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前史》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3-6-1
ISBN:9787515103372
作者:姜鹏
页数:240页

《三国前史》的笔记-第50页

整个东汉王朝将近两百年的统治中心一直在洛阳,各种管理机制都是以洛阳为中心设置的。现在突然之间把首都迁到长安,除了便于董卓通过控制汉献帝来掌控朝政之外,其他所有管理系统都不健全。所以长安和东部、南部等广大地区是脱节的。…这是从一方面损害了东汉政权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斗争目标的失去,原先的反董卓同盟开始分裂,争分略地,埋下了国家分裂的祸根。P87
汉献帝态度坚决地把首都迁回洛阳,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这是让濒临瓦解的国家重新统一、稳定下来的第一个关键步骤。P98
在谈到汉献帝的时候,孙策有这么一句话:“幼主歧嶷,若除其偪,去其鲠,必成中兴之业。”(《三国志•孙策传》裴注引《吴录》)P208
童谣:'头白皓然,食不充粮。裹衣蹇裳,当还故乡。圣主愍念,悉用补郎。舍是布衣被服玄黄。'…当时的汉献帝虽然很年幼,只有十三岁,但他仁爱、宽厚。。。P210
汉献帝在读《汉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帝好典籍,常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鉴于这些原因,汉献帝就交给荀悦一个任务,让他对《汉书》进行改写。…经过荀悦改写的这部史书,另外取了名字叫《汉纪》。。。《资治通鉴》在编修体例和编修形式上,受《汉纪》的影响和启发非常大。…'仿荀悦简要之文,网罗众说,成一家书'P113
《三国志•袁绍传》在描写官渡之战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初,天子之立非绍意。”...这句话告诉我们官渡之战的本质是什么,本质是袁绍和汉献帝之间的矛盾。
P118 ...我认为,官渡之败,并不是袁绍个人能力的问题。
P121 如果袁绍始终独立于许昌朝廷之外,形势发展肯定对他更不利。对于这一点,袁绍也是有清醒的认识的。所以,对于汉献帝的权威,是服从,还是不服从,这就是袁绍面临的难题。如果袁绍选择服从,其实他也知道,自己和皇帝之间的矛盾没这么容易化解,以后会怎么样,完全不可预料。如果他选择不服从,那他就要背上“逆臣”的罪名。...和曹操相比,有一个先天劣势,那就是他和汉献帝之间的矛盾。P142
在群雄当中,刘表的心态是最为微妙的,既不愿意真心认同汉献帝,却又要在表面维持君臣名分,不敢公开撕破脸皮。所以我们说刘表是骑墙派的代表。也正是这种骑墙、矛盾的心态,使得刘表这样精明、能干的人、进退失据,最终走向失败。P151
张纮用八个字突出了孙策的基本态度:“忠敬款诚,乃心王室。”(《三国志•张纮传》裴注引《吴书》)
P156
我们只要读读《三国志》里的《张昭传》就知道,张昭绝不是一个只顾小家、身无大节的人,恰恰相反,张昭是一个性格秉直、意气刚强,并且能断大事的人。...南朝史学家裴松之的评论很到位,他说张昭:“上藩汉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计,本非其志也。”(《三国志•张昭传》裴注)P163
汉献帝的利器是皇帝的名份,而征伐戡乱,还得靠曹操的军事力量来执行。我很欣赏姜鹏的写作立意与用心。只不过在史料匮乏,以及现存文献倾向性又太过明显的客观条件下,作者想要为汉献帝力证'清誉'真的太难。前半部分对于少帝从容理政,坚忍东归等事件的描述,确实相当富有说服力,很能以正视听,让人相信汉献帝完全有能力成为一代英主。
而渐渐地,作者已经从为献帝力脱'傀儡'的意图中,不知成为力证此称号的描述者。其实无论袁术、袁绍、还是刘表,他们的失败确如作者所言有汉献帝这个主要诱因。然而,无史佐证汉献帝除了拥有一份'天子'的众望与威慑力,他本人有做出过何种实质性的决策贡献。也就是说,始终,他有的只是一个名份,而这点同历史上任何一个'傀儡'皇帝并无差异。
我从来不是一个爱站边的人,所追随的永远只是那个飘渺难觅的历史真相而已。我信服了刘协的帝王之才,却也因此深为如斯可能英主而惋叹,生于军阀割据、江山飘摇的乱世,文质幼弱如他,是何等屈志啊~P196
曹操专门写过一份《明本志令》申明自己的志向。曹操说自己的志向在于为国家讨贼立功,死了之后,能在墓道上题写自己的身份是:'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三个人里面,曹操为国家统一做出的贡献最大。刘备和孙权各树一帜,另立山头,甚至可以说是国家统一的绊脚石。而且在这三个人里面,也只有曹操,从未觊觎过皇位。
也有人建议曹操交出兵权以避嫌。曹操说这个不可以,一旦自己交出兵权,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镇服军队,已经整合的力量可能重新产生分裂,会导致国家倾覆。。。
事实上汉献帝和曹操的组合,既不是奉承曹操的人所说的'明君贤相'的组合,也不是反对 曹操的人所说的'明君奸相'的组合,而是一个'明君权相'的组合。P223
曹操回答道:“吾受锡命,带剑不解履上殿。今有事于庙而解履,是尊先公而替王命,敬祖父而简君王。故吾不敢解履上殿也。”(《三国志•武帝本纪》裴注引《魏书》)在听讲座的时候,就已经提问过姜老师,'如果曹丕不称帝,曹操及其集团还会被后世多以反面形象刻画么?'正如姜老师所言,故事总要有好人有坏人,而曹丕是距离帝王最近的那一个,也许他势不可避地要成为那站在反面的角色。。。但,如果…如果让我大胆假设,汉业若注定不可复,而代其而起的不是曹丕,是孙权或者别人,我想可以肯定曹操会被歌颂的。毕竟历史上的权臣那么多,不是每一个都有协主立都功业的。。。
P215
随着曹操的去世,危机迅速出现了…首先是曹氏集团内部的危机。。。其次,军队发生哗变。。。史称:'青州兵擅击鼓相印去。'(《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青州兵一直是曹操倚重的基本力量。。。最后,在官员、将领和老百姓中,都出现了恐慌情绪。P220
当时的曹丕正被重重危机包围着,处境非常困难。这个时候汉献帝如果登高一呼,要和曹丕较劲,虽然不可能彻底铲除曹氏势力,但要打乱这个集团的内部秩序,造成他们的分裂以达到削弱曹氏力量的目的,完全有可能达到。P230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交出皇权的汉献帝和新王朝之间的关系,来证明中国历史上的这第一次禅让,包含着当时人实践'天下为公'理念的虔诚。
第一,在汉献帝的领地内,仍然奉行汉朝正朔,也就是在服制、礼仪上,遵循汉朝制度,不必跟着魏朝更改,甚至可以保留自己的年号,用自己的历法;第二,汉献帝仍然可以用天子的礼制祭天;第三,当汉献帝和魏朝中央政府有文书往来的时候,汉献帝不向魏朝皇帝称臣。。。
汉献帝去世之后,魏朝决定依然以天子的规格安葬汉献帝…'皇帝'合称,就跟现在在位的魏朝皇帝没区别,所以应该降一等,只称'皇'。最终魏明帝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还是给予汉献帝最高的礼遇,仍然称汉献帝为'皇帝',并追加谥号为'汉孝献皇帝'。魏明帝亲自穿上素服,发丧致哀。汉献帝这个'献'字的谥号,就是从这儿来的,献的本意是指'聪明睿智'。。。
从汉献帝 和曹丕之间的禅让算起,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方式完成王朝更替的,一共十三次。在后面十二次禅让中,交出权利的一方能够得山中的,就很少,大概只有两个…生前死后能得到汉献帝这么高礼遇的,更是绝无仅有。。。
曹丕当时面临着巨大得困境,汉献帝如果只顾念自己的利益,要跟曹丕斗法,他们俩之间谁胜谁负虽不可知,但并不是不可为。但有一个结果是肯定的,那就是国家和社会将重新陷入混乱…应该说汉献帝为防止国家再度陷入混乱,做出了积极贡献。。。
曹魏大臣中,有人称赞汉献帝:'承顺天命,允答民望。'(《三国志•王肃传》)这不是反讽…我认为这次禅让不是虚伪的仪式,不是单纯的以暴力为基础的权利转移,而是包含了汉魏双方领导人实践'天下为公'理念的精神。历朝从文化到生活各方面都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一般僭越也就意味着'送死'。小到一个字,大到一栋宅子,都能兴起一场灾狱。自始皇起种种文化浩劫,都可籍以揆度礼法之严酷,可想当时曹丕与曹叡给予汉献帝这些'礼遇'的意义。被逼退的'亡国之君'可能么?P235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意味着这位作者认为,汉献帝退位之后,曹丕、刘备、孙权前后称帝,整个国家分裂了。。。
我的观点是,这个说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公元190年,董卓把朝廷迁到长安,使得东部、南部广大地区处于没有中央政府约束的状态下。当时割据地方、各树一帜的军阀有多少?袁绍在河北,袁术在江淮,刘表在荆州,刘璋在四川,公孙瓒在东北,曹操在山东、河南一带。这还都是大个的,还有些实力不强、维持得不久的小军阀,比如吕布、陶谦之类,还有屯驻吸收西北的董卓旧部,还有最初保护汉献帝东归、之后又叛变的各路将领。不仅大小割据势力几十个,整个国家一盘散沙,各自为政,不听号令。等到汉献帝退位,魏、蜀、吴三个政权前后成立…从原来的几十个山头变成了三个山头…表面看上去是分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合的过程。三国的出现是最后走向全国统一的预备阶段,相对于东汉晚起的四分五裂,这是一个进步。P237
刘备入川的时候,当地人口大约在八十万左右。刘备死后,诸葛亮连年北伐,国疲民贫。蜀汉政权最终灭亡的时候,人口也就在九十万左右。对汉献帝的整体评价,我想可以给四个字:'不负苍生',不仅一辈子没做过对不起老百姓的事,最终还牺牲了自己,保住了局部统一的成果。

《三国前史》的笔记-第117页

我们看史书,不能只停留在这些故事情节上,否则很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而失去洞察历史本质的机会。历史学家编辑历史,很多时候业难免做事后诸葛亮。他们看到了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战败给曹操这个结果,就回过头去拼命地寻找曹操成功的原因在哪儿...我们并不是说为结果寻找原因的做法不对,而是要指出,死盯住结果,然后倒过来找原因,这种解释历史的方法过于粗浅,得出的结论往往只停留在表面。


 三国前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