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代香港人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1
ISBN:9787508638720
作者:陈冠中
页数:234页

作者简介


陈冠中
这里是2000年后我在北京写的部份文章。
那时开始我跟国内文化、知识界的朋友连续而紧密的接触,随后若干年来我都在一面补课,追溯、辨识同代大陆读书人的知识宗谱,一面交流、思考他们当前的问题意识,因为我是带着同中有异的“前知识结构”进来的,难免有冲撞也有互补,需要不断对话。
1992年至1994年我在北京待了两年多,然后去了台北六年 -- 令我大开眼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加上之后在北京,这就成了我长达二十年在知识上的调整補充期,连我笔下的香港都不一样了。
之前大部份的时间我都在香港,借信息自由之便,寻觅到不少在当年香港都算是主流之外的异端思潮和小众趣味:文化上我跟同代的文青一样,在青春期受到英美摇滚民谣、反叛文化、台湾作家和欧陆电影影响;社会立场上我是支持解放、包容和替弱势争权的“进步主义”者;政治思想上则是从马克思主义和七十年代的欧美“新左”(我在1981年出版的第一本书是關於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的文论),转到坚决反对专制的自由主义(哪怕只是罗尔斯、納斯鲍姆一类的正义自由主义、能力自由主义),向往社会民主,同时照样厌恶各种形态的帝国霸权;经济上接受“混合经济”,从八十年代开始就转向“后凯恩斯”观点,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但是反对市场基本教义派。八十年代的香港还让我注意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化研究、后殖民、大历史、地球村意识和世界主义的议题。来大陆之前,我认为不管怎么说,自己都该算是左翼的 -- 哪怕只算是中间偏左或自由主义左翼,一种犹豫的、对许多困惑都没有现成答案的但却清晰的反对暴政、讨厌谎言、拒绝残忍的左翼。
到大陆后发觉自己不能认同中国式的“新左派”。
虽然自由主义左翼听上去像是悖论,我觉得有时候也只能用“左翼自由主义者” 这个不理想的说法来识别自己。
这里并没有收集太多我的政论時評,但多篇文章涉及上文提到的关注点,都是2000年以后我在大陆期间,多少带着中国问题意识写的。
感谢徐晓的坚毅策动,张万文的编辑,中信的出版。

书籍目录

序杂种城市与世界主义/V Ⅰ 我这一代香港人:成就与失误/003 90分钟香港社会文化史/021 杂种城市与世界主义/056 全球化时代主权国家的特区论述:香港/082 众妙之合:实干心态、功夫精神、创新意识/117 香港设计的几个主题/122 粤港澳创意文化共同体/125 Ⅱ 波希米亚北京/135 台北这个城市的好/163 街道,城市和我的五个错误想法/170 住在雅各布斯的城市/178 Ⅲ 给受了过多人文教育的人/187 是荒诞又如何?/217 美国怎么了?/220 墨索里尼的幽灵/226

编辑推荐

《我这一代香港人》作者陈冠中,获得2013香港书展年度作家。《我这一代香港人》与《世代论》互为表里,与《吾国吾民》隔代相望。游居香港、台北、北京三个中国人的都会的陈冠中对香港婴儿潮一代人的反省、体察与建议,针针见血;像一场探险,源源不断的文化词汇和思想理念汹涌而来,严肃而幽默,复杂而深刻。陈冠中对香港的又一次“顾左右而言他”,他精心打磨出一面被区隔于香港之外,当下大陆80后一代人的镜子。梁文道等名家一致推荐,被认为是解读香港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前言

序杂种城市与世界主义本书收录的是2000年后我在北京写的部分文章。从那时我开始跟内地文化、知识界的朋友连续而紧密地接触。随后若干年来我都在一面补课,追溯、辨识同代内地读书人的知识宗谱,一面交流、思考他们当前的问题意识。因为我是带着同中有异的“前知识结构”进来的,双方难免有冲撞也需要不断对话和互补。1992年至1994年,我在北京待了两年多,然后在台北生活6年——令我大开眼界的20世纪90年代。加上之后在北京多年,这就成了我长达20年在知识上的调整补充期,连我笔下的香港都不一样了。之前大部分时间我都在香港,得益于信息自由之便,寻觅到不少在当年香港都算是主流之外的异端思潮和小众趣味:文化上,我跟同代的文青一样,在青春期受到英美摇滚民谣、反叛文化、台湾作家和欧陆电影影响;社会立场上,我是支持解放、包容和替弱势群体争权的“进步主义”者;政治思想上,则是从马克思主义和70年代的欧美“新左”(我在1981年出版的第一本书是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的文论),转到坚决反对专制的自由主义(哪怕只是罗尔斯、纳斯鲍姆一类的正义自由主义、能力自由主义),向往社会民主,同时照样厌恶各种形态的帝国霸权;经济上,我接受“混合经济”,从80年代开始就转向“后凯恩斯”观点,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但是反对市场原教旨主义。80年代的香港还让我注意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化研究、后殖民、大历史、地球村意识和世界主义的议题。来内地之前,我认为不管怎么说,自己都该算是左翼的——哪怕只算是中间偏左或自由主义左翼,一种犹豫的、对许多困惑都没有现成答案的,但却明确地反对暴政、讨厌谎言、拒绝残忍的左翼。到内地后,我发觉自己不能认同中国式的“新左派”。虽然自由主义左翼听上去像是悖论,我觉得有时候也只能用“左翼自由主义者”这个不理想的称谓来识别自己。这里并没有收集太多我的政论时评,但多篇文章涉及上述关注点,都是2000年以后我在内地期间,多少带着中国问题意识写的。感谢徐晓的坚毅策动,张万文的编辑,中信的出版。

内容概要

陈冠中,香港作家。生于上海,长于香港,曾在台湾居住,现居北京。先后就读于香港大学与美国波士顿大学。绿色力量、绿田园有机农场、香港电影导演会等发起人,现任绿色和平国际董事。1976年创办生活潮流月刊《号外》。曾在90年代中期任《读书》海外出版人。著有小说“香港三部曲”(《太阳膏的梦》、《什么都没有发生》、《金都茶餐厅》)《盛世》、《裸命》,评论集《城市九章》等。
陈冠中,一个可以同时用中国近60年来主流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进行非主流思考的作家。
梁文道曾经这样说过:“从前我一直都说不准陈冠中的形象。最早他是全华文世界第一个写专书介绍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冷门作者,后来创办《号外》,引领城市文化风潮,再后来他写电影剧本、管理唱片公司、写小说。但自从陈冠中定居北京之后,我对他的印象反而清晰了。原来他始终是个作家,一个锐利的作家。几年前,他开始有系统地书写香港,其自省之身足令不少他的同代人汗颜,开启了香港集体反思的精神运动。”

名人推荐

从前我一直都说不准陈冠中的形象。最早他是全华文世界第一个写专书介绍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冷门作者,后来创办《号外》引领城市文化风潮,再后来他写电影剧本、管理唱片公司、写小说……但自从陈冠中定居北京之后,我们对他的印象反而清晰了。原来他始终是个作家,一个锐利的作家。几年前,他开始有系统地书写香港,其自省之深足令不少他的同代人汗颜,开启了香港集体反思的精神运动。——梁文道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这一代香港人:成就与失误 我是1952年在上海出生的,4岁到香港。小时候上学,祖籍栏填的是浙江鄞县,即宁波。我在家里跟父母说上海话,其实是宁波话;跟用人说番禺腔粤语,上幼儿园则学到香港粤语。我把香港粤语当作母语,因为说得最流利,而且自信地认为发音是百分百准确的,如果不准是别人不准,不是我不准。就这样,身份认同的问题也解决了。 我后来才知道,我是属于香港的“婴儿潮”一代,指的是1949年后出生的一代。香港人口在“二战”结束那年是50万,到1953年已达250万,光1949年就增加了近80万人。随后十来年,出生人口也到了高峰,像旧式的可乐瓶一样,开始还是窄窄的,后来就膨胀了。 我这代很多人对童年时期的贫穷还有些记忆。家长和家庭的目标,印在我们脑子里的,似乎就是勤俭,安定下来,改善生活,赚钱,赚钱,赚钱。 我们的上一代当然也有一直在香港的,但很大的一群是来自广东、上海和内地其他地方的,是在认同内地某个地域而不是香港的背景下走出来的。 南来的知识分子更有一种文化上的国族想象,逃至殖民边城,不免有“花果飘零”之叹。 然而,从我这代开始,变了。我们只是平凡地长大着,把香港看作一个城市。 这里我得及时声明,我是在发表对同代人的个人意见,并不是代表同代人说话,说不定有人一生出来就懂得爱国反殖。我在下文想说明的一点恰恰就是,爱国和民主一样,对我们来说都是后天慢慢建构起来的。 我们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是不介绍中国20世纪当代史的。尽管中文报纸上报道内地的消息,我这代在成长期往往在意识中是把当代中国大致排斥掉的。 我这代一个最大的共同平台,就是我们的中小学,不管是政府还是教会或私人办的。 我的学校当时是怎样的呢?是一条以考试为目标的生产线。我这代人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考完试后就会把学过的内容给丢了。这对香港一代成功人士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可以很快很聪明地学很多东西,但转变也很快,过后即丢,而且学什么、做什么是无所谓的,只要按游戏规则把分数拿到就行。 在中学里面,我觉得唯一不全是为了考试的学科,除了教会学校的《圣经》课,就是中文和中国历史课。我们的中文老师可能也是我们接触到中国传统的唯一渠道。关于中国文化,甚至做人德行,都可能是从中文课上获得的。现在我这代人中,对文化历史时政有些理想主义想法的人,很可能都是中文课的好学生,或读过武侠小说,否则说不定连小小的理想主义种子都没有了。 可惜中文课在香港英文学校里是比较边缘的,有些学校根本就不开这门课。 1964年,我这代进入青春期。那年,披头士乐队访问香港。 我那比我大一岁的姐姐和同班同学去电影院看了10次披头士的电影《一夜狂欢》。 我们跟父母有了代沟,稍留长了头发,穿牛仔裤,弹吉他。因为我们曾手拉手唱过英语反战歌,我以为不用问大家都是接受平等及参与性的民主的。我要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才觉悟到二者没有必然关联。


 我这一代香港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这是全书中我最爱的词。因为我在这个词里找到了归依。我一直想找一个词概括自己,今天在这本书里看到这个词,我就明白,是它了。“杂种世界主义的文化跨越了国族疆界和国内族群分隔,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东方的也是西方的,既是本国的也是外国的跨国的,既是本地的也是跨域的,既是国内多数民族的也是国内少数民族的,不光是多文化交列,而且互相混杂。”书中又说,“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各地旅游的人,越是有这种多文化杂种世界主义精神的,越尊重和欣赏其他地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而不会以为自己的文化是唯一了不起的和正确的。”在前面一页里,美国学者佛罗里达有一个很好的观察:现在很多人渴求的是兼备“根和翼”。根是指本地身份认同和本地文化传统,翼是指去看世界和吸收外来文化,不再是一种纯粹自闭传统与无根世界的对立,而是既保留继承下来的根——所谓可以携带的根——同时拥抱世界,并各自做出混合以超越原来想象的自己。读书,看到这样的句子,心领神会,拍案叫绝,因为自己概括不到这样好,但这些分明又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仿佛跋涉长久的路途之后,寻找到精神的家园。这些文字,“它们像是在跟我说话,为当时的我而写,直观地感到在解答我朦胧的求索。如生命中其他重要的文章、书和电影一样,你如获灌顶,如开天眼(‘如’而已,并且这经验可以是众数的),哪怕当时只是看个似懂非懂,却成了解放你的思想的过程部分,不管文章本身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原谅我大段大段地摘抄,导致这简直不是书评而成了摘录笔记。以我目前的智识水平,我还不能全然理解陈冠中的这本书,我只能说,有部分可以被我吸收,而我要留这本书在手里,慢慢地探究。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是要了解香港。虽然香港近在隔邻,虽然我也去过多次,但我一直谨小慎微地承认,我不了解香港,读了书后,我更认定如此。《90分钟香港社会文化史》是篇精彩的文章,在90分钟内,把香港社会文化史有条不紊地说出来,条缕分明,清晰有加,这真是修为。陈冠中有种宏大的气派在文字中,也许,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修为,才能够写出《盛世》的吧。我非常喜欢《盛世》,也是因为这本书,我才注意到陈冠中,那种奇诡但是又合乎逻辑的想象,让人既庆幸没有发生但又明白并非不可能,有种凛凛的寒意在心里,而眼睛也仿佛清明了一些,看到了之前所不曾看到的事。关于城市,香港自然是陈冠中着笔最多的,北京也有一篇,不过陈冠中笔下的北京,对我来说只是略有一点熟悉感,其他的全然陌生,大量堆砌的词藻,是蒙上了一层烟雾的北京,对于台北的共鸣反而比较多。透过他人的眼睛看世界,是奇妙的事情,今天收到的中信出版社的四本书,都是我自己选的,其中有印度,有香港,有平台战略,我渴望了解这一切,不管是我之前知道的还是未知的。就这本书而言,我也渴望另外的看法,和陈冠中一样是谈这几个城市,世界的变迁,但可能观点不同,而我希望在不同的观点之中,寻找到我自己的看法。
  •     首先是有些误解,指的是看到书名《我这一代香港人》,再加上作者陈冠中,事关陈冠中是有印象的,在那本超级本杂志——还未被现代传播集团收购前的——《号外》,就是这位仁兄捣腾出来的,记得当时只能在一些独立书店买到过刊号,不是过很久的那种,大概就是本月可买上月吧。我指的是本世纪开始的那两三年里,这样的杂志是很震撼人的,后来零碎还翻过陈冠中的一些文字,听说是长期走在北京的日子里,如此云云。我说的误解是本以为这是一次常规的老男人对生养自己城市的一次怀旧叙述。这样的先入为主着实让自己吃了苦头,这书一读下去,感觉是在拿着硬硬的法式面包干啃。头面的感觉是,太他妈的严肃了,这又是我的一个误区,总也不习惯一个香港人和你谈起严肃的社科问题和哲学探讨。我清楚自己的是受了太多香港娱乐信息的感染,就像我看到陈冠这个姓(假如陈冠真的是一个姓的话)首先想到的是陈冠希而不是陈冠中。这确实是让自己有片刻的自惭形秽的感觉。还好我完全无视自己的羞愧而厚着脸皮继续读下去,我看到了陈冠中的用心,是特别用心地讲诉了一个不那么大众认知化的香港。这是一个重点,因为大众认知的香港贴的标签并不那么的闪亮,什么娱乐化、低俗化、商业化、文化沙漠等等。贴标签是很容易的,而且轻易地就传染了,就像咱们大陆给各省人贴标签那样,可谓出神入化鬼斧神工没的上诉反驳。冠中兄并不想就这样咕嘟一口口水硬吞下去就罢了,而是渴望通过一些客观的展示和分析,告诉大家,那些标签并非香港的全部,甚至标签本身就是一个误区。至少在他这一代的成长和生活里,香港并非是大家道听途说的那样的香港。我这样分析,实际上也诚惶诚恐,怕又是误解了吴先生的真实意思,本身书里就没局限于香港,从序的标题“杂种城市与世界主义”就可看出,香港不过是一个引子,而冠中先生也分了几个章节,去讲诉他生活过的香港、北京及台北。通过几个中国人最重要的城市,结合到全球化大环境里,到每个人的演变、城市的演变、文化的演化等等等等,实际上非常宏大,不过宏大的课题不一定那么能抓住人的注意力,因为我等常人,更容易被细微的小故事而把住脉搏。这一点,《我这一代香港人》里是缺失的。说到底,是你拿起书的那一刻已经有所期待,但你的期待并不一定与陈冠中的期待是一致的,因此,当我换了一个姿势继续读的时候。甚至有丝丝的感动流动出来,这么一个香港人,没有弄出一个情怀,或画一幅香江上河图出来让彼此沉浸于集体怀旧的美好情绪里。而是从精神层面抽出香港这座城市的根茎,最终展现作者本人内心对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的一些不系统但又不可或缺的标准。我于是仿佛在中环或铜锣湾热闹的街道上,突然发现有一座图书馆,里面安安静静,都是用心阅读的人。
  •     我知道陈冠中老师是从他那本《盛世》开始。反乌托邦小说咱也看了不少了,但中文背景的反乌托邦小说,还是相当罕见的,至于原因你懂的。而在陈冠中老师这那本小说中,给我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他对知识分子自身状态的反省,大多数人乐呵呵中的遗忘,以及少数铭记者的无能无力,仓皇逃窜。如果说1984中关于老大哥的警句振聋发聩、言犹在耳,那么盛世中知识分子的无力、彷徨、脱离实践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也是恍如昨日。那时我就觉得陈老师真是不同凡响。而这种反思精神,同样地体现在了这本书中,陈老师以婴儿潮一代的身份,分析和反思了香港这几十年的兴衰荣辱,前因后果,繁荣始于何处,祸根又埋在几时,不仅有香港昨日发生的种种,也有陈老师对香港今日的思考和明日的展望,有理有据,深入浅出,令人信服。对于我们这些“山另一边”的人而言,确实是颇为有价值的观点与资料。无论是在个人经验层面,还是在文化视觉角度。而在用五分之四的篇幅集中讨论了香港之后,其他几篇文化领域的文章,也着实令人受益良多。按说这本书和上一本《中国有多特殊》都是文艺人谈文艺谈社会,我厚此薄彼好像不太厚道,但是仔细下来反复回味,陈老师这一本和刘老师那一本,读来给人的滋味确实是大不相同。我得说,我对陈老师的亲切感,多半确有三观相近的原因从中作怪,然而陈老师作品自身的通俗易懂、易于亲切,似乎又并不是限定三观的事情。因为陈老师讲的多是他经历的事情,亲身经历、作为个人的活历史,自有其说服力,而刘老师讲的却多是他“知道”的事情,且理论名词过多,难免让人觉得有一层隔膜。固然个人体验不是万能药,可它带来与读者之间的亲切感是实实在在的,而真到了客观领域,统计数字和历史案例长期观察又比单薄的理论雄辩太多了。所以,这本书,在最近收到的这四本里面,是我读得最舒服顺畅的一本,感觉与陈冠中老师谈天说地之间,诸多港人港事便已历历在目,无论是往事中千丝万缕的时事变局,还是多角博弈下的认知视角,都有大量值得读者深思的内容。而等到读遍整卷,合上书本,于陈老师亲近之情,对香港的认同感,又不禁近了几分。

精彩短评 (总计67条)

  •     得空买本牛津版好好再读一下
  •     少有香港人写出如此晦涩乏味的文字。
  •     文笔看得出淬炼过,思想底蕴还是比较深的。
  •     根本就不是书籍标题所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没写出香港文化与社会的特征,风马牛不相及,随便找几篇演讲稿拼拼凑凑就算是一一本书了?再一个,这本书完全没有《我们台湾这些年》写得好。
  •     质量、清晰度等还不错,快递也挺给力的!
  •     前面关于香港历史部分,虽然各种“主义”过多,缺乏肌理,但总的来说是对港人本土/主体意识形成过程的一个事实梳理。而这对今日认识和评价港人家国观念非常重要。因为太多时候内地与香港不在一个频率上谈论问题,有时甚至刻意把焦点引向民族主义,只会让事件朝着我们情感上不希望的方向发展。
  •     #第26本# 第一部分从香港历史写起,将香港婴儿潮的经济、思想联系起来,又结合了现在与内地的联系和状况,作者的思想自由而克制,想法很是让人反思,正巧我在找此类书籍,算是惊喜了。二三部分的城市文化、坎普、刻奇等也学了不少新见地。推荐此书。
  •     最爱文章第一部分,大香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更是欣赏作者善于反省的文化姿态~
  •     不算好读,终于一篇不落地看完了,最后一篇竟然还讲到了墨索里尼
  •     最爱《波希米亚北京》《全球化时代主权国家的特区论述》两篇,佩服作者的洞察力。
  •     较有深度,书中体现了作者以独特视角剖析得到的感悟,值得一读。
  •     2016年初读的,现在基本记不起来说的啥了
  •     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是要了解香港。虽然香港近在隔邻,虽然我也去过多次,但我一直谨小慎微地承认,我不了解香港,读了书后,我更认定如此。《90分钟香港社会文化史》是篇精彩的文章,在90分钟内,把香港社会文化史有条不紊地说出来,条缕分明,清晰有加,这真是修为。陈冠中有种宏大的气派在文字中,也许,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修为,才能够写出《盛世》的吧。陈冠中认为在香港,身份认同的问题不是很突出。他提出“无边界的本地主义”,香港人对于自己是中国人这一点一般都没有什么异议,但也正如我们可以说我们是“四川人”、“广东人”,他们对于自己是“香港人”也感到荣耀。这二者并不矛盾。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香港的文化背景,也提到很多他们的想法、看法,从历史、政治角度剖析他们思想的成因。
  •     收获一般,较小,虽然不是没有;主要体验感太弱,空洞的感觉。充满了太多装腔作势的概念,作者似乎试图用自己的新框架战胜现有框架的叙述。
  •     中信出的“思享家”一套书里,好多都太水了,看了扔掉即可,但是陈老这一本绝对可以好好留着。理解香港,这本书绝对大有帮助。
  •     中港矛盾的深层原因讲的满好的
  •     对了解香港有帮助,好久前读了的。
  •     信息量很大,作者说的“我这一代”其实就是战后的baby boomers,想到任志刚在某次大学演讲中有说,自己(与同辈)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归因于天时地利,也就是二战后,重建的世界秩序与贸易发展的优势。其实不单在香港,在其他地方亦然。
  •     确实描绘了香港那一代人
  •     书的设计和质感不错,题目有点大,里面稍微有点文不对题的意思
  •     其实没看完 真不好意思标记看过 现在只记得关于城市规划的那一部分了
  •     香港作为一个杂交多文化主义的世界中心 的启示:公民意识并非要在国家前提下诞生,世界主义的公民意识 并不需要拘泥于国族身份的拘泥挣扎。 很想去台北 体验非现代城市规划下的生活美学。做一个城市漫步者。 陈老 引经据典 逻辑思辨 又有清晰的观点娓娓道来,窥探得出 有很深厚的西方学术背景和 社会学功底。真是又惊艳又合胃口
  •     介绍了“香港人”这一身份认同及文化概念的历史成因,讲述自己对香港当前问题与出路的看法。“杂种文化”、“多重身份”的概念有点意思,最后一部分有些偏文化了,看不大懂
  •     历史感太重了 口吻老气横秋 弃
  •     值得一读,能增加很多对香港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结构的理性理解。
  •     抱着想要稍微了解下香港的历史跟文化读的,书籍收录作者的时评、论文、座谈等,多半写于2010年之前,出版时间是2013年,有时限,但很长见识,讲香港自不必说,意外的是写到城市建设解答了我对现在复制黏贴的城市的困惑。另书的开放度挺大,一些思考并非主流媒体可见
  •     2016第一本书.因为要去HK就看了几本有关它的书籍,业界对这本书的褒贬不一,有人说是站在一个制高点完全不能体恤香港人的生活点滴,但我又迷信这是令狐磊给我说对他人生留下影响和具有深刻意义的书,所以找来读读.
  •     北京波西米亚,哈哈,比较有意思
  •     有点小失望,更像是教科书,没有了陈冠中的洒脱,读起来比较刻板,不太容易吸收。
  •     中间有几篇不错,别的不太好看
  •     文人讲书,文人思想,没啥共鸣。讲香港的几篇,没什么新意。后面几篇更加,都是高谈阔论,政府语调。财新荐书里面比较差的一本了。
  •     硬,涩,总之是不太好读,独到的想法和中肯的建议也架不住不讨巧的文字~
  •     有内容有深度有见解,但后半部是一些不相干主题的文章的合集,至少我看不出有什么关联
  •     好像也没怎么写香港吧。。。
  •     前部分略枯燥,需要往后看。另,要结合大时代背景。
  •     和香港相关的只占一部分,不过还算深入,不落窠臼,国与族的再归一。
  •     历史,机遇,文化,杂种,世界城市,自我定位,政治需求,实干,创新等等造就了香港,未来将何去何从,仅凭一己之利恐怕也会见识短浅,忽略了放在更高层面里比照和定位,过于精明和算计往往会丢失更大的利益,这或许跟香港的实干文化有关。书的后半部分则与香港无关了,讲到北京、台北,还有城市规划的种种,又表达作者对世界上一些有影响力的文化政治经济体制的观点。总之这本书算是个有点联系的杂篇汇总吧。
  •     了解香港必读,里面的文章都很长,不过都很奈读。陈冠中除了香港的本土意识之外还兼顾了所谓的"国族意识",对于香港的未来一定是这两者间的相辅相成。
  •     前面那部分讲香港的不错,但是都后面开始讲些其他国家地球还有些文化的东西就不太好看了
  •     个人解读,但并不以偏概全;从香港简史、移民史、艺术史到城市文化以及青少年文化,“这一代香港人”并不单单是身份困惑,而是更多的市民意识、无意识的本土性以及多元文化混杂喂养的一代。陈冠中在写历史或文化,还是站在知识分子的角度和遗产上,但写得很是通透,看得融会贯通,受益匪浅。
  •     前面较为客观分析了一下矛盾的根源,后面在堆讲演稿~
  •     写得条理性不强,东扯一句西扯一点,内容口语化也比较厉害,不符合内地的阅读习惯。
  •     香港
  •     光看书名就决定买啦,之前去过香港,感觉香港有新旧两重天的感觉,还想去趟油麻地看看地道的香港小作坊。当然也很想看看港人是怎么看待香港的,听说陈冠中得了年度作家,就决定买来看看啦~期待~
  •     在香港买保险的几天的读物,安静感受跟午夜兰桂坊喧嚣有着强烈的对比
  •     对香港的认识很深刻,对大陆也不是很有信心,比较迷茫吧!
  •     很好 对杂种文化有了很多新的体会 通过HK也能理解新加坡 马来等移民城市社会文化形成的逻辑 瞬间平常跟香港同事相处的那些culture gap都得到了解释 connect the dots
  •     作者以自己的身份,讲出了对之一代人的想法。可能就是缺少那一些生活阅历,有时候并不能十分理解。
  •     过于学究气,各种专业词汇的堆砌
  •     跳读。香港历史志+杂文。 有点干巴巴的,读不下去。不过很多知识点真真是极好的。如果想了解香港文化,推荐阅读。
  •     不好读,但硬啃下来后又觉得很有趣。
  •     冲着书名看的,与第一篇同名。其中几篇杂文有点看不下去,条理不太清晰,无法轻松准确地获知作者的观点。
  •     刚从香港回来顺带一读。书中主题部分读完第一章就可以了。后面全是杂文时评政策意见,感觉作者很博识可以发表看法但讲得不够有逻辑,跳跃性略大,从camp到反托拉斯法案,从时尚界到城市规划……如果少点儿评论再多点儿纪实会更好。
  •     作者可以做一个谈话类节目,知识结构大,知识深度浅,做十几集二十分钟的节目,应该会很不错
  •     印象比较深的是谈城市如何建设,城市不是为经济所服务,而是为生活所服务,如何实现古迹保留以及民生的和谐才是重要的
  •     第一部分不错,有助于了解当代香港。
  •     前部分很好,看了蛮有感受,后半部有点云里雾里
  •     篇篇精彩!「公共領域的改革還是需要理想、理性、淑世入世以至對荒誕現象的義憤,需要相信荒誕可以消解而不是接受荒誕作為主體」
  •     满口主义就是思辨的简化,虽然学理上海是个读书人,但陈冠中的话语方式和tg的区别也不大。他的小说一定充满激情,但绝对缺乏想象力。
  •     读来艰涩,但深彻锐利。叹服于作者对于自身、对于所处的时代、所居的社会的体系化辨识和近客观全面的剖析。此外,作者对于词句的使用能力也使得一部杂文体论述在文学性上令我惊讶。一部醍醐灌顶之作(抛却政经观点有些是我无法理解有些是我无法立即认定,好久没有涉猎这么振聋发聩的杂文论述),对于愚鲁怠惰的我,也足以发我浅省。一个人的格局或许无法或不需要遍及政商军民文史哲,但不可缺的是一份关照,一份有尽量大格局的关照,来引导自己正身立世。
  •     正在看 总体来说质量不错
  •     透彻的文字,阅读完不会失望。
  •     依我说,这才是文化大散文,有非常不错的学养支撑。对香港的发展及未来的思考非常有水准,这也是全书最大亮点。
  •     杂文集,新香港人看香港史,三地眼光回望对比,有深度和长度。 后半部分的文章跟香港无关,减分。
  •     很特别的阅读体验,有种错乱感,对他写的香港很认同(但其实我并不了解香港,认识的香港人一只手就数的出,性别年龄都单一),对他写的北京反而不够认同,对他写的西方美学发展隔岸但有兴趣。“宏大叙事”还是想彼此对照
  •     拾遗
  •     倒是喜欢和香港无关的闲谈小文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