说他们习惯于与在这个什么都快如闪电的时代,与那些物欲横流、莫明其妙的进取心,保持距离,过一种如今人们罕有的慢生活。我甚至认为他们离开成都,成都年轻的文化人里已经没有过慢生活的人了,应该算是成都文化生态的损失。提及成都的市民化与包容精神,西门媚的新作《纸锋》里有专文介绍社会学者魏伟研究成都同性恋的专著《公开——当代成都“同志”空间的形成和变迁》。研究者说其他城市的同志都非常羡慕成都同志所拥有的自由和空间,并提出三条理由来说明形成如此格局的原因:文化的多元性(没有包容绝无多元)、本地宗教(道教对成都的影响)、休闲娱乐的都市文化。颇有意思的是,这位获得芝加哥社会学博士的学者魏伟是重庆人,以我对成渝两地人之观察,说成都好话的重庆人不多——除非你是在成都受教且长期生活于此的重庆人——这说明成都的独特性基于学者对特殊群体的细致研究得以彰显出来。说了这半天,好像西闪西门媚夫妇似得道高僧入定一样,完全古井无波似的。倘使人们出现这样的判断与认知,那必是我文字力有未逮或误导所致。事实上他们在热爱生活、温柔敦厚地应对世事之余,有那种为美好生活本身的丧失,起而行之的勇气,并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他们是热爱成都的,正是因为太热爱,不忍看它受到人为的伤害。在为它做了自己的努力而无成效后,他们只好移居同样充满生活及市民气息的广州。好在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虽然我们网下见面的时间更少了,但却可以每天在网上“相见”。但即便在成都,他们与朋友们也多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交往方式。“天涯若比邻”在如今绝非是为夸张而存在的句子,而是一种事实描述。(成都茶楼中的悠闲。)慢生活不是麻木、不是冷漠,而是强大到对外界保持自己的思考与关心,却不被它完全左右的能力。《韩非子·观行》里说:“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享受慢生活的西门媚根本不需要像董安于和朱自清先生一样“佩弦自急”,而且还能分享自己内在的欢悦。她是怎么做到的呢?就是她大量的阅读。从分类学的角度来看,她所读的书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文学作品,二类是非文学作品。因为文学在西门媚那里有特别的意义,既不是为扬名立万,也不是为了拿奖赚钱,而是基于自己对持久阅读与写作的热爱。当然这些对她产生强大心灵慰藉的书籍,多是由外国人生产的:马尔克斯、莱辛、帕慕克、恰佩尔、科埃略、布尔加科夫、门罗、阿特伍德等,她欣赏这些作家对幽暗之人性细腻无尽的描摹,真可谓“魔鬼在细节中”。她对只以玩弄技巧取胜的作家评价不高,如被很多人跟风崇拜的阿兰·罗布格里耶。至于说那种西方写作班套路的做法,自然亦难入她的法眼。她不认为人性与社会的丰富性会按照他们所制订的训练框架去发展,这就像病人不可能按医书来生病一样。而少数中国小说家给她带来的滋养除张爱玲、王小波、陈冠中等,人们有所知晓外,像董时进的《两户人家》、谢宝瑜的《玫瑰坝》,不少人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而向外的寻求多是依靠非文学作品,读的多是宗教、心理学、社会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上述西方小说家的文学作品无疑是她阅读的“主菜”,个别小说家她甚至对其作品采取“竭泽而渔”的读法。如果文学作品相对来说是偏“软”,那么这些读物就是很实在地体现了人们对当下生活的应对与反思,如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巫宁坤的《一滴泪》、何伟的《甲骨文》、陈映芳的《变中之痛》、郭于华的《受苦人的讲述——骥村历史与一种文明的逻辑》、崔卫平的《思想与乡愁》与《迷人的谎言》、西闪的《思想光谱》等。事实上西门媚的阅读与思考,是典型的不自划牢笼,不自设边疆。在读那些更为幽微地洞穿人性深谷的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读与当下生活短兵相接的东西。说明她既关注现实,亦返回内心的双修之旅,巧妙地维持了她的精神与现实的平衡。《纸锋》中的文章都写得舒缓随意,没有四川人特有的“好文讥刺”,口无遮拦,怎么刻毒怎么来的特质。行文看似漫不经心,并没有在结构、语言上的刻意雕琢,更没有我们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的那类波普尔批评的意识形态“大词”。要剔除意识形态的“大词”和奥威尔的“新话”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就连西门媚所尊敬的高尔泰先生——《纸锋》这本书里写高先生的两篇文字,特别那篇回忆她拿画去请教时的文章是最动情的,读者仿佛见着作者写此文时内心的激动——的文字里偶尔也有“建国后”这样的词句,刘瑜这样清醒的政治学者也不免在文章里有“解放前”这样的字眼,可见想要摆脱“大词”与“新话”的束缚与纠缠,绝不是件易的事。思维被“大词”和“新话”改妆易容,下意识地成为你思想的载体后,要想清理干净,实在非常艰难。有人说四九年后大陆的写作大多不值一看,其中因素固多,但“大词”和“新话”对我们思维的污染,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不过非常令人欣喜的是,我所读西门媚小说《看不见的河流》以及这本随笔集《纸锋》里,都没有这样的痕迹。这不是说她上学时没受影响,只不过是以她这样对文字有洁癖的人,一定在写作和复核时倍加注意。西门媚写2008年读书总结时,名之曰“动荡正是读书时”。动荡时还能读书,除了表明自己不同寻常的定力外,还明确地透露出:外在大事固然重要,但还是先把自己搞定了再说。这需要一种从秩序上,把个人幸福优先于社会福祉的思维,这也是不受“大词”左右生活的实际体现。其实这样的想法,未必就比那些考虑宏大问题的人要差。我们回想一下一二九运动中,那些急吼吼的风云人物,与彼时专注于读书做学问的人如杨联陞、何炳棣相比,其后来的命运和成就,是令人不胜唏嘘的。我不是说一二九的参加者值得指责,只是这运动是真利于抗日的民族利益还是利于党派利益,很多参加者看得并不清楚。我是说命运真是玄妙无比,它不像你想像的那般紧握在你手中,它超出你的理智判断之外。我们常说写东西的要诀是“修辞立其诚”,其实生活的秘密则是忠于自己的内心,因此才会有“动荡正是读书时”,这样“逆”潮流而动的做法。我们必须接受残酷的现实,每一种选择都有它的麻烦,世上的事没有万全之策。有的人不舍到想把什么好处都占着,有的人不仅占着自己的路不走,而且还强抢他人的路,好让别人无路可走。这样的人,必将受到欲望的胁迫,而无法自拔。宋代有一个我们寻常人根本没有注意到的人物叫刘子明,他在写给朋友王子常的信里说了一段相当精彩的话:“常人以嗜欲杀身,以财货杀孙子,以政事杀民,以学术杀天下后世。”意译为大白话就是:寻常的人因欲望而害死自己,因自己太富有而害死子孙,官方用那些不着边际的政策把民众搞死,更为可恶的是用子虚乌有的某某主义害在当代、祸及千秋。对此,清代学者梁绍壬的评价是“语甚奇辟”。《纸锋》里虽然没有什么“语甚奇辟”的话,但其惊醒梦中人的能力,也不可小看。不着急且内心平静的人,才能享受人生跌荡坎壈的过程,而不是急于知道答案。从肉体上说,人都有消殒的一天,这个答案早就写在那里了。可是有些人就急于去追逐这个早已写在那里的答案,而不享受这个“向死而生”的过程。这也是很多人,不容易淡定的根本原因。我就是因着性急,急于想知道结果,不耐看那么漫长的故事,故越来越远离小说。其实仔细想来,这或许从侧面反映自己内心缺少安全感,少了从容笃定。阿尔卑斯山的风景指示牌告知我们:“慢慢走啊,欣赏!”是的,慢慢读《纸锋》,让作者的慢生活来浸润你。(责任编辑:王晶)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一本mind map填补你大量空白。
  •     絮絮叨叨网文风。
  •     书评随笔,特别详细地介绍了作者喜欢的外国作家马尔克斯、恰佩克、莱辛等人,可以让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     最初读西门媚的文字,是来源于腾讯的“大家”。本书前半部分包含很多书的书评(或者说读后感),而且有很多很难读到的书,比如《甲骨文》《一滴泪》《上海生死劫》《天伤·天祭·天爵》《玫瑰坝》《金翼》《寻找家园(台版)》等。书的后半部分是她十余年每年一篇的读书总结,从中可以看出兴趣转变和主题阅读方向。西门媚在成都生活十来年,已迁居广州,一个和扬州一样以早茶闻名的城市。她是由传媒业转做作家的,分析书的时候有时会从结构、文笔方面入手,值得了解。她对近几十年历史的关注,尤其是对农村实际生活较关注(张爱玲-董时进-谢宝瑜)。
  •     看似实在,实际虚无,心静之后觉得这摞纸太钝了,平淡如水的状态或许是平淡和水两者兼具。
  •     我讀"思享家"系列的引路書, 完全被書脊和封面設計吸引.
  •     发现西门媚和我的口味差不多。。阅读指南啊~
  •     西门媚真是好书之士,书评、读书总结,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很棒的书单
  •     被确实是十分华丽的封面吸引,站在图书馆翻完所有标题能吸引我的文章,无一例外全是信息量严重营养不良的小学生作文,此书只能用“惨”来形容。
  •     介绍了读书单,关于这些书单感兴趣的已经记录了,有兴致的时候可以去看看。
  •     总是个人的翻来覆去
  •     14.10.10 辗转拿到这本书,兴奋不已。作者推荐的小说大多皆是好书,多为大家出品,值得一看。但除小说之类推荐的作品倒是不多,每个人的阅读类型似乎都有局限性,综合一下甚好。
  •     因为朋友是同志就找来书作一番研究,这点太可爱了。
  •     看了第三章媒体和出版两文
  •     本书算是作者的书评合集,书中介绍了大量作者觉得不错的书,而且多为小众的,或者是读者容易忽略/忽视/或因各种原因无缘得见的书。看罢惊觉作者的推荐十分对口味,好几本书如《甲骨文》、《寻找家园》等都有立马找来一看的冲动。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年度读书笔记,此处稍觉多余,因为好的前面的文章都有提及,这种流水账式的私人笔记其实不宜加入其中。 /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文学在历史上是有脱节的,如在脱节中依然坚持风格著作的人值得我们尊重和珍惜。同时给我们翻译国外优秀文学作品的译者,也值得我们鼓励和感谢。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好书,也希望自己能更好地看书。
  •     普通
  •     喜欢这样的:有的书一直盘踞在心底,改变了我
  •     可以当看书指南了。
  •     非常有启发的一本书
  •     作者的书评集,她对马尔克斯和莱丝两位诺奖得主酷爱,多篇写到他们的文章也让我有重新硬着头读一下这两位大家的书的冲动。另外印象较深的还有她对阿城的批判;对高尔泰《寻找家园》的赞赏,让我又一次把这本书列入我要读的书之列。本书评论比较朴素好懂,没有多少高深烦闷的理论,这对一般读者来说,是有指导的意义的。
  •     和梁文道的读者一起读的,反差太大
  •     好书单,每一篇文章都是浅浅的讲着作者她曾读过的每一本书。看了大多数豆瓣的评论,都是说作者写这个每一篇都太过口水,没什么营养。在我看来,这些只是作者写给自己看的,如果你和作者有共鸣,应该会感觉还不错吧。总之,作者介绍的大多数书,我都没有看过,书读的太少,而且心不静,啃不下大块头的书,只能找下短篇的巴巴拉拉的偶尔的看一下~只能说这本书目前很适合我这种浮躁的人
  •     读书有记。
  •     并不如何好。
  •     一些书评.读着挺悠闲.
  •     初读的时候会觉得作者的思想浮光掠影,对作品的解读浅尝辄止,但这或许正是作者慢格调生活的体现,一个不着急的人是多么幸福,一个沉浸在书海里的人是多么纯粹。作者十几年从容笃定地在书海里谱写自己的精神历程,绝对让我们敬佩和汗颜。或许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正是我魂牵梦绕的向往,也给我的读书生活一剂从容安静的良药。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以前忽略甚至闻所未闻的优秀的作家和作品,突然感觉自己的视野是如此狭小,着实让我大开眼界,更加佩服作者涉猎之广,读书之精。
  •     看得我只想说再见,推的书不错,书评浅得不能再浅。
  •     书单丰富,不深刻,毕竟不是自己的读书体验。
  •     里面推荐的书凡是度过的都是很不错的,很喜欢。@西门媚
  •     加长版的书单
  •     难得有本语言平实的书啊
  •     职业写作,锋在何处?
  •     跟着做了书单,书评还是来豆瓣看吧,朴素的文学并不代表流水账叙述
  •     被封面吸引。。。。
  •     阅读指南,推荐了很多好书,不错
  •     很久没读这么实在的读书笔记了
  •     作者朋友的序文写的很赞。作者的读书很广泛,基本都是国外不限于热门英美的各国。这得益于新闻工作者辞职之后时间的充裕。在作者的读书过程中,有明显的主题阅读痕迹。 阅读的范围不太一致,所以仅限于对作者的高山仰止。
  •     成年人的书。少年们闪开啦。
  •     这本书告诉了我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差别,我还是专心做我的理科生吧,文科生的世界,我不懂
  •     主要为了看书评,发现了很多好书。
  •     西门姐姐的阅读生活给了我很大启发,感兴趣里面提到的很多小说,以后会找来看。越发有了一种看法:书非借不能读也。
  •     图书馆新上的书 读来无感
  •     2015年书!比较不好的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